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当前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弊端及解决策略(2013年优秀毕业设计)_第1页
(精品)当前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弊端及解决策略(2013年优秀毕业设计)_第2页
(精品)当前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弊端及解决策略(2013年优秀毕业设计)_第3页
(精品)当前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弊端及解决策略(2013年优秀毕业设计)_第4页
(精品)当前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弊端及解决策略(2013年优秀毕业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弊端及解决策略关键词 越位综合 无边拓展 音乐性 培养能力 主动学习 论文文章 提要: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由于越位综合与无边的拓展出现的问题:大拼盘式的课型结构、为活动而进行的活动、不需要创新的创新、为合作而合作的小组合作、无限制的创编活动。及对上述问题的应对策略:注重音乐课堂的“音乐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积极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表现能力;教师在教与学中应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实践活动,进行探索性论述。关键词:越位综合、无边拓展、音乐性、培养能力、主动学习 新课程提出“学科综合”这个基本理念之后,确实丰富了课堂教学,但同时音乐性也在逐渐地被削弱。我深深地体会到:音乐课的真实性少了,知识技能几乎看不到了,华而不实的的东西多了,音乐课的音乐本性相形见绌了。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是流动的美,音乐实践活动也是如此。如果在以音乐作为基础的实践活动中听不见音乐,看不到音乐的踪迹,那么,这样的活动会有多大魅力呢? 一、当前音乐课教学中的弊端。 曾听到这样的教学:教师将一大堆发音体(如瓶瓶罐罐等)堆于课堂上,让学生敲一敲,听一听,能模仿什么声音,然后引导学生或是为画面配音,或是创编音响小品,学生玩得其乐融融,课堂上气氛活跃,热闹非凡细细品味,这样的实践活动给学生留下了什么?正如一位专家在一次音乐创新教育展示课上说:“音乐课就是要体现音乐性,自然音响也好,身边的音响也好,都要有表现力,要有美感,节奏也是音乐,也具有表现力。”是啊,离开了音乐,就脱离了情感,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艺术熏陶就成了空话。越位的综合与无边的拓展能给音乐课带来什么呢?下面讲讲由此形成的五大弊端。 首先、大拼盘式的课型结构。音乐新课标提出了“提倡学科综合”的基本理念,音乐课的综合是有条件有限制的,必须以音乐为本,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体验,绚丽多采的艺术表现形式为学生探究的主要目标。看到的现象:一节音乐课让你分不清是语文还是音乐课,还是地理课,简直是非牛非马的大拼盘。偏离音乐而在音乐的外围问题上做文章。例证蜗牛和黄鹂鸟一节课四十分钟,教师却用了二十分钟让学生了解蜗牛和黄鹂鸟的生活习性,真让人犯糊涂:这是音乐课还是自然课? 其次、为活动而进行的活动。如一节聆听的欣赏课,从一开始学生就用手拍着节拍来伴奏欣赏,紧接是敲击种种打击乐器的伴奏欣赏、再下来是用肢体的动作、舞蹈来表现音乐,学生一直手脚不停,言而无暇,忙得不亦乐乎,在如此地忙碌、频繁的活动中,如此这般,学生们能深入到音乐中去体验音乐的美吗?配合音乐课的各种活动,都只是辅助手段,其前提是服从和服务于音乐之美的需要。 其三、不需要创新的创新。音乐创造在音乐教学中,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这种创造是一种艺术感觉的发展,不拘形式,不重结果。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为了体现创新而创新,不管什么形式的歌曲,就安排编歌词等类似的环节,不管这节课的内容是否需要,似乎音乐课的创新只有通过创编歌词才叫创新。更甚者一些公开课上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教学效果,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把深思熟虑的“创作”教给学生,让学生去表演、去展示这样的创新还有意义吗,这样只会给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 其四、为合作而合作的小组合作。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自觉地发现他人的优势,学习他人,完善自己,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一种情感同化的态度,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但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却看到不管问题合不合适搞合作分组,就硬实分组搞合作,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有些小组的学生虽面对面坐在一起,却各忙各的事,有的甚者打闹在一起。音乐课上的合作学习同样也是为音乐而服务的,在教学中不能失去音乐课的“音乐性”这个标准,否则就导致偏离音乐轨道失去方向。 其五、无限制的创编活动。在课堂上听得最多的是老师充满柔情的鼓励话语: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咋听起来似乎很注重学生的自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毕竟年纪小,知识水平有限,老师如果不给予指导,一味地任由学生自由地发展,那学生就不会进步。虽然学生在乱舞乱画中得到一定的快乐,但这种快乐是飘渺的,无意义的。例证动物说话中一个环节:当学生学完歌曲,老师问:同学们,你们想扮演小动物吗?下面就让我们唱着歌曲尽情地跳起来吧!你们想表演什么动物就表演什么动物,想怎么表演就怎么表演!这下教室里可热闹了,学生你推我、我拥你乱作一团,始终没听出一句学生的歌声学生在这样的环节里有什么收获?这种自由的、没有正确引导的活动、表演,只是流于形式。老师在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的同时,一定给予适度的指导,才能做到活而不乱,有效地参与,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行之有效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解决策略。 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设计切合学生生活的音乐实践活动,并适时把握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和活动内容与形式的音乐性、艺术性,使学生全身心的参与活动,并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这就真正体现了音乐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注重音乐课堂的“音乐性”。 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新的教学理念也付诸于实践。音乐课与其它课相比,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音乐课的音乐性。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是在动听的音乐中完成的,充满丰富的音乐语汇,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音乐课堂内的“音乐性”是指课堂内为了学习音乐作品、理解音乐作品、掌握音乐作品而进行的二度创作为主线而展开的。怎样才能把握住课堂内的音乐性,而不至于偏离主题是每位音乐教师都在进行探索研究之中。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然后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充分地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间接和形象的记忆,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从而才能引导学生产生注意、记忆、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让其获得活跃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做到以乐怡性,让他们欣赏、感受、体现、创造音乐的美,用音乐之美陶冶性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 “音乐视听觉的艺术”。这句化流行了很久,但依旧显示着它真理的魅力。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唱歌、演奏乐器、识谱等等均离不开听觉的主导,音准、节奏感、声音表现力等诸因素也都需要听觉来鉴定和调整。因此,音乐教育必须立足于听,作为进而学习音乐其它方面技能的基础。就是说:首先是研究教会学生听音乐的方法与过程,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有须依赖于听觉。研究训练与培养良好的听觉感知,发展优异的音乐思维的方法与过程,不仅对于音乐欣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学习音乐表现技能的必要前提。音乐是听觉艺术。虽然音乐学科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需要向学生传授,但音乐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性质只能靠想象力去再创造。我对学生音乐学习习惯的培养,就是从“听”入手的。精心安排“听”的内容,要使学生由浅入深的听;有成就感的听;听的懂的听。例如:在上剪羊毛一课时,我利用已有的多媒体资源,从网上下载了一首合唱曲剪羊毛,这首合唱曲声部和谐均衡;音色优美;充满了浪漫的幻想色彩。而课本中的范唱歌曲却速度稍快、充满激情,完全是一位活泼自豪的小男孩手持羊毛剪兴奋工作的素描。同一首歌曲,不同的艺术处理,得来是不同的审美体验和享受。而这一切又源于音色、速度、力度、和声、配器等不同音乐表现手法的运用。为了让学生在“听”中明确这一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运用语言激情,创设“听”的氛围。播放教材范唱带。欣赏网络版合唱剪羊毛。从两首不同艺术处理的歌曲中找到你认为不同的方面。集体总结不同点。 (三)积极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表现能力。 如何把一首歌(曲)正确而完美地唱出来,需要积极培养学生歌唱的基本功。如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咬字吐字、准确的音高和节奏、恰到好处的力度、自然而美好的声音、真切的感情等等,从而把歌(曲)所表达的形象充分地再现,这就是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在进行音乐欣赏时,除了让学生欣赏教材上的音乐作品,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外,还应结合听音练习,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参与体验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研究首先要建立在学生对音乐、对音乐活动有兴趣上。如:欣赏牧童短笛时,精心绘制了画面:两个小牧童在两只水牛的背上,小女孩面带微笑的倾听小男孩吹笛,碧绿的河水,微风轻拂柳枝。学生直观的感受画面,耳边聆听着贺绿汀的钢琴曲,学生已经融入画面之中;再让学生参与模拟画面参与表演。这时,他们的想象已经达到了超越自我的境界。 (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注重与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原则。让学生主动获取、主动参与、自主练习、自我教育完善。如歌曲小鸭子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唱歌,在学生歌词不熟练时即让学生自己创编动作,通过唱、动(动作创编)这一安排实际上是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练习、自我教育完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为学生学习音乐的活动,不仅受到原有知识水平、情感、意志的制约还受到学习动机、兴趣和价值观念的推动和支配。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和接受能力,力求知识性与体验性相结合的方法;音乐教学活动必须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出发点,研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积极探索音乐领域的奥秘和规律的方法与过程。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当前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需从音乐教学的结构入手,从教学的模式上进行研究,即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在现代音乐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音乐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相关的音乐教学策略与评价等。参考书目:1、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