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3单元热学课时作业.docx_第1页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3单元热学课时作业.docx_第2页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3单元热学课时作业.docx_第3页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3单元热学课时作业.docx_第4页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3单元热学课时作业.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学课时作业课时作业(三十二)第32讲分子动理论内能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时间/40分钟1.(多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C.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一定都减小D.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每个分子的动能一定都越大E.两个铅块压紧后能连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2.(多选)2018保定期末我国已开展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m的悬浮颗粒物,其飘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对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物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PM2.5的尺寸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相当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C.PM2.5的运动轨迹是由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无规则碰撞的不平衡和气流运动决定的D.倡导低碳生活,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E.PM2.5一定有内能3.(多选)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B.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零C.内能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同D.内能不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可能相同E.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物态和分子数有关4.(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知道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B.悬浮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就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C.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不断增大D.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E.物体内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与温度有关5.(多选)关于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B.扫地时扬起的尘埃在空气中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C.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布朗运动就越明显D.在液体表面分子力表现为引力E.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势能一定增大6.(多选)将一个分子P固定在O点,另一个分子Q从图中的A点由静止释放,两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与间距关系的图像如图K32-1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32-1A.分子Q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先加速再减速B.分子Q在C点时分子势能最小C.分子Q在C点时加速度大小为零D.分子Q由A点释放后运动到C点左侧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E.该图能表示固、液、气三种状态下分子力随分子间距变化的规律7.(多选)2018四川南充高中模拟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表明,构成悬浮微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极近逐渐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C.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D.物体的摄氏温度变化为1,其热力学温度变化了273KE.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极近逐渐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它们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8.(多选)2018山东泰安模拟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只在两分子间的作用力作用下,乙分子沿x轴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K32-2所示,设乙分子在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总能量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32-2A.乙分子在P点时加速度为0B.乙分子在Q点时分子势能最小C.乙分子在Q点时处于平衡状态D.乙分子在P点时动能最大E.乙分子在P点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9.(多选)如图K32-3所示,横轴r表示两分子间的距离,纵轴F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32-3A.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B.ab为斥力曲线,cd为引力曲线C.若两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则分子间的斥力减小得比引力更快D.若r=r0,则分子间没有引力和斥力E.当分子间距从r0开始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10.(多选)两个相邻的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随分子之间距离r的变化关系如图K32-4所示.图中虚线是分子斥力和分子引力曲线,实线是分子合力曲线.当分子间距为r=r0时,分子之间合力为零,则图K32-5中关于该两分子组成系统的分子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可能正确的是()图K32-4图K32-511.(多选)一般情况下,分子间同时存在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若在外力作用下两分子的间距达到不能再靠近时,固定甲分子不动,乙分子可自由移动,去掉外力后,当乙分子运动到很远时,速度为v,则在乙分子的运动过程中(乙分子的质量为m)()A.乙分子的动能变化量为mv2B.分子力对乙分子做的功为mv2C.分子引力比分子斥力多做的功为mv2D.分子斥力比分子引力多做的功为mv2E.乙分子克服分子力做的功为mv212.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在蒸发皿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溶液,待散开稳定;在蒸发皿上覆盖玻璃板,描出油酸薄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测量油酸薄膜的面积.请指出错误或有遗漏的步骤,并改正其错误:错误的步骤:;有遗漏的步骤:.13.2018连云港摸底测量分子大小的方法有很多,如油膜法、显微法.(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用移液管量取0.25mL油酸,倒入标注250mL的容量瓶中,再加入酒精后得到250mL的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这种溶液,向小量筒中滴入50滴溶液,溶液的液面达到量筒中1mL的刻度,再用滴管取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向撒有痱子粉的盛水浅盘中滴下1滴溶液,在液面上形成油酸薄膜,待油膜稳定后,放在带有正方形坐标格的玻璃板下观察油膜,如图K32-6甲所示.坐标格中每个小正方形方格的大小为2cm2cm.由图可以估算出油膜的面积是c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保留一位有效数字)m.图K32-6(2)图乙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下的一个“量子围栏”的照片.这个量子围栏是由48个铁原子在铜的表面排列成直径为1.4310-8m的圆周而组成的.由此可以估算出铁原子的直径约为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m.课时作业(三十三)第33讲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热力学定律时间/40分钟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能减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气体的温度就可以降低B.气体的体积指的是该气体的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而不是该气体所有分子体积之和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D.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E.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一定升高2.(多选)2018长沙模拟关于第二类永动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二类永动机是指没有冷凝器,只有单一的热源,能将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热机B.第二类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不可能制成C.第二类永动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所以不可能制成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说明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却不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E.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说明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但内能却不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3.(多选)2018武汉模拟固体甲和固体乙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曲线如图K33-1所示,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K33-1A.固体甲一定是晶体,固体乙一定是非晶体B.固体甲不一定有确定的几何外形,固体乙一定没有确定的几何外形C.在热传导方面固体甲一定表现出各向异性,固体乙一定表现出各向同性D.固体甲和固体乙的化学成分有可能相同E.图线甲中ab段温度不变,所以甲的内能不变4.(多选)2018江西师大附中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竖直玻璃管里的水银面不是平面,而是“上凸”的,这是表面张力所致B.相对湿度是空气里水蒸气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的比值C.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D.压缩气体需要用力,这是气体分子间有斥力的表现E.气缸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时,单位时间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气体分子数一定减少5.(多选)2018湖北六校联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分子的数目越多,气体的体积越大B.气体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产生的C.气体膨胀时对外做功,消耗内能,故气体的内能减少D.内能不同的两个物体,它们的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等E.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6.(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给车胎打气,越来越吃力,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B.液体表面张力与浸润现象都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C.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D.干湿泡湿度计的示数差越大,表示空气中水蒸气离饱和状态越远E.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7.(多选)如图K33-2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其过程如p-V图中从a到b的直线所示.在此过程中()图K33-2A.气体温度一直降低B.气体内能一直增加C.气体一直对外做功D.气体一直从外界吸热E.气体吸收的热量一直全部用于对外做功8.(多选)2018南昌三校联考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B.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C.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放热D.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E.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一定达到热平衡9.(多选)2018昆明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B.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是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表现C.一定质量的0的水的内能大于等质量的0的冰的内能D.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相互排斥而产生的E.一些昆虫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10.(多选)2018福建厦门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晶体的光学和力学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B.在完全失重的宇宙飞船中,水的表面存在表面张力C.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D.一定质量的0的冰融化为0的水时,分子势能增加E.土壤里有很多毛细管,如果要把地下的水分沿着它们引到地表,可以将地面的土壤锄松11.(多选)2018河南十校联考对于物态和物态变化,下对说法正确的是()A.绝对湿度相同时,温度越高,离饱和状态越远,越容易蒸发,感觉越干燥B.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饱和汽压不随体积变化C.非晶体和多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单晶体有确定的熔点D.液体对固体是否发生浸润现象,是由液体和固体两者的性质共同决定的E.可以根据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来鉴別晶体和非晶体12.(多选)2018安庆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面上方的蒸汽达到饱和时就不会有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B.萘的熔点为80,质量相等的80的液态萘和80的固态萘具有不同的分子势能C.车轮在潮湿的地面上滚过后,车辙中会渗出水,属于毛细现象D.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势能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势能大E.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同性图K33-313.(多选)2018兰州一中月考如图K33-3所示,密闭容器内可视为理想气体的氢气温度与外界空气的温度相同.现对该容器缓慢加热,当容器内的氢气温度高于外界空气的温度时,则()A.氢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B.氢分子的势能增大C.氢气的内能增大D.氢气的内能可能不变E.氢气的压强增大14.(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较暗的房间里,看到透过窗户的“阳光柱”里粉尘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B.气体分子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C.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绝热膨胀时,其内能不变E.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15.(多选)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规律如图K33-4所示,横坐标表示速率,纵坐标表示某一速率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由图可知()图K33-4A.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速率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B.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C.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增大D.状态的温度比状态的温度低E.两种状态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不相等1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温度缓慢升高的变化,如图K33-5所示,p-T和V-T图各记录了其部分变化过程.(1)求温度为600K时气体的压强;(2)在p-T图像上将温度从400K升高到600K的变化过程补充完整.图K33-5课时作业(三十四)第34讲选修3-3计算题型突破时间/40分钟1.2018河北四市调研如图K34-1所示,横截面积相等的绝热气缸A与导热气缸B均固定于地面,由刚性杆连接的绝热活塞与两气缸间均无摩擦,两气缸内都装有理想气体,初始时体积均为V0、温度为T0且压强相等,缓慢加热A中气体,停止加热达到稳定后,A中气体压强变为原来的1.5倍,设环境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求气缸A中气体的体积VA和温度TA.图K34-12.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变化到状态C的p-V图像如图K34-2所示.(1)若已知在A状态时,理想气体的温度为27,求处于B状态时气体的摄氏温度;(2)从A状态变化到C状态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求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数值.(已知1atm=1105Pa)图K34-23.如图K34-3所示,圆柱形喷雾器高为h,内有高度为的水,上部封闭有压强为p0、温度为T0的空气.将喷雾器移到室内,一段时间后打开喷雾阀门K,恰好有水流出.已知水的密度为,大气压强恒为p0,喷雾口与喷雾器等高.忽略喷雾管的体积,将空气看作理想气体.(1)求室内温度;(2)在室内用打气筒缓慢向喷雾器内充入空气,直到水完全流出,求充入的空气与原有空气的质量之比.图K34-34.2018全国卷如图K34-4所示,一竖直放置的气缸上端开口,气缸壁内有卡口a和b,a、b间距为h,a距缸底的高度为H;活塞只能在a、b间移动,其下方密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已知活塞质量为m,面积为S,厚度可忽略;活塞和气缸壁均绝热,不计它们之间的摩擦.开始时活塞处于静止状态,上、下方气体压强均为p0,温度均为T0.现用电热丝缓慢加热气缸中的气体,直至活塞刚好到达b处.求此时气缸内气体的温度以及在此过程中气体对外所做的功.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图K34-45.2018鹰潭一模如图K34-5所示是一个连通器装置,连通器的右管半径为左管的两倍,左端封有长为30cm的空气柱,左、右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37.5cm,左端封闭端下60cm处有一细管用开关D封闭,细管上端与大气相通.若将开关D打开(空气能进入但水银不会进入细管),稳定后会在左管内产生一段新的空气柱.已知外界大气压强p0=75cmHg.稳定后左端管内的所有气柱的总长度为多少?图K34-56.2018沈阳模拟如图K34-6所示,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导热气缸固定在水平面上,气缸内被活塞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横截面积为S,质量和厚度都不计,活塞通过弹簧与气缸底部连接在一起,弹簧处于原长.已知周围环境温度为T0,大气压强恒为p0,弹簧的劲度系数k=,原长为l0.一段时间后,环境温度降低,在活塞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压力,使活塞缓慢向右移动,当压力增大到某一值时保持恒定,此时活塞向右移动了0.2l0,缸内气体压强为1.1p0.(1)求此时缸内气体的温度T1;(2)对气缸加热,使气体温度缓慢升高,当活塞移动到距气缸底部1.2l0时,求此时缸内气体的温度T2.图K34-67.如图K34-7所示,光滑导热活塞C将体积为V0的导热容器分成A、B两室,A、B中各封有一定质量的同种气体,A室左侧连接有一U形气压计(U形管内气体的体积忽略不计),B室右侧有一阀门K,可与外界大气相通,外界大气压强等于76cmHg,气温恒定.当光滑导热活塞C静止时,A、B两室容积相等,气压计水银柱高度差为38cm.现将阀门K打开,当活塞C不再移动时,求:(1)A室的体积;(2)B室中从阀门K逸出的气体质量与原有质量的比值.图K34-7课时作业(三十二)1.ACE解析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选项A正确;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选项B错误;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引力和斥力均减小,选项C正确;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分子平均动能越大,但并非每个分子的动能都一定越大,选项D错误;两个铅块压紧后,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所以能连在一起,选项E正确.2.CDE解析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m的颗粒物,大于氧分子尺寸的数量级,A错误;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是固体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B错误;PM2.5的运动轨迹是由大量空气分子碰撞的不平衡和气流运动共同决定的,C正确;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D正确;PM2.5是大量分子组成的颗粒物,一定具有内能,E正确.3.BDE解析温度高低反映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但对于不同物体,分子数目和所处物态不明确时,无法比较内能的大小,选项A错误;由于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因此任何物体的内能都不可能为零,选项B正确;内能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不一定相同,选项C错误;内能不同的两个物体,它们的温度可以相同,即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可以相同,选项D正确;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物态和分子数有关,故选项E正确.4.ADE解析悬浮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受力越趋于平衡,布朗运动越不明显,B错误;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错误.5.ABD解析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选项A正确;扫地时扬起的尘埃比做布朗运动的微粒大得多,而且扬起的尘埃是空气的流动造成的,不是布朗运动,选项B正确;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液体分子的撞击对微粒影响越小,布朗运动就越不明显,选项C错误;液体表面分子之间距离较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选项D正确;分子势能变化与分子力做功有关,在平衡距离以内,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若在此范围内分子间距离增大,则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平衡距离以外,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若分子间距增大,则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选项E错误.6.BCD解析分子Q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一直受引力作用,速度一直增大,动能增加,分子势能减少,在C点的分子势能最小,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分子Q在C点时受到的分子力为零,故在C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零,选项C正确;分子Q由A点释放后运动到C点过程中,受到先增大后减小的引力,然后再向C点左侧运动时则受到逐渐增大的斥力,故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选项D正确;此图只能表示固、液两种状态下分子力随分子间距变化的规律,气体分子间距一般大于10r0,选项E错误.7.BCE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表面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表明液体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选项A错误;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极近逐渐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选项B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但要引起其他的变化,选项C正确;物体的摄氏温度变化为1,其热力学温度变化了1K,选项D错误;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极近逐渐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它们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E正确.8.ADE解析由图像可知,乙分子在P点时,分子势能最小,此时乙分子受力平衡,甲、乙两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乙分子所受合力为0,加速度为0,A、E正确;乙分子在Q点时的分子势能为0,大于乙分子在P点时的分子势能,B错误;乙分子在Q点时,与甲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分子引力小于分子斥力,合力表现为斥力,所以乙分子在Q点时合力不为0,故不处于平衡状态,C错误;乙分子在P点时,其分子势能最小,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此时乙分子动能最大,D正确.9.ACE解析因为斥力比引力变化得快,所以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故A、C正确,B错误;当r=r0时,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大小相等,其合力为零,故D错误;r=r0是平衡位置,分子势能最小,当r从r0开始增大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E正确.10.BC解析当分子间距rr0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此时分子间距r减小,则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rr0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此时分子间距r减小,则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当r=r0时,分子势能最小.考虑取不同点作为分子势能为零的点,选项B、C的图像可能是正确的.11.ABD解析当甲、乙两分子间距离最小时,两者都处于静止状态,当乙分子运动到分子力的作用范围之外时,乙分子不再受力,此时速度为v,故在此过程中乙分子的动能变化量为mv2,选项A正确;在此过程中,分子斥力始终做正功,分子引力始终做负功,即W合=W斥-W引,由动能定理得W斥-W引=mv2,故分子斥力比分子引力多做的功为mv2,选项B、D正确.12.见解析解析由于一滴溶液的体积太小,直接测量时,相对误差太大,所以应用微小量累积法减小测量误差;液面上不撒痱子粉时,滴入的油酸酒精溶液挥发后剩余的油膜不能形成一块完整的油膜,油膜间的缝隙会造成测量误差增大甚至实验失败.13.(1)256810-10(2)9.410-10解析(1)数油膜的正方形格数,大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舍去,得到油膜的面积S=642cm2cm=256cm2.溶液浓度为,每滴溶液体积为mL,1滴溶液中所含油酸体积为V=210-5cm3,油膜厚度即油酸分子的直径是d=810-10m.(2)直径为1.4310-8m的圆周周长为D=d4.4910-8m,可以估算出铁原子的直径约为d=m9.410-10m.课时作业(三十三)1.ABE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减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则气体的温度降低,故A正确;气体的体积指的是该气体的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故B正确;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分子运动不停息,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不为零,故C错误;气体在吸收热量的同时,若对外做功,且对外做的功大于吸收的热量,则内能可能减小,故D错误;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温度一定升高,故E正确.2.ACE解析由第二类永动机的定义知,A正确;第二类永动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B错误,C正确;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但内能却不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故E正确,D错误.3.ABD解析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所以固体甲一定是晶体,固体乙一定是非晶体,故A正确;固体甲若是多晶体,则不会有确定的几何外形,固体乙是非晶体,一定没有确定的几何外形,故B正确;在热传导方面,固体甲若是多晶体,则不会表现出各向异性,固体乙一定表现出各向同性,故C错误;固体甲一定是晶体,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晶体,则固体甲和固体乙的化学成分有可能相同,故D正确;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但由于晶体吸收热量,内能在增大,故E错误.4.BCD解析竖直玻璃管里的水银面不是平面,而是“上凸”的,这是表面张力所致,A正确;空气的相对湿度等于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同温下水的饱和汽压的比值,故B错误;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固体也可能是多晶体,不一定是非晶体,故C错误;气体分子之间距离很大,分子力近似为零,用力才能压缩气体是由气体内部与容器外之间的压强差造成的,并非由分子之间的斥力造成,故D错误;气缸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时,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C可知,压强不变而体积增大,则气体的温度一定升高,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对器壁的平均撞击力增大,压强不变,则单位时间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气体分子数一定减少,故E正确.5.BDE解析气体内部分子间有空隙,气体分子的数目多,气体的体积不一定大,A错误;气体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产生的,B正确;气体的内能的变化取决于做功和热传递两个方面,C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不同的两个物体如果温度相同,它们的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就相等,D正确;晶体和非晶体在一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E正确.6.BDE解析给车胎打气,越来越吃力,主要是因为打气过程中车胎内气体压强增大,A错误;液体表面张力、浸润现象和不浸润现象都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B正确;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的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C错误;干湿泡湿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是因为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干湿泡湿度计的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表示空气中水蒸气离饱和状态越远,D正确;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E正确.7.BCD解析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结合图像知papb,VaVb,所以TaTb,即气体温度一直升高,内能一直增加,A错误,B正确;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Q,气体体积变大,对外做功,因此一直从外界吸热,C、D正确;气体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做功,另外一部分用来增加内能,E错误.8.BDE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吸热后,如果同时对外做功,温度不一定升高,A错误;改变气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B正确;由=C知,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气体一定吸收热量,C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D正确;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一定处于热平衡,E正确.9.ACE解析饱和汽压与液体材料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汽压越大,故A正确;浸润与不浸润均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表现,是液体的表面层与固体表面的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故B错误;由于水结冰要放热,故一定质量的0的水的内能大于等质量的0的冰的内能,故C正确;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频繁碰撞引起的,与分子数密度和平均动能有关,故D错误;昆虫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故E正确.10.BCD解析单晶体的光学和力学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选项A错误;表面张力与重力无关,故在完全失重的宇宙飞船中,水的表面仍存在表面张力,选项B正确;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选项C正确;一定质量的0的冰融化为0的水时,分子势能增加,分子动能不变,选项D正确;将地面的土壤锄松会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是为了保持土壤中的水分,选项E错误.11.ABD解析绝对湿度相同时,温度越高,离饱和状态越远,越容易蒸发,感觉越干燥,A正确;饱和汽压只与温度有关,与体积无关,B正确;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晶体有确定的熔点,C错误;液体对固体是否发生浸润现象,是由液体和固体两者的性质共同决定的,D正确;多晶体和非晶体都显示各向同性,只有单晶体显示各向异性,E错误.12.BCD解析液面上方的蒸汽达到饱和时,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同时有相同个数的蒸汽分子进入液体中,从宏观上看,液体不再蒸发,故A错误;80时,液态萘凝固成固态萘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萘放出热量的过程中内能减小,而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所以一定是分子势能减小,故B正确;由毛细现象的定义可知,C正确;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距离比液体内部的分子间距离大,故液体表面层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之间的距离有缩小的趋势,可知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有更大的分子势能,故D正确;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E错误.13.ACE解析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氢气的温度升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故A正确;氢气视为理想气体,气体分子势能忽略不计,B错误;密闭容器内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内能由分子平均动能决定,氢气的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则内能增大,故C正确,D错误;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C可知,氢气的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则压强增大,故E正确.14.ABE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在较暗的房间里可以观察到射入屋内的阳光中有悬浮在空气里的小颗粒在飞舞,是由气体的流动造成的,这不是布朗运动,故A正确;麦克斯韦提出了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规律,即“中间多,两头少”,故B正确;分子力的变化比较特殊,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减小,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C错误;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发生绝热膨胀时,不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小,故D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故E正确.15.ADE解析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速率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故选项A正确;温度升高使得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但并非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选项B错误;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增大,从而使氧气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故选项C错误;由题图可知,中速率大的分子占据的比例较大,则说明对应的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大,故对应的温度较高,选项D正确;两种状态氧气分子温度不同,故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也不相等,选项E正确.16.(1)1.25105Pa(2)如图所示解析(1)由pT图可知,气体由200K到400K的过程中做等容变化,由VT图可知,气体由400K到500K仍做等容变化,对应pT图可得,T=500K时,气体的压强为1.25105Pa,由VT图可知,气体由500K到600K做等压变化,故T=600K时,气体的压强仍为1.25105Pa.(2)在pT图像上补充画出400600K的气体状态变化图像,如图所示.课时作业(三十四)1.V02T0解析设初态压强为p0,对气缸A加热后A、B压强相等,有pB=1.5p0B中气体始、末状态温度相等,由玻意耳定律得p0V0=1.5p0VB又知2V0=VA+VB解得VA=V0对A中气体,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解得TA=2T0.2.(1)1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