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除以分数》11册分数除法单元说课稿_第1页
《一个数除以分数》11册分数除法单元说课稿_第2页
《一个数除以分数》11册分数除法单元说课稿_第3页
《一个数除以分数》11册分数除法单元说课稿_第4页
《一个数除以分数》11册分数除法单元说课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个数除以分数11册分数除法单元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分数除法中的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一个数除以分数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单元第2节的内容,它包括了分数除法的各种情况,学生理解了这个计算法则,就能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是在本册第二单元中分数乘法,是在学生已经知道如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例1,2分数除法中除数是整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通过例1例2让学生具有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概念及之前学习的分数乘法的经验,这些都是本课学习基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中解决问题、比的重要基础,学习的过程中用到了转化、归纳、数形结合、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而本课时通过例3使学生学会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结合以上的分析和课标的要求,根据6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我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1、经历归纳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抽象、观察、概括、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教学重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教法与学法: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始终使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将“图”与“式”对照起来,进行分析和说理。从而在发挥直观形象思维对于抽象逻辑思维支持作用的同时,让学生逐渐感受数形结合的优势。根据高年级儿童已初步从抽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的认知特点,按照布鲁纳关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经历的三个表征系统的阶段,或奥苏泊尔意义学习的理论,或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我设计了4个教学环节。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寻找计算方法,并通过发现、总结、运用法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一思考解答12小时行驶90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通过复习,使学生回忆起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有目的地引发学生利用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的意识)21小时有( )个 1/3 小时,1小时有( )个 1/12小时?(对算法推导过程的两个关键点,设计该填空题。)二教学新课小明2/3小时行2千米,1小时行多少千米?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说出列式依据下面问题思考(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22/3(2)小组探索算法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可以用综合算式,也可以分步列式。通过交流汇报,学生反馈结果如下:(1)22/3(23/2)(2/33/2)313(商不变规律和倒数的认识)(2)22/32(23)223133(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3)22/323/23(由分数除以整数推想)(4)先画线段分析图,再列式解答22=1(千米) 13=3(千米)在这四种情况中适当地组织学生讨论,通过问题的讨论,使每一个学生对此题做一个重新的分析。教师讲解并有选择地加以板书,展现推算的全过程:(3)教师板书线段图借助线段图引导学生思考,已知 2/3小时走了2 km,可以先算么?启发学生明确计算思路:已知 2/3小时走了2 km,可以先求出1/3小时走了多少千米,算式21/2;再求1小时即3个1/3小时走了多少千米,算式是: 2 1/23在讲解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板书中约分的时候 让学生说原被除数2约分得到的3,有什么具体含义,是线段图上的哪一段。然后观察、比较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特点?,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4)继续探索在此基础上,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即例3的第二个算式5/65/12 , 学生自己计算。教师再板书计算过程5/65/125/612/52(km)让学生说出这里为什么要写成“”。最后让学生思考课本中小精灵提出的问题:“通过例2和例3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你会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你发现的规律吗?”最后我再让学生说说除法转化为乘法的要点:被除数不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成它的倒数。强调这些要点。三巩固练习1、在下列填上运算符号,在中填上适当的数44 15 8815 1010 72、填空20( )122/3 12( )=12( )3、口算练习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7 5 1 11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