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搞好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_第1页
浅谈如何搞好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_第2页
浅谈如何搞好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_第3页
浅谈如何搞好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_第4页
浅谈如何搞好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如何搞好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巴山镇永胜小学黄金球内容提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某些陈腐的教育理念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形势。教学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业生的发展为本”的发展意识。本文从教学必须树立课程的目标意识、课程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开发意识、评价意识五个方面作了些有益的探索。关键词:教学设计 新理念20世纪已经成为过去,但20世纪的某些陈腐的教育理念仍顽固地盘恒于许多教师的教学实践之中,其核心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控制。以控制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强调了教师对于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批量需求。在基于控制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则扮演着社会代表者和权威的角色,而学生则成为价值承载者。这种“科学而有效”的控制一度成为一种教育时尚和追求。这种陈腐的教育理念与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是相悖的。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这陈腐的教育理念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形势,教学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意识,要促发展,教师的课堂教学则须创新与改革。那么,作为课程的具体实施者语文教师,应如何学好新课程理念,搞好课堂教学设计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树立课程的目标意识,由“纯工具性的单一目标”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多维目标”转变,把握好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必须树立起课程的目标意识,明确新课程标准。到底对语文课程提出了哪些目标要求,并以此为依据来把握某一具体教学活动的目标要求。1、把握教学目标要明确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它的设计思路是:课程目标几年一贯整体设计。在总目标之下,分学段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同时,它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2、把握教学目标要整合对应项目的目标要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必须把上述多维目标中对应项目的目标要求整合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做到:从总目标与阶段目标相结合的角度把握教学目标,既立足于阶段目标的现实性,又着眼于整体目标的长远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融合的角度把握教学目标,既立足于单一目标的在成度,又着眼于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发展;从识字到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互渗透的角度把握教学目标,既立足于单项训练的效果,又着眼于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从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角度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既立足于语文学科特点,又着眼于学科间、课内外、校内外的互补和衔接。二、树立课程的主体意识,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正确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教学设计时要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课程主体意识,把准“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定位,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考虑并设计如何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参与学习,演好学习的“主角”。1、从“学”角度,定学生“学”的任务。即要求教学设计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来确定学生“学”的任务。一是定学的内容,变知识性学习为综合性学习;二是定学的形式,包括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选择性学习、积累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形式,变“被动接受识记形式”为“自主合作探索式”;三是定“学”的机会,包括预习、读书、思考、讨论、质疑、查询、交流、演练、展示、评价等机会,变“教师主演”为“学生主演”,从而使语文教学更贴近学生,在内容上更适合不同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和需求;在形式上更适合不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和兴趣爱好,便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时机上更充分地给予学生学习、学习实践和发展的空间。2、从“学”的角度,定教师“教”的任务。即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让“教”服务“学”,让“师”协助“生”。一是定“教”的任务。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并设计如何完成“指明目标,引导深入,鼓励进步,点拨偏差”四大任务的内容、时机和方式。二是定“教”的方式。考虑并设计如何变“讲授分析问答式”为“启发式、讨论式”,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三是定“教”的角色。考虑并设计如何当好“主持人”角色,控制教学过程,控制学习方向哈 理安排学习时间;如何当好“向导”角色,在哪些字词句段篇的难点上,读写训练的重点上,读写方法的指导上用力,应为学生提供哪些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如何当好“咨询者”角色,及时释疑解惑;如何当好“发动机”角色,应提供哪些成功的机会,如何通过评价及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鼓足学习干劲;如何当好“榜样”角色,范之以“字”、范之以“声”、范之以“文”、范之以“情”,做好学生学习语文的榜样。三、树立实践意识,由“重现成结论的传授”向“重学习过程的体验”转变,设计好教学流程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尊重学业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所以,教师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树立课程的实践意识,在设计教学结构,教学活动时应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重视在学习实践中进行语文教育,在学习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结构的设计上突出多样化、个性化。要改变过去“以文章分析为重点,以师生问答为主要方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语文教学模式,由“重现成结论的传授”向“重学习过程的体验”转变,必须提倡教学结构的多样化、个性化。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杨再清教授倡导的四种教学结构值得借鉴:有的课,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段落来设计结构,但注意不要割裂课文,不要打乱作者的表达思路。有的课,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教师从旁指点。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读中感悟与教师的读中指导要自然、和谐。有的课,以合作学习为主,先分组,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组之长,师生共同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重点以及作者的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有的课,可直接从课文的重点切入,以点带面,从部分反回整体,引导学生用学习重点段的方法去自学其他段落。、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突出实践性、体验性。在设计上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学生多样、具体的生活来感悟语文教材的抽象性、概括性。在设计上重视诵读和探究,通过感受、体会、体验、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设计上重视实践应用与演练,创设语文活动情境,促进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设计上重视语文拓展性、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创设、沟通课内外、学科间、校内外的联系,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等教育资源,拓展语文学习与实践的领域与时空,做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四、树立课程开发意识,由“墨守教材”向“开发教材”转变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树立起课程的开发意识,从“以本为本,墨守教材”向“弹性处理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主动开发课程资源”转变。1、教学设计中注重教材自身资源的挖掘出使用。注重人文资源的挖掘。语文教材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洋溢着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人性美、生活美、智慧美,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乡情、爱心和对生命、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教学设计时要注意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注重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根据课文的特点考虑如何进行生动活泼的人文精神渗透。注重语言美感的挖掘。语文教材选文无不语言优美,意境幽远,表达生动,文字典范,读起来有一种音乐的节奏美。教学设计时要求教师要切实把握好课文的语言特点,多创设丰富多彩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品味语言的魅力和美感。学习语言,培养语感。注重语文资源的整合。教学设计时要吃透教材的重难点。并围绕重难点,研究如何简化头绪,加强整合;如何减少无效劳动,提高教学注重“导读”、“预习”、“阅读提高”、“思考与练习”作用的发挥。认真阅读教材的上述栏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认真考虑如何据此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学习表达方法。2、在设计中注重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与配合。注意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结合具体课文或某一语文实践活动,考虑并设计与其它课程相配合的“跨领域学习”的内容与方式,通过语文与音乐、美术、体育、社会、思想品德、自然、数学、劳动等相沟通,让语文教材与其它学科相呼应、相补充、相促进、促使学生综合性地学语文、用语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3、教学设计时注重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结合具体课文或某一语文实践活动,考虑并设计充分利用一要“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自然、社会、人文领域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与方式,使语文教材更容易吸纳各语文资源,并在各种语文资源与现行语文课本紧密结合中,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突破教材的极限,弥补教材的缺陷,使语文更富于针对性、实效性、多元性、立体化,更富于时代气息和现代气息。五、建立评价意识,由“定期测评”向“随机反馈”转变,监控好教学质量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树立对日常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意识,由“定期测评”向“随机反馈”转变,注意监控教学过程的准备。这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像过去那样只考虑教学内容,形式与流程,还必须把评价与反馈作为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日常、随机的“形成性评价”的目标、内容、形式与时机进行比较详细、具体、周密的考虑与策划。1、考虑本节课质量评价和反馈的时机课始测评与反馈。比如听写、预习情况的检测,上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检测、课文朗读情况的检测等,这些测评,一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便于后面教学的实施与改进;二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已经懂得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等,知道自己学习方向和重点,使后面学习更有针对性。课中测评与反馈。考虑如何结合课文的学习实行测评与反馈,并预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哪些调整与改进。课末测评与反馈。考虑如何为课后的延伸练习和下节课的学习而进行哪些内容的测评与反馈。2、考虑本节课质量评价和反馈的内容与形式。以分项为主。每次一项,如听写、朗读、浏览速度、整体感悟课文能力,抓住课文要点能力等,不面面俱到。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的内容,要根据具体课文,从教学目标来考虑,从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来考虑,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来考虑。要具体,要有针对性。以考察为主,考虑如何根据具体课例以及具体教学环节,通过目测式、操作式、演练式、竞赛式、展示式、检测式等方式进行考察。以生评为主。考虑如何结合具体教学,教师相机提出标准,学生对照标准进行自评或互评,以评促学。3、考虑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