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安全预防与处理技巧讲义_第1页
旅游安全预防与处理技巧讲义_第2页
旅游安全预防与处理技巧讲义_第3页
旅游安全预防与处理技巧讲义_第4页
旅游安全预防与处理技巧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事故防范与处理(旅游安全预防与处理)在旅游活动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轻者可以影响旅游者的情绪,重者可能对旅游者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常见的事故主要有交通事故、治安事故、火灾、食物中毒、意外伤害事件等。导游人员学习一些安全和救护基本知识,可以正确地保护自己和帮助旅游者。因此,掌握基本的救护措施对导游人员很重要。一)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在旅游活动中经常发生,不是导游能够预料控制的。遇到交通事故发生,只要导游没有负重伤,神智还清楚就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冷静、果断地处理问题,做好善后工作。由于交通事故类型不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但一般情况下导游应该采取一些基本措施。(一)车祸现场急救车祸所致的伤害大多分为减速伤( 如紧急刹车、两车相撞的车内致伤)、撞击伤、碾挫伤、压榨伤及跌扑伤等,如各类骨折、软组织挫裂伤、脑外伤、各种内脏器官损伤。急救方法是:(1)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现场施行心肺复苏。(2)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随后将伤员置于侧卧位以防窒息。(3)对出血多的伤口应加压包扎,有搏动性或喷涌状动脉出血不止时,暂时可用指压法止血,或在出血肢体伤口的近端扎止血带,上止血带者应有标记,注明时间,并且每20分钟放松一次,以防肢体的缺血坏死。(4)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体,防止骨折的再损伤。(5)遇有开放性颅脑外伤或开放性腹部伤,脑组织或腹腔内脏脱出者,不应将污染的组织塞入,可用干净碗覆盖,然后包扎;避免进食、饮水或用止痛剂,速送往医院诊治。(6)当有木桩等物刺人体腔或肢体时,不宜拔出,应切断刺人物的体外部分(近体表的保留一段),等到达医院后,准备手术时再拔出。有时戳入的物体正好刺破血管,暂时能起到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现场拔除,会招致大出血而来不及抢救。(7)若有胸壁浮动,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后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无法充填包扎时,使伤员卧向浮动壁,也可起到限制反常呼吸的效果:(8)若有开放性胸部伤,立即取半卧位,对胸壁伤口应行严密封闭包扎。使开放性气胸改变成闭合性气胸,速送医院。救护人员中若能断定张力性气胸者,有条件时可行穿刺排气或上胸部置引流管。(二)交通事故的处理遇到汽车失事,马上采取安全措施,防止再发事故,召唤救护车,对伤者进行急救处理。寒冷天气注意保温,预防休克,准备休克急救措施。伤者神志昏迷时,取半俯伏姿势。 处理方法是:1、立即组织抢救发生交通事故出现伤亡时,导游要立即组织抢救,尤其是重伤者。如不能就地抢救,应立即送往医院。在冬季,伤者易因天气寒冷而发生休克,可用毛毡、衣服包裹御寒;同时准备应付休克,必要时,伤者采取休克处理体位。2、保护现场,立即报案事故发生后,要沉着冷静,不要在慌乱中破坏现场,为避免尾随车辆撞来,再发生事故,必须采取安全措施,例如,用灯照明现场或竖立三角板之类。要指定专人保护,同时迅速通知有关部门,请求支援。3、迅速与旅行社联系将受伤者送到医院后,马上与旅行社联系,听取领导的意见和指示。4、作好团队的安抚工作交通事故发生后,导游要做好团队的安抚工作,继续组织安排好下面的参观游览活动。事故原因查清后,要向全团旅游者说明情况。5、写出事后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的原因和经过;抢救经过、治疗情况、事故责任的处理、旅游者的情绪和反映等。报告力求详尽、准确。(三)交通事故的预防(1)导游人员在接待工作中要具有安全意识,协助司机做好安全行车工作。(2)接待旅游者前要提醒司机检查车辆,发现隐患要及时提出更换车辆的建议。(3)导游人员在安排活动日程的,时间上要留有余地,不要催促司机为抢时间违章。遇到不好天气要提醒司机注意安全。(4)用餐时要提醒司机不要饮酒。(5)司机饮酒后要告之旅行社更换司机。二)治安事故在旅游活动中,遇到坏人行凶、诈骗、偷窃等行为,导致旅游者身心和财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统称为治安事故。导游人员在陪同旅游者参观游览过程中遇到此类治安事故,必须挺身而出保护旅游者,不能置身事外,更不能临阵脱逃。(一)治安事故的处理方法1、保护好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若歹徒向旅游者行凶,在场的导游人员必须挺身而出保护旅游者,立即将旅游者转移到安全的地点,力争与在场的群众和公安人员缉拿罪犯,追回钱物。如有客人受伤要及时送到医院。2、立即报警治安事故发生后,导游人员要立即通知公安机关,并积极协助破案。报案时要实事求是地介绍情况,提供罪犯的特征、受害者的姓名、伤势等情况。3、迅速与旅行社联系将受伤者送到医院后,马上与旅行社联系,详细汇报情况,听取领导的意见和指示,必要时要求协助。4、做好客人的安抚工作治安事故发生后,导游人员要做好客人的安抚工作,稳定客人的不安情绪,努力安排好后面的参观游览活动。5、写出事故报告导游人员要写出详细的事故报告,报告要写明案件的性质、采取的应急措施、侦破情况等内容。6、协助领导做好善后工作导游人员要在领导的指挥下,准备好必要的证明、资料等,处理好各项善后工作。(二)治安事故的预防(1)提醒旅游者不要将房间号随便告诉陌生人,不要让陌生人随便进入房间,出入房间要锁好门,尤其是夜间不要随便开门,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不要随便与陌生人兑换外币等。(2)进住宾馆,导游人员要建议旅游者将贵重的物品存入宾馆的保险柜,不要随身携带。(3)离开旅游车时,导游人员要提醒旅游者不要将贵重物品放在车内,提醒司机要锁好车门。(4)在旅游活动中,导游要始终和旅游者在一起,注意观察周围情况。(5)汽车行驶途中不要让陌生人上车。三)火灾事故在旅游时,入住宾馆后首先要仔细察看安全通道的位置以及安全设施等,熟悉高层建筑里的消防安全出口、安全标志和应急灯,会使用消防设备。万一发生火灾,应沉着冷静,一面及时报警,一面尽力扑救。当火势较大无力扑救时,应迅速撤离火灾现场,切勿只顾财物,延误逃生。(一)常见火灾应急救护措施(1)发现着火要迅速打火警电话“119”,并讲清楚住处。(2)一旦火已经引燃到火苗阶段,要迅速用毛毯、被子等物品罩住火焰,再浇水扑打。(3)较轻较小物品着火,尽快将它搬到室外灭火。(4)救火时门窗要慢开,以防风助火势。(5)救火时若有可能要将液化气罐及时转移到安全地点。(6)发生火灾自行扑灭的也要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以便查明原因,吸取教训。(7)发生火灾时不能钻到阁楼、床底、大橱柜内。(8)火势不大时,要披上浸湿的衣服向外冲。(9)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放低身体,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10)若身上已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11)生命受威胁时,楼上居民不要盲目跳楼,可用绳或床单撕成条状连结起来,并紧拴在门窗框上滑下。(12)若逃生之路被火封锁,在无奈的情况下,退回室内,最好在卫生间内关闭门窗,不断向门窗浇水。(13)充分利用阳台、天窗等进行自救。(14)住在高层建筑的居民被火围困时,要赶快向室外抛沙发垫、枕头等小物品,夜间则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二)火灾事故的处理方法(1)立即报警,拨打“119”。(2)迅速通知领队和全团的旅游者。(3)配合工作人员,听从统一指挥,迅速通过安全出口疏散旅游者。(4)引导大家自救。如果情况紧急,千万不要搭乘电梯或随意跳楼,导游人员要镇定地判断情况,引导大家自救(根据应急常识)。(5)协助处理善后事宜。旅游者得救后,导游人员应立即组织抢救受伤者,若有重伤者要迅速送往医院,有人死亡,按有关规定处理,采取各种措施安定旅游者的情绪,解决因火灾造成的生活困难,设法使旅游活动继续进行,协助领导处理好善后事宜,写出书面报告。(三)火灾事故的预防(1)导游人员应提醒旅游者不携带易燃、易爆的物品,不乱扔烟头和火种。(2)导游员要熟悉宾馆的太平门、安全出口、安全楼梯的位置及安全转移的路线,并告诉旅游者。(3)导游员要牢记火警电话,掌握领队和团员的房间号。四)食物中毒旅游者因食用变质或不干净的东西常会发生食物中毒,其特点是:潜伏期短、发病快,且时常集体发病,如果抢救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一)处理食物中毒事故处理方法是:(1)立即催吐,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催吐方法。(2)让食物中毒者多喝水,加速排泄缓解毒性。(3)立即将重患者送到医院抢救,请医生开具证明。(4)报告旅行社,并追究有关单位责任。(二)预防食物中毒事故预防方法是:(1)严格执行在旅游定点餐厅用餐的规定。(2)提醒旅游者不要在小摊上购买食物。(3)用餐时,若发现食物、饮料不卫生要立即请求更换,并要餐厅负责人出面道歉。五)其他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除了交通、治安等意外事故外,在旅游过程中,还会遇到其他一些伤害事故,如被毒蛇咬伤、溺水、触电等,也要求导游人员掌握一些基本的处理措施,尽最大可能为游客减轻痛苦,顺利完成旅游活动。(一)蜂蜇伤夏秋季节外出野游,如被蜂蜇伤,不要以为没有什么,应引起重视,有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假如蜂毒进入血管,会发生过敏性休克,以致死亡。1、急救措施(1)被蜂蜇伤后,其毒针会留在皮肤内,必须用消毒针将叮在肉内的断刺剔出,然后用力掐住被蜇伤的部分,用嘴反复吸吮,以吸出毒素。如果身边暂时没有药物,可用肥皂水冲洗患处,然后再涂些食醋或柠檬。(2)万一发生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医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呼吸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等急救处理。2、注意事项(1)被毒蜂蜇伤后,往患处涂氨水基本无效,因为蜂毒的组织胺用氨水是中和不了的。(2)黄蜂有毒,但蜜蜂没有毒。被蜜蜂蜇伤后,也要先剔出断刺,在处置上与黄蜂不同的是,可在伤口涂些氨水、小苏打水或肥皂水。(3)被蜂蜇伤20分钟后无症状者,可以放心。(二)蜈蚣、蝎子蜇伤1、蜈蚣咬伤被蜈蚣咬伤后,局部红肿、疼痛,或有红丝出现,严重的可有全身症状,如头痛、头晕、呕吐、发热以及肢体麻木等。治疗方法是:(1)将季德胜蛇药片研碎,用冷开水调敷患处。(2)鱼腥草、蒲公英、桑叶、生扁豆叶3060克,任选一种外敷;取旱烟筒内的烟油涂搽伤处。2、蝎子蜇伤被蝎子蜇伤后,局部灼痛、红肿麻木、出血,严重的则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处理方法是:(1)对于一般的蝎子蜇伤,可立即拔出毒刺,局部冷敷,然后将季德胜蛇药片研碎,用冷开水调成糊状,敷于创口周围,应露出伤口。(2)可选用以下药物外敷:明矾,研细末,用米醋调敷。雄黄、明矾等份,研细末,用茶水调敷。大青叶、马齿苋、薄荷叶捣烂外敷。严重的蝎子蜇伤,应尽快送医院救治;儿童被刺,也应及时送医院救治。(三)触电游玩时,扬钓竿,放风筝,不慎碰上高压电线;旅游过程中使用损坏的电器,均能引起触电。夏天,受到雷电打击而触目惊心的例子也不少。突然猝倒、呼吸及脉搏停止、有灼伤痕迹,是触电受创的特征。(1)有人触电,马上关断电源。(2)若不能关断电源,用不导电物(如竹、木之类)拨开电线。(3)将伤者移到安全地方,检查呼吸及脉搏,施行心肺复苏法。(4)呼吸和脉搏恢复后,观察灼伤及其他创伤,采用灼伤处理法。(5)无须特别加温,原地躺着,然后召唤救护车。触电引起所谓心室颤动的心律不齐,需要作急救治疗,并坚持心肺复苏法。(四)溺水溺水者的状态有数种,有的仅是窒息;有的有呼吸,但摸不到脉搏;有的只是短时间昏迷。抢救时先观察生还征象,正确而快速地施行心肺脑复苏法。一面抢救一面通知救护人员,直至送抵医院,以便作周密检查、积极治疗。1、症状呼吸困难,嘴唇和指甲呈蓝色,嘴唇和口鼻四周有泡沫,可能昏迷及呼吸停止。2、处理方法(1)切勿强使溺水者吐水。马上在岸边或水上作人工呼吸,先作1次看看,然后断续作4次。(2)5秒内观察胸腹活动,听其呼气声,感受其气息。若其未能呼吸,再作人工呼吸4次,并注意其呼吸及脉搏情况。(3)如果脉搏未停,可仅作人工呼吸,以5秒1次的速率进行。(4)若呼吸及脉搏均停止,可施行心肺脑复苏法。(5)若有吐水,取半俯伏姿势,可防窒息,并及时召唤救护车。3、预防方法(1)不要在标示禁止戏水之区域游泳。(2)不要在有暗流的地方戏水。(3)即使很会游泳也不要轻视水上安全。(五)中暑1、高热型中暑当人体受高温及阳光直接照射,使体温调节机能失常而发生排汗困难,且外界气温太高而身体无法散发,因而体温急剧上升。如长时间曝露于高温日光下,可引起脑膜高度充血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失去了体温调节作用。(1)症状。主要是患者感觉闷热难受,体温升高( 往往超过40C)。皮肤潮红但干燥无汗,继而意识模糊、头晕虚弱、畏光、恶心呕吐、血压降低、脉搏快而弱,直至昏迷(可于数小时内致死)。(2)处理方法1)迅速将患者移往阴凉而通风之处,放低头部。2)解除其负荷,松开衣服,全身淋以冷水(或用冰块擦澡),直至患者苏醒为止。3)水浴时,同时强力按摩四肢,以防止毛细血管流血滞积,并促使散热加速。4)如发现患者呼吸困难,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5)患者清醒后,应请医生或送至附近医疗机构检查以利作进一步治疗。6)供给水分(患者意识清醒才可经口给予水分,否则应经点滴给予)。(3)预防措施1)适时补充足够的水分。2)穿着易散热的服装。2、衰竭型中暑因处于高温环境中,身体为适应散热需要,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因而使血管收缩调节受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