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学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学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学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5显微镜和望远镜 【课前复习】前面我们学了透镜的成像规律回忆一下做下面的几道题1投影仪是根据透镜成放大实像原理制成,当物体离凸透镜_时成放大实像2当物体离凸透镜_时,成放大的虚像,此时用做放大镜3当物体离凸透镜_时,成缩小的实像,此时用途如照相机4某凸透镜焦距10 cm,若用来观察昆虫的绒毛,应将昆虫放置在_,用做投影仪的镜头应放置在_,用做照相机的镜头应放置于_会做上述题目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答案:1f物距2f2物距f3物距2f4小于10 cm,10 cm与20 cm之间,大于20 cm处好了,下面预读本节课文,试回答下列几个问题1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靠近眼睛的叫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_2显微镜的目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物镜作用相当于_的镜头3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的镜头,目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4.1609年,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 ,他还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 、 和月球上的环形山。以确凿的正确支持了哥白尼的“ ”。目前,人类观测到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 。5.宇宙是由上千亿个星系组成,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 、火星、 、土星、天王星、 等行星绕它运转,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的是 。【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能说出它们的结构有何共同之处2观察和调查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3宇宙的组成。【基础知识精讲】1显微镜观察细菌、动植物的组织、金属的结构等细微的物体用放大镜已经不行,要用到放大倍数更多的显微镜下面我们来说明它的原理显微镜的主要部分是装在镜筒两端的两组透镜每组透镜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而靠近眼镜的叫做目镜物镜的焦距很短,目镜的焦距很长物镜的作用是得到被观察物体放大的实像,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如图中物体AB经物镜成放大实像AB,此时AB刚好位于目镜的焦点以内,目镜的作用是把物镜所成放大的实像,作为物体,进一步把它放大为虚像所以应在目镜的焦点以内,如同放大镜观察物体一般人眼只能看到0.1 mm左右的细节,光学显微镜可放大物体10001500倍左右,可使我们看清物体万分之一毫米左右的细微结构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观察能力,但是要观察物质更细微的结构,例如:分子、原子等,光学显微镜就无能为力了必须用放大倍数更高的电子显微镜2望远镜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观察远处的物体或天体要用望远镜望远镜也是由两组透镜组成,每组透镜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中对着远处物体的一组叫做物镜,对着眼睛的叫做目镜,但是同显微镜相反,望远镜的物镜焦距较长,目镜焦距较短从很远处的物体射来的光线,经过物镜后在焦点以外距焦点很近的地方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AB,物镜此时作用相当于照相机镜头实像的位置刚好位于目镜焦点以内,当我们对着目镜观察时,进入眼睛的光线好像是从AB发出的,这跟放大镜的成像相同,所以目镜是起到将物镜成的缩小实像放大的作用望远镜的目镜越大,进入镜中的光就越多,所成的像就越明亮清晰,这对于观察传来光很弱的遥远的星体是很重要的但是由于制造和安装上的困难,透镜的直径很难大于1 m,所以天文台用的大型望远镜多为反射式的课本上有一幅模拟图,同学们对应观察思考一下3.探索宇宙1609年,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他还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和月球上的环形山。以确凿的正确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目前,人类观测到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光年。宇宙是由上千亿个星系组成,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绕它运转,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的是地球。【学习方法指导】利用创造学中的“组合法”,可以使我们创造发明出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本节学习的显微镜和望远镜就是两个透镜组合的结果学会了常用的组合方法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创造力下面介绍给同学们三种组合方法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1内插式组合(主体附加法)在杯内装入磁体叫磁化杯是这种组合法的运用2辐集式组合法以一个物体为中心,其余物体与之组合如同车轮的轮轴与辐条的样子例如,以杯子为中心上面加刻度尺可组成量筒,加温度计可组成测温的杯子经常运用一些创造法,可以锻炼我们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我们成为小小发明家“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拓展训练】望远镜上的数字望远镜的筒上,常见730,735,840,1025,1050等字样这些数字表示什么呢?每一组数字中,前一数字表示该望远镜的放大率,后一数字表示物镜的直径毫米数例如730,表示该望远镜的放大率为7倍(也就是用此望远镜看远物觉得是由眼所见大小的7倍),而物镜的直径为30 mm放大率愈大,看目标就越清晰,但看到的视野就愈狭窄,故有见“一斑”而难窥“全豹”的弊处物镜的直径越大,进入眼的光线愈多,故能看清楚阴暗的景物但由于镜筒大了,望远镜就笨重了,携带就不方便由此可知,购买望远镜先要确定用途,再选择适当的一组数字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