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通史发展概况(先秦.ppt_第1页
古代中国通史发展概况(先秦.ppt_第2页
古代中国通史发展概况(先秦.ppt_第3页
古代中国通史发展概况(先秦.ppt_第4页
古代中国通史发展概况(先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文明史观梳理历史线索,构建通史知识体系,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1、基础知识的整合,2、阶段特征的构建,3、重点问题的拓展,(上海高考)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内悬挂着一幅清末民初一位诗人写的对联:文明新旧能相互,心理东西本自同。对联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和交融,哲学家、杜会学家、经济学家、文学家各有评论。 假如你是历史学家,对这幅对联作何评价?请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文明观,纵向,横向,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必修二: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活领域的文明,必修一:人类社会政治领域进程中的文明,必修三: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技领域的文明,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从自然经济到市场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化,从人治到法制化,从迷信愚昧到科学化,古代中国,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1840年,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古代世界,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6世纪初,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476年,公元1500年,公元18世纪,公元前476年,历史阶段特征:,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如何分析中国古代史的历史阶段特征:,历史阶段特征,是对某个历史时期不同于其他历史时期的突出特点的概括,古代社会某个时期(王朝)的特征,我们一般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这几个方面来归纳。 以唐代经济繁荣的原因为例, 唐代经济繁荣的原因有:(1)国家统一,政局稳定;(2)统治者推行重视经济发展的政策;(此处可替换,如,民族交流频繁的原因,即可将此处“经济”换成开明的民族政策)(3)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4)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5)文化科技发达;(6)人民的辛勤劳动;(7)前代良好的经济基础。 (这是中古史归纳原因的一般公式,务请牢记),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重点知识回忆与强化】,【阶段特征】 1.政治上:国家产生,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确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上:奠定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3.思想文化上: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为中国文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奠基时期,重要概念: 1、王位世袭制 2、分封制 3、宗法制 4、礼乐制 5、井田制,政治制度(必修一),经济制度(必修二),一、重点知识回忆与强化,二、阶段特征,1、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兼并,分封制日益瓦解。 2、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铁犁牛耕出现并推广;井田制趋于瓦解,封建经济获得发展 。 3、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私学兴起。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总特征是 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大转折的时期。,(4)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嵌格。(6分),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逐渐确立;(1分)选贤任能的官僚制度形成。(1分),土地国有的井田制;(1分)集体耕作的生产经营方式。(1分,私学兴起,学术下移:(1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1分,易错点特别提醒:,分封制在我国不仅仅存在于西周,还存在于西汉初年、明朝初年; 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性功臣和现代贵族。异性功臣和现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五、横向比较:公元前8-3世纪的中国和希腊,相同点:都关注人、人与社会,重视道德教化,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不同点: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而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BC594年的梭仑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BC356年的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重要改革比较,早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私学兴起。,思想文化,希腊是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改革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兼并,分封制日益瓦解。,政治,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先哲的伟大精神是我们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动力,也是丰富我们思想的无尽源泉。,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繁荣。,铁犁牛耕出现并推广;井田制趋于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封建经济获得大发展,经济,启示,希腊,中国,9、材料: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2世纪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3世纪间,是人类的“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着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与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中国、印度和伊斯兰不同的文化类型。 思考: (1) “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着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根据材料回答,指出“文化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具体指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古希腊、中国的古代文化在轴心时代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在轴心时代中国与古希腊一个走向中央集权制,另一个却走向民主制度的原因,并简要评价这两种制度。,(1) “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着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根据材料回答,指出“文化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具体指什么? 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古希腊、中国的古代文化在轴心时代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个体劳动的兴起是“终极关怀觉醒”根本原因。 战争的频繁引起人们的反思、社会改革的推动、早期人文(本)主义思潮的兴起等都是重要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在轴心时代中国与古希腊一个走向中央集权制,另一个却走向民主制度的原因,并简要评价这两种制度。 原因:不同的基本国情即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导致的结果。 评价:辩证的方法。 中国,早期,晚期,。 希腊,一方面,另一方面,。,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请回答: (1)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比较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和战国时期的中国的异同。,(2)这一时期东西方的哲学思想“相通的地方”表现在哪里,简要分析原因。,相通的地方: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