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1页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2页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3页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4页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年级(下册)第3435页。教学目标1理解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2会用减法解决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培养积极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教学过程一、剪一剪1猜一猜。教师出示一竖一横摆放的两条绳子(一条红、一条黄)。哪条长?(学生自由猜测)2比一比。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知道到底哪条绳长?(放在一起比一比)追问:为什么红绳的一端要和黄绳的一端对齐?通过比较,你们发现哪条绳长?请你把黄绳比红绳长出的部分指给大家看一看。如果老师请你剪下这部分绳子,你准备怎么剪?(指名演示)为什么这么剪?剩下的这段表示什么?3小结:看来,;要知道两条绳的长短,我们可以比一比。比较时,要把两条绳的一端对齐,这样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哪条绳长,长出多少。4电脑出示:第一排:8只小羊图第二排:5只小猫图提问:小羊和小猫是怎么排的?(一个对一个)这样对齐排列的好处是什么?“小羊比小猫多3只”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小结:看来,对齐后排一排、比一比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多多少或少多少。这是比较两个数量多少的一个好办法。评析:让学生观察不同方位放置的两条绳子并比较它们的长短,引出“相差的部分”。这样安排,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为后面学习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作了很好的孕伏和铺垫。二、教学例11多媒体播放动画。瞧,恬恬和毛毛在玩什么?(抓花片)恬恬:“我抓一把蓝花片有8个。”毛毛:“我抓一把红花片有13个。”“辣椒老师”提问:哪一种花片抓得多?多多少个呢?2尝试探究。提问:从画面上你能一眼就看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吗?(不能)那有什么办法能很快地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呢?(学生相互讨论,自由发言)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指出:动手摆一摆、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那你愿意选择哪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呢?(学生自由选择方法尝试)3汇报交流。(1)把两种花片排一排、比一比。指名演示。追问: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是怎么排的吗?为什么要一个对一个排呢?小结:看来,要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我们只要把两种花片排一排、比一比就可以了。评析:由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学生产生了“排一排”的内在需求,而这样的操作过程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了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算理。(2)如果不排花片你还有别的方法吗?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从13个里去掉8个,剩下的就是红花片比蓝花片多的个数。)还可以怎么想?。(3)小结:看来,要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除了用花片来排一排、比一比,还可以用减法来计算。4强化理解。(1)同桌互抓:小小的游戏中竟然藏着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让我们也来做抓花片的游戏。(动画演示“茄子老师”的要求:再抓几次比比看,谁抓得多,多多少?)(2)汇报交流: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活动情况?评析: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亲历“操作思考交流概括”这一获取知识的过程,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三、教学例2瞧,恬恬和毛毛又参加了合唱队的演出。提问: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引导学生独立解答,并进一步强化用减法算的思考过程。提问: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提出要求:你能解答这个问题吗?如果觉得有困难,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商量一下。反馈交流:求“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为什么还用减法算?说说你的想法。引导类推:“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这句话还能怎么说?两句话表达同一意思,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吗?小结:看来,用减法不仅能解决谁比谁多多少的问题,还能解决谁比谁少多少的问题。四、练一练1电脑出示一排苹果和一排梨。提问:苹果和梨一个一个对齐后,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什么?电脑再出示没标个数的一筐菠萝和一筐西瓜。提问:哪种水果少,少多少个?为什么?如果菠萝有6个,西瓜有12个,你能算出菠萝比西瓜少多少个吗?怎么算?2动画先后出示“想想做做”第l4题。第l、2两题先在小组里讨论,再解答。第3、4两题先独立解答,再说说是怎样想的。3出示有关我们班级的一些情况:男生有24人,女生有26人。年龄8岁的有13人,年龄9岁的有37人。提问:根据上面的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自由选择l2个问题解答。评析:在学生初步掌握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再根据课前收集到的信息,让学生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再次真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较好地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五、全课总结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在生活中,谁比谁多(或少)的问题非常多。课后,请同学们到生活中找一找,如果找到了这类问题,先自己解决,再说给爸爸妈妈听。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