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第一学期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两课时)含答案_第1页
2018学年第一学期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两课时)含答案_第2页
2018学年第一学期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两课时)含答案_第3页
2018学年第一学期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两课时)含答案_第4页
2018学年第一学期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两课时)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化学选修四 第三章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年级: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序号目标内容好中差自我分析1初步认识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2认识溶度积常数Ksp3【学习重难点:】1、2 学习过程及内容:【学习指导部分预习交流】课堂小测1. 关于NaClO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 c(Na+)c(ClO-)c(H+)c(OH-)B. c(Na+)c(ClO-)c(OH-)c(H+)C. c(H+)c(OH-)c(ClO-)c(Na+)D. c(Na+)+ c(H+)= c(ClO-)+c(OH-)2. 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含有大量Al3+ 的溶液 Na+ 、NH4+、SO42、Cl B.C(H+) = 11013 molL1的溶液 Na+ 、Ca2+ 、SO42、CO32C.含有大量Fe3+的 溶液 Na+ 、Mg2+ 、 NO3 、SCN D.含有大量 NO3的 溶液 H+ 、 Fe2+ 、SO42、Cl 【课堂活动部分新知探究】任务一:认识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活动1】观察实验3-3、3-4、3-5,记录实验现象:实验3-4实验步骤NaCl和AgNO3溶液混合向所得固液混合物中KI溶液向新得固液混合物中Na2S溶液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3-5实验步骤向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向白色沉淀中滴加FeCl3溶液静置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3-3:向3支盛有少量Mg(OH)2沉淀的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的蒸馏水、盐酸和氯化铵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滴加试剂蒸馏水盐酸氯化铵现象【活动2】讨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问题一:能完全进行到底吗?结合实验事实,说明理由;问题二:解释说明实验3-4现象;问题三:解释说明实验3-5现象;问题四:解释说明实验3-3现象;【活动2】归纳和总结,对难溶物、溶解度的认识1、学会用数轴的方式,理解易溶物、微溶物和难溶物: 溶 溶 溶 0.01 0.1 m(g)思考:难溶物质的溶解度很小,有没有可能等于零呢?2、正确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存在:只要有固体存在的悬浊液中都存在 例:NaCl(s) Na+(aq)+Cl-(aq) AgCl(s) Ag+(aq)+Cl-(aq)(二)特征 (1)等: (2)动: (3)定:达到平衡时,溶液中 (4)变:当外界条件改变,溶解平衡将 (三)沉淀反应的应用(1)沉淀的形成和转化加入 与溶液中的某些离子生成沉淀,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反应中,离子趋向于生成 的物质。 (2)沉淀的溶解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减少溶解平衡体系中的某种离子,会使平衡向沉淀向 方向移动,沉淀逐渐 。例: Mg(OH)2(s) Mg2+(aq) OH-(aq)OH- + H+ H2O 条件的改变 了原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特别提醒:解决沉淀溶解平衡的一般思路:“看到”粒子“找到”平衡“想到”移动任务二:认识溶度积常数Ksp【活动1】认真阅读教材P64-66,对于下列沉淀溶解平衡,写出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又叫溶度积):AmBN (s) mAn+(aq)+ nB m-(aq) Ksp = 【活动2】查阅几种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和溶解度表:(25)难溶物溶度积(KSP)溶解度(g)难溶物溶度积(KSP)溶解度(g)AgCl1.810-101.510-4BaSO41.110-102.410-4AgBr5.410-138.410-6Fe(OH)32.610-393.010-9AgI8.510-172.110-7CaCO35.010-97.110-4Ag2S6.310-50Mg(OH)21.810-11CaSO49.110-6BaCO35.910-9CaCO32.810-91.分析:BaSO4和BaCO3谁更能难溶?CaSO4和CaCO3谁更能难溶?2.讨论:溶液中Cl-、I-都为0.010mol/L,慢慢滴入AgCl能否把它们分离?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9.310-17。【活动3】利用溶度积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Qc=An+mBm-n, 这里的反应商也是乘积形式,故称 Qc 为离子积。 Qc Ksp 时,平衡 ,沉淀 ; Qc Ksp 时,平衡 ,沉淀 ; Qc Ksp 时,达到平衡。【课堂评价部分训练拓展】1. 已知室温时AgBr的溶解度是8.8107mol/L,则 AgBr的溶度积是_2. 已知:25时,KspFe(OH)34.01038,向一定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氢氧化铁完全沉淀,求此时溶液的pH值。3(2009广东高考)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一定时,Ksp(SrSO4)随c(SO)的增大而减小B三个不同温度中,313 K时Ksp(SrSO4)最大C283 K时,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283 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 K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学习记录及反思【归纳整理】 课外作业:1. 常温下:298K,AgCl的溶解度为1.7910-3gL-1,试求该温度下AgCl的溶度积。高二化学选修四 第三章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二)年级: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序号目标内容好中差自我分析1运用溶度积常数Ksp进行简单计算2应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相关问题3【学习重难点:】1、2 学习过程及内容:【学习指导部分预习交流】1在下列液体中,BaSO4的溶解度最小的是()A1 mol/L硫酸溶液 B2 mol/L硫酸溶液C纯水 D0.1 mol/L硫酸溶液2当Mg(OH)2在水中达到溶解平衡时:Mg(OH)2Mg22OH,要使Mg(OH)2进一步溶解,应向溶液中加少量的固体是()ANH4Cl BNaOH CNa2CO3 DMgCl23. 把Ca(OH)2固体放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中,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Ca(OH)2(s) Ca22OH,当向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后,若温度保持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溶液中Ca2数目减少 B溶液中Ca2数目增大C溶液pH减小 D溶液pH增大【课堂活动部分新知探究】任务一:运用溶度积常数Ksp进行简单计算活动1: 例1:有关溶质溶解度的计算 与c(H)c(OH)Kw类似,FeS饱和溶液中存在:FeS(s)Fe2(aq)S2(aq),c(Fe2)c(S2)Ksp。常温下Ksp8.11017。(1)理论上FeS的溶解度为:_。(S7.92108 g) 写出解题过程例2:有关调节溶液pH值,使金属阳离子沉淀完全已知:难溶电解质Cu(OH)2在常温下的Ksp21020,则常温下:(1)某CuSO4溶液里c(Cu2)0.02 mol/L,如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使之大于_。(2)要使0.2 mol/L CuSO4溶液中的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的pH为_。任务二:应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相关问题【活动1】分析讨论:1.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3、MgSiO3、 CaMg(CO3)2、Al2O3和Fe2O3等,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如下:沉淀物Fe(OH)3Al(OH)3Mg(OH)2pH3452124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深沉时溶液的pH由见上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要求写出两条)(2)滤渣I的主要成分有 。(3)从滤渣中可回收利用的主要物质有 。【活动2】分析讨论:2某学习小组欲探究CaSO4沉淀转化为CaCO3沉淀的可能性,查得如下资料:(25)难溶电解质CaCO3CaSO4MgCO3Mg(OH)2Ksp2.81099.11066.81061.81011实验步骤如下:往100 mL 0.1 molL1的CaCl2溶液中加入100 mL 0.1 mol L1的Na2SO4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向上述悬浊液中加入固体Na2CO3 3 g,搅拌,静置,沉淀后弃去上层清液。再加入蒸馏水搅拌,静置,沉淀后再弃去上层清液。_。(1)由题中信息Ksp越大,表示电解质的溶解度越_(填“大”或“小”)。(2)写出第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设计第步的目的是:_。(4)请补充第步操作及发生的现象:_。【课堂评价部分训练拓展】1. 有关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如下:Mg(OH)2(s)Mg2(aq)2OH(aq)Ksp5.61012Cu(OH)2(s) Cu2(aq)2OH(aq)Ksp2.21020向温度一定、有固态Mg(OH)2存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某物质或溶液,能使Mg(OH)2固体的质量增加的是()ACH3COONa的饱和溶液BNH4Cl的饱和溶液CCuCl2的饱和溶液D蒸馏水 学习记录及反思【归纳整理】 课外作业:1.沉淀物并非绝对不溶,其在水及各种不同的溶液中溶解有所不同,同离子效应、络合物的形成都会使沉淀物的溶解度有所改变。右图是AgCl在NaCl、AgNO3 溶液中的溶解情况。由以上信息可知:(1)AgCl的溶度积常数的表达式为: ,由图知AgCl的溶度积常数为 。(2)AgCl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出现如图所示情况的原因是:(3)反应AgCl + NaBr = AgBr + NaCl能在水溶液中进行,是因为:高二化学选修四 第三章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答案)第一节:【学习指导部分预习交流评价】课堂小测1.B、D 2. A 【课堂评价部分训练拓展提高】1. 已知室温时AgBr的溶解度是8.8107mol/L,则 AgBr的溶度积是_解析:AgBr(s) AgBr 溶解的AgBr可认为完全电离,c(Ag)c(Br)8.8107mol/LKspc(AgBr)c(Ag)c(Br)(8.8107)27.710132. 已知:25时,KspFe(OH)34.01038,向一定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氢氧化铁完全沉淀,求此时溶液的pH值。Kspc(Fe(OH)3)c(Fe3+)c3(OH)4.01038, c3(OH)=( 4.01038)(1.0105) =4.01033c(OH) =1.591011 c(H+)=( 1.01014)(1.591011) =6.3104, pH=2.923(2009广东高考)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一定时,Ksp(SrSO4)随c(SO)的增大而减小B三个不同温度中,313 K时Ksp(SrSO4)最大C283 K时,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283 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 K后变为不饱和溶液解析:A项,Ksp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的大小无关,A项错误D项,283 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 K 后,因363 K时的Ksp小于283 K时的Ksp,故溶液变为过饱和溶液,D项错误答案:BC 课外作业:1. 常温下:298K,AgCl的溶解度为1.7910-3gL-1,试求该温度下AgCl的溶度积。【例1】298K,AgCl的溶解度为1.7910-3gL-1,试求该温度下AgCl的溶度积。解析:已知Ag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3.4,则AgCl溶解度为; 1.2510-5(molL-1) 则: C(Ag)C(Cl-)1.2510-5molL-1C(Ag/)C(Cl-)/(1.2510-5)21.5610-10第二节: 学习过程及内容:【学习指导部分预习交流评价】1在下列液体中,BaSO4的溶解度最小的是(B)2当Mg(OH)2在水中达到溶解平衡时:Mg(OH)2Mg22OH,要使Mg(OH)2进一步溶解,应向溶液中加少量的固体是()ANH4Cl BNaOH CNa2CO3 DMgCl2解析:加入NaOH或MgCl2时,c(OH),c(Mg2)增大,平衡向左移动,加入NH4Cl时,NH与OH反应生成NH3H2O,平衡右移,Mg(OH)2溶解;加入Na2CO3对平衡没影响答案:A3. 把Ca(OH)2固体放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中,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Ca(OH)2(s) Ca22OH,当向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后,若温度保持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溶液中Ca2数目减少 B溶液中Ca2数目增大C溶液pH减小 D溶液pH增大解析: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水,原悬浊液又析出Ca(OH)2;溶液中Ca2数目减少,由于仍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溶液pH不变答案:A【课堂活动部分新知巩固展示】任务一:运用溶度积常数Ksp进行简单计算活动1: 例1:解析:(1)由FeS(s)Fe2(aq)S2(aq)c(Fe2)9109 molL1即1 L溶液中可溶解9109 mol的FeS(令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 gcm3)由(100 gS)S1 000 g(910988)g所以S7.92108 g例2:有关调节溶液pH值,使金属阳离子沉淀完全例2:解析:(1)根据题意:当c(Cu2)c(OH)221020时开始出现沉淀,则c(OH) 109 molL1,c(H)105 mol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