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_线材线缆培训手册_第1页
企业培训_线材线缆培训手册_第2页
企业培训_线材线缆培训手册_第3页
企业培训_线材线缆培训手册_第4页
企业培训_线材线缆培训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曹振林目录一、电线电缆的基础知识- 41、电线电缆的含义- 42、电线的种类- 43、生产电线电缆的原材料- 44、基本名词- 55、电线的物理特性- 56、电线的电气特性- 57、电线电缆的基本测试方法- 58、电线的规格的表示法- 99、电线生产的基本流程- 1010、各流程的作业重点及品检重点- 1011、各流程之技术要领及计算公式- 1011-1、押出- 1011-2、模具- 1312、绞线- 1413、包纸- 1514、缠绕- 1615、编织- 1616、线材印字的意义- 1617、绝缘与外被- 1718、外观检验要求- 1719、导体与芯线要求- 1720、电线铜线、绝缘外被耗用计算常用公式- 1821、案例分析- 19二、电线电缆加工工艺- 221、线材工艺流程- 222、基础工艺- 223、端子压接工艺- 253-1、端子压接区域- 253-2、脱外皮- 263-3、压接- 263-4、端子的保持力(拉力)- 273-5、端子压接注意事项- 284、焊接工艺- 284-1、焊接原理- 284-2、焊接材料设备- 284-3、烙铁的好处- 294-4、焊接方法- 294-5、注意事项- 294-6焊接状态- 29三、生产、品管相关知识- 311、生产- 312、品管相关知识- 312-1、何为品质- 312-2、产品质量的新概念- 312-3、何为顾客满意- 312-4、消费形态的变化- 312-5、何为品检、品管、品管- 312-6、品检的依据- 312-7、何为品管组合- 312-8、何为产品质量管理- 322-9、何为制程检查- 322-10、何为自主检查- 322-11、什么时候首件检验- 322-12、如何做好首件检验- 322-13、发现品质不良如何处理- 322-14、不合格和物品如何处理- 322-15、处理方法- 322-16、品检的五个关键时刻- 322-17、何为“六一”综合检测法- 322-18、品管表格- 32四、UL认证- 341、UL1007- 342、UL1015- 353、UL1061- 364、UL1533- 375、UL1571- 386、UL1617- 397、UL1672- 408、UL2464- 419、UL2468- 4210、UL2547- 4311、UL2562- 4412、UL2725- 4513、UL2854- 4614、UL20276- 47一、 电线电缆的含义1、 什么叫电线电缆 电线:由金属导体或金属导体外加绝缘外套构成的可以传输电或电讯的线状物体; 电缆:多条电线集合外加绝缘外套即为电缆。导体绝缘外套2、 电线的种类 电子线,电源线,喇叭线,电话线,电脑线,多芯线,同轴线,隔离线,电力电缆,汽车用高低压花线, 漆包线,PU曲线,及其它特殊电线电缆。3、 生产电线 电缆的原材料3.1、 导体:裸软铜(BC),镀锡铜(TC),铜包钢(CCS),铜箔丝,铝(AL),漆包铜 裸铜:无氧铜(99.9%),再生铜,硬铜,软铜,半硬铜,平角铜镀锡铜:先绞后镀,先镀后绞原铜的检验:外观(有无氧化,有无锡楂),线经,柔软性,耐弯折性,伸长率,抗张强度,电阻,含氧量,镀锡厚度,3.2、 绝缘体:PVC,PE(HDPE,LDPE),PP,PU,橡胶,硅胶,及漆包线用的PVF,DD,SSDD -NY,PVB,APB。 PVC的构成: PVC=PVC粉+PVC油+CaCO3(填充物)+耐温剂+安定剂+美国土豆油PVC的分类:按其软硬及特性分为软质PVC,半硬质PVC(SR-PVC,硬质VC,高弹PVC(PVC-185#,PVC190#);按生产方式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PVC的特性:硬度(用P数表示,P数愈大,硬度愈软)比重:软-1.191.35,硬-1.381.41抗张强度,1500PSI伸长率,软-100%500%,硬-20%60%3.3、PVC,PE,PP的辩别比较项目PVCPEPP软硬LDPEHDPE比重1.191.351.381.410.890.930.940.980.850.92软硬度软硬软硬硬易燃度困难颇易颇易自动熄灭能力有无无燃烧现象有难闻塑胶气味产生燃烧充分,烟淡而少,燃烧不充分,并伴有大量黑烟,能自 呈液态下滴有大量黑烟,动熄灭,烧后呈黑碳状不会自动熄灭不会自动熄灭塑胶的颜色:黑,棕,红,橙,绿,蓝,紫,灰,白,浅红,浅绿,浅蓝(十三种基本颜色)4、 基本名词4-1、导体截面积(0.7854*2*n)4-2、导体直径(1.155* *)4-3、导体绞距n *1.155*(200400%)4-4、导体绞入率(L/L)4-5、导体电阻,导体电阻率(=R*1000/L)4-6、绝缘电阻,绝缘电阻率 (=R*L/1000)4-7、额定电压,温度4-8、耐电压4-9、抗张强度4-10、伸长率(导体,绝缘体)4-11、绝缘厚度4-12、附著力4-13、绞向,包向4-14、重叠率4-15、目数4-16、亮雾度(油亮,亮面,油雾,雾面)4-17、摭蔽率4-18、老化实验4-19、耐冷弯实验4-20、摇摆实验4-21、耐燃实验5、 电线的物理特性 A软硬度,B颜色,C印字,D亮雾,E抗拉力,F绝缘厚度,G抗酸,H耐油,I防潮,J无毒,K耐冷弯,L耐然,M摇摆6、 电线的电气特性 A电阻,B电阻率,C绝缘电阻,D绝缘电阻率,E摭蔽率,F静电容量,G衰减量,H耐电压,I额定电流7、电线电缆的基本测试方法基本结构:7-1、导线1、导体电阻:除TPT、TS和TST等锡芯电线外,UL不要求测量电线电缆产品的导体电阻。2、线径:通常电线电缆的线径都是偶数AWG,如18AWG、16AWG等,奇数AWG电线属于特殊例外。3、决定导体截面积的方法有二种:A、测量每一根绞合芯线截面积之和,测量时至少要取7根以线直径的平均值作为平均芯线直径。D以Mils(千分之一寸)计算:导体截面积CMA=nd2(CMA:Circular Mil Area)以毫米计算:导体=0.7854*nd2其中n为导体结构中芯线的根数。芯线直径的测量:根据UL1581第200节,每根芯线直径须使用精度达到0.01mm(0.001英寸),两个端面都是平面的千分尺进行测量。B、称重法测量过程中发现测量值小于要求值(UL1581,Table20.1),可用两种方法中的另一种加以证实。(注:DC电阻测量法不能用来作为测量CMA的最终判断标准)。导体绝缘厚度4、测量工具:千分尺常用的千分尺,测量端面均为平面,最小读数:0.01mm端面为1.98*9.5mm,荷重10g的荷重千分尺(导体绝缘厚度)平均绝缘厚度的测量:距端线10英寸开始,每10英寸为一个测量点,测量5个点处导线的外径,导体的直径。绝缘厚度=(导线外径-导体直径)/2将5个点处的绝缘厚度平均即得到平均绝缘厚度。最小绝缘厚度的测量:测量工具:pin-gauge千分尺,注意此方法适用于18AWG或更大线径的导线结构。截取一段抽出芯线导体的绝缘体,将其放置在千分尺的pin上。测量时先将荷重轻轻抬起,并缓慢转动绝缘体,读取最小值即视作导线绝缘体最小厚度。对于小于18AWG的导线,可采用读数显微镜方法。5、测量工具,读数显微镜取样时,小心抽取全部导体芯线,沿导线绝缘体方向垂直切片,在显微镜下测量最薄处的厚度,作为导体绝缘层的最小厚度。通常将读数显微镜(精度为0.001mm)的测量结果作为最终的参考标准。实际测量时发现一卷电线测量的最小厚度小于规定值多过2Mils,判定该卷电线不合格。若测量值小于规定值不超过2Mils,应在该卷电线上相距1英尺处抽取两个样测量,如果其中1个结果小于最小值,该卷电线判为不合格,若两个测量值均达标,判为合格。外被平均外被厚度沿线身测量相距离英寸的5个点处外被的外径以及成缆直径,外被厚度=(外被外径-成缆直径)/2平均外被厚度为5个点测量值的平均。外被最小厚度:同导线最小绝缘厚度。外被内表面须先小心抛磨打平,再使用荷重85g,测量截面直径6.4mm的荷重千分尺测量。读数显微镜测量:方法同导体绝缘厚度测量方法。常见电线的平均厚度和最小厚度的对照表。见UL62,Table:16.2,16.4,16.6,16.8.绞距芯线绞距取芯线10个绞合的间距的平均值作为芯线平均绞距,测量时去除大约十个绞合长度的绝缘外皮,取任何一支芯线为对象进行测量。注意在去皮时不要损伤芯线,造成芯线断线。导线绞距同样取导线的10个绞距长度进行平均,作为平均导线绞距,取样时要注意由于导线绞合时的内应力一扭力很大,去除外被时可能造成原绞合结构的松散。为此,取样时先预留一段护套线不去除外被,再沿线缆方向用利刀片拉掉部分外被,最好是以能看到待测导线,而导线与外被结合得仍很紧密为宜。将样品平放拉直,量取某一导线十个绞合点之间的距离作为绞距,因为成缆时由于应力的关系,成形外被后原绞合距离会增加。各种芯线最大绞距参见UL62。各种线径的导线最大绞距参见UL627-2、燃烧测试电线燃烧等级及测试方法对照表7-3、耐电压测试电缆中各导线间应施加UL62Table51.1相对应的电压,加压时应在10S至60S钟内缓慢将电压由零加到额定值,保持1分钟。判别标准为在升、降压以及保持期间,Hi-pot机电路报警。另一方面,绝缘电阻测试在某种程序上也能产生类似效果,所以先进行耐电压测试是一种积极的简便测试漏电的方法。7-4、火花测试对于单芯电源线,如CXTW线,耐电压测试即为火花测试,而对于多芯电源线,日常生产测试中也可以用火花测试代替耐电压测试。火花测试要点:火花试验机1、镀铬铜珠练长度、位置:参见Table900.1,从横向和纵向对珠练的间隔,排列方式等进行了规定,日常生产中须定期检查珠练是否掉落,如发现有部分不全,应及时加以更换。2、火花机V型测试槽长度L、测试频率、生产电线最大出线速率的关系,见Table900.2.可见工作频率提高,出线速率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也可大大提升。3、线路接地:保持导体以及放、收线轮与火花机接地良好。 放线端为裸铜线:放线端接地,收线端不用接地,电线的导通性不须测试。放线端为绝缘导线:导线与收线、放线轮导通连接,收线、放线端均须接地。对于10AWG或更细导线,不用测试导通性能。测试电压:见Table900.27-5、绝缘电阻测试1、普通电线电缆绝缘高阻计直流电压调节为100-500V,长度为50FT-5000FT的电线在水槽中浸泡2小时,高阻计的一个电极连接到水槽的铜板电极上,另一电极连接到待测的电线导线上。测量时间为60秒,合格标准为15.6时1000英尺电线的绝缘电阻大于2.5M.将10 -29.4 水温的测量值折算为15.6 、长度为1000英尺的值: R*L*M*TCF 1000R:高阻计读数L:实测电线长度M:高阻计倍率TCF:温度修正系数TCF对照表可参见UL1581 Table52.1 2、常用户外型“w”电线电缆,如SPT-2W,SJTW,CXTW等。短时间绝缘电阻的测试方法与普通型电线电缆相同,但合格判定标准完全不同,“W”型电线阻值要高得多。如CXTW22AWG,合格标准为15.6 225M/1000英尺。(1)判定标准SPT-2W,SPT-1W,XTW以及CXW,参见UL62Table35.1SJTW等护套线,参见UL62Table32.1表中所列的绝缘电阻为15.6 下短时间浸水阻值,另外还需进行50 升温长时间浸水测试其绝缘电阻。(2)TCF的确定首先要确定阻抗因子C,再从UL62Table33.1中找出相应的M因子,套用前面公式,即可求出阻抗。注:对于护套电缆,如SVT,SJTW,表中所列的绝缘电阻为护套内各导线间绝缘电阻,所以在测量时,需将护套外被切除后再浸水测试。阻抗因子C的决定:参见UL62第34节。原理:在两个样品升温和降温的过程中,测量5个固定温度点的阻值,在半对数坐标上作图,推算出15.6 时的阻值,再读出16.1 的阻值,两者相除即可求出C值。7-6、老化前和老化后拉伸测试1、如何决定测试机的拉伸速度?拉伸速率:在UL1581第50节各表中未特别指明拉伸速率时,通常情况下速率为500+25mm/min.2、如何决定材质的拉伸指数?UL62现在已将常规可弯曲软线的物性归结在Table5.2(绝缘体)和Table7.2(外被)中。 过去所有电线塑料材质的物性全部列入UL1581 Table50系列。例如SPT-2,105 电线,其物性要求为:SPT-2为Integral PVC电缆,故应用UL62Table15.1或UL1581 Table50182。105 对应的CLASS是2.11,拉伸指数为老化前拉伸率100%,抗张强度1500ibf/m2。136 ,7天的老化后拉伸率为之前的65%,抗张强度为老化前的85%。而对于半硬PVC而言(SR-PVC),根据UL1581Table47.1,拉伸指数在Table50183中列明,即老化前,拉伸率100%,抗张强度3000ibf/m2,老化后百分比分别为70%,70%。3、测试样品的制备步骤:截取一段待测试(1)测量其导体直径,绝缘(或外被)层厚度;(2)小心去除绝缘层包裹的导线和其它填充物,检查绝缘表皮完好无损。对于外被样品,用抛光磨平机小心磨平外被的内表面,直至内表面凹凸部位平滑即可。对于周长分别为4mm或6mm的外被,可用ASTM dieD或 ASTM dieC的哑铃片器制备哑铃状样品。(3)样品上相距1英寸两端作标记,以便测试过程中测量其拉伸情况。测试机的上下拉爪的夹持位置距离标记线均匀,不超过1/2英寸。4、计算(1)对于规则的管状试样,截面积A为:A=00.7854(D2-d2)D:导线外径,d:导体直径(2)对于不规则内壁试样,面积A: W163.87GW:10英寸样品的重量,以克计; G:材质比重; A:截面积,以平方英寸计。注:哑铃片状外被样品。截面积A=外被平均厚度*宽度(3)比重G的测量10英寸长的材质,按下图方式制备样品,测量前样品须在纯净酒精中浸没。主要是为避免样品内壁上空气的保留。测量W1:空气中样品的重量; W3:为直径小于0.127mm绑捆铜丝的重量。 W1 W1- W2+ W3(4)抗张强度 S=P/AP为拉断试样的力量5、对老化炉的要求按照ASTMD5423-93(II型)和ASTM D5374-93标准:使用高速循坏、空气,保持试样周围空气中氧含量在正常水平,循环空气的速率应达到每小时100-200次空气交换,温度保持在+1.0。7-7、其它试验简介1、抗紫外光测试在720小时电弧和淋雨交替施行后,试样试验前后伸长率、抗张强度均不应小于未试验样品测量值的80%,本试验适用于“W”户外级电线电缆(包括单线、护套、平行线)。2、浸油试验将试样浸泡在一定温度、特定油质、一定时间的环境下,浸泡后试样的抗强强度、拉伸率应保持在浸泡前试样测试值的一定百分比。3、绝缘层紧密度试验分为节日灯线单导体绝缘层紧密度和整体结构平行线导体绝缘层紧密度两种试验方法。护套电缆线没有此项要求。例如:XTW线,先截取一段11英寸长的电线,将中间绝缘纵向切开,成为单导体电线结构,参照CXTW线执行即可。4、表面印字牢固度试验分为老化前和老化后牢固度试验。生产线测试和UL现场测试都采 用老化前测试。而送样测试都采用老化后测试。压块荷重450g,端面25*50mm,测试面为绒布,在表面印字面进行三 个完整的来回磨擦,检查印字是否剥落。5、抗拉试验对于18AWG和17AWG的电源延长线等护套缆线,能保证在承受规定荷重1分钟后,各内芯线不应断线。6、护套表面绝缘电阻表面洁净的护套线,相距0.5英寸的两个铜箔电极间施加500V DC电压1分钟,其绝缘电阻应保持大于100M。Style Page: 每种型号AWM电子线适用的结构、测试、标志等具体要求。有些类似UL62中的Index Tables8、 电线规格表示法:8-1、电源线,喇叭线, 如:14/0.14*2F*1.9*3.88-2、隔离线 如:(10/0.12*1.0*1C+30/0.10缠)*2.2 (单隔线)8-3、总隔线 如:(10/0.12*1.0*2C+35/0.12缠)*3.5 (两线总隔)8-4、 各隔线 如:(10/0.12*1.0*1C+30/0.10缠)*2C*3.5 (两芯各隔)8-5、电话线 如:7/0.12*0.8*4C*1K*2.5*5.0 (四芯电话线)8-6、同轴线 如:(1/0.5*3.0PE+AL+48#/0.12)5.0 (3C-2V)8-7、电子线 如:7/0.16*1.0*1C8-8、多芯电脑线 如:(7/0.12*0.8*20C+7/0.16TC+AL)*8.0 (20+1)电脑线8-9、复合线 如:(7/0.12*0.8*4C+7/0.16TC+AL)*3.2 +(10/0.12*1.4PE*1C+35/0.12)*2.4*2C+7/0.12*0.8*1C+7/0.16TC+AL*9.0 (9+1标准线)9、电线生产的基本流程铜绞芯押芯绞包纸缠绕,编织中押外押裁剪,包装10、各流程之作业重点及品检重点(见作业指导书)11、各流程之技术要领及计算公式11-1、押出11-1-1、押出机的组成押出机的组成:放线装置-牵引(张紧轮)-预加热-主机-第一段水槽-印字機- 冷卻小槽-牵引-收线機 放线部分:由放线架,升降装置,张力调节装置,拖轮等组成. 主机部分:由主电机,齿轮箱,油泵,机身,控制屏,操作台组成. 冷却部分:由水槽,拖轮上下水管等组成. 收线部分:由收排线架,升降装置,牵引装置,记米器,吹试机等组成. 其他:有真空泵自动加料装置等组成. 11-1-2、押出机的主机押出机组的主机是指:押出机以及押出机的控制系统,传动系统和挤压成型系统.挤压成型系统是押出机的主体和核心.如下图: 11-1-3、押出机的型号塑料押出机型号包括螺杆直徑,长徑比,加热方式,冷却方式等技术参数. 举例:SJ120-20DF 其中:S-塑料 20-长徑比20:1 J-挤出 D-电加热 120-螺杆直徑120mm F-风冷 11-1-4、控制系统 加热系统 由装在机身,机頸,机头各部分的加热片和装在控制屏上的开关及押出机加温需要的温度控制仪构成.该系统的性能要求是:易于控制和调节迅速,温升快,降温迅速,同时有调节装置,可自动控制. 各种胶料之参考温度及温度曲线图分析PVC:硬质PVC:一段160160/二段170175/三段175185/四段175180/五段170175软质PVC:一段130135/二段140145/三段150155/四段140145/五段130140 SR-PVC:一段155160/二段160165/三段170175/四段160165/五段165170LDPE:一段180/二段185/三段190/四段210/五段200PP:一段180/二段210/三段215/四段230/五段225 冷却系统 主要是机身冷却和螺杆冷却.冷却的强弱依水(风)量的大小确定.同时,冷却部位的强弱按挤出机部位的不同,布置疏密不同的冷却管路. 参数测量系统 为保证挤出的正常进行,操作者必须了解螺杆转速,螺杆负荷,出线速度,挤出机各段温度及各段加热电流等,以控制挤出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因此,要观察参数的变化. 11-1-5、传动系统 驱动系统:一般采用直流电机组,整流子电机及普通交流电机.要求:低速启动,能无级变速,有足够的功率. 变速装置由两部分组成 a.皮带传动机构 b.主机减速器齿轮传动机构 要求:传动速比要准确恒定.传动平稳,无噪音,无撞击,无震动. 11-1-6、挤压成型系统 加料装置,可分为: a.人工加料 b.自动加料 挤压套筒:它是挤塑机的机膛,有内套筒和外套筒组成,共同接受电加热,在内外套筒间安置加热,内套筒与螺杆配合,实现对对塑料的粉碎,软化,熔融,排气,压实,并输送胶料. 挤压螺杆:螺杆在塑料挤出过程中,起着把塑料软化,压实并排除多余空气向机头输送胶料的作用.如下图: 加料段:颗粒状塑料从料斗进入机筒螺杆.由于落感的旋转,产生足够大的推力和反向摩擦力,形成稳定的压力,使胶料混合,初步加热,软化塑料向压缩段推进. 压缩段:由于此段温度较高,预热好的塑料开始塑化压实,最后由固态塑料转变为熔融态塑料.因为螺杆的旋转,继续对塑料进行混合搅拌,实现初步塑化且初步压实. 熔融段(均压段):在螺杆旋转推力的作用下,经初步塑化,初步压实的塑料被推入均压段,此段螺槽溶剂最小,从而产生更大的压力,温度又最高,塑料在高温高压下,塑化更均匀,在落感的推力下,等压定量的被推如机头,从模口挤出成型. 蜂巢板:放在螺杆顶端的过滤器,可放置40120目的网膜,可用合金钢制成,圓孔成60度倒角,使胶道成流线型,蜂巢板中间孔分布疏,边密.用语过滤塑料中的较大的杂质,调节压力使料流由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 机头:是由合金钢内套和碳素钢外套构成.机头安装有挤压模具.机头既是保温器,有是压实装置.机頭和机身的位置可分为直角机头(机头和机身成90度角)和斜角机头(机头和机身成120度角). 11-1-7、押出机的辅机押出机的辅机包括:放线装置,整線架,退火,预热装置,牵引装置,冷却装置,火花機,记米,测徑及收排线装置. 放线装置 放线装置的规格和结构形式,要符合由挤塑机组主机规格决定的生产技术标准. 常用的放线装置有: 1.成圈放线:这种放线,每放一圈,线材就受一次扭转,不适合用于型线.在放线架附近装有限位开关,在线材打结时可自动停機.一般用于小型设备. 2.越端放线:将特制的曲柄放在平放线盘中心孔上,靠线材运动来带动旋转放线,这种放线装置线材所受引力小,停机惯性小,常用于较细线材放线. 3.线盘放线:把待挤线芯或缆芯放置在相应的放线架上,依靠牵引带动线盘放线.特别使用于大型设备放线,为了顺利放线,在放线架后设立有专门张力调整装置. 校直和退火装置 1.整線装置:线芯各种弯曲是产生绝缘偏心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小型设备中整線装置是不可少的. 2.退火装置:为保证线芯的性能要求,有以下几种: 冷却装置 冷却装置通常采用:风冷和水冷两种.风冷由于需要全套干燥设施等冷却速度缓慢,因此,押出机机身套筒采用风冷,其他一般都采用水冷. 1.机身的冷却部位:机筒加料口周围冷却,目的是:防止塑料在此处过早熔融,堵塞进料.此处冷却从机身加热到停机始终都在进行. 2.螺杆的冷却:在空心螺杆中心通入水,接通回水对超高温螺杆进行降温(我们公司采用風冷).目的是:增加螺杆对塑料的推動力,防止胶料打滑.有利于胶料的输送和塑化. 3.产品的冷却:是通过冷却水槽进行的.根据塑料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急冷和缓冷.急冷是采用冷水直接冷却.缓冷是为了减少制品的内应力,在冷却水槽中放置不同温度的水,使线缆逐渐降温定型. 耐压实验装置 为了发现并及时发现线缆挤出中的缺陷,一般在冷却水槽后安装有工频火花機或高频火花機对线缆进行耐压检验.当线芯击穿时应报警并记录. 牵引装置 牵引装置是线缆在押出机组中做连续运动的动力源.主要有:双轮式和履带式.还有单轮式,双轮式是由两个大小相等的圓轮组成.一个主动轮,一个从动轮.履带式是由一定长度,转动灵活的链条带通过电动机驱动的.上下履带做同步,反向的圆周运动.为不损伤电缆,履带的链条上附有高弹性而又耐磨的橡皮带. 收排线装置 收排线机构为单独传动.一般小型设备用光杆排线,光杆两段有行程开关,可根据盘子的大小进行调节排线器的行程.还有丝杆排线.也有收线装置来回移动,在收线装置的下方导轨有探头进行控制行程. 注意:停机超过30分钟以上,必须关掉收线张力,以防止線材被拉傷.11-2、模具 极制塑料绝缘与护套,模具是控制塑料成型的关键.要做出更好的线缆,选配好合适的模具很重要. 11-2-1、模具的类型和用途 模芯和模套配合,可分为三种类型: 1.挤压式:平嘴內模和任何一种模套配合,都组成挤压式模具.挤压式模具是靠压力实现产品的最后定型,挤出的胶层结构严密,与线芯结合紧密,外表面圆整光滑.但模具与导线配合要求高,模芯易磨损,产品质量对模具依赖性大.因此不适合较大截面的半成品. 2.半挤压式:短嘴內模与任何一种模套配合,模芯嘴伸到模套1/2处.他吸取了挤压式和挤管式的优点.适合大截面的绞线绝缘挤包中. 3.挤管式:用长嘴內模与任何一种模套配合,把模芯伸到与模套口相平或伸出.充分利用了塑料的可拉伸性,对提高塑料的机械强度有益,且通用性好,使用寿命长,可提高产量.但護套的紧密性和线芯结合的紧密性较差,可用抽真空的方法改善这一现象. 11-2-2、模具的选配 选配好适当的模具,是生产高质量,低消耗的关键. 1.检查模具的质量 内外表面是否光滑,园整,有无裂纹,缺口,划痕,碰伤,凹凸等现象,特别是模套和內外模要园整光滑. 2.选配模具 編織線內模要选的大一些,绝缘线芯选配內模不易过大,既线材穿过时,不緊不松即可. 11-2-3、模具的选配公式 挤管式: 挤管式內模内徑D1=d +E1 外模内徑D2=D1+2f+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