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异同.ppt_第1页
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异同.ppt_第2页
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异同.ppt_第3页
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异同.ppt_第4页
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异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异同(1),由于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国际贸易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传统的贸易理论中,无论是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的比较利益理论,还是建立在要素禀赋差异基础上的比较利益理论。它们都是建立在同一个经济学分析前提之上的,即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基本分析前提。,End,2,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异同(2),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暗含着一个基本的命题: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因为规模经济排除了小企业进入这类行业的可能性,即任何企业如果达不到或等于甚至超过现有企业的生产规模,该企业就不能进入此类行业。这一命题改变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经济学命题。所以我们说,成本递增条件下的比较利益,生产要素的多样化,以及考虑供求均衡问题只是比较利益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的话,那么这种经济学命题的根本改变,实际上就是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形成,就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End,3,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异同(3),新贸易理论表明,尽管各国之间有相同的生产要素禀赋,但并不构成它们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的条件,相反各国之间可以通过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的差异产品贸易关系,因而在这类国家之间,贸易的相互依赖代替了相互竞争或冲突。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由贸易有了更多的存在基础。,End,4,第三节 产业内贸易,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产业内贸易的利益 三、产业内贸易水平的衡量 四、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End,5,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HGGrubel)等人在研究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贸易量的增长时,发现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并不是按HO原理进行,即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而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1975年格鲁贝尔和劳埃德(Lloyd)合著了一本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系统地论述了这一理论,提出了产业内贸易增长特点和原因。 格鲁贝尔认为,在当代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上,主要有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大类。前者是指不同产业间的贸易,后者是指一个国家既出口同时又进口同种产品以及同一产品的中间产品的贸易现象称为产业内贸易。,End,6,(一)相同产的产业内贸易,相同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是指完全可以替代的商品之间的贸易。这类商品具有很高的需求交叉弹性,消费者对这些商品的偏好完全相同。通常这类商品是以产业间贸易的形式出现的,但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会发生产业内贸易:(1)国家大宗产品,如水泥、木材和石油的贸易,如中国南方进口水泥,而北方出口水泥以减轻运费负担;(2)合作或技术因素的贸易,如银行业、保险业走出去引进来等;(3)转口贸易,同类商品同时反映在转口国的进口项目和出口项目中,当然就称为产业内贸易;(4)相互倾销。不同国家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为了占领更多的市场,往往会采取倾销的手段在对方国家市场上出售这类产品,这也是一种产业内贸易。(5)季节性产品贸易,如季节性瓜果的进出口。,End,7,(二)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1),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是指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也不能完全相互替代的商品之间的贸易。它的需求交叉弹性小于前一类产品。差异产品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水平差异。同一类产品具有一些相同的属性,但是这些属性的不同组合会使产品产生差异。这一类差异在烟草、化妆品和制鞋等行业比较普遍。这种差异的产生使由于消费和生产两方面的因素引起的。,End,8,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2),二是技术差异,它是指由技术水平提高带来的差异,也就是新产品的出现带来的商品差异。这种差异在电器和制药业比较普遍。 三是垂直差异,它是指产品质量上的差异,这类差异在汽车行业比较普遍。,End,9,二、产业内贸易的利益,产业内贸易可以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利益,生产者的利益主要来源于市场的扩大,而消费者的利益主要来源于商品可选择性的增加。 我们可以用格里维(Greenway)的利益分析模型进行解释。,End,10,(一)产业内贸易的静态利益,End,Y,X,S,V1,T,P,V2,G,H,Y,X,S,V1,Z,T,W,V2,b,k,c,A国,B国,V,a,i,f,(a)产业内贸易前的静态利益,(b)产业内贸易后的静态利益,图75 产业内贸易理论,C,11,产业内贸易的静态利益:说明,图75(a)表示贸易之前一国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获得情况。假设有一种产品具有X和Y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的不同组合构成了同属于这种产品的无数差异产品。图中横坐标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一种组合,V1就是一种组合,而消费者的偏好可能是横坐标上的任何一种组合,假设每一种组合都有其固定的生产成本,单位产品的成本将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因此,一个厂商不会去生产所有组合,这就意味着有些消费者可能买不到他们所偏好的商品。,End,12,产业内贸易的静态利益:说明,图75(a)表示这个国家只生产一种组合,即V1。而消费者的偏好则是从S到T的各种组合,这样每个消费者所得到的利益的大小取决于他们的偏好和V1的接近程度。图中SCTP部分就是所有消费者剩余,CP表示偏好V1的消费者剩余,GH表示偏好为V2的消费者剩余。偏好在V1的消费者所得到的利益最大,而偏好在S和T点的消费者所得到的利益为零。,End,13,产业内贸易的静态利益:说明,我们还可以用图75(a)来分析生产者的利益。图中SPT表示生产者剩余。偏好接近S和T的消费者可能只购买很少的V1以满足其生活需要,因此,这一部分购买者所带来的生产者剩余较小; 偏好为V1的消费者对V1的需求最大,因此,他们愿意支付的价格就很高,通过这一部分买卖,生产者所得到的生产者剩余就最大。故三角形SPT表示全部的生产者剩余。同时,三角形SCT也表示生产V1时这个国家所得的静态利益。,End,14,产业内贸易的静态利益:贸易后,当发生产业内贸易后,这种静态利益将会发生变化,假设A国和B国进行产业内贸易,其贸易商品是由X、Y两种主要属性组成的某种商品,两国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偏好有一定差异,如图75(b)所示。,End,15,产业内贸易的静态利益:贸易后,进行贸易之前,A国生产V1种组合的产品,B国生产V2组合的产品。 当两国进行贸易后,两国消费者都能得到更接近其偏好的产品。具体来说,A国偏好在VT的可在B国购买V2种组合的商品,V2比V1更接近其偏好; 而B国偏好在ZV之间的消费者可以在A国购买V1种组合的商品,V1比V2更接近其偏好。,End,16,产业内贸易的静态利益:贸易后,通过贸易以后,双方的消费者都得到了较大的满足,因此而带来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也大于贸易之前。 B国偏好在ZV之间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从贸易前的ZfV和Zaf增加到贸易后的ZKfV和Kbaf; A国偏好在VT之间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从贸易前的VfT和faT增加到贸易后的VfIT和faci。 贸易后,A、B两国净增利益Zab和acT,其中既有生产者剩余也有消费者剩余; 在产业内贸易后,两国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所得的净总利益比贸易前增加。而且,如果两国的偏好重叠越大,则通过产业贸易所得的利益就越大。,End,17,(二)产业内贸易的动态利益,首先,产业内专业化可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产业内贸易可以使专业化水平提高,市场扩大,使生产者获得规模经济收益; 其次,产业内贸易对产品的革新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增加产品花式品种(即水平差异产品)和对创造新的替代产品(即技术差异产品和垂直差异产品)的刺激。 再次,产业内调整所引起的摩擦比产业间贸易小,因此,产业内贸易会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 最后,从收入分配来看,产业内专业化所带来的收入再分配影响要小于产业间专业化,因为同一产业的要素投入密度很相似,因此产业内贸易对要素相对价格已经能够系不大,稀缺要素所有者不仅不会因此有所损失,而且其实际收入还会有所提高。,End,18,三、产业内贸易水平的衡量,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可以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衡量。 Xi Mi 衡量一种产品时: T =1 Xi + Mi Xij Mij 衡量所有产品时:T = 1 Xij + Mij,End,19,产业内贸易水平的衡量,其中,X、M分别表示某一特定产业或某一类产品的出口量(额)和进口量(额)。T的取值范围为0到1。当一个国家只有进口或只有出口(即不存在产业内贸易)时,T = 0;当某一类产品的进口等于出口时(即产业内贸易达到最大)时,T = 1。一般情况下,T在01之间波动。,End,20,四、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该理论从需求、产品差异、规模经济等角度对国际贸易进行了考察,这一理论是对比较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其创新之处在于: 第一,揭示了原来静态比较优势学说所掩盖和忽视的问题。比较优势理论,特别是要素禀赋理论,强调的是贸易的互利性。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一国的规模经济借助垄断竞争的力量,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而获得贸易利益,这种利益不会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转移。 第二,产业内贸易理论将产业组织理论引入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所提出的规模经济优势,不是指一国的产业规模,而是指从事国际贸易主体的企业规模。通过企业创造出口优势,这是分析国际贸易竞争条件的新角度。,End,21,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不足:该理论基本上是静态分析。 首先是在论述产业内贸易时所提到的产品差异性,指的时最终产品在质量和性能上的差异,没有看到由于生产国际化的深化,产业内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间产品进入到国际贸易中,这也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其次,对规模经济优势的作用,应规定在什么样的范围,产业内贸易理论没有提及。,End,22,本章复习思考题,1、传统贸易理论与产业间贸易有何关系?新贸易理论与规模经济以及规模经济引入国际贸易理论后有何难题? 2、简述规模经济的含义与类型。 3、如何理解规模经济是有别于比较优势的另一种独立的国际贸易起因? 4、引入生产可能性曲线对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进行分析。 5、请分析存在规模经济时,开放下两国的消费均衡点重合、不重合时的均衡?,End,23,本章复习思考题,6、存在外部规模经济时,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格局是否具有不确定性?国际分工格局是怎样确定的? 7、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