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SAAS模式下企业信息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研究生论文(2013年优秀毕业设计论文)_第1页
(论文)SAAS模式下企业信息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研究生论文(2013年优秀毕业设计论文)_第2页
(论文)SAAS模式下企业信息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研究生论文(2013年优秀毕业设计论文)_第3页
(论文)SAAS模式下企业信息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研究生论文(2013年优秀毕业设计论文)_第4页
(论文)SAAS模式下企业信息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研究生论文(2013年优秀毕业设计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 学号 Z060122 U D C 密级 学 位 论 文 SaaS模式下企业信息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指导教师姓名:申请学位级别: 学科专业名称: 论文提交日期: 论文答辩日期: 学位授予单位: 学位授予日期: 答辩委员会主席:论 文 评 阅 人: 年 月摘 要“信息化一小步,企业一大步!”这是目前各类企业的共同认识。随着全球经济迅猛发展,产业竞争格局逐步形成,中小型企业比大型企业更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利用全球的市场、研发等资源实现其快速发展。目前市场上专门针对中小型企业的管理类软件产品始终较为匮乏,从功能上来看,ERP、CRM等大都是针对大型企业,其系统模块复杂度高、技术人才能力要求高、部署资金多、风险高,对于业务流程相对简单、应用需求相对单一、专业技术人才和资金均缺乏的中小型企业来说, 是不合适的。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脱颖而出。SaaS模式为中小型企业低成本、高效率地应用先进技术实施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最佳捷径。SaaS模式下,软件供应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负责软件的维护和升级,并且基于Internet提供软件服务,企业按需租用软件相应模块、按租用的服务付费,无需承担软件的软硬件维护和升级、投资的巨额风险等。SaaS模式独特的应用服务模式使得SaaS模式下的软件在设计时必须面对多用户界面、多处理逻辑、多数据结构的难点,从而也使得对基于SaaS模式的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具有研究意义。本文前半部分就SaaS作出理论研究,就什么是SaaS、SaaS模式的相关特征作出说明。在对这些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在本文的后半部分中在适合SaaS的软件设计方式指导下,使用适合SaaS的软件开发工具对SaaS模式下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了构建实现。在实现过程中首先研究了SaaS模式下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需求分析,选取了平台实现的架构,完成了平台的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给出了系统实现的部分流程及界面。在本文最后就本论文目前的研究情况及后续的研究方向作出了总结。关键词:SaaS,.NET,MVC,企业信息化管理IIIABSTRACT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small step, enterprise one step! This is a common sense for all types of enterpris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the pattern of industry competition has formed gradually.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need to take advantage of global markets, R&D resources to achieve their rapid development more than large enterprises by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ently the management of products, specifically for SMEs, has always been relatively scarce on the market.From the functional point of view, ERP, CRM, etc are mostly for large enterprises, whth its high systems modules, high capacity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more funds and risk. It is inappropriate for SMEs running a relatively simple business process,having single demand and application,or lacking both professors in technology and funds. With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 model stand out. SaaS model provides the best shortcuts for small and medium businesses which make informational construction by means of advanced technology with low cost and high efficiency.In the SaaS module, the application software will be arranged for its server by software vendors.It is responsible for software maintenance and upgrades, and provide Internet-based software services. Enterprises hire a corresponding module in accord with their demand, pay for services by leasing, without commitment to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maintenance and upgrades, and more investment risks. when designed, the unique application service of SaaS model makes the SaaS model software face a difficulty in multi-user interface, multi-processing logic and multi-data structures,thus makes a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on the base of software design and development.The first half of the article makes a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SaaS, on what is a SaaS, what are the features of SaaS module.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of them,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is article, under the guidance of ways of the SaaS software design, tools that are suitable for SaaS module have been used to build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enterprises.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is article firstly studied features of enterprise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in the SaaS mode, based on which,did some demanding analysis, selected structures to realize the platform, completed the moduel design of the platform functions, as well as database design,and gave the part of process of system implementation and interface. At the end of this article,it drew a conclution on the subject of current research and the direction to the following research.Key Words: SaaS,.NET,MVC,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目 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I第1章概述 1 1.1论文背景 1 1.2 SaaS应用现状 3 1.3本文研究内容 6 1.4论文组织结构 6第2章SaaS模式 8 2.1 SaaS概述 8 2.1.1 什么是SaaS模式 8 2.1.2 SaaS的特征 9 2.1.3 SaaS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12 2.2 适合SaaS模式的软件设计方法 15 2.2.1软件设计模式 16 2.2.2 MVC设计模式 18 2.2.3 SaaS与MVC 21 2.3支持SaaS模式开发的技术工具 23 2.3.1 .NET Framework 23 2.3.2 ASP.NET 24 2.3.3 ADO.NET 25 2.3.4 Ajax 27第3章SaaS模式下企业信息管理平台的分析 29 3.1 论文研究内容分析 29 3.2 SaaS模式下企业信息管理平台的特点分析 30 3.3 系统需求分析 33 3.3.1 系统功能需求 33 3.3.2 系统客户需求 34 3.3.3 接口需求 35 3.3.4 性能需求 36第4章SaaS模式下企业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 37 4.1 SaaS软件的成熟度模型 37 4.2 平台整体架构设计 40 4.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4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46 4.4.1 数据库设计前言 46 4.4.2 多用户数据库设计 51 4.4.3 其他数据库表设计 55 4.4.4 数据库安全考虑 57第5章SaaS模式下企业信息管理平台的实现 59 5.1 系统架构的实现 59 5.2 多用户的管理 62 5.3 客户端数据安全 64 5.4 动态权限管理 64 5.5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67 5.6 系统运行环境配置 68 5.7 系统部分界面演示 68第6章总结和展望 73 6.1 研究总结 73 6.2 研究展望 74参考文献 75致谢 79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0扬州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 81何海棠:SaaS模式下企业信息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75第1章 概述1.1 论文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提高,e化潮流在名行各业中崭露头角,用软件来管理企业内部人员关系、管理日常的采购、生产、销售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应用。现有的管理类软件如ERP、CRM等虽极好地满足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但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其仍存在着不足:首先,这类软件针对性较强,较多地关注于经济实力较强的大企业,其“量版式”的软件销售方式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等同于花大价钱买回一大桶自己可能一辈子也吃不完的花花绿绿的糖;其次,像ERP这样的企业应用软件,其部署和实施比软件本身的功能、性能更为重要,一旦部署失败,所有的投入几乎白费,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应用这类软件实现信息化管理门槛过高,需要购买高性能的硬件设施、支付价值不菲的软件开发费用、在系统运行后期配备专业人才维护;最后,通常像ERP、CRM项目的部署周期时间较长,至少需要一、两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这一时间上的特性不符合中小型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的发展进程。如何使得中小型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低成本地高效构建企业信息化系统,提升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SaaS(Software-as-a-Service),即软件即服务,是一种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应用软件的成熟而兴起的完全创新的托管式应用服务模式。这一模式下用户不再购买软件、购置服务器类昂贵的硬件设施、招聘相关的运行和维护人员,而改用向服务商租用基于Web的应用软件,来管理企业活动,软件的开发、硬件设施的架构、运作后期的维护这一系列风险投资全由服务商来承担。总之,在SaaS模式下,企业只需像用水、用电、支付电话费那样,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付费而无需承担任何企业信息化投资失败的巨额风险,并且,SaaS模式的软件项目部署通常最多也不会超过90天,为中小企业在竞争中赢得时间先机。1面向中小型企业,开发SaaS模式下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一方面,从软件的购买模式来说较之传统的软件购买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资金有限、IT人员稀缺的问题,无需中小型企业购买软件许可,只需通过租赁的方式来获得使用权;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中小型企业根据自身经济条件,低成本切入、分阶段实施企业信息化的需求,既能快速地低成本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又能根据业务发展及应用灵活地配置需求,按需付费,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摆脱实施ERP或CRM的失败和惶恐。本论文名为“SaaS模式下的企业信息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它是一个关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如何进行有效整合的一个研究性课题中的子课题。主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在对这三者间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和规范化流程可行性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建立B/S架构的企业代理原型系统。主课题要求: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先进的开发平台上,开发一个具有开放体系结构、易扩充、易维护、具有良好人机交互界面的“企业代理原型系统”,针对某类企业用户提供电子政务、企业信息管理、电子商务服务,为企业用户的决策层提供准确、精细、迅速的相关信息,系统由电子政务、企业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三大功能模块构成,这三大模块间既互相独立,又相辅相成,实现信息共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用户可以登录到指定的网址来享受政务代理服务或企业信息管理服务。主课题软件系统物理配置架构如图1.1所示。图1.1 主课题软件系统配置架构对主课题的要求进行分析,其实质是要研究如何将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管理、电子商务在SaaS模式下进行合并。本论文就主课题中的企业信息化一块进行研究并做出实现,其在主课题框架中的位置如图1.2所示。企业代理原型系统企业信息化平台代理服务平台政务服务服务代理采购、销售及仓库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商务代理图1.2 企业原型系统框架1.2 SaaS应用现状整个IT业对“On Demand Computing”的美妙愿景充满着莫大的兴奋和期待,并一直致力于实现像用水、电一样获得“按需计算”的能力,这种愿景和不懈地努力在后来出现的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网格计算、服务计算以及直到今天的云计算、SaaS/PaaS模式中一再体现。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按需计算、按需服务”的愿景在软件产业得以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IT作为组织的非核心业务可以外包出去;同时,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得基于Web的信息系统与传统的信息系统使用起来差别不大;用户开始认可并接受基于Web的信息系统,软件即服务(SaaS)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发展迅速,以S等为代表的SaaS提供商开始提出各类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推进信息化,Microsoft、SAP、Oracle等传统IT大厂商也纷纷加入这一阵营,开始将一些传统软件产品转向SaaS模式。2004年国内的企业信息化进入普及阶段,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认知逐渐明晰,对信息化的作用和价值开始接受并产生了企业发展中的迫切需求,也就在此时,随着ASP进入发展的低潮开始淡出,伴着以SaaS模式作为主营业务的S于2004年6月在纽约证交所成功上市,国内SaaS市场开始起步。中国现在的SaaS市场上,高手云集,群雄逐鹿。有以传统管理软件厂商为代表的金蝶、用友、金算盘等,也有以互联网服务为主的阿里巴巴、神码在线等,还有模仿Salesforce专注于CRM服务的XToolCRMs、八百客等。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在传统IT行业遭遇滑铁卢的同时,提倡廉价、易用、灵活、以租代购的SaaS软件应用模式无疑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历史机遇,被推到了风尖浪口。2-42007年,CCW Research在其最新发布的软件业的下一个十年中国软件运营服务(SaaS)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指出,软件运营服务(SaaS)是未来十年软件产业新的发展方向,2011年中国软件运营服务(SaaS)产业的规模将突破400亿,达到406亿元,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43%。同时,Saugatuck Technology研究公司调查表明,2007年使用一个或多个SaaS程序进行交易的百分比,已由2006年的11%升至2007年的26%。易观国际(AnalysysInternational)在中国SaaS市场趋势预测2008-2011中大胆地预计到2011年,中国SaaS市场规模将达528亿元,市场增长率为63.5%。对中国SaaS市场产业数值的预测说明了中国的SaaS市场发展潜力巨大,SaaS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图1.3中国SaaS市场规模趋势预测2008-2011根据IDC的调查显示,SaaS的应用领域是广泛的,只有25%的公司仅仅将SaaS作为后期选择或不准备选择。2008-2009年中国SaaS行业市场竞争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咨询报告中称:中国的企业数量极多,但是软件建设还相当有限,因而市场具有非常大的潜力。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市场之一,SaaS销售额迅速攀升,2020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软件消费市场。国内SaaS的起步应用几乎与国外同步开始,但国内SaaS市场的个性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其发展,集合多方面的材料研究,将阻碍因素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5-6:第一,开发问题。SaaS模式下的软件必须能供多个不同需求的企业使用,要满足多样性,并发性,稳定性,这就决定了SaaS模式软件的开发不可能一蹴而就,收益也不是立竿见影。在国内,SaaS经过几年的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传统软件厂商纷纷加入SaaS阵营。但这些从其他领域转型而来的厂商们,并不全将SaaS作为自己的主营业务,他们在进入SaaS领域时,多少带着点试试看的味道,随时准备抽身而退,正是这种“试试看”无法将SaaS模式下的软件的开发做专做精。第二,诚信问题。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师Ray Wang认为,信任度不高是阻碍用户接受SaaS的一个主要因素。其一,面对“上ERP找死,不上ERP等死”的恐惧,企业用户在面对SaaS模式软件时十分小心,用户常常不确定使用SaaS的费用是否真的比运行内部应用费用低;其二,国内目前OA、工作流应用的行业化特征和个性化程度较高,且国内在税务、法务监管上有漏洞,导致一些企业不愿意将涉及到财务、法务等关键应用的数据托管到第三方。这些方面均成为了SaaS模式推广阻碍因素。第三,数据安全问题。数据安全的问题自SaaS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困扰着其发展,即便在国外,SaaS的安全性也未得到普遍认可。数据保存在第三方需通过网络进行存取,在这其中产生的24*7的数据备份、数据安全、数据所有权界定和保证等机制,国内尚无资质审核的标准和资质许可,使得客户对SaaS在线使用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第四,认知问题。中小企业对信息化以及SaaS认知度比较低,中小型企业主的较之于大型企业主尤为认为好的东西该独为己有,对SaaS模式仍存在抵触,再加上对传统ERP的认识,促使中小型企业主对SaaS模式的投入有限。另外,对于那些已有IT部门和IT应用的企业来说,转而选择SaaS模式尤为困难:一方面,SaaS模式相当于IT外包,其托管服务能否与现有内部企业应用软件合理集成?托管方案是否适用于自己独有的业务流程?甚至一些企业的IT部门经理连数据中心都不愿意依靠外部托管服务商,更不用说将业务系统托管了,另一方面,完全依赖基于浏览器的用户界面使得用户感觉非常没有安全感,做技术出生的IT管理人员更愿意自己能够看到应用的所有组成部件。这些均使得SaaS模式面临企业内部认知阻力。1.3 本文研究内容根据主课题的需求,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为:重点针对有进出口业务、外贸型的电子类中小企业,构建出一个SaaS模式下的企业信息管理平台,主要实现企业内部的客户关系管理及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的管理。本文针对主课题中的企业信息化这一模块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探索研究SaaS模式下企业信息管理平台的特点。了解问题的特殊性是很好地解决问题的基础,要在SaaS这种新型的软件服务模式下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信息管理,就必须搞清SaaS服务模式的特点以及在该模式下的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2)根据主课题中各子课题模块之间的关系,对本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在一定的软件设计模式的指导下对平台进行设计,给出该平台的系统逻辑架构及功能模块。(3)完成数据库的设计,力求即满足SaaS模式下多用户的需求,又满足主课题中代理服务平台与企业信息化平台间数据必须无缝共享、互联互通的需求。(4)对系统实现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法并在原型系统实现中进行验证。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章介绍了本文的课题研究背景,对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作出阐述,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说明,并给出了本文的组织结构。第2章对SaaS模式进行了介绍,说明了这种新型的软件服务模式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对平台设计中所采用的软件设计方法和技术进行说明。第3章对SaaS模式下的企业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分析。第4章对SaaS模式下的企业信息管理平台进行设计。第5章结合开发工具及实现技术,对SaaS模式下的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解决。第6章对本论文所做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给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2章 SaaS模式2.1 SaaS概述2.1.1 什么是SaaS模式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7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应用软件的成熟而兴起的一种创新的软件应用模式,它以软件租用、在线使用方式提供软件服务。它与hosted software(托管软件)、the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ASP,应用服务提供商)、“on-demand software”(按需软件)等具有相似含义,但又不尽相同。SaaS,21世纪兴起的这一完全创新的软件应用模式,改变了人们构建、销售、购买以及使用软件的方式。一般公司在实施信息化时,IT预算主要用于软件、硬件和专业服务三大领域8。其中,软件主要指为企业完成计算与信息处理的实际程序和数据;硬件是为企业提供软件存取的台式计算机、服务器、网络组件以及移动设备等;除了软件、硬件要求外,为确保系统能够不间断运行、可用,企业还需要专门从事系统操作、维护的专业人员或机构,包括技术支持人员、咨询人员以及厂商代表等。这三大领域中,软件是最直接参与信息管理的部分,是所有IT 公司要实现的最终目标;硬件与专业服务虽然是IT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常被视为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因为这两者能确保软件实现高效信息管理的最终目标,换言之,若没有增加软件功能的需要,任何公司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添置硬件或要求更专业的服务。在围绕内部部署软件构建起来的IT环境中,软件预算主要用于购买商业软件套件的许可证以及定制的业务软件;硬件预算主要用于终端用户使用的台式机和便携式计算机、存储数据和应用的服务器、可实现网络化连接的组件等硬件的购买;专业服务预算用于支付技术支持人员的薪水,他们负责部署并为软硬件提供支持,此外还要为咨询人员和开发资源付费,这是设计并构建定制系统所需的。由于企业对软件、硬件、服务的不同认知程度,使得在这种模式中,IT预算中很大一部分预算通常花费在硬件和专业服务上,而可用的软件预算只占少数。SaaS模式下,服务提供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用户不再购买软件许可证或定制软件,而改向服务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根据自己实际需求,通过互联网向服务提供商定购所需的应用软件服务,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用户按定购的服务多少和时间长短向服务提供商支付费用。在SaaS模式下,用户只需按需付费享受服务,而无需对软件进行维护,服务提供商会全权管理和维护软件,并通常在向用户提供互联网应用的同时,也提供软件的离线操作和本地数据存储,使得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其定购的软件和服务。换而言之,SaaS模式下,SaaS 服务商在其公司内部的中央服务器上存储应用和相关数据,并拥有专业的支持人员来维护软硬件。这就使公司客户不用再像早期的托管服务那样为托管主机上运行的软件提供任何支持,也不必再为此而购买和维护服务器硬件。此外,通过 Web 或智能客户端提供的应用对用户终端设备的性能要求显著低于本地安装的应用,这使得用户终端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最终使得绝大部分 IT 预算以向 SaaS 服务提供商交纳按需使用费的形式应用于软件领域。一般认为软件即服务有两大类别:(1)面向企业的服务 (Line-of-business service),向各种规模的企业和组织提供的服务。面向企业的服务通常是可定制的大型商务解决方案,旨在协助开展财务、供应链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等商务工作。这种服务通常采用用户预订的销售方式。(2)面向个人消费者的服务 (Consumer-oriented service),向公众提供的一类服务。面向个人消费者的服务有时以用户购买的方式销售,不过通常免费提供给用户,从广告中赚取收入。在线电子邮箱当属是SaaS服务最早应用之一,时至今日,SaaS服务的种类和产品已经非常丰富,面向企业用户的服务包括:在线存储管理、网上会议、项目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ERP(企业资源管理)、HRM(人力资源管理)、 STS(销售管理)、EOA((协调办公系统)、财务管理、在线广告管理以及针对特定行业和领域的应用服务等等。面向个人用户的服务包括:帐务管理、文件管理、照片管理、在线文档编辑、表格制作、资源整合、日程表管理、联系人管理等等。2.1.2 SaaS的特征大多数专家在SaaS 区别于传统套装软件和简单web站点的一些基本特点上一致认为:SaaS 具备“软件部署为托管服务,通过互联网存取”的特质。这一含意,其既未限定具体的应用架构,也未指定特定的技术或协议;没有在企业与个人消费者之间的服务进行区分,也没有要求具体的商业模型。根据上述定义,软件即服务的主要特点在于应用代码所处的位置以及部署和存取应用代码的方式。与传统内部部署软件相比,SaaS服务依托于互联网,不论从技术角度还是商务角度都拥有与传统软件不同的特性,具体表现在9-13:(1)转变了商业模式。SaaS模式将传统的 “以产品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一方面,软件供应商与客户的关系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从售卖关系转变为服务关系,软件的“所有权”从客户转移至外部供应商,将技术基础设施和管理等方面(如硬件与专业服务)的责任从客户重新分配给供应商,供应商负责系统的部署、升级和维护,客户不再需要为此而去构建自己专属的IT系统和专业的IT维护团队。简而言之,客户不具有软件的所有权,而以租用的方式获得软件相应的使用权。另一方面,客户定期为自己向SaaS供应商定购的服务支付费用,用多少付多少,不再需要一次性投入,大大降低了软件部署失败后所承担的风险。SaaS更多地着重于描述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而对应用架构并没有太多的约束,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基于互联网的软件应用均符合SaaS的特点,例如Email服务、网络游戏、杀毒软件(按月/年付费租用,通过互联网更新病毒库)(2)基于互联网应用。SaaS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应用软件的成熟而兴起,现今无线、宽带、3G等技术提供的近乎无处不在的接入和速度均为SaaS提供了适度的生长环境,基于互联网的使用,使得用户不再需要在固定的设备上实现软件的使用,可以无论时间、无论地点地在任何可接入Internet的地方使用软件。SaaS服务通过互联网浏览器或Web Services/Web 2.0程序连接的形式为用户提供服务,SaaS提供商能够把这种服务提供给全球范围内的用户,通过网络来配置和管理提供给用户的服务;分散在各地的用户都可以享受同一种优质的服务,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从这一点来说SaaS应用具备了典型互联网技术特点。正因为此,SaaS为客户提供了异想不到的功能。例如,基于 Web 的电子邮件服务,如 Microsoft Hotmail 等。尽管我们在考虑 SaaS 时很难率先想到 Hotmail 也属于SaaS的范畴,但Hotmail 确实满足了所有 SaaS 的基本标准:供应商提供所有程序逻辑和数据的主机服务,使最终用户能够通过基于 Web 的用户界面在公共因特网上存取数据。另外,基于互联网的应用为软件的升级和更新提供了便利。SaaS模式下的软件的升级更新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实现,这使得他有别于传统软件版本的更新周期较长且更新需付费的特点。(3)多用户系统架构。传统的内部部署软件是项目式的开发形式,软件开发商需针对某一个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开发而成,其功能为单个个人或组织所拥有,即使对已有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直接修改部分代码)来适应新的用户,也存在版本不一、维护困难的问题。SaaS模式下的软件在开发时采用产品式的开发形式,软件开发商针对大众化进行开发,同一个软件的功能为多个组织所重用和共享,同一个软件实例同时管理多个用户或组织的数据,软件的升级和维护可针对所有的用户进行。很多人在讨论SaaS模式的这一特征时,常常将其与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进行比较,认为SaaS从ASP服务的概念发展而来,只是ASP服务失败后的变身出现。其实,两者虽均给出了主机托管的理念,但却着有着本质的区别。ASP是“一对一”关系,针对不同的客户定制不同的应用,没有将所有的客户放在一起进行考虑。从技术角度来说,就是每个客户使用一个数据库、一个Web站点或者虚拟目录。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和应用的代码可能都根据客户需求做过定制化修改,软件供应商只是为不同的用户定制和管理不同的软件副本,其本质是将传统软件卖给了不想把系统架构在自己的主机上的企业,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应用软件的体系结构。SaaS是“一对多”关系,SaaS针对所有客户都是相同的应用服务,将所有的用户放在一起进行考虑,其本质是一种多订户系统架构。对于应用系统来说,SaaS更强调应用的可自定义,比如说自定义表单,自定义数据结构,自定义报表,自定义用户界面,自定义业务流程。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可自定义的工具来满足自己的个性要求。SaaS的自定义能力使得SaaS应用能适合更广泛的企业用户。从技术角度来说,SaaS模式下,同一个软件的功能为多个组织所重用和共享,同一个软件实例同时管理多个用户或组织的数据,在用户和Web服务器上的应用之间增加了一个中间层,这个中间层用来处理用户的定制、扩展性和多用户的效率问题,SaaS开发商可以使用元数据(Metadata)来为其终端用户配置系统的界面以及相关的交互行为,且在SaaS架构中广泛应用Ajax技术,支持界面局部刷新,使得用户有更好的体验感受。表2.1从“软件即服务的”三个层面来对SaaS模式与ASP模式的进行了比较。表2.1 SaaS模式与ASP模式在三个层面的区别比较项目SaaS模式ASP模式表现层以应用为中心,软件开发商和应用服务商分离以应用为中心,软件开发商和应用服务商合一接口层支持远程标准接口应用级的调用不支持远程标准接口应用级的调用应用实现层强调对资源的合理调配及共同使用一般通过软件复用实现应用共享2.1.3 SaaS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义通常来说,企业分为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什么样的企业是中小企业?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均有不同的社会认识。我国2003年2月19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发布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指明“中小企业标准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工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此处的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中国约有数千万家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在中小企业中,约有68%的企业在第一个五年内就倒闭了,19%的企业可生存6-10年,只有13%的企业寿命可以超过10年。对于刚刚成立的微型企业,他们的综合实力弱、产品发展方向不明确、内部管理流程不规范、品牌认可度低,很难吸引客户。当它们发展为一定规模的小企业,仍会面临规模小、资金有限、管理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对于中型企业则面临增长速度放缓、利润减少、生产运营效率降低等一系列企业病状。以上问题的关键症结所在是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无法跟上快速发展的业务变化14。国际著名数据分析机构IDC 发布的2007年中国中小企业IT应用系统情况调查中显示: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三大业务问题是客户拓展、客户维护和利润微薄;而三大管理问题是客户管理、生产/服务流程管理和销售渠道管理。同时,在该报告中显示57.7%的被访中小企业已经实施了信息化,而在未实施信息化的中小企业中有47.3%的企业表示将考虑企业企业信息建设,在已实施信息化的中小企业中,这三大业务和管理问题均通过信息化手段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解决和改善。中小企业怎么才能低成本、高效地实现信息化呢?90年代末的互联网热潮使得SaaS模式应运而生,SaaS供应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客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通过互联网向SaaS供应商定购所需的应用软件服务,按定购的服务多少和时间长短向SaaS供应商支付费用并通过互联网获得SaaS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在此模式下,企业不需要购买硬件服务器、软件系统和带宽,只需要支付租用费,通过Internet实现邮件系统、ERP、视频会议系统等,并享受到相应的硬件、软件和维护服务,享有软件使用权和升级的服务,SaaS供应商在向客户提供互联网应用的同时,也提供软件的离线操作和本地数据存储,让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其定购的软件和服务。SaaS服务的特点正好充分弥补了我国中小企业目前信息化水平低,资金、人才短缺这些突出的缺陷,消除了企业购买、构建和维护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的需要,较好的迎合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是中小企业采用新进技术信息化的最好途径。在当今市场中亦存在一部分中小型企业选择委托第三方定制开发或者是自己开发。这两种模式均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定制化越多并非越好。许多中小企业认为,只有越多的定制化开发才能满足企业内部运营管理的需要,其实过多定制化的弊端往往会成为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阻碍因素,同时也会加重中小企业的资金和IT技术人员的压力。IDC 提醒:中小企业定制化是需要的,但绝不是越多越好。其次,不可忽视自己开发的总体拥有成本。许多选择自己开发应用软件的中小企业的初衷是节省开支,并且希望能开发出完全适合企业自身的产品。然而,计算自行开发的总体拥有成本远远比许多中小企业预想的要高。IDC提醒:自行开发要量力而为,反复投资以及后期投入的问题也应引起中小企业的关注。IDC认为SaaS模式在中小企业应用中有着传统套装软件所没有的突出优势:l 企业无须负担高额的一次性投入,该模式大幅降低了软件成本l 减少硬件采购方面的花费,避免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初期在硬件上大规模投入的风险。l 可以快速获得新的应用,灵活升级,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l 实施周期短,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迅速实现信息化应用l 无须增加IT人员或提高IT人员的相应技能,解决了中小企业IT人员匮乏的矛盾l 有专业服务支持的保证,从技术与人员上,对中小企业予以支持由此,可总结出中小型企业利用SaaS模式实施信息化的意义所在15-17:(1)从投资成本来看,SaaS模式的信息化可称为租来的信息化,企业只需按需以相对低廉的“月费”方式投资,不占用过多的营运资金,缓解了企业资金不足的压力,亦不用考虑成本折旧问题,并能及时获得最新硬件平台及最佳问题解决方案,有利于企业将资金更多地专注于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另外,SaaS服务一般会为企业提供一定时限的免费试用期,在这期间企业可以测试系统运行速度,充分了解产品的易用性,考量系统启动的复杂性等各方面的质素,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有选择的投资,大大地降低了企业IT投入的风险成本。(2)从技术方面来看,SaaS模式的实质是将一部分IT业务外包给专门的软件服务商,SaaS模式的软件不是针对某一个独特的客户实现,而是针对一类企业而开发运营,对人员的技术操作要求相对较低,在实施过程中部署、维护、升级等相关技术活动均由SaaS供应商的技术人员完成,企业不需考虑专业的软件技术问题、无需考虑增加新的基础设施硬件及其相关硬件技术问题、无需对本企业内部的IT操作人员能力进行必需的升级。(3)从维护和管理方面来看,企业采取租用的方式对软件进行使用,有利于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选择模块、备份、维护、升级,灵活地启用和暂停;并且,在租赁服务的形式下,企业无需处理长期的维护问题,如部署升级版本的许可软件,增加新的基础设施硬件等,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在人力、财力上的压力,使其能够集中资金对企业核心业务进行有效运营。(4)从软件使用道德方面来看,SaaS模式是中小企业低成本正版信息化的最佳途径,这一模式使得信息化过程中中小型企业站直腰板、切切实实地摆脱了盗版软件的阴影。首先,SaaS模式下没有软件只有服务,用户只为服务付费,软件沦为SaaS供应商的少量需求,没有了大量的软件需求市场,盗版软件便没有了生存的根本。其次,SaaS服务基于互联网运作,通过互联网升级和正版认证,使得盗版无版可盗。最后,越来越多低使用成本的SaaS应用逐渐覆盖了传统Licence模式的软件,例如Google在2006年发布了自己的在线 Office,正式发起对微软Office的挑战,随着SaaS的发展,在线OS、在线播放器、在线IM、在线OA等软件应用将越来越多,低廉的使用价格将让盗版无处生存。2.2 适合SaaS模式的软件设计方法面向对象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大大提高了软件的重用性和软件的质量。一个良好的设计应该既具有对问题的针对性,也充分考虑到对将来问题和需求有足够的通用性。设计模式的提出,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软件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18,将设计模式引入软件设计和开发过程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已有的软件开发经验,从而提高代码的重用性、保证代码的可靠性,于己于人于系统均为有利,设计模式使代码编制真正工程化,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的基石,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设计模式扮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