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施工综合应急预案.doc_第1页
轨道交通施工综合应急预案.doc_第2页
轨道交通施工综合应急预案.doc_第3页
轨道交通施工综合应急预案.doc_第4页
轨道交通施工综合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00000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综合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版本:1.02009-12-9发布 2009-12-9实施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 发布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综合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编写部门: 会签部门: 批 准: 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目 录1. 总则41.1. 编制目的41.2. 编制依据41.3. 适用范围51.4. 事故分级51.5. 预案体系51.6. 工作原则62. 危险源及风险性分析83. 组织体系83.1. 应急救援领导机构83.2. 日常办事机构93.3. 各处室和参建单位主要职责93.4. 区政府及其他单位或部门主要职责104. 预防预警114.1. 信息监测和收集114.2. 预防预警机制124.2.1. 预防预警措施124.2.2. 预防预警行动135. 事故信息报告155.1. 报告时间155.2. 报告程序156. 应急响应176.1. 先期处理176.2. 分级响应176.3. 主要应急活动186.3.1. 事故核查及准备工作186.3.2. 成立抢险指挥部196.3.3. 现场处置216.3.4. 扩大应急286.4. 应急终止286.4.1. 应急处置现场的恢复286.4.2. 应急处置的结束296.5. 信息发布297. 后期处理307.1. 事故调查307.2. 善后处理307.3. 抢险费用308. 应急保障318.1. 抢险力量的保障318.2. 运转经费保障318.3. 技术支持保障329. 培训与演练339.1. 宣传培训339.2. 演练339.3. 奖惩3310. 附则3410.1. 预案的管理3410.2. 预案的修订3410.3. 通讯联络方式的建立与更新3410.4. 应急预案的实施35附录1 事故等级与响应单位、到场领导级别参考表36附录2 轨道交通工程事故快报表37附录3 应急处置流程表38附录4 施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要求39附录5 支持系统46一、应急通讯联络46二、应急处置的技术专家支持系统66三、各类应急救援设备、物资的种类、数量、分布及调度67ii1. 总则1.1. 编制目的1) 根据宁波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易发或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的特点,以及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置的需求,优化事故应急指挥系统和组织网络,提高应对突发事故及灾害的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建立统一、规范、有序、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最大限度地阻止事故影响进一步扩大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2)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预先建立和准备轨道交通区域事故需要的抢险队伍、设备、物质、技术专家决策咨询系统等应急处置资源,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常备不懈、运转协调的应急处置保障体系。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宁波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宁波市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关于印发宁波市应急体系建设规划(20082010)的通知等,制定本应急机制和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工地突发事故,或者因灾害而引发的事故,以及因工程建设危及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市政基础设施的安全,导致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失的应急处置。1.4. 事故分级为有效处置宁波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施工突发事故及灾害,依据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及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一般(级)四个事故级别。根据宁波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特点,需要强化建设单位对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施工中突发的各类环境事故的应急和抢险管理,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控制和实施抢险,防止环境事故影响蔓延,最大限度降低社会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为此根据人员伤亡将一般(级)突发事故及灾害进一步细分为a、b、c三类,以上突发事故及灾害的分级详见附录1。1.5. 预案体系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突发事故及灾害综合应急预案、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防台应急响应机制管理办法、施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施工单位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共同组成了宁波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层面的突发事故及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指挥部综合应急预案是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指挥部应对突发事件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各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按要求编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分预案,并报监理审批,交建设指挥部备案,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做到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培训,落实责任。承包商的应急预案要和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的衔接。1.6.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第一 把保障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先期配置的专业救援力量骨干作用和社会救援机构的基础作用。(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下,各部门和各参建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突发事故及灾害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理工作。各施工单位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3)快速反应,资源整合 加强以施工单位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各单位、社会救援机构的积极作用,依靠集体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高效运转的应急管理机制。(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照规范制定预案,依照程序实施预案,确保应急预案科学、可行。(5)预防为主,练战结合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542. 危险源及风险性分析详见风险评估报告。3. 组织体系3.1. 应急救援领导机构总指挥: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或常务副总指挥副总指挥: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成员组成:办公室、总工办、工程处(安全办)、动迁处、财务处、合同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结构安全监控管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管线产权单位、公安交警(110)、公安消防(119)、医疗急救中心(120)、各区轨道办等组成。主要职责:(1)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2)对应急行动作出决策,下达命令并进行监督。(3)指挥、协调成员单位参加应急救援,紧急调度应急储备物资、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设备。(4)协调区属单位和部分市属单位的应急救援和抢险行动。(5)按照事件的不同性质,统一、准确、及时的发布信息。(6)必要时向市政府报告事故和救援进展情况,请求启动市级响应。(7)决定其他有关重大事项。3.2. 日常办事机构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办事机构为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主要职责为:(1)收集、上报轨道交通工程突发事故信息;(2)负责联络、协调工作,通知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及专家赶赴事故现场;(3)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安监管理部门报告应急救援进展情况;(4)组织与市政府、区政府、其他政府部门的联动;(5)负责新闻发布事宜;(6)贯彻落实应急指挥部决定事项。3.3. 各处室和参建单位主要职责(1) 总工办:落实专家资源,事先制定各种事故的抢险方案;事故发生时迅速组织各单位专家进行抢险方案决策;参与事件现场的处理和调查工作。(2) 工程管理处(安全办):负责组织落实专业抢险队、人员、物资、设备,根据各自职责,分工负责;负责协调参建单位抢险物资的支援,根据需要,可以直接动用指挥部各标段的抢险物资;负责联络区轨道办、相关管线单位、110、119请求支援;负责组织监测单位进行监测;及时向办公室报告抢险进展情况;参与事故调查及保险理赔工作。(3) 财务处:保证生产安全事故所需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的资金支持;参与事故调查及保险理赔工作。(4) 动迁保障处:协助办公室、工程处做好与区政府、区轨道办的沟通工作。(5) 合同处:指导各种应急协议工作。(6) 事故施工单位:负责应急救援工作;承接突发事故报告,核实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情况,及时向建设指挥部报告现场抢险救援工作情况;组织应急抢险队伍,做好救援设备储备,组织调用应急抢险救援设备、物资等;负责建立应急救援专家库,组织专家开展应急救援技术支持工作;组织开展现场层面的应急救援模拟演习。(7) 设计单位:提供专家资源和抢险技术方案。(8) 结构安全监控管理单位:及时发布预报警信息,防范突发事故发生;对抢险技术方案提供咨询意见。(9) 第三方监测单位:根据需要增加监测频率,及时提供监测数据,为抢险方案制定和决策提供依据。3.4. 区政府及其他单位或部门主要职责(1) 区政府:配合轨道交通应急指挥部实施事故控制、人员救助、人员疏散、秩序维护、救援保障、受灾群众安抚等各项工作。(2) 管线产权单位:事故发生时及时派出专业维修队伍,对自身管线进行抢险维修。(3) 公安交警(110):负责对人员撤离区域进行治安管理,参与事故调查处理;负责事故现场区域周边道路的交通管制和交通组织工作,保障救援通道的畅通。(4) 公安消防(119):当发生突发事故及灾害时,组织救援人员和装备赴现场救援;当现场出现火灾或重大火灾隐患时到场进行抢救和指导。(5) 医疗急救中心(120):负责对事故发生后,对现场受伤人员实施救援,对伤员进行应急处置、急救和救护。其他未明确职责及事宜由现场指挥根据现场情况确定。4. 预防预警宁波轨道交通将建立预警责任机制和事故响应机制,重点在结构安全预警责任机制,从根本上减少重大事故的应急次数。4.1. 信息监测和收集依托安全风险信息管理平台,由第三方监测对测量数据进行核实和监督,由安全风险咨询单位建立安全风险管理档案,将所有与安全有关的数据资料上传,并进行汇总分析,建立监控系统,及时掌握施工现场信息和动态。4.2. 预防预警机制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依托安全风险监控管理平台建立相应的预防预警机制,强化重大危险源和危险作业场所的监控,落实专业单位和专业人员负责监控,对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重大危险源和危险场所进行日常检查,并收集数据信息分析,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提高应对突发事故及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4.2.1. 预防预警措施(一) 风险分析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突发事故及灾害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预防。根据轨道交通工程的特点及宁波地区的地质条件,充分考虑到施工技术层面的难度和施工环境的不利条件,排除常见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设备倾覆、触电、火灾、台风、洪水等事故外,主要存在土体坍塌、深基坑开挖、盾构机掘进施工等突发事故不易控制,且社会影响面较大。(二) 措施1、坚持“生产必须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基本原则,强化施工管理,加大日常检查力度,随时发现事故苗头,及时解决,不侥幸,不拖延;2、严格执行规范化、标准化施工,没有论证审批的施工方案绝不可以贸然实施,没有岗前培训和交底的工序绝不可以展开施工;3、充分掌握地质情况,强化维护措施,消除安全隐患;4、强化监测信息的收集分析,做好超前预报,提前做好预控工作;5、严格管理重大危险源,做好动态控制,及时调整对策。4.2.2. 预防预警行动发布黄色预警信息时,预计将会发生级c类事故;发布橙色预警信息时,预计将会发生级b类事故;发布红色预警信息时,预计将会发生级a类及以上级别事故。各责任主体单位获得预警信息后,对信息应认真加以分析,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的原则,对可能演变为重大安全事故的情况要及时上报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工程管理处。工程管理处获得预警信息后,应立即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措施,按照应急预案程序和领导指示及会议决定,通知各相关部门,做好预防和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进入预警状态中,相关单位和部门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信息监控、收集、实行日夜值班制度。2、发布预警公告。根据事态的发展和先期处置的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和重要财产,并进行妥善安置。4、指令工程突发事故及防灾应急处置所需物资、机械设备、救援队伍等相关保障部门进入应急状态。5、针对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终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6、调集工程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5. 事故信息报告5.1. 报告时间轨道交通建设工地一旦突发事故或灾害,施工单位必须在第一时间内逐级上报,四级可控事故一小时内,三级级事故不得超过半小时,一级、二级事故立即报告(事故发生到工程管理处主管领导接到报告时间不得大于10分钟)。施工单位在事故发生后一小时内将事故快报以书面形式报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施工单位不得贻误战机,更不得隐瞒。事故发生后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以最快方式将事故简要情况以事故快报向市政府部报告。轨道交通工程事故快报表见附录2。5.2. 报告程序(一)施工单位报告程序1、一旦发生突发事故或灾害,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建设方现场业主代表报告;如遇iii级及以上事故直接向工程管理处和安全办领导报告,后按正常程序逐级报告。同时按照国务院第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逐级上报。2、如发生重伤、死亡事故,现场必须做好抢救人员和保护好现场工作,以防事故进一步扩大。若发生触电事故应首先切断电源,若发生卫生防疫事故、食物中毒事故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抢救或现场设立留观室,不可蛮干以免事故进一步扩大,等待有关部门调查。3. 在向建设单位上报的同时,根据需要向110、119、120、事故所在地相关政府部门请求支援,并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二)工程管理处报告程序1、工程管理处现场业主代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工程管理处主要领导报告,同时通知设计单位、安全风险咨询及第三方监测等单位。2、iii级及以上突发事故及灾害直接向指挥部分管领导报告,后按正常程序逐级报告,同时通知设计单位。3、工程管理处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建设指挥部领导报告,督促事故单位组织抢险,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同时向110、119、相关政府部门请求支援。4、负责协助施工单位并联络各有关抢险单位,如应急抢险单位、管线单位等。(三)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报告程序1、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造成的影响及等级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同时派员赶赴事故现场了解核实事故情况。2、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领导安排办公室向市政府、行业监督部门、公安、消防、市总工会、各应急抢险单位通报事故发生情况。(四)事故抢险方案:事故抢险方案由施工单位制定,经施工单位总工批准同意后报技术专家组,经专家组审核同意后严格按方案实施,如需调整必须由专家组确认。(五)事故调查处理: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开展调查取证工作,提出处理意见报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领导批准后发文通报处理结果。6. 应急响应6.1. 先期处理处置突发事故及灾害,要坚持一个“快”字,做到反应快,报告快,处置快。事故单位在报告同时应立即开始先期处置,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以人为本,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发生后,事故责任单位必须迅速作出反应,组织力量进行先期处置,迅速切断危险源,并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自救互救,确保人员安全和减少伤亡;加强对事故现场的监控,并立即向有关部门和市轨道交通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各单位主要领导接到发生或者有可能发生突发事故及灾害报告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同时安排通知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事故应急处置相关单位负责人或领导、设计单位和技术专家赶赴事故现场。6.2. 分级响应本应急预案指导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突发的安全事故的应急应对工作。根据事故的影响范畴和响应级别,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事故施工单位分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构建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施工单位多级应急联动救援体系。iv级c类事故:启动施工单位层面的应急预案;iv级a类、b类事故:启动指挥部层面的应急预案;iii、ii、i级事故:分别启动市政府、省政府、国务院层面的应急预案。各级预案启动程序:上一级应急预案启动,该级以下级别应急预案必须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内先行;下一级应急预案启动,必须根据事故抢险情况及时报告上一级应急救援负责人,以便上一级应急指挥中心及时决定是否启动对应级别预案。各责任主体单位获得预警信息后,必须指示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6.3. 主要应急活动应急活动的处置流程详见附录3,以下各节就主要应急活动进行叙述。6.3.1. 事故核查及准备工作1、赶赴现场1)指挥部领导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途中进一步了解核实事故情况;2)办公室根据现场的事态情况,安排负责向行业监督部门、交警、武警、消防、市政府等有关部门通报事故情况,并请求支援;3)工程管理处、事故单位负责联络应急抢险单位、各管线单位抢险队伍赶赴事故现场;4)指挥部办公室按程序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通知相关职能部门领导赶赴现场。2、决定是否启动预案指挥部分管领导接到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工程事故报告后,应立即了解情况,同时赶赴事故现场,决定是否启动本应急预案。若事故危害不具有扩展性,可不必启动本预案,直接进入善后工作和调查处理程序;若需启动预案,则由工程管理处和总工办负责通知相关救援队伍及相关技术专家赶赴现场。3、组织应急处置力量1)各部门、各单位、救援队伍接到事故通知或求援通知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了解事故情况,并派出技术专家参加现场技术专家组,为事故现场抢险指挥部的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抢险方案,并按照职责分配,保证必要的抢险物资、设备、车辆、人员,配合落实好抢险工作。2)必要时可通过市应急联动中心(110)通知应急联动单位(公安、武警、消防、卫生、人防)以及地方政府等单位前往现场。6.3.2. 成立抢险指挥部1、启动应急现场会议完成现场踏勘,采取必要控制措施(比如紧急疏散、伤员救治),抢险队伍、技术专家抵达后,立即组织召开现场紧急会议。会议时间一般不得大于半个小时。2、及时听取、汇报事故情况,准备现场首次会议1)听取事故单位简要汇报事故和抢险方案设想,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简要情况,必要时建议市政府有关领导赶赴现场;2)指示办公室、事故单位等职能部门落实现场办公场所,通知事故单位、设计单位和技术专家组、救援单位、必要时请应急联动单位(公安、消防、卫生等)以及地方政府等单位领导组织召开现场首次会议。3、首次会议主要议程及内容1)成立抢险指挥部及其组成机构轨道交通建设施工险情发生应适时启动应急机制,成立现场抢险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综合联络组、抢险救援组、安全监控组、技术专家组、后勤保障协调组、医疗救护组、新闻报道组、现场治安组、交通保障组、善后处理组等,由应急主体单位和外援单位或部门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处置体系。体系见图1。抢险总指挥其他副总指挥工程副总指挥政府部门善后处理组交通保障组现场治安组医疗救护组新闻报道组综合联络组抢险救援组技术专家组安全监控组后勤保障协调组提供必要支持图1 抢险指挥部组织机构框架图2)研究确定抢险方案现场指挥部成立后,应立即根据事故和现场特点,召集有关设计单位、技术专家,听取事故单位简要汇报(包括先期处置情况和抢险方案设想),研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方案应包括应急处置行动资源的配备、事故发展趋势的预测、抢险力量的部署、人员的防护、抢险程序、监测、现场恢复条件等建议,在存在多套应急处置方案的情况下,由应急抢险指挥部技术专家组联合决策选定最佳方案,并尽快下令实施,以防贻误战机。6.3.3. 现场处置现场指挥部在最短时间内确定抢险方案后,迅速组织,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协调指挥下,密切配合,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和紧急处置行动,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的发生。抢险指挥及各职能组的工作职责如下。1、现场抢险总指挥由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或常务副总指挥担任职责:(1) 确认副总指挥,确认现场抢险指挥部所辖各组组长,明确各自职责,督促其立即开展工作;(2) 根据确定的抢险方案,安排落实各应急抢险小组、事故抢险救援单位及公安、消防、卫生等应急联动单位。2、工程副总指挥由建设指挥部分管工程的副总指挥担任,根据确定的抢险方案,负责指挥调度现场综合联络组、抢险救援组、技术专家组、安监咨询组。3、其他副总指挥负责指挥调度后勤保障协调组、新闻报道组、医疗救护组,并与相关政府部门协调,安排相关处室参与现场治安组、交通保障组、善后处理组工作。4、综合联络组组 长:由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工程处领导担任副组长:由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工程管理处综合科、保障科负责人担任组 员:工程管理处综合科、保障科职 责:(1) 确保与指挥部领导、抢险救援现场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汇总各方信息,及时向办公室报告现场情况,按规定及时上报信息;(2) 负责联络、协调管线及交警等单位的具体实施工作;(3) 保证视频及专家会商系统的正常运行。5、抢险救援组组 长:由建设指挥部工程管理处分管现场的处长担任组 员:工程管理处现场科、事故施工单位及其他施工工点的应急救援力量、公安消防等应急救援单位、煤气、上水、通信、供电等单位职 责:(1) 负责组织落实专业抢险队、人员、物资、设备,根据各自职责,分工负责,工程管理处负责承包商合同范围内的应急物资和应急抢险队伍的协调管理;(2) 负责协调市区相关单位部门的协助支援;负责协调系统内各应急救援单位的支援;(3) 按照确定的抢险方案实施抢险,营救被困和受伤人员,控制并消除事故影响;(4) 及时向应急处置指挥部报告抢险进展情况;(5) 根据需要,可以直接动用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各标段的抢险物资;(6) 负责煤气、上水、通信、供电等管线的维修。6、技术专家组组 长:由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总工办领导担任副组长: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安全办副主任专家组组员: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总工办、设计、施工及安全风险咨询、第三方监测等单位总工或专家库成员职 责:组 长:由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总工办领导担任副组长: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安全办副主任专家组组员: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总工办、设计、施工及安全风险咨询、第三方监测等单位总工或专家库成员职 责:(1) 负责组织各方专家制定抢险方案;(2) 及时了解现场情况,组织工点设计单位、安全风险咨询单位为总指挥提供最佳抢险技术方案;(3) 负责组织专家视频会议,会商抢险救援事宜;(4) 组织勘察单位负责组织抢险工点地质条件的探测、补勘。7、安全监控组组 长: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安全办负责人副组长:工程处质安科科长、事故单位安全总监组 员:工程处质安科、事故单位、安全风险咨询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保险公司职 责:(1) 与相关的政府安监部门联系和沟通协调;(2) 负责汇总和整理应急过程的各方记录,及时将事故情况通知保险公司到现场进行保险调查取证;(3) 组织各第三方监测、安全风险咨询单位提交咨询意见,组织监测中心进行探测监测检测工作;为抢险方案制定和决策提供依据;(4) 负责组织抢险过程中,周边环境体及抢险工程自身变形的监测,负责组织处理后的效果检测,以确保险情得到控制;(5) 安全办负责事故调查和处理,事故单位应当密切配合调查组的工作;负责现场人员疏散时的各方财产登记、确认和汇总,以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调查统计等。8、后勤保障协调组组 长: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领导担任组 员: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事故施工单位、保险公司职 责:(1) 负责各联络小组的工作汇总并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组织与市政府、区政府、其他政府部门的联动;(2) 负责物资和通信保障;(3) 负责参与事故救援人员的后勤补给工作,提供事故救援人员的食品等物资补给。9、新闻报道组组 长: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领导担任组 员: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职 责:(1)作好现场媒体活动的协调工作;(2)负责草拟事故快报、新闻通发稿,摄录现场音像资料等。10、医疗救护组组 长:由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担任组 员: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医疗急救中心、事故单位职 责:(1) 负责对事故发生后,对现场受伤人员实施救援,对伤员进行应急处置、急救和救护;(2) 必要时请卫生部门、市医疗救治中心设置现场医疗急救站,对伤员进行现场分类和急救处理,并及时转送医院治疗进行救治,同时进行必要的医学监护。11、现场治安组组 长:由属地公安分管领导担任组 员:属地公安、事故单位职 责:(1) 根据需要请属地公安局部门维护事故现场秩序;(2) 有序地疏散事故区域人员和围观群众,防止意外伤害;(3) 对需要取证的事故现场进行保护等。(4) 对重要目标实施保护,维护社会治安。12、交通保障组组 长:由交警大队领导担任组 员:交警、事故单位职 责:(1) 对危害区外围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阻止事故危害区外的公众进入;(2) 对事故现场周围的交通秩序进行重新组织和安排,防止交通拥堵;(3) 指挥、调度撤出危害区的人员和使车辆顺利地通过通道,并确保事故应急救援的队伍、技术专家和设备、物资能及时赶往现场(对抢险所需材料输送的车辆,必要时进行开道);13、善后处理组组 长:由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领导担任组 员: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财务处、保险公司、事故施工单位职 责:(1) 负责组织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灾后重建、理赔等;(2) 负责处理受伤害人员及其家属的善后事宜,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保证社会稳定,恢复正常秩序。以上各小组听从现场指挥统一安排,未明确事宜或工作由现场指挥决定。14、其他政府部门:根据需要由办公室或相关处室联系,请求提供必要的支援。6.3.4. 扩大应急当事态超出实际处置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如发生三级及以上轨道交通突发事故及灾害的,应立即按程序上报,根据总指挥指令,由指挥部办公室向市政府接口单位责任人报告,启动市政府层面应急预案,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协助处置。6.4. 应急终止6.4.1. 应急处置现场的恢复对事故现场加以保护等待专家对现场进行勘察,在处置爆炸案件时,发现可疑物品,不得擅自触动,疑为危险品的,应设置安全警戒线,由专业人员处置。现场的清理工作应由事故单位负责,相关单位予以配合;如发生火灾、爆炸、基坑坍塌导致建筑物倒塌、煤气泄漏、电线漏(断)电、自来水管爆裂时,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到现场紧急处置。现场清理后,应尽快组织人员恢复道路通车。6.4.2. 应急处置的结束根据现场的监测结果以及现场技术专家组的论证结论,认为事态得到控制,遇险人员全部得救,环境指标符合有关标准,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指挥部确认和批准后,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由现场指挥部宣布应急工作结束。应急处置配合协助单位陆续进行撤离和清理工作的交接,如有必要,在现场清理和受影响区域由有关监测部门继续进行连续监测,直至恢复正常状态,现场指挥部宣布现场抢险工作结束。6.5. 信息发布1、新闻组负责统一口径按规定向外界和新闻单位报告,并负责现场的摄像及摄像的管理;2、事故单位在事故发生后除电话口头上报外,接到事故报告后2时内将事故简要情况以书面形式报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工程管理处协助办理。7. 后期处理7.1. 事故调查1、抢险救灾工作结束后,各参加处置的单位必须按各自的职能分工做好善后工作,协助保险公司开展灾后理赔工作,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进行调查。2、事故的调查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规实施,由相关部门组成相应的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原因调查。3、事故调查小组还应对有关工程勘察报告、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监理日记等事实凭证进行审验,核查其程序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及法律法规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记录,必要时再作深入调查和论证。对事故责任进行分析,并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形成报告及时上报至相关部门。7.2. 善后处理处理受伤害人员及其家属的善后事宜,保障伤害人员合法权益,以及物资补偿、灾后恢复、污染物收集处理、整改方案的落实、救灾费用的测算、保险理赔等,尽快恢复正常秩序,维护社会稳定。7.3. 抢险费用事故处理完毕后,测算抢险直接费用,报送事故调查组,计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责成事故责任单位支付。8. 应急保障8.1. 抢险力量的保障工程管理处、施工单位应按照“常备不懈、防患未然”的原则,配备专业抢险队伍和抢险装备,制定配备标准,建立管理制度,加强抢险人员的培训和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保证装备性能可靠,人员操作熟练。工程管理处作为宁波轨道工程建设的执行部门,负责轨道工程常备抢险物资的调遣使用。施工单位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抢险装备和器材,保证应急时刻能够就地取材。同时必须配备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具有特种操作技能的工人组成的兼职抢险队伍,确保能够及时响应。具体配置标准由工程管理处统一制定。其他标段工地发生险情时,各施工单位的抢险人员和物资应听从建设指挥部的统一应急调配和管理。指挥部应急预案启动的同时应同步启动相关区政府应急预案,由区级响应调动区政府各部门,协同轨道交通指挥部现场抢险总指挥和副总指挥统一指挥,区级专项预案应明确区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区级有关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工作职能,做好相应的应急处置和保障工作。8.2. 运转经费保障工程管理处每年第四季度测算保持与应急抢险队伍和装备的管理、维护保养、器材更新以及定期演练的费用支出,单项列支,做到专款专用。财务处应保障抢险物资经费的到位。抢险救援过程中,应急救援资金首先由事故单位承担,事故单位暂时无力承担时,由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协调保证。8.3. 技术支持保障由社会专家、总工办、市安监局、市政安全监督站等部门共同组建专家技术队伍,依托技术专家的特色专长,贯穿抢险全部过程,为抢险救援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保障。9. 培训与演练9.1. 宣传培训利用多种形式(培训、讲座等、多媒体)等,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应急知识教育,提高其应急意识,如应急救援措施、基本防护知识、自救与互救等基本常识。9.2. 演练(一)工程管理处负责定期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以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作战能力和专业水平,通过演练不断总结、评价,提高演练工作质量,并在实践和日常工作中使之不断完善;(二)工程管理处负责承包商合同范围内的应急物资和应急抢险队伍的协调管理。9.3. 奖惩(一)对在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人员应给予表扬和奖励;(二)对在应急工作中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对在应急工作中拖延不报、推卸责任、不听从统一指挥的单位和个人,根据调查结果和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处分、处罚、通报批评。10. 附则10.1. 预案的管理(一)本预案作为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及灾害的总预案,由建设指挥部安全办负责管理,各处室负责实施。施工单位应编制对应级别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编制要求详见附录4),并按预案要求组成应急抢险队伍,配齐抢险物资,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演练,要求充分掌握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应急反应水平。(二)各施工、监理单位在工程开工前,组织落实突发事故及灾害预防、预备、响应、恢复四方面的措施,制定有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的各项应急预案,并报上级部门审核批准,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做到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培训,落实责任。10.2. 预案的修订指挥部应适时对本预案进行修订。原则上每两年修订一次,在平时演练活动中发现预案有重大缺陷,可能导致在应急事件发生时,不能确保应急预案有合理应对措施,应及时予以修订、完善。10.3. 通讯联络方式的建立与更新各相关单位应急工作分管领导和应急负责人的通讯方式上报工程管理处,便于及时联络。当相关人员工作调动或联系方式变更时,应在2天内及时通报工程管理处,以便及时更新,必须保证通讯顺畅。10.4. 应急预案的实施本应急预案自2010年1月1日起实施,实施之日原预案废除。附录1 事故等级与响应单位、到场领导级别参考表等级死亡重伤直接经济损失牵头处置单位担任现场指挥领导级别i级:特别重大事故30人l00人以上(包括急性中毒)1亿元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国务院派领导ii级:重大事故10-30人50-100人5000万元-1亿元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20-30人:省长或常务副省长;10-20人:分管省长iii级:较大事故3-10人10-50人1000-5000万元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6-10人:市长或常务副市长;3-5人:分管市长iv级:一般事故a级:1-2人3-10人500-1000万元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建设指挥部主管领导b级:1-2人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分管领导、工程管理处主要领导、施工单位领导c级:监理单位监理单位总监、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附录2 轨道交通工程事故快报表事故发生的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事故发生的工程名称事故发生的地点事故发生的企业(包括总、分包企业)名 称经济性质资质等级直接主管部门业别总包:分包:事故伤亡人员 人,其中:死亡 人,重伤 人,轻伤 人姓名伤亡程度用工形式工种级别性别年龄事故类别事故的简要经过及原因初步分析(必须说明从事何种工作时发生的事故,发生事故的部位及起因)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的情况报告单位报告时间附录3 应急处置流程表序号名称内容备注1事故接报事故单位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并且启动现场应急预案,采取积极措施,救治伤员,火警求助,紧急疏散,关闭相关管线闸阀,尽力控制事态恶化。现场业主代表、工程管理处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途中进一步了解事故情况,同时对事故进行初步判断,如有可能发生iv级b类及以上事故及时向建设指挥部主要领导通报事故进展情况,并通知办公室、由办公室统一对外报告。2赶赴现场立即赶赴现场。建设指挥部领导接到发生或有可能发生iv级a类、b类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启动预案。赶赴现场并立即了解事故情况,研究决定是否启动预案,若需启动预案,责成工程管理处负责通知专家、抢险及应急救援联动单位进场。3现场踏勘踏勘现场。组织有关人员踏勘现场,了解第一手情况。向上汇报。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简要情况,必要时建议有关领导赶赴现场。请求支援。必要时通过市应急联动中心(110),协调其他单位参加救援。召开碰头会。指示办公室等职能部门落实现场办公场所,通知事故单位、设计单位、技术专家、救援单位、应急联动单位(公安、武警、卫生、人防等)以及地方政府等单位领导抵达后,立即召开碰头会,落实成立现场指挥部,商讨抢险方案。4首次会议成立现场抢险指挥部及其组成机构。确立副总指挥,设置综合联络组、技术指导组、安全监控组、抢险救援组、善后工作组、医疗救护组等现场应急处置机构,明确各自职责,督促其立即开展工作;确定应急处置方案。听取事故单位简要汇报事故,听取设计单位、技术专家组和救援单位抢险方案设想,并做出决策确定抢险方案。5指挥抢险领导现场抢险工作。及时了解抢险等工作的进展及运转情况。请求支援。必要时通过市应急联动中心(110)、市领导等协调其他力量支援抢险。组织事故信息发布工作。由新闻报道组草拟事故快报、新闻统发稿等,协助政府新闻办统一对外发布事故信息。6后期处置善后工作。保障伤亡等有关人员合法权益,清理污染物,落实灾后恢复、保险补偿等善后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事故调查。按照国家规定配合安监部门展开事故原因深入调查,并分析事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落实抢险费用。测算抢险直接费用,报送事故调查组,计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责成事故责任单位支付。附录4 施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要求(一)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编制目的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2)编制依据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3)适用范围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区域范围,以及事故的类别、级别。(4)应急预案体系说明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5)应急工作原则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2、施工项目危险性分析(1)概况工程概况和危险性分析概况。附平面图进行说明,标注安全通道、救灾路线及危险源、危险因素分布。(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主要阐述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风险分析结果,附重大危险源、危险因素清单。3、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2)指挥机构及职责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及其相应职责。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4、预防与预警(1)危险源监控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2)预警行动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3)信息报告与处置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未遂伤亡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方法。1)信息报告与通知明确24h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受和通报程序。2)信息上报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3)信息传递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和程序。5、应急响应(1)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2)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事态,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3)应急结束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应急结束后,应明确:1)事故情况上报事项。2)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3)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6、信息发布明确事故信息发布的部门,发布原则。事故信息应由事故现场指挥部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7、后期处置主要包括污染物处理、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抢救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内容。8、保障措施(1)通信与信息保障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日常注重与各相关联单位或人员关系的维护,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畅通。附应急工作通讯录。(2)应急队伍保障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与保障方案。附人员名单、日常管理培训制度。其他标段工地发生险情时,各施工单位的抢险人员和物资应听从统一建设指挥部的统一应急调配和管理。(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