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_一中钢结构吊装安全方案培训资料_第1页
安全生产_一中钢结构吊装安全方案培训资料_第2页
安全生产_一中钢结构吊装安全方案培训资料_第3页
安全生产_一中钢结构吊装安全方案培训资料_第4页
安全生产_一中钢结构吊装安全方案培训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1 第一节 工程情况介绍1 第二节 施工平面图布置5 第三节 技术保证条件5 第二章第二章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7 第三章第三章 施工计划施工计划.8 第一节第一节 进度计划进度计划.8 第二节第二节 材料与机械设备计划材料与机械设备计划.8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9 第一节 施工条件9 第二节 施工工艺流程.9 第三节、吊机选型及主要技术参数.11 第四节 钢柱、钢梁构件的卸车、堆放15 第五节 钢柱、钢梁安装的实施步骤17 第四章第四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2 第一节 组织保障22 第二节 技术保障24 第三节 应急预案30 第四节 监测监控35 第六章第六章 劳动力计划劳动力计划.37 第一节 施工作业人员计划37 第二节 项目部组织机构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7 第三节 特种作业人员名单及上岗证39 第七章第七章 计算书计算书 40 徐州市第一中学新城区校区建设工程一标段 钢结构吊装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第第一一章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第一节第一节 工程情况介绍工程情况介绍 徐州市第一中学新城区校区位于徐州市汉源大道与体育路交叉口西北侧,徐州 市第一中学新城区校区建设工程一标段由人防地下室,1#、2#楼(五层)组成,建 筑面积约 70000m2。 建设单位:徐州市第一中学 代建单位:徐州市建设工程代建公司 监理单位:江苏盛华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江苏省第二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人防地下室设计) 勘察单位:徐州中国矿大岩土工程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江苏集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楼一层消防车道 1-11-5 轴交 1-A1-J 轴、2#楼地下室大礼堂、羽毛球场、 篮球场均为大空间结构,层高、跨度均较大,最大跨度为 39.5m,区域为 2-42-8/2- C2-G、2-42-8/2-H2-L、2-42-9/2-L2-N、2-42-8/2-N2-R ,均为型钢混凝土 结构。本工程 1-2 号楼建筑设计为报告厅、篮球场、羽毛球场、消防通道等,为满 足使用功能需要,结构设计在标高二层、三层局部范围采用型钢砼组合结构,其中 最大吊装距离 57m,钢结构梁采用分二或三段吊装方式(每节钢梁临时支撑点位置 见图 1.1-1) ,每节钢柱采用整体吊装,最大单个构件吊重为 10 t。钢梁临时支撑点 采用 500*12 钢管,10.5m 上下封口钢板为 1000*1000*20,临时支撑点基础为地下 室筏板基础(见图 1.1-2) ,采用化学螺栓与筏板基础相连接。临时支撑施工完成后 采用四根缆风绳固定牢固,确保其稳定。 钢梁支撑钢柱数量统计表 序号高度(m)数量(根)序号高度(m)数量(根) 110.5848.56 28.4454.52 36.226 图 1.1-1 钢梁临时支撑位置图 图 1.1-2 钢梁临时支撑大样图 型钢混凝土梁标高为9.85m,本次吊装最大单件重量为10t,吊索、钢丝绳重量 约1.2t,考虑动力系数1.3,因此吊装计算重量为14.56t。 图 1.1-3 构件现场位置图 经查阅钢构件重量,2#楼钢构件重量比 1#楼明显小很多,因此我们在考虑选用 何种汽车吊时,仅以 1#楼作为分析,2#楼不考虑。 在实施吊装前,1#、2#楼地下室 1547 轴交 A 轴、AY13 轴交 15 轴采用三七灰 土进行分层夯实回填,因后期绿化施工时,部分区域回填三七灰土需挖除,回填三 七灰土范围如 1.1-4 图所示,回填至-0.2m,吊车吊点为中心 15m 范围内上铺 500mm 碎石垫层+15mm 钢板,吊车吊点距离地下室侧墙距离为 10m。回填前,须对基础结构、 外墙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记录,并做回填土压实度实验,压实度不小于 95%。吊车放置在灰土回填区域,待压实度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吊装工作。 图 1.1-4 现场回填区域图(阴影部分) 图 1.1-5 现场回填剖面图(阴影部分) 图 1.1-6 现场吊车停放位置回填剖面图(阴影部分) 下表为 1#楼钢构件的数据比对表,现场支车站位点设置在 1#楼南侧 1-11-4 轴 之间。 2#楼位置自重/t距离/m顶标高 钢柱29/F、29/G、29/J、29/M、29/N、29/T 、29/V、29/Y3、29/Y6 8574.85 由图表,1/G 钢柱 KZZ1-2 为荷载最不利位置,因此我们以此为编制依据。 第二节第二节 施工平面图布置施工平面图布置 施工现场履带式起重机行走道路采用 200mm 碎石+15mm 钢板+5.5m2.5m0.2m 重型路基箱,确保履带吊的行走安全。 第三节第三节 技术保证条件技术保证条件 1)编制可行性的施工方案 本工程的钢结构吊装考虑施工工期、质量及安全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需考虑以 下几点: 型钢柱单件重量大,重 10t,型钢在制作加工时,根据吊装需要,型钢梁分 段进行加工制作,吊装完成后现场进行拼装。 回填区域路面强度必须满足要求。 型钢吊装时选择经济、合理的吊装机械设备,保证吊装过程中安全、稳定、 可靠。 型钢梁、柱在吊装就位后,在拼装过程中,需充分保证结构型钢的稳定性, 防止倾倒。 2)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 项目技术负责人向专业分包队伍、工长、施工员、安全员、吊车司机、指挥工 等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3)3)施工管理要求施工管理要求 施工员、吊装指挥人员必须熟悉现场环境,牢记吊装思路,清楚吊车行走路 线及型钢吊点位置,吊装前组织施工员、吊装指挥工等现场操作人员进行现场模拟 吊装,保证参与人员 100%熟记吊装原则及思路。 吊装前型钢的堆放位置,吊装时,型钢在楼层的摆放位置明确标识出来,保 证在吊装过程中一次到位。 施工过程中,现场工人按施工方案原则要求进行吊装,材料堆放位置、吊车 位置及吊装顺序、应与方案相吻合。 第第二二章章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 (2)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2010) (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4)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 (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5) (6)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8)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9) 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 276-2012) (10)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11)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 50870-2013 ) (1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 (1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6) 起重机 钢丝绳 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报废(GB/T 5972-2009) (17)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 (18) 钢丝绳国家标准 (GB/9818-1996) (19)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 号文 (20)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393 号令) (2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 549 号令) (22)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 166 号令 (23) 本工程施工图纸 (24) 徐州市第一中学新城区校区建设工程一标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第三章第三章 施工计划施工计划 第一节第一节 进度计划进度计划 型钢结构施工进度计划(制作、吊装及拼装)以土建进度为准。 第二节第二节 材料与机械设备计划材料与机械设备计划 1、机具配备 1.1、起重机械:1 台 QUY350 履带起重机、1 台 QAY260 汽车起重机。 1.2、焊机:直流焊机两台,备用两台交流焊机,气体保护焊机 2 台。 1.3、气割炬两套;50 吨螺旋顶 2 个,32 吨螺旋顶 4 个。 1.4 、20 毫米钢丝揽风绳(40 米)10 根,5 吨动滑车 6 套 2、辅助材料配备 2.1、移动脚手架 60 套 2.2、保险绳(15 米)10 根,6 毫米镀锌钢绳生命线 350 米。 2.3、D219*12 无缝钢管 60 米。 2.4、14 米竹梯 2 架 2.5、15*2000 钢板 360 米;草垫 400 平方。 2.6、40 厚 Q345 钢板 2 米*4 米一张。 第四章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工艺技术 第一节第一节 施工条件施工条件 型钢安装前需具备以下条件: 序号满足条件负责部门 1 钢构件制作完毕,运至施工现场,满足吊装作业条件;安装组 2 作业区域基础经验收合格,作业区域障碍清除,符合吊装要求;安装组 3 吊耳焊接强度满足吊装要求;安装组 4 吊装工具准备齐全,满足吊装使用要求;吊装组 5 起重机工作状态确认满足工作要求;吊装组 6 作业区运输道路畅通、起重机工作区域路面耐压力满足要求。 安装组 7 履带吊安装完成并验收合格 安装组、技术组 第二节第二节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 根据本工程特点、现场环境、施工工序等特点,考虑钢结构安装现场的吊机、 材料堆场以及施工场地等布置情况,将钢结构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即前期施工阶段 和钢结构安装、吊装施工阶段。 1、钢结构安装施工流程 前期施工阶段:钢柱/梁转运至现场堆放(依据安装顺序转运)楼面临时 施工通道清理,需加固位置进行加固处理钢柱柱脚螺栓埋设。 钢结构安装、吊装施工阶段:吊装、安装钢柱栓钉安装钢柱混凝土浇 筑-吊装、安装钢梁(以钢梁安装顺序依次)吊车退场混凝土浇筑。 2、钢结构施工作业区域平面范围说明。 3、清理钢柱、钢梁现场存放作业面,成品堆放。 、地面施工场地需要长为 35m15m 场地作为吊装作业场地,场地要求平整 夯实,清除吊装作业场地上的障碍物,不得影响吊车回转作业; 、钢梁构件组装场地,钢柱梁组装后重心位置距离中心线不超过 25m; 、清理汽车吊进出场行驶通道,通道地面要求平整。 、钢梁转运至现场,下车采用 50t 汽车吊卸装钢柱、梁。 第三节、吊机选型及主要技术参数第三节、吊机选型及主要技术参数 1、吊机选型依据 由于该工程为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结构转运吊装总高度 9.85 米,最大吊装距 离位57M、钢柱、梁最大吊装重量达14.56t;在整个钢结构卸料、吊装、安装过程中 需用QUY350 履带起重机,吊装机械相关参数如下: 1)吊机机型及性能表: (1) 超起主臂工况外形尺寸 (2)轻型主臂起重特性 (3)主要性能参数 项 目单位数值备注 标准 t/m/m350/5/18 最大起重量/幅度/臂长 超起 t/m/m350/5.5/30 标准 m 1884 主臂长度 超起 m 3084 标准 m 24102 主臂轻型臂长度 超起 m 42120 固定副臂长度 m12 建筑物边缘线 吊车臂位置 固定副臂最大起重量 t80 副臂安装角度 10、25、40 标准轻型臂 m 5496 固定副臂工况的主臂长度 超起轻型臂 m 54102 标准 m 2466 塔式副臂长度 超起 m 2484 标准 t140 塔式副臂最大起重量 超起 t160 塔式工况主臂工作角度 65、75、87 标准 m 3060 塔式副臂工况的主臂长度 超起 m 3084 标准 m 54+66,60+42 塔式副臂工况的主臂+副臂 最大长度 超起 m84+84 主起升 m/min135 副起升 m/min120 主变幅 m/min50 X 2 塔臂变幅 m/min120 卷筒 单绳 速度 超起变幅 m/min120 最大回转速度 rpm1.0 最大行走速度 km/h1.2 爬坡能力20 接地比压 MPa0.115 带基本臂自重 t310 t58.7 带桅杆、卷扬 最大单件运输重量 t47.2 不带主、副卷扬 型号 QSM11 功率/转速 kW/rpm298/2100 发 动 机扭矩/转速 Nm/rpm1898/1400 (4) 、轻型主臂起重量表 配重 125t 车身压重 50t 轻型主臂长度 幅度 24.030.036.042.048.054.060.066.072.078.084.090.096.0102.0 幅度 30.042.942.441.941.441.440.940.439.938.937.436.434.330.0 32.039.438.938.437.937.937.436.936.435.934.333.331.832.0 34.035.935.434.334.334.333.833.333.331.830.829.334.0 36.033.332.831.831.831.330.830.830.329.528.527.136.0 38.030.830.329.729.529.128.528.328.027.426.425.038.0 40.028.227.627.427.026.426.225.825.324.423.140.0 44.024.724.123.823.322.722.522.121.621.219.944.0 48.021.320.920.419.819.619.218.618.317.248.0 52.018.618.017.417.116.716.215.814.752.0 56.016.015.415.014.513.913.412.556.0 60.013.613.112.712.011.510.660.0 64.012.011.511.010.39.89.064.0 68.010.19.68.98.47.668.0 72.07.87.67.16.372.0 76.06.56.05.276.0 80.05.64.84.180.0 经过查表得知,采用经过查表得知,采用 QUY350QUY350 履带起重机轻型主臂起重量(配重履带起重机轻型主臂起重量(配重 125t125t、车身压重、车身压重 50t50t)能满足本工程吊装需要。)能满足本工程吊装需要。 第四节第四节 钢柱、钢梁构件的卸车、堆放钢柱、钢梁构件的卸车、堆放 1、钢构件的卸车吊运方法 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均采用两点吊运卸车的方式。可以采用吊装孔和捆绑 式吊运两种方法。 夹角60度 吊绳 钢构件 卡环 钢构件最大重量为 14.56 吨,按吊绳与水平面夹角大于 60 度计算,每根钢丝绳, 实际承受的拉力值 P 不大于 8.42 吨。 该钢丝绳按最不利工况单点捆绑绳考虑,选用 36mm 钢丝绳(6*37+1)纤维芯 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为:187kg/mm2 根据型号、直径和公称抗拉强度查得钢丝绳 破断拉力总和为 P P 破=79600kg 取折减系数 =0.82 P P 允许破断拉力=*P P 破=65272kg 则安全系数为:K=PK=P 允许破断拉力/ P P=9.3 当钢丝绳作捆绑吊索用时安全系数取 8-10,以上计算安全系数为 9.3,满足要 求。 卡环容许荷载 Q 取值为:Q=40d2=404646=84640N 8.42 吨 所以吊绳选用直径大于 36mm 钢丝绳、卡环选择 GD7.5 型 17 吨卡环。 2、吊耳设计: 本工程除 H 型钢柱设计吊耳外,其余吊点均采用在钢结构腹板上开孔作为吊点。 H 型钢吊装耳板计算: 2、钢构件的堆放 依据起重机械的起重能力,确定构件堆放位置。堆放场地的地基要坚实,地面平 整干燥,排水系统良好。 现场构件尽量分类单层摆放,以便于起吊,两个构件间距大于 0.5 米。 对于偏心构件堆放时将重心一侧贴近地面,必要时对构件进行临时支撑。 进场钢柱、钢梁下需加垫木,并且须注意预留穿吊索的空间。 第五节第五节 钢柱、钢梁安装的实施步骤钢柱、钢梁安装的实施步骤 1.准备工作 1.1 构件的运输及堆放 (1)、在装卸、运输过程应尽量保护构件,避免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2)、次要构件和主要构件一起装车运输,不应在次要构件上堆放重型构件,造 成构件的受压变形。 (3)、构件运输过程中应放置垫木,在用钢丝绳固定时应做好构件四角保护工作, 防止构件变形和刻断钢丝绳,对不稳定构件应采用支架稳定。 (4)、构件堆放场地应平整,场基坚实,无杂草,无积水。 (5)、构件堆放应使用垫木,垫木必须上下对齐,每堆构件堆放高度应视构件的 情况分别掌握,一般和次要构件不宜超过 1m,重型和大型主要构件采用单层堆放。 (6)、如现场场地允许,构件可按吊装顺序及安装位置,在保证起重机械及运输 车辆行走通畅的情况下,按各种型号分别堆放于吊装位置附近。 (7)、构件编号宜放置在两端醒目处,以便于吊装时构件的查找。 构件卸货示意图 1.2 构件标注 吊装前对钢构件做好中心线,标高线的标注,对不对称的构件还应标注安装方 向,对大型构件应标注出重心和吊点,标注可采用不同于构件涂装涂料颜色的油漆 作标记,做到清楚、准确、醒目。如下图: 东 西 钢梁标注示意图 重心 1.3 吊装时对构件的保护 吊装时如不采用焊接吊耳,在构件本身用钢丝绳绑扎时对构件及钢丝绳进行保 护: (1)、在构件四角做包角(用半圆钢管内夹角钢)以防止钢丝绳刻断。 护角器 钢丝绳 护角器示意图 (2)、在绑扎点处为防止工字型或 H 形钢柱局部挤压破坏,可加一加强胫板, 吊装格构柱,绑扎点处支撑杆。 2、钢柱吊装 钢柱吊装,采用旋转法进行吊装,先试吊,起吊物体离开地面 20 公分以后, 立即停止上升,对所受力部分要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确无问题,方可继续起吊或 搬运、安装。吊装时应对准下层钢柱进行安装,使用经纬仪校正钢柱两相邻面的垂 直度,使钢柱得以垂直无偏差后采用揽风绳进行固定,焊接牢固后卸除钢丝绳。柱 吊装完必经过监理验收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钢柱在吊装前应在柱头位置划出钢柱柱顶安装中心标记线,以便上层钢柱安 装的就位使用。如果钢柱为变截面对接,应划出上层钢柱在本层钢柱上的就位线。 同时将临时连接板绑在钢柱上,与钢柱同时起吊。 钢柱起吊时,吊车应边起钩,边转臂,使钢柱垂直离地。 (如图示意) (5)就位调整及临时固定: 钢柱校正采用无缆风绳校正方法,参见下图。标高调整时利用汽车吊吊钩的起 落、撬棍拨动调节上柱与下柱间隙直至符合要求,在上下耳板间隙中打入钢楔。扭 转调整的方法很简单:在上下耳板的不同侧面加垫板,再夹紧连接板即可达到校正 扭转偏差的目的。垂直度通过千斤顶与钢楔进行调整,在钢柱偏斜的同侧锤击铁楔 或微微顶升千斤顶,很快便可将垂直度校正至符合要求。 (6)当钢柱吊至距其就位位置上方 200mm 时,使其稳定,对准螺栓孔,缓慢下落, 下落过程中避免磕碰地脚螺栓丝扣。落实后专用角尺检查,调整钢柱使钢柱的定位 线与基础定位轴线重合。调整时需三人操作,一人移动钢柱,一人协助稳定,另一 人进行检测。就位误差确保在 3mm 以内。 (7)钢柱标高调整时,先在柱身标定标高基准点,然后以水准仪测定其差值,旋 动调整螺母以调整柱顶标高。 (8)钢柱就位采用临时连接板。当钢柱就位后,对齐安装定位线,将连接板用 B 级普通螺栓(充当临时螺栓)固定。 钢柱吊装揽风绳固定示意图 2、钢结构校正过程控制 平面控制网测设,竖向投测 确定螺栓偏差,确定柱顶偏差 高程基准点确定,竖向传递钢柱 几何尺寸检测 柱顶抄平,并与下节钢柱综合比较 钢柱就位 临时固定 焊前检测 施焊过程中跟踪监测 焊接后垂直度测量 成果输出 3、钢梁吊装: (1)、吊点的选择 钢梁在吊装前应前仔细计算钢梁的重心,并在构件上作出明确的标注,吊装时 吊点的选择应保证吊钩与构件的中心线在同一铅垂线上。吊点一般设置在钢梁长度 两侧的 1/3 处。 (2)工艺流程 起吊就位临时固定调节水平、竖向调节丝杆校正轴线垂直度、标高 焊接固定点焊接腹板侧边焊接翼缘抗剪连接件焊缝处理焊接外观检验超 声波探伤检验合格后交付土建作业。 (3)钢梁安装 a. 钢梁翼缘中心线应对正钢柱中心线,以保证钢梁轴线位置。首先进行试吊, 吊起高度为 100200时停吊,检查索具牢固性和吊车稳定性。经确认无误后方可 指挥吊车缓慢上升。施工人员使钢梁扶平稳后徐徐升钩,将钢梁吊至安装位置以上 50cm 左右,再用溜绳旋转钢梁使其对准安装位置,以使落钩就位,落钩时将缓慢进 行。 b. 在安装钢梁过程中,利用钢腹板两侧安装设备上的水平调节丝杆来调节钢 梁的垂直度,利用自行设计在钢柱收缩来进行调整。 c. 安装钢梁时,需要反复观测并纠正其轴线、标高、垂直度偏差值,直至符 合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对接焊。 d. 钢梁焊接完毕后,割掉钢梁翼缘上的吊耳,并对钢梁的垂直度标高进行复 验。 e. 在焊接好的钢梁上下翼缘确定抗剪连接件的轴线位置,并采用自动栓钉焊 接机将抗剪连接价目(栓钉)焊接在钢梁翼缘上,做到焊接牢固可靠。 f. 为防止组合钢梁垂直度、标高轴线偏差值积累超过允许值,要求每次组合 钢梁安装要严格校验钢柱垂直度以及钢柱上牛腿的轴线位置、标高。 g. 钢梁安装时,将钢梁分二或三段用吊车将钢梁吊装就位,一段用高强螺栓 与型钢柱和型钢梁连接固定,另一段临时放在搭设的临时支撑上,然后调整标高, 钢梁位置调整好后,将钢梁对接处焊接。 h .构件强度和稳定性要达到安装条件的要求。在安装定位后要按图纸的要求 连接紧固或焊接,满足了设计要求的强度和具有稳固性后,才能脱钩,否则要进行 临时固定,钢梁未安装完成固定牢固前,采用四根揽风绳临时固定。 第四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第一节第一节 组织保障组织保障 1、施工现场组织管理机构 本工程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施工,以项目合同和成本控制为主要内容,以科学 系统管理和先进技术为手段,行使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监督六项基本职 能,项目经理部配备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 预算员、财务等,全面履行与总承包单位签订的分包合同。本着科学管理、优质高 速、开拓敬业的原则,以塑造精品为目标,发挥公司各项优势,对工程施工进行综 合的管理、组织、协调和控制,确保工程实现一流的承包管理、一流的文明施工、 一流的工程质量和一流的施工速度。以此出色地实现我公司的质量方针和本工程的 质量目标,实现对总承包单位的承诺。项目组织管理机构见下图: 项 目经理 项目技术 负责人 施工员 2名 质检员 1 名 安全员 2名 预算员 1 名 材料员 1 名 资料员 1 名 制作组 安装组 运输组 吊装组 2、施工管理人员配置 主要施工管理人员名单表 序号姓 名职 位联系电话 1 苗沈杰项目经理2 吴计果技术负责3 张乐义施工员4 董存成质量员5 郑 策安全员6 樊 可材料员7 冯复强资料员3、施工管理职能划分 1、项目经理为第一负责人,全面负责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 2、项目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工程的技术质量工作。 3、施工员为现场主要施工负责人; 4、质检员具体负责质量保证措施的实施; 5、安全员负责现场全面施工安全; 第二节第二节 技术技术保障保障 1、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总体部署 为保证钢结构安装,吊装作业以及其它施工作业有关人员的安全,防止发生高 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人身伤害事故,特制定以下安全措施。 (1)建筑物内部水平防护:在原有洞口上覆盖水平网。建筑物周围设安全绳作 为立面防护。 (2)为防止触电伤害,严格用电管理制度,现场配备专职电气负责人和电工, 非专职人员不得从事电工作业。临时用电线路架空铺设,并做好绝缘。 (3)吊索具在使用前必须检查,不符合安全使用要求的要报废。 (4)吊装作业由专职起重工指挥。超高吊装要有清晰可视的旗语或笛声及对讲 机指挥,在视线或盲区要设两人指挥起重作业。 (5)吊物在起吊离地 0.2 米时检查吊索具的安全情况,确定安全后方可起吊至 工作面。 (6)严禁起吊重物长时间悬挂在空中。作业中遇突发故障,应采取措施将重物 降落到安全地方,并关闭发动机或切断电源后进行检修。在突然停电时,应立即把 所有控制器拨到零位,断开电源总开关,并采取措施将重物降到地面。 2、 钢结构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1)防坠器及安全带的使用 安装工人使用钢爬梯攀爬钢柱过程中,要将安全带与防坠器进行连接,以防高 空坠落。 (2)安全挂钩与工具防坠链 将全部自动工具,轻型电工工具加设不同形式的防坠链和挂钩,防止工具坠落 伤人事故。 构件安装完毕后,必须认真检查连接质量,只有证实连接确实安全可靠时,才 可以松钩或拆除临时固定工具。 3、钢结构吊运安全技术措施 (1)吊运人员必须持有与本人工种相符的操作证。 (2)参加吊运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穿好工作服、工作鞋。起重人 员,信号工要佩带明显标志信号工,哨或指挥旗必须随身携带。 (3)起重工在起吊构件前,必须要明确构件重量,是否在塔吊允许负载之内; 是否和吊索具匹配。严禁超负载作业。 (4)起重工信号工在吊构件前要和司机统一指挥信号,避免发生错误操作。 (5)起重信号工在吊构件前要认清构件是否埋在土里,或与其他构件,地面是 否冻结。如有以上情况,应使构件脱离松动后,方可起吊。 (6)起吊的构件上严禁站人及放置零散构件。 (7)起吊构件时,无关人员应离开作业区。吊装作业应设置安全警戒区,禁止 与吊装作业无关的人员进入。 (8)起吊时,吊车司机要鸣笛示警。 (9)构件起吊时,信号工要站在能统筹兼顾的地方指挥,移动时注意脚下以防 绊到。 (10) 构件起吊时,起重工应将绳索绑扎牢固、平稳,起吊离地面 50 厘米时 再次确认构件是否绑扎牢固平衡后,方可起升,就位。 (11)构件起吊后,任何人不得站在吊物下方及大臂旋转范围内。 (12)平板车司机在装卸过程中,应离开驾驶室,站在起重机大臂旋转范围之 外。司机必须在装卸车时,离开驾驶室。 4、钢结构吊装安全技术措施 (1)结构吊装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要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穿好工作服、工 作鞋。高空作业(2 米以上)系好安全带。专业人员佩带专职标志。信号工的 旗、哨或对话机要随身携带。各工种要有与本人相符的操作证。 (2)起重工在起吊构件前,要确认构件重量,选用与之相匹配的吊索具,并且 要检查吊索的安全性(如钢丝绳是否断股、卡换是否脱扣等) 。 (3)严禁起重机超负荷作业。 (4)在构件起吊时,要确认构件绑扎平衡牢固后,方可起吊起升,并在合理 位置绑扎溜绳。 (5)在构件起吊离地面 30 厘米处时,起重工应再次确认构件绑扎牢固后,方 可起升。 (6)构件起吊的速度不可过快。 (7)构件起吊时,构件上严禁站人或放零散未装容器的构件。 (8)在构件下方,和起重大臂旋转区域内,不得有人员停留走动。 (9)在钢构件就位时,应拉住溜绳,协助就位,此时人员应站构件两侧。 (10)钢构件就位,应缓慢下落。下落放置时,人员应扶在构件外侧,不得将 手扶在构件与地平,构件与构件的连接面,放置斜铁时,手应握住垫铁两侧,并且 手不得放在或深入构件下方。 (11)使用撬棍校正时,不得将撬棍插入后放手,以防飞出伤人。 (12)需要使用大锤时,大锤回转方向不得站人。 (13)当确认构件找正,放稳,必须做好临时固定,稳定后,方可摘钩。 (14)人员上梯摘钩时,要系好防坠器,手中不得持有任何物体上下爬梯。 (15)进入高空作业,要系好安全带,并将其挂在安全绳上,随身的工具要挂 好或放入工具包中。 (16)高空作业,上下传递工具应用绳索绑好递送,严禁抛撒。 (17)在高空区域(2 米以上) ,任何零散构件及物品、工具、容器,均不得放 在建筑边缘,应挂好,或放在容器内并将容器固定好。 (18)所有安全人员严禁酒后作业。 (19)施工所用电动工具,所引的电源线的拆接,均由电工操作。电源导线不 准拖地,必须架空 2 米以上。 (20).六级以上大风、雨、浓雾阻碍视线天气,严禁吊装作业。台风、暴雨后, 应对吊装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 (21)在雨天或潮湿地点作业的人员,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5、机械设备停用退场: (1) 吊车退场前,需要进行检查鉴定。 (2) 检查设备完好状况,主要机构有无损坏程度,设备清洁状况,主要技术性 能,做好检查记录。 (3) 如因场地原因不能及时退场,项目部应负责妥善保管,做好防腐。防潮、 防盗措施,直道退场为主。 第三节第三节 应急预案应急预案 1、编制目的 为了防止施工现场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工作机制,在工程项目发生 事故状态下,迅速有序地开展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制 定本预案。 2、危险性分析 根据本吊装工程的特点,项目主要有起重机械设备、电气焊、高空作业、吊装 作业等工程施工。可发生和重大危险因素的生产安全事故有高空坠落事故、触电事 故、电焊伤害事故、机械伤害事故等。 3、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及应急预案 (1) 、吊装作业现场应急机构的设置 吊装作业现场成立应急预防领导小组,由现场项目经理担任组长,设立应急办 公室及联系电话,成立现场抢救组、报警组、后勤组,分别明确人员组成及各自职 责; 2、应急领导小组及其职责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应急小组,应急领导小组由组长、副组长、成员等 构成。并以此为主体健全应急组织机构见图5.4-1,明确成员职责。 图 5.4-1 应急小组组织机构图 项目应急小组 企业应急领导小组 项目经理 业主、监理 项目技术负 责人 安全环境管理负 责人 主要管理人员、施工队负责人 施工作业层 消防、公安部门 政府主管部门 项目副经理 项目应急小组成员职责见表 5.4-1。 表 5.4-1 项目应急小组成员职责一览表 序号成 员职 责 1 项目经理: 苗沈杰 负责应急工作小组的组建,职责分配,组织培训教育,对应急小 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做好预案的资金保障工作,保证应急 流程疏畅。 2 安全负责人: 胡利 1) 对危险因素及可能发生的紧急事件进行辨识、预测,编制应急 预案; 2) 负责对员工的实施培训工作,动员起全体力量,群防群治; 3) 向所有应急小组成员发放应急预案手册,做到人手一册; 4)充分利用本项目的现有板报、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普及有关 应急措施的科学知识; 5) 负责应急预案的更新工作。 3 其它组员: 郑策鲁旭 张乐义 1) 参与项目特殊、紧急情况识别,收集和提供相关信息、数据。 2) 参与项目特殊、紧急情况预案的制定;按照分工实施施工过程 的监视与测量。 3) 按应急预案进行响应,按分工做好记录的控制。 4) 参与相关信息分析,协助项目总工及副经理实施预防措施。 5) 及时沟通;做好应急物资的采购、验证和记录、物资保管、标 识等。 6) 负责施工现场监视设备的控制、监督、管理和检测。 1)应急预防领导小组组长:全面领导应急预防小组工作,总体协调各部门在紧 急应变中的分工协作和应急中的统一指挥调度,对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调配; 2)应急办公室:设置办公室主任一名,成员一名,负责在吊装现场设置应急办 公室,具体负责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3)现场设置抢救组、报警组和后勤组。 现场抢救组:组长负责事故发生后的人员及财产的现场抢救,在医护人员到 达之前,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紧急救护,协助医疗救护人员将伤员送至安全地点; 报警组:组长负责事故发生后拨打急救电话,人员紧急疏散和清单工作,并 引导急救车辆迅速到达事故现场。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向其介绍情况,协助紧急救 护; 后勤组:组长负责应急响应中的财力、物力的调配,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 行,并负责协助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 (2).事故报告及现场保护: 1)事故发生后,首先通知甲方相关负责人,共同采取应急措施; 2)按照相关规定,立即上报有关部门; 3)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名称,伤亡人数, 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简要经过,已经采取的救助措施和救助要求,事故报告单位、 人员和通讯方法; 4)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由办公室负责人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确需启动,领导小组组长和小组成员立即赶赴现场。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积 极实施应急救援,搞好现场保护,维护现场治安和交通秩序。应以排除险情、抢救 伤员和保护财产为主,确需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做出标记和详细记录,最大限度的 保护现场、保留痕迹和物证。 (3)组织救援及报警: 1)责任分工: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报警,指挥义务救援队员,组织人员疏散并 疏通道路、迎接救援车辆,负责、组织义务救援队员进行伤员救助;领导员工、安 全员负责组织救援队员在相关队伍、部门的配合下根据预案实施救助并保护好现场; 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现场人员疏散人员、人员的紧急救助、通知医院急救; 事故报警方式:使用电话或其他联系方式向项目经理、公司和地方部门报告; 2)向 120 报警主要内容:报警人及部门电话号码、姓名、身份;事故发生地点; 人员伤势大小情况。 (4).事故处理: (1) 确认事故后,现场人员迅速运用既有的预案进行援救,并将实情报告项目 经理部及公司负责人; (2) 工地负责人采用多种形式与现场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事件、事故的进 展情况; (3) 如果人员伤势严重,应立即向 120 报警,通知就近医疗急救准备救助,指 派专人在主要道口迎接救护车辆。 (4) 人员疏散及救助 (5) 确认事故后,应急领导小组发出疏散命令,义务救援队员应立即通知现场 作业人员进行疏散; (6) 排除一名义务救援队员组织有关人员沿安全指示方向疏散; (7) 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有危险的场所; (8) 相关人员疏散到就近安全地带集合,由作业队对疏散出来的工作人员逐一 清点并上报,医院救护人员及作业队疏散出来的人员随时准备救护伤员。 (5).事故救援 1)在场的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管理人员迅速组织救援,根据人员伤势情况决定 是否向“120”报警; 2)作业队义务救援队员接到通知后,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到达现场后立即按 照指挥人员启动的救援预案进行救援; 3)救援原则:救人集中兵力;先控制、后救援;先重点、后一般; (6)、突发事件应对方法: 1)起重机故障时立即终止吊装,择日再进行吊装; 2)照明设施事故时立即停止吊装,人员原地待命,恢复照明后再吊装; 3)触电事故预防措施 开关箱应由分配电箱配电。注意一个开关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不可一闸 多用,每台设备应由各自开关箱,严禁一个开关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含插座) ,以保证安全。 电动工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 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维修和保管有专人 负责。 电焊机焊把线无破损,绝缘良好。电焊机设置点应防潮、防雨、防砸。 触电事故应急处置 a 截断电源,关上插座上的开关或拔除插头。如果够不着插座开关,就关上总 开关。切勿试图关上那件电器用具的开关,因为可能正是该开关漏电。 b 若无法关上开关,可站在绝缘物上,如一叠厚报纸、塑料布、木板之类,用 扫帚或木椅等将伤者拨离电源,或用绳子、裤子或任何干布条绕过伤者腋下或腿部, 把伤者拖离电源。切勿用手触及伤者,也不要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质把伤者拨开, 也不要使用潮湿的物件拖动伤者。 4) 机械伤害事故引起人员伤亡的处置: a 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围、设备损坏的程度、人员伤 亡等情况,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置。 b 划出事故特定区域,非救援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特定区域。 c 抢救受伤人员时几种情况的处理: - 如确认人员已死亡,立即保护现场; - 如发生人员昏迷、伤及内脏、骨折及大量失血:立即联系 120 急救车或距 现场最近的医院,并说明伤情。外伤大出血:急救车未到前,现场采取止血措施。 骨折:注意搬动时的保护,对昏迷、可能伤及脊椎、内脏或伤情不详者一律用担架 或平板,不得一人抬肩、一人抬腿。 - 一般性外伤:视伤情送往医院,防止破伤风。轻微内伤,送医院检查 4、信息报告 (1)事故发现人员,应立即向组长(副组长)报告。如果是火灾事故,必须同时 打 119 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急救拨打 120。 (2)组长接到报警后,通知副组长、组员,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系统。 (3)根据事故类别向事故发生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4)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 事故发生时间、类别、地点和相关设施; - 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5、 预案管理 (1)、根据受训人员和工作岗位的不同,选择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 (2)、培训内容: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如何正确处理各种 事故;自救与互救能力;各种救援器材和工具使用知识;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 种信号的含义;工作岗位存在哪些危险隐患;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 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 第四节第四节 监测监控监测监控 1、构件卸车作业安全监控措施 (1) 查看车上构件编号,确定所属的安装区域,选定坚实的堆放场所。 (2) 车辆在作业区域行进,应有专人指挥,严防碰撞及陷车现象发生。车辆应 保证平稳,防止构件滑移。 (3) 查看车上构件是否运输过程有滑移、散架现象,构件固定钢索有无过度张 紧迹象。放松钢索时应密切注视构件动向,防止散架塌坍事故发生。 (4) 吊车停靠位置应选择正确,大型构件的卸车应特别注意吊车的装卸能力是 否符合要求。 (5) 构件卸车应按顺序进行,同时注意车辆平衡,防止上层构件倾倒及翻车。 (6) 构件应堆放平稳,垫点通直,边缘构件应采取防倾倒措施,易倒 但不易变形的构件可直接采取卧式堆放。 (7) 立放的构件及其边缘区域禁止人员坐、蹲、卧及扭动构件。严禁随意挪用 构件支撑,防止构件失稳。 (8) 严格执行“钢结构安装作业安全保证技术措施” 2、钢梁安装作业安全监控措施 (1) 根据构件编号,确定安装位置,准确选定钢索捆扎点,确保钢梁平衡,防 止起吊时钢索在钢梁上滑移而损坏及切断钢索。 (2) 钢缆、卸扣的规格型号选择正确,确保有足够的强度承受钢梁的重量。对 大型钢梁要进行低空试吊,并采取钢索保护措施,必要时应采取多点起吊,试吊 时人 员要有安全距离。 (3)在吊装机械起重能力许可的情况下,钢梁应尽可能地扩大地面拼装单元。钢 梁地面拼装时,应采取可靠的防倒措施,拼装支撑点应坚实平整,高强栓拧紧时用 力要均匀,切忌用力过猛而造成钢梁大幅晃动,造成支撑松动和钢梁失衡。 (4)随钢梁一起吊升的高强栓、钢钎、扳手等要安放妥当,施工作业区严禁闲人 进入,控制定向绳索要有专人负责,并相互配合、专心一致,避免碰撞。 (5)登高作业人员安装时,要扣好保险扣,随身工具及螺栓安放可靠,作业点下 方严禁人员走动及停留。 (6)已安装完毕的钢梁要有可靠的抗风防倒措施,并形成刚度立体空间。 (7)严格执行“钢结构安装作业安全保证技术措施”。 第六章第六章 劳动力计划劳动力计划 第一节第一节 施工作业人员计划施工作业人员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为确保工程工期实现目标,应部署足够的劳动力,经 测算施工高峰约需 33 人左右,具体详下表。根据施工生产任务和施工条件的变化, 对劳动力进行跟踪平衡、协调,及时解决劳动力配合中的矛盾。进驻现场的工人确 保是公司技术过硬的合同制工人。通过以平等竞争,择优选用的原则,选择觉悟高、 技术、身体好的劳动者优先上岗。进入施工现场后,首先对劳动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并全面进行项目管理目标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第二节第二节 项目部组织机构及项目部组织机构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组织机构 安全保证体系 工 种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专职安全员 2 司索信号工 2 安装班组10 人 焊 工6 人 转 运 工4 人 电 工1 人 架 管 工4 人 普 工2 人 吊车司机2 人 第三节第三节 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名单及上岗证名单及上岗证 本工程配置专职安全员1名。所有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此证上岗。 序号特殊工种名称姓 名证书编号 1 建筑焊工郭元海苏C102013000233 2 建筑焊工邵 阳苏C102013000802 3 建筑焊工孙志友苏C102010000023 4 建筑焊工王永明苏C102013000039 5 建筑焊工赵海阳苏C102013000800 6 司 索 工魏兴军苏C032012000118 7 建筑架子工何继春苏C022013000173 8 建筑架子工王 伟苏C022013000169 9 起重机操作工 王德智第七章第七章 计算书计算书 钢梁临时支撑计算: 一、计算简图一、计算简图 1 计算简图 (圆表示支座,数字为节点号) 1 2 节点编号图 1 单元编号图 三、几何信息三、几何信息 各节点信息如下表: 节点号x 坐标(m)y 坐标(m)z 坐标(m) x 向约束 y 向约束 z 向约束 绕 x 约 束 绕 y 约 束 绕 z 约 束 17.4490.000-0.038 27.4490.0009.962 各单元信息如下表: 单元号截面名称长度(m) 面积 (mm2) 绕 2 轴 惯性矩 (x104mm4) 绕 3 轴 惯性矩 (x104mm4) 绕 2 轴 计 算长度 系数 绕 3 轴 计 算长度 系数 i 节点 释放 j 节点 释放 1 热钢管 500x12 10.0001839754798547980.7000.700- 四、荷载信息四、荷载信息 结构重要性系数: 1.00 ( (一一).). ( (恒、活、风恒、活、风) ) 节点、单元荷载信息节点、单元荷载信息 1.节点荷载 *以下为节点荷载汇总表: 单位:力(kN);弯矩(kN.m) 第 0 工况节点荷载表 节点号 PxPyPzMxMyMz 25.05.0-200.00.00.00.0 (1).工况号: 0 *输入荷载库中的荷载: 序号 Px(kN)Py(kN)Pz(kN) Mx(kN.m ) My(kN.m ) Mz(kN.m ) 15.05.0-200.00.00.00.0 节点荷载分布图: 节 点荷载序号 1 分布图 *以下为节点荷载图 单位:力(kN);弯矩(kN.m) Px=5.00 Py=5.00 Pz=-200.00 第 0 工况节点荷载简图 2.单元荷载 *以下为单元荷载汇总表: 单位:力(kN);分布力(kN/m);弯矩(kN.m);分布弯矩(kN.m/m) *以下为单元荷载图: 单位:力(kN);分布力(kN/m);弯矩(kN.m);分布弯矩(kN.m/m) ( (二二).). 其它荷载信息其它荷载信息 (1). 地震作用 无地震 (2). 温度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