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考点集训第二十九课时(含解析).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考点集训第二十九课时(含解析).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考点集训第二十九课时(含解析).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考点集训第二十九课时(含解析).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考点集训第二十九课时(含解析).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九课时模块一:传记类(8篇)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第五琦,京兆长安人。少孤,事兄华,敬顺过人。及长,有吏才,以富国强兵之术自任。时太守贺兰进明甚重之。会安禄山反,进明未有战功,玄宗大怒,遣中使封刀促之,曰:“收地不得,即斩进明之首。”进明惶惧,莫知所出,琦乃劝令厚以财帛募勇敢士,出奇力战,遂收所陷之郡。令琦奏事,至蜀中,琦得谒见,奏言:“方今之急在兵,兵之强弱在赋,赋之所出,江淮居多。若假臣职任,使济军须,臣能使赏给之资,不劳圣虑。”玄宗大喜,即日拜监察御史,勾当江淮租庸使。寻拜殿中侍御史。寻加山南等五道度支使,促办应卒,事无违阙。于是创立盐法,就山海井灶收榷其盐,官置吏出粜。其旧业户并浮人愿为业者,免其杂徭,隶盐铁使,盗煮私市罪有差。百姓除租庸外,无得横赋,人不益税而上用以饶。初,琦以国用未足,币重货轻,乃请铸乾元重宝钱,以一当十行用之。及作相,又请更铸重轮乾元钱,一当五十,与乾元钱及开元通宝钱三品并行。既而谷价腾贵,饿殣死亡,枕藉道路,又盗铸争起,中外皆以琦变法之弊,封奏日闻。乾元二年十月,贬忠州长史,既在道,有告琦受人黄金二百两者,遣御史刘期光追按之琦对曰二百两金十三斤重忝为宰相不可自持若其付受有凭即请准法科罪期光以为此是琦伏罪也,遽奏之,请除名,配流夷州,驰驿发遣,仍差纲领送至彼。宝应初,起为朗州刺史,甚有能政,入迁太子宾客。属吐蕃寇陷京师,代宗幸陕,关内副元帅郭子仪请琦为粮料使、兼御史大夫,充关内元帅副使。未几,改京兆尹。车驾克复,专判度支,兼诸道铸钱盐铁转运常平等使。又加京兆尹,改户部侍郎。前后领财赋十余年。鱼朝恩伏诛,琦坐与款狎,出为处州刺史,历饶、湖二州。上以其材,将复任用,召还京师,信宿而卒,年七十,赠太子少保。(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七十三,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遣御史刘期光追按之/琦对曰/二百两金十三斤重/忝为宰相/不可自持/若其付受有凭/即请准法科罪/B遣御史刘期光追按之琦/对曰/二百两金十三斤重/忝为宰相/不可自持/若其付受/有凭即请准法科罪/C遣御史刘期光追按之琦/对曰/二百两金十三斤/重忝为宰相不可/自持若其/付受有凭/即请准法科罪/D遣御史刘期光追按之/琦对曰/二百两金十三斤/重忝为宰相/不可自持/若其付受有凭/即请准法科罪/【答案讲评】A大意:(朝廷)派御史刘期光追来审问。第五琦回答说:“二百两黄金有十三斤重,身为宰相,不能自己拿。如果能有交谁拿的凭证,就请按法治罪。”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杂徭”又称小徭役或夫役,唐代正役之外法定的另一徭役制度。B“乾元重宝”是唐肃宗乾元年间由官方铸造发行发行的一种货币。C“配流”是把罪犯发配、流放到远地的一种程度很重的刑罚。D“车驾”本指帝王的车,在本文中用为皇帝的代称。【答案讲评】C(“配流”是一种程度较轻的刑罚。)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五琦有为官才能,深得上级的信任和重视。他曾帮助太守贺兰进明收复失地,被唐玄宗授以重任。B第五琦对于各种交办和应急的事都处理得很好。他创立的盐法既没让老百姓增加赋税,也让皇上用度富足。C第五琦在被贬谪到忠州长史的途中,又被御史刘期光查出曾经收受了贿赂黄金二百两,所以被判发配到夷州。D第五琦管理财赋的能力出众。他管理财赋十多年,曾被郭子仪任为粮料使,又曾被皇上任为户部侍郎。【答案讲评】C(“又被御史刘期光查出曾经收受了贿赂黄金二百两”错,第五琦并没有收受贿赂,原文“二百两金十三斤重,忝为宰相,不可自持,若其付受有凭,即请准法科罪”。)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若假臣职任,使济军须,臣能使赏给之资,不劳圣虑。译文:_(2)上以其材,将复任用,召还京师,信宿而卒。译文:_【答案讲评】(1)如果让我代行职务,接济军需,我能让犒赏给养的军费,不需皇上操心。(关键点:若,假如;赏,犒赏;虑,操心。)(2)皇帝因为他的才干,将再次重用他,召他回京城,但两夜后他就去世了。(关键点:材,才干;复,再次;信宿,两夜。)附:参考译文第五琦是京兆府长安县人。小时候失去了父母,侍奉哥哥第五华,恭敬顺从超过常人。长大后,有办事能力,探求富国强兵的办法。当时郡太守贺兰进明很看重他。遇到安禄山反叛,贺兰进明没立战功,唐玄宗大怒,派宦官带刀来催促他,说:“不能收复失地,就砍贺兰进明的头。”贺兰进明恐惶害怕,不知怎么办,第五琦就劝他出重金招募勇士,出奇兵死战,于是收复了丢失的郡县。派第五琦去奏报情况,到了成都,第五琦被召见,上奏说:“当今急务在军事,军队强弱靠赋税,赋税缴纳,江淮占多数。如果让我代行职务,接济军需,我能让犒赏给养的军费,不需皇上操心。”唐玄宗很高兴,当天封他为监察御史,当江淮租庸使。不久又任命为殿中侍御史。很快又加封为山南等五道度支使,交办应急的事,从无违背和漏办的。(第五琦)在此时创建食盐法令,(官府)到山里海边的盐井盐灶边收取那里的盐专卖,官府派专门的官员出售。旧有以制盐为业和无业游民愿干这行的,免去他们的杂役,受盐铁使管辖,偷制和偷卖的按罪论处。老百姓除了租庸以外,不许征其他赋税,人民没增加赋税但皇上用度富足了。当初,第五琦因国家用度不够,币少货贱,就请求铸造乾元重宝钱,按一枚值旧钱十枚使用。到了担任宰相,又请求再铸造重轮乾元钱,一枚值旧钱五十枚,和乾元重宝及开元通宝三种钱同时流通。不久谷价飞涨,饿死的人,相叠于路,同时伪造铸钱风行,朝廷内外都认为是第五琦改革的弊病,每天都有攻击他的奏本。乾元二年十月,(第五琦)被贬为忠州长史,走在路上,有人告发第五琦接受别人黄金二百两,(朝廷)派御史刘期光追来审问。第五琦回答说:“二百两黄金有十三斤重,身为宰相,不能自己拿。如果能有交谁拿的凭证,就请按法治罪。”刘期光认为这就是第五琦认罪了,急忙奏报,请求削去第五琦的官职,将他流放到夷州,派快马告知驿站遣送,又派官员押送他到那里。宝应初年,起用(第五琦)任郎州刺史,他干出了很出色的政绩,被调进京城升任太子宾客。碰到吐蕃攻陷京城,唐代宗逃到陕州,关内副元帅郭子仪请求任命第五琦为粮料使、兼任御史大夫、关内元帅副使。不久,改任京兆尹。皇帝回京,专管度支,兼管各道铸钱、盐铁、转运、常平等使。又加官京兆尹,改任户部侍郎。先后管财赋十几年。鱼朝恩被杀,第五琦因与他亲近被判罪,出京任处州刺史,后任过饶州、湖州刺史。皇帝因为他的才干,将再次重用他,召他回京城,但两夜后他就去世了,享年七十岁,赠官太子少保。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李承之,字奉世,李肃之季弟,幽州人,后迁濮州。生而孤,肃之鞠育诲道,至于成人。性严重,有忠节。从兄李柬之将仕以官,辞不受,而中进士第,调明州司法参军。郡守任情执法,人莫敢之忤,承之独毅然力争之。守怒曰:“曹掾敢如是邪?”承之曰:“事始至,公自为之则已,既下有司,则当循三尺之法矣。”守惮其言。尝建免役议,王安石见而称之。熙宁初,以为条例司检详文字,得召见。神宗语执政曰:“承之言制置司事甚详,非他人所及也。”改京官。他日,谓之曰:“朕即位以来,不轻与人改秩,今以命汝,异恩也。”检正中书刑房,察访淮浙常平、农田水利、差役事,还奏役书二十篇,加集贤校理。又察访陕西,时郡县昧于奉法,敛羡余过制。承之曰:“是岂朝廷意邪?”悉裁正其数。迁集贤殿修撰,擢宝文阁待制,为同群牧使,纠察在京刑狱,兼枢密都承旨,出知延州,入权三司使。蔡确治相州狱,多引朝士,皆望风自折服。承之为帝言其险诐之状,帝意始悟,趣使诘竟。迁龙图阁直学士,恳辞,乞授兄肃之,曰:“臣少鞠于兄,且兄为待制十年矣。”帝曰:“卿兄弟孝友,足厉风俗。肃之亦当迁也。”即并命焉。商人犯禁货北珠,乃为公主售,三司久不敢决。承之曰:“朝廷法令,畏王姬乎?”亟索之。帝闻之曰:“有司当如此矣。”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历应天府、河阳、陈、郓、扬州而卒。(节选自宋史李承之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B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C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D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答案讲评】B大意:升任枢密院直学士。因为任命官吏不当,降为待制,担任汝州知州。不久,担任陕西都转运使,任命(他)担任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又以枢密直学士(的身份)担任青州知州。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季弟”指最小的弟弟。一般而言,古人兄弟排行,伯为大,仲次之,叔第三,季最小。B“从兄”指父亲的侄子中比自己年长的人,也泛指本族平辈中年龄与己相当者。C“曹掾”东汉太尉或相国等分曹治事,正职为“掾”,后来泛指各部门治事的属吏。D秩,官吏的俸禄、职位或品级,“改秩”即改变官吏的俸禄、职位或品级。【答案讲评】B(“年龄与己相当者”错。)3下列对于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承之独立性强,不求外援。本家哥哥李柬之想要直接给他个官职,却遭到他的拒绝,后来他凭借科举考中进士,调任明州司法参军。B李承之做事认真,颇受赏识。曾经因建议免除百姓徭役而受到王安石的称赏;熙宁年间,谈论制置司的情况非常详细而受到宋神宗的恩赏。C李承之纠察诸事,尽职尽责。担任检正中书刑房,察访淮浙地区日常政务及农田水利时发现郡县执法混乱,超标征敛赋税,便加以纠正。D李承之秉公执法,不畏权贵。有商人违法为公主贩卖北方的珍珠,因涉及皇族,三司一直不敢追究,李承之秉公办理,立即下令缉拿案犯。【答案讲评】C(“发现郡县执法混乱,超标征敛赋税,便加以纠正”是在“察访陕西”时。)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郡守任情执法,人莫敢之忤,承之独毅然力争之。译文:_(2)“卿兄弟孝友,足厉风俗。肃之亦当迁也。”即并命焉。译文:_【答案讲评】(1)郡守放任性情枉法断案,别人没有敢违逆他的,唯独李承之毅然与他竭力争辩。(关键点:任情,放任性情;忤,违逆;“人莫敢之忤”宾语前置句;力争,竭力争辩。)(2)“你们兄弟二人孝敬友爱,足可以劝勉世人改善社会风气。肃之也应该升职了。”就一起任命了他们(兄弟二人)。(关键点:孝友,孝敬友爱;厉,激励;迁,升职;并,一起;焉,代词,他们。)附:参考译文李承之,字奉世,李肃之的最小的弟弟,幽州人,后来迁居到濮州。生下来就成了孤儿,李肃之抚育他,并对他进行教育引导,一直到他长大成人。(李承之)性情严肃威重,有忠贞的气节。堂兄李柬之将要给(他)官做,(他)推辞不接受,而是(通过科举)中了进士,调任明州司法参军。郡守放任性情执法断案,别人没有敢违逆他的,唯独李承之毅然与他竭力争辩。郡守生气地说:“属官敢这样吗?”李承之曰:“事情一发生,您自己处理了就算了。既然已经安排给执法部门,就应当遵循法规了。”郡守很忌惮他的话。(李承之)曾经提出免除(老百姓)徭役的建议,王安石见了很称赞他的建议。熙宁初年,因为给条例司检查校对法律条文,得以(被皇帝)召见。神宗对掌握实权的官员说:“李承之谈论制置司的事情很详尽,不是别人能比得上的。”改任为京官。另一天,(皇帝)对他说:“我即位以来,不轻易改变别人的官职,现在任命你,是不同寻常的恩德啊。”(李承之)担任检正中书刑房,察访淮河、浙江地区常平仓事务、农田水利、差役等事情,回京后上奏役书二十篇,升任集贤校理。又察访陕西,当时郡县对于执行法律不严格,搞蒙混,乱收费超过制度规定。李承之说:“这难道是朝廷的旨意吗?”都裁断改正了那些(不正确的)数额。升任集贤殿修撰,又提升为宝文阁待制,担任同群牧使,纠察在京刑狱,兼任枢密院都承旨,出京担任延州知州,回京担任代理三司使。蔡确负责处理相州案件,牵连很多朝廷中的官员,很多人听到一点风声就屈服了。李承之向皇帝讲明了蔡确邪恶不正的情况,皇帝的心里才明白,赶紧派使臣去调查追问(事情的)究竟。升任龙图阁直学士,(他)恳切地推辞,请求授给兄长李肃之,说:“我从小就受兄长的抚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