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周年经济发展.ppt_第1页
建国60周年经济发展.ppt_第2页
建国60周年经济发展.ppt_第3页
建国60周年经济发展.ppt_第4页
建国60周年经济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国60周年,50年代初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没收官僚资本,完成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建立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进行一五计划。,一五计划(1953-1957),背景: 1.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基本上完成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一五”计划的制定充分体现了计划工作认真、细致、谨慎、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注重宏观经济综合平衡的特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结构充分反映了优先发展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战略方针。在投资总额中,工业的比重占第一位,共248.5亿元,占58.2%;在工业投资中,苏联帮助设计的主要是重工业的建设单位的投资占44.3%,加上直接配套的建设投资,则占51.5%。 中国大规模工业化的起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其标志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以“156项”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它是中国工业化的基石与里程碑。,三大改造,一五计划,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就,第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起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发展。 第二,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基础地位得到确定并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三,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企业管理制度正在形成和发展。 第四,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体制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增添了新内容。 第五,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调控经济的机制和手段正日趋成熟和完善。 第六,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及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建立和实施。 第七,市场经济法规和新的经济秩序逐步形成。 第八,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国经济正走向世界经济的大舞台。,我国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 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2000年,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400美元上升到1000美元,经济发展速度为年平均增长9%左右。 这一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是将二元结构转变为一元结构。 第二阶段,从2000年到2050年,这期间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上升到3500美元,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阶段。 这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实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逐步发展成为主导产业。,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毫不动摇地促进对外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经济总量连上几个大的标志性台阶。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经济总量呈现加速扩张态势。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由1978年的381元上升到1987年的1112元后,1992年达到2311元,2003年超过万元大关,达到10542元,到2007年又迅速攀升至18934元,扣除价格因素,2007年比1978年增长近10倍,年均增长8.6%。,财力的增加对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经济和社会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外汇储备实现由短缺到富足的历史性转变。 2006年超过1万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我国外汇储备扩大到15282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富裕程度显著提高。,经济发展对比,3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事业发展开始得到重视,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社会事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明显增强。30年的成就固然巨大辉煌,未来的任务仍然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