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诗文吟诵大赛策划案.doc_第1页
中华经典诗文吟诵大赛策划案.doc_第2页
中华经典诗文吟诵大赛策划案.doc_第3页
中华经典诗文吟诵大赛策划案.doc_第4页
中华经典诗文吟诵大赛策划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经典诗文吟诵大赛”策划案为了活跃校园文化气氛,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陶冶其高尚情操。同时,也为强化学生的读书意识,提高学生的读书热情,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推动良好的校风、学风建设。决定在全系范围举办“读百部好书”活动“2014春季读书节”之“中华经典诗文朗诵大赛”。一、主办单位:物联网系学生会二、承办单位:生活部三、活动时间:2014年4月29日(星期二1830)。四、活动地点:读书馆小报告厅五、参赛对象:13级全体学生六、报名方式:各班级于4月12日17:00前将选送的选手名单及各自朗诵的篇目题目、联系电话报送至系学生会生活部,每班至少选送一名选手参加比赛。 七、参赛方式: 可单人朗诵,可双人朗诵,也可多人朗诵八、活动环节:1. 本次比赛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闪亮登场(即自选诗文篇目朗诵),各选手在赛前抽签决定参赛顺序,自选篇目,题材不限,新诗旧诗均可,可脱稿,也可持稿,自备背景音乐,时间为5分钟。第二环节:即兴表演(即抽选诗文篇目即兴朗诵),由参赛选手进场后即比赛开始前1个小时依次抽取篇目,并由选手和助阵嘉宾一起互动完成,抽选篇目由主办方提供,在经典诗文吟诵大赛推荐诵读篇目中抽选, 助阵嘉宾不限(大一,大二,老师,均可)分别按照参赛选手的顺序依次上场表演。 九、活动流程: 1.主持人致开场词,介绍到场评委及特邀嘉宾。 2.参赛选手按依次亮相。 3.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4.参赛选手依次上台表演。 5.主持人公布比赛结果,评委颁奖,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 6.合影留念。十、活动前准备及人员安排: 1.前期宣传:利用早晚自习时间去班上进行宣传,动员大家积极参与。 2.中期宣传:利用海报进行宣传。 3.最后宣传;由参赛人员去班上宣传。 4.赛场秩序 5.场地卫生 6.计分人员 7.计时人员8.背景音乐播放人员 9.人员调配十一、评分标准:根据参赛选手朗诵诗文的内容、普通话标准程度、朗诵技巧、朗诵形式、仪表仪态等来进行评分。评分采取满分十分制。最终比赛结果按评委打分高低进行评定,并颁发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十二、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优秀奖数名:以上获奖选手均颁发获奖证书。十三、评分标准(一)主题内容2分(1)内容1分:紧扣主题,充实生动,有真情实意(2)主题1分:寓意深刻,富有感召力和警世作用(二)普通话4分(1)发音2分:语音准确2分,较准确1.8分,基本准确1.5分,不准确不得分。(2)语速1分:语速恰当、声音洪亮,表达自然流畅1分,因不熟练,每停顿一次扣0.1分。(3)节奏1分:节奏优美,富有感情1分;节奏鲜明,基本有感情0.8分。(三)表达3分(1)表达1分:表达自然得体,动作恰当1分,表达较为自然大方,动作设计合理0.8分,表达基本自然,动作较少0.6分。(2)感情1分:处理得当1分,处理一般0.6分。(3)感召力1分:富有创意,引人入胜1分;有创意,有一定感召力0.8分。(四)台风1分(1)上下场致意、答谢0.5分(2)服装得体,自然大方0.5分(五)特邀嘉宾表现分10分,作为选手的加分项,由评委酌情给分。(六)补充说明(1)比赛共设评委7人,采取平均计分。(2)评委打分原则,每一环节,从8分起,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3)朗诵时间掌握在5分钟以内,超过规定时间,以10秒为计时段,在总分中减0.1分,不足10秒按10秒计算,最高减1分。十四、经典诗文吟诵大赛推荐诵读篇目(一)寓言故事(10篇)1、画蛇添足(战国策)6、愚公移山(列子)2、狐假虎威(战国策)7、螳螂捕蝉(说苑)3、揠苗助长(孟子)8、卖椟还珠(韩非子)4、鹬蚌相争(战国策)9、曾子杀猪(韩非子)5、自相矛盾(韩非子)10、朝三暮四(庄子)(二)爱国治国篇(10篇)1、国殇(屈原)6、满江红(宋岳飞)2、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7、正气歌(宋文天祥)3、阿房宫赋(唐杜牧)8、少年中国说(清梁启超)4、木兰诗(北朝民族)9、前出师表(诸葛亮)5、岳阳楼记(宋范仲淹)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三)劝学励志名篇(10篇)1、劝学(前3节)(荀子)6、陋宝铭(唐刘禹锡)2、师说(韩愈)7、爱莲说(宋周敦颐)3、孟母戒子(韩愈)8、为学(清彭端淑)4、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9、卖油翁(宋欧阳修)5、孙权劝学(司马光)10、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孟子)(四)经典古诗35篇1、静夜思(李白)19、山园小梅(林逋)2、游子吟(孟郊)20、乌衣巷(刘禹锡)3、清明(杜牧)21、游园不值(叶绍翁)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22、登鹳雀楼(王之涣)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23、春晓(孟浩然)6、送友人(李白)24、枫桥夜泊(张继)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25、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26、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9、春望(杜甫)27、江南春(杜牧)10、过零丁洋(文天祥)28、春夜喜雨(杜甫)11、泊秦淮(杜牧)29、初春小雨(杜甫)12、题临安邸(林升)30、示儿(陆游)13、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31、卖炭翁(白居易)1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