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京津琼)高考地理复习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16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鲁京津琼)高考地理复习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16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鲁京津琼)高考地理复习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16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鲁京津琼)高考地理复习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16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鲁京津琼)高考地理复习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16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课程内容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增长的特点,说明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结合实例,比较并解释区域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异同。思维导图考点一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分布1.人口的自然增长(1)总趋势:人口数量不断增长。(2)时间差异10万年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呈加快的趋势。100年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3)空间差异发达国家因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因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综合思维区域人口增长分析区域人口增长机械增长自然增长。区域自然增长:年净增人口数量人口基数自然增长率。区域机械增长:年净增人口数量人口基数机械增长率。只考虑自然或机械增长率一种因素时,自然(或机械)增长率大于0时,人口增长,但数值最大时人口不是最多,小于0时人口减少,但数值最小时人口不是最少;当自然(或机械)增长率为零时,人口最多或最少。2.人口分布(1)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集中分布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带,分布密集区为东亚、南亚、西欧、美国东北部。(2)我国的人口分布黑龙江的黑河云南腾冲线,以东以南人口稠密;以西以北人口稀疏。地区分布不平衡,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汉族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3)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方式、交通、政治、文化、商业、开发历史。考向人口增长及时空分布差异(2018海南地理)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完成12题。1.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2.2013年后该省()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答案1.B2.C解析第1题,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经济欠发达,大量人口外出务工,从而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故B正确、D错误。外出求学不会使人口在某年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外出旅游不会改变居民常住人口的身份,故A、C错误。第2题,图中显示,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7%以上。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说明人口迁入率增加,而以前安徽省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因此人口回流现象明显,故C正确、A错误。图中没有信息显示安徽省是否存在劳动力缺口及老龄化问题,故排除B、D。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如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回答34题。3.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A.2003年B.2008年C.2010年D.2012年4.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A.基本稳定B.逐年增加C.先增后减D.整体趋减答案3.B4.B解析第3题,读图中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曲线,两者数值相加即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图中2008年两者相加数值最大,因此B正确。第4题,因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0,故上海市人口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5.(2018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攀枝花市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由乡村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据图中信息,概括攀枝花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答案特点: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分布不均);1965年后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区域迁入人口少。解析由图例中行政区划界线和各地区的人口数,可以计算出人口密度的大小,从而归纳出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分布不均)的特点;由各地区祖籍为攀枝花的人口数和1965年后迁入攀枝花的人口数可以得出,1965年后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区域迁入人口少。考点二人口问题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问题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原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影响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社会养老费用增加,社会需求不旺,老年人生活困难、孤单加大对资源、环境、就业、经济等的压力,影响经济发展,也不利于人口素质提高措施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延迟退休;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趋势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将趋缓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人口问题解决措施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消失)放宽生育政策,延迟退休人口素质较低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加强经济建设,提高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人口流动规模大积极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流出地就业机会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流出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考向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2019湖北十三校模拟)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位,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下表示意2015年部分国家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读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国家日本美国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平均年龄中位数44.937.234.8171.四个国家中()A.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B.刚果民主共和国男性年轻人最多C.日本比中国老龄人口多D.美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7.2岁2.有关年龄中位数的叙述,正确的是()A.其变化只反映人口数量的变化B.向上移动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C.年龄中位数随时间而减小D.美国年龄中位数增加速度比中国快答案1.A2.B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人口问题的有关知识。读表可知,日本平均年龄中位数最大,可以推断其老龄人口所占比重最大,是四个国家中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A正确;刚果民主共和国人口年龄中位数最小,但由于人口总量少,不是年轻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从表中信息无法判断性别情况,B错误;由于日本人口总数量比中国少,所以老龄人口数量少于中国,C错误;美国人口年龄中位数是37.2岁,但其人口平均年龄不一定为37.2岁,D错误。故选A。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结构变化的有关知识。由材料可知,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位,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其反映的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不能反映人口数量的变化,A错误;一般来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龄中位数会随时间而增加,它向上移动反映人口老龄化的过程,B正确,C错误;美国人口出生率比中国高,加上人口迁移的影响,美国年龄中位数增长速度比中国慢,D错误。故选B。老年抚养比是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表为“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表(含预测)”。据此完成34题。年份指标甲国乙国2000年老年人口比重(%)6.916.2老年抚养比(%)10.024.82010年老年人口比重(%)8.517.0老年抚养比(%)18.625.62020年(预测)老年人口比重(%)11.920.8老年抚养比(%)26.333.03.关于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乙国B.甲国老年人口数量较少C.乙国人口老龄化早于甲国D.乙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4.20002010年,甲国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快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可能是因为甲国()A.少年人口增长速度慢于老年人口B.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快于总人口增长C.大量劳动力的国际劳务输出D.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快于劳动力比重增速答案3.C4.D解析第3题,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乙国人口老龄化时间早于甲国,老龄化程度高于甲国;甲国老龄化速度更快。第4题,从题干材料可知,老年抚养比是指老年人口数(65岁及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快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说明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快于劳动力比重增速。考向二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56题。5.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6.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答案5.D6.B解析第5题,根据题干中人口抚养比的概念可知,抚养比与性别比例无关,A项错误;医疗水平提高,平均寿命延长,可能提高老年抚养比,但这个过程还是要通过改变人口年龄结构来实现,B项错误,D项正确。教育程度与老年抚养比没有直接关系,C项错误。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15年以后,老年抚养比明显上升,少儿抚养比较平稳,说明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因此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的现象,B项正确,D项错误。人口抚养比的变化与人口迁移和人口分布关系不大,A、C项错误。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78题。7.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8.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出生率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D.人口密度答案7.A8.B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较高,而城镇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较低,B错;经济发达省市如图中广东省并未进入老龄化阶段,C错;东北地区中城镇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高于农村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城市老龄化比农村明显,D错;我国东部超大城市如北京、天津、上海城镇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较高,均在6.5%以上,而农村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在2%以下,故选A。第8题,我国中西部省份中的农村青壮年受经济因素影响多外出务工或经商,老年人留守农村,导致农村老年人口占比较高,故选B。考点三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与区别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指标是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实质是某地环境承载力的直观反映。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碍未来人口的生活质量,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数量上的区别: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2.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特征(1)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2)环境人口容量的特征3.世界各国实现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1)世界: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建立公平的秩序。(2)地区: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考向一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与区别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城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读图回答12题。1.有人口学专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中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A.B.C.D.2.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A.B.C.D.答案1.D2.C解析第1题,根据题目叙述: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四地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相同,但是由北向南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为两年三熟再到一年两熟。地熟制最高,所以地的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第2题,人均用水总量小于人均水资源总量表示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图中和人均水资源总量均大于人均用水总量。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结合下表及所学知识回答34题。某岛国2014年环境与人口信息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最适宜的人口数实际供养的人口数45万25万35万3.若a、b、c、d代表该岛国的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且abcd,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是()A.aB.bC.cD.d4.若2014年该岛国的人口总量用X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Y表示、环境承载力用Z表示,则三者的关系是()A.ZYXB.XYZC.YZXD.ZXY答案3.D4.D解析第3题,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地区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指环境允许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即能养活多少人。若a、b、c、d代表该岛国的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且abcd,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资源量最小的那一个,即d。第4题,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允许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即能养活多少人,而人口合理容量代表了合理生活的最大人口、国家发展与安全的最小人口数量(最佳人口),即适合养活多少人。所以ZXY。考向二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回答56题。5.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甲省乙省丙省丁省水资源总量(108m3)778.5914.3283.41799.4耕地面积(104hm2)588.31528.18814.07414.95A.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6.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成长起来的。下图为2013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有()A.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B.技师技工数量偏低C.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D.研发人员数量偏低答案5.C6.A解析第5题,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丙省虽然耕地面积大,但是水资源总量是四省中最少的,水、土资源不匹配,所以丙省可能是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第6题,据图可知,我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较低,与其他三国相差较大,不是数量偏低,完成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与其他三国相差不大。据此可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是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2019林州模拟)读“影响某地环境人口容量因素的权重示意图”,完成78题。7.当前与图示影响因素权重基本相符合的是()A.日本B.南非C.丹麦D.新加坡8.若图示内容表示我国的情况,则其对应的时期可能是()A.远古时期B.唐、宋时期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D.2020年以后答案7.B8.C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影响该国环境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土地、矿产等资源,四个国家中只有南非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第8题,对于我国来说,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土地主要反映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上,矿产主要反映在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上,图示的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影响力均较小,因而可能对应的时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2015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1)(2)题。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A.人口性别比B.老年人口比重C.青壮年人口比重D.少儿人口比重(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A.a方案较合理B.b方案较合理C.c方案较合理D.均不合理答案(1)D(2)B解析第(1)题,比较a方案和c方案两图可知,a方案少儿人口比重小,小于4%,而c方案少儿人口比重大,接近8%,二者差异较大;两方案男女比例相当,青壮年人口及老年人口比例差异也不大。第(2)题,分析三种生育率方案可知,a方案生育率太低,导致老年人口比重过大,老龄化问题严重;而c方案生育率较高,导致少儿人口比重较大,出现人口增长过快问题;b方案生育率使人口年龄构成比较合理,故该方案较合理。1.找塔型,析阶段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人口正增长阶段,其中年轻型处于人口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处于人口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阶段。2.找比重,析内容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或数量的计算,可分析判断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政策等,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生育观念、人口政策、工业发展需要、战争等)和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3.找特殊,析原因影响人口金字塔结构的因素包括政策(计划生育或鼓励生育)、较大的自然灾害、战争、生育观念、工业发展、人口迁移等。以下图为例,分析其特殊变化的原因。处1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突然变小,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a.计划生育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b.重大灾害导致死亡率上升;c.人口的大量外迁。处202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突然增加,其变化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处男女人口比例失调,其原因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纺织工厂建设导致对女性职工需求增加。(2019北京东城区模拟)下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12题。1.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A.政局动荡B.生育观念C.产业结构D.自然灾害2.该国最可能位于()A.北美B.西亚C.西欧D.南美答案1.C2.B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国青壮年男性人口比重异常偏大,说明该国产业对男性劳动力需求大,从而导致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故选C。第2题,北美和西欧的老年人口比重大,南美洲青少年人口比重大,且三地的男女性别比相对较低;西亚地区石油资源丰富,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从而导致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故选B。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信息反映出()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4.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表明2559岁劳动力数量减少答案3.B4.B解析第3题,图中2009年少年儿童的比重比1982年降低,说明人口出生率下降,A项错误。2009年与1982年相比,少年儿童比重下降,但40岁以上人口,尤其是老年人口比重上升,造成平均年龄增加,B项正确。图中2009年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1982年高,C项错误。2009年与1982年的2024岁人口比重大致相等,但2009年人口总数大于1982年,因此2009年的2024岁人口数量较1982年多,D项错误。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自1982年至200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因此造成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同时造成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但我国人口基数大,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为低值的情况下,青壮年劳动力数量仍在增加。(2019长沙雅礼中学质检)甲、乙是“两地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完成56题。5.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甲地人口增长数量比乙地多B.甲地人口性别结构严重失调C.乙地年轻人少,大学生就业压力小D.乙地老龄化较重,年轻人负担较重6.针对乙地人口问题,采取的相应措施不合理的是()A.大力吸引外来劳动力,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B.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调控年龄结构失调问题C.依靠科技,提高全社会生产效率,解决劳动力减少问题D.实行社会化养老和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待遇和水平答案5.D6.A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乙地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较大,说明其老龄化严重,年轻人负担较重。第6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乙地2060岁之间的人口比例较大,说明其劳动力相对充足,因此不需要大力吸引外来劳动力。课时作业我国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63万人,有学者认为我国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人口断崖式下降的问题。据此完成12题。1.未来我国可能出现人口断崖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出生率高B.死亡率高C.出生率低D.死亡率低2.针对该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调整计划生育政策,适度鼓励生育B.提升大国实力,鼓励外籍移民进入C.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延长人均寿命D.放开户籍制度,促进国内人口流动答案1.C2.A解析第1题,我国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63万人,说明人口出生率降低,未来我国可能出现人口断崖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低,C对,A错。死亡率变化,不会导致出生人口大量减少,B、D错。第2题,针对该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调整计划生育政策,适度鼓励生育,A对。我国人口总量多,压力大,不适合鼓励外籍移民进入,B错。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延长人均寿命,促进国内人口流动,不能缓解出生人口下降问题,C、D错。(2019安徽蒙城一中、淮南一中等五校联考)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34题。3.有关该地区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时期人口数量最大B.时期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C.时期当地人口数量达最小值D.时期老年人口比例很小4.时期以后人口净迁入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产业结构升级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变化B.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人口迁入量减小C.经济落后,大量人才外流D.留守儿童问题使父母返乡务工答案3.B4.A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人口变化。人口自然增长率只要为正值,人口数量就在增加,时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其后一段时间仍为正值,说明人口总量还在增加,故时期人口数量还未达到最大,A错误;时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说明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与此同时人口净迁入率却在上升,说明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B正确;时期的人口净迁入率远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说明该地总人口还是在增加,不是最小值,C错误;时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青少年人口比例较小,老年人口比例较大,D错误。第4题,本题考查人口净迁入率的变化原因。读图可知,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说明此时期经济发达,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劳动力导向型产业逐渐外迁,导致该地就业机会减少,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人口迁入数量减少,A正确,C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生态环境问题和留守儿童问题,B、D错误。低生育率陷阱是指生育率一旦下降到一定水平(总和生育率为1.5,即每个妇女生育1.5个孩子)以下,由于价值观的转变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生育率会继续不断下降,很难甚至不可能逆转。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出生人口和生育率统计图”。完成56题。5.下列因素对我国2017年出生人口低于预计所产生的影响最小的是()A.生育观念的转变B.育龄妇女减少C.全面二孩政策实施D.社会生存压力大6.我国的生育率现状将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有()A.社会抚养压力减轻B.带动养老产业的发展C.科技创新能力增强D.就业压力增大答案5.C6.B解析第5题,“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会使出生人口增加,所以对我国2017年出生人口低于预计影响最小,故C正确。第6题,放开“全面二孩政策”后,人口并没有明显增加,生育率很难逆转,说明我国进入了低生育率陷阱,会进一步导致人口老龄化加重,B正确。由此导致劳动力不足,就业压力减轻,社会养老压力增大,创新能力强的年轻人比重减小,所以A、C、D错误。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简称“单独”家庭)是计划生育“单独二孩”政策的受益人群,夫妻双方均为非独生子女的家庭(简称“双非”家庭)是“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受益人群。下图为2015年5月底年龄为2049周岁的山东省户籍家庭现有一孩的育龄妇女年龄构成百分比调查数据。读图完成78题。7.山东省现有一孩“单独”家庭的育龄妇女年龄段最集中在()A.2024岁B.2529岁C.3034岁D.3539岁8.山东省现有一孩家庭4049岁的育龄妇女中,“双非”家庭比重远高于“单独”家庭,其最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A.人口政策B.经济状况C.身体素质D.生育观念答案7.B8.A解析第7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山东省现有一孩“单独”家庭的育龄妇女年龄段最集中在2529岁,选B。第8题,4049岁的育龄妇女,出生在计划生育政策尚未推行或刚刚颁布时期,故多为“双非”家庭,而“单独”家庭多是在计划生育政策之后形成的,因此,造成“双非”家庭与“单独”家庭比重差异大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人口政策。(2019安徽皖南八校联考)人口抚养比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人口条件的时期。读“20052015年我国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变化图”,完成911题。9.图示期间“人口红利”最大的年份及此年非劳动年龄人口占我国总人口比重分别为()A.2005年38.8%B.2009年26.9%C.2010年34.2%D.2010年25.5%10.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到2025年()A.甲升高B.乙降低C.丙明显降低D.甲、乙、丙均降低11.针对图中丙变化趋势带来的影响,下列应对措施科学的是()A.适度延迟退休年龄,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