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五十二)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业时间:月日11916年,陈独秀发表文章:“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由此表明他()A否定党派运动 B主张国共合作C倡导国民运动 D厌恶政权更迭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陈独秀的思想。从材料可知,陈独秀认为党派运动没有发动群众,所以不能起到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故否定党派运动不是对材料的全面表述,故A项错误;1916年中共没有成立,故B项错误;据材料可知,陈独秀认为只有民众参与到政治运动中才能使各种运动发挥其改变社会状况的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陈独秀厌恶政权更迭,故D项错误。2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科学,但是新青年从创刊到终刊所发表的文章中专门讨论民主和科学的合计不超过10篇,而同时期申报等新闻媒体和保守派对新青年关注的焦点却多集中于文学革命。出现这一现象说明()A国民并不关心民主科学的实质B新文学是传播民主科学的载体C新文化运动具有形式主义倾向D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题干中并没有提及国民对于民主与科学的态度,故A项错误;新文学是传播民主科学的载体,文学革命推动思想革命,因此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切入点,并非形式主义,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方向变化是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而题干所给信息无法体现这一点,故D项错误。3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要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的政治觉悟,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这一观点()A主张发动工农群众进行斗争B说明国人思想解放的必要性C与民主革命的思想基本一致D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材料强调的是思想解放,不是革命斗争,故A项错误;材料“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的政治觉悟”说明国人的政治觉醒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民主革命的基本思想是反帝反封建,材料不能反映,故C项错误;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其思想严重冲击了儒学的统治地位,“推翻了”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41917年4月,李大钊在动的生活与静的生活中指出,当今不是西洋“动”的文明依靠中国“静”的文明以济穷救弊,而是要“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这表明李大钊()A主张中西文明应相互借鉴B主张西洋文明与中国文明平等结合C全盘否定中国古代的“静”文明D主张以西洋文明推动中国文明进步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李大钊的思想。材料突出的是中国文明借鉴西方文明,而不是两者之间的相互借鉴,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突出了中国文明借鉴西方文明,并没有突出西洋文明与中国文明平等结合,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全盘否定中国古代文明,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可知,其主张以西洋文明推动中国文明进步,故D项正确。51919年10月,沈仲九在五四运动的回顾中指出:“前清时候的学生也有做革命事业的,但他们都是离了学生的地位,而且是个人行动的,若用学生的资格,大家联合起来,去做关系国家社会的事业,是没有的。”这一变化主要缘于()A学生社会地位的提高B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C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D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增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学生社会地位在1919年前后并没有显著的变化,故A项错误;清政府的统治在1912年就已经被推翻,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极大地解放了思想,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展,故C项正确;这一时期,虽然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确有所增强,但究其主要原因,是1915年新文化运动爆发的结果,故D项错误。6从1920年开始,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五所大学讲授“唯物史观研究”等课程;19231924年,他又先后在北京大学开设“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史学思想史”等课程。这些做法()A表明李大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B说明马克思主义已成为社会思潮主流C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与材料中“从1920年开始”不符,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故错误;材料中李大钊在大学讲授“唯物史观研究”等课程,开设“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等课程有利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故C项正确;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材料中“19231924年”不符,故D项错误。71920年,梁启超说:“欧洲为什么有社会主义?是由工业革命孕育出来在没有工业的中国,想要把他悉数搬来应用最苦的是搔不着痒处讲到实行,且慢一步罢。”梁启超()A质疑否定西方资本主义文明B坚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道路C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回归儒学传统,挽救人类文明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所以不会“质疑否定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说明梁启超认为社会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并没有反映出他“坚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道路”,故B项错误;在1919年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而马克思主义的归宿是社会主义,材料表述反映了梁启超反对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故C项正确;材料仅仅说明了梁启超认为社会主义不符合中国国情,并没有提到他主张“回归儒学传统,挽救人类文明”,故D项错误。8下表信息表明五四运动前夕,中国()1894年 中国产业工人10万人18711911年有记载的罢工斗争达105次19121919年 罢工斗争达130多次至1919年中国产业工人约200万人中国还有1 000万左右手工业工人和店员工人1915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A.工人阶级政治觉悟程度有所提高B具备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C阶级矛盾逐步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初步进行了新型民主政治的尝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材料中并没有对工人阶级政治觉悟的提及,故A项错误;从1894年至1919年,中国的无产阶级数量激增了100多倍,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及,故C项错误;工人阶级的数量剧增并不能说明新型民主政治进行初步尝试,故D项错误。9十月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介绍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寥寥无几。五四运动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一战暴露资本主义本质C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D时局变动激发新的探索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题干主要论述了介绍新思潮的刊物由少到多这一现象,工人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主要任务是领导中国革命,与材料中的现象无关,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中的现象无关,故错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意义在于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故C项错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中国也不例外,于是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的现象,故D项正确。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远在很久以前,我们就能在意大利随处发现一种自由人格的发展但在13世纪末,意大利开始充满具有个性的人物。”正是在这种个体精神的鼓动下,人文主义者在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领域创造出无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不仅在意大利,在英法等国也有大量受人文主义影响的有个性的人和富有个性的文化创造。1617年英国学者弗卢德(Fludd)在他的著作中置入一幅插图,取名“完整的自然之镜和艺术想象”,将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机地包容在一个圆形的图案里,意谓世界是上帝的艺术品,而人是世界的中心。周春生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个体精神材料二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20世纪20年代之初,个性解放、个人自主是思想界、文学界的共同关怀。但整体地看,当时感性的呐喊远过于理性的沉思。此下一直到对日抗战,这期间中国人纷扰不安,大家关心的主要是救亡图存的问题,只考虑大我,无法顾及小我的问题,更谈不到讨论小我精神境界的问题了。这是国家的处境所加于思想的限制。传统有关“个人”或“自我”的观念因此没有机会得到深刻的重视和认识。摘编自余英时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个体精神的表现,并说明这一精神所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时的“个人自主”与文艺复兴时的“个体精神”的不同,并分析新文化运动后“个人自主”未能彰显的原因。答案:(1)表现:注重人格的自由发展;注重个性的文化创造;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影响:有利于打破基督教会的精神束缚;推动了个人冒险精神和创造力的发展;促进了科技文艺等领域的创新;导致了个人主义和私欲的泛滥。(2)不同:新文化运动时的“个人自主”是西方思想影响的产物,而文艺复兴时“个体精神”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文艺复兴时期的“个体精神”是为摆脱宗教的精神束缚,而新文化运动时倡导“个人自主”是为了反对专制政治。原因:“个人自主”缺乏理性的实践;民族危机强调集体意识;没有根植于对传统文化中“自我”观念的挖掘;中国传统文化重集体轻个人思想的影响。(任答三点即可)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就思想文化的新旧嬗递而言,戊戌前后是一个新蕾茁长的时期。无锡人裘廷梁创白话报,提出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主张。他列举白话文的八益:一曰省日力,二曰除矫气,三曰免枉读,四曰保圣教,五曰便幼学,六曰炼心力,七曰少弃才,八曰便贫民,并“一言以蔽之曰:文言兴而后实学废,白话行而后实学兴”。梁启超“笔端常带感情”的新文字风靡一时其传布之广泛实在是超迈前人的。在新思想突破旧思想的时候,新文体也突破了旧文体。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在除旧布新过程里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破和立的具体同一,在白话文运动中表现得尤为显著。以白话取代文言,并不仅仅是一场反对文言文的文化运动,而且还是一场深刻的双重意义上的语言革命: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书面语,使书面语与口语统一起来,从而克服了传统语言的内在分裂;另一方面重建了全新的文学语言,使文学内容与形式之间获得了内在的和谐与统一。语言的变革并不仅仅是形式的变革,它与思维相联系,因而又是一种思维层次上的变革。以清晰、精确的白话取代言约义丰的文言,其实质乃是以精确性、严密性为特征的近代思维方式取代带有模糊性特点的传统思维方式。以上材料均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