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山区长上坡路段抗车辙沥青路面技术性能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云南山区长上坡路段抗车辙沥青路面技术性能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云南山区长上坡路段抗车辙沥青路面技术性能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云南山区长上坡路段抗车辙沥青路面技术性能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云南山区长上坡路段抗车辙沥青路面技术性能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划类别: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云南山区长上坡路段抗车辙沥青路面技术性能研究承担单位: 云南省xx有限责任公司 参加单位: xx大学 云南省xx设计院项目负责人:xxx 起止年限: 2007年1月2009年1月 通讯地址、邮编: 联系电话、传真: 电子邮箱: 报告编制单位: 云南省xx有限责任公司云 南 省 科 技 厅22项目信息表项目名称云南山区长上坡路段抗车辙沥青路面技术性能研究承担单位云南省xx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xxx项目起止年限2007年1月2009年1月所属技术领域( 8 )1.农业 2.信息 3.生物.医药 4.矿冶材料 5.先进制造 6.资源7.生态环境 8.交通能源 9.社会发展 10.其他主要参加(合作)单位1xx大学2云南省xx设计院主要研究开发内容(150字内)针对云南省山区长纵坡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课题结合蒙新高速公路以及祥临公路长纵坡沥青路面进行一系列研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从材料级配结构施工等方面解决目前长纵坡沥青路面车辙和推移,以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降低营运期的养护维修费用。主要实施目标及考核指标(150字内)主要实施目标:提出和建立抗车辙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方法,在祥临公路(二期)全线110公里和蒙新高速公路推广使用,最终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使用。考核指标:1)提出抗车辙颗粒聚合物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2)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评价方法和指标;3)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设计方法;4)抗车辙沥青路面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预期主要成果形式21论文论著 2研究报告 3新产品(或农业新品种) 4新装置5新材料 6新工艺(新方法、新模式) 7计算机软件 8其它预期获国内外知识产权情况在国外目前有关沥青路面抗车辙的研究及成果,都是以规范或者公开的报告形式发表,国内对沥青路面抗车辙的研究也没有专利申请,本项目预期在长纵坡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性能测试的仪器开发和测定方面申请专利技术。总经费(万元)360自筹及其他(万元)300申请省科技经费(万元)60一、项目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沥青路面是我国主要路面结构形式,特别是高等级公路路面。随着高等级公路的不断发展,已建成的道路在重载及超载大交通量的作用下,不同程度的出现早期病害,如水损害、车辙、开裂等。因此提高路面抗车辙、抗开裂、抗剪切能力,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国内外普通采用各种改性沥青或使用纤维增强作为其中的重要措施。在国内近年来则广泛使用了改性沥青,尤其是sbs改性沥青。pe及其他橡胶类改性沥青已很少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sbs做为一种改性剂,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效果也有限,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sbs受自身结构决定,其结构中的活性双键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断裂与交联不可避免地要降低其使用性能。二是在使用采用中的sbs改性剂剂量相对较低3%5%(剂量太高,则粘度过高、拌合及施工困难,同时成本很高也难以接受)。而采用纤维及其他类型的改性方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尚待解决。因此探索新的技术方法也是必然的。为此本研究结合近年来在国际上尤其在欧洲等国使用较多的固体颗粒聚合物添加剂,湖沥青和岩沥青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技术特性,这类固体添加剂通常直接添加到拌和锅内或与沥青先混合,其高温性能有极大优势。现已引起了国内道路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但该项技术在国内的使用还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比如低温性能的改善,配合比设计方法,技术指标和要求,性能的正确评价,施工方法和工艺等。因此深入研究抗车辙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技术性能具有较大的工程价值。二、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国外将固体颗粒聚合物添加剂用于沥青混合料中,主要是作为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最早的高模量热拌沥青混合料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用煤沥青和聚氯乙烯制成的。正式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出现于1980年。从那时开始,这种沥青混凝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不同的技术和混合料设计,它也变得多样化。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hmac)作基层和底基层已经稳定发展了十五年。该技术一般选择非常硬的沥青,添加高熔点天然沥青,添加聚烯烃类物质。现在可以使用许多技术生产高模量沥青混凝土。一般包括:(1)使用特别硬的沥青粘合剂的主要特性为:25针入度 1020 0.1mm软化点 6580160粘度 400600mpa.s(2)添加高熔点天然沥青高熔点天然沥青是一种天然的固体碳氢化合物树脂。高熔点天然沥青不仅可以混合在沥青里以形成一种预先制备的结合剂,而且还可以以粉末状添加剂直接加入到拌合机里。两种方法给出了同样性能的结合剂和沥青混凝土。不管采取何种制备方法,得到的结合剂具有以下的特性:25针入度 818 0.1mm软化点 6580(3)添加聚烯烃类物质选用的聚烯烃类物质(实质上是聚乙烯类)直接加入到热拌混合料厂。在第一阶段,它们分散并熔化在热集料中。然后注入沥青,部分消溶聚烯烃。得到的混合物被裹有一层复合结合剂,在其中聚烯烃提供了一个很高的力学性能,而沥青作为塑化剂、填充剂和粘合剂。将这种合成物定性为改性沥青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包含没溶化的聚烯烃离散颗粒。因此,添加聚烯烃的效果只能通过测试沥青混凝土的性能来评价。而在磨耗层使用非常硬的沥青(例如10到20针入度)很可能导致低温开裂。为了满足低温特性一般需要使用较软等级的沥青。可以使用三种技术来生产用于面层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hmac):(1)添加高熔点天然沥青,形成的结合剂的特性如下:i) 25针入度 12到35 0.1mmii) 软化点 60到75(2)添加聚烯烃(3)使用聚合物改性沥青高粘度合成橡胶改性沥青,这种合成橡胶是一种sbs热塑橡胶(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实际上,这种类型的混合料可以又相对较高的模量,较强的抗车辙能力和好的抗疲劳性能。使用的sbs改性结合剂应符合以下规定:i) 25针入度 30到50 0.1mmii) 软化点 55到65目前,国内外针对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的研究甚少,该方面的文献鲜有报道。多数还仅局限于小坡度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材料组成的范围内。不仅室内的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不够完善,实际的路面施工中也缺乏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施工行之有效的方法。虽然在小坡度路面上服务良好的路面结构,在高速公路的长大纵坡处却未必适用,尤其是在交通量大,重超载繁多的地段,很多的实体工程反映了这一情况。各个国家对于长大纵坡的坡度和坡长都有特定的要求,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车流量的增加,机动车发动机性能的提升,各国的要求也都在变化当中,这方面也存在相应的研究。国外对最大纵坡的规定普遍高于国内,这是因为国外高速公路上小客车所占比例较高,载重汽车性能较好的缘故。如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虽然私人轿车多、车流量较大,但他们的高速公路交通规划、交通管理、荷载控制等方面做的很出色,重载超载现象较少,正常路面上使用较好的结构在一般的纵坡上使用效果亦较好,因此,国外一般在沥青混凝土的高温抗车辙、抗水损害、耐疲劳破坏、降噪环保等方面研究较多,没有真正意义对长大纵坡沥青路面进行研究。而在经济不很发达的国内,超重载车辆随处可见,主要是运煤、运矿、运钢的大中型货车,加上我国地域广阔、地质条件复杂,很多山岭重丘地带,坡道路面相当普遍,致使超载引起的问题异常突出。相关资料表明,在我国,货运超载的车辆占了满载车辆的80%以上,超载车型主要是二类车(载重2.5t-7t),超载率一般在100%-200%,有时其不认到300%如核定载重5t,一般都载重1 ot至15t之间,夜间超载现象尤为严重。我国的路面结构设计时的轴载换算是按照bzz-100即1 ot单轴轴载进行的,照此看来,二类车的超载即己超过设计标准,更不用讲三类、四类车的超载。超限超载必然引起胎压的上升,据对广州某路段的调查,49%的载货货车后轮轮压超过了1.1mpa,远远超出了国内沥青路面设计规范0.7mpa的设计接地压力。从标准轴载的换算公式可以看出,当车辆轴载增加时,当量轴载作用次数不是按照比例增加,而是按照4.35次方的指数级增长。因此,当汽车超载时,其对路而的破坏并不是随荷载线性增长而是呈指数级变化的。例如,载重l ot的货车,当载重超过额定载重一倍时,对路面的破坏约相当于正常时的20倍;超过两倍时,对路面的破坏即达到正常情况下的119倍,破坏程度令人震惊。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一是从根本上杜绝超载车辆进入高速公路,但是受到我国国情的影响,在短期内不可能从根本_卜解决;二是在高速公路路面设计时提高设计标准,选择性能更优的材料和结构,对施工进行良好的控制。虽是治标不治本,但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减缓路面破坏的发生,延长使用寿命。超载重载对一般路面的破坏已经如此严重,对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调查表明,由于长大纵坡处行车缓慢,长大纵坡处车辙、基面层层间滑移现象尤为严重;在下坡及急弯处,车辆由于超载导致制动力下降约2/3,极易造成交通事故。因此,抗车辙、抗剪、抗滑是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的三大要素所以,着眼于我国道路交通运输行业的现状,要克服因发展经济带来的车辆载重增加、流量增大、车辆性能改进等问题,除了大量兴建高速公路时提高长大纵坡的标准外,重点应当有针对性地对适用于长大纵坡处沥青面层的结构及材料进行设计研究,提出相应的抗车辙、抗剪、抗滑、抗水损害、耐磨、耐久的结构。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国外对于沥青路面特性的改善有了更大的进展,尤其是使用高模量的改性沥青混凝土,而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相对较少,目前仅仅局限在使用sbs改性沥青方面,对于采用低标号的沥青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本课题根据云南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外研究成果,针对抗车辙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技术性能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对其进行进一步系统深入的研究,以期完善该项技术进而促进其推广使用。三、项目承担单位、参加(合作)单位、项目主要负责人概况及在项目中的分工该项目主要承担单位为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长安大学和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为参加单位。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28日,它是云南省人民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经省政府授权作为具有投资性质的国有资产经营和投资主体。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亿元,目前拥有固定资产达850亿元。公司经营范围是:作为省政府授权的投资主体,经营国有资产,从事资本经营和收益管理,从事高等级公路项目的投融资、建设、管理、经营、从事公路沿线经济带相关设施的开发和经营管理,目前公司属高等级公路3400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18公里,位居西部省份前列;在建公路项目13个,建设里程达1000多公里,均将于2007年以前建成通车;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十一五”期间,公司预计要完成760亿元以上的公路建设投资任务,新建高等级公路1900多公里,其中新建高速公路1500公里,2010年公司所属高等级公路应达到53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700公里以上。长安大学是本项目的主要参与单位,是教育部所属重点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人才群体优势,在路基路面工程方面具有很强的研究基础,可集中各专业人才共同完成本项目的研究任务。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路面结构与材料、连续级配混凝土路面、半刚性路面、复合式路面、土压力和洞室稳定性、公路工程管理系统、特大桥施工控制技术、旧桥评定与加固、桥梁可靠度、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技术、桥梁抗风抗震、桥梁景观、寒冷地区隧道冻害防治技术、路面材料开发与改进、沙漠地区公路修筑技术、公路路线勘测技术、路线设计cad、高级公路路线型、立交线型设计理论、公路水害处理等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公路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5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诸多领域的空白。近10年米,发表科技论文100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100余部。学院充分发挥科技与人才优势,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国民经济和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科学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交通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谢凤禹:课题组长,为云南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公路建设、科研管理技术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完成多项省、厅科研项目,对云南省高等级公路修建技术状况有较全面的掌握。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负责祥临公路(二期)路面设计,具有丰富的高等级公路设计经验,多年来设计完成了近2000多公里高速公路设计和10多项课题研究工作,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主要承担高等级公路级配碎石沥青路面典型路面结构的分析、计算。项目的主要研究人员序号姓 名年龄单 位职务或职称课题职务备 注1谢凤禹55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高工/总工组长负责课题的全面工作2梅庆斌42云南祥临公路建设指挥部正高工/总工副组长负责课题组织和实施3郝培文38长安大学教授/副院长副组长研究方案室内实验研究4孙锡民42云南祥临公路建设指挥部高工/指挥长组员组织依托工程实施4李志厚38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高工/总工组员路面结构设计5胡宪伟37云南祥临公路建设指挥部经济师组员原材料控制、检验6李云峰36云南祥临公路建设指挥部工程师/副总工 组员试验工程组织、协调7王金宝34云南祥临公路建设指挥部工程师/副处长 组员工艺和质量检测控制8李建军河北冀民监理公司高工/总监组员工艺和质量检测控制9武建民35长安大学副教授组员结构理论分析10彭波36长安大学副教授组员结构理论分析11徐金枝30长安大学博士生组员试验研究12汪海年28长安大学博士生组员结构理论分析13李浩25长安大学硕士生组员试验研究14刘涛25长安大学硕士生组员试验研究四、项目现有工作基础和支撑条件近年来,课题组先后承担了省部级十余项相关的科研项目,曾完成或近期研究的相关课题有: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早期破损防治措施的研究、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机理和典型结构研究、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及多指标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研究、沥青路面病害防治对策研究、基于路用性能的沥青路面材料及结构优化研究、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设计与结构设计一体化研究、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与路用性能研究、高速公路养护质量保证体系、大粒径沥青碎石组成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及多指标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研究、骨架密实型二灰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方法及路用性能研究、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补强设计与破碎板利用研究、重载交通沥青路面结构研究、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研究等,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料、科研方法和工作经验,为本项目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目前对国内外沥青路面抗车辙特性已做了较全面的调研了解,掌握了研究所需的基本素材;掌握了沥青路面的结构理论和施工方法;已具备课题研究所需的全套试验设备。云南省交通状况、自然环境和筑路材料情况调研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省内各地区早期修建的路面使用情况的调查方案基本确定,调查工作也正在紧张准备之中。祥临公路和蒙新高速公路作为本课题研究的依托工程,可以满足研究的需要。五、项目主要研究开发内容、技术关键及创新点1主要研究内容l 不同沥青品种和颗粒聚合物掺量对抗车辙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l 不同沥青品种(a-70,a-90,a-110)不同颗粒聚合物掺量(0.3%,0.4%,0.5%,0.6%),包括国产的抗车辙剂,法国pr.plasts,德国domix等。2湖沥青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技术性能研究l 湖沥青改性沥青流变特性分析,包括常规技术指标以及shrp指标l 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l 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3岩沥青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技术性能研究l 岩沥青改性沥青流变特性分析,包括常规技术指标以及shrp指标l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l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4抗车辙颗粒聚合物沥青混凝土力学参数研究l 抗车辙颗粒聚合物沥青混凝土强度特性(抗压,劈裂强度)研究l 抗车辙颗粒聚合物沥青混凝土抗压回弹模量研究5抗车辙颗粒聚合物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方法研究l 基于马歇尔的设计方法l 基于旋转压实仪的设计方法6抗车辙颗粒聚合物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l 抗车辙颗粒聚合物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研究l 抗车辙颗粒聚合物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研究l 抗车辙颗粒聚合物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研究l 抗车辙颗粒聚合物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性研究l 抗车辙颗粒聚合物沥青混合料的疲劳特性研究7抗车辙颗粒聚合物沥青混合料机理研究8抗车辙颗粒聚合物沥青混合料结构组合研究l 抗车辙颗粒聚合物沥青混合料作为路面中面层力学性能分析l 抗车辙颗粒聚合物沥青混合料作为路面表面层力学性能分析l 抗车辙颗粒聚合物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l 抗车辙颗粒聚合物沥青混合料拌合方式l 抗车辙颗粒聚合物沥青混合料摊铺和碾压工艺l 抗车辙颗粒聚合物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方法9.试验路研究根据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推荐几种合适的高速公路抗车辙沥青路面结构类型,并通过铺筑试验路对所研究的成套技术进行验证并进一步完善。研究技术路线:以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路检验验证,并辅以理论分析。实施过程包括:收集与分析现有国内外技术资料;在此基础上制定详尽的项目实施方案和室内试验方案并实施;以室内试验结果为基础进行试验中试验路应用检验;对检验反馈的数据与情况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通过室内试验和新的工程实践完善和提高;最后,总结提交研究成果。2技术关键(1)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方法研究(2)抗车辙沥青混合料车辙与水害性能的协调性(3)长纵坡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研究3创新点(1)提出长纵坡抗车辙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2)提出新的基于抗剪切性能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3)抗车辙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方法和指标;主要的研究手段是以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路检验验证,并辅以理论分析。实施过程为:收集与分析现有国内外技术资料;在此基础上制定详尽的项目实施方案和室内试验方案并实施;以室内试验结果为基础进行试验中试验路应用检验;对检验反馈的数据与情况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通过室内试验和新的工程实践完善和提高;最后,总结提交研究成果。六、项目预期目标、考核指标,预期提交的成果1、预期达到的目标本课题结合蒙新高速公路和祥临公路的建设情况,对长纵坡沥青路面进行系统研究,预期达到以下目标:1)提出抗车辙颗粒聚合物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2)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评价方法和指标;3)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设计方法;4)抗车辙沥青路面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2、考核指标(1)建立长纵坡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2)提出长纵坡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控制指标和方法;(3)提出云南省高速公路长纵坡沥青路面结构,并在祥临公路(二期)全线和蒙新高速公路推广使用。3、预期提交的成果本项目以在建的祥临公路(二期)和云南蒙新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工程,进行长纵坡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项目完成时预计提交以下成果:(1)长纵坡抗车辙沥青混合料材料设计方法研究报告;(2)抗车辙混合料设计参数设计研究报告;(3)抗车辙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报告;(4)长纵坡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研究报告;(5)抗车辙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指南;(6)抗车辙沥青混合料检测方法与控制指标研究报告;(7)长纵坡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总报告。七、项目进度计划1、2007年1-6月,课题调研,制定研究大纲;2、2007年7-10月,初步配合比的确定;试铺试验段3、2007年11-12月, 机理研究4、2008年1-6月, 路用性能研究5.2008年7-12月,现场与室内补充试验,资料整理和项目鉴定八、项目组织管理措施本项目在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直接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指导、监督管理下运行。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省人民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其职责是承接和运用省人民政府的公路建设资金、政府信用资金、国家公路建设专项资金和国债资金,对省属收费公路项目进行投资、建设、管理、经营,有利于领导和组织该项目的实施,协调试验研究和依托工程中各部门的关系,使该项目能在我省的公路建设中迅速得到推广运用,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使我省乃至全国的路面质量得到质的飞跃。云南祥临公路建设指挥部和云南蒙新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负责具体实施,长安大学和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作为参加单位,共同研究级配碎石基层材料设计方法、级配碎石基层设计参数和设计方法以及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方法与控制指标,指导级配碎石基层的大面积铺筑。项目各实施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并相互协调、通力合作,确保项目成功实施。九、项目有关的国内外知识产权状况分析在国外目前有关抗车辙沥青路面的研究及成果,都是以规范或者公开的报告形式发表,没有任何知识产权纠纷。国内对抗车辙沥青路面的研究也没有专利申请,本项目的技术由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参与单位(长安大学、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共同完成,成果由三方共同享有,不存在知识产权纠纷。十、项目效益分析1.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依托本课题,对抗车辙沥青混合料技术进行系统和较为全面的研究,包括抗车辙颗粒聚合物沥青混合料的指标评价体系、配合比设计方法、路用性能、结构组合、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等,为我国在使用抗车辙沥青混合料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从而有效的减少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现象,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20,耐久性提高25左右。可以促进本地区的道路建设,减少公路建设投资,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降低养护工作量和维修养护费用,因而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将较好地解决目前使用抗车辙颗粒聚合物沥青混合料中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难点。各级公路部门通过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可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2.应用前景分析鉴于已有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破坏严重的现象,以及未来高速公路规划建设中面临众多长大纵坡的问题,深入开展对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破坏原因的分析和材料组成设计的研究就显得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改善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还可以大大降低营运过程中的维修费用。如能开发出节约型材料,或是资源再生利用、因地取材,更能够解决一些地区优质原材料匾乏的问题,节省有限的建设资金,同时具有环保效应,顺应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进而加快我国高速公路向西部和山区的蔓延,促进“7918网的建设,最终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本课题还将根据云南省气候条件与地质特点,推荐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车辙典型结构形式,对云南省高速公路的新建与改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十一、项目经费预算1.项目经费来源预算项目总经费为360万元,其中承担单位自筹300万元,申请省科技厅补贴60万元。2.项目经费支出预算项目总投资360万元,其中仪器、设备购置费20万元,试制费50万元,材料燃动费10万元,实验费190万元,现场测试费34万元,计算分析资料费10万元,管理费15万元,劳务费6万元,国内外调研费25万元。3.分年度用款计划(含申请经费)2007年,计划用款150万元2008年,计划用款150万2009年,计划用款60万合计:计划用款360万。十二、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项目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采用先进的试验方法和分析手段,系统研究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对改善云南地区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减少后期养护费用以及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在我国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项目承担单位与参加单位具有雄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