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1页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2页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3页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4页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 号:专业名称: 论文提交日期:申请学位级别: 论文评审等级:指导教师姓名: 职 位:工作单位: 学位授予单位:作者声明本论文是在庾文焰老师指导下独立撰写的。论文的完成经过了选题、查阅积累资料、撰写读书笔记、撰写论文提纲、撰写初稿、形成定稿等环节。论文所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均已标明出处。我遵守学术法规和学术道德,对本论文负责! 签名:雒 扬2011年5月3日 10论从严治理酒后驾车的必要性及刑事对策 -对刑法修正案八中关于酒驾入罪的思考雒扬政法学院07法学班 2007093101【摘要】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十一号主席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第二十二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从2011年5月1日开始,各级司法机关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将进入新的时期。但是,笔者对比了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认为修正案的规定仍然失之于轻,难于有效遏制酒驾大幅上升的势头。【关键词】从严惩处 酒后驾车 刑事责任 治理对策一、我国酒后驾车的现状和危害(一)我国酒后驾车的现状自古中国就有无酒不成席的习俗,酒文化已经成为一种现代社会宣泄情绪与交际的方式。现在私家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酒后驾车的现状被大家认为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的结果,却可能是让人悔恨不济的车毁人亡。经查阅相关资料得知,酒后驾车已成为目前国内外交通事故的主要肇事原因之一。另据统计,2007年全国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中,酒后驾车达30多万人次,驾驶员死亡档案中也有30%与酒后驾车有关注释:佚名谈酒后驾车/info/jiaotong/jiaotonglunwen/2010072038395.html。2008年我国因交通事故导致73484人死亡。如果按照国际上的统计比例计算,那么2008年我国因酒后驾驶机动车辆发生的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已上万双跳灯: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世界第一,人民日报09年8月12日。2009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07193起,造成29866人死亡、128336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4.1亿元。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12起重庆晚报09年8月13日。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频频引发公共安全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0年11月27日,南京“630”特大醉酒驾车肇事者张明宝造成5死4伤的严重后果;2008年12月14日中午,孙伟铭酒后驾车,造成四人死亡、一人重伤、公私财产损失共计五万余元的严重后果。经鉴定,事发时孙伟铭血液中的乙醇浓度为135.8毫克每百毫升,而碰撞事故发生时别克轿车的时速为134至138公里。“国家规定的醉酒标准是八十毫克每百毫升,孙伟铭超标69.75%;事发路段限速为六十公里每小时,孙伟铭超速120%以上”,交警部门称;2009年6月30日晚8时15分许,张明保酒后驾车,事故造成了3人当场身亡,2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另有4人受轻伤;2009年8月6日晚,上海又发生一起酒后驾车交通事故,一名4岁小男孩被当场撞死,3人受伤。2008年12月14日,成都长期无证驾驶的孙伟铭在醉酒驾车追尾逃逸途中,严重超速并撞向反向行驶的4辆轿车,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二)酒后驾车的危害 根据调查表明,40%的酒后驾车者“过高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27%的酒后驾车者“安全意识不强”。还有部分人存在“侥幸心理”最终造成了惨剧的产生。而酒后驾车的危害却是不容忽视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饮酒使视觉、听觉受到影响。酒精会使人对光、声刺激反映速度变慢,甚至可能使视力暂时受损,因此可能造成不能发现或正确判断交通信号、标志等。酒精在血液中的浓度越高,视觉度将越缩减,从而越无法看清旁边的景物,眼睛直盯着前方目标,对处于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易发生事故。 2、对判断力和控制力的影响。首先,由于酒精具有一定的麻痹作用,会使得四肢触觉相比平时降低,造成人对方向盘、油门、刹车等的操作能力降低。其次,饮酒后易困倦,表现为行驶不规律,同时在酒精的刺激下,驾驶员可能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从而干出一些力不从心的事。最后,由于酒精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毒性作用,使人在酒后驾车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遇到意外情况时,判断力和控制力降低,甚至出现缺乏自我防御能力或造成应急处置不当,这样的损害与普通创伤性脑损伤相比,往往伤势更重。二、我国及其他国家对酒后驾车的认定标准及处罚力度(一)我国对酒后驾车的认定标准及处罚力度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04)中规定,驾驶人员每100ml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并每100ml血液酒精含量小于80mg为饮酒后驾车;每100ml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为醉酒驾车。有关专家根据标准大体估算了一下:20mg/100ml大致相当于一杯啤酒;80mg/100ml,则相当于3两低度白酒或者2瓶啤酒;100mg/100ml,大致相当于半斤低度白酒或者3瓶啤酒。所以,我国认定酒后驾车标准的起点是0.2%(在驾驶人的血液中每100毫升的酒精含量为20毫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2010年4月1日, 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规定,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的驾驶人一律记12分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故,从2011年5月1日开始,凡“醉驾”、“飙车情节恶劣的”,一经查处将以危险驾驶机动车罪处1至6个月拘役和罚金。同时根据公务员法和与之配套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醉驾公务员一旦被查获并判刑,最终将被开除公职。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规定,自2011年5月1日起,醉酒驾车一律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申领。酒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将终生禁驾。(二)其他国家对酒后驾车的认定标准及处罚力度各国对酒后驾车的认定标准各不相同,瑞典把司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限制到0.02%,日本为0.05,德国为0.03,美国为0.08佚名各国对酒后驾车的处罚 2009年08月17日。在日本,当驾驶员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0.05%时要判两年以下劳役,罚款5万日元,吊销驾驶执照,同时追究向驾驶员供酒者的责任。醉酒开车两次以上要处六个月的徒刑,违章者被关在特殊的监狱里,令其盘腿静坐反思,检讨自己的错误树上七匹狼世界各国对酒后驾车的处罚方法/bbs/thread-c-145-3935742-1.html。新加坡的法律法规规定,饮酒后开车初犯者罚款为1000至5000新元(1美元约合1.44新元),或入狱6个月以下;再犯则罚款3000至1万新元,并判入狱12个月以下;屡犯者则可被判高达3万新元罚款,并入狱3年。被判酒后驾车者即使没有造成车祸,也将被吊销驾照至少一年。如果因酒后驾车造成死亡或重伤,肇事者还可能受到最多6下的鞭刑佚名各国打击酒后驾车的措施及处罚沈阳交警网/article/classh/201011/139.html。在法国 ,如果司机血液酒精含量每毫升超过0.8毫克就要按醉酒驾车来处置,司机可能面临两年的牢狱之灾和4500欧元的罚款,而且法院会视情节吊销司机一段时间的驾照。这些还都是对初犯者的从轻处罚,如果是重犯处罚会翻倍,也就是说有可能要坐牢4年、罚款9000欧元佚名聚焦各国对酒后驾车处罚广州日报湛江老表。按照西班牙现行法规,如发现司机呼气中的酒精含量高于每毫升0.6毫克,那么不管有否造成交通事故,司机都会面临刑事处罚,将被判处3到6个月的监禁或者处以高额罚款加上31天到90天的社区劳动,同时吊销驾照1年到4年。如果因酒后驾驶酿成事故,司机还会被追加相应的刑事或民事责任佚名各国对酒后驾车处罚规定文章来源中顾网 /jtsg/jtbjtj/200909/233104.html赵秉志主编:新刑法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第434页。高铭暄主编:中国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269页。参考文献: 1近年来酒后驾车重大肇事案例回放. 南京读者服务部信息传真编辑部摘编自2009年8月20日新民网,.2 我爱我家ljl.国外酒后驾车惩罚规定. 中国青年报(北京), 2009-08-31,.3赵秉志主编新刑法教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4廖春梅.酒后驾车应承担的法律责任,/article/pzhxwcj/200909/67128.html. 2010年5月6日5高铭暄主编中国刑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6陈兴良刑法学天津: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7陈文周.酒后驾车现状分析及应对之策. 顺德交通安全宣传网,/e_readnews.asp?newsid=727 . 2010年5月11日. 8 世界各国对酒后驾车的处罚独角兽资讯摘自网络 /user1/unicornblog/21008.htmlthe necessity which and the criminal countermeasure severely after governs liquor driveseight of the criminal law amendment drunk driving conviction on thinkingauthor:luo yangthe science of law major law class,gread 2007 no: 2007093101【abstract】february 25, 2011,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41st presidential order has promulgated the criminal law of the prc bill for amendment (eight), this bill for amendment 22nd stipulation: “drives the vehicle chase on the path to compete drives, the plot is bad, or on the path the alcoholic intoxication driving vehicle, place imprisons, punishes at the same time the fine.” starts from may 1, 2011, all levels of judicial organ after the liquor drives the punishment will enter the new time. but, the author has contrasted the various countries general procedure, thought that the bill for amendment the stipulation still lost it in lightly, difficulty with the effective containment liquor harnesses the large rise the tendency. 【key words】severely punishment,drunk driving,legal responsibility ,government countermeasure 鸣谢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此我衷心地感谢学校和政法学院的各位老师对我的精心栽培和指导,使我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学会了如何做人。在学士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想向曾经给我帮助和支持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庾文焰老师。庾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的论文写作阶段,仍然细心纠正我的论文的不足之处,在论文的写作中,庾老师针对我论文大纲的安排、题目的选择、行文的结构,以及一个段落乃至句子,都给我做了细致的修改。在这儿,我对庾老师在论文写作中给予我的帮助与指导致以诚挚的谢意。其次,还要感谢政法学院所有的老师,感谢他们四年中对我的教育和关心;感谢我的舍友们在平日里给了我无数的关心和鼓励,特别是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我的帮助。最后,祝各位恩师合家欢乐,祝各位同学学业有成!。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和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的出台是整治酒后驾车的一味“猛药”,说明我国对于酒后驾车的整治越来越严厉,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之下,无论是从酒后驾车的认定标准,还是对其处罚力度,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对酒后驾驶的处罚明显较轻,其威慑力依然不足以抑制酒后驾车的频频出现,是对酒后驾车的一种变相纵容。三、我国原刑法规定的对酒后驾车定性及区别我国刑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为在醉酒的状态下,行为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弱,并没有完全丧失,人在饮酒前对自己酗酒后可能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是有所预见的。驾驶员更是应该预见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故应当负相应的刑事责任。我国原刑法对酒后驾车罪名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两者的区别有以下几点:(一)概念不同:1、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2、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二)客体不同:1、交通肇事罪侵害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即指公路交通运输安全的水路交通运输安全。2、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所谓“公共安全”,通说认为是指不特定多数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也有的认为,是指不特定的多数人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以及公共生产、生活的安全。还有的认为,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以及其他重大公共利益安全。通过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对象为“不特定多数”。(三)主观构成要件不同:交通肇事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在主观方面是一种故意。(四)、犯罪后果要求不同:交通肇事只有在发生严重的后果时才可能构成此罪,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属危险犯,故只需是行为人所使用的危险方达到足以危及公共安全的程度,无论有没有发生严重结果,都构成本罪。(五)、量刑不同:交通肇事罪最高为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而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处罚最高刑为死刑。四、笔者对刑法修正案八关于酒后驾车的粗浅理解及建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将酒后驾车以“危险驾驶机动车罪”入刑,这意味着从2011年5月1日开始,各级司法机关对酒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