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县绿色果品(苹果)生产科技综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doc_第1页
白水县绿色果品(苹果)生产科技综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doc_第2页
白水县绿色果品(苹果)生产科技综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doc_第3页
白水县绿色果品(苹果)生产科技综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doc_第4页
白水县绿色果品(苹果)生产科技综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水坝(豆丁网pologoogle)倾心为您整理(双击删除)第1章 总 论1.1项目概要1.1.1 白水县绿色果品(苹果)生产科技综合示范项目,由白水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申报,白水县天润苹果协会组织实施。该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为陕西省果树研究所。项目围绕苹果支柱产业,以生产优质出口苹果为目标,在陕西优质苹果主产区的白水县建立2000亩绿色果品生产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建设期2年,实施地点选择在白水县冯雷镇冯雷村和杜康镇冯家塬村。1.1.2 本项目属苹果产业化项目,采取苹果专业协会的组织形式,按照出口苹果质量标准要求,通过实施“产地环境的保护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绿色果品生产关键技术的示范与应用、果品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果农的教育与培训”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示范推广适合渭北黄土高原区域特色的生态型绿色果品(苹果)生产技术体系,积极探索农业专业协会的有效运行机制,最终实现增加果农收入的目标。同时,为陕西乃至中国苹果主产区提高苹果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果农技术素质、提高苹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有益的借鉴模式。1.1.3 项目总投资678.5万元,其中申请世行贷款269.6万元,地市配套134.8万元,协会自筹274.1万元。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类别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生产规模建立优质绿色果品出口基地亩2000年产优质果吨4000投资估算总投资万元678.5 1、建设投资万元672.5(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509.1 土建万元282.8 设备购置万元226.3 (2)其他工程建设费万元125.7 (3)预备费万元37.7 2、铺底流动资金万元6资金筹措总筹资万元678.5世行投资(中央财政)万元269.6省、地(市)、县配套万元134.8协会自筹万元274.1经营成果年均销售收入万元152.9年均总成本万元68.2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8.2所得税万元25.5年均净利润万元44.0经济评价财务内部收益率%12.42财务净现值万元98.4投资回收期年8.94投资利润率%6.3投资利税率%4.8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3.1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关于农业综合开发世行项目可研报告编写大纲;1.3.2 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陕200014号);1.3.3 白水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苹果产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白政发200106号);1.3.4 白水县天润苹果协会关于苹果产业化发展设想;1.3.5 白水县天润苹果协会关于编制白水县绿色果品(苹果)生产科技综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1.3.6 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及国内外近年来在苹果研究方面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2章 项目背景2.1项目的由来杨凌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杨凌,要求把杨凌示范区建成我国干旱半干旱农业高新技术的研发、引进消化、产业化示范和推广辐射基地,成为现代化农业的窗口。经过五年的建设,杨凌在农业科技发展中正在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体制、资金等方面的原因,杨凌示范区许多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科研成果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转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更好地发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2000年国家计委将杨凌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列入世界银行贷款计划。2002年,陕西省拿出相应的配套资金,重点支持“一线两带”农业技术项目的推广。项目要求以推广高新技术为核心,探索推广农业高新技术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使广大农民受益。陕西作为中国苹果产业优势区域,国家从人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与了极大的支持,陕西省委省政府把苹果产业作为六大支柱产业来抓,陕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按照这一决定,鼓励探索从事苹果产业化的新形式,鼓励专业协会进行苹果产业化建设。白水县位于西北黄土高原的优生地带,是陕西省“一线两带”建设区域,发展苹果生产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产业基础,是当地农民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白水天润苹果协会是白水县独具特色的苹果生产专业化农民合作组织,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白水县农发办对白水县多家苹果协会通过资格预审、走访调查、现场答辩等形式的考察,最终筛选确定天润苹果协会为本项目的实施单位。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本项目对提高苹果优势产区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果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有重要意义,对提高陕西优质苹果产区绿色果品生产能力、增加果农收入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苹果是入世后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之一,也是陕西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苹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安全、无公害成为人们对苹果质量新的选择。中国苹果业已形成了西北黄土高原和渤海湾两大优势产业带,西北黄土高原产业带是中国最具潜力发展绿色、安全苹果生产的地区,项目实施地的白水县位于西北黄土高原优势苹果区域的中心位置,区域代表性强。本区域具有发展优质苹果的良好生态条件,但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苹果生产整体管理水平较低,急需通过引进和示范与国际接轨的绿色果品生产操作技术,提高苹果标准化、专业化管理水平,以增加果农的经济收入。2.2.2 在中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下,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积极探索提高苹果产业化发展水平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对提高中国农民的生产组织化程度摸索出一条新路子。果农协会在国外是果品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其运行机制已日臻完善,突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在中国,农业生产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是果品生产的主导形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苹果专业协会这种生产组织形式才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本项目采用苹果专业协会的组织形式,依托科研技术单位试验研究的新成果,对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绿色果品生产技术进行综合示范推广,探索“科研单位果协果农”这种新的管理运作模式,为保护果农利益和提高果农收入,提高苹果产业化发展水平积累经验。陕西渭北高原苹果产区(白水县等),地处中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种探索将具有更积极的现实意义。2.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与限制因素2.3.1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2.3.1.1自然资源优势白水县地处陕西渭北黄土高原,项目实施区海拔高度800-1200米,年平均气温为11.4,年日照时数2394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1128.18千卡/cm2,昼夜温差10,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降雨量577mm,无霜期207天,以上条件全部符合农业部优质苹果生产的7项气象指标,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苹果优生区,也是我国苹果优势区域规划中确定的55个重点基地县之一。2.3.1.2 规模优势白水是苹果生产专业县,苹果生产规模大。现有苹果总面积41万亩,人均1.7亩(人均苹果面积为全国第一)。其中,挂果面积30.8万亩,老劣果园7.2万亩,新建果园3万亩。栽植品种中,红富士28.7万亩,秦冠6.2万亩,元帅系(新红星等)2.8万亩,嘎拉2万亩,其它品种1.3万亩。苹果栽培面积超过3000亩的行政村有86个,超过10亩以上的农户3650个。2.3.1.3品牌优势白水县和白水苹果先后获得多项殊荣:1991年被陕西省政府确定为优质苹果生产重点基地县;1995年荣获“中国苹果之乡”称号;1996年被国家财政部确定为苹果产业化建设示范县;1997年“白水苹果”被国家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1998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优质苹果产业化示范县;2001年被21届世界大运会指定为标志产品;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苹果生产重点基地县。2.3.1.4 政策优势苹果是陕西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六大优势产业之一,并制定了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在渭北建设300万亩绿色果品基地的决定,鼓励和支持大力发展果业生产,逐步向绿色无公害生产目标迈进。白水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苹果产业化建设的决定,要求依托龙头带动,全力加快苹果产业化的发展。在苹果的营销环境上出台了二十个一,有力地解决了白水苹果的销售问题。2.3.1.5 市场优势苹果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优质果品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如套袋、采收等。陕西地处西部地区,工业化程度低,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苹果生产成本低于东部发达地区(渤海湾产区),明显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苹果生产成本为2元/公斤以上,我国的成本仅为1元/公斤),苹果价格相对较低,市场优势明显。白水苹果以省外销售为主,国内主要销往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部分出口东南亚和欧洲国家,有良好的市场声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2.3.2 限制因素本项目的实施尽管具有以上优势条件,但也存在以下限制因素。(1)苹果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技术的要求很高,但由于白水县苹果发展历史较短,位于中国较贫困的地区,果农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从目前苹果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果农对果品生产安全意识环保意识淡薄,盲目使用农药、化肥现象仍较常见,部分果园存在着果品农残超标、化肥施用过量等安全隐患。(2)与其它粮食作物相比,苹果是高效高投产业,近年来,由于果农对果园的投资不足,苹果的效益未能充分地发挥出来。(3)适合中国特色的产业化组织未能很好的形成。近年来,随着苹果面积和产量的增加,“企业+农户”,“技术+企业+农户”,“果农协会+农户”,“技术人员+协会+农户”等组织形式正在兴建,国家对农业合作经营组织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也正在完善。苹果专业协会这种农民生产协作组织形式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正在成熟。(4)果品生产中农资的统一供应和果品质量监督、管理、跟踪体系,尤其是苹果安全监督跟踪体系还存在一定问题。2.4项目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白水县天润苹果协会成立于2003年6月,是经白水县民政局按照社会团体管理办法依法批准登记,具有法人资格。协会职能为苹果新技术引进、试验、推广应用、苹果生产、营销和农资配套服务。办公地点在白水县仓颉路北段,活动范围为白水县境内,协会注册资金5万元,业务主管部门为白水县苹果管理局。该协会是由果农自发组织的苹果产业化协作组织,目前拥有会员216户,果园面积1210亩。协会设立有理事会、监事会,下设四个职能部门,技术服务部、营销部、财务部、物资供应部。技术服务部主要负责会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对协会会员苹果生产的全过程提供技术服务;营销部主要负责开拓国内外市场,负责会员果品的销售;物资供应部主要负责会员所需农资采购和供应(机构设置如下图)。天润苹果协会理事会技术服务部质量管理营销部财务部物资供应部监事会2.5技术依托单位概况陕西省果树研究所是陕西省唯一专业从事果树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科研单位,科研实力雄厚,仪器设备先进,基础工作扎实。曾受两期联合国undp项目援助,有30多名科技干部赴国外培训学习或合作研究,有20多人次赴10多个国家考察,购置有200多万美元的现代化仪器设备,建有果树育种实验室、栽培实验室、营养诊断分析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和果品采后实验室等,该研究所“八五”期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百强研究所”,目前仍与世界上10多个国家的科研和教学单位保持着业务联系。多年来,在苹果的新品种选育和引进、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苹果科学实验基地建设、绿色果品出口基地建设、食品安全(苹果)综合技术示范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与白水县有长期的技术合作和良好的协作关系。第3章 市场分析3.1产品国外市场供求分析苹果是大宗农产品,近年来国际市场贸易量约500多万吨,随着国际间自由贸易进程加快,苹果国际贸易量呈缓慢持续增长趋势,2003年近600万吨。世界苹果有五大国际市场,即欧盟市场、北美市场、以俄罗斯为主的东欧市场、东南亚市场和中东市场。其中欧盟市场是世界苹果贸易量最大的市场,年进口苹果260万吨左右,出口200万吨左右,占全世界苹果进出口量的50%。中国苹果在东南亚市场上(该地区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对果品质量要求严格)一直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对俄罗斯、越南等边贸市场贸易量增势强劲,开拓欧盟和北美市场已取得显著成效。我国苹果2001年出口量约30万吨,2003年已增至50多万吨(另外,边贸约150万吨)。随着中国苹果的迅速崛起,世界其他苹果生产和出口大国近年来苹果业都有下滑趋势,这为中国苹果扩大出口、提高国际贸易量提供了机遇。中国苹果在提高果品质量和健全营销体系上下工夫,苹果国际市场前景广阔。3.2产品国内市场供求分析苹果的国内市场前景广阔。我国人均苹果占有量43kg,低于世界人均65kg和发达国家100300kg的水平。我国有近14亿人的巨大消费市场,如果人均消费量增加1kg,总消费量将增加140万吨。随着我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对优质绿色苹果的需求量将不断增长。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中,国内果品需求年增长率将保持在5%左右,按到2007年人均消费量20kg计算,市场的需求量将达到2600万吨,2012年人均消费量达到25kg,市场的需求量为3250万吨。3.3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3.3.1 白水苹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具有品牌优势,生产的苹果95%以上销往省外或国外。项目实施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生产优质果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和生态优势,明显的规模优势(较大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和价格优势(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使本区域苹果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3.3.2 项目实施区果园除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外,果园整体管理水平较高(果农生产技能普遍较好),基础较好,采取专业协会的组织形式,提高了果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苹果商品化程度(商品一致性)的提高。3.3.3 按照绿色果品生产技术要求,以与国际市场标准接轨的绿色果品为生产目标,会提高果品质量竞争力。通过协会统一组织,与陕西省龙头企业(陕西华圣果业公司和白水宏达果业公司)建立有良好的产销协作关系,保证了产品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3.4 产品市场销售渠道和方式3.4.1 供货销售 通过“定单”形式,协会与国内、国际水果经销企业或经销商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通过他们销售产品。3.4.2 直销或连锁经营 随着协会实力壮大,直接在果品市场设立销售窗口或专卖店,进行产品直销。3.5产品营销策略3.5.1 实施“品牌化”战略。1)制定周密的宣传推广计划,通过广告或举办各种促销活动来宣传绿色食品,推销产品。2)重视果品质量和分级包装。果品采摘时要求果农带手套采摘,在采摘后用选果机进行挑选、分级、包装,再销售,做到大小一致、减少碰伤,提高耐贮性,降低贮销成本。3)做到果果有标签、箱箱有标记和协会标志以及产品认证标志,形成协会独有的果品品牌。3.5.2 搞好果品采后处理果品采摘后进行果品冷藏和气调贮藏,在果品销售的淡季,逐渐供应市场,实现苹果的季产年销。通过产后贮藏和处理,提高果品的附加值,实现苹果的销售利润的最大化。3.5.3提高苹果质量,改善果实品质项目聘请陕西省果树年著名专家进行苹果生产关键技术的攻关,对项目实施区的苹果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按照出口苹果的质量标准进行管理,提高苹果的优质果率,提高苹果的外观、内在和安全质量。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和消费者反馈信息,聘请科研技术部门进行品种改良和生产关键技术攻关,做到适销对路。3.5.3 实施电子商务采取电子商务营销形式,随时掌握世界各地水果货源、价格等情况,由产地直接调入,减少中间环节,积极参与竞争。第4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4.1项目选址原则苹果种植集中连片,便于项目实施管理;果园管理水平在当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便于辐射带动周围果园提高生产水平;协会组织具有一定的基础,果农生产绿色果品的积极性较高,便于开展工作。4.2项目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协会、基地) 项目区白水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南缘,北依黄龙、雁门二山与黄龙、洛川、宜君相连,西与铜川市接壤,东、南分别与澄城、蒲城紧邻。南北43公里,东西45公里,总面积9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1.9万亩。辖5镇9乡194年行政村,1024个自然村。全县总人口2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万,占总人口的81%,劳动充足。白水县地貌形态明显,沟壑纵横,地形破碎。黄龙山、雁门山位于西北、东北两角,五龙山居于东南,洛河横贯中部,主要支流白水河、孔走河在东、南两面沿县界流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西北向东南梯形倾斜,由杜康、史官、尧禾、北井头、雷村等五个大小不规则的原区组成,属黄土地貌景观,沟壑密度达1.48公里/平方公里,沟多、山小、交通不便,水土流失严重。海拔高度在8001200米间。气候属属典型的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11.4,年极端最低气温-16.7,年平均降雨量578.2mm,无霜期20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397.3小时。自然条件优越,是世界公认的苹果最佳适生区。但气象灾害较多,以干旱最为严重,次为大风、冰雹、连阴雨、霜冻等。白水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全县有耕地71.9万亩(包括苹果4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9%。其中灌溉设施面积29.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3.1万亩,中低产田占95%以上。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油菜为主,正常年景粮食产量7146万公斤。林果主要是苹果,年产量3.5亿公斤,还有核桃、柿子、杏、桃等。全县农业总产值2000年、2001年、2002年分别为4.9亿元、4.37亿元、4.01亿元。境内有洛河、白水河两大水系,年径流分别为7.29和0.22亿立方米,但河流下切深,难以利用,地下水水量不丰,开采困难,以人畜饭水为主,灌溉价值不大。全县人均纯收入均低入625元,贫困人口14.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1.6%。其中救济户、特困户、贫困户、一般户、富裕户分别占到总户数的1%、5%、45%、30%、5%,是国家贫困县。白水县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农用电网遍布全县各乡村,省道渭清线穿境而过,交通方便。程控电话,村村接通。第5章 项目方案设计5.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和目标5.1.1 指导思想围绕苹果主导产业,以生产绿色果品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以果品出口为目标,按绿色果品质量要求,推广高新技术,建立绿色果品生产技术服务、监督、跟踪体系,提高果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标准化管理水平,提高果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白水县果业生产做出向导性示范。5.1.2 技术发展目标瞄准国际市场,借鉴欧美果品生产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果品综合管理制度(integrated fruit production,ifp)的技术要求,建立和完善绿色果品(苹果)生产技术体系及管理制度,结合黄土高原苹果产区的自然条件和现有生产水平,重点示范推广病虫综合控制技术(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果园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和优质果品生产技术等关键技术,形成绿色果品生产技术操作规范(技术指南),建立果品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5.1.3 经济效益目标建立2000亩示范区,示范区亩产量由1000kg提高到2000-2500kg,符合绿色果品质量标准的商品果率达到85%,其中达到出口标准的高档果率达到30%以上。通过果农协会的管理运行,创建一个绿色苹果品牌;苹果售价平均增加2元/公斤,示范区年增加净收入累计200万元。5.1.4 社会和生态效益目标使协会的会员(果农)普遍接受系统的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的技术素质,增强果农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果农特别是妇女参与的程度。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果农协会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为大范围示范推广提供借鉴。通过绿色果品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保持示范区洁净的生产环境,促进苹果产业的持续发展。5.2项目建设总体布置5.2.1项目总体规划及项目构成(各功能分区及单项工程)以生产绿色出口苹果为目标,通过实施“产地环境的保护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绿色果品生产关键技术的示范与应用、果品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果农的教育与培训”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示范推广适合黄土高原区域特色的生态型绿色果品(苹果)生产技术体系,探索农业专业协会的有效运行机制,实现增加果农收入的目标。在陕西渭北苹果大县白水县建立2000亩绿色果品生产科技综合示范基地。5.2.2总体布置图(见附图)5.3项目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5.3.1 建设规模本项目围绕苹果产业,以生产绿色出口苹果为目标,建立2000亩绿色果品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含50亩中心示范区)。按照绿色果品的质量标准要求,以果农协会为组织形式,通过对产地环境的保护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绿色果品生产关键技术的应用、建立果品质量保障体系和对果农的技术培训等,提高果农的综合素质和组织化程度,提高苹果单产和果品质量,增加项目区果农的经济收入。5.3.2 建设内容 5.3.2.1 产地环境保护和生产条件的改善5.3.2.1.1 产地污染源的控制和环境保护苹果产地可能的物理污染物主要有大气浮尘,果袋、包装物(发泡网、纸箱等)和其它废弃物;生物污染主要有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等;化学污染物主要有农药和肥料。要保持产地洁净的环境,按照绿色果品的产地环境要求,首先要保证产地周围无大的污染源(如“三废”污染企业)。项目中,拟建立2座建设面积为2000的生活垃圾处理场,对生活垃圾、各种农资废弃物(如农药瓶、果袋等)进行集中回收和分类堆放,并作无害化处理;同时,建设400个(平均5亩一个)8m3的沼气池,对人畜粪便进行熟化处理,防止再污染。5.3.2.1.2、生产条件的改善落后的生产条件严重地阻碍了绿色苹果生产。按照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ood agriculture production,gap)要求,本项目通过修筑浇灌渠道、铺设灌溉管网来改善果品生产条件,解决果园生产用水问题。5.3.2.2 绿色果品生产关键技术的示范与应用5.3.2.2.1 病虫害综合控制技术(ipm)以生产绿色果品为目标,对主要病虫害进行监测预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物理防治为重点,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达到绿色食品要求。(1)对主要病虫害监测预报。在项目实施区(中心示范区)建立病虫测报站,购置必要的简易设备和器材(显微镜、解剖镜、诱芯、生物培养箱、干燥箱、自动气象站等),选派专人进行监测,定期发布病虫测报信息,指导适时防治。(2)农业防治措施的示范与应用。在项目实施区大力推广合理施肥技术、树体综合管理等技术,提高树体抗性;重点采取冬季清园、剪除病虫枝梢和病果、刮除老翘皮病疤等措施,减少病虫发生基数。农业防治措施在协会的统一指导下,由各果农户分户实施。(3)生物、物理防治措施的示范与应用。主要推广杀虫灯(诱杀果园具有趋光性的害虫)、诱虫带(诱杀螨类、蚧壳虫等苹果主要害虫)、性外激素诱芯(干扰害虫交配,降低虫口基数)、糖醋液(诱杀害虫)、人工捕杀等措施,同时注意对自然天敌的保护利用。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由协会的技术服务机构统一采购和自行制作相关的器材,统一布局规划,组织果农统一实施。(4)化学防治措施的示范与应用。在以上各方法措施的基础上,根据病虫害发生危害的特点,当病虫发生数量达到化学防治指标时,选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和高效,进行化学防治。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为了提高防治效果,项目实施中,由协会统一购置大型喷药设备,对主要的农药品种实行集中统一采购,并组织专业化服务队,实行病虫的统防统治,减少农药施用量和化学污染。5.3.2.2.2养分资源的综合管理技术改革现行土壤耕作制度,在叶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土壤分析结果,重点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和穴贮肥水技术,逐步实现精准化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主要是氮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项目实施中,拟建立土壤养分简易检测室,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ph计、酸度计、样品粉碎机、电子分析天平、半微量定氮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烘箱、冰箱、蒸馏水系统、微波提取器、自动取土器、土壤养分速测仪、电导仪、离心机等),进行土壤养分检测分析,指导合理施肥。(1)生草技术的示范与应用:改进果园土壤耕作制度,改清耕制为生草制,采用“行间种草、株间清耕覆草”的生草管理模式,推广“以三叶草为主、其它草种为辅”的草种及组合方案;项目中,统一购置大型机械化割草机,用于草体的刈割和管理。 (2)平衡施肥和精准化施肥技术的示范与应用:协会建立简易的土壤养分监测站(室),与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合作,进行叶分析和土壤分析,建立完整的果园养分数据库和档案,在此基础上,进行平衡施肥,逐步实行精准化施肥。每户建设沼气池一座,解决果园生产有机肥的肥源问题。(3)穴贮肥水技术示范与应用:针对西北黄土高源旱地苹果园的特点,结合集雨窑的建设,重点推广穴贮肥水技术。5.3.2.2.3 优质果品生产技术包括优质果品生产技术及苹果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其关键技术是改形修剪和花果管理技术。(1)改形修剪技术:确定标准树形(细长纺缍形和开心形),根据果园栽植密度和树体密度的实际,确定合理留枝量(7-8万个/亩)。通过间伐,降低栽植密度;通过提高树干、落头开心和疏除过密的枝条,改善树体光照条件;推广苹果四季修剪和简化修剪技术。协会在项目区组建果树修剪专业服务队,进行统一修剪。(2)花果管理技术:根据亩产2000kg产量指标,确定合理的留果量,制定统一的疏花疏果技术标准,分户实施;普及果实套袋技术,逐步推广摘叶转果,由协会和技术依托单位对苹果成熟期进行监测,以确定采收的最佳时期。5.3.2.3 果品质量保障体系建立5.3.2.3.1 生产过程的监管和跟踪(1)监管:按照绿色苹果质量和苹果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要求,在苹果生产全过程进行跟踪服务,协会派专人负责,对每户苹果生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监管,建立完整的生产管理技术档案,及时反馈生产中的问题,与上级管理部门及技术依托单位联系,随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2)跟踪:对项目实施跟踪观察,分阶段对实际可行性做出评价,对果品质量进行安全预警,获得系统的实施过程资料,为绿色果品生产创造条件。5.3.2.3.2 农资供应和服务按照绿色苹果生产的技术要求,根据生产需要,对示范区果园所用的主要物资(化肥、农药、果袋、草种、药械等)统一采购,管理,保证农资的供应及服务。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在项目区的使用。5.3.2.3.3 产品质量的检测和控制建立果品质量、安全和检疫监测站,购置必要的简易设备(果实硬度计、组织破碎机、果面色度计、旋转蒸发仪、超声波清洗机、微量取液器、无损测糖仪、果实糖度计等),实行专人管理和检测,并具体负责样品采集,产品质量信息发布。检验一般进行产中和产后两次检验。产中分别进行定性检验和指标检验,8月进行指标性抽检,测定绿色果品要求的主要数据,如农药残留量、肥料比例适合度等,以示生产结果的优劣,督促生产过程的改进,把握当年生产的最后机遇,保障生产全程技术的最终达标。产后检验在果实采收期进行,按照绿色标准要求实行全检,并标明产品质量等级。5.3.2.3.4 认证制度的建立与相关业务部门、技术部门合作,对项目示范区首先进行绿色苹果生产产地认证,制定绿色苹果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与相关企业合作,进行gap(农业良好操作规范)认证,形成白水天润苹果品牌。5.3.2.4 果农教育及技术培训西北黄土高原是我国苹果生产的新产区,进行果农的技术培训,是推广普及绿色苹果生产关键技术、实施规范化操作的主要途径。项目购置基本的农民技术培训设施,由协会组织,定期、不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培训,培训对象主要是协会会员。通过培训,选拔培养20名以上农民“土专家”(每10户1名),培养200名以上务果“能手”(至少每户1名),其中妇女占一半。5.3.2.5 项目实施的基本设备购置如下设备包括电脑、复印机、传真机、投影仪、打印机、照相机,用于对果农的培训、办公和农民的管理,以及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销售。5.4 项目产品方案本项目设计种植面积为2000亩,品种为红富士,产量为正常年产4000吨,其中优质果3200吨。第6章 技术、设备和工程方案6.1生产技术方案6.1.1产地污染源的控制和环境保护流程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处理场人畜粪便环保公司无害垃圾堆沤腐熟土壤有害垃圾固化垃圾沼气池农资废弃物农药、化肥审查、化验、统购果袋、化肥袋农药瓶再回收利用深埋苹果协会生产技术体系保障体系n产业政策n信息网络n流通体系n科技培训n物资配套n病虫害综合控制技术(ipm)n养分资源的综合管理技术n优质果品生产技术6.1.2种植生产技术与生产流程6.2建筑工程建立1座建设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生活垃圾处理场,对生活垃圾、各种农资废弃物(如农药瓶、果袋等)进行集中回收和堆放,并作无害化处理;建设400个(平均5亩一个)8m3的沼气池,对人畜粪便进行熟化处理,防止再污染。6.3设备方案选择按照绿色无公害苹果生产要求,选择生产和监测所必须设备,具体详见附件。6.4田间配套工程修建灌溉渠道1400亩,铺设节灌管网600亩。6.5农业技术服务体系采用协会科研单位果农的模式,由协会组织会员(果农)按照科研单位研究提出的生产技术路线和技术规程严格组织生产。技术服务组织体系如下图:陕西省果树研究所白水县天润苹果协会技 术 员 技 术 员 技术服务队员技术服务队员技术服务队员技术服务队员 6.6原材料供应6.6.1种子、种苗品种及来源苹果品种以红富士为主,果园草种选用白三叶草、黑麦草等,国内统购。6.6.2肥料品种及来源示范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包括人畜粪尿、绿肥、堆肥、厩肥、秸秆等少量施一些化肥,包括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铵和有机复合肥等。有机肥从农户或养殖场购买,肥料从市级以上化肥公司或生产厂家购买,要求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质量要求。6.6.3农药品种及来源按照生产绿色果品生产的技术要求,病虫防治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原则,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来防治苹果园的病虫害,化学防治中允许应用生物农药,矿物源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种类有: 苹果园允许使用的杀虫剂农药品种毒性稀释倍数及使用方法防治对象1%阿维菌素乳油低毒5000倍喷布叶螨、金纹细蛾0.3%苦参碱水剂低毒800-1000倍喷布蚜虫、叶螨等10%吡虫啉乳油低毒5000倍喷布蚜虫、金纹细蛾等25%灭幼脲3粉剂低毒1000-2000倍喷布金纹细蛾、桃小食心虫等50%辛脲乳油低毒1500-2000倍喷布金纹细蛾、桃小食心虫等50%蛾螨灵乳油低毒1500-2000倍喷布金纹细蛾、桃小食心虫等20%杀铃脲悬浮剂低毒8000-10000倍喷布桃小食心虫、金纹细蛾等50%马拉松乳油低毒1000倍喷布蚜虫、叶螨、卷叶虫等50%辛硫磷乳油低毒1000-1500倍喷布蚜虫、桃小食心虫等5%尼索朗乳油低毒2000倍喷布叶螨类10%浏阳霉素乳油低毒1000倍喷布叶螨类20%螨死净胶悬剂低毒2000-3000倍喷布叶螨类15%哒螨灵乳油低毒3000倍喷布叶螨类40%蚜灭多乳油中毒1000-1500倍喷布苹果蚜、绵蚜等99.1%敌死虫乳油低毒200-300倍喷布叶螨类、介壳虫bt可湿粉低毒500-1000倍喷布卷叶虫、毛虫类10%烟碱乳油中毒800-1000倍喷布蚜虫、叶螨、卷叶虫等5%卡死克乳油低毒1000-1500倍喷布卷叶虫、叶螨等25%扑虱灵可湿粉低毒1500-2000倍喷布介壳虫、叶蝉5%抑太保乳油中毒1000-2000倍喷布卷叶虫、桃小食心虫 苹果园允许使用的杀菌剂农药品种毒性使用倍数和方法 防治对象5%菌毒清水剂低毒树体喷布、涂抹苹果腐烂病、轮纹病腐必清乳涂剂树体喷布、涂抹苹果腐烂病、轮纹病2%农抗120水剂树体喷布、涂抹苹果腐烂病、轮纹病80%喷克可湿粉800液喷布苹果落叶、轮纹、炭疽病80%大生45可湿粉800液喷布苹果落叶、轮纹、炭疽病70%甲基托布津 800-1000液喷布苹果落叶、轮纹、炭疽病50%多菌灵可湿粉600-800液喷布苹果轮纹病、炭疽病40%福星乳油6000-8000液喷布苹果落叶、轮纹、炭疽病1%中生菌素水剂200液喷布苹果落叶、轮纹、炭疽病27%铜高尚悬浮剂500-800液喷布苹果落叶、轮纹、炭疽病倍量式波尔多液200液喷布苹果落叶、轮纹、炭疽病50%扑海因可湿粉1000-1500液喷布苹果落叶、轮纹、炭疽病70%代森锰锌粉600-800液喷布苹果落叶、轮纹、炭疽病70乙磷铝锰锌粉500-800液喷布落叶、轮纹、炭疽病硫酸铜100-150倍液灌根 苹果根腐病15%粉锈宁乳油1000-1500液喷布苹果白粉病50%硫磺胶悬剂200-300液喷布苹果白粉病石硫合剂4-5b或0.3-0.5b苹果白粉病、霉心病等843康复剂 5-10倍液涂抹苹果腐烂病68.5%多氧霉素1000液喷布苹果斑点落叶病75%百菌清600-800液喷布苹果轮纹、炭疽、落叶病允许使用的农药每年只允许使用2次,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根据农药残效期的长短来确定果实采收前若干天应停止用药。农药种类均从正规农药厂家购买。第7章 节水措施7.1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尤其是西北黄土高原地区。 白水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雨量560750mm,集中分布于7-9月份,分布不均匀。项目实施区无灌溉条件,果园用水主要依赖于天然降水,是雨养果业。传统的土壤管理是清耕制,水分蒸腾蒸发量大,降雨量远满足不了苹果对水分的需要。尤其是在春夏两季,必须采取节水措施。7.2节水技术方案7.2.1果园覆草利用农作物秸秆、杂草、树叶等覆盖在果园地面,常年保持15cm的草被,可起到保墒、调节地温、提高土壤肥力、免耕、灭草等作用,能为根据创造稳定适宜的环境。果园覆草后,大大减少了土壤蒸发量,大雨过后不发生地表径流,覆草园土壤含水量平均高于不覆草果园14.24%,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并稳定在20%-21.95%。 7.2.2穴贮肥水在春季土壤解冻后,沿树冠外缘垂直地面,向冠内50cm左右,挖深20-40cm,直径30cm的小穴,穴数依树体大小而定,将玉米秆、麦草等捆成长度比穴深短3-5cm,粗度比穴径小5-10cm的草把,将草把放入人粪尿或0.5%尿素液中液浸泡后起立在穴的中央,结合填土,每穴混施土杂肥5kg、尿素100g,浇水3-5kg,填入的土踩实,并将穴周围整平,上端少量盖土,紧接着覆盖地膜。膜四周用土压实,在对应穴的草把处戳一个孔,便于以后施肥、灌水和透进雨水,平时孔口应压一块瓦片保墒。穴的有效使用期为3-5年,地膜每年更换一次。7.3节水效益分析在世界范围内整个农业面临着水资源危机日渐严重的形势下,果树生产必须向节水栽培的方向发展。总体而言:项目实行的三项节水技术均为近年来渭北旱源地区推广的重要技术。以上三项技术,均可以有效地克服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分的利用率,防止土壤结构恶化。果园覆草,能提高土壤中水分的含量和土壤肥力。陕西省果树所在陕西旬邑的试验证明,连续覆草两年,土壤有机质比对照提高76.3%,连续覆草7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达到1.6%。穴贮肥水中因穴中肥水充足而稳定,气、热状况适宜,果树的根系充懑穴中,地上部短枝粗壮,枝条健壮而不旺,果树产量高。第8章 环境影响评价8.1项目所在地址环境条件现状项目实施区空气无污染。项目实施区位于黄北黄土高原苹果生产适宜区的白水县冯雷镇冯雷村和杜康镇冯家塬村。由于没有大型工矿企业,大气环境完全符合生产绿色果品对大气环境的要求。果园用水干净。项目实施区地下水位深度达100m以上,地下水洁净卫生,地表水是天然降水,无污染。土壤较脊薄,重金属不超标。实施区土壤为黄善土,有机质含量不到1%,。从对土壤重金属的测定结果来看,均符合绿色果品生产条件。 果实测定结果良好。2002-2003年两年对果品检测的结果可以看出,影响环境的各项指标均符合环保部门的质量要求。8.2项目对环境质量影响分析本项目是种植业项目,对环境生态问题(土地退化、沙化、盐渍化、沼泽化、水土流失、石漠化治理)不但不会造成负面影响而且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绿色面积,防止水土流失,实行果园生态化管理,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农作过程中的化肥、农药、果袋可能造成对土壤、产品的污染,但只要严格按照绿色果品生产的操作规范进行管理,可以将对环境及产品的影响降到最低。本项目废水主要包括生产系统产生的苹果清洗水和生活污水,其中不含有害成份和污染物,可集中排出厂外用于农田灌溉。项目运行中不产生废气,不会对周围大气造成污染。8.3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建立绿色苹果生产技术体系及管理制度,示范推广果园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和优质果品生产技术等关键技术,建立果品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增加果园有机肥的施用量,调整氮、磷、钾的比例,推广苹果推荐施肥技术,降低养分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进行病虫综合控制技术,病虫防治上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以化学防治为辅,进行综合防治,化学防治上要选用传统无机农药,杜绝剧毒广谱性有机农药的使用,将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8.4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生态、农民收益和对农村社会的影响上。建立2000亩绿色苹果示范果园,对改善项目实施区小气候、环境质量、特别是对西北黄土高原区的水土流失均有较大影响。示范区亩产量由1000kg提高到2500kg,优果率由30%提高到85%以上,增加农民收200万元。苹果是高效型产业,苹果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解决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特别是妇女的就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第9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9.1劳动安全因素分析劳动安全因素包括劳动者安全和工作场所安全两个方面。果园管理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劳动和生产安全方面的培训,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化学杀虫剂和操作机械的使用及保养。打药安全常识。包括打药时要穿配适宜的衣服;农药存放安全知识和农药混配知识。工作场所及劳动安全必须按有关国家和地方劳动安全法规执行,给工人提供清洁的洗手间和洗手设施。9.2产品卫生与安全果品卫生与安全首先要给果品提供一个无污染的生产和采后处理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生产的果品才能确保产品的无污染,同时要考虑和避免以下因素。园址必须选择在安全无污染的地方,禁止在果园放牧。施用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过程中的微生物和外来有毒物质可能导致产品污染。禁止使用含钠盐、氯化物等有害物质的肥料。使用厥肥必须完全沤制或至少堆放一年以上。果园秸秆覆盖,有保水、增肥、抑制杂草的作用,同时也有造成化学污染和微生物污染的机会。害虫、鸟、野生动物是潜在的污染源,因为他们协带各种病原体,残食了污染的产品后,又会产生二次污染。产品运输机械与采后处理的机械与过程有可能造成产品的污染。9.3消防在果园周围与果品采后处理车间需配备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车间设置消防栓和安全通道。第10章 项目的组织与经营管理10.1项目组织管理10.1.1组织形式白水天润苹果协会是经非政府组织管理机构(民政部门)注册批准、备案,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注册登记的法人组织,协会享有经营自主权和独立性,以经济实体和法人资格实施本项目,取得银行贷款,并负责按约定还款。白水天润苹果协会是本项目实施的主体,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下,保证该项目实施;在相关技术部门(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等)的协助下,进行苹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技术的消化吸收、示范、推广;协会代表广大会员(果农)利益,与当地龙头企业和国内外果品营销企业建立良好的产销合作关系,保证果品适价、顺畅销售,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市场保障。10.1.2管理方式为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协会成立技术服务部、质量管理营销部、财务部和物资供应部4个专业部门,每个部门由协会的2-3名果农组成(有1-2名负责人),人员由全体协会会员集体选举并经理事会审查产生,根据每人的工作业绩,由协会提供一定的工资报酬。各个部门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协作,保证生产环节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果农培训、农用物资的供应和服务、果品质量的监管和贮运销售,项目资金管理等具体工作,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10.2项目运行机制与经营方式(产、供、销等)该项目主要采取“协会+技术人员+农户”的运作机制,通过基地产销联合会的组织纽带,由技术人员制定技术规范,协会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果农具体操作,进行苹果的规范化管理,在销售上彻底改变以前千军万马闯市场的混乱局面,由协会协调,企业参与,通过产与销的联合的苹果产业化模式,解决生产和销售领域的问题,互惠互利,公平受益。10.2.1 该项目实施的模式为在项目实施地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组建果农协会,制定协会章程,由协会对果农进行管理。协会的作用为“服务、自律、维权”。10.2.2 协会负责配套物资的发放,技术培训组织,果园档案的建立,农药使用的监控。10.2.3 为确保达到无公害的目的,在协会组建技术服务队,一方面为基地发展培养基层骨干力量,另一方面开展病虫害的统防,配备打药器械,统一农药种类,集中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