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区位选择.ppt_第1页
农业的区位选择.ppt_第2页
农业的区位选择.ppt_第3页
农业的区位选择.ppt_第4页
农业的区位选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农、林、牧、渔,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水稻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谈谈你所理解的农业,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荔枝是热带水果,生长于南方地区,要让远在长安的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必须快马加鞭,快速送达。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为什么不把荔枝移到华清宫呢?前人不是没有做过,想当年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到长安,没有栽活,汉武帝竟迁怒于养护人,对他们处以极刑。,【想一想】 为什么杨贵妃不能吃到北方生产的荔枝?,农业的区位选择,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2、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 劳动力 交通运输 政策 技术,自主预习学案,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 (2)农业与_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_的选择。 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自然因素:包括_、地形、_、水源等,比较_。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_、劳动力、_、政策、科技等,发展变化_。,分析: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关系。,合作探究,1、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同一种农业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发展,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的作物。,2、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气候都比较寒冷,但却出现了不同的农业区位类型,这是为什么?,3、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国家政策对农业区位的选择影响重大,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4、举例:近几年广东省顺德市的花卉种植面积增加较多 ,这是为什么?,问题: 海南岛冬季的蔬菜种植要想获得更好的效益,除了培育良种、扩大种植面积之外,还要依靠什么?,交通运输是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条件。,自主预习学案,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 (2)农业与_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_的选择。 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自然因素:包括_、地形、_、水源等,比较_。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_、劳动力、_、政策、科技等,发展变化_。,完成课堂活动P43,问题探究:,自主预习学案,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 (2)农业与_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_的选择。 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自然因素:包括_、地形、_、水源等,比较_。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_、劳动力、_、政策、科技等,发展变化_。,下列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变化主要是受那些区位因素的影响?为什么?,1、结合水稻生长需要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分析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水稻习性: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12,齐穗期的侯均温要求高于2022。单、双季稻要求年降水量分别在750毫米和1500毫米以上,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正好满足水稻好暖喜湿的条件。,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如果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补充,不利于水稻的生长。,自主预习学案,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 (2)农业与_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_的选择。 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自然因素:包括_、地形、_、水源等,比较_。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_、劳动力、_、政策、科技等,发展变化_。,2、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这个地区为什么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影响该地农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江西的千烟洲是丘陵山区,属于我国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 丘陵山区耕作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适宜发展林业和人工草场。 坡度小的缓坡和地势更为平坦的谷地,土层深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作业。 地势更为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出现洪涝灾害,因此因地制宜发展鱼塘养鱼业。 地形条件是这里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影响因素。,充分利用地形因素 农作物随海拔高度而不同,“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自主预习学案,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你知道为什么吗?,(可以结合表格回答:表中四种农作物产品全部提供某一市场消费, 且地价相同),一般来说,受市场价格影响,同样的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花卉产品,农民的收益是逐渐递增的。同时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鲜花消费逐渐兴起。同时东南沿海地区紧邻港澳台地区,便于出口,市场需求量大。 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变化受市场的价格、需求变化外,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的一些耕地经历了下列变化,1984年 水稻田,1995年 甘蔗地,2000年 鱼塘,2004年 花卉棚,改革开放政策放开了农民农业生产的自主权;经济繁荣,市场需求不断变化。,自主预习学案,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 (2)农业与_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_的选择。 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自然因素:包括_、地形、_、水源等,比较_。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_、劳动力、_、政策、科技等,发展变化_。,3. 农业区位因素变化,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喷灌,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蔬菜大棚,梯 田,自主预习学案,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 (2)农业与_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_的选择。 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自然因素:包括_、地形、_、水源等,比较_。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_、劳动力、_、政策、科技等,发展变化_。,在下列农业生产活动后的括号内,填出怎样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 (1)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 (2)塑料大棚栽种蔬菜。 (3)云贵高原修筑梯田。 (4)南方低山丘陵区红壤施用熟石灰。 (5)三江平原沼泽地排水发展种植业。,(改善水源),(调节阳光、温度、湿度 ),(改造地形),(改造水分条件),(改良酸性土壤),思考,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交通运输的发展、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等等,1、(1)随着欧洲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时鲜业的市场条件。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地中海地区时鲜业实现区域专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加强了成产地与市场的联系。 通过技术投入改善了该地区降水季节分配的不合理性,有利于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2)、市场和交通运输因素、自然灾害对该地区时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 与法国比,西班牙具有劳动力费用低、低温冻害少的优势;法国时鲜业具有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近消费市场的优势。 两国可以优势互补,利用气候的季节差异分别占领不同季节的市场,西班牙以中低档产品为主,法国以中高档产品为主。,自主预习学案,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 (2)农业与_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_的选择。 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自然因素:包括_、地形、_、水源等,比较_。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_、劳动力、_、政策、科技等,发展变化_。,学以致用,1.在各项社会经济因素中,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的( ) A.政府干预 B.市场因素 C.文化传统 D.生活习惯 2.我国内蒙古高原最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 ) A.种植业 B.林业 C.渔业 D.畜牧业 3.山区为发展种植业而修筑梯田,其原因是为了改善 ( ) A.土壤条件 B.气候条件 C.地形条件 D.光照条件 4.我国南方粮食作物是水稻,而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形成此差异的区位因素是( ) A.气候 B.土壤 C.市场 D.政策,B,D,C,A,自主预习学案,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 (2)农业与_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_的选择。 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自然因素:包括_、地形、_、水源等,比较_。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_、劳动力、_、政策、科技等,发展变化_。,5.世界农业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 ( ) A.河流的中下游平原 B.面积广大的高原和山地 C.海拔较低的丘陵地区 D.降水丰富的沿海地区 6.我国松嫩平原种植甜菜,而珠江三角洲种植甘蔗,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市场因素 D.政策因素 7.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 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A,B,D,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二、农业地域的形成,我们主要学习的农业地域类型有: 1、混合农业 2、季风水田农业 3、商品谷物农业 4、大牧场放牧业 5、乳畜业,1、概念:主要是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案例:混合农业的形成,2、典型地区:澳大利亚,主要位于东南部和西南部,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是主要的小麦牧羊带,(1)分布,大 分 水 岭,澳大利亚地形特点:东部大分水岭,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地势:两边高,中间低,大 分 水 岭,迎风坡,背风坡,大 分 水 岭,灌溉水源一般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东水西调,气候温暖,光照充足(南回归线经过),地广人稀,(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主要区位因素分析,气候温暖,光热充足。,平坦开阔,灌溉条件一般(处大分水岭的背风坡,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面向国际市场,机械化水平高,3、降水、温度、水源等自然条件为发展小麦牧羊带提供了必要条件,澳大利亚早期移民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形成了原先以牧羊业为主的农业特点。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牧羊业逐渐转变为小麦牧羊为主的混合农业。所以说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是当地居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适应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逐渐发展的结果。 自然条件是基础,社会经济条件起了主导作用。,(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点,一个小麦牧羊农场的农事安排,读图思考: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有什么好处?,时间安排合理性、有效性强,(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点,一个小麦牧羊农场的土地利用,读图思考:在农场内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羊或休耕地有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