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260-2013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pdf_第1页
GB 50260-2013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pdf_第2页
GB 50260-2013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pdf_第3页
GB 50260-2013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pdf_第4页
GB 50260-2013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B P GB 50260 - 2013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2013 -01 -28发布2013 - 09 -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坷 由化lE2扑茎n回国虫a,叩协盼峰院首巨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632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 为 GB 50260-2013,自2013年9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O.:L 1. O. 7、1.O. 8、1.O. 10、3.0.6、3.0.8、3.0.9、5.0.1、5.O. 3、5.0.4、 7. 1. 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同家标准电力设施抗 震设计规范GB50260-96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刷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一三年一月二+八日 前-晶 = 在司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GB50011-2010确 定场 地划分.修改了地震影响系数B 4.对动力设计方法、支架动力放大系数、荷载敬应组合以及地 震试验等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F 5.增加了电气设备的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 6.适度增加了主厂房钢筋混凝土结构布置的要求,对特别不 规则布置提出了限制条件;补充了钱桥与相邻建(构筑物间在高 抗震设防要求时的连接方式等内窑s明确了抗震验算忏塔的设计 原则; 7.咂收了汶川大地震电力设施及电力设备受损情况的经验和 教训,适当提高了电力设施的抗震设计标准; 8.增加了强制性条文。 1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 释,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 国电力工程顾问集 团两北电力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 巾,请各单位结合 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纷验,积累资料,将意见和建 议反馈给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地址z西安市高 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团结南路22号:邮政编码:710075 ),以供今后 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1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四北电力设计院 参编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郑州机械研究所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同济大学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国华北电力设计院士-程 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士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重庆大学 西安西开高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医rrl刘明秋朱小利林娜李小军 周正华 卢智成 陈正伦 史东 主要审查人:贾成 刘厚建 刘开华 2 刘玉民 马团生 李英民 周爽 童建国 曹枚根 陈睁 代泽兵谢强张玉明 赵纪生刘启方潘炎根 图画余明星唐先明 朴昂吉 张蜂蜜刘锡芸姚德康 尤红兵赵风新杜继平 包永忠刘晓瑞陈其春 目次 l总贝H(1 ) 2 术语和符号.( 4 ) 2. 1 术语(4 ) 2.2符号(; ) 3场地.( 8 ) 4 选址与总体布置. (l 0) 5 电气设施地震作用. (12) 6 电气设施 ( 8) 6.1 一般规定门们 6.2 设计方法(18 ) 6. :l 抗震讨算 6.4 抗震试验 6.5 电气设施布置 (24) 6. G 咆力通信 (25) 6. 7 咆气设施安装成汁的抗震要求 6.8 电气设备的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26) 7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建(构)筑物 ( 28) . J 一锻规定 们 7. 2 钢筋混凝十.主广房结构布置和构造要求门们 7. :l 钢结构烹“房结构有i宦和构造措施. 7. .1 集中按制梭、配电装置楼(H) .5 运煤廊道(34) 7.6 坐电站建构筑物(35) 8 送电线路抨塔及微设培( 40) nu1 ?当遭受到高千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相应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 院严重损坏,经修理后即可恢复使用。 1. fI. 5 按本规范设计的电力设施的建(构)筑物,当遭受到低于本 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 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到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 地震影响时,可能发生损坏.1P.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 用;当遭受到高于本地区扰震设防烈度相应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 应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1 1. O. 6 电力设施应根据其抗震的重要性和特点分为重要电力设 施和一般电力设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符合下列条款之一者为重要电力设施: 1)单机容量为300MW及以上或规划容量为800MW及以 上的火力发电厂; 2)停电会造成重要设备严重破坏或危及人身安全的了矿企 业的自备电厂; 3)设计容量为750MW且以上的水力发电厂; 4)220kV枢纽变电站.330kV750kV变电站.330kV及以 上换流站,500kV-750kV线路大跨越塔,土400kV及以 上线路大跨越塔; S)不得中断的电力系统的通信设施; 6)经主管部(委)批准的,在地震时必须保障l五常供电的其 他重要也)j设施。 2 I结重要电)J设施以外的其他电力设施为般电力设施。 1.0.7 电力设施中的建(构)筑物根据其重要性分为三棠,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 1 重要电力设施中发电厂的主要建构能物和输蛮电工程 供电建(构筑物为重点设防类,简称为乙类。 2 -般电力设施中的主要建构筑物和有连续生产运行设 备的建(构)筑物以及公用建掏筑物、重要材料库为标准设防类, 简称为丙类。 3 乙、丙类以外的次要建(构)筑物为适度设防类,简称为丁 类。 1. O. 8 电力设施的抗震设防地震动串串数或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 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固件)确定。 t. o. 9 也)J设施的抗震设防烈度茹地震动参数1缸根据现行国家 标准巾园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的有关规定确定。对按 有关规定做过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场地,应按批准的抗震设防 2 设计地震动参数或相应烈度近行抗震设防。军事星电力设施巾的电 气设施uJ按抗震设防烈度提高l度陡防,但抗震设防烈皮为9度 及以t时不再提高 1. O. 10 各抗震设防类别的建构)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均应符 合现行国京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有关 规定。 1. 0.11 当架空送电线路的重要大跨越杆塔和基础需提高l度设 防时,应组织专家审查,井报主管单位核准. 1. 0.12 电力设施中的电气设施和建(构筑物的抗震设计除应符 合本规施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2 术语和符号 2. 1术语 2.1.1 抗震设防烈度seismc precautionary intensty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民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 度。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2.1.2 场地site 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诺特征。其范阁相当于厂 区、居民小区相自然材或不小丁:1. Okm 2 的平面面积D 2.1.3 地震作用earthquake a(:tion 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包括水半地震作用和坚向地 震作用。 2.1.4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design basic acceleration of ground motion 50年设计某准期届越概率10%的地震加速度值,为般建设 工程抗震设计地震加速度取俏。 2.1. S 设计特征周期dcsgn charactcrstic pcriod of ground motJOlI 抗震设i-j-用的地震影响系数rlfT线巾,反映地震震级、震中断和 场地类另IJ等因素的-卜降段起始点对应的周期俑,简称特征周期。 2. ).6 抗震抽施selsmlc measure吕 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汁费:以外的抗震世计内容.包括抗震 掏造措施。 2.1.7 抗震构造措施detaib of seimic design 根据抗震概念院士1-原则,一般不需计算刷对结构和非结构各 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 4 2.1. 8 固有颇率natural frequency 只取决于结构本身物理特性(质量、刚度和阻尼的自由振动 频率。 2.1. 9 时程曲线time hstory curve 加速度、速度、位移等物理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分别称为加 速度、速度、位移时程曲线。 2.1.10 正弦拍波sine heat 由较低频感正弦披调制的某一频率的连续正弦披。一个正弦 拍波的持续时间为调制频率的半个周期。 2.2符号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FJE-j振型i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E .FEI.;一-结构总水乎地震作用标准值; Fi -i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1一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乱、G一一分别为集中于质点i、j的重jJ荷载代表值; G叫一一结构(设备)等效总量jJ.(i载代表值; SE. 地震作用效应(弯矩、轴向力、剪)J、应力和变形); 3 地震作用效应与其他荷载效州的基本组合; Sk 作用、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Sn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俏的效!但; S, ._-j.振型水平胞震作用放,il.; I-一弯声f1; i飞.,:.-一轴向力; V一-地震作用产生的剪力。 2.2.2 抗力和l材料性能: lfJ-瓷套管的弹性模监; K,.c-._.瓷套管的抗弯目。度; 5 R -一结构(设备)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K 结构(设备构件的刚度; 川地震作用和其他荷载产生的总应力a 队一设备成材料的破坏应力。 2. 2.3 几位I参数: H。一电气设施体系重心高度; h一一计算断面处距底部高度; H.、Hj一一分别为i,j质点的计算高度; 11. -资套管与法兰胶装高度; t . -截面惯性矩; dc-资套管胶装部位外径: L.-梁单元长度; t. -一法兰与程套管之间的间隙距离。 2.2.4 计算系数2 C结构阻尼比; 一衰戚指数; 吼-一-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想系数; 甲.,一一阻尼调整系数; YRF.-一一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一一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占 岛11蛐削叮疏e一一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周期T=O的值,0.40句 应着刚性结掏动力不放大。 2. 2. 5 其他t Uu一一设i十基本地震加速度E g一一重力加速度; “一一地面运动时程的水平加速度: U统一一地面运动时程的最大水平加速度; T一一体系(结构)自振周期; f一一体系(结构在测试方向的基本频率; 自 T特征周期; T.-正弦怕波各拍间时间问隔; Xji一-j振型i质点的X方向相对水平位移E YJ一j振型i质点 的Y方向相对水平位移. 7 3场地 3. O. t .J丁和场地战照现行国家标准nB50011 叮分为有利、一般、不利和i危险地段. 3.0.2 T程场地的类组IJ划分,应以i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茸 丢惮度为准. 3.0.3 场地士层剪切波速的测直1.应符合现fj国家标准建筑抗 震设H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 3.0.4 工程场地覆盖以厚度的确定.ll符合下列要求: 1 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说速大于500rnj:; .11其下 卧 各版t.f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丁500ms的.U兰顶山的距离确定。 2 当地雨om以F存布剪切疲速人于上部各L层的剪切波 边2.5倍的 土层,且该居及其下卧各层岩士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 100m/!时 ,可按地面至该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e 3 剪tJJ波速大r500m/s的孤石、透镜体.1.监视同周围j.居。 4 土层巾的火山岩硬夹屈,应视为刷体,其厚度 应从覆盖土 层巾扣|踪。 3.0.5 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S A- d -t U (3. 0.5-1) t= 去 (3. O. ;,.2) 式中,V土层等效剪切波lm(m/s); do-一计算深度(m).取覆盖层厚度和120m两者的较小值a t一一-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探度之II的传播时问(:;); di I算深度范罔内第i.1:层的厚度(rn); - 8 V“.-计算深度范围内第t土层的剪切波速(m/s); n-一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层数。 3.0.6 工程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 度按袤3.O. 6 tlJ分为四粪,其中I类分为I ._1 )两个亚类。当有 可靠的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且其值处于表3.0.6所列场地类别 的分界线附近时,应允许接插值方法确定地震作用计算所用的设 计特征周期。 褒3.0.6场地覆盖层厚度 “效剪切iIt退场地类别 lm/s) 1,1. 1, I I V.800 I d=O一一 _._-_一_._._-一一-一_一-_. 800 V.SOO I I d=O一 划。关V250I I d (,)1350011的有关规 定。 3.0.8 当需要在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和 强凤化岩石的陡植、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进行建设时. 除保证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外,尚应估计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 动参鼓可能产生的影晌,应按现行国象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G50011规定的方法对设计地震动参搬进行修正。 3.0.9 场地地质勘察应划分对电力设施有利、-般、不利和危险 的地段,并应提供电力设施的塌地覆盖层厚度、土屋剪切波速和岩 土地震稳定性滑坡、蹋塌等评价结果,以及对班化地基提供渣化 判别、渣化等级、液化深度等黯据。 3.0.10 输电线路勘察范围和勘察项目可按有关规定执行。 9 4 选址与总体布置 4. 0.1 发电厂、变电站应选择在对抗震有利的地段,并应避开对 抗震不利地段;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不得在危险地段 选址。 4.0.2 发电厂不宜建在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地区。当必须在9 度抗震设防烈度地区建厂时,重要电力设施应建在坚硬(坚硬t或 右-石)场地。 4.0.3 发电厂的铁路、公路或变电站的进站道路应避开地震时可 能发It崩塌、大面积滑坡、泥石流、地裂和错忱的危险地段。 4.0.4 电力设施的主要生产建(构)筑物、设备,根据其所处场地 的地质相地形,应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地段进行布霄,并应避开不利 地段。 4. O. 5 与在8m以上尚挡土墙、高边坡的I二、下平台布置电力设 施时.向根据其重要性适当增加电力设施至捎f墙或血坡的距 离。 4.0.6 发电厂的燃袖阵、酸碱库、液氮脱硝剂制备及1年储车间宜布 置在厂区边缘较低处。燃油罐、酸碱罐、液氨罐四周!但设防护伺堤0 4.0.7 发电厂厂l泛的地F管、沟,宜简化相分散布置,并不宜平行 布置在道路行车道f面,但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9度地震区不 向布置在主要道路行车道内,地下管、淘主干线应在地面上设置 标志。 4. O. 8 发电厂厂外的管、沟、钱桥不宣布置在遭受地震时吁能发 生崩塌、大面军只滑坡、泥石流、地裂和错位等危险地段,宜避开洞穴 和欠固结填土区。 4. O. 9 发电厂的主厂房、办公楼、试验楼、食堂等人员密集的建筑 物,主要:.1入门应设世安全通道,附近应有l琉散场地。 4.0.10 发电厂道路边缘歪建(构)筑物的距离应满足地震时消防 通草不致被散落物阻塞的要求。 4.0.11 发电厂、变电站水准基点的布置应避开对抗震不利地段。 11 5 电气设施地震作用 5. 0.1 电气设施的地震作用应接下列原则确定: 1 电气设施抗震验算应至少在两个水平轴方向分别计算 水平地震作用.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 承担。 2 对质量和刚度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 转影晌。 3 抗震i虫防烈度为8度、9度时,大跨度设施和长悬臂结构 应验算竖向地震伟用。 5.0.2 电气设施可采用静力法、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或时程分析法等进行抗震分析。 5.0.3 地震伟用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 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的有关规定、场地类别、结构自振周期、 阻尼比及本规范第1.O. 9条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根据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应 按表5.0.3-1采用,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中 国地震动参戴区划圄GBl8306取电气设施所在地的地震动峰值 加速度。 2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精征周期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中 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18306取电气设施所在地反应i普特 征周期,并根据场地类别调整确定;或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 震设计规范GB50011按电气设施所在地的设计地瘾分组和 场地类别按表S.0.3-2来用。如按罕遇地震计算时特征周期增加 O.OSso 注:周摘自大于6.05的翁构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应专门研究。 12 囊5.0.3-1水平地震影响触最大值 抗设烈度!6 7 7 8 设计基本地震 |MO!。-30 。.40 加速度(g) 地囊睡晌1徽 量大值 。.1250. 250 .375 0.500 0.750 1.110。 司是5.0.3-2 特征周期值(5) 设计池分组 场地爽JlIJ E 、E N 一一矗-组 0.20 。.250.35 。.45。.6S 第二组0.25 0.30 。.400.55 .7S 第二组I 0.30 。.350.45 一 。.6量0.90 5.0.4 对已编制地震小区划的城市或开展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 评价的场地,应按批准的设计地震动参鼓采用相应的地震影响 票数。 5.0.5 地震作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形状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2 1 对于H樊场地,地震作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回5.0.5) 的形状参数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线上升段,周期小于0.15的区段; 2)水平段,自O.ls至特征周期的区段; 3)曲线下降段,自特征周期至5倍特征周期的区段; 4)直线下降段,自5情特征周期至65I丘段5 5)地震影响系数曲线按下式表达: -O. 40 1 10. .10工!_. T I!lm I L U. l J |飞川 =气 : : 子)TJzC:;IJI. 节“O . 2Y 币!(丁-5Tg)阳 。1_ 4 + 32 0.05 -t 飞=1 + 0.08 + 1. 6 式中z一一地震影响系数F mu一一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T一一特征周期; T一一结构白振周期; C一一结构阻尼比; Y一一衰减指数; (5. 0.5-2) (5. 0. 5-3) (5. O. 5-4) 吭一一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难调整系数,当汁算值,?,1. 4T T,l. -1 T.(.) 运二0.350.081 T,干0.07 0.55 。.081 1,- 0.02 注:T1为销构的基本肉振j朗朗. 3 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应按下式讨算: t:F饥=nFr.K (5. O. 6-3) 式中:.F“一一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应符合我5.0.6的要求。 5.0.7 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语法时,所取振型数应能保证参与质 量至少达到总质量的90%或以i丁。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应符合 下列规定: 1 结构j振型i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 确定: Fii = ajYjX ilG. (i=1.2.njj = 1.2,m ) (5. O. 7-1) G - G X-x 24nz (5.0.7-2) =j 式巾:F;一-,振型i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aj -一相成于j振型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应按木 规范第5.0.!i条采用; 1吕. Yj -J撩型的参与系敬; Xji一一j振型i质点的水平相对位移; Gi一-1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包拈全部恒荷载、固定 设得重力荷载和附加在质点上的其他重力而1载。 2 当相邻振型周期比小丁:0.9时,各振型的水平地震作用效 应弯矩、剪力、轴向力和变形),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SEK=JE: (5. 0. 7-3) 式中:SI;k -_.水平地震作用效应; S;一寸振型水平地震作用效应。 3 均相邻报型周期比大子O.9时,各振型的水平地震作用效 应(弯矩、剪力、轴向力和变形),应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2 Sn = ./jkSjSk (5.0.7-4) 8/EK(j +Tk)15 PJk = (1 _ )2十4jk(l+)T+1(J+)1 式巾:S.:k一一水平地震作用效应; Sj、马一分别为j,k振型地震作用效应; 乙、l-分别为j,k振型的阻厄比1 -J振型与k振型的稿联系数; r-k振型与j振割的肉振周期比。 (5.0.7-5) 17 6电气设施 6.1 -般规定 6.1.1 电气设施的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I 重要电力设施巾的电气设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 上时,应进行抗震设计。 2 一般电力设施巾的电气设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 上时,应进行抗震设计。 3 安装在屋内二层且以上和屋外高架平台上的电气设施,当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上时,应进行抗震设计。 6.1.2 电气设备、通信设备应根据设防标准进行选择。对位于高 烈度lX_且不能满足抗震要求或对于抗震安全性和使用功能有较高 要求豆豆专门要求的电气设施,可采用隔震或消能减震措施。 6.2设计方法 6.2.1 电气设施的抗震设计直采用下列方法: I 对于基频高于33Hz的刚性电气设施,可采用静力法。 2 对于以剪切变形为主或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电气设施.-Ilf 采用底部剪力法。 3 除以上款外的电气1施,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4 对于特别不规则或有特殊要求的电气设施.可采用时程分 析法进行补充抗震设计。 6.2.2 当采用静力设计法进行抗震设计时,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 或剪力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I 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可按下式计算: 18 M=q_“G间(Ho-h) g (6.2.2-1) 式中:M一一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炬(kN.m); 。一一设计地震加速度值; G叫一一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kN); HIj-“一电气设施体系重心高度(m); h一一计算断面处距底部高度(m); K一一重力加速度. 2 地震作用产生的剪力可按下式计算: v =坠Ge电(6.2.2-2) g 式中,V一一地震作用产生的剪力(kN)。 6.2. 3 与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抗震设计或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语 法进行抗震设计时,成符合本规范第5章的有关规定。 6.2.4 当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法进行抗震设计时,可采用实际强震 记录或人工合成地震动时程作为地震动输入时程。输入地震动时 理不应少于三条,其中至少应有一条人士合成地震动时程。时程 的总持续时间不应少千305,其中强震功部分不应小千68。计算 结果宜取时程法计算结果的包络值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 的较大值。 6.2.5 当需进行竖向地震作用的时程分析时,地面运动最太竖向 加速度比可取最大水平加速度也的65%。 6.2.6 当LI!气设备有支承结构时,成充分考虑支承结构的动力放 大作用;若仅作电气设施本体的抗震监计时,地震输入加速度应乘 以支承结构动力反应放大系数,并应符合F列规定: 1 当立架设计参数确定时、应将支架与电气设施作为-个整 体进行抗震设计。 2 .,_气支架设计参数缺乏时,对于预期安装在军外、室内底层、 地下洞内、地下变电站底层地面上iiJ:低矮立架仁的电气设施,其支 架的动力反应放大系数的粮值不宜小于1.2.Jl支架设计应保证 其动力反庇放大系数不;大于所取值。 L9 3 安装在室内二、六层楼板上的电气设备和电气装置,建筑 物的动力反肮放大系数府取2.0。对于更高楼层二的电气设备和 电气装置.州专门研究。 4 安装在变斥器、电抗器的本体t的部件,功力反应放大系 数r,.Jl2. 00 6.2.7 tl!气没施抗震设计地震作用计算应包括体系的总革力 禽端r版、金具此导线的重量、内部压力、端子拉力及O.25倍 设计风载等产生的荷载,可不计算地震作用与短路电动力的 组合。 6.3抗震计算 6.3.1 电气设施按静力法进行抗震计算时,但包括下列内容: 1 地震作用计算。 2 电气设备、电气装置的根部和其他危险断面处.由地震作 用效应与按规定组合的其他荷载妓应所共同产生的弯矩、耐力的 计算。 3 抗震强度验算。 6.3.2 I也气设施接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或aJ程分析法进行抗震计 算时,应包括下列内容: 1 体系自振频率和振型计算。 2 地震作用计算。 3 在地震作用下,各质点的位移、加速度和各断面的弯矩、应 力等功力反应值计算。 4 电气设备、电气装置的根部和真他危险断面处,由地震作 用效应及与按规定组合的其他荷载效应所共同产生的弯矩、应力 的计算。 5 抗震强度验算。 6.3.3 ll!.气设施抗震设计!但根据体系的特点、计算精度的要求反 不同的计算方法,可采用质量一弹簧体系力学模型或有限元力学 20 模型。 6.3.4质量-.弹簧体系力学模也应按F列原则建立3 1 举柱式、多柱式和带tv.钱结构的体系可采用悬臂多质点体 系或质量-弹簧体系。 2 装民减震阻尼装置的体系,rst:计入减震阻尼装置的剪切刚 度、弯曲刚度;有I阻尼比。 3 高压管搜母线、大电流封闭ltJ线等长跨结构的电气装置, 可简化为多质点弹簧体系。 4 变R器类的套管可简化为悬臂多质点体系。 5 计算时应计人设备法u连接的弯曲刚度。 6.3. S 直接建立质量-弹簧体系力学模型时,主要力学参数j任按 下列原则确定3 1 把连续分布的质量简化为若干个集巾质量,并应合理地确 定质点数量。 2 刚度应包括悬臂或弹簧体系的刚度和连接部分的集中刚 度,并应符合F列规定2 1)悬臂或弹簧体系的刚度可根据掏建的弹性模量和外形尺 寸计算求得。 2)当法兰与资套管脏装时.弯曲刚度K,可按下式计算: K俨-=6.54 X 10 X dch! - 式中:K.一-弯曲刚皮(N.m/rad); dc-套管胶装部位外径(m); h,.-晓套管与法兰胶装高度(m); 人一-法兰与怪套管之间的间隙距离(m)。 (6. :1. 5-1) 3)骂法兰与资套管1日弹簧-f.:-式连接时,其弯曲刚度可按下 式计算: K一J49以川川l平!- (6.3.5-2) 21 J.-r11,h : 弹簧卡式连接中心.罕.法兰底部的高度(rn)。 削减震阻尼装置的弯曲刚皮可按制造厂规定的性能要求 确定。 6.3.6 按有限单元分析建立力学模型时,应合理确定11I;MJl:I.元类 刷刷数目,月.J也柯什下州规定: 1 莉眼单元的力于1参数可由电气设备体系刷电气装置的结 掏11接确定。 2 呜电气设备法兰与瓷套管连接的弯曲刚度用一个等效梁 单元代替时,该梁单元的截面惯性知I可按下式计算: Lz ke;飞(6.3.6-) 式中:I, 截商惯性矩(旷); Lc-梁单元长度(m),取单根黯套管长度的1/20左右1; Ee-瓷套管的蝉性模最GB50223 t 3.0.3的要求。 褒7.1.1发电厂和变电站(换流筒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类ilj 类别发电广建(掏筑物名称变电站(或换流站建(构筑物25 4二25 25 4二2S25 4二25 耀章E四 - - 混.土 - 结构 大Jfll - “ - - 框架 -一 钢筋混 商111m) -60 骂6060 60 60 笃主50 随土框架 相E架四 - - - - -t,;t震编 - 籁#句 t;t震罐 - - - 一 e二 .度1m)S() 50 在二so 50 运50 50 50 50 钢结构 德架- 四四- 一 支撑 - .中位制 钢筋混 一- 阳、厦内配 .土翁精 - _ II!.装置锁 钢籁掏四- - .lll嗣 ;30 30-55 豆豆3030-$0 理;3030-“0 但二25 . , - 钢筋 - 运 混混土盘古柏 四三 - 一 - “通 _ 50 L 50 -_ .lIlm) 运so 50 运二50SO t二50I 50 钢筋掏四囚 E - 注:1囊中离度循童外地面至“口的离瘦(不包括局部突出面部分。 Z高度镇远il等于度分,事时,应允许结合建构筑物的不规则程度及场 h曲、地基条件确定镜事貌。 3 大s:檀!ll衡“度不小子18m的檀S臣。 4 袋中运煤廊湛是I遭交往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戴钢结构。 5 边远虫草周遭屠庞大于2“m时,抗震司Ui应雾击-级. 6 ltI少.抗震捕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精结构.在规定的永平力作用下, 底层程量E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为级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为矩的量。%肘, 其橙集部分的抗震.级应按褒中穗对应的抗震等级确定.适用的是大高 度应允许比相r当增加。 29 7.1.3 电h设施巾的建(构)筑物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盼势:,)但符 合现行l叫家际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RSOOll的有关规定代 7. l. 4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本规范有只休规定外,对乙、 闷、丁类建筑(不包捐问家规定抗震设防烈度6皮I?(泪50011的有关规定进行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主厂房主体结梅与汽机慕座之间应设防震缝。 2 主厂房主体结构与锅炉炉架、加热器平台、运煤战桥和结 构类型不同的毗连建构)筑物宜设防震缝。 3 列入同一计算简图的建(构)筑物可不设防震缝,但应保证 结构的整体T作性。 4 防震缝不宜加大距离作其他用途。 5 钢结构建构)筑物、软弱地基上主厂房的防震缝宽度宜适 当加大。 7.2.3 当不同体系之间的连接走道不能采用防震缝分开时,应采 用一端简支一端滑动。 7.2.4 主厂房外侧柱刑的抗震措施,可根据结构布置、设防烈度、 场地条件、荷载大小等国絮,选择框架结构或框架-抗震支撵体系。 当外侧柱列设置支撑时,宜采用交叉形式的铜支撑,当有吊车 妓抗震设防烈度8度、9度时,宜在厂房单元两端增设上桂支撑。 7.2.5 抗震墙或抗震支撑宜集中布置在每一桂列伸缩缝区段的中 部,使结构的刚度中心接近质量中心,并宜在框架柱列上对称布置。 7.2.6 抗震墙成抗震:支撑应措全高设置,沿高度方向不宜11现刚 度突变。 7.2.7 框架结掏的围护墙和隔墙应优先采用轻质墙或与柱柔性 应接的埔板,当抗震设防烈度8皮、9度时墙体应有满足展间变位 的变形能力,外墙4匠的连接件应具有足够的延性和适当的转动 能力。 7.2.8 屋盖结构应为自重轻、重心低、整体性强的结构,屋架和柱 顶、屋面板与屋架、支撑和主体结构(屋架)之间的连接应球固。各 应接处均应使屋荒系统抗震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并不应采用无端 屉架或屋面梁的山墙承重方案。 7.2.9 汽机房屋面应采用有模轻型屋盖体系,屋盖承蓝结构可采 用钢屋架,当汽机房跨度不大于30m时,可采用实腹钢梁,屋面直 采用压型钢握和其他轻型材料。 7.2.10 犀盖的抗震掏适应符合下列规定i 1 当犀架(或钢梁与柱顶的连接,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以下 时宜采用螺栓,抗震设防烈度9度时宜采用钢板伎。当厘架(或铜 说)与支庞采用螺栓连接时,安装完毕后应将螺杆与螺帽焊牢,屋 架(或钢梁)端部立承垫板的厚度不宜小于16mm。 2 -1可穰屋盖的模条应与屋架(钢梁)焊竿,应有足够的支承长 肢。当采用双脊楝时,应在跨度1/3处相互拉结。轻型屋盖的压 现铜板应与i憬条可嚣拉结。 7.2.11 当主厂房采用框排架结构时,汽机房屋盖支撑系统的 设置和承重结构与主体结构的连接除f府满足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ll的有关规定外,还应采取加强 措施。 7.2.12 山墙抗风柱的性顶,应与端屋架的上弦(或厘面梁的上翼 绿有可靠连接,连接部位应位于上弦横向支撑与原架(崖面梁的 连接节点处,位量不符合时应在支撑中增设次腹杆,将山墙顶部的 水平地震作用传至节点部位。 32 7. 3 钢结构主厂房结构布置和构造措施 7.3.1 主厂房钢结构可采用框架结构、框架-支撑结构。当采用 框架-支撑结构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柱间支撑宣布置在荷载较大的柱间,且宜在同一柱闯上下 贯通,不贯通时应错开开问后连续布置,并宜适当增加相近楼层、 屋面的水平支撑,确保支撑承担的水平地震作用能传递至基础, 2 柑间支撑忏件应采用整根材料,巧超过材料最大长度规格 时,可采用对接焊缝等强拼接,fl_不J.IV.小于支撑杆件塑性求载)J的 1.2倍。 3 纵向桂间支撑宜设置于柱列巾部附近。 4 踵而的横向水平支撑和顶层的柱间支撑,宜设置在厂房单 元端部的同一柱间内;当厂房单元较长,应每隔3个5个柱间设 置一道。 5 楼层水平支撑的布置应与在问支撑位置相协调。 “ 钢结构直采用巾心支撑,有条件时也可采用偏心支撑等辑 能支撑。中心支撑宵采用交叉支撑,也可采用人字支撑或单斜杆 支撑,不宜采用K形支撑;支撑的轴线应交汇于梁柱构件轴线的 交点,确有闲难时偏离中心不应超过支撑杆件的宽度,并应计人由 此产生的附加弯炬。 7 厂房水平支撑可设在次梁底部,但支撑杆端部成与楼层轴 线上主蜒的腹板和下翼缘同时相连。 自幢层铀线上的主梁可作为水平支撑系统的弦杆,斜杆与弦 杆夹角宜在30_60. 9 当楼桓上开大孔时,应在开孔周围的柱网区格设水平支撑。 7.3.2 钢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宜符合下列要求: 1 梁与柱的连接宜采用桂贯通型. 2 当柱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都与梁刚接时,宣采用箱型截 面。当仅在一个方向刚接时,宜采用工字型截面,并应将柱腹板置 于刚接框架平面内。 3 当位与梁刚接时,柱在梁翼缘对应位置设置横向加劲肋, R加劲肋厚度不应小子梁的翼缘厚度“ 4 梁腹板宜采用摩擦型高强度螺栓通过连接板与柱连接,腹 极角部官监置扇形切角,;It端部与梁翼缘的全熔透焊缝l在隔开。 5 当框架梁采用悬臂梁段与柱刚接时,悬臂梁段与院院预先 采用全焊接连接,梁的现场拼接可采用翼缘焊接腹板螺检连接或 全部螺栓连接。 6 当梁与柱刚性连接时,柱在翼缘上下各500mm的节点范 罔内,工字形杭翼缘与腹板就箱形桂暗板间 的连接焊缝,庇采用全 熔透焊缝。 7 框架性接头宜位于辄架梁t方1.3m附近,马采用焊接连 接时.上F栓的对接接头应采用全熔透焊缝;在柱拼接接头上下各 lOOmm范围内,丁字形截商柱翼,缘与腹版间的焊缝,应采用全熔 透焊缝。 7.4 集中控制雄、配电装置楼 7.4.1 集中控制楼、配电装置楼可根据设防烈度、场地类别选用 可靠的抗震结构形式。一般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 (屋革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t结构。对于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应 按本规范发7.1.2确定。 7.4.2 结构111的构造柱、酬梁和填充墙的抗震要求应满足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 7.4.3 当抗震民防烈度8皮、9度 时,对于控制军顶部大开问结 构的屋面!在采用钢结构和轻也屋面。 7. 4. 4 集巾按制楼、配电装置楼与相邻建(构筑物之间宜设抗震缝。 7.5运煤蹄道 7.5.1 地上廊道结构应 按现行国家标 准建筑抗震设计规泡 3,1 GB 500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地震作用和作用效!但计算。 7.5.2 地_1“胁迫跨度不大-r24m的廊身纣j构.可不迸行哇向地 革作用的抗震!览货川r:H亢提设防烈j主8J主、9皮时,地上廊道跨度 大于21mGI350011采用; YQ -一lt常运行1.:.况导线荷载水平分量分项系数,应采用1.31 YW -.-凤荷就分项系数,应采用).4; SE.“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州的增大系 数或调整系数B St;VK-“-监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妓应,尚应乘以相成的增大系 数或调整系数; Sw)o.作用于构架、设备支架的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罔l结 构风压): !服导线方向风作用时,结构风照作用在构架 平面外;垂直导线方向风作用时,结构风fF.作用在构 架平面内;除大凤气象条件下取基本风压对应的风速 计算结构风压外,其他气象条件应采用10m/s时的风 速计算结构风压; SQK正常运行工况导线荷载水平分量标准值的效应; IJI Q .正常运行工况导线荷载水平分量组合值系数,应采用 1. 0 ; IJI一一风荷载组合值系数,对于凤荷载起控制作用的掏支架 应采用0.20 7.6.11 下列构支架、站区独立避雷针可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而 需满足抗震构造要求: 1 抗震设防烈度6度,在任何类场地的构支架且其地基基础。 2 抗震fJ:防烈度IJ、于或等于8度.1、H类场地的构支架及 其地基基础, 3 抗震设防穷!度IJ、寸.:.9脏的站l主独立避富针。 7.6.12 变州器(高抗、换流变(平抗)等大型落地设备,应加强设 备本体与基础之间的连接,以防止这些质量较大的大型设备在地 震时发1:.滑移、脱轨、转动或倾斜等震害。 :9 8 送电线路杆塔及微波塔 8.1一艘规定 8.1. 1 线路路径和塔位远样宜避开危险地段,如地震时易出现滑 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地幕液化等及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 -t:地表位错的地段,:!4无法避让时,应采取必要措施。 8.1.2 说凝土跨越塔不宜用于地震烈度为8度及以伫地l丘或者 地基肉地展易液化,ft液化深度较深的j苟地u 8.1.3 与线路通过地质灾需易发l丘时,直采用单回路架设。 8.1.4 大跨越t程应ill地震安全性评估。 8.1.5 输咆线路忏I岳和基础抗震设防烈度应采用当地的主在本地 震烈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