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应县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月考(6月月考)试题八.docx_第1页
山西省应县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月考(6月月考)试题八.docx_第2页
山西省应县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月考(6月月考)试题八.docx_第3页
山西省应县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月考(6月月考)试题八.docx_第4页
山西省应县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月考(6月月考)试题八.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月考(6月月考)试题八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第卷 阅读题(共79分)一、课内阅读(共45分)(一)戏曲话剧(15分)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我有心看上他,与我家做个媳妇,就准(准备)了这四十两银子,岂不两得其便!怎不将天地也生(产生)埋怨。美妇人我见过万千向外,不似这小妮子生得十分惫赖(慵懒可爱)。错勘(分辨、判断)贤愚枉(徒然)做天!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祭,超度亡灵)。小生今日一任的将女孩儿送来与婆婆,怎敢说做媳妇,只与婆婆早晚(平日)使用。说一会不明白打风的机关,使了些调虚嚣(虚浮不实,诈伪)捞龙的见识。到来日判个“斩”字,押付市曹(特指刑场)典刑(按法行刑)。若是上司当刷卷(上级官员重新审理下级衙门的刑狱案件),在家推病不出门。 断送(发送,殡葬)出古陌荒阡A B C D2. 下列对元杂剧的说法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四折一楔子”是元杂剧最常见的剧本结构形式,通常一本就是一部戏,个别情节过长的戏,可写成多本。元杂剧在四折戏外,为了交代情节或贯穿线索,往往在全剧之首或折与折之间,加上一小段独立的戏,称为“楔子”。安排在第一折之前的,称为开场楔子;置于在各折之间的,称为过场楔子。音乐曲调方面元杂剧以南方音乐为基础,因此有别称“南戏”,采用的是南曲联套的形式。每一折用一个套曲,每一个套曲一般都由若干宫调的多支曲牌组成。窦娥冤中【正宫】【南吕】【滚绣球】【端正好】等都是曲牌我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或者“变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成“宫调”。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丑(杂)。其中孤(当官)、驾(皇帝)、卜儿(老妇人)、徕儿(小厮)、细酸(读书人)等都属于“净”。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个人歌唱,其他配角一律都只能道白不能唱。由男主角主唱的叫末本戏,女主角主唱的叫旦本戏。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剧本还规定了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叫作“科”。元杂剧中人物上场先念四句或两句诗,叫做定场诗,诗句往往诙谐幽默,短小精悍而让人印象深刻,为的是快速聚拢观众耳音,以便演员马上进入表演,这样演员先定住了场,故称为定场诗。A B C D3.下列关于窦娥冤第三折中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滚绣球一段文字中,表面上看,窦娥是在斥骂天地,实际上暗含着对一整套用以维护人心、统治百姓的封建秩序的怀疑和斥骂,这段文字运用呼告、对偶、设问、反复等修辞方法,体现了曲词具有浓郁抒情色彩的特征。 B窦娥向婆婆“交代后事”:“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这几句唱词看起来平平淡淡,实则意蕴无穷,极为动人。它让人感受到窦娥这位生命无端被戕害的青年妇女对生命的留恋,而她临死前对婆婆提出的要求之低,又表现了他在婆婆面前一贯的善良与毫无条件的顺从。C掌握不了自己命运的窦娥还是无法摆脱对天地鬼神的信任和依赖,她也相信自己的冤屈一定能感动天地,所以在临刑发誓愿时,她满心期盼天地能主持公道。咒骂、指责天地,最终却又不能不依靠天地申明冤屈,这是窦娥命运的可悲之处,是封建社会里普通百姓哀呼无告的普遍状况。D. 历史和时代的局限,决定了作家面对无法解决的社会矛盾只能从鬼神世界去寻求。这种超现实的情节使作品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富于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4.戏剧人物的语言往往有丰富的内涵,下列对雷雨中相关语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鲁侍萍听到周朴园的谎言以后,想起自己的遭遇,满怀悲愤,于是语带嘲讽地说出这句话,体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对周朴园的不满,) B周朴园 (突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周朴园认为鲁侍萍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敲诈他,因此急于用钱把侍萍打发走,这句话暴露了他冷酷无情的资本家嘴脸。)C周朴园 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四个短句,形成急促的语气,表现了周朴园极度吃惊、恼怒的心情,恼怒中还带有几分惶恐不安。) D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侍萍看到周萍打鲁大海以后,她感情上受到了刺激,深感失望和痛苦,原本还存在的母子之情一瞬间荡然无存。)5. 下列对雷雨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课文一开头的舞台说明:“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这段文字渲染了一种沉闷、压抑、令人窒息的气氛,为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定下烦躁不安矛盾的基调。B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她正直、善良,在周公馆备受凌辱和压迫。她撕毁五千元支票,是因为金钱上沾满了工人阶级的血汗,绝不能接受资本家的臭钱,绝不受金钱的诱惑和收买,表现了侍萍坚定的阶级立场和阶级觉悟。C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不是父子之间的冲突,而是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周朴园是封建资本家的代表,鲁家母子是善良的下层劳动人民,他们在阶级地位和思想意识上存在着截然对立的矛盾,这一悲剧深刻地反映了阶级剥削和压迫,暴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D剧中每个人物在用词、语气上都因出身、地位、经历、个性不同而各有特色,而且随着剧情发展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而变化。如周朴园的盛气凌人、侍萍的抑郁平缓、鲁大海的直截了当等都符合人物特有的身份。(二)宋词鉴赏(24分)6.有关柳永望海潮一词,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片,以宏伟的气势笼罩全篇,从内容上说,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从结构上看,总领全文。B“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C词的下片重点描写西湖。“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整,情韵悠扬。白天悠扬的羌笛声在晴空中飘荡,夜间响起采菱的歌曲,表现出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 D本词多次出现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7.有关雨霖铃一词,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上片开头三句点出了送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作者巧妙地把自己忧伤的感情融入对景物的描摹中,烘托出凄冷沉郁的气氛。B“烟波”、“暮霭”、“楚天”均为实写,以冷寂幽情的景色收束上片,为下片写别后的心情张本,有过渡作用。 C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重在刻画心理,着意描绘词人的孤单寂寞和凄凉惆怅。 D良辰美景、千种风情,皆为虚设,作者运用反衬手法把离别之伤痛推向高潮。 8. 有关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开篇三句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势,而且概括了与这里有关的历史人物,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 B上片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惊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即景抒情,写其对古代英雄的缅怀。 C作者用年轻有为的周瑜反衬功业难成的自己,表明他渴望能像周瑜一样有一番作为。 D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多情自扰,徒增白发,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最后两句足以见得作者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了消极苍凉的思绪。9. 下面对苏轼定风波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定风波题目下,作者加了一则小序,交代了写作缘由。“同行皆狼狈”,可苏轼却一反常人所为,显示出少有的从容不迫、悠闲自在的神态。 B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穿着草鞋,拄着竹杖,迎疾风冒骤雨,时而吟唱时而长啸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C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从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词人的襟怀、个性,都紧紧围绕着旅途中遇雨一事。 D词中的“风雨”二字,一语双关,作者由眼前风雨推及人生,表现了词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情怀。10. 下面对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片是写景抒情,作者用远山、落日、断鸿等一系列自然景物,来衬托他的游子之思,巧妙地做到了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B上片最后几句作者用了两个动作来间接抒情,表明手握宝剑却没有用武之地,空有力气却没有地方使用,只好用敲打栏杆来发泄自己的怒气。 C词的下片作者运用了几个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矛盾和对生活道路的抉择,抒发了内心的孤寂与忧愁。 D全词通过写景和联想抒写了作者恢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抱负和愿望无法实现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极大地表现了词人诚挚无私的爱国情怀。11. 下面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所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事实,警告南宋朝廷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B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人自比廉颇,表达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想要抗金复国,却垂垂老矣的无奈之情)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刘裕北伐的英雄气概,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敬仰。)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江山犹在,而如孙权一样的英雄已不见,暗含无人可抵御外辱之意)12. 下面对醉花阴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瑞脑消金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又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B“半夜凉初透”表面是写九月天气的凉,实则借以表现词人内心的凄凉与孤寂。C把酒赏菊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下片中词人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也稍微宽慰了内心的愁绪,暂时驱除了孤寂。D本词结尾一句刻画了一个孤独、憔悴的少妇形象,以花喻人,花面相映,营造了优美的艺术情境。13. 下面对声声慢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用法大胆新奇,工整得体,写出一种愁惨的氛围,这是词人血和泪的倾吐,也是其一生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B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消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C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可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D本词女主人公的主观情感和心理活动的每一个波澜起伏,全与客观景物的更迭发生密切的配合,一句扣紧一句,一事沾连一事,在心境与物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矛盾的不断扩大过程中,把愁绪愈积愈浓、愈结愈大,最后达到难以遏制的地步,而使人有九曲回肠、愁肠百结之感。(三)名句默写14.名篇名句默写(6分)(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两句表达的感慨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类似。(2)雨霖铃中全用名词排列起来的名句是“, ”,情景交融,抒发出浓浓的愁情。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写词人感慨人生的短暂,情不自禁将酒洒到地上,以表示凭吊。二、课外阅读(共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费祎字文伟,江夏鄳人也。少孤,依族父伯仁。伯仁姑,益州牧刘璋之母也。璋遣使迎仁,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定蜀,祎遂留益土,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时许靖丧子,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允白父和请车,和遣开后鹿车给之,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请先上。及至葬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然自若。持车人还,和问之,知其如此,乃谓允曰:“吾常疑汝与文伟优劣未别也,而今而后,吾意了矣。”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诸葛恪、羊銜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还,迁为郎中,亮北住汉中,请祎为参军。以奉使称旨,频频至吴。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亮卒,祎为后军师。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琬自汉中还涪,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求共围棋。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祎与敏留意对戏,色无厌倦。敏曰:“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祎至,贼遂退,封成乡侯。琬固让州职,祎复领益州刺史。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十一年,出住汉中。自琬及祎, 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祎欢饮沉醉,为循手刃所害,谥曰敬候。(选自三国志蜀书)1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允犹神色未泰 泰:安宁B. 后主践位 践:登,登上C. 录尚书事 录:审查D. 琬固让州职 让:推辞1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B. 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C. 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D. 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费祎出生于江夏鄳地,小时候父亲死了,靠族父伯仁拉扯成人。后来,刘璋召见费祎,伯仁就将他带入蜀地。B. 费祎与董允一同乘坐简陋的车子前往许靖儿子的墓地。董允脸上露出难以乘坐的神色,而费祎“从前请先上”,始终无怨言,神态泰然自若。C. 魏延与杨仪反目成仇,每次一见面都争论不休。费祎对他们直言劝说,晓以利害,让两人都发挥了各自的职能作用。D. 费祎退魏军后封侯,主持国事政绩名望堪比蒋琬,即使在地方任职,朝廷重要的事情也要先征求他的意见请他决断,深受后主信任。1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5分)(2)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5分)(二)诗歌阅读(12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920题。江城子【金】元好问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注释】“西北神州”二句:金朝曾占有南宋西北疆域,当时又被元人所占,词人与金朝有志之士痛心国丧,欲救国而不能,只得聚会新亭,一洒忧国之泪。三十六峰:指嵩山。钓鱼坛:在浙江富春山,相传是东汉高士严子陵隐居垂钓之地。1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起句突兀,写醉中闻鸡起舞,表示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自己心系社稷,欲有所为。B“古来豪侠数幽并”一句承上启下,既谓己尚存豪侠气概,又引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C下阕“他日封侯”一句,舍我其谁的自信豪壮溢于言表,体现了词人清雄豪放的风格。D全词情感多处顿挫起伏,而贯穿其中的基调是理想与境遇的矛盾所带来的深沉痛楚。20全词两处写景,即上阕“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与下阕“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别加以赏析。(6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1题。鹧鸪天陆游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注释】玉瀣:“玉瀣”是一种美酒的名称。黄庭:“黄庭”是道经的名称。2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上片第一句以自豪的口吻赞美了居住地的环境,暗示纷繁的人世无法比拟。B. 下片头三句表明诗人就是要理直气壮贪图这种自在的生活,即使身体“衰残”也不放弃。C.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创作的本意,“心肠别”戳穿了最高统治者的嘴脸。D. 全词写闲居生活的感受,但基调苍凉悲壮,直陈不能为国效力惆怅失意的心情。22.下列相关文学文化常识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阴阳】古代以山北、水南为阳,以山南、水北为阳。【除】“除”有“任命,授职”的意思,与“除”意思一样的还有“拜”“授”“陟”“起”等词。【征辟】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辟,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童生试】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色杂为“牲”。【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也用于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脍炙】脍,切细的鱼、肉;炙,烤肉。古代鲜肉一般用火炙,就像今天的烤羊肉串;干肉则用火烤。脍炙,是人们所共同喜好的,后来把诗文为人所称颂叫做“脍炙人口”。【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加冠后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A B C D第卷 表达题(共71分)三、语言文字运用(11分)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B关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C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还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学爆炸”的先驱。2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相互辉映,气象万千,充满活力,其奇异悠久的香料贸易历史与这个国家的文化有着丝丝入扣的联系。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除了作诗之外身无长物,其实,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在这种人心惶惶的时候,他却好整以暇,大有轻裘缓带的气象,只把军队移驻山海关。有些企业一面想要以诚信示人,另一方面却在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如此南辕北辙,企业的信誉怎么能树立起来。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都为陈迹,令人唏嘘不已。A.B.C.D.25. 根据文字筛选信息,仿照示例准确概括太平猴魁的其余五个特点,每个短语不超过 6 个字。(5分)太平猴魁,中国历史名茶,创制于 1900 年。产于黄山北麓的黄山区,产地低温多湿,土质肥活,云雾笼罩。此茶具有清汤质绿、水色明、香气浓、滋味醇、回味甜的特征。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谷雨前后,当 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太平猴魁精工细制,分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工序。太平猴魁茶叶有利尿、减肥、防龋齿、美容护肤等多种功效。示例:历史悠久作答: 四、写作(60分)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史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经史昭示后人,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延展,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高一月考八语文答案2019.51.A 【解析】准:折合,抵偿;中的“生”是“甚、深”;惫赖:凶狠泼辣荐:羞惭早晚:随时市曹:热闹街市刷卷:上级官员考察下级衙门的刑狱案件2.B【解析】音乐曲调方面元杂剧以北方音乐为基础,因此有别称“北杂剧”,采用的是北曲联套的形式。每一折用一个套曲,每一个套曲一般都连缀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牌组成。【正宫】【南吕】是宫调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卜儿扮演老年妇女,净是地位低下的喜剧性人物。杂是除以上三类外的演员。有孤(当官)、驾(皇帝)、卜儿(老妇人)、徕儿(小厮)、细酸(读书人)等。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3.C【解析】A没有设问,有反问。B窦娥并非毫无条件的顺从。D.又富于奇异的浪漫主义色彩。4.D 【解析】(侍萍看到周萍打鲁大海以后,她感情上受到了刺激,想要揭开母子关系、兄弟关系,却马上意识到不能这样做,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挣扎。)5.B【解析】撕毁支票表现了她对残酷现实的清醒认识,对周朴园的蔑视和对不公平社会的抗议,也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6.C【解析】 “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7.B【解析】“烟波”、“暮霭”、“楚天”均为作者想象的,是虚写。8.D【解析】苏轼是一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所以词中虽然流露出消极苍凉的思绪,但终究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的精神。9.A【解析】定风波是词牌名而非题目。10.B【解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11.B【解析】以廉颇自比,表示仍能为国效力,同时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12.C【解析】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这是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13.A【解析】只是其后期悲惨生活的写照而非“一生”。14.(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2)杨柳岸,晓风残月(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5.C【解析】录:总领16.C【解析】分清句间关系,借助谓语动词来断句,这里的谓语动词分别是“还”“迎”“载”“观”“归”17. A【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观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错误项设题角度有:错解词义、夸大其词、 故意颠倒、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时序错位等。A项 “刘璋召见费祎”有误,应是“刘璋派使者迎候伯仁,伯仁就把费祎带到蜀地求学”。18. (1)孙权很器重费祎,对他说:“您是天下有美德的人,一定能成为蜀国辅佐帝王的得力大臣,恐怕不能多次来我们东吴了。”(2)延熙七年,魏军驻扎在兴势 ,后主授予费祎符节,率军前往抵御。【解析】得分点准确翻译,(1)“器”“股肱”“数”,(2)“次”“假”“御”。参考译文:费祎,字文伟,江夏鄳县人。幼时父亲死了,依靠堂父费伯仁生活。伯仁的姑姑是益州牧刘璋的母亲。刘璋派人迎接费伯仁入蜀,伯仁就把费祎也带到蜀地求学。正遇上先主刘备定都蜀地,费祎于是留在了益州,与汝南人许叔龙、南郡人董允名气相当。这时许靖的儿子死了,董允和费祎打算一同去参加许子葬礼。董允向父亲董和说要一辆车子,董和便给他们派了一辆从后面开门的鹿车,董允面有难色不愿上车,费祎却抢先登上去。等到达安葬地,诸葛亮等显贵人物都到了场,他们的车辆装饰很漂亮,董允下车后表现出很不好意思的神色,而费祎却泰然自若。驾车的人返回后,董和向他询问此行的情况,知道了两人的表现,就对董允说:“我常常疑心自己还没有分辨出你和费文伟的高下,从今以后,我清楚了。”先主立太子后,费祎与董允都做了太子的门客,被提升为庶子。后主刘禅即位后,任费祎担任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南征回朝,群官到都城外几十里处迎接。其中大多数官员年岁和官位都比费祎高,而诸葛亮却特地让费祎与自己同坐一辆车,从这件事起大家没有不改变对他的看法的。诸葛亮考虑到刚从南方征战回来,任命费祎为昭信校尉出使东吴。诸葛恪、羊銜等都才学渊博,才能卓越,很有辩才,论辩责问言辞锋利,而费祎与他们谈论时却言辞舒畅、含义深刻,据理作答,对方最终不能使他服输。孙权十分器重费祎,对他说:“您是天下有美德的人,一定能成为蜀国辅佐帝王的得力大臣,恐怕不能多次来我们东吴了。”费祎返归蜀国后,被升为郞中,诸葛亮率军北上驻守汉中,请费祎作参军。费祎因为奉命出使办事符合皇帝旨意,多次出使吴国。建兴八年,他被调任中护军,后又调任司马。这时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两个互相憎恨,每次坐在一起便发生争吵,魏延有时还举刀向杨仪比划,杨仪则涕泪横流。费祎常常坐在他们中间,直言劝谏,分别予以劝解,直到诸葛亮时代结束,让魏、杨两人能够各尽其才,全靠费祎补救调解的力量。诸葛亮死后,费祎做了后军师。不久,代替蒋琬担任尚书令。蒋琬从汉中回到涪县,费祎升任大将军,总领尚书事务。延熙七年,魏军驻扎在兴势 ,后主授予费祎符节,率军前往抵御。光禄大夫来敏到费祎府上为他送行,请求和他下围棋。当时军书往来传递,人马均已披上曱衣,严整待令出发,费祎与来敏专心下棋,毫无厌倦的神色。来敏说:“刚才只是试一试您罢了!您确实让人放心,此次前往一定能打败敌人。”费祎赶到前线,魏军就撤退了,费祎被封为成乡侯。蒋琬执意辞他在州中的官职,费祎又兼任益州刺史。费祎主持国事时的政绩名望,大体上可与蒋琬并列。延熙十一年,费祎离开京都驻守汉中。从蒋琬到费祎,虽然身在朝外,但奖赏惩罚之事,朝廷都要先向他们征求意见,然后才施行,受到后主的推重信任像这样。延熙十六年的岁首大会,魏国降将郭循也在座。费祎畅饮沉醉,被郭循亲手持刀所害,赠谥号为“敬侯”。19.C【解析】并非自信豪壮,而是壮志难酬,青史无名的愤懑不甘。20.(1)上阙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将嵩山三十六峰比作剑气直冲星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