课件:肿 瘤 热 疗.ppt_第1页
课件:肿 瘤 热 疗.ppt_第2页
课件:肿 瘤 热 疗.ppt_第3页
课件:肿 瘤 热 疗.ppt_第4页
课件:肿 瘤 热 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肿 瘤 热 疗,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 卞秀华,高 热 治 癌 的 机 理,一、高热杀灭癌细胞的作用机理 二、高热杀灭癌细胞的温度指标 三、高热对活体实体肿瘤的作用机理 四、高热与放疗和化疗并用的抗癌效应,高热杀灭癌细胞的作用机理,1、高热癌细胞膜受破坏抑制了DNA、RNA和蛋白的合成癌细胞增殖受抑制癌细胞死亡 2、高热癌细胞中溶酶体活性增高加速癌细胞死亡 3、高热抑制癌细胞呼吸无氧糖酵解增加引起乳酸增加促进溶酶体活性增高导致癌细胞死亡 4、高热提高正常细胞免疫功能促进癌细胞死亡,高热杀灭癌细胞的温度指标,透热温度(肿瘤表面、肿瘤邻近正常组织温度)控制在42.543.5。 透热时间:60120分钟,常取70分钟。 目的:达到灭活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组织的目的,高热对活体实体肿瘤的作用机理,高热与放疗、化疗并用 的抗癌效应,临床证明:高热与放疗或化疗合并治疗肿瘤有着惊人的协同抗癌效应,一则可使有效率成倍提高;二则可使放射线照射的剂量及化疗药物的剂量降低,大大缓解了患者因放疗和化疗带来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热疗合并放疗治疗肿瘤,提高放射敏感性的理论根据是:,1、高热增加了肿瘤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 2、高热使对放射线抗拒的乏氧细胞杀伤效应提高。肿瘤复发的根源肿瘤中心癌细胞处于缺氧状态对放射很不敏感,放疗结果不能完全杀灭。而高热则对肿瘤中心部分处于缺氧状态的癌细胞杀伤作用特别显著,位于肿瘤周边部分的癌细胞对高热不敏感,但容易被放射线杀伤。因此,热疗与放疗并用有协同作用。 3、从细胞分裂周期的角度:DNA合成期(S期)细胞放射有抗拒性,但对高热敏感,实验证明高热能使S期的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提高三倍 4、热疗可减少因照射引起的骨髓等组织的损伤,高热与化疗并用治疗肿瘤,治愈率也成倍增长,其主要机理是:,1、高热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药物更易接近靶细胞 2、细胞内药物浓度增加,化学反应增强,加重DNA损伤,抑制DNA损伤修复,热疗的适应症原则,1、加热较容易的部位 2、实质性、块状肿瘤 3、对高热敏感的肿瘤,如肉瘤、黑色素瘤、乳癌、膀胱癌、胰腺癌、腹腔转移灶 腹水消失率可达80以上 肝癌:症状,生活质量,生存期较单放单化高3倍,介入以后立即加热,较全身化疗好 膀胱癌:a 、多发性膀胱癌(苔藓样) 化疗热 疗8次 b、肿块状膀胱癌 热 疗+化疗DT40,热疗的治疗原则,1、尽可能早期,与普外合作(术中置管) 2、综合治疗:热、放、化同时比任何两种综合疗效高 3、过于衰老的不要作热疗 4、放、化疗量重的减量13 5、病人选择:尽可能造瘘,热疗的禁忌症,1、心肺功能不全 2、心肌梗塞、心胶痛 3、有出血倾向 4、较大的金属异物,周围有重要脏器,医科院肿瘤医院1999年12月2002年11月热疗情况介绍,病人总数:204例 男:女1.87:1 年龄:3070岁占87 30岁占5 70岁占8 病种:食管癌多发转移5例,肺癌合并胸水26例,直肠癌41例,结肠小肠癌腹腔转移17例,肝癌8例,胰腺癌6例,膀胱癌8例,软组织肉瘤15例,卵巢合并腹水8例,胃癌合并骨转移、胃出血14例,黑色素瘤2例,宫颈子宫癌腹盆腔转移11例,总 结 (一),1 、热疗不能单独用于治疗肿瘤。 2 、与放,化,介入合用时协同作用明显,为避免损伤和后遗症,放、化介入总量必须减少。 3、最有效的治疗部位:腹部肿块,原发性或转移性,疗效较单独化、放疗提高3倍。 4、局部热疗激活机体免疫机能,治疗原发病灶同时转移灶可自动消失。,总 结 (二),5、合并放、化疗的时间:化疗后(尤其是 、介入后)立即热疗,热疗后2小时内(最好在50分钟内)立即放疗。 6、热疗在肿瘤中的应用广泛,还有待于各位同仁积极探索,共同研究发现。 7、欢迎各兄弟科室与热疗中心多联系,在您束手无策时别忘了我们医院新添了一门武器。,热疗肿瘤的克星,选择性作用于肿瘤,与放化协同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