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1节城市的空间结构教案(含解析)中图版.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1节城市的空间结构教案(含解析)中图版.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1节城市的空间结构教案(含解析)中图版.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1节城市的空间结构教案(含解析)中图版.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1节城市的空间结构教案(含解析)中图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1知道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服务种类特点。2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重点)3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和中心地理论。(重难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城市的空间结构阅读教材P24P28前三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1概念: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2主要功能区及特点(1)中心商务区位置:一般位于城市中心部位。特点: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早晚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建筑密集,高楼林立。(2)商业区组成:商业街和各种商场。位置:多分布于城区或交通干道旁。大的城市往往有多个商业区,中小城市商业区多在城市中心区内。特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3)住宅区特点:城市中最普遍的用地方式。组成:有成片住宅楼及配套的服务性设施。分化:呈现高级与低级的分化。(4)工业区:多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带。工业区位选择还要考虑环境因素。(5)城市其他功能区:行政中心区、文化区、混合功能区、郊区。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正误判断:(1)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限。()(2)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绿化用地。()(3)影响城市土地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通达度和各类活动的付租能力。()【提示】(1)功能区之间的界限不明确,如住宅区内常有商店、工厂等,只是用地面积较小。(2)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用地。(3)影响城市土地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为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教材整理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阅读教材P28P30,完成下列问题:1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城市规模地域分化小城镇功能区混杂布置,没有明显的地域分异中等城市市区外围形成居住区,原来的市区变成为工商业混合的市中心大城市市中心形成商业区,向外依次是居住区、郊区工业区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1)城市规模(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越强,但二者并非成正比。正误判断:(1)城市等级越高,其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2)相邻两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界限明确。()(3)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提示】(1)城市等级越高,其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2)相邻两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没有明确的界限。(3)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是不同的,等级越高的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越大。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城市的空间结构材料城市功能活动即城市中的各种活动,如工业生产、商业贸易、居住休闲、文化教育、行政管理等。城市地域功能区指的是这些功能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而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而形成的区域,如工业区、商业区等。而城市地域结构即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空间组合,如商业区在市中心,工业区在郊区等。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探讨: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图中所示哪一个是住宅区?其位置有何特点?【提示】是住宅区。其位于城市中心的商业区与外围的工业区之间,一般占地面积最广。探讨: 商业区是城市核心区,人员流动量大,图中所示哪一个是商业区?其位置有何特点?【提示】是商业区。其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探讨:工业区是城市最基本的生产功能区,图中所示哪一个是工业区?其位置有何特点?【提示】是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1城市功能分区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是三种主要的城市功能分区,三者的区位及形态、特征各有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城市功能分区形态特征区位区位选择原因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带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流动人口多,市场广阔;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区外缘、干线两侧减轻对市区的污染;交通便利,降低生产运输成本住宅区占地面积大,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位于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环境优良;文化氛围浓,人口素质高低级住宅区位于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便于工人上下班;收入低、文化教育程度低2.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形成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经济、历史、社会、行政。具体如下表所示:主要原因具体表现经济原因地理位置(距市中心远近)图示功能区商业区(A)住宅区(B)工业区(C)成因距市中心越近,市场越大,地租越高,商业的付租能力越强距市中心稍远,地租较低,住宅用地可达到付租要求,且方便居民上下班和购物距市中心远,地租低,工业用地面积大,远离市中心可大大降低成本经济原因交通通达度图示原因城市内不同地段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导致地租存在差异:市中心是交通干线的会合处,通达度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城市外缘干线与环线会合处,通达度次之,形成地租次高峰历史原因原有土地利用状况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城市功能分区并非一成不变社会原因各种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影响住宅区的分化行政原因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合理引导或明确划定不同职能区,有可能促进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分化1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用地选择方案,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图中河流以北和以西地区是生态保护用地,以东是城市用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27290016】(1)A、B、C、D四地块中,最适宜规划为居住区的是_;适宜规划为化学工业园区的是_,理由是_。(2)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中,影响居民生活的最主要问题是_,该问题的主要影响有_。(3)为保护老城,在城市规划中应如何处理新老城关系?【解析】第(1)题,B地有仓储区,不适宜建设居住区;C位于河流以北,是生态保护用地;D与居住区相邻,交通便利,且位于河流的上游,适合发展新的居住区。A区位于河流的下游,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东北风是主导风向),适合规划化学工业园区。第(2)题,铁路因为噪音大,并且对城市内部的联系有分割作用,所以一般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本市有铁路穿城而过,这是极不合理的。第(3)题,问句中隐含着回答的方向,就是“保护老城”“处理新老城关系”。【答案】(1)DA处于城市下风向和河流下游处;与主要居住区保持一定距离;与原有工业仓储区相连(2)铁路穿城而过造成城市南北联系不便;产生噪音(3)保护老城,发展新城;制定法律或法规;分类分区保护;尽量不改变老城原貌等。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探讨: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几级?【提示】有三个城市等级,省会省辖市县。探讨:同一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一样吗?为什么?【提示】不一样。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资源、交通、人口。一般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大;资源短缺、交通闭塞、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小。探讨: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固定不变的吗?为什么?【提示】不是。城市的服务范围是指实际接收服务的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包括城市本身和其附近的小城镇与农村地区,城市和小城镇、农村都是发展变化的,并且它有时接收来自其他城市人口的服务需求。因此,城市服务范围的界线不是固定不变的。1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结构的关系城市规模城市地域结构关系小城镇各项功能区混杂布置,没有明显的地域分异城市规模越大,其地域结构的分化越明显中等城市原市区外围形成居住区,原来的市区变成了工商业混合的市中心大城市市中心形成商业区,向外依次形成居住区、工业区2.中心地理论(1)每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都呈正六边形,高等级中心地位于正六边形的中心,六个低一级中心地分布在六个角上。(2)高等级中心地的数目少,低等级中心地的数目多。(3)同等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相互独立、不重叠;不同等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3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城市规模城市数目城市距离服务功能服务范围城市作用大少大强大大小多小弱小小4.影响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因素影响因素产生的影响表现资源条件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粮食、副食品)条件、劳动力条件和城市用地等交通条件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人口条件城市为服务区内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两城市的名称:A_,B_。(2)写出图示地域范围内各级城市的数目:直辖市_个,省级行政中心城市_个,地级市_个。由此可以看出城镇级别与数目之间的关系是_。(3)比较图中不同级别城镇间的平均距离,总结这种距离的大小与城镇级别高低之间的关系_。【解析】图中所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图,图中黑圆点表示地级市城市,白圆点表示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城镇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数量越少,彼此距离越远。【答案】(1)上海杭州(2)138城镇级别越高,数目越少;城镇级别越低,数目越多(3)城镇级别越高,彼此距离越远;城镇级别越低,彼此距离越近地租与距离探讨:读图,分析城市地租水平高低受哪种因素影响?【提示】距市中心距离。探讨:由市中心向外三个同心圆圈层,分别适宜布局哪种城市功能区?【提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探讨: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除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外,还有什么因素?是如何影响的?【提示】交通通达度。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者租金就越高。一般城市中心通达度最好,租金最高。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公路两旁和公路交会处,租金也较昂贵。1商业的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最大,即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商业的影响最大;在市中心,就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商业愿意支付较高租金,一旦远离市中心,对商业吸引力迅速下降。2工业对土地要求较高,且很难承受市中心昂贵的租金,所以一般选择在郊区,其在郊区的付租能力最高。3各行业地租都随距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大而降低。3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导学号:27290017】(1)当线变成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A一环路B二环路C三环路 D环城路(2)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附近迁移,主要原因是()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人口向郊区迁移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市中心交通拥堵ABCD【解析】第(1)题,图中市中心地租水平由低到高的三条线分别是工业、住宅和商业功能区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线,即线是住宅功能区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线,图中显示在一环和二环路之间住宅功能区付租能力最高,则住宅功能区就主要分布在一环与二环之间。当线变成线时,在一环与三环之间,住宅付租能力都是最高,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三环路。第(2)题,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占地面积大,地租成本较高,同时对交通要求较高,所以应布局在交通便利、地租相对较低的区域。市中心交通拥堵,二、三环路交通的改善,以及市中心地租的上涨都会使大型商场向二、三环路附近转移。【答案】(1)C(2)B课堂小结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对点训练1城市的空间结构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规划前的地域结构略图,该市工业以茶叶、食品加工为主,辖区内有世界级自然风景名胜。读图,完成12题。1为增强该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规划中应优先扩大()A绿化用地B工业用地C交通用地D商业用地2从完善该城市主要功能出发,需合理布置功能区。新建住宅区应选在()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解析】第1题,从图文信息看,该城市是一个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小镇,但商业用地的规模太小,从增强城市旅游服务功能的角度看,规划时应优先扩大商业用地。第2题,从图中信息知,该城市住宅区偏集于西部,工业区偏集于东部,商业用地紧依工业区且规模小。丁区域安排新建住宅区,依山傍水,交通便利且方便工人就近住宿,也为商业用地的扩大留有余地。【答案】1.D2.D对点训练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下图为某城市甲、乙两类商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导学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