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绩效指标_wcdma无线网络kpi优化论文_第1页
kpi绩效指标_wcdma无线网络kpi优化论文_第2页
kpi绩效指标_wcdma无线网络kpi优化论文_第3页
kpi绩效指标_wcdma无线网络kpi优化论文_第4页
kpi绩效指标_wcdma无线网络kpi优化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 莞 理 工 学 院本 科 毕 业 设 计毕业设计题目:WCDMA无线网络KPI优化学生姓名: 学 号: 系 别:电子工程系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起止时间:2013年3月 2012年5月摘 要目前中国联通采用的3G制式WCDMA是目前世界上采用的国家及地区最广泛的,终端款式最丰富的一种3G标准。然而对WCDMA无线网络的KPI进行分析优化,可以监测网络的性能,定位解决网络问题,对网络优化和建设精品网络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从WCDMA无线网络KPI的重要性出发,先介绍了WCDMA的基本网络结构和关键技术及其优势;然后介绍了WCDMA网络中常见常用的KPI的意义及定义,并列出其计算方法;接着讨论WCDMA无线网络KPI的分析流程,针对重点关注指标无线接通率、掉话率和切换成功率分别给出分析流程,并结合了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再分析了RNC经常调整的相关配置参数,分别阐述了功率、接入、小区选择/重选、切换、负荷控制等参数的设置原则;最后本文结合了实际工程KPI优化案例讨论了常见网络KPI优化解决方案,包括呼叫建立类的KPI、呼叫保持类的KPI、移动性管理类的KPI和系统资源类的KPI优化解决方案。关键词 :WCDMA KPI 网络优化 优化解决方案AbstractChina Unicoms 3G standard WCDMA is currently the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the worlds most widely used, the most abundant terminal style a 3G standard. However WCDMA radio network KPI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monitoring network performance, positioning can solve network problems, network optim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excellent network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is thesis, the importance of the WCDMA radio network KPI, first introduced the basic WCDMA network structure and key technology and its advantages; then introduced meaning and definition of common KPI and lists its calculation method; followed by discuss WCDMA radio network KPI analysis process, focus on indicators wireless connection rate, the rate of dropped calls and handover success rate given the analysis proces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ase analysis; RNC regularly adjusted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respectively on the principle of power, access, cell selection / reselection, switching, load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Finally, a combination of practical engineering KPI optimization Case common network KPI optimization solutions, including call setup class KPI call keep the class KPIs, mobility management the KPI and system resources KPI optimization solutions.Keywords: WCDMA KPI Network optimization Optimization solutions摘 要中国联通采用的WCDMA是目前技术最成熟、世界各国及地区使用最广泛、终端应用最丰富的3G标准。作为衡量WCDMA无线网络性能的考察标准,KPI在网络建设和网络优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KPI的重要性出发,先简述WCDMA的网络结构、关键技术及其优势;然后列举常用的KPI,给出定义和计算方法;在KPI的一般分析流程基础上,针对无线接通率、掉话率和切换成功率三个重点指标再分别讨论,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了网络常用参数(功率、接入、小区选择/重选、切换、负荷控制)的设置原则;最后结合实际工程优化案例研究讨论了KPI的优化解决方案。关键词 :WCDMA; KPI; 3G标准; 网络优化; 优化解决方案请按照以上修改的中文摘要重新写英文摘要。目 录1.引言12.WCDMA中常见和常用的KPI的介绍12.1呼叫建立类的KPI的介绍22.1.1 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业务相关)22.1.2 RAB连接建立成功率32.1.3 无线接通率32.2呼叫保持类的KPI的介绍42.2.1无线电路域掉话率42.2.2无线分组域掉话率42.2.3掉话率52.2.4无线链路失败率52.3移动性管理类的KPI的介绍62.3.1软切换成功率62.3.2软切换比例72.3.3同频硬切换成功率72.3.4异频硬切换成功率82.3.5系统间CS域切换成功率(WCDMA-GSM)92.4系统资源类的KPI的介绍92.4.1小区利用率102.4.2 寻呼拥塞率102.4.3资源利用率103.WCDMA的 KPI优化流程103.1无线接通率的分析流程及案例分析133.1.1无线接通率的分析流程133.1.2无线接通率的案例分析153.2掉话率的分析流程及案例分析183.2.1掉话率的分析流程183.2.2掉话率的案例分析193.3切换成功率的分析流程及案例分析223.3.1切换成功率的分析流程223.3.2切换成功率的案例分析234.对RNC经常调整的相关配置参数的分析244.1功率参数设置原则244.2接入参数设置原则254.3小区选择/重选参数设置原则254.4切换参数设置原则264.4.1软切换参数264.4.2异系统间切换参数264.5负荷控制参数设置原则275.运营商验收标准286.常见网络KPI优化解决方案286.1呼叫建立类的KPI的优化解决方案286.1.1调整措施286.1.2 FACH信道功率设置不合适的案例306.2呼叫保持类的KPI的优化解决方案326.2.1调整措施326.2.2覆盖差导致掉话的案例336.3移动性管理类的KPI的优化解决方案346.3.1调整措施346.3.2乒乓切换案例346.4系统资源类的KPI的优化解决方案36总结37参考文献38致 谢39目录太长,最好压缩到两页努力了的才叫梦想,不努力的就是空想!如果你一直空想的话,无论看多少正能量语录,也赶不走满满的负能量!你还是原地踏步的你,一直在看别人进步。1.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通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通信网络已不能满足现代通信的要求,移动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种通信手段。而第三代移动通信为人类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移动通信世界,它可以使人们享受到更多的通信乐趣,除了清晰的话音业务外,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个人移动终端进行多媒体通信,比如上网浏览、实时股市行情查询、多媒体数据库访问、电子商务等。中国联通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获得WCDMA网络牌照,中国联通直接采用WCDMA R6标准建设WCDMA网络。由于引入了HSPA高速数据业务,使得网络优化工作与传统的2G无线网络和单纯的WCDMA无线网络不同。与此同时,从2G网络的优化经验来看,不合理的优化将会影响到网络的质量及后续扩容工作的进行。移动通信网络是一个动态的网络,随着系统网络及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往往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会导致服务质量达不到应有的水准,所有这些都要求运营商应不断地准备对网络进行调整,以便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地调整网络的参数,使网络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这就是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要达到的.更多目标。WCDMA网络投入运营后,如何对网络运行进行质量评估,是网络运营商和设备商十分关心的内容。“要改进它,首先要测量它,要测量它,就首先必须量化它”,所以必须有一组量化的无线网络性能指标,而这就是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 )网络关键性能指标。它是对网络所能实现的端到端性能的直观描述。中国联通研究设计院工程师田元兵指出:“KPI指标量化反映了网络性能,与用户感受息息相关,因此提升KPI有助于提升用户感知度,对打造WCDMA精品网络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KPI涵盖网络覆盖、系统性能、服务质量、资源利用率等各个方面,并且按照不同的网元和网段有着十分清晰和结构化的层次关系,高层KPI和端到端KPI是由一系列底层KPI通过一定的加权求和算法提取。中国联通研究设计院研发部无线一室室主任黄志勇认为“KPI的准确解析事关统计的准确性以及利用KPI定位问题的精度。” KPI是进行网络优化、提高网络质量的基础,有些KPI指标可以直接反映网络性能问题;有些KPI则为网优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辅助参考,并可以评估网络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综上所述,KPI对网络性能的评估以及日后的网络优化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WCDMA无线网络KPI优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没有对WCDMA网络的介绍,与摘要不符,建议添加。2.WCDMA中常见和常用的KPI的介绍WCDMA的网络KPI可以分为呼叫建立类、呼叫保持类、移动性管理类、系统资源类等,其中很多指标可以进一步细分,从而构成复杂的KPI体系。但在日常的KPI监控和优化的过程中,一般选取最重要的几项KPI指标来反映网络的总体性能。当有必要时,才对描述细节性能的指标进行考察。从用户的使用感受来考虑,最重要的KPI指标应该是掉话率,包括语音、可视电话、PS业务及HSPA业务的掉话率,且CS业务的掉话相对PS业务来说带来的负面体验更严重。其次一个重要的KPI类别是呼叫建立类指标,这就反映了用户能否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及时地获取高质量的移动通信服务。此外移动性管理类、系统资源类则更多地为运营商所关注。2.1呼叫建立类的KPI的介绍呼叫建立类的KPI反映了整体网络的可用性,有RRC连接建立成功率、RAB连接建立成功率和无线接通率等,该类指标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感受。2.1.1 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业务相关)(1)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业务相关)的意义: 该指标反映RNC或者小区的UE接纳能力,RRC连接建立成功意味着UE与网络建立了信令连接。RRC连接建立可以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与业务相关的RRC连接建立;另一种是与业务无关(如位置更新、系统间小区重选、注册等)的RRC连接建立。前者是衡量呼叫接通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其结果可以作为调整信道配置的依据。后者可用于考察系统负荷情况。(2)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业务相关)的定义:处于空闲模式下的UE收到非接入层请求建立信令连接时,UE将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SRNC收到RRC建立请求之后决定是否建立,以及是建立在专用信道还是公共信道上。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业务相关)用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和RRC连接建立尝试次数的比来表示,对应的信令分别为:RNC收到的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次数和RNC收到的RRC CONNECTION REQ次数。(3)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业务相关)的计算公式: 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业务相关)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业务相关)/RRC连接建立尝试次数(业务相关)100%(4)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业务相关)的信令流程:图2.1.1-1 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业务相关)的信令流程2.1.2 RAB连接建立成功率(1)RAB连接建立成功率的意义: RAB建立成功表示成功为用户分配了用户平面的连接,是建立业务连接的最后一个步骤。(2)RAB连接建立成功率的定义:RAB建立是由CN发起,UTRAN执行的功能。RAB是指用户平面的承载,用于UE和CN之间传送语音、数据及多媒体业务。UE首先要完成RRC连接建立然后才能建立RAB,当RAB建立成功以后,一个基本的呼叫即建立,UE进入通话过程。(3)RAB连接建立成功率的计算公式: RAB建立成功率(CS域RAB指派建立成功RAB数目+PS域RAB指派建立成功RAB数目)/(CS域RAB建立请求的RAB数目PS域RAB建立请求的RAB数目)100%(4)RAB连接建立成功率的信令流程:图2.1.2-1 RAB连接建立成功率的信令流程2.1.3 无线接通率(1)无线接通率的意义:接通率是反映WCDMA系统性能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运营商十分关注的指标。(2)无线接通率的定义:从综合的角度考虑接通率,可以把RRC连接建立成功率和RAB指派成功率联合起来。把由于业务呼叫而发起的RRC建立请求次数作为分母,把RAB指派成功次数作为分子。(3)无线接通率的计算公式: 无线接通率RAB建立成功率*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业务相关)*100%(4)无线接通率的信令流程:图2.1.3-1无线接通率的信令流程2.2呼叫保持类的KPI的介绍用户终端在网络中移动,这过程中如果业务不能保持连续性,则会发生掉话。WCDMA网络的优化通常关注的指标有无线电路域掉话率、无线分组域掉话率和无线链路失败率。2.2.1无线电路域掉话率(1)无线电路域掉话率的意义: 反映了系统电路域业务的通讯保持能力,是用户直接感受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2)无线电路域掉话率的定义: RNC通过向CN发起RAB释放请求,请求释放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入承载(RAB)。当UE丢失或者不激活,或者由于UTRAN的原因,RNC向CN发 起Iu连接释放请求,请求与一个UE相连的Iu连接。(3)无线电路域掉话率计算公式: 电路域掉话率= (RNC请求释放的电路域RAB数目+RNC发起Iu口释放)/电路域RAB指派建立成功的RAB数目*100%。2.2.2无线分组域掉话率 (1)无线分组域掉话率的意义: 反映了系统分组域业务的通讯保持能力,是用户直接感受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2)无线分组域掉话率的定义: RNC通过向CN发起RAB释放请求,请求释放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入承载(RAB)。当UE丢失或者不激活,或者由于UTRAN的原因,RNC向CN发起Iu连接释放请求,请求与一个UE相连的Iu连接。(3)无线分组域掉话率的计算公式: 分组域掉线率= (RNC请求释放的分组域RAB数目+RNC发起Iu口释放)/分组域RAB指派建立成功的RAB数目*100%。2.2.3掉话率 (1)掉话率的意义: 反映了系统的通讯保持能力,是用户直接感受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2)掉话率的定义: RNC通过向CN发起RAB释放请求,请求释放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入承载(RAB)。当UE丢失或者不激活,或者由于UTRAN的原因,RNC向CN发起Iu连接释放请求,请求与一个UE相连的Iu连接。 (3)掉话率的计算公式: 掉话率=(RNC请求释放的电路域掉话的RAB数目+RNC请求释放的分组域掉线的RAB数目+RNC发起Iu口释放) / (电路域RAB指派建立成功的RAB数目+分组域RAB指派建立成功的RAB数目)*100%。 (4)掉话率的信令流程:图2.2.3-1掉话率的信令流程2.2.4无线链路失败率 (1)无线链路失败率的意义: 很大概率上是由于无线链路不好导致Radio link failure,所以统计该小区的无线链路失败率可以知道某个小区的无线覆盖情况。 (2)无线链路失败率的计算公式: 无线链路失败率无线链路失败次数/RAB指派成功次数*100%2.3移动性管理类的KPI的介绍移动性管理类指标,主要是切换性能指标。在WCDMA系统,切换种类较多,包括软切换、频间硬切换及系统间硬切换。在工程优化期间,主要考虑软切换和系统间切换。在3G网络运营的初期,WCDMA覆盖区域相对成熟的GSM的覆盖区域要小些,这时则需借助系统间的互操作,实现业务的连续覆盖,此时2G/3G网络之间的切换则是需要关注的优化重点之一。2.3.1软切换成功率 (1)软切换成功率的意义:反映了RNC或小区软切换的成功情况,软切换能够保证UE的通信质量,使UE的QoS提高。软切换区大小的正确设置和系统的总容量关系较大。该指标用户可以间接感受。 (2)软切换成功率的定义: 软切换指当移动台开始与一个新的基站联系时,并不立即中断与原来基站之间的通信。软切换分为Iub口无线链路操作和Uu口激活集更新操作两步骤,Iub口无线链路操作包括无线链路增加(RADIO LINK ADDITION)、删除(RADIO LINK REMOVAL)、增加和删除(RADIO LINK ADDITION AND REMOVAL)操作。Uu口的激活集更新包含以上三种情况。因此,可以通过统计激活集更新消息(ACTIVE SET UPDATE)和激活集更新完成消息完成消息(ACTIVE SET UPDATE COMPLETE)统计软切换成功率。 (3)软切换成功率的计算公式: 软切换成功率软切换成功次数/软切换请求次数*100% (4)软切换成功率的信令流程:图2.3.1-1软切换成功率的信令流程2.3.2软切换比例(1)软切换比例的意义: 软切换比例用于网络规划时,衡量软切换占用的资源比例,间接反映系统资源占用情况。对于网络规划和优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软切换比例是一个范围值,该比例过大,系统额外的开销就大;该比例过小,则容易引起掉话。(2)软切换比例的定义: 将所有UE利用最好小区进行区分。(3)软切换比例的计算公式: 软切换比例UE的激活集中包含的其他小区的平均无线链路数/UE的激活集中包含的本小区的平均无线链路数2.3.3同频硬切换成功率 (1)同频硬切换成功率的意义: RNC间同频硬切换主要有两种情况,存在Iur口时,如进行高速率数据传输时发生切换,可能会进行同频硬切换不进行软切换;不存在Iur口时,也可能会进行同频硬切换。所以统在RNC间统计同频硬切换是有意义的。反映RNC间同频硬切换的成功情况,硬切换失败意味着用户掉话,该指标可用于网规网优,作为调整无线参数的依据。是用户直接感受的较为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2)同频硬切换成功率的定义:同频硬切换包括RNC内的同频硬切换和RNC间的同频硬切换。对RNC内的同频硬切换,如针对小区统计时,包括切换入和切换出两种情况;针对RNC统计时,不包括切换出和切换入两种情况。对RNC间的同频硬切换,包括切换入和切换出两种情况。(3)同频硬切换成功率的计算公式: ARNC内同频硬切换:a.针对小区统计:同频硬切换成功率(小区切换出)同频硬切换成功次数/同频硬切换尝试次数(本小区)同频硬切换成功率(小区切换入)同频硬切换成功次数(本小区)/同频硬切换尝试次数b.针对RNC统计:同频硬切换成功率(RNC内)同频硬切换成功次数/同频硬切换尝试次数BRNC间同频硬切换同频硬切换成功率(RNC间切换入)同频硬切换成功次数/同频硬切换尝试次数*100同频硬切换成功率(RNC间切换出)同频硬切换成功次数/同频硬切换尝试次数*100。2.3.4异频硬切换成功率(1)异频硬切换成功率的意义: 反映RNC异频硬切换的成功情况,硬切换失败意味着用户掉话,该指标可用于网规网优,作为调整无线参数的依据。是用户直接感受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2)异频硬切换成功率的定义:异频硬切换改变UE和UTRAN间连接的无线频带,异频信道间切换的触发判决需要压缩模式技术支持的异频测量。异频硬切换包括RNC内的异频硬切换和RNC间的异频硬切换。对RNC内的异频硬切换,如针对小区统计时,包括切换入和切换出两种情况;针对RNC统计时,不包括切换出和切换入两种情况。对RNC间的异频硬切换,包括切换入和切换出两种情况。(3)异频硬切换成功率的计算公式: A.RNC内异频硬切换:a.针对小区统计: 异频硬切换成功率(小区切换出)异频硬切换成功次数/异频硬切换尝试次数(本小区) 异频硬切换成功率(小区切换入)异频硬切换成功次数(本小区)/异频硬切换尝试次数b.针对RNC统计: 异频硬切换成功率(RNC内)异频硬切换成功次数/异频硬切换尝试次数BRNC间异频硬切换异频硬切换成功率(RNC切换出)异频硬切换成功次数/异频硬切换尝试次数异频硬切换成功率(RNC切换入)异频硬切换成功次数/异频硬切换尝试次数。2.3.5系统间CS域切换成功率(WCDMA-GSM)(1)系统间CS域切换成功率(WCDMA-GSM)的意义: 反映了WCDMA系统与GSM系统之间切换的成功情况,对于网规网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是用户直接感受的性能指标。表征了无线子系统系统间CS域硬切换(WCDMA-GSM)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反映了一定的3G/2G间无线覆盖情况。不考虑GSM-WCDMA的系统间切换的情况。(2)系统间CS域切换成功率(WCDMA-GSM)的定义:系统间切换用于改变CELL-DCH状态下UE的接入系统,既有UE发起,又有网络侧发起。系统间切换需要压缩模式技术支持的系统间测量,可以分为系统间CS域切换成功率和系统间PS域切换成功率。(3)系统间CS域切换成功率(WCDMA-GSM)的计算公式: 系统间CS域切换成功率WCDMA-GSM = 系统间CS域切换成功次数WCDMA-GSM / 系统间CS域切换准备次数WCDMA-GSM *100%(4)系统间CS域切换成功率(WCDMA-GSM)的信令流程:图2.3.5-1系统间CS域切换成功率(WCDMA-GSM)的信令流程2.4系统资源类的KPI的介绍系统资源类的KPI反映了系统资源被使用的情况和系统资源可使用的情况,有小区利用率、寻呼拥塞率和资源利用率等。2.4.1小区利用率(1)小区利用率的意义: 小区利用率是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资源调整或扩容的主要依据。(2)小区利用率的定义: 一个小区现有话务量占设计话务量的百分比。(3)小区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小区利用率=小区现有话务量/小区设计话务量2.4.2 寻呼拥塞率(1)寻呼拥塞率的意义: 反应寻呼的成功情况,对于网规网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是用户直接感受的性能指标。(2)寻呼拥塞率的定义: 寻呼拥塞率就是业务请求被拒绝的概率。(3)寻呼拥塞率的计算公式: 寻呼拥塞率=寻呼的拥塞次数 / 全部寻呼次数2.4.3资源利用率(1)资源利用率的意义: 该指标反映了网络的忙闲状况和运营商的低成本运作能力。(2)资源利用率的定义: 资源利用率分别从信道化码资源的可用率和小区流量带宽利用率来考察。(3)资源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资源利用率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A.信道化码可用率(以小区为单位)信道化码可用率 SF256信道化码当前可用计数器/256100。B.小区流量带宽利用率小区流量带宽利用率(公共控制信道话务量+公共业务信道话务量+专用控制信道话务量+专用业务信道话务量)/小区配置流量带宽100C.无线网络空中负荷3.WCDMA的 KPI优化流程通过对OMC统计数据的分析来定位异常KPI的过程,称为网管KPI优化。在日常网络运行监控中,网络质量报告输出的KPI不满足指标,即为异常KPI。不同的KPI的分析方法可能不同,但总体流程存在一定的共性,其分析流程是:从面到点,即从RNC级性能到小区级性能,进行问题定位和分析。首先从RNC入手分析,可以了解整个WCDMA网络的整体性能。如果RNC级的指标有异常,则需要分别对每个小区的指标进行分析,确认指标异常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如果是普遍现象,则需要从传输、硬件、软件版本、干扰、无线参数、时间段等方面进行分析;如果是个别小区的异常,则从相应的小区性能统计项进行详细分析,分析一下呼通、掉话、软切和2/3G互操作等。在网管KPI优化中,单纯的OMC统计数据可能还不够,这时候就需要其它数据,如设备告警、小区跟踪数据、设备日志数据等作为分析的输入。如果仍然无法定位问题,则可以进行相关小区的DT/CQT测试,然后结合UE侧数据进行分析,直至问题的定位和解决。下图3-1为网管KPI优化流程图:图3-1网管KPI优化流程说明:对于分析RNC级的不合格指标时,先要确认这是不是突发性、可自愈性的异常。这类异常包括暴雨、下雪等气候变化,节假日、体育比赛等用户集散变化,传输瞬断现象,电源故障等,通常持续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对统计指标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则需记录具体原因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若不是突发、可自愈的指标异常,则首先检查设备告警信息,排除可能的设备告警。若设备无告警或告警消除后指标之后,仍然没有恢复正常,则进行下一个步骤步;联合统计指标和话务量,进行过滤并且列举出所有指标不满足的小区,进行地理化显示;收集WCDMA网络当前的传输配置表、软硬件版本和无线参数配置信息,分析的那些异常的小区是否存在某些共性,如果有就针对其共性进行专题分析。在CN/RNC侧,检查一下近期有无版本升级、链路资源占用情况、CPU负荷链路资源占用情况等;在传输侧,检查一下是否有传输节点中断、传输误码率过高等;检查软硬件更新升级情况;小区侧,看看是否存在上行干扰,检查一下几个最常调整的无线参数;时间段方面,查看异常小区统计指标恶化发生的时间段,看看有无规律;如果异常小区没有找到共性,或优化之后仍有不满足指标的小区,则需进行单小区的异常指标分析。此时主要关注无线接通率、掉话率、软切换成功率、2/3G互操作等KPI。3.1无线接通率的分析流程及案例分析3.1.1无线接通率的分析流程下图3.1.1-1为无线接通率分析流程图:图3.1.1-1无线接通率分析流程图影响无线接通率的原因:(1)在弱覆盖区发起接入,信令流程无法完成导致接入失败;(2)接入的时候被叫手机发起位置更新,使寻呼不到手机导致接入失败;(3)小区重选不及时使得UE没有在最优小区发起接入,从而导致接入失败;(4)随机接入参数设置不合适使得RRC建立不成功导致接入失败;(5)在LAC区交界处发起接入,由于小区更新,从而导致的接入失败;(6)由于RAB建立失败而导致的接入失败,其分析如下:下图是CS域的主叫流程:图3.1.1-2 CS域主叫信令流程注释:CS域主叫信令流程图中第14至22步,是RAB指派建立过程,包括了两个过程(1)RB建立;(2)无线链路重配过程。过程(2)比较容易失败,那么失败的原因常见的有:当NodeB的资源出现问题时,无线链路重配准备失败;当RNC内部资源或流程有问题时,无线链路重配取消。另外当小区负荷较高时,RNC会发出的拒绝指令,最后导致RAB失败。 3.1.2无线接通率的案例分析下面是一个无线接通率的案例,在该案例发生时系统不支持信令切换,完成直传之后,在无法切换到新小区的情况下旧的小区快速恶化,最终导致无法建立无线承载。图3.1.2-1无线接通率的案例的信令图图3.1.2-2旧小区的覆盖范围图3.1.2-3新小区的覆盖范围时刻1:22:09:06.194-22:09:06.925 说明:UE朝西北方运动,在起呼的时候接受小区121的服务,Ec/Io为6.54;信令RRC connection request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已完成。如下图:图3.1.2-4时刻1:22:09:06.194-22:09:06.925时刻2:22:09:06.97522:09:07.526 说明:自起呼经过约1s时,RB setup之前的信令已经完成,但由于129及222小区的加入,服务小区121的Ec/Io开始下降。信令Security mode completeUp/downlink direct transfer已经完成。注释:小区129是掉话点的西南方的一个小区。如下图:图3.1.2-5时刻2:22:09:06.97522:09:07.526 时刻3:22:09:09前 说明:在UE的运动幅度很小的情况下,小区121的信号质量继续衰减到16.08,在没有信令切换的前提下,即使小区222的信号质量很好,但仍然切换不过来;Ec/Io开始恶化,没有信令的交换。如下图:图3.1.2-6时刻3:22:09:09前时刻4:22:09:09后 说明:随着UE向小区222运动,小区121的信号质量继续衰减到25.91。基站可能已经从小区121下发了RB setup指令,但是UE没法收到,故本次呼叫失败; 如下图: 图3.1.2-7时刻4:22:09:09后3.2掉话率的分析流程及案例分析3.2.1掉话率的分析流程下面是掉话率的后台网管分析流程:图3.2.1-1掉话率后台网管分析流程图1、分析RNC的掉话率从RNC的层面上去判断掉话率这一指标的正常与否。2、分析小区的掉话率指标把全部小区分别按“AMR掉话率”、“VP掉话率”、“PS掉话率”、“硬切换掉话率”、“系统间切换掉话率”进行排序,然后选择指标最差的小区或最差的一些小区,再分析掉话原因。3、检查小区是否设备异常检查小区的设备有没有告警。4、分析掉话原因A如果RLC Unrecover错,且失败信令是UciuError和RL失败,则可能是覆盖差而导致掉话;B是否切换失败导致掉话:分析该小区相关的切换指标;C. 是否干扰导致掉话:分析干扰相关的指标,看看掉话率高的时候,是否上行干扰也很大。5、通过路测重现问题当从后台网管数据中还没法解决掉话问题时,则要对掉话的小区进行路测,通过路测重现问题。3.2.2掉话率的案例分析下面一个例子是港务公司旁发生的掉话,原因是覆盖差。图3.2.2-1问题处理过程:掉话前后手机活动集与监视集中小区的扰码如下图图3.2.2-2从上图可以看到掉话前活动集的Ec/Io在-24dB以下,而RSCP也几乎小于-120dB,从这里可以大概确认是下行覆盖差而导致掉话。手机掉话后,驻留到信号质量也很差的194号扰码,故可认为不是邻区漏配的问题。下图是掉话前的信令:图3.2.2-3手机不断地发送测量报告,想把194号小区加入活动集中,但是没发生切换。原因是下行覆盖太差,手机收不到信号,或上行太差,基站收不到手机发的测量报告。下图中手机的发射功率,手机的接收功率以及下行的BLER。表3.2.2-4从上表中的手机的发射功率,手机的接收功率以及下行的BLER可以看到,掉话前手机的发射功率已达23dBm,下行的BLER已经达到100%,所以可以判断上下行平衡。也即是说本次掉话的原因是覆盖太差。 其实从图3.2.2-1中,可以看到在掉话点附近的一大片区都没基站,并且掉话处两边的山遮挡了远处基站的信号,更加造成了上下行覆盖都差。3.3切换成功率的分析流程及案例分析3.3.1切换成功率的分析流程影响切换的常见原因:A邻区配置不合理B导频污染C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D干扰E邻区数据错误F硬件故障G邻区漏定下图3.3.1-1为切换成功率的分析流程图:图3.3.1-1切换成功率的分析流程图 3.3.2切换成功率的案例分析(1)问题现象从下图3.3.2-1,可以看出随着无线环境的变化,PN75的信号迅速减弱,但是因为PN396的切换门限T-ADD为-12db,所以未能进入有效集,导致PN27虽然已达到门限值,但由于误帧率高而无法完成切换,最终导致掉话。图3.3.2-1(2)问题原因分析这案例的分析用到T-ADD和T-DROP这两个导频参数。T-ADD是导频加门限值。如果T_ADD设置过小,会导致过多的掉话,也会导致切换区域不够。如果T_ADD设置过大,则将导致切换区域过大,进而使前向容量损失。除此之外由于切换区域的增加还会使呼叫和切换阻塞增加,后者还可能导致掉话。T-DROP是导频去掉门限值。如果激活集或候选集的导频强度小于该门限值的时候手机会启动该导频对应的去掉计时器。如果T_DROP设置过小,则会导致过早地去掉可用导频,进而产生掉话。如果T_DROP设置过大,会导致切换区域过大,从而使前向容量损失。因此上面的问题主要由于切换门限T-ADD设置太小引起切换区域不足,有效信号无法进入而引起掉话。4.对RNC经常调整的相关配置参数的分析WCDMA系统的RNC参数有很多,优化经常涉及和调整的有功率配比参数、随机接入参数、小区选择/重选参数、软切换参数、异系统间切换参数、负荷控制参数等。其它多数基本采用系统默认配置就可以了。通篇都提到RNC,建议在这里增加内容说明什么是RNC。另:网优中所说的“RNC经常调整的参数”或者“RNC参数”主要指RNC级别的参数,与本文不是一个概念。不用修改,但应注意。建议改成“网络经常调整的参数配置分析”,会比较严谨。4.1功率参数设置原则功率配比参数对网络的覆盖、容量和质量都有一定影响,在网络优化中经常调整的参数有:小区最大发射功率、P-CPICH的发射功率、DPCH最大下行发射功率、DPCH最小下行发射功率、DPCH最大上行发射功率。下表所示为网络优化中经常调整的功率配比参数表 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t.1 经常调整的功率配比参数参数参数值中文全称注释PwrRatio10PCPICH发射功率百分比(P-CPICH Power Ratio)(1.100)% CS12.2KCS64KMaxDlDpchPwr-33DPCH下行最大发射功率(-35.15) dB step 0.1 dBMinDlDpchPwr-15-10DPCH下行最小发射功率(-35.15) dB step 0.1 dBMaxUlDpchPwr3333上行DPCH最大发射功率(-50.33)dBm step 1dBm注:PS业务要区分业务等级,不同等级的取值不同。4.2接入参数设置原则随机接入参数对接入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网络优化中经常调整的参数包括:RACH的最大发射功率、检测前导门限、PRACH初始发射功率修正值。如下表所示表 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t.2 经常调整的随机接入参数参数参数值中文全称注释MaxRACHTxPwr21RACH的最大发射功率(-50.33)dBmPreamThs-24检测前导门限(-36.0.0.0) dB Step 0.5dBConstVal-21PRACH初始发射功率修正值(-35.-10)dB4.3小区选择/重选参数设置原则小区选择/重选参数对系统的接入性能有一定影响。网络优化中经常调整的参数包括:小区选择重选择测量量、小区重选的同频测量触发门限、小区重选的频间测量触发门限、小区重选的系统间测量触发门限、小区的质量最小需求级别、小区的最小接收电平门限、服务小区的重选迟滞、小区重选定时器时长。如下表所示表 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t.3 经常调整的小区选择/重选参数参数参数值中文全称注释QualMeas1小区选择重选择测量量(Cell selection and reselection quality measure)1:CPICH Ec/N0 2:CPICH RSCPSIntraSearch16小区重选的同频测量触发门限(Sintrasearch)(0.20)dB Step 2dBSInterSearch10小区重选的频间测量触发门限(Sintersearch)(0.20)dB Step 2dBOtherRATInfoPre1系统间信息是否配置标识(OtherRAT Info Configuration Tag)0:False1:TrueSSearchRat4小区重选的系统间测量触发门限(Ssearch,RAT)(0.20)dB Step 2dBQQualMin-18小区的质量最小需求级别(Qqualmin)(-24.0)dBQRxLevMin-111小区的最小接收电平门限(Qrxlevmin)(-115.-25)dBm Step 2dBmQHyst1S2服务小区的重选迟滞1(Qhyst1s)(0.40)dB Step 2dBQHyst2S2服务小区的重选迟滞2(Qhyst2s)(0.40)dB Step 2dBTReselection1小区重选定时器时长(Treselections)(0.31)s4.4切换参数设置原则4.4.1软切换参数软切换参数对系统的移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经常调整的软切换参数有:同频测量滤波因子、1a or 1b事件满足事件质量标准的报告范围、进行判决时迟滞范围、监测到事件发生的时刻到事件上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如下表所示表 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t.14 经常调整的软切换参数参数参数值中文全称注释IntraFilterCoeff0,1,2,3,4,5,6,7,8,9,11,13,15,17,19同频测量滤波因子(0,1,2,3,4,5,6,7,8,9,11,13,15,17,19)RptRange014.5:0.51a or 1b事件满足事件质量标准的报告范围(0.14.5)dBStep 0.5dBHysteresis07.5:0.5进行判决时迟滞范围(0.7.5)dBStep 0.5dBTrigTime0,10,20,40,60,80,100,120,160,200,240,320,640,1280,2560,5000监测到事件发生的时刻到事件上报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0,10,20,40,60,80,100,120,160,200,240,320,640,1280,2560,5000)ms4.4.2异系统间切换参数异系统间的切换体现出2/3G网络的融合,而异系统间切换参数对整个系统的移动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经常调整的参数如下表:表4.4.2 1 经常调整的异系统间切换参数参数参数值中文全称注释InterFilterCoeff0,1,2,3,4,5,6,7,8,9,11,13,15,17,19频间测量滤波因子(0,1,2,3,4,5,6,7,8,9,11,13,15,17,19)MeaEvtId2a,2b,2c,2d,2e,2f频间测量上报事件标识(2a,2b,2c,2d,2e,2f)ThreshUsedFreq2b/2d/2f事件中使用载频进行质量判决的绝对门限CPICH RSCP:(-115.-25 )dBm CPICH Ec/No:(-24.0)dBHysteresis0,0.514.5:0.5进行判决时迟滞范围(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