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刘志奎第四章课后习题.pdf_第1页
化工原理刘志奎第四章课后习题.pdf_第2页
化工原理刘志奎第四章课后习题.pdf_第3页
化工原理刘志奎第四章课后习题.pdf_第4页
化工原理刘志奎第四章课后习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传 热 热传导热传导 【4-1】有一加热器,为了减少热损失,在加热器的平壁外表面,包一层热导率为 0.16W/(m)、厚度为 300mm 的绝热材料。已测得绝热层外表面温度为 30,另测得距加 热器平壁外表面 250mm 处的温度为 75,如习题 4-1 附图所示。试求加热器平壁外表面温 度。 解解 23 75, 30tt= 计算加热器平壁外表面温度 1 t,./()Wm=0 16 2312 12 tttt bb = 1 757530 0 250 05 0 160 16 t = . . 1 45 0 2575300 0 05 t =+= 【4-2】有一冷藏室,其保冷壁是由 30mm 厚的软木做成的。软木的热导率 =0.043 W/(m)。若外表面温度为 28,内表面温度为 3,试计算单位表面积的冷量损失。 解解 已知.(),. 12 3, 28, =0 043 0 03ttWmbm=, 则单位表面积的冷量损失为 ()() . ./ . qttWm b = 2 12 0 043 32835 8 0 03 【4-3】用平板法测定材料的热导率,平板状材料的一侧用电热器加热,另一侧用冷水 冷却,同时在板的两侧均用热电偶测量其表面温度。若所测固体的表面积为 0.02m2,材料 的厚度为 0.02m。 现测得电流表的读数为 2.8A, 伏特计的读数为 140V, 两侧温度分别为 280 和 100,试计算该材料的热导率。 解解 根据已知做图 热传导的热量 . 2 8 140392QI VW= () 12 A Qtt b = . ().() 12 392 0 02 0 02 280 100 Qb A tt = ()./2 18Wm= 【4-4】燃烧炉的平壁由下列三层材料构成:耐火砖层,热导率 =1.05W/(m),厚度 230bmm=;绝热砖层,热导率 =0.151W/(m);普通砖层,热导率 =0.93W/(m)。 耐火砖层内侧壁面温度为 1000,绝热砖的耐热温度为 940,普通砖的耐热温度为 130。 (1) 根据砖的耐热温度确定砖与砖接触面的温度,然后计算绝热砖层厚度。若每块绝热 习题 4-1 附图 习题 4-3 附图 39 砖厚度为 230mm,试确定绝热砖层的厚度。 (2) 若普通砖层厚度为 240mm,试计算普通砖层外表面温度。 解解 (1)确定绝热层的厚度 2 b 温度分布如习题 4-4 附图所示。 通过耐火砖层的热传 导计算热流密度 q。 () 1 12 1 qtt b = . ()/ . Wm= 2 1 05 1000940274 0 23 绝热砖层厚度 2 b的计算 () 2 23 2 qtt b = . ().bm= 2 0 151 940 1300 446 274 每块绝热砖的厚度为023m,取两块绝热砖的厚度为. 2 0 23 2046bm= 。 (2) 计算普通砖层的外侧壁温 4 t 先核算绝热砖层与普通砖层接触面处的温度 3 t . . . 2 32 2 274 0 46 940105 3 0 151 qb tt = 3 t小于 130,符合要求。 通过普通砖层的热传导,计算普通砖层的外侧壁温 4 t。 () 3 34 3 qtt b = . . 3 43 3 274 0 24 105 334 6 0 93 qb tt = 【4-5】有直径为382mmmm的黄铜冷却管,假如管内生成厚度为 1mm 的水垢,水垢 的热导率 =1.163W/(m)。试计算水垢的热阻是黄铜管热阻的多少倍黄铜的热导率 =110W/(m)。 解解 因 38 2 32 雷诺数 Re. . 4 3 0 015 1 998 2 1 49 10 1 004 10 du = 湍流 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水被加热,Pr 的指数. 0 4n = . .RePr.( .)( .) . 0 80 440 80 4 0 599 0 0230 0231 49 107 02 0 015d = =4367 W/(m2) 【4-9】空气以4m s的流速通过75 53 75mmmm的钢管,管长5m。空气入口温度为 32,出口温度为 68。(1)试计算空气与管壁间的对流传热系数。(2)如空气流速增加一倍, 其他条件均不变,对流传热系数又为多少?(3)若空气从管壁得到的热量为578W,钢管内壁 的平均温度为多少。 解解 已知/ ,., 12 4 0 068 5 32 68um sdmlmtt= (1)对流传热系数计算 空气的平均温度 3268 50 2 m t + = 查得空气在50时的物性数据./ 3 1 093kg m=, .,./(),./() p Pa sWmckJkg = 52 1 96 10 2 83 10 1 005 Pr0698= ,空气被加热,Pr 的指数04n = 雷诺数 Re. . 4 5 0 068 4 1 093 1 52 10 1 96 10 du = 湍流 . . 5 73 560 0 068 l d = 对流传热系数 . .RePr 0 80 4 0 023 d = . .( .)( .)./() . Wm = 2 40 80 42 2 83 10 0 0231 52 100 69818 4 0 068 (2)空气流速增加一倍,对流传热系数为 42 ./() u Wm u = 0 80 8 2 2 18 432 1 (3)若空气从管壁得到的热量为578W,计算钢管内壁平均温度 用式 wm QA tt=()计算钢管内壁的平均温度 w t。 已知空气进出口平均温度 50 m t= 在第(1)项中已计算出对流传热系数 ./() 2 18 4Wm= 钢管内表面积为 2 0 068 51 07Adlm= 钢管内壁平均温度 . 578 5079 4 18 4 1 07 ww Q tt A =+=+= 【4-10】温度为 10、压力为 101.3kPa 的空气,以/10m s的流速在列管式换热器管间 沿管长方向流动,空气出口温度为 30。列管式换热器的外壳内径为 190mm,其中装有 37 根的192mmmm钢管,钢管长度为 2m。试求钢管外表面对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 解解 已知空气压力.101 3kPa=,温度, 12 10 30tt=, 空气的平均温度 1030 20 2 m t + = 查得空气在 20的物性数据为:密度./ 3 1 128kg m=,比热容./( 3 1 005 10) p cJkg=, 热导率 2 2.76 10()Wm =,黏度. 5 1 91 10 Pa s =,普朗特数Pr. 0 699=,空气被加热,Pr 的指数. 0 4n = 空气流动的截面积 () 22 0 1937 0 019 4 湿润周边 ( .)0 1937 0019+ 当量直径 ( ) . ( ) 22 40 1937 0 019 4 0 0255 0 1937 0 019 e d = + . . 2 78 460 0 0255 e l d = 已知空气的流速 /10um s= 雷诺数 . Re. . 4 5 0. 0255 10 1 128 =1 51 10 1 91 10 e d u = 湍流 对流传热系数 () . . . RePr.( . 2 0 4 0 80 440 8 2 76 10 =0.0230 0231 51 10 )0 699 0 0255 e d = ./() 2 47 5 Wm= 【4-11】有一套管式换热器,内管为.382 5mmmm,外管为573mmmm的钢管,内管 的传热管长为 2m。质量流量为/2530kg h的甲苯在环隙中流动,进口温度为 72,出口温度 为 38。试求甲苯对内管外表面的对流传热系数。 43 解解 甲苯的温度 , 12 72 38TT=,平均温度 12 7238 55 22 m TT T + = 甲苯在 55的物性数据有:密度/ 3 830kg m=,比热容./() 3 1 83 10 p cJkg=,热导率 =0.128W/(m),黏度. 4 4 3 10Pa s = 甲苯的质量流量 / 1 2530 m qkg h= 体积流量 /./ vm qqmh= 3 11 2530 8303 05 甲苯在环隙中的流速u计算 套管的内管外径 1 0038dm= ,外管内径. 2 0 051dm=, 流速 . ./ ( ) um s = 22 3 05 0 933 36000 0510 038 4 甲苯对内管外表面的对流传热系数计算 套管环隙的当量直径 21 0051 00380013 e dddm= . 2 15460 0 013 l d = Re. . 4 4 0 013 0 933 830 2 34 10 4 3 10 e d u = 湍流 Pr. . 34 1 83 104 3 10 6 15 0 128 p c = 甲苯被冷却 . 0 3n = RePr 0 80 3 0 023 de = ()() . . /(Wm = = 0 8 0 3 4 2 0 128 0 0232 34 106 15 0 013 1222 ) 【4-12】 甲苯在一蛇管冷却器中由 70冷却到 30,蛇管由.452 5mmmm的钢管 3 根并联而成,蛇管的圈径为 0.6m。若甲苯的体积流量为/mh 3 3,试求甲苯对钢管内表面的 对流传热系数。 解解 甲苯的温度,TT= 12 70 =30 平均温度 7030 50 2 m T + = 甲苯在 50时的物性数据为:密度/ 3 836kg m=,黏度. 4 4 4 10Pa s =,热导率 0.129()Wm=,比热容./() 3 1 77 10 p cJkg= 甲苯在 3 根并联蛇管中的流速u计算 体积流量 / v qmh= 3 3,蛇管内径. 0 04dm=, 44 流速 / ./ .( .)22 3 3600 0 221 0 7850 043 3 4 V q um s d = 雷诺数 Re. . 4 4 004 0221 836 =1 68 10 4 4 10 du = 湍流 普朗特数 Pr. . 34 1 77 104 4 10 6 04 0 129 p c = 弯管效应校正系数 . . . 0 04 1 1 771 1 771 24 0 3 R d R = += += 对流传热系数计算 甲苯被冷却 . 0 3n = RePr 0 80 3 0023 R d = () . . . .( .) . 0 3 40 8 0 129 0 0231 68 106 041 24379 0 04 = W/(m2) 【4-13】质量流量为 1650kg/h 的硝酸,在管径为.802 5mmmm、长为 3m 的水平管中 流过。管外为 300kPa(绝对压力)的饱和水蒸气冷凝,使硝酸得到. 4 3 8 10 W的热量。试求 水蒸气在水平管外冷凝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解解 在计算水蒸气在水平管外冷凝的对流传热系数时,需要知道管外表面温度 w t。 如何假设 w t? 水蒸气冷凝的值一般为()500015000 Wm 按题意,饱和水蒸气冷凝传给硝酸的热量为. 4 3 8 10QW= 取()1000 Wm=,估算壁温度 w t 300kPa(绝对压力)时,水蒸气的饱和温度. s t =1333。 用式() sw QA tt=估算壁温度 w t . . . 4 3 8 10 133 3128 100000 08 3 ws Q tt A = 先假设128 w t = 定性温度为膜温 . 133 3 128 131 22 sw tt t + = 冷凝水膜的物性参数 / 3 934 kg m= .,./()Pa sWm = 41 2 16 10 6 86 10 .133 3 s t =时水的比汽化热 / 3 2168 10 rJkg= 水蒸气在水平管外冷凝的值计算 . 23 0 0 725 gr dt = 45 .( .) . (.) /()Wm = = 1 21 33 4 4 2 9349 816 86 102168 10 0 725 2 16 100 08133 3 128 11558 用式() sw QA tt=计算 Q 值 ()QW= =115580 08 3133 3 12846164 此 Q 值大于硝酸吸收的热量,说明假设的 w t偏小。 重新用() 2 11558 Wm=估算 w t。 . . . 4 3 8 10 133 3=129 115580 08 3 ws Q tt A = 假设129 w t = 膜温 .133 3 129 131 22 sw tt t + = 与前面计算的膜温基本一样,故冷凝水膜的物性数据也一样,只是计算式中的 133 3 1294 3 sw ttt =不同。 值计算 .( .) . (.) 1 21 33 4 4 9349 816 86 102168 10 0 725 2 16 100 08133 3 129 = ()Wm=11216 用() 2 11216 Wm=验算壁温 . . . ws Q tt A = 4 3 8 10 133 3129 112160 08 3 与前面假设的相同。 【4-14】水在大容器内沸腾,如果绝对压力保持在200pkPa=,加热面温度保持 130, 试计算加热面上的热流密度q。 解解 ,.,200 120 2 130 sw pkPatt= 130 120 29 8 ws ttt = 水沸腾的对流传热系数计算 () . . . 0 5 2 330 52 333 0 1230 123 9 8200 10tp= .() 42 1 12 10 Wm= 加热面上的热流密度q ./ 4522 1 12 109 81 1 10110 Q qtWmkWm A = = 46 两流体间传热过程的计算两流体间传热过程的计算 【4-15】载热体的流量为/1500kg h,试计算下列各过程中载热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1) 100的饱和水蒸气冷凝成 100的水;(2)苯胺由 383K 降温至 283K;(3)比热容为 ./()3 77kJkg K的NaOH水溶液从 290K 加热到 370K; (4)常压下 20的空气加热到150; (5)绝对压力为 250kPa 的饱和水蒸气,冷凝冷却成 40的水。 解解 / m qkg s= 1500 3600 (1) 水蒸气冷凝 比汽化热/2258rkJkg= 放热量 m Qq rkW= 1500 2258941 3600 (2) 苯胺 平均温度 383283 333 2 m TK + = 比热容 ./()2 19 p ckJkg K= 放热量 ()() 12 1500 =2 1938328391 3 3600 mp Qq cTTkW= (3) NaOH水溶液 比热容()./3 77 p ckJkg K= 吸热量 ()(). 12 1500 3 77370290126 3600 mp Qq cTTkW= (4) 空气加热平均温度 20150 85 2 m t + = 比热容 ()./1 009 p ckJkg= 吸热量 ()() 21 1500 =1 0091502054 7 3600 mp Qq cttkW= (5) 饱和水蒸气250pkPa=,饱和温度. s t =127 2,比汽化热/2185rkJkg=, 冷凝水从.127 2 s t =降至 2 40t =,平均温度 . . 127 240 83 6 2 m t + = 比热容 ()./4 196 p ckJkg= 放热量 2 () mps Qqrctt=+ () 1500 21854 196127 2401063 3600 kW=+= 【4-16】用冷却水使流量为/kg h2000的硝基苯从 355K 冷却到 300K,冷却水由 15升 到 35,试求冷却水用量。若将冷却水的流量增加到./ 3 3 5mh,试求冷却水的出口温度。 解解 硝 基 苯 流 量/ 1 2000 m qkg h=, 平 均 温 度 ., 12 355300 = 327 5 22 m TT TK + =比 热 容 ()./ p ckJkg K= 1 1 58 47 硝基苯的放热量 () 1112mp Qq cTT= ()kW= 2000 1 5835530048 3 3600 (1) 冷却水用量计算 平均温度 1 2 1535 =25 22 m tt t + = 比热容()./ 2 4 179 p ckJkg=,密度/ 3 997kg m= . / ().() m p Q qkg h ctt = 2 221 48 3 3600 2080 4 179 35 15 ./ m v q qmh = 32 2 2 09 (2) 用水量./ v qmh= 3 2 3 5时,求 2 t =? 用水量增大,水出口温度 2 t应降低。先假设水的比热容及密度不变。从上面的计算式可 知() 221v qtt与成反比,故 . ,. . 2 2 152 09 26 9 3 535 15 t t = 假设. 2 26 9t = 水的平均温度 . 21 26 915 21 22 m tt t + = 查得水的比热容()./4 182 p ckJkg=,密度/ 3 998kg m= 计算 2 t 21 2222pmpv QQ tt c qc q = . . 2 48 3 3600 1526 9 4 182 3 5 998 t =+= 与假设相符。 【4-17】在一换热器中,用水使苯从 80冷却到 50,水从 15升到 35。试分别计 算并流操作及逆流操作时的平均温度差。 解解 (1)并流操作 苯 12 8050TT= 水 12 1535tt= 12 6515tt= (2) 逆流操作 苯 12 8050TT= / 12 45 352tt= 21 3515tt= 水 12 4535tt= 【4-18】 在 1壳程 2管程列管式换热器中用水冷却油, 冷却水走管内, 进口温度为20, . lnln 12 并 1 2 65 15 34 1 65 15 tt t t t = 12 逆 4535 40 22 tt t + = 48 出口温度为 50。油进口温度为 120,出口温度为 60。试计算两种流体的传热平均温 度差。 解解 属于折流 / 1212 1205070,602040,70 402tttt= 12 7040 55 22 tt t + = 逆 12 21 1206060 2 502030 TT R tt = . 21 11 502030 0 3 12020100 tt P Tt = 查得温差校正系数 . 0 91= . 逆 0 91 5550 mm tt= = 【4-19】 用绝对压力为 300kPa 的饱和水蒸气将体积流量为 3 80mh的苯胺从 80加热到 100。苯胺在平均温度下的密度为/ 3 955kg m,比热容为./()2 31 kJkg。试计算:(1)水蒸 气用量(/ )kg h;(2)当总传热系数为() 2 800Wm 时所需传热面积。 解解 (1)水的比汽化热/2168rkJkg=,苯胺体积流量/ 3 2 80 v qmh=, 苯胺吸收的热量为 ()(). 3 221 80 955 2 31 1010080 vp Qqctt= ././ . 96 5 3 53 103 53 10 9 8 10 JhkJh W = = 水蒸气用量 . / m Q qkg h r = 6 1 3 53 10 1628 2168 (2) 计算传热面积 A 已知/()KWm= 2 800,水蒸气的,.300 133 3pkPat=。 水蒸气 133.3 133.3 苯胺 12 80100 53 333 3tt = . 12 53 333 3 43 3 22 m tt t + = . . . m Q Am Kt = 5 2 9 8 10 28 3 800 43 3 【4-20】有一套管式换热器,内管为18010mmmm的钢管,内管中有质量流量为 /3000kg h的热水,从 90冷却到 60。环隙中冷却水从 20升到 50。总传热系数 /() 2 2000KWm=。试求:(1)冷却水用量;(2)并流流动时的平均温度差及所需传热面积; (3)逆流流动时的平均温度差及所需传热面积。 解解 (1)冷却水用量 2m q计算 49 热水平均温度 ,./() mp TT TckJkg + = 12 1 9060 75 4 191 22 冷水平均温度 ,./() mp tt tckJkg + = 12 2 2050 35 4 174 22 热量衡算 ()(). 338 2 4 174 1050203000 4 191 1090603 77 10 m qJh= / m qkg h= 2 3012 (2) 并流 热水 12 9060TT= 冷水 21 12 2050 7010 tt tt = = . ln 70 10 30 8 70 10 m t = 传热面积 ./ . . m Q Am K t = 8 2 3 77 103600 1 7 2000 30 8 (3) 逆流 热水 12 9060TT= 21 12 5020 4040 tt tt = = 冷水 40 m t= 传热面积 ./ 8 3 77 103600 2000 40 m Q A K t = .m= 2 1 31 【4-21】 有 1 壳程 2 管程列管式换热器,用 293K 的冷水 30t/h 使流量为 20t/h 的乙二 醇从 353K 冷却到 313K,设总传热系数为/() 2 1200WmK,试计算所需传热面积。 解解 乙二醇的平均温度 353313 333 2 m TK + =, 比热容()./ 3 1 2 6 10 p cJkg K= 乙二醇放出热量 1112 () mp Qq cTT= () 3 35 20 10 2 6 103533135 78 10 3600 W = 从水的物理性质数据表上可知,水在3050范围内,比热容/()4174 p cJkg K=。假设 /() 2 4174 p cJkg K=,计算冷水出口温度 2 t。 () 2221mp Qq ctt= 习题 4-21 附图 50 . . 5 21 3 22 5 78 103600 293309 6 30 104174 mp Q tt q c =+=+= K 冷水的平均温度 . . 12 293309 6 =301 3 22 m tt tK + = .28 3= m t接近 30,所假设的 2p c可以。 逆流平均温度差 m t 逆计算 112 353309 643 4tTt= 221 31329320tTt= . . . ln 逆 43 420 =30 2 43 4 20 m t = 折流的平均温度差 m t计算 . 12 21 35331340 2 41 309 629316 6 TT R tt = . 21 11 309 629316 6 0 277 35329360 tt P Tt = .,.0 830 83 30 225 1 mm tt= 逆 传热面积 . . . m Q Am Kt = 5 2 5 78 10 19 2 1200 25 1 【4-22】 有一外径为 l00mm 的水蒸气管,水蒸气温度为 160。为了减少热量损失, 在管外包覆厚度各为 25mm 的 A、B 两层绝热材料保温层,A 与 B 的热导率分别为. 0 15与 .()0 05 Wm K。试计算哪一种材料放在内层好。周围空气温 度为 20,保温层外表面对周围空气的对流(包括热辐射) 传热系数/() 2 15Wm=。 保温层内表面温度在两种情况下 都等于水蒸气温度。 解解 (1) A 在内层,B 在外层。以保温层外表面积为基准的 总传热系数为 1323 1122 1 1 mm K b db d dd = + () ./Wm = + = 2 1 0 025 0 20 025 0 21 0 15 0 1250 05 0 17515 1 1 习题 4-22 附图 51 热量损失 ()() 12312 QKA ttKd L tt= 单位长度的热损失为 () 312 Q qK dtt L = () ./Wm=1 10 21602096 7 (2) B 在内层,A 在外层,总传热系数为 1323 1122 11 0 025 0 20 025 0 211 0 05 0 1250 15 0 17515 mm K b db d dd = + ./()Wm= 2 0 946 ()()/ Q qK d ttWm L = 312 =0 9460 21602083 2 计算结果表明,热导率小的绝热材料放在内层,热损失小。 【4-23】测定套管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数据如下:甲苯在内管中流动,质量流量为 5000kg/h,进口温度为 80,出口温度为 50。水在环隙流动,进口温度为 15,出口温 度为 30。水与甲苯逆流流动,传热面积为. 2 2 5m。问所测得的总传热系数为多大? 解解 甲苯/ , 112 5000 80,50 m qkg hTT=, 8050 65 2 m T + =, ./() 3 1 1 86 10 p cJkg K= 热负荷 () 33 5000 1 86 108050 = 77 5 10 W 3600 Q = 12 8050TT= 21 12 3015 5035 tt tt = = . 5035 42 5 2 m t + = . 2 2 5Am= () . / m Q KWmK A t = 3 2 77 5 10 729 2 5 42 5 【4-24】在一套管换热器中,内管中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 2 1 200 WmK=,内管外侧 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 2 2 350 WmK=。已知两种流体均在湍流条件下进行换热。试回答下 列两个问题:(1)假设内管中流体流速增加一倍;(2)假设内管外侧流体流速增加两倍。其他 条件不变,试问总传热系数增加多少?以百分数表示。管壁热阻及污垢热阻可不计。 解解 已知(),() 22 12 200 350 WmKWmK= (1) 内管中流体流速增加一倍,1 1 2uu= ( )() . . / u WmK u = 0 8 0 8 21 11 1 200 2348 52 /() 212 12 200 350 =127 200350 KWmK = + () / KWmK = + 212 12 348 350 174 348350 . 174127 0 37 127 KK K = 增加 37% (2) ( ) () . . , u uuWmK u = 0 8 0 8 22 2222 2 3 3503843 /() KWmK = + 212 12 200 843 162 200843 . 162 127 0 276 127 KK K = 增加 27. 6% 增大小者,对增大 K 有利。 【4-25】 有一套管式换热器,内管为573mmmm,外管为1144mmmm。内管中有 流量为/4000kg h的苯被加热,进口温度为 50,出口温度为 80。套管的环隙中有绝对压 力为 200kPa 的饱和水蒸气冷凝放热,冷凝的对流传热系数为/()WmK 42 10。已知内管的内 表面污垢热阻为./ 2 0 0004mK W,管壁热阻及管外侧污垢热阻均不计。试计算:(1)加热水蒸 气用量;(2)管壁对苯的对流传热系数;(3)完成上述处理量所需套管的有效长度;(4)由于某 种原因,加热水蒸气的绝对压力降至 140kPa。这时,苯出口温度有何变化?应为多少度(设 苯的对流传热系数值不变,平均温度差可用算术平均值计算) 。 解解 苯, 12 50 80 tt=平均温度,/() 2 5080 65 1840 2 mp tcJkg K + =,/ 2 4000 m qkg h= 热负荷 () 2221 4000 1840 (8050) 61330 3600 mp Qq cttW= (1) 水蒸气用量 1m q ,./200120 2,2205 pkPa TrkJkg= ./ 1 3 61330 0 0278100 2205 10 m Q qkg skg h r = (2) 苯的对流传热系数 ()/,.,. 3 832 0 38 0 13 kg mmPa sWmK= () ./ . um s = 2 4000 0 654 3600 8320 051 4 Re. . 4 3 0 051 0 654 832 7 3 10 0 38 10 du = 湍流 Pr. . 3 1840 0 38 10 5 38 0 13 p c = 苯被加热 . 0 4n = 53 RePr 0 80 4 0 023 d = () () . . . .( .)./ . WmK= 0 4 40 82 0 13 0 0237 3 105 38893 0 051 (3)管长 l ()() /,./ 4222 211 10 893 0 0004WmKWmKRmK W= 以管内表面积 A1为基准 /() . . . 2 1 1 14 122 11 621 11 0 05111 0 0004 8930 05710 d KWmK d R d = + 1122 120 25070 2, 120 28040 2tTttTt= . 70 240 2 55 2 2 m t + = . . 2 61330 1 8 621 55 2 m Q Am Kt = . . . A lm d = 1 8 11 2 0 051 (4) 水蒸气绝对压力140pkPa=时,苯的出口温度 2 t。 140pkPa=时,.109 2T = () () () . 2 2 109 250109 24000 184050 = 621 1 8 36002 t t + .75 2t = 【4-26】在一套管换热器中,用绝对压力为 200kPa 的饱和水蒸气使流量为/5000kg h的 氯化苯从 30加热到 70,氯化苯在内管中流动。因某种原因,氯化苯的流量减小到 /2500kg h,但进、出口温度欲保持不变。为此,想把水蒸气压力降低一些,试问水蒸气的 绝对压力应降到多少(两种情况下,管内氯化苯均为湍流流动,并且其对流传热系数比水 蒸气冷凝的对流传热系数小很多。因此,水蒸气冷凝的热阻及管壁热阻均可忽略不计)? 解解 水蒸气绝对压力,.200 120 2pkPaT= , 12 120 23090 2120 27050 2tt= . 90 250 2 70 2 2 m t + = 氯化苯的流量 / m qkg h= 5000 热负荷 m Qq与成正比,5000Q 氯化苯的对流传热系数 m q与的关系为() . 0 8 5000 氯化苯的流量减小到/2500 m qkg h=, () . , 0 8 2500 2500Q 总传热系数 ,KK 54 mm mm KA tA tQ QK A tA t = () . . . . () 0 8 0 8 500070 25000 = 61 1 25002500 m m t t = () () . 3070 =61 1 2 m TT t + = 水蒸气温度 111T = 压力 .143 3pkPa= 【4-27】欲将体积流量为 3 3000mh(标准状况101 325,273 15pkPaTK =)的常压空 气,用绝对压力为 200kPa 的饱和水蒸气加热,空气从 10加热到 90。现有一列管式换 热器,其规格如下:钢管直径.252 5mmmm,管长 1.6m,管数 271 根。如用此换热器,使 空气在管内流动,水蒸气在管外冷凝,试验算此换热器面积是否够用?水蒸气冷凝时的对 流传热系数可取为/()WmK 2 10000。 解解 空气的平均温度 12 1090 50 22 m tt t + = 空气的物性参数 ./. 36 1 093,19 6 10kg mPa s = ()()./,. 23 2 83 10 1 005 10 p Wm KcJkg K =, Pr. 0 698= 空气流量 / . 3000 293884 22 4 m qkg h= /. 3 3884 1 0933554 Vm qqmh= 热负荷 ()(). 3 21 3884 1 005 1090 10 3600 mp Qq ctt=一.W= 4 8 67 10 水蒸气 .200120 2pkPaT=, 平均温度差 11 120 2 10110 2tTt= 22 120 29030 2tTt= . lnln . m tt t t t = 12 1 2 110 230 2 62 110 2 30 2 空气流速 ./ ( .) 22 3554 11 6 360036000 02271 44 v q um s d n = Re. . 4 6 002 11 6 1 093 1 29 10 19 6 10 du = 湍流 () . . RePr( .). . 2 0 4 0 840 8 2 83 10 =0.023=0.0231 29 100 698 0 02 n d ./()WmK= 2 54 8 ./() 2 54 8KWmK= 55 . . . m Q Am K t = 4 2 8 67 10 25 5 54 8 62 已有换热器的传热面积为 . 2 0 02 1 6 27127 2Adlnm= 够用 【4-28】有一钢制套管式换热器,质量流量为2000/kg h的苯在内管中,从 80冷却到 50。冷却水在环隙中从 15升到 35。已知苯对管壁的对流传热系数为() 2 600WmK, 管壁对水的对流传热系数为/()WmK 2 1000。计算总传热系数时,忽略管壁热阻,按平壁计 算。试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冷却水消耗量;(2)计算并流流动时所需传热面积;(3)如改变 为逆流流动,其他条件相同,所需传热面积将有何变化? 解解 总传热系数 K 的计算 已知 ()() 22 12 600 , 1000/ WmKWmK= /()KWmK = + 212 12 600 1000 375 6001000 苯 , m TTT + = 12 8050 80 =50, 65 2 ()./,/ 3 11 1 86 10 2000 pm cJkg Kqkg h= 热负荷 () 1112mp Qq cTT= ()W= 34 2000 1 86 1080503 1 10 3600 (1) 冷却水消耗量 2m q 12 1535 153525 2 m ttt + =, ()./ 3 2 4 179 10 p cJkgK= . ().() 4 2 3 221 3 1 103600 1335 4 179 1035 15 m p Q qkg h ctt = (2) 并流的传热面积 A , 111222 80 1565 503515tTttTt= . lnln 12 1 2 65 15 34 1 65 15 m tt t t t = . . . m Q Am K t = 4 2 3 1 10 2 42 375 34 1 (3) 逆流时的传热面积 A , 1122 803545 50 1535tTtt= 56 4535 40 2 m t + = . . m Q Am K t = 4 2 3 1 10 2 07 375 40 逆流与并流比较,由于逆流的温度差较大,所以传热面积小了一些。 【4-29】 在一传热面积为 20m2的列管式换热器中,壳程用 110的饱和水蒸汽冷凝以加热 管程中的某溶液。溶液的处理量为 2.5104kg/h,比热容为 4kJ/(kgK)。换热器初始使用时可将溶液 由 20加热至 80。 (1)该换热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溶液结垢,其出口温度只能达到 75, 试求污垢热阻值; (2)若要使溶液出口温度仍维持在 80,在不变动设备的条件下可采取何种措 施?做定量计算。 解:原工况条件下的对数平均温差: 21 1 2 8020 54.6 11020 lnln 11080 m tt t Tt Tt = 此操作条件下的总传热系数: ()() 21 25000 40008020 /3600 1526 20 54.6 m2p2 mm q cttQ K AtAt = W/ (m2K) (1)使用一年后,溶液出口温度下降至75,此时的对数平均温差为 2 .58 75110 20110 ln 2075 ln 2 1 12 m = = = tT tT tt t 总传热系数 ()() 21 25000 40007520 /3600 1313 20 58.2 m2p2 mm q cttQ K AtAt = W/(m2K) 污垢热阻 4 1111 1.063 10 13131526 d R KK = m2K/W (2)在不变动设备的条件下,可通过提高加热蒸汽的温度使溶液出口温度仍然维持在80。 此时传热温差为 ()() 21 25000 40008020 /3600 “63.5 20 1313 m2p2 m q cttQ t K AK A = 即 21 1 2 8020 “63.5 20 lnln 80 m tt t TtT TTt = 由此解得 “118.2T = 【4-30】有一单管程的列管式换热器,其规格如下:管径为.252 5mmmm,管长为 3m, 管数为 37 根。 今拟采用此换热器冷凝并冷却 2 CS的饱和蒸气, 自饱和温度 46冷却到 10。 2 CS在管外冷凝, 其流量为/300kg h, 比汽化热为/350kJkg。 冷却水在管内, 进口温度为 5, 出口温度为 32。 逆流流动。 已知 2 CS的冷凝和冷却时的总传热系数分别为() 2 1 291KWmK= 和/() 2 2 174KWmK=(以内表面积为基准) 。试问此换热器是否合适? 57 解解 2 CS质量流量/ m qkg h= 1 300, 冷凝段 1 46T =, 2 CS的比汽化热/ 3 350 10rJkg= 冷凝段热负荷 3 11 300 3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