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职责_品管部qc岗位职责标准汇集68_第1页
岗位职责_品管部qc岗位职责标准汇集68_第2页
岗位职责_品管部qc岗位职责标准汇集68_第3页
岗位职责_品管部qc岗位职责标准汇集68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颁发部门 取 样 管 理 制 度接收部门生效日期管理标准-质量制定人制定日期文件编号 审核人审核日期文件页数共3页批准人批准日期分发部门 1目的取样是药品质量检验的首要程序,制订对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取样管理程序,确保检验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2 范围适用于本厂质监科化验室对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检验的取样程序。3 责任质监科、生产科等有关人员。4 内容4.1目的、要求:取样是使按一定方案从总体物料中采集能代表总体物料的样品,通过检验样品而对总体物料的质量作出评价和判断。因此采集的样品必须能够代表总体物料的所有特性。4.2 取样器具:4.2.1固体样品用不锈钢空心棒或取样铲取出,放入具塞的玻璃瓶内。4.2.2液体样品取样用硬质玻璃管或注射器取出,放入具塞三角烧瓶内。4.2.3取样器的大小和长度以能插入容器底为宜。4.2.4取样器具、设备必须清洁干燥,且不与被取物料起化学反应,应注意由于取样工具不洁而引起的交叉污染。4.2.5盛放样品的容器必须清洁、干燥、密封。盛放遇光不稳定样品应使用不透光容器;对需检查卫生学指标的物料取样容器应事先作除菌、除热原处理。4.3 取样数量:4.3.1一般原辅料按总件数(n)决定取样数。 第2页/共3页 n3时,每件抽取; 3n300时,抽样量为 n + 1件; n300时,抽样量为 n /2 + 1件,随机取样。4.3.2对于易吸潮、易挥发、腐蚀性的化工原料,并且来货是同一批号的一般取样为一个最小包装单位。4.3.3包装材料的取样量按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方法和相应的质量标准执行。4.3.4半成品(中间体)和待包装成品按批号每批抽取。4.3.5成品按批取样,设批总件数(包装单位:箱、袋、盒、桶等)为n,在已包装好的包装件中按上述规定随机抽取。4.3.6样品量应满足检验和留样观察规定的需要。原辅料取样量一般为最少可供三次全检用量;成品取样量为全部检验项目(包括卫生学检验)所需样品量(不包括复检)。4.3.7技术标准中对抽样数量另有规定时按技术标准的规定执行。4.4 取样方法:4.4.1取样前应先核对被取样品的品名、规格、批号、编号、数量等是否与请检单相符,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标志及其内容是否齐全。确认无误后,方可取样。4.4.2固体样品用取样工具从袋(或桶、箱)口一边斜插至对边袋(或桶、箱)深约3/4处抽取均匀样品。取样数较少时,应选取中心点和周边四个抽样点,自上往下垂直抽取样品。取样时应注意样品的外观及均匀程度。4.4.3液体样品用玻璃管,慢慢插入液体中,使管内外液面保持同一水平,插至底部时,封闭上端开口,提出抽样管,抽取样品。取样时应注意样品的外观及有无异物存在等。4.4.4所取样品经混合或振摇均匀后(必要时进行粉碎)用“四分法”缩分样品。4.4.5将所取样品按规定的数量分装两瓶,贴上标签或留样证,一瓶供检验用,另一瓶作为留样保存。4.4.6取样后应及时将打开的包装容器重新扎口或封口,同时在包装容器上贴上取样证,并填写取样记录。4.4.7制剂样品和包装材料随机抽取规定的数量即可。4.4.8针剂澄明度检查,按取样规定每盘随机抽取若干,全部混匀再随机抽取。4.4.9原辅料、内包装材料的取样,必须在取样车内完成样品的抽取。4.5 管理: 第3页/共3页5.1取样人员:由质监员负责物料取样(可委托化验员取样)及中间产品、成品和留样观察产品的取样。5.2取样者必须熟悉被取物料的特性、安全操作的有关知识及处理方法。抽取有毒有害样品时,应穿戴适宜的劳动保护用品。5.3进入洁净区取样时,应按符合洁净区的有关规定进出入。5.4取样后要尽快检验。如一次检验不合格需复检时,除另有规定外,应加倍取样,从两倍数量的包装中进行抽样检验。重新取样时,也应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要求。5.5易变质的原辅料,贮存期超过规定期限时,领用前要重新取样检验。6 记录 记录名称 保存部门 保存时间 取样证 / / 取样记录 质监科 三年 QL-01-001-00取 样 证 品 名 批 号 编 号 规 格 取样人 日 期 年 月 日 QL-01-001-00取 样 证 品 名 批 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