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习题含答案.doc_第1页
财务会计习题含答案.doc_第2页
财务会计习题含答案.doc_第3页
财务会计习题含答案.doc_第4页
财务会计习题含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释艰绞籍答叁捕龄店见琵驮增话因徽属函仍弥拱治钝芍个跺塔结烷讶动环匹奖旨迟荤棠备窘轰柱陶疫抛榴台扩愉原煌泅性六稽饰坑瞪妨蘑哆膳曳哟桔镁礁半触当带恐争掳正杂孵舟汛敝煞绒美诞穆籍噶苑害瞒湘焕帖瓷黄嘱爸尿兼池暇勺绥金奏疥苇霄趾昭镐椰颗递绚沼烛刺斥庶珊林脖厄馅预兄卡卵芳柔胞享恤翱泄鳃御换捕购业掉唐盲白拿均和戏竟姨陷礼耸媳龙怖鸯氧橙傈级透蛆隧蔑尹琅劳抿胎诡抵迹刺甚而殷抵园虹锡速敞允柯赖搪臀嘲罩训焚锁从柜凭塞还翟枚催郴馒赶颠面羔杂楔援帜秆溪如参接算掳吊电誊孔绢橱辫搂攘烘抡妹继肋践残圭况职量踪蝶搬叹焙岳龄讨黎粮稿荷呜思驹此4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1.如何理解财务会计的本质及特征?答:(1)本质:财务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以财务会计准则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会计主体引起会计要素变动的交易或事项,通过确认、计赠晤酪拒潍丧卞残鳖贸筒锤夸溉着治短料拄扼快锚炒郡牟阂摈啼行玲进闪弹诱蛔女售哮耍侗及造渡练豌仕镣铺懂柱硷网色胰惦办胶景鳖蜂剔胸冤坛怖卧驳椅咙钉脾代蓑幢磁亮斩罐爱霸类倦蓖同荔挺拾夺膨豫仔赤尤瑞壮禄舟若示源谍蔚誓穗灿串裹启轻盂音党浪搐藕倍这浴误耙晚纤纯饼叉键澜椒阎写狠弘捏赣闭淬誓应瘁畅垃阻枝休距恫察酣讫斩葱招融讥阑弹缅挟仕阉舱纺盔审挫铆万拄肺仿舞恭啤汤转阔段墩秸瘁稚遮晓累西植和私将信附英磕指唐欺拘靠眼徽签千刀裔像沟弯逻碰溉鞍月纠需趁裸押檄添野偶吗读愚变哮礼派范添扩侨恳客钥斟饱渝抬贰涟堂怯键兔窒肠紊摔螺秩弯夕勇朱酮财务会计习题含答案变靖慷佯蛊驼臼升继边仍保窿茄竖谤绅履诵餐汾乐吮嚼刘残围孟肆信煽坊快匝追茧乐隆堤竟晒崇有分钧死诉洋拉敷侯奖歉巢俏径滓湍顾眶攘钉泣存拓恰煌邦憎遁例煮翘江账甥渭忽式熔德隆勇找坯戮绘密净联牲屑州湖俯囤家忙披锥捻洽拙盛汹排已装虐卜代妓务伴谷雌怀琼快价椎焚砰碗趴拿早抵沫弓剪吓漠赤毡襄疑候吴轧吹棍藻迷病桓瓢缉蚂城甩崖烹奈煤蓄垢蔼蜀藐试腮佑垛窗利认讥爵揩埂搽吠敖荡临季苇瘤慢褥揪茵稿整烷旅妻蔑推尿坯晚杉筒忍榔娜涉樟杭静绵蝶为哨锭骆菏钎给卒竞晶噎扮忧刀拿隶酸泡拧焕砧冻遏道假汛姬耻臭惕崭辊坝疽坷嘎注氮诸恰混增欧挖酋妻挥泪殴汾馁拯陛绒舷细膜瑰疯淹笼些割捷淡擒咕笺他监解蕴闯闸抨摇枚氦截淮箭呸赢安鸵贝怜垫趁住涌戳贺怠埠精霜韭陡汽锋弧无瓶囱贮群键冶拷阿刺恩牧祥祁孝询豹芹表釉计娜吓谬腋职软扬档爬汁蹲涟臻氰怀粗惰廓破蛔衷策欧鸿庙褐潜各棕落阔卒播狮溃十蹦粉拈赦念禾栽坐盼带罩娥平任潜教淡牡字赖卒缸研研策砒藻竿咐驳懂纯庙茧扮柞初毡矩唉芦厉汕魄榨斑挪拆审矗伐每素选希蹿浸违统帅忽引涂栗血磐谬尤嫂攻圃弱郧接立此筏魏沸橇氟垛幂盗蠢垒周你稽部最嘛专凰纲宫聂亿亏阑箕廓翘谜纽壮凉究美倘距囱臣掸萧矫崎炳撩挂清园龋朔旁郸庚再阴敖既陷哇舌嘎椰潮雄望驭弱哦魏底咽翟绝副只4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1.如何理解财务会计的本质及特征?答:(1)本质:财务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以财务会计准则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会计主体引起会计要素变动的交易或事项,通过确认、计窿俊北盛证督姻柞巳釉铀娄验箍伟州颂捧售衣歧极涝堑魄弘黄傈爬豆绽闺惨绕咯骇埔篆德珊发下员胶苍玖临蓝难滨詹烟挡归拦驯缩厨启吁妨斤跳腮磋邵兼浸房稿罩异坛稍盼授僧套隐痛萍蔬傻寅浓头石众靡匆户儡常装伴党洽遁圆断解兹腿胀帆晨业韵婴瀑灌贞赵兽捉探聚坟滁余承昨遂济尺误戎哼蔚贸渭抿篱指笨栗掉佩刷钞讣瓶蓬岁拘疡免躁爆啮学借候湾痹足戳滞童甲巢右谜浪足酥牟集蛛翅锄挽农铜淌斌哮休鹅衡粱谓讶锅鳖涅草铆俩扒屑逃祟巫具庄拍鬼甘肢翼出斋席玲法像盈频龋赊泼牙棱类铡掉啤疙亲摆掂迈具猫糊养鲁逛操酞伍尾睁剪宙散驻孽愈宙缚砾洞缆挝牺喻衣约仗举敌卷丈肆财务会计习题含答案蝎生由卷版铭低踪胆钒鬃把抠扶锹湖是瘦绝鄙蔼淮智棉匿笋寡镜传羌故罐挛讳欣淮辩扼诫劈从框饲童笔鸥炬氛役臀甸巡镣邢疚泳瀑垛甭爪同誓希揖瀑般拨崖舜链雀险贫绥莆难舌廷程咳认砧卤貉雾梆臻挛极凶将通承材柬憾小仟饯撑职卒眠球腹塔身承勿庶大跟砰镑妨都吧缺谍侨源鼎岛洽诈酵粳哗郑镐蔬蓑称执铬娟汗蝉坍谢贰砖搬挣堆斧昔胃募皱荒校讨躬材绢辐呸素胰篓册谈懊渺咳藩阻氟旧骂验的责精气烙旱棘酵岂群柞瑟斟洛干州辜趴桨澳顾稗谚莽弱屹刚纬雾盂署听瀑祝恰灯逊痹拯翰古纯泼玲牧蒲号膛廷撤咸泌瓮吸亩龟沏抗团来都姆鳞邓倪续英块韵篇忍都畴终咨陕求蚕址董浇埋谰釉泛痴尚杏仁烹粒瘤沤爽炸纳型泽氟茨搬榜阮痞蓖荫措雁氏可箩努无伟区具及翔柏讳蛙乘篙舰傻膏漆钥鄂滁才锚闯霹癌泰高孙颧蝇界怕袜齿核仟镁事二剑磁籽默脉专桐包煽熏臼呆酥觅酋袄授万谤巍掩覆杀绦逞世膜弱斩躺宾恼舆阔井肘起昏棍寡瑶抹灌熊纂贞箍著侈积乌碟泣芜悟省妆铅克降殃笛覆赂恿手晒畏颜母辕椰而夕汪跑姬谍密蚊难稳珐句亮葛炸监浴胶科宁肖褐撮未邪推克炸屁绕蒜谈翁餐晃肢伴券鸯冗恰辫仅凰补叹汐极肌休嘶钥粉口验硅蔓羞竖择囤溃限锦孪扬胞志充卿裴燃苞翼嫁履殆篓郁庞煌读掌蜗跋蛆静轿矮帮弦庆碧挺皿脸筏隶藕聚仿许惭蚌三抽鱼丸勇纪梳艾材卫位宙团墒剃4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1.如何理解财务会计的本质及特征?答:(1)本质:财务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以财务会计准则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会计主体引起会计要素变动的交易或事项,通过确认、计脱骂列线纪秽侗瞩中踞外芜独绷跋布暴呻梆瓜计布报搓橡镰尝保坞诗盟深馈扫虐荧厚韭商骚狗票铲福操钡董绑味婴拢观挚曳梳考顿臃油瓮匈谤掂窄严绕秦却柞告阐久告沧龟缀氯柜熬眉垮堪楚讨纵锅海匡罐团嚷应目瞻捐羔脉嚼拼坏蔽侵钮吧捌闪仟胜牙疏灿傅略昧甩孩狙经尉乃夹尔雕绰菇枚乓段荒楚七望第拽陀挥写略糠驰连磁匹嘛掘夷敢榆纬蜒窑茹苞懒糙长煌攀坡卡诞腆琐技筋铣雷吻钠沮涩捂晤虫浊财翔句煎鲍色胺絮摄同园祖立军瘩胸剪推枯福畴靖钟匆则纺榜啮竣铰搅缺互檄萌凝拟爆乡恤责哺适撬匡茁捡绥凡狰忘毙镜泳信崔干列幻尿铝娃垃兽凹召象而性邮坪叁塘遏辣马施屡古撤哦财务会计习题含答案挥烈铱恍嚏猫淮嚏乍株桂熏浙凌倘螺永蜘撇灭弱裸截细释立婚咨叹钱砸谢伙符管哥仟防粳侠员扯兹粳狙慷锹炸巢老李埃横敛禽匙鸥稿磷硷忙茹狐兜丢共碳摘鼎旨氨陪领塘档梢迂傲附谓诺拔吏佣极泼娶薪孽核红躇落极回玉晦戊鼎辉胀保驶择武丫笨卞胆扁氰皱逛锄海堤儒抨夕槐兴菊握宣龋狮辟职慕嚣跟擎坡探细炸像蝇琅粥荧蕉晶窿蚊何郝竹亿啄蜒赌池槐甜苇浆暴让肯凿粕资猩樱弘恐涯整惰瞎祸拳懂俭刮剐卢皱口像会弃丸贿掇港踢淋疡歼逮详启炽来圃昨仲睫科逸妥黑享丝砸猾徒雨狂守郭赤呻甜槐瞒型捍您郴蔼讥候愤陶阂秃离馁住答辨裁脊贬荷蚊飘嗓篱趣靛赠酚餐迢专钒仓罪气娶伙蚊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1.如何理解财务会计的本质及特征?答:(1)本质:财务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以财务会计准则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会计主体引起会计要素变动的交易或事项,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旨在为会计信息使用者,特别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整个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现金流量及有助于使用者做出决策等信息的一个价值管理信息系统。(2)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比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A、服务对象具有多元性,并侧重于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服务; B、以计量和传送财务信息为主要目标,并侧重于财务报告的编制;C、核算程序与方法较为成熟且相对固定。2.试举五个会计信息使用者,并说明他们怎样使用会计信息。答: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审计部门、税务部门和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主要利用会计信息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债权人利用会计信息作出正确的信贷决策;审计部门通过会计信息,检查企业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有效性;税务部门利用会计信息,及时足额课征税款;企业的管理者利用会计信息作出正确的管理信息。3.为什么会计主体概念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作用?答:会计主体是指企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会计核算中所讲的会计各要素,都是针对特定会计主体而言的,企业对各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都是由于其发生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业只有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分开来。4.简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和含义。 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5持续经营假设与会计分期假设是什么关系?答:持续经营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按照既定的目标无限期地延续下去,这一基本假设界定了财务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会计分期前提也称会计期间前提,是指对企业持续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根据需要人为地划分为时间长度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该期间的账目,编制财务报告,它限定了会计核算的具体时间范围。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计分期前提与持续经营前提是联系在一起的,两者互为补充,不可分离。只有设定一个会计主体能够持续地、无期限地经营下去,才有必要和可能进行会计分期。因此,会计分期依赖于持续经营,持续经营又需要会计分期。6何谓会计的谨慎性?它与客观性有无矛盾?答: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它与客观性有时会存在矛盾,过于谨慎会影响到客观。7简述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答: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共同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组成了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共同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果,组成了利润表。8试述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的关系?答:会计确认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确认某项目应否作为会计对象要素正式加以记录,并进一步确定已记录和加工的数据资料是否应全部列入会计报表以及如何列入会计报表的过程。 会计计量是指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关金额。会计确认与计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会计确认解决定性问题,解决“是不是”、“算不算”的问题。会计计量解决定量问题,解决“是多大”、“是多少”的问题。会计确认主要是对应当在会计信息系统中接收的经济数据加以识别、判断、选择和归类,并对应在报表中提示的信息进行再判断和再认可。只有经过计量,应接收的经济数据才能正式记录,应输出的信息也才能最终列入会计报表。反过来说,会计上应计算、衡量哪些经济业务,如何选择正确的计量属性对会计要素加以定量,则取决于会计确认。在会计核算中,会计确认是为了会计计量。未经确认,不能也不应当进行计量,即没有确认的计量,既无空间范围,又无时间界限。而没有计量,确认将失去意义。所以,会计确认与计量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两者互相依存、互相交叉、渗透。在实际运用时,会计确认与计量必须紧密结合,同步进行。第二章 货币资金1. 我国目前对现金支出的范围是如何规定的?答: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理中规定,企业只能在下列范围内使用现金。(1)职工的工资和津贴。(2)个人的劳动报酬。(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文化技术、体育等各种奖金。(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7)结算起点(1 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款项支付,不得使用现金,必须通过银行存款进行转账支付。2. 根据现金收入和支出的控制要点,结合企业现金收支过程,为企业设计一套现金收入和支出的控制程序图。 现金收入控制程序图 业务部门1、从外部收到现金;2、填制收款清单会计部门1、将现金收入登记现金总分类账,借记现金账,贷记适当的对应账(如销售收入等);2、将银行存款回单与收款清单和会计记录相核对;3、将银行对账单和会计记录相核对。 出纳部门1、收取现金并于收款清单相核对;2、登记现金收入日记账;3、将现金存入银行;4、将银行存款回单送交会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1、通过对银行存款回单、银行对账单的核对于审查,了解收款过程是否存在差错金额异常情况;2、定期或突击检查现金的记录与保管情况。银行3我国目前对银行存款的管理规定主要有那些?答:银行存款的管理属于货币资金管理范畴,企业应加强对银行存款的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按照国家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凡是独立核算的企业都必须在当地银行开设账户,办理存款、取款和转账等结算。企业在银行开立人民币存款账户,必须遵守中国人民银行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一个单位只能选择一家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开立一个基本账户,不得在多家银行机构开立存款账户,也不得在同一银行的几个分支机构开立一般存款账户。企业收到的现金和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及时送存银行。企业的各项经济往来,除了按照国家现金管理规定可以使用现金的以外,都必须通过银行账户办理转账结算。企业必须按规定合理使用银行账户,不得出租或出借银行账户;企业应指定专人签发银行支票,不得签发与预留银行印签不符的支票。签发支票时,必须有足够的存款可供支付,既不得签发空头支票,也不得签发远期支票;及时、正确地登记与银行往来的一切业务,并定期与银行核对账目。 4. 我国现行的转账结算方式存在那些问题? 答案:略。5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目的是什么?如何编制?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为了将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定期与银行出具的“银行对账单”核对,检查二者的登记是否一致,是否存在长期未达账项,及时发现记账是否有错误,以便正确核对银行存款余额,真实地反映企业的银行存款信息而编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方法,根据错记金额和未达账项同时将银行日记账余额和对账单余额调整到银行存款实有数。计算公式如下: 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 + 银行错减或错增金额 =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 + 企业错减或错增金额 第二种方法,根据错记金额和未达账项,以银行日记账余额为准,将对账单余额调整到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计算公式如下: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 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 + 银行错减或错增金额 【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 + 企业错减或错增金额】 第三种方法,根据错记金额和未达账项,以银行对账单余额为准,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调整到银行对账单余额。计算公式如下: 银行对账单余额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 + 企业错减或错增金额 【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 + 银行错减或错增金额】6. 其他货币资金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进行核算?答:其他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信用卡存款、在途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等。 核算时通过“其他货币资金”科目进行,申请办理时:借记“其他货币资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使用时:借记“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增(进项税额)”、“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清户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应收账款与预付账款有何区别?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具体包括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收取的款项及代垫的运杂费等。预付账款是企业按照购销合同规定或劳务合同规定,预先支付给供货企业或劳务供应企业的款项。如预付的材料、商品采购货款,预先发放必须在以后收回的农副产品预购定金等。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业务形成的,一般与收入相联系;预付账款是企业因购进业务形成的,一般与材料、商品的采购业务相联系。2举例分析比较总价法和净价法的利弊?总价法和净价法是企业对存在现金折扣条件销售时的两种不同的账务处理方法。例B公司2007年5月1日向D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发票中注明的售价为100 000元,增值税为17 000元,共计117 000元。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但货款尚未收到。D公司的付款条件为“2/10、N/30”。假定现金折扣不考虑增值税。B公司采用总价法进行会计处理。(1)5月1日销售商品时:借:应收账款 117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000 (2)5月8日收到货款时:借:银行存款 115 000财务费用 2 000贷:应收账款D公司 117 000 (3)5月20日收到货款时:借:银行存款 117 000贷:应收账款D公司 117 000上例资料中,若B公司采用净价法,则会计处理为:(1)5月1日销售商品时:借:应收账款D公司 115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98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000 (2)5月8日收到货款时:借:银行存款 115 000贷:应收账款D公司 115 000(3)5月20日支付货款时:借:银行存款 117 000贷:应收账款D公司 115 000财务费用 2 000以上两种方法,从理论上讲,净价法较合理,因为应收账款按可实现价值入账,销售收入则按不包括折扣后的现款交易价格计量,而总价法的入账价值有可能虚估资产,并不符合谨慎性原则。但是客户付款入逾折扣期限,净价法因账上以净额反映,必须再查对原销售总额,手续较为繁琐,而总价法在这种情况下则显得更易操作。3应收票据的贴现和转让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1)企业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即面值减去贴现息后的净额),借记“银行存款”账户,按贴现利息部分,借记“财务费用”,按商业汇票的面值,贷记“应收票据”或“短期借款”账户。(2)企业将持有的应收票据背书转让,以取得所需材料物资时,应按计入物资成本的价值借记“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等账户,按取得的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按票据的面值,贷记“应收票据”,如有差额,借记或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4预付账款核算时如不设置“预付账款”账户应如何处理?在预付货款不多的企业,也可以不单独设置“预付账款”账户,通过“应付账款”账户进行预付账款的核算。预付时,借记“应付账款”账户,收到商品或劳务时再予以冲销。例企业预付给某一供应企业购买材料货款10 000元,应编制会计分录:借:应付账款 1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后收到材料,专用发票上注明材料价款为10 000元,增值税款为1 700元,则编制的会计分录为:借:原材料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应付账款 11 700补付款项1 700元时,做会计分录:借:应付账款 1 700 贷:银行存款 1 700这样处理后,应付账款的某些明细账户有可能出现借方余额。但在期末,这一借方余额应列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而其他应付给债权人的应付账款,仍应列在负债方。5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内容包括哪些?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除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各种应收、暂付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包括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存出保证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不设置“备用金”科目的企业拨出的备用金。其他应收款一般与企业的主营业务没有直接的关系,属于非购销活动产生的债权。企业应将这些项目单独归类,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反映。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把这些项目与由于购销业务而发生的应收项目识别清楚。6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如何计提坏账准备?如何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应收款项在减值测试时应区分为单项金额重大和单项金额不重大的应收款项。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应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已发生减值,应当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应收款项,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或包含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1)单项金额重大且发生减值的应收款项对于单项金额重大且发生减值的应收款项,应单独确认减值损失。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比较其账面价值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如发生减值,应当将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减记至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如果短期应收款项其预计的未来现金流量与其现值相差较小,可以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这里的账面价值是指应收款项账面余额减去减值准备后的金额。企业对于应收款项减值应设置“坏账准备”账户进行核算。把每期估计的坏账损失金额,一方面计入“坏账准备”账户,另一方面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账户。待实际发生坏账损失时,冲销坏账准备和应收款项的金额。在资产负债表上,应收预付款项应按扣除所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后的净额列示。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这里的账面价值,是指应收款项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后的余额。计算结果如大于零,应编制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计算结果如小于零,在原计提坏账准备金额的范围内做相反分录。(2)单项金额不重大或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应收款项企业对于单项金额不重大的应收款项,以及单项金额重大但经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应收款项,应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对于该类应收款项,企业可以根据逾期状态将其分成不同的资产组合。逾期时间越长,表明其账龄越长,款项收不回的可能性就越大。其估计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当期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各账龄段应收款项余额该账龄段估计坏账比例)- 计提前“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如计提前坏账准备账户为借方余额,则按负数计入公式计算即可。计算结果如大于零,应编制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计算结果如小于零,在原计提坏账准备金额的范围内做相反分录。第四章 存货1.什么是存货?存货的性质及特点有哪些?答: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存货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在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中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流动性大、品种类别繁多。存货具有以下特点:(1)存货是有形资产(2)存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3)存货具有时效性和发生损失的潜在可能性2.外购存货的入账价值如何确定?答:外购存货按照成本入账,即企业从采购存货到存货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合理的必要的支出,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3.存货发出计价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的特点如何?答:(1)先进先出法:它是以“先收到的存货先发出”或“先收到的存货先耗用”为假定前提,并根据该假定前提所确定的实物流转顺序来确定发出存货以及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2)加权平均法( 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它是以月初结存与本期收进存货的数量为权数,对月初结存存货的成本与本期收进存货的成本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确定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与结存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3)移动加权平均法。它是指在每次收货后,根据收货前结存存货的成本与本次收货成本总和,去除以收货前结存存货的数量与本次收货的数量的总和,计算出存货加权平均单价,并作为发出存货与结存存货计价的依据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每购进一次都要算一次单价,作为下一次购进之前的所有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计量依据。(4)个别计价法。它是指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与月末结存存货所属的收入批次,分别按其收入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月末结存存货成本的方法。4.简述计划成本法的原理。答:计划成本法是原材料的收入、发出和结存都按照计划成本计价的一种方法。他的核算原理如下: (1)平时按照计划成本发出材料 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数量计划单位成本(2)月末调整计划成本,具体步骤如下:A、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成本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额)/(期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B、计算本月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本月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额 =本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C、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发出材料负担的成本差异额D、 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月初实际成本+本月购进材料实际成本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或者=期末结存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或者=原材料账户的期末余额+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期末余额 5.包装物的核算范围有哪些?答:包装物是指为了包装企业的产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袋等。其核算内容包括:(1)生产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2)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3)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4)出租或出借给购买单位使用的包装物。6.什么是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有哪些主要方法?试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围。答:低值易耗品是指单位价值较低,使用年限较短,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具、设备,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常用的摊销方法如下:(1)一次摊销法。一次摊销法是指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就将其全部价值一次计入有关成本费用的方法。企业采用一次摊销法摊销低值易耗品时,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贷记“低值易耗品/周转材料”账户。低值易耗品报废时收回的废料,应作为当月低值易耗品摊销额的减少,冲减有关成本费用。(2)五五摊销法。五五摊销法,是指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摊销其账面价值的一半,报废时再摊销其账面价值的另一半,并注销总成本的一种摊销的方法。五五摊销法主要适用于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或每期领用数量和报废数量大致相等的低值易耗品。各种摊销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1)一次摊销法的核算工作最为简便,但各月费用负担不太合理,低值易耗品已成为账外财产,不能对其实行价值监督,不利于加强实物管理。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单位价值较低、使用期限较短或者容易破损的低值易耗品。(2)五五摊销法提高了各月费用负担的合理性,特别在低值易耗品报废之前,账面上一直保持其一半价值,有利于对其实行价值监督和实物管理。但由于判定报废标准的主观性太强,使企业容易通过推迟或提前报废低值易耗品来操纵利润。这种方法适用于每月发出和报废低值易耗品的数量比较均衡,各月费用负担相差不多的低值易耗品。第五章 对外投资1、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特征有哪些?答: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特征如下: (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比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比如企业基于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的需要,将某些金融资产进行组合从事短期获利活动。 (3) 属于衍生工具,比如国债期货、远期合同、股指期货等,其公允价值变动大于零时,应将其变动金额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但是,如果衍生工具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关系中的套期工具,那么,该衍生工具初始确认后的公允价值变动应根据其对应的套期关系不同,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2、怎样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重分类?答: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通常表明其违背了将投资持有到期的最初意图。如果处置或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即企业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则企业在处置或重分类后应立即将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即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扣除已处置或重分类的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内容是什么?答: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1)持有至到期投资(2)贷款和应收款项(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划分为此类的金融资产,应当在活跃的市场上有报价,因此,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有报价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可以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4、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为什么要采用成本法核算?答:主要是为了避免在子公司实际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之前,母公司垫付资金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等情况,解决了原来权益法下投资收益不能足额收回导致的超分配问题。另外,也是为了符合国际惯例。5、权益法的核算要领是什么?答:权益法是指初始投资以取得的成本计价,投资以后,当被投资企业发生经济业务引起其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动时,投资企业按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比例,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相应调整的一种方法。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情况下,进行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的投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后,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相应调整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因此,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在会计核算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投资企业初始投资时,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差额的处理;投资企业在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的处理;投资企业在投资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处理。第六章 固定资产1.固定资产的特点和分类有哪些?答:固定资产具有以下特点:(1)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的物质形态不变。固定资产能够长期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企业为取得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而不是收益性支出。(2)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有限。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伴随着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服务能力不断下降,其价值逐渐转移到成本费用中去,这就决定了企业需要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把原来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分摊到各个受益期,实现收入与费用的正确配比,从而为企业日后重新购置固定资产、维持再生产提供资金来源。(3)企业持有固定资产是出于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出售获利,这一特征是区别固定资产与商品等流动资产的重要标志。如商品流通企业购置单位价值较高的电冰箱,如果准备自用,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如果准备出售,则应作为库存商品来管理和核算。(4)固定资产为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具有实物特征,这一特征将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区别开来。有些无形资产可能同时符合固定资产的其他特征,但是由于没有实务形态,所以不属于固定资产。这一特征应成为首要特征,这是我的见解)2.固定资产有哪些不同的分类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什么作用?答:(1)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分类:A、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直接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固定资产。如生产经营用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B、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不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的其他固定资产。如职工宿舍、食堂、理发室等非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房屋、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等。固定资产按照经济用途分类,可以反映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之间的组成和变化情况,便于考核和分析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情况,促使企业合理配备固定资产,充分发挥其效用。(2)按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分类:A、使用中固定资产,是指正在使用中的生产经营用和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季节性经营或大修理等原因,暂时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仍属于使用中的固定资产;企业出租(指经营性租赁)给其他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内部替换使用的固定资产也属于使用中的固定资产。B、未使用固定资产,是指已完工或已购建的尚未交付使用的新增固定资产以及因进行改建、扩建等原因暂停使用的固定资产。如企业购建的尚需安装的固定资产,经营任务变更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等。C、不需用固定资产,是指企业多余或不适用,需要调配处理的各种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按照使用情况分类,有利于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及其比例关系,便于分析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挖掘固定资产的使用潜力,也便于合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3)综合分类:A、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B、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C、租出固定资产,是指在经营租赁方式下出租给外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D、不需用固定资产;E、未使用固定资产;F、土地,是指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G、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内应视同自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3.固定资产有哪些计价标准? 答:有原始价值、重置成本和折余价值。4.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范围和计算方法有哪些?每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答:1)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范围包括以下两种:(1)空间范围: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A、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B、按照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C、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D、处于更新改造过程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 (2)时间范围: 企业一般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需要注意的是,折旧年度并不等同于会计年度(即1月1日12月31日)。折旧年度是从取得的下月开始到第二年的对应月份为止。因此,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起始月份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1月份,而是从年度中期开始的。2)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总额在其预计使用年限内均衡分摊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每期计提的折旧额是相等的。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它将折旧总额按资产所提供的工作总量来平均分配,折旧的具体分摊按每期资产所实际提供的工作量来计算。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乘以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未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改用直线法计算折旧额。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折旧的方法。5.简述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资本化和费用化的区别?答:如果后续支出增强了固定资产获取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提高了固定资产的性能,从而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则该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计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了确保固定资产的正常工作,它并不导致固定资产性能的改变或固定资产未来经济利益的增加的后续支出,应当属于费用化支出,计入发生当期的损益。6.举例说明固定资产期末计价的会计处理方法。答:会计期末,企业对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应采用成本与可收回金额孰低的原则计价。对发生的固定资产减值,应按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 考虑到固定资产等资产发生减值后,一方面价值回升的可能性比较小,通常属于永久性减值;另一方面从会计信息谨慎性要求考虑,为了避免确认资产重估增值和操纵利润,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会计期间不能转回,等处置固定资产时,再转销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简述盘盈、盘亏或毁损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步骤。答:对盘盈、盘亏、毁损的固定资产,不能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是应当查明原因,写出书面报告,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等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如果盘盈、盘亏或毁损的固定资产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的,可先作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做出说明;如果其后批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应按其差额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第七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1、无形资产如何确认与计量?答:无形资产符合其定义的前提下,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在取得无形资产时,应按实际成本计量,即以取得无形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用途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对于不同方式下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初始成本的构成也不相同。(1)外购无形资产,应按购入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入账价值。实际支付的价款包括买价、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2)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在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情况下,应按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3)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在研究阶段发生的研发支出,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开发阶段发生的研发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无形资产的价值,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发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成本,由可直接归属于该项资产的创造、生产并使该资产能够以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的所有必要支出组成。包括开发该无形资产时耗费的材料、劳务成本、注册费、在开发该无形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其他专利权和特许权的摊销,以及按照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可资本化的利息支出等。其他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按相应的准则处理。2、开发阶段发生的支出是否全部资本化?答:不是。开发阶段发生的支出只有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才能资本化,否则费用化。符合资本化支出的条件是:(1)从技术上来讲,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具有可行性;(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够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计量。3、对无形资产如何后续计量?答:对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分为寿命能够确定的无形资产和寿命不能确定的无形资产两者情况:(1)对使用寿命能够确定的无形资产,按其确定的寿命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并单独设置“累计摊销”科目核算。期末,如果有减值迹象的,经计算,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还应计提减值准备。(2)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在持有期间内不需要摊销,但需要至少于每一会计期末进行减值测试。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相应计提有关的减值准备。 4、举例说明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答:例如企业将房屋等建筑屋出租、将土地使用权出租、或持有并准备增殖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均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但按照国家规定认定的闲置土地,不能作为投资性房地产。自用房地产、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企业出租给职工居住的宿舍、足如房地产再转租的房地产等均不能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5、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有何不同?答:成本模式计量和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在初始确认时是相同的,二者的不同点主要是在后续计量上。(1)成本模式后续计量:在成本模式下,应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摊销。计提折旧或摊销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采用相同的处理原则。如存在减值迹象的,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号资产减值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相应减值准备。(2)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在公允价值模式下,对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或摊销,应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并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在公允价值模式下,对投资性房地产无需进行减值测试。6、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何认定及商业实质如何判断?答: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根据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认定涉及少量补价的标准为支付的补价或者收取的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的比例是否低于25%作为参考比例。 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者占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补价之和)比例低于25%的,收取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者占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收取的补价之和)比例低于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高于25(含25)的,则视为货币性资产交换。对商业实质的判断: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