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时达标训练:4.15国共的十年对峙(含解析)_第1页
20182019学年度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时达标训练:4.15国共的十年对峙(含解析)_第2页
20182019学年度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时达标训练:4.15国共的十年对峙(含解析)_第3页
20182019学年度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时达标训练:4.15国共的十年对峙(含解析)_第4页
20182019学年度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时达标训练:4.15国共的十年对峙(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达标训练: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在欢庆胜利的时刻,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这里的“起义”指的是(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解析:材料“周恩来”“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起义是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B项是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C项没有周恩来;D项是毛泽东领导的。答案: A21927年9月17日,毛泽东下令各团向浏阳文家市撤退。9月19日,他在前敌委员会上分析了敌强我弱和工农革命军面临的严重形势,主张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部队沿罗霄山脉南下,在农村实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这表明( )A毛泽东准备实施敌后战争B毛泽东准备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C毛泽东准备实施西北战略转移D毛泽东依然坚持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解析: 材料中叙述了秋收起义的过程,秋收起义本打算进攻长沙,可是由于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只得放弃长沙转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这是毛泽东思想的雏形,这是中国革命论的开始。因此本题选择B项。其他三个选项均说法不正确。答案:B3美国一位历史学者说:“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里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A武装反抗的策略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D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解析:秋收起义失败后,起义部队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胜利。答案:D4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中,对“八七会议”决议有所发展的内容是( )A根据地建设 B武装斗争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土地革命解析: “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组织武装斗争的总方针,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中又提出了加强根据地的建设。答案: A5下面是江西省遂川人民1928年传唱的一首歌谣,歌谣反映了当时遂川( )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你分谷子我分田。过新年、过新年,你拿斧头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打了土豪分了田。红军长征的到来 土地革命的开展 红色政权的建立人民的喜悦心情A B C D解析: 由题干时间1928年,可知长征尚未开始(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再由“分田”“打土豪”可知,正确。答案: C6、从1927年到1930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迅速发展,形成星火燎原之势,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统治的削弱 B.开展了土地革命C.纠正了“左”倾错误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解析:依据时间的限定首先可以排除C、D两项,因为纠正“左”的错误是在遵义会议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是在1931年。然后再比较A、B两项,联系所学过的有关历史知识,当时中共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都开展了土地革命,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所以正确答案是B项。答案:B7、红军不怕远征难突破封锁线中唱道:“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这里的“迷雾”是指( )A右倾机会主义B“左”倾错误C蒋介石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解析:材料“迷雾途中盼太阳”是指开始长征的中央红军指战员要求结束“左”倾错误领导,确立党的正确领导,故选B项。答案: B8、某校学生组织“重走长征路”活动,沿途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按当年中央红军长征历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碑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飞夺泸定桥原址 遵义会议会址 陕北吴起镇革命纪念馆A. B. C. D.解析:按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应是从瑞金出发,然后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攻占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然后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到达吴起镇。答案:A9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依次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原因是A北伐战争的胜利B红军长征的胜利C抗日战争的胜利D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析:1934年10月,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6年10月,长征胜利完成,在北方(黄河流域)建立根据地。答案:B 10、 “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诗中的“会”是指( )A中共二大 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解析: 由“万里长征”“左倾错误”“遵城”等信息可确定“会”是指遵义会议。答案: C11某学生做了一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知识复习表,把党的正确探索总结为“三次变化”,表中甲、乙两处空白应为( )三次探索开始于革命方式的变化甲革命道路的变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中央领导的变化乙A.秋收起义、八七会议B南昌起义、长征的胜利C南昌起义、 遵义会议D八七会议、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解析:秋收起义不是革命方式变化的开始,故A项错误;长征的胜利与中央领导的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故C项正确;八七会议做出了武装反抗的决策,却不是武装起义的开始,井冈山根据地建立,中共中央领导并未变化,故D项错误。答案: C12、下列有关中国共产党不断成熟的史实正确的是( )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确立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A. B. C. D.答案:B解析:发生在1927年8月;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上;是发生在八七会议后。据此正确答案是B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以下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有关的材料:材料一、蒋介石要求国民党军对根据地“予以严密封锁,使其交通物质两相断绝,则内无生产,外无接济,既不得活动,又不能窜,困守一隅,束手待毙。”处理剿匪省份政治工作报告(1934年)材料二、粟裕在回忆第五次反“围剿”时说,十九师是红七军团的主力,战斗力强,擅长打野战,但没有见到过装甲车部队一见到(国民党军的)两个铁家伙打着机枪冲过来,就手足无措,一个师的阵地硬是被两辆装甲车冲垮。材料三、长期的战争使扩大红军指标难以如期完成。如“上杭县才溪乡,共有二千余人口,在一次一次的扩军突击后,乡里只剩下壮丁七人,还要进行突击(扩大红军),这当然不现实。”李志民回忆录(1993年)材料四、粮食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地摆在我们面前,谷价到处高涨,有些地方如会昌、瑞金、博生、于都等处已涨到七八元一担。应该收集的土地税和公债谷子还差着很巨大的数目。红色中华(第146期,1934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红军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时所面临的严峻内外形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指导方针和客观形势两方面分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1)内外形势:国民党军对革命根据地的封锁更加严密;国民党军在装备上比红军强大得多;红军在兵源(征兵)、物资(粮食)等方面都已相当匮乏。(2)指导方针:“左”倾错误为主导的军事指导方针,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守中的消极防御。客观形势:敌我双方力量悬殊。1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参加过遵义会议的伍修权同志曾回忆起当年开会时的情景:“会议开始还是由博古主持,他坐在一张长条桌子中间的位置上在报告中,他为自己的错误辩解。毛主席稍后作了重要发言。批驳了博古为自己作辩护的观点。毛主席的发言反映了大家的共同想法和正确意见,受到王稼祥、张闻天、朱德、周恩来等与会绝大多数同志的热烈拥护。会上直接被批判的是博古。批判博古,实际上就是批判李德。因此,会议一开始,李德的处境就很狼狈,别人都是围着长桌子坐的,他却坐在会议室的门口,完全像是处在被告席的地位上。别人发言时,我把发言的内容一一翻译给李德听,他一边听一边不断地抽烟,一支接一支地抽,垂头丧气,神情十分沮丧。”(1)博古和李德在遵义会议上为什么会遭到党内大多数同志的批判?(2)在批判了博古和李德的错误后,遵义会议作出了什么重要决定?(3)遵义会议在历史上有着什么样的重要意义?解析:第(1)问需要结合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开始时遭受的损失来分析。第(2)问需要结合遵义会议的内容回答,从军事、组织方面的决定进行总结。第(3)问意义要从对党、红军及中国革命的影响等方面层层递进地回答。答案:(1)在第五次反“围剿”时,博古、李德等人不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犯了“左”倾错误,给革命造成了惨重损失。(2)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取消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3)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远征,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创造了一种全人类都为之景仰和钦佩的精神! 材料二 大渡河,是一个无法让人不把石达开和红军联系在一起的地方。今天,在这里有一高大门楼,两侧有一副对联:“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1935年5月,在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后进入四川,准备向北穿过彝族地区,强渡大渡河。当时,蒋介石曾放言:要让中央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1863年5月14日,太平天国的名将石达开率4万多人马,在大渡河畔准备北渡时遭清军围堵而全军覆没)(1)从政治、军事方面分析当年红军长征的原因。(2)当年石达开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来到大渡河边准备北渡的?(3)红军强渡大渡河后,胜利进军,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假如石达开北渡成功,你认为其最终结局会怎样?请加以分析说明。(4)红军长征“创造了一种全人类都为之景仰和钦佩的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应发扬红军长征的哪些精神?参考答案:(1)中央领导人的“左”倾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2)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因受到洪秀全的猜忌而负气出走;清军的围追堵截。(3)失败。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