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天然防霉防腐剂值得倡导开发——天然防霉防腐剂的性状、分类及发展现状.pdf_第1页
新型天然防霉防腐剂值得倡导开发——天然防霉防腐剂的性状、分类及发展现状.pdf_第2页
新型天然防霉防腐剂值得倡导开发——天然防霉防腐剂的性状、分类及发展现状.pdf_第3页
新型天然防霉防腐剂值得倡导开发——天然防霉防腐剂的性状、分类及发展现状.pdf_第4页
新型天然防霉防腐剂值得倡导开发——天然防霉防腐剂的性状、分类及发展现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型天然防霉防腐剂值得倡导开发 天然防霉防腐剂的性状、分类及发展现状 戎志梅 ( 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1 0 0 0 1 1 ) 天然防霉防腐剂是近年来国内外都提倡、开发和寻求的新型产品。开发抗菌 性强、安全无毒的天然防霉防腐剂已成为各国科技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它不但对 人体健康无害,有的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是今后开发的方向。目前此类产品 多用于食品工业,主要作为食品添加剂,为新一代的食品防霉防腐剂。近年来食 品添加剂掀起强烈的回归自然,享受绿色与健康的浪潮,化学合成物质越来越受 到人们的排斥,因此功能性天然提取物或一些生物发酵产品,成为食品添加剂领 域的发展热点,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防霉防腐剂是食品添加剂领域中主要门类之一,种类繁多。在食品加工、 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由于食品中所含酶、环境中氧和光及微生物的污染而造成 食品腐败变质。为了延缓或阻止微生物作用,采用冷藏、加热灭菌、密封包装 和加人保藏剂的手段防止食品腐败。其中防止食品腐败的保藏剂被称之为食品 防霉防腐剂。 食品防霉防腐剂是加工食品不可缺少的添加剂。食品中添加适量的防腐剂是 抑制各种有害微生物的有效方法。由于人们对食品安全性的认识和要求的E l 益提 高,化学防腐剂受到严重挑战,食品防霉防腐剂的天然化已成为防霉防腐剂技术 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防霉防腐剂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与食品工业的发展要求尚存在 一定差距,与国外生产与应用相比较发展很不均衡,存在相当大差距,正是因为 差距的存在,也给防霉防腐剂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与良好机遇。特别是目前 防霉防腐保鲜的助剂,应用较多的还是化合物,天然提取物使用较少,这为我国 天然防霉防腐剂的发展提供了具大的发展空间,其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世界各国公开使用的食品防腐剂已超过5 0 种,但经常使用的,仅有十 几种。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天然动植物提取物,如大蒜、洋葱、生姜汁液、甘草, 壳聚糖( C h i t o s a n ) 等;二是纯化学合成物,如苯甲酸钠、山梨酸等,这是目前食品 防腐剂中用量最大的;三是用发酵法制取的生物防腐剂,如溶菌酶、乳酸链球菌 素、e 聚赖氨酸、纳他霉素、曲酸等。 而我国具有丰富资源,开发天然防霉防腐具有潜力。如茶叶提取物茶多酚, 可以利用低档茶叶或茶叶加工的下脚料进行提取,工艺简单,投资少,目前国内 已经有相当数量出口;香辛料植物提取物如迷迭香、鼠尾草、丁香、薄荷、胡 椒、生姜、芝麻和大蒜等,国内许多单位进行研究,但是产量较少,没有形成产 业化;中草药提取物,目前有定产量的主要是甘草提取物,研究表明丹参、银 杏、黄芩等多种中草药均可以提取出防腐保鲜剂,具有防腐保鲜功能的食用色素, 我国已大量出口,并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定地位,如红曲、紫草红、紫苏色素等, 但是仍有很大发展潜力,近年来国内研究开发非常活跃的竹叶提取物,作为保鲜 防腐剂,由于国内资源充足,性能好,因此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另外国外已经生 产并使用生物合成物如聚赖氨酸,纳他雷素等,国内尚没有生产,应加快科研步 伐。总之我国要利用丰富的天然资源,规模化提取一些天然防霉防腐剂,在开拓 国际市场同时,开发好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 一、天然防霉防腐剂的分类 根据天然防霉防腐剂的来源不同,可分为: 1 、微生物源天然防霉防腐剂 这类防霉防腐剂是微生物中产生的抑菌物质。由细菌中产生的抑菌物质,称 为细菌素( b a c t e r i o c i n ) ,它是一种多肽( 抗菌肽) 或多肽与糖和脂的复合物。酵 母菌和某些丝状真菌:自然界有一类嗜杀酵母( k i l l e r y e a s t ) ,在其生长繁殖过程中 能向体外分泌一种毒蛋白一嗜杀毒素,杀死同族及亲缘酵母。食( 药) 用菌:有 的食( 药) 用菌的代谢产物对某些食品腐败具有抑制作用。霉菌和放线菌:从巨 曲霉中得到一种小分子量的碱性蛋白质,对丝状真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溶菌 酶、乳酸链球菌素( N i s i n ) 均属微生物源防腐剂。 2 、动物源天然防霉防腐剂 这类防霉防腐剂品种较多,主要有鱼精蛋白( P r o t e m i n e ) 和组蛋白( h i s t o n ) 、 壳聚糖( c h i t o s o n ) ,即脱乙酰甲壳质、蜂胶( p r o p o l i s ) 。 3 、植物源天然防腐剂 自然界天然植物中存在许多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抗菌作用。天然食用香料植 物、中草药等其他植物。其主要有:姜提取物( G i n g e re x t r a c t ) 、银杏叶提取物、 肉桂提取物、丁香提取物、迷迭香提取物、红曲提取物、甘椒提取物、辣椒提取 物等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4 、矿物提取物 从岩盐层岩石中的矿物盐类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可用于水果、 蔬菜的防腐保鲜。 5 、天然有机化合物 可在食品保存技术中应用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很多。如甘氨酸、氨基葡萄糖盐 酸盐等。 二、主要的天然防霉防腐剂的种类及概况 1 、乳酸链球菌素甜i s i n ) 乳酸链球菌素( N i s i n ) 是某些乳酸链球菌产生的一种多肽物质,由3 4 个氨基酸 残基组成,其中碱性氨基酸含量高,因此带正电荷。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效,但 对革兰氏阴性细菌、酵母,霉菌的效果不好。N i s n i n 的作用位点主要在细胞膜,其 作用机制很可能是插入细胞膜中后,在细胞膜上形成有一定孔径的膜通道,导致 细胞质的外泄,引起细胞的死亡。N i s i n 与E D T A 以及柠檬酸等络合剂共同使用时, 对革兰氏阴性菌也有效,扩大了杀菌谱,其作用机理可能是络合掉脂多糖维持其 结构所需的钙离子,破坏其结构。 N i s i n 是一种多肽,除具有多肽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 1 ) 溶解性 N i s i n 是一种灰白色固体粉末,使用时需溶于水或液体中,且于不同p H 下溶 解度也不相同。如在一般水中Q H = 7 ) ,溶解度为4 9 0 m g m l N i s i n ,若在0 0 2 M H C l 中,溶解度增加为1 1 8 0 m g m l - N i s i n 。在碱性的条件下,几乎不能溶解。 ( 2 ) 稳定性 N i s i n 的稳定性也与溶液的p H 值有关。如N i s i n 溶于p H = 6 5 的脱脂牛奶中, 3 9 经8 5 度巴氏灭菌1 5 分钟后,活性仅损失1 5 。当N i s i n 溶于p H = 3 的稀盐酸中, 经1 2 1 度、1 5 分钟高压灭菌仍保持1 0 0 的活性。N i s i n 的耐酸、耐热性能优良。 ( 3 ) 抑菌性 N i s i n 能有效抑制引起食品腐败的许多革兰氏阳性细菌,如乳杆菌、明串珠菌、 小球菌、葡萄球菌、李斯特菌等,特别是对产芽孢的细菌如芽孢杆菌、梭状芽孢 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通常,产芽孢的细菌耐热性很强,如鲜乳采用1 3 5 度、2 秒钟超高温瞬时灭菌,非芽孢细菌的死亡率为1 0 0 ,芽孢细菌的死亡率9 0 , 还有1 0 的芽孢细菌不能杀灭。若鲜乳中添加O 0 5 0 1 5 9 k g N i s i n 就可抑制芽孢 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孢子的发芽和繁殖。 ( 4 ) 安全性 英国A p l i n 公司从9 个国家采集2 5 1 份牛奶样品,结果发现,1 0 9 份样品中含 有可产N i s i n 的乳酸链球菌,说明这种物质早就天然存在于人们E t 常食用的牛奶中。 另外,通过病理学家研究以及毒理学试验都证明N i s i n 是完全无毒的。世界上有不 少国家如英、法、澳大利亚等对在食品中的添加量都不作任何限制。1 9 9 2 年3 月, 我国卫生部在批准实施的又件中就明确指出:“可以科学地认为乳酸链球菌素作为 食品保藏剂是安全的。“ 乳酸链球菌素主要用于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的防腐,如肉类、豆制品类,不 能用于蛋白质含量低的食品中,否则,反而被微生物作为氮源利用。若在食品中 加入十万分之几到万分之几这种乳链菌肽,就足以抑制引起食物腐败的许多革兰 氏阳性菌,包括芽孢杆菌、葡萄球菌、梭菌、利斯特氏菌等的生长和繁殖。N i s i n 与溶菌酶一起使用有协同作用;与其他杀菌措施结合可以更有效地防止食品腐败。 早在1 9 2 8 年,国外学者首先报道了乳酸链球菌的代谢产物有抑制乳酸菌生长 的功效。1 9 4 7 年,首次制备出乳酸链球菌素,并命名为”N i s i n ”。1 9 5 3 年,N i s i n 的第一批商品化制备物尼萨普林在英国面世。1 9 6 9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 生组织( F A O W H O ) 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确认N i s i n 可作为食品防腐剂。到目 前为止,全世界约有5 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包括我国大陆、香港和台湾) 广泛应用 N i s i n ,特别是英国至今已有4 0 多年的应用历史。 我国于2 0 世纪9 0 年代初,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还连栋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支持下,完成了乳酸链球菌素的基础研究。采用定向筛选方法得到乳酸链 球菌素产生菌,经诱变育种获得高产突变株,完成了中试和工业化生产试验,1 9 9 4 年3 月,通过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鉴定并被列人1 9 9 5 年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并 在浙江天台建立了我国第一座年产2 5 吨乳酸链球菌素的工业化生产厂。 我国准许其用于乳制品、肉制品、植物蛋白食品、罐装食品和乙醇饮料的防 腐保鲜。在添加N i s i n 的包装食品中,可以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降低热 加工温度,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改进食品的品质和节省能源,并能有效地延长 食品的保藏时间。还可以取代或部分取代化学防腐剂、发色剂( 如亚硝酸盐) ,以满 足生产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的需要。现在我国一些食品已经使用国产的乳酸链球 菌素,可见乳酸链球菌素作为生物防腐剂的市场潜力之大。国产N i s i n 的问世,填 补了国内天然防霉防腐剂生产的空白。 乳酸链球菌素( N i s i n ) 的应用范围: 包括的产品有:乳和乳制品、液体蛋、沙拉酱、高水分或低脂的食品、罐头 食品、鱼贝类等海产制品、肉制品、植物蛋白食品、糕点食品和含酒精的饮料等。 应用实例: ( 1 ) 乳和乳制品 在鲜乳中添加0 0 5 9 k g N i s i n ,即可抑制造成鲜乳和乳制品腐败之耐热性细菌, 使产品保存期延长2 _ - 3 倍。美国有关实验显示,添加N i s i n 能使低脂的牛乳、无 盐的奶油、无脂肪的牛乳、调味乳( F l a v o u r e dM i 虽放置于4 5 度下,仍能使保存 期延长至6 周。添加O 0 8 O 1g k g N i s i n 于罐装无糖炼乳中( C a n n e aE v a p o r a t e d M i l k ) 可抑制耐热性孢子的生长,减少热加工时间1 0 分钟。 ( 2 ) 液体蛋及含蛋之加工制品 添加O 0 5 珈1 9 k g N i s i n 于蛋制品中,可有效抑制耐热性产孢子菌B a c i l l u s s P P 等,将原来保存期限7 天的液体蛋延长至1 个月。 ( 3 ) 沙拉酱和调味用酱汁 添加N i s i n 于沙拉酱中,可有效抑制乳酸菌和孢子的生长,使低脂低盐产品的 腐败性降低,可延长保存期达4 倍之多。建议使用量为O 0 5 O 2 9 k g 。 ( 4 ) 高水分或低脂的食品 此类产品虽经热处理,因水分含量高,常有耐热性细菌或孢子残留造成产品 腐败,如F H M H P P 产品中,常有耐热孢子产生菌B a c i l l u sc e r e u s 产生的毒素。 使用N i s i n 能抑制此孢子的生长和繁殖,使保存期延长两倍或更高,如在 F H H P P 的产品中,N i s i n 的添加量为O 1 5 一- 0 2 9 k g 。 ( 5 ) 罐头食品 许多研究显示,添加N i s i n 于蔬菜罐头中,能有效抑制耐热性细菌的腐败,且 能降低热加工时间。在米制清酒罐头中,添加N i s i n 可使热加工时间减少9 0 ,且 品质没有改变。豌豆罐头在5 5 度下存放7 天就有败坏现象发生,添加N i s i n 于相 同条件下,保存期可长达2 年。 ( 6 ) 经热加工的肉制品 造成肉制品腐败的耐热性细菌如杆菌属、乳酸菌属和链球菌属等,对N i s i n 相 当的敏感,因此添加N i s i n 可使经热加工的肉制品延长保存期2 3 倍。使用的方 法是将N i s i n 配制成O 1 5 珈2 9 蚝的溶液再倒人肉制品中一起加工或喷涂在肉制 品的表面再进行包装。 ( 7 ) 鱼贝类等海产制品 海鲜制品因腐败速度快,且大多冷食,故产品的细菌数控制相当重要,如李 斯特菌也曾于海鲜中检出,对人体造成危害,添加O 1 O 1 5 9 k g N i s i n 可抑制革 兰氏阳性菌,延长保质期。使用方法与肉制品相同。 ( 8 ) 含酒精饮料 利用N i s i n 不抑制酵母菌的特性使用在含酒精饮料中,可防止乳酸菌引起的腐 败,如添加在鲜啤酒中可延长贮存时间。 ( 9 ) 罐头汤类 由于有些汤类含有极易破坏的香料,充分的热处理会变得复杂,若添加0 1 0 2 9 k gN i s i n ,即可有效地抑制嗜温细菌芽孢的繁殖。 ( 1 0 ) 经低温热处理的密闭包装产品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高强度的杀菌会影响食品的品质,低温热处理又不能杀 灭耐热孢子而达不到延长产品保质期的目的。如,蛋白奶、水果汁、布丁、茶、 饮料等。若添加0 1 珈2 9 k g N i s i n 就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解决。 ( 1 1 ) 其它 在没有密闭包装的食品中,添加N i s i n 也能延长保质期。但要获得理想的效果, 必须与其它能抑制革兰氏阴性菌、霉菌、酵母等食品防腐剂( 如山梨酸、壳聚糖等) 复合使用,具体用量和用法视产品不同而有所区别。 2 、聚赖氨酸 e 一聚赖氨酸( - p o l y L - l y s i n e ) 是一种天然的微生物代谢产物,经分离提取精制 而获得的发酵产品。它是由白色链霉菌分泌的含有2 5 3 0 个残基的胞外多肽产物, 是一种由【广赖氨酸残基通过Q ,羧基和e 氨基形成的酰胺键连接而成的同型单体 聚合物,分子量大约在3 6 0 0 。4 8 0 0 左右。由于它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因而具有 特殊的物理、化学和药理性质。如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在中性和偏酸性条件下对 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酵母、真菌、病毒有抑制作用,对耐热性较强的芽抱杆菌 和厌乙梭菌有抑制作用,但对霉菌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在酸性及碱性p H 范围内效 果不好;富含阳离子,具有极强的吸附性和跨越细胞膜的能力,抗有机溶剂腐蚀、 耐热、抗逆行性好;并且水溶性好、热稳定高、无毒;p H 3 - p H 6 8 的范围内聚赖氨 酸比较稳定,低于p H 3 或者高于p H 6 8 时均易降解。 聚赖氨酸制剂已广泛应用到食品加工业的各个领域,主要用于面点类、调味 品、饮料、海产品等食品的防腐保鲜。除此之外,一聚赖氨酸还广泛应用于医学 和医药制造领域,如用于药物缓释胶囊的包被膜、酶联免疫检测、基因治疗的载 体和可生物降解的高吸水性材料等。 每年全世界因农副产品、水产品、果蔬等食品腐败变质而引起的经济损失十 分巨大。食品防腐剂在食品工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人们对食品安全性的认识和要 求日益提高,化学合成防腐剂因有诱癌性、致畸性和易引起食物中毒等缺点而逐 渐被安全、营养、无公害的天然防霉防腐剂所代替,从全球食品工业发展趋势看 抗菌性强、安全无毒、水溶性好、热稳定性高的天然防霉防腐剂必将成为食品防 腐的主角,因此对生物防腐剂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应用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e 一聚赖氨酸( 一P o l y l y s i n e ) 是2 0 世纪8 0 年代由日本人首先发现的一种新型、 安全、高效的防腐保鲜剂。迄今为止聚赖氨酸的微生物发酵在日本已实现工业 化,年产千吨一聚赖氨酸的现代化工厂已建成投产。目前E l 本市场上的售价为2 万日元k g ( 折合人民币约1 5 0 0 元k g ) ,年销售量为1 0 0 0 吨。 该技术在国内还处于实验室阶段,聚赖氨酸生物防腐剂的开发和生产还属 空白,远未形成同业的竞争态势。如果能重点扶持这一生物防腐剂的研究开发和 生产,将会在未来几年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聚赖氨酸生产方法通常采用微生物发酵法,以葡萄糖为碳源,无机氨盐和 有机氮为氮源,接种微生物,经发酵生成e 聚赖氨酸。发酵的p H 值偏酸性,培 养温度为3 0 。C ,各种无机盐对聚赖氨酸的合成也非常重要。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生 产天然防腐保鲜剂e 一聚赖氨酸本身就是一项高技术,一聚赖氨酸是通过微生 物发酵、提取和精制而得。因此,优良的e 一聚赖氨酸生产菌种的获得与发酵过程 的优化控制十分重要。 目前,一聚赖氨酸合成菌株的最高产率为5 左右,但若要取得更大的经济 效益,还必须对菌株作进一步改良。传统的方法是对出发菌株采用物化方法进行 诱变;随着对P L 合成机理研究的深入和合成酶基因的定位、克隆和表达,科研 人员将采用基因工程手段,构建基因工程菌应用于- P L 的生产。 3 、曲酸 曲酸是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具有微酸性、无毒的化合物,其化学名为5 羟基一2 一 羟甲基4 吡喃酮。其性状为无色棱柱状晶体,熔点1 5 3 1 5 4 。C 。易溶于水、醇、丙 酮,微溶于醚、乙酸乙酯、氯仿和吡啶,不溶于苯。 曲酸是用发酵法生产的一种有机酸,能产生曲酸的微生物有疏展曲霉、构巢 曲霉、寄生曲霉、米曲霉、黄曲霉等。它是微生物利用多种碳源好氧发酵产生的 有杀菌作用的物质,曲酸及其衍生物对酪氨酸酶有强烈抑制作用,一定浓度的曲 酸具有抑菌能力。曲酸是一种天然防腐剂,符合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方向,因此预 计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如果目前几千吨的化学合成防腐剂被曲酸防腐剂替代,则 市场前景是广阔的。它为我国提供了一种天然、安全、高效的防腐剂的新品种, 产品添补了国内空白。同时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用途,它可 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增强细胞活力,是一使用安全、用途广泛的产品。 用于食品添加剂:曲酸有很好的食品保鲜防腐作用,它易溶于水,并具有更 强、更广泛的抗菌能力和良好的热稳定性( 可与食品共同加热灭菌) 。它对人体无 刺激,并可抑制亚硝酸盐生成的致癌物。以往曲酸由于有抗氧化性曾用于油脂防 止酸败,近来的文献表明,曲酸有杀菌抗虫作用,作为食品的防腐剂、保鲜剂、 护色剂使用有明显的效果,可替代苯甲酸钠广泛用于肉食品加工护色、果蔬保鲜、 生食品的杀菌防腐中,还可用作切花保持剂延长鲜花保存及货架期等。有些水产 品如蟹、虾等在出水后外观色泽会迅速改变,如用曲酸处理则可延长外观的新鲜 度,且不易变质。而且由于其特异结构与性质试验证明能抑制熏肉中亚硝酸钠转 化为致癌的亚硝胺,可用于熏制品中防止致癌物的生成。更为重要的是,在食品 中添加曲酸不会影响食品的口味、香味及质感。另外,曲酸也可以作为食品增香 剂麦芽酚和乙基麦芽酚的原料。 用于化妆品:曲酸对人体皮肤黑色素的生成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配人不 同类型的化妆品,制成对老年斑、雀斑、青春痘及色素沉着有一定疗效的产品。 在抑制酪氧酸酶活性方面,曲酸及其衍生物不同于熊果苷、异黄酮化合物、胎盘 提取液及抗坏血酸,其独到之处在于:作用时与铜离子结合,阻止了铜离子与酪 氧酸酶的活化作用。曲酸的衍生物不易变色,在制剂p H 值为3 1 0 的范围内稳定, 在化妆品中的推荐用量为0 5 2 O 。与胎盘提取液或丝素配合使用,祛斑增白 效果更好,因此它是一种高档增白美容化妆品的理想添加剂。 用于药物:可以作为头孢类抗生素的原料,也可用于生化活性物制备,制成 用作抗炎和止痛功能药物成分。 用于农业:曲酸可作为农作物的生长促进剂,对粮食和蔬菜有明显的增产效 果,一般配制成低浓度水剂作为叶面肥喷施。曲酸可用于生产生物农药。添加 0 5 1 O 曲酸制成的生物微肥( 深红色液体) ,不论是低浓度作为叶面肥进行喷施, 还是制增长增产剂进行根施,这种作物生产促进剂对粮食和蔬菜都有明显的增产 效果。 此外,曲酸还可以用作摄影材料防护凝胶乳液、胶片去斑剂等。 发酵法生产曲酸始于2 0 世纪8 0 年代,由于发现曲酸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 能力,可用于皮肤美白与食品果蔬保鲜,因而受到重视并研究发展起来。曲酸自 古以来存在于许多酿造食品中如酱油、豆酱、洒类等,能产生曲酸的微生物有疏 展曲霉、构巢曲霉、寄生曲霉、米曲霉、黄曲霉等。目前曲酸生产尚需解决的问 题是市场和成本问题。 在国内曲酸尚未完全进人食品添加剂领域,主要是成本高,无法与目前所用 的化学防腐剂竞争,尚未制定曲酸的食品添加剂标准,在食品中添加的应用研究 很不够,难以大规模生产并进入市场。近年随着曲酸产品应用的不断扩大。市场 需求增加,曲酸发酵研究和生产再次引起重视和关注。我国自8 0 年代开始研究这 种产品并进行了多年的科技攻关,但在1 9 9 7 年以前,该产品一直依赖进1 2 I 。山东 中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经实现了曲酸生产的工业化( 拥有一条5 0 吨年生产线) , 其产品不但在国内供不应求,而且远销欧洲、美洲、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 和地区。 目前,国内市场对于曲酸的需求量在2 5 嘟年左右,有关专家预测,随着该产 品市场的日渐成熟,尤其是在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方面的广泛应用,“十五”期间, 其年需求量将以1 5 2 0 的速度递增。估计到2 0 0 5 年,我国的曲酸总需求量将 达到6 5 吨。根据外贸部门提供的数据,国外对我国曲酸的需求量在8 0 “ - “ 1 2 0 吨 年左右,并且这一数字还在增长。 在曲酸合成技术方面,国内多是以淀粉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后提取精制 而得到。随着曲酸产品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市场需求的增加,关于曲酸生产技 术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和重视。北大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和 工程研究所、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无锡轻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市 工业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都进行了多年的工艺技术研究,促进了我国发酵法生 产曲酸技术的进展。 无锡轻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承担了江苏省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和国家轻工 业局的“九五“ 攻关项目,进行曲酸的高产菌种选育中试与扩大研究。他们筛选 出产曲酸高而不产黄曲霉毒素的米曲霉菌株,并进行了适用工艺条件的研究,目 前已达到5 天产酸5 6 ,消耗糖转化率达5 0 以上,采用浓缩结晶提取工艺, 提取收率达6 0 以上,综合发酵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此项目已完成 3 吨发酵罐中试试验,并通过国家鉴定,可进行批量生产。天津市工业微生物研 究所在国内率先创造了利用淀粉直接发酵生产曲的工艺流程。他们以淀粉为原 料,通过微生物发酵和后提取精制得到曲酸。产品为针状或鳞片状结晶,熔点 在1 5 3 1 5 4 ,含量9 9 以上。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承担的省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淀粉深加工系列产品产 业化开发曲酸发酵技术研究“ ,于1 9 9 9 年底通过了专家鉴定。该所采用微生 物复合诱变育种技术,选育获得的黄曲霉突变株u c N 7 一1 7 发酵产酸可达6 3 。 该所研究确定的发酵工艺转化率为6 5 ,分离提取收率达7 3 ,精制样品含量达 9 9 2 ,在国内居领先水平。这项研究的成功,为曲酸在我国实现产业化奠定了基 础,从而带动淀粉深加工和日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近几年,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带来的研发热潮,使我国的曲酸产 业迅速发展,同时也为它在新世纪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应该看到, 我国曲酸产业当前面临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严峻挑战。国内生产企业必须在 提高产品质量和拓宽产品用途两个方面下功夫。 优势地区应大力发展曲酸产业曲酸的用途越来越广,市场越来越大,供求矛 盾也越来越突出。国内的曲酸生产工艺已经趋于完善,因此应在有条件的地区建 设1 2 条生产装置,特别是山东、河南、山西、吉林、黑龙江等富产玉米和淀粉 的省份,应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发此产品。 曲酸是一个极具市场前景的产品,其生产成本只占到目前销售价格的3 5 4 0 ,因此许多企业已经着手开发。但曲酸国内用量较少,市场也比较小,因此 国家有关部门需加强宏观调控,严格控制生产规模,防止一哄而上、相互压价, 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中国加人W T O 后,给曲酸出口带来了良好的发 展机遇,国内企业应该抓住这个良机,利用我国产品成本低、色泽好的优势,不 断扩大曲酸及其合成衍生物的出口,力争抢占国际市场。 曲酸具有广泛的用途,它在食品、医药、化妆品领域具有许多独特的用途, 其中有许多用途是不可取代的。但是,目前我国对于曲酸及其衍生产品用途的开 发力度不够,国内科研机构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加强对曲酸及其衍生产品应用 的研究开发力度,拓宽曲酸的应用领域,从而促进我国曲酸产业的真正繁荣发展。 4 、壳聚糖 壳聚糖( c h i t o s o n ) 即脱乙酰甲壳质,是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处理的产物,是甲壳 质( c h i t i n ) 的一种衍生物,它是从蟹壳、虾壳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多糖,它是由葡萄 糖胺单体及全卜乙酰基葡萄糖胺单体按不同比例组成的直链分子。由于葡萄糖胺 单体上有游离的氨基,故带正电荷,它可以干扰细胞表面的负电荷,导致细胞物 质外泄,使微生物死亡,分子较短的壳聚糖可以进入细胞内,并与D N A 结合,抑 制m R N A 的合成,这样起到抑制微生物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壳聚糖对细菌、酵 母菌、霉菌都有效。当浓度为0 4 时,对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枯草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性,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亦有抗菌作用。 壳聚糖不溶于水,而溶于醋酸、乳酸等,在作为食品防腐剂应用时,通常将 其溶解于食醋中。由于它对蛋白质能起凝聚作用,所以通常适用于不含蛋白质和 醋性食品,如酱菜、腌菜、瓜果之类。 壳聚糖还应用于食品、医药、农业种子、E I 用化工、环保等行业,素有万能 多糖的美誉。 医药上,利用壳聚糖其成膜性、可吸收性和杀菌性,用于制备人造皮肤、人 造血管、手术缝合线、用作止血剂和伤口愈合剂、抗肿瘤剂、免疫促进剂和抗胆 固醇剂,又可作为人工肾的吸附解毒剂,脱内毒素超滤膜。作为药用辅料,其粘 性、可压性、流动性和崩解性均非常优秀,也可广泛用于缓释剂及胃漂浮片上。 食品工业上,壳聚糖可作为食品的稳定剂和增稠剂,性能优于微晶纤维素, 可作为保鲜剂、澄清剂、保健食品添加剂。 日用化工上,壳聚糖可作为固发及护发剂,也是塑料、纺织、印染、彩色胶 片等工业中多种定型剂、固色剂、粘合剂、稳定剂等助剂中不可少的辅料。 环保上,壳聚糖可作为活性污泥絮凝剂,重金属离子及有机物的螯合剂和吸 附剂。 在农业上,壳聚糖可作为种子包衣,植物抗菌剂。 在生物技术中,它是酶、抗原、抗体等的良好载体,可用于固定化细胞或酶 载体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分子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壳聚糖在医学 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增多,已被视为人体的“第六生命要素”。 中国壳聚糖工业起步于1 9 7 6 年,2 0 0 1 年中国壳聚糖生产企业有6 家,生产能 力5 7 6 k t a 。2 0 0 0 年中国壳聚糖产量3 0 k t a 。预计到2 0 0 5 年,中国壳聚糖需求量 达4 0 k t a 。北京化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的技术成熟,可工业化。北京化 工大学与山东东营市东辰集团合作,建成5 0 k t a 生物法生产壳聚糖项目。南开大 学和天津大学从1 9 9 8 年1 1 月开始研究以家蝇幼虫为原料制备甲壳素,具有杂质 少、收率高,消耗少的优点。 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反应后便得到壳聚糖。常见的制备法有化学法、酶法和发 酵法。酶法制备壳聚糖是利用专一性酶对甲壳素进行脱乙酰基反应。这种方法的 关键是如何获得甲壳素脱乙酰酶。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发现许多微生物、真菌中 均存在脱乙酰酶。 酶法降解主要是由甲壳素酶、壳聚糖酶和溶菌酶进行水解。扬州大学酶工程 研究室建立了一个用蛋白酶降解高分子壳聚糖的制备工艺,制备的甲壳低聚糖。 无锡轻工大学多年来对壳聚糖的水解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成功应用多种非专一性 酶组成的复合酶( 糖酶、蛋白酶、脂肪酶等) 对壳聚糖水解生甲壳低聚糖。 微生物培养法生产壳聚糖的研究现在也比较活跃。其主要原理还是利用微生 物本身存在的酶进行自身催化,从而脱去乙酰基。北京化工大学生物实验室2 0 0 0 年成功完成从青霉素发酵菌丝体中提取壳聚糖工艺并通过专家鉴定。 除此之外,用过氧化氢水溶液处理壳聚糖来制备甲壳低聚糖的方法国内外也 正在研究,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合成低聚合度的壳聚糖也是一条有前途的方法,但 由于产量过低,目前尚在研究阶段。 壳聚糖可望有朝一E t 将象塑料一样融合进人们的E t 常生活,成为二十一世纪 的支柱产业之一。 5 、蜂胶黄酮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的树芽、树皮等部位采集的树脂,再混以蜜蜂舌腺,蜡腺 等腺体的分泌物,经蜜蜂加工转化而成的一种胶状物质。呈黄褐色或灰褐色,味 微苦,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成分极其复杂。蜜蜂将这些物质 涂布在整个蜂巢的表面;一方面起防腐、抗氧化作用,一方面来粘合蜂巢,堵塞 缝隙等,使众多病菌无法在蜂巢内滋生。蜂胶是一种极为稀少的天然资源,素有 “紫色黄金“ 之称。 经现代化学分析证明,蜂胶集动植物之精华,具有复杂而独特的化学组成。 内含二十大类共三百余种营养成份,其中已被鉴定的有七十多种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是人体必需营养素之一,体内不能合成,但对调节生理功能,提高生命运动 质量有重要意义。它可以调节血管功能,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状态,即可强 身健体,又能祛病疗疾。 以蜂胶为原料,采用C 0 2 超临界提取、渗漉、浸渍、回流提取、蒸汽蒸溜提 取等不同工艺对蜂胶黄酮有效成分进行提取。经过反复进行不同p H 值、不同温度、 不同溶剂等因素对提取成分提取率的影响分析,最终筛选出耗能低、效率高、不 破坏蜂胶有效成分、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蜂胶提取工艺。该工艺合理可行、技术先 进成熟、产品质量稳定,总体技术水平达国内领先,已具备了产业化条件。研制 出蜂胶黄酮系列产品,应用证明防腐效果很好。 由于蜂胶黄酮是一种安全无毒、作用广泛的天然物质,不仅具有很好的防腐 化作用,而且对人体具有广泛的医疗保健作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蜂胶黄酮防腐剂主要应用于食品和饲料做防腐保鲜剂。利用蜂胶黄酮可开发 出褐变抑制剂、对虾饲料添加剂、蜜蜂饲料防腐剂等,可使褐变时间延长了4 - - - 5 个小时,使对虾成活率由3 0 提高到了7 5 以上,使蜜蜂繁殖速度及蜂蜜、蜂王 浆产量提高了3 0 以上。作为防腐剂,每千克食品添加成本不超过O 6 0 元。 蜂胶黄酮防腐剂的研制成功,为我国增加了一种防腐性能优异的天然食品添 加剂,对促进食品防腐剂的科技进步及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若按 3 0 0 t a 产量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十多亿元。同时该产品的开发,可推动蜂胶产业 及养蜂业的发展。故该产品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另外,蜂胶还具有以下其它方面的功能: ( 1 ) 蜂胶是珍贵的天然广谱抗生物质 蜂胶中含有丰富而独特的黄酮类、萜烯类物质,对多种细菌、真菌、病毒等 有显著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可以用来治疗脚气、灰指甲、湿疹、各种溃疡、牙周 炎、喉炎、鼻炎、胃炎、泌尿系统感染、感冒、痔疮、腹泻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疾病。用量小、见效快,不产生耐药性,不破坏有益菌落。 ( 2 ) 蜂胶是珍贵的免疫增强剂 具有提高免疫功能,能显著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对预防感冒、癌症,衰老和 消除老年斑、色素沉积有良好作用。 ( 3 ) 蜂胶具有明显的降脂、降糖作用。 蜂胶的抗菌排毒作用、强化免疫作用,对糖尿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具有很好的 预防和治疗效果。长期临床研究表明,服用蜂胶对糖尿病患者健康长寿具有重要 意义。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效果显著。是糖尿病人必选的良药。 ( 4 ) 蜂胶具有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 能快速止血,加速伤口的愈合对烧伤、烫伤、创伤等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5 ) 蜂胶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从蜂胶中已分离出数种可以直接抑制、杀灭癌细胞的天然物质( P R C A ) ,使 得蜂胶对肿瘤、息肉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日本癌学会、玉川大学等研究发 现,连续使用蜂胶3 个月至一年后,多种癌细胞能够全部失活。科学研究表明, 蜂胶可直接抑制杀灭癌细胞对肿瘤、息肉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S no ( 6 ) 防治血管系统疾病 蜂胶中的黄酮类物质含量丰富,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软化血管、降血脂、 阻止血小板凝聚、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对血管硬化、梗塞、血栓、高血脂等有很 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 7 ) 其他功能 , 蜂胶还有明显的安然、消炎、止痛、止痒、麻醉、抗辐射等作用。 特制蜂胶由天然原料制成,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而且费用低廉,服用方 便,糖尿病人天天服用,对降血糖、降血脂,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都将产生神 奇效果,它的推广和应用将给众多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6 、溶菌酶 溶菌酶广泛存在于各种动植物的有机物中。溶菌酶最早由A l e x a n d e rF l e m i n g 于1 9 2 2 年在蛋清中发现。溶菌酶是能溶解某些细菌的一种糖苷水解酶,溶菌酶主 要存在于动植物的组织液和某些微生物体内,如鼻粘液、眼泪、唾液、卵蛋白、 枯草杆菌培养物和某些蔬菜中。该酶能水解细菌的细胞壁中N 乙酰氨基葡萄糖和 N 一乙酰胞壁酸之间的a 一1 ,4 一糖苷键,故又称胞壁质酶,即N 一乙酰胞壁质糖苷聚糖 水解酶,这是溶菌酶应用的基础。 溶菌酶是由1 2 9 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碱性球蛋白,等电点在p i l l 0 8 左右,分子 量为1 4 0 0 0 。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其纯品为白色或微黄、黄色的结晶体或无定型粉 末,无异味,微甜,易溶于水,遇碱易被破坏。不溶于乙醚等。溶菌酶发挥溶菌 作用的最适酸度在p H 8 0 左右,其最佳反应温度和进行溶菌作用的温度是一致的, 都要求在5 0 。C 范围内。溶菌酶在p H l 2 1 1 3 的广泛范围内剧烈变时,都没有发现 溶菌酶活性有任何改变,因此,溶菌酶对酸碱度的变化不敏感,碱性范围时稳定 性较差。溶菌酶的热变性是可逆的,其变性温度一般不高于7 0 。C 。可见,溶菌酶 是相当稳定的。 溶菌酶本身是一种无毒、无害、安全性很高的高盐基蛋白,它仅能选择性地 分解病源微生物的细胞壁,对其他并无影响。该酶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杆菌、耐 辐射微球菌有强力分解作用。对大肠杆菌、普通变形菌和副溶血弧菌等革兰氏阴 性菌也有一定的溶解作用。其中最有效浓度为0 0 5 ,与甘氨酸和聚合磷酸盐等配 合使用,具有良好的防腐作用。 溶菌酶在食品工业上可用作防腐剂,还可添加在牙膏中作为防治龋齿的药用 牙膏。溶菌酶还可以作婴儿食品的添加剂,在鲜乳或奶粉中加入溶菌酶不仅具有 防腐作用,而且还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促进婴儿的身体健康。母乳与牛奶相比 含溶菌酶的量要高的多。在半硬奶酪的生产中,一般要给干酪乳添加硝酸盐、以 便阻止由厌氧孢子增殖体( 如酪梭杆菌) 的作用所引起的胀气。牛奶进行低温消 毒时不会杀死这些孢子( 如酪梭杆菌) ,而在熟化过程中会使干酪变质。溶菌酶可 药用,具抗菌、清除局部坏死组织、止血、消肿、消炎等作用。在医学上这种酶 与抗生素合用可以用来治疗口腔和鼻腔粘膜发炎,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由于它 具有溶解细菌细胞的能力,所以它能迅速清理粘膜,从而加快痊愈。在发酵工业 上是一种重要的溶菌剂,用于存作细胞壁,制备无菌体提取液。目前与甘氨酸配 合使用的溶菌酶制剂,应用于面食、水产、熟食及冰淇淋等食品的防腐。在饲料 中添加溶菌酶可防止发生霉变,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一般蛋白质含溶菌酶0 3 左右,所以可从蛋白质中提取。在P H 值为6 至7 , 温度在5 0 。C 条件下,溶菌酶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枯草杆菌、芽孢杆菌、好气性孢 子形成菌等,有较强的溶菌作用。由于食品中的羟基和酸会影响溶菌酶的活性, 因此,它一般与酒、植酸、甘氨酸等物质配合使用。 现从鸡蛋清提取溶菌酶以及从霉菌中提取溶菌酶均已达工业化生产水平。对 鸡蛋清溶菌酶的研究较详细,它是由1 2 9 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一种碱性蛋白,分 子量从1 5 - - - - 1 8 万,对热稳定,对碱不稳定,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 用。目前,溶菌酶的实验室生产采用弱酸性离子交换树脂( 7 2 4 型) 于鸡蛋清中吸 附提取、经洗脱、硫酸铵沉淀、透析、等电点去除杂质蛋白及冷冻干燥等工序生 产或从蛋清中直接结晶生产。V a d e h r a 等报道了在蛋壳壳膜中含有此酶,并指出盐 溶液是抽提此酶的关键。从而为溶菌酶的生产又提供了一批廉价的原料来源。 7 、富马酸 富马酸又名反丁烯二酸、延胡索酸,英文名为f u m a r i ca c i d ,分子式为C 4 H 4 0 4 , 相对分子质量1 1 6 0 7 。 性状:白色无臭颗粒或结晶性粉末。有特殊酸味,酸味强,约为柠檬酸的1 5 倍。加热至2 3 0 。C 以上成马来酸酐,与水共煮生成d l - 苹果酸,相对密度1 6 3 5 ,熔 点2 8 7 - - - 3 0 2 “ C ,沸点2 9 0 。C 。溶于乙醇,微溶于水和乙醚,极难溶于氯仿。有很 强的缓冲性能,以保持水溶液的p H 值维持在3 0 左右。常作为复配型防腐剂等的 主要成分,另有较弱的抗氧化能力。 富马酸既是酸味剂又具有防腐性能,是新型的食品添加剂。富马酸二甲酯是 低毒、弱蓄积性、无致突变作用的新型高效防霉剂。该产品广泛应用于糕点、饮 料、调味品、肉类、果蔬的防霉保鲜,还可应用于饲料、皮革、竹木制品的防霉 以及粮食、中药材储芷等方面的应用,其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防腐剂提出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改良食品品质、保证食品的新鲜度、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实践 中已显示出其用于食品防腐时,确有添加量少、抗菌效果优良、低毒、使用范围 广的优点。 目前开发出了以富马酸为原料,经中和反应制得富马酸盐类、经酯化反应制 成富马酸酯类的生产工艺。富马酸生产采用由顺酐催化异构化的新的高效技术路 线,一步生产富马酸。粗反应产物经分离提纯处理便制得高纯度的富马酸产品。 国际上,发达国家每年有数万吨食品防腐剂上市,品种也层出不穷。以前使 用的苯甲酸及其钠盐已被淘汰,发展使用的山梨酸及其钾盐等产品成本较高,适 用范围小,在使用上也受到限制。该产品防腐性能,优于目前我国食品工业常用 的苯甲酸及其钠盐。 发达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用量与E t 俱增,食品酸味剂及防腐剂的世界需求量 已达1 5 万t 和6 万t 左右。我国食品工业正在发展,显然对酸味剂和防腐剂的需 求量也在上升,年需要量将达几千吨。我国食品防腐剂的研究和生产大大落后于 发达国家,因而开发新型防腐剂一富马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根据对本系列产品的市场预测,估计近年每年需求量约几千吨,这样本系列 产品开发的直接经济效益可达几千万元以上。间接经济效益更加可观。同时低成 本有质量的新型食品防腐剂在国际市场上将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可为国家创造一 定的外汇。 8 、异维生素C 钠 异维生素C 钠( S o d i u mi s o v i t a m i nC ) ,化学名称:D 一2 ,3 ,5 ,6 四羟基2 己烯酸内酯盐,又名赤藻糖酸钠,D 异抗坏血酸钠。异维生素C 钠是维生素C 的 D 异型异构体的钠盐,其化学性质和生理活性和维生素C 相似。 在食品工业方面,是公认安全无毒害的食品抗氧、防腐保鲜剂,它广泛用于 肉类、果蔬、天然饮料、果酒、果汁、罐头食品、腌制品等方面。在腌制食品中 添加异维生素C 钠,可以代替硝酸盐发色,还可保持肉类腌制品切口颜色,抑制 肉毒芽孢杆菌和其他细菌的生长,抑制腌制品中亚硝胺类致癌物质的产生,使香 肠等腌肉制品中亚硝胺的含量降到3 m g k g 以下。它可以防止果品、蔬菜褐变现象 产生,延长保鲜期,添加在水果罐头、果酒、果汁中还可以保护维生素c 不被破 坏,能防止由于氧化生成物的产生从而引起的变色、异味和混浊现象,起到保持 原有色、香、味的作用。除食品饮料外,它还用于护肤、护发等化妆品的制作, 用于毛纺工业增加耐光度,用于卷烟减少烟中N 0 2 的含量,还用于电镀、锅炉去 氧,用作石油工业铁的稳定剂,在鱼饵料中添加可防止霉病毒发生。 目前,国际市场上,异维生素C 钠主要由美国和日本生产,主要应用于经济 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 中国台湾省、韩国等,据外贸统计,销售量年递增5 - - 8 ,价格也逐步上涨。每 年需求量递增5 7 ,其中7 0 用于食品,3 0 用于其他工业。 在我国目前影响使用的原因主要是食品厂家对国产异维生素钠不了解,加之 我国食品制作习惯于传统工艺,政府又未作法规来规定,在国内不加也可以出售。 如有些腊肉香肠之类腌肉品也未使用,若以腌制5 k g 肉加5 9 计算只需增加O 2 5 元 费用,而腌制品质量就可改善,可抑制亚硝胺类致癌物质产生,并可抑制有害细 菌的生长。随着食品工作的快速发展,这个市场潜在需求量更大。除作食品添加 剂外,在工业方面应用尚未开发。这方面在国外,需求量很大,估计占销售量3 0 左右。而我国使用单位不很多,个别单位使用也是只知道国外有此产品,故而市 场潜力也很大。 异维生素钠作为食品抗氧保鲜剂,为食品工业和其他工业在保鲜和抗氧等方 面,开辟了一条新路。在食品工业应用中,它有稳定性好、效果好的优点,解决 了老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价格昂贵、副作用大等问题,是抗氧保鲜剂良好的替代产 品。该产品具有很强的创汇能力,要采用多渠道销售,一方面要挖掘国内市场潜 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外贸渠道开发国际市场。同时该产品生产不会对环境造成污 染。 9 、乳酸钠 乳酸钠对于李斯特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腐败微生物的生长有 显著抑制作用。在肉制品中添加后可使产品货架期延长1 2 倍,并且可使产品产生 出一种特别的香味,其本身有吸湿性,所有具有保水作用,不会增加生产成本。 在西式香肠中,单独使用乳酸钠,防腐效果与硝酸钠相当,用2 5 乳酸钠和2 0 脱氢醋酸钠再加亚硝酸钠,比用亚硝酸钠保存期延长一倍。使用方法:加入到稀 释液或腌制液中,然后加入或注入到原料肉中,并按常规工艺滚揉即可。用量: 肉制品中用量为浸渍1 0 ,直接添加2 - 5 ,化妆品添加量为2 5 。 乳酸钠是一种天然食品添加剂,在亚洲以及欧美许多国家被广泛应用,它被 美国食品与药品局认定为“安全无毒物质“ 。乳酸钠较甲苯酸钠、柠檬酸钠、山梨 酸钠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