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物现状和远景分析_第1页
旅游文物现状和远景分析_第2页
旅游文物现状和远景分析_第3页
旅游文物现状和远景分析_第4页
旅游文物现状和远景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文物现状与远景分析近年来,旅游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旅游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旅游强县、文物兴县”为发展目标,努力打造“山、水、湾、古镇”旅游品牌,实现了全县旅游文物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现将我县旅游发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县旅游发展现状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南端,为三晋大地通向中原的要冲,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泽州旅游文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山西和中原打造“大旅游”线路中重要的连接点。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人口53万,民族17个。泽州县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独特。境内遗存有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补天遗址,汉唐及明清各朝代的古代建筑、古石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大量的革命旧址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林林总总的自然景观更为我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有“晋魏河山第一奇”之美誉的“珏山”旅游区;有“北方江南”之褒称的“山里泉”旅游区;有山水风光之最的“李寨”自然风光旅游区;有唐元塑像之精品的“青莲寺、玉皇庙彩塑”;有全国卫生模范村之称号的“东四义小康旅游区”。东有珏山吐月,西有松林积雪,南有孔子回车,北有白马拖缰,这四大名景实为人间奇绝。改革开放以来,泽州大地涌现出一大批现代都市化的新农村,形成了“泽州小康”这一全新的旅游品牌。另外,泽州还有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如剪纸、面塑、根雕等。境内较为成熟的景区有6处, 分别为珏山、龙门、山里泉、李寨、东四义、卧龙山。根据市委市政府旅游发展战略,把全市旅游资源分为三大区域,我县珏山、山里泉景区位于丹河中线旅游区域。目前,较为成熟的景区有珏山和山里泉。“十一五”期间我县珏山、山里泉这两大景区正向国家级4A景区冲刺。泽州县现辖有星级饭店3家,其中四星级酒店2家,二星级酒店1家。分别是富景国际饭店(四星)、高都大酒店(四星)、太行饭店(二星)。旅行社共有3家,分别是友好国际旅行社(国际社)、美韵旅游有限公司(国内社)、和谐旅行社(国内社)。县内自然旅游资源最具特色的有山岳资源群、峡谷资源群和岩溶资源群三大类型。资源组合已初步形成优势,绝壁、名山、秀水、古刹、遗迹、新村独具特色,旅游市场开发前景广阔,旅游资源组合优势在晋东南甚至全国都具有独特性,个别资源还具有垄断性(如玉皇庙泥塑、岱庙古建)。人文资源方面,泽州县更是品种齐全。境内文物资源分布广、品种全、档次高。全县现有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6处,省保单位9处,市保单位14处,县保单位29处。为了加大泽州小康社会建设力度,加快泽州县旅游产业发展步伐,使泽州旅游走多样化的道路,泽州已先后四次成功举办金秋小康旅游节、“金镜头”、“西部作家诗词会”等活动。连续几年分别参加了在山东烟台、广西桂林、山西太原、河南郑州等地举办的“旅游交易会”,成果明显。宣传促销初见成效,地接游客逐年增长,旅游收入逐年增加。2007年,全县共接待游客3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1313.5万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14383.5万元,旅游经济稳中有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打“旅游兴市”这张发展绿色产业的王牌,把旅游业确立为支撑晋城市国民经济增长的“八大产业”之一和全市新的增长点来培育和发展。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业的这一定位,进一步明确了旅游业在我市今后国民经济大格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在此大环境下,泽州的旅游经济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领导以及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经过全县旅游战线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已经开始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县国民经济中发展较快、颇具活力的新兴产业。文物保护工作我们就一直坚持“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科学开发、合理利用”的十六字方针,配合市旅游文物局划定了湖娌二仙庙、天井关等省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和控制地带;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新颁布的国保单位名单中,我县新增了碧落寺(唐明)、周村东岳庙(宋至清)、大阳汤帝庙(元至清)、北义城玉皇庙(宋至清)等四家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继南村镇冶底村成为第一批山西省历史文物名村后,我县的大阳、周村、高都三个古镇和天井关村、拦车村、东沟村荣膺山西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殊荣,居全省之首。在此次公布的12个历史文化名镇中,我县独占3家,位居全省之首;在29个省历史文化名村中,我县也占到3家,名列前茅。二、鉴于我县“有县无城”的特殊情况,旅游开发重点是加大三大景区建设和古镇旅游开发1、晋魏河山第一奇珏山景区珏山景区地处晋城市区东12公里的丹河畔,西邻青莲寺,东邻马鞍山岭,南邻风门岭,北邻晋焦高速公路丹河段。景区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大自然鬼斧神工般地造就了众多的奇峰幽谷,独流清泉更使它钟灵毓秀。珏山西峰玄武庙双峰突兀,犹如双鹤并舞,挺拔陡峭,岩石峥嵘,仅一险径可通山顶。珏山风景素以险峻雄奇驰名,古有“晋魏河山第一奇”、“小华山”、“小武当”之美称。其势之凌峥,可与华山之奇伟峭险,武当山之秀媚明皓相媲美。其“珏山吐月”是载入晋城史册的四大名景之一,是人间少有的奇葩。其主要景点集中区为珏山山体本身以及山南麓的珏山村、停车场及其间的地段;在西北方向,其与晋焦高速公路联通,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主峰(玄武庙)海拔973米。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珏山景区就进行了大量维修建设,一是完善建设了大部分登山步道,特别是从入口经魁星阁至三天门几近全部铺石砌衬,并设置了部分路段的登山扶手铁链;二是对山上庙宇进行了大量的整修建设,使庙宇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建筑群,从山下看上去,庙宇建筑红墙绿瓦,气宇轩昂,引人入胜;三是在半山腰部建设了管理服务建筑,为到珏山的游客和香客提供更多的服务;四是建设了上山公路和停车场,方便了游客,大大改进了景区的可进入性。经晋市政199882号批复,珏山景区依照泽州县旅游总体规划,积极打造国家4A级景区。为加快景区建设,我县实施“一矿带一业”产业联动机制;于2006 年,由三八煤矿和泽州县旅游事业管理所联合组建珏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该景区的开发建设。20052010年该景区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近亿元。其中:商业用房、魁星阁、锦绣厅、长廊的彩绘已完工,大停车场的硬化、绿化、珏山宾馆1#、2#楼已装修投入使用,西顶三清殿、钟鼓楼主体工程完工,麒麟门、神道、月台、天池岭步道及配套设施已完工,步道加固、危险地段加装围栏工程也已完工,具备营业条件。珏山道教旅游区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密切结合的景区,但目前仅以道教文化旅游为主体,旅游高峰期多在香期。旅游高峰期时,景区游览人数多达约5000人。珏山道教旅游区全年游客人数5万人左右。珏山道教旅游区游客数量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功能单一,景观质量不高,急需发掘其人文内涵,利用其优美的自然风光,进一步优化和开发,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到20112020年,珏山景区将依照珏山旅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完善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大旅游产品宣传促销力度,努力打造国家级自然文化生态观光旅游区。建成人文资源景观、自然山水风光及特色旅游产品(道教和佛教文化、会议度假康体休闲活动)三位一体的文化、宗教、健康的4A级旅游景区。把珏山道教旅游区拓展成为宏扬健康的道教修身、养生、康体、音乐、艺术、餐饮文化内核的我国北方著名道场和道教文化旅游区,让游客在亲身体验中领略宗教文化精髓。2、世外桃源山里泉景区山里泉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境西南部,其南面紧邻河南省济源市。景区内有沁河呈九曲清流穿太行、王屋山而过。与沁河平行有候月铁路通过。山里泉旅游景区向东19公里处与208国道相接,北行约30公里到达晋城市,南行约80公里可达古都洛阳。是一处集观光、休闲、度假、探险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景区规划范围为33.88平方公里,核心区域规划面积为3.75平方公里,含沁河、纱帽山及沁河沿岸的山体。沿沁河,南至小铺水电站的位置,北至曹河村的位置,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长约2.5公里。这里独特神奇的地质地貌奇观,涛涛的沁河水九曲十八弯盘绕婉延犹如一条蛟龙雄踞在大山深处。景区内有风光秀丽、群峰壁立的山川;有湍流不息的沁河;有清泉溪流;有美丽宽阔的湖面、清澈的湖水碧波荡漾;有宝贵的名胜古迹(三国摩崖石刻)、美丽动人的人文景观与传说;有丰富的野生资源(弥猴群);有现代气息中型水力发电站(拴驴泉水电站);有环境幽雅、服务上乘,集食宿、娱乐、休闲、会议、培训于一体的度假村。这里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原始生态环境保护完整,是人们旅游、度假的理想胜地。山里泉旅游景区目前已开发的旅游项目有沁河水上观光游和登山游览,接待设施有一个拥有120张床位的旅馆及其附属的游泳池、餐厅等。另外,景区内山上约有太行猕猴600余只,通过多年人工辅助喂养,亦可供游人观赏。自2000年开放以来,每年接待游客约2万人次,门票收入约50万元。由于景区内外道路状况差,特别是从208国道到景区的道路不仅路面窄,弯急坡陡,而且是沙石路面,雨毁严重,严重影响了游客的可进入性。极大地制约了游客人数的增加和景区的深度开发发展。近年来,山里泉景区在县委、县政府和拴驴泉水电站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山里泉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该景区20052010年预计投入1.2亿元对景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山里泉景区已投入3000余万元,修建了长达19公里景区旅游公路,完善了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景区“可进入性差”的瓶颈问题。修建了前、后两处码头,购买了3艘12座的游船,新修了2处高标准5星级旅游厕所,完成了前码头河岸的挡墙以及硬化工程;加固了拦河大坝,新修了人工瀑布,完善拓宽了上山步道,规范了景区标志牌。目前,该景区正严格按照国家4A景区的标准积极开展创建活动。20112020年,山里泉景区仍将依照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力度,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完善“休闲娱乐区、休闲度假区、康体健身区”等功能区的建设,打造集农家乐、登山健体、亲水游憩、汽艇观光、嬉戏猕猴的“北方世外桃源”。 3、中国第一湾李寨景区李寨沁河大湾旅游景区属太行山脉高山丘陵区地貌,中低山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0%,地形以东北部为最高,海拔高度在1088米-356米之间,相对高差约732米。景区内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地势险峻,外露岩石主要以奥陶系石灰岩为主。该景区远离城镇污染源,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李寨沁河大湾旅游景区内的旅游资源以自然风光为主。大河盘环、山河错落相映、青山翠谷、断崖绝壁、田园镶嵌如壁挂,与古朴的村社民风等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山区风貌。该景区以长河曲湾景点为主。主要景点有沁河大湾、擦耳背、土岭事件纪念碑亭、观景亭、十八拐、梁兴兵寨、九女峰、正圪脑水电站、鸡冠山等。 李寨景区规划范围为西到沁河,东到土岭村,南到正圪脑村,北到高会村,其主要景点集中于沁河大湾附近,包括高会观光服务区、河湾全貌观景亭、梁兴兵寨、擦耳背、九女峰、沁河大河湾、土岭事件纪念碑亭、鸡冠山、正圪脑水电站等,它们在高会村直接与南高公路连接,距晋城市约30公里,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李寨沁河大湾旅游景区境内的旅游资源主要以自然风光为主,崇山峻岭、急湾湍流、青山崖壁与民宅村舍等共同构成了众多的景点。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沁河大湾、擦耳背、十八拐、土岭事件纪念碑亭、九女峰、黑龙洞、梁兴兵寨、观景亭等,其中沁河大湾是一级旅游资源,其远望四周群峰似涛,八面山色如黛,云雾缭绕,层峦叠嶂,俯瞰沁河,河道几乎呈360度急剧回转,将鸡冠山搂进了它那博大的怀抱。沁河大湾是整个景区的核心,也是整个景区最大的卖点,对该旅游景区具有牵引和龙头作用。李寨沁河大湾旅游景区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人文资源相配套。风景区地处山西省的南大门,与经济较发达的河南省相距不远,与省内的临汾、运城、侯马、长治等经济繁荣的城市相邻。客源地目前主要集中于晋城市和泽州县以及周边地区。 近年来,李寨沁河大湾旅游景区进行了一些数量的建设,但是总体的设施建设力度还是不够。景区内设施建设现状如下:已修建了一些盘山公路,其中的南高公路由南村至高会,路面宽为8米,这是通往景区的主要干线;景点整修建设方面,在高会村建设了观景亭,从高会村到李河修建了约宽3-4米的硬路面道路;景区的可进入性不高,从高会沿九女峰到沁河大湾的旅游步行线仍然是荒野小径;沁河大湾内基本没有任何旅游服务设施。按照李寨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2020期间,李寨风景旅游区将围绕“沁河大转湾探险”,投资8000余万元,打造“沁河大湾水上活动区”、“九女峰生态观光景区”、“正疙脑农家生活体验区”、“土岭红色景区”等旅游项目。让游客充分体会景色醉人、景色合一的乐趣,在游玩中得到放松、满足以至于留恋往返。4、“古镇文化”明清文化的活化石我县现有三大历史文化古镇(大阳、高都、周村)和四家历史文化名村(天井关村、拦车村、东沟村、冶底村),还遗存大量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古村落、古街道和古寺庙,如大阳镇雕刻艺术堪称一绝的张、王、霍、段四家大院,大东沟镇“一进十八院”的徐家大院,高都镇形制规整的棋盘院和王家大院,周村镇范家大院、“郭家故居”。这些珍宝散布在我县各个乡镇,都是我县发展旅游业中不可多得的资源。我单位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坚持“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科学开发、合理利用”的十六字方针,积极进行文物保护。2007年我县从全省100多个县中脱颖而出,被国家文化部、文物局评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十一五期间,我们迎来了“旅游文物发展的春天”,国家将列专项资金对我省南部地区(长治市、晋城市、临汾市、运城市)现存元以前(含元代)早期木构建筑的国保单位进行整体修缮保护。我县此次申报的小南村二仙庙、大阳汤帝庙、周村东岳庙、北义城玉皇庙和冶底岱庙等5家元代古建筑进入了山西省早期木构建筑保护工程项目库。文物保护工作的大进展,为我县打造“北方古镇游”品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0112020年,泽州的旅游将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在“山、水、湾、古镇”等成熟龙头景区的带领下,以太行山名胜山水与重点保护的宗教文化优势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晋城市城区为依托,构建泽州县旅游地域体系,将其旅游溶入晋城市、晋东南、晋豫陕大旅游、大市场与大流返的旅游地域网络之中,实现泽州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积极树立太行“山水湾古镇”与道佛儒宗教融和文化“神秘多彩”的形象品牌,依托珏山自然-宗教综合资源、沁河大转湾探奇资源、山里泉“世外桃源”资源、大阳镇金、明、清代城市古建筑群落“活化石”旅游资源、天井关北宋古道关寨资源、高都古堡旅游资源以及巴公小康村群落旅游资源,并依托晋城市的影响与辐射力,把泽州建设成为晋豫陕乃至全国的太行山“奇湾关险”“融合文化”旅游区域。以发展旅游交通与重点旅游景区建设为突破点,借助周边大中城市(西安、郑州、洛阳、太原、长治、运城等)的游客集散功能和晋城城区的城市吸引力,建设太行山水、古城古堡与古道边关三大资源的(六大)精品旅游区,衔接旅游“国线”与旅游“省线”(平遥-晋城-洛阳-郑州),开辟泽州县精品旅游线、特色专项旅游线,建成以太行山典型峡谷山水观光为立足点的度假专线、中国金明古城关寨观光考察探奇专线、珏山宗教名山河谷生态旅游度假专线系列的三大旅游产品体系。将其纳入以洛阳、郑州、太原、平遥与晋城市为中心的辐射豫中、陕西东部、晋东南旅游圈的枢纽环线,形成主要面向山西省、豫陕地区、辐射长三角、京津唐与华北乃至全国的客源市场,并使泽州县旅游业成为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三、文物保护工作情况如下: 一是有序开发,“规划评审”再创新局面。2004年4月5日,专家组通过了泽州县文物保护规划。二是加快发展,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积极成立了冶底岱庙、湖娌二仙庙等文物保护管理所。三是措施到位,安全保障迈上新台阶。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线,没有安全何谈文物保护。工作中以规范文物市场秩序和环境,达到“健康、安全、秩序、质量”四统一为目标;以签定“安全责任状”为保障;以实际行动将安全工作做细做到位;以“安全重于泰山”的态度确保文物安全工作真正万无一失。市保以上文保单位安装了带摄像功能的监控,县保以上完善了消防设施。四是加大宣传力度,使文保知识深入人心。利用“世界文物遗产日”的有力契机,广大干部职工走上街头,分发宣传资料并耐心地为来往的百姓讲解文保知识,使文物保护宣传落在了实处。五是争取经费,为文保保驾护行。泽州境内地面文物种类多、分散广,为进一步加强对这些珍贵历史文物的管理与保护,利用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对晋东南元代古建筑进行全面普查的有利契机,王天明局长带领班子成员跑项目,争经费,力争上级文保资金500余万元。完成了省保单位湖娌二仙庙的保护维修设计方案;力争台商投资1200余万元,完成南岭乡汤帝庙全面维修工程。六是及时文物勘探晋济高速泽州段考古发掘两个墓葬群,四十余个墓坑,出土了一批清代瓷器。此次规模是我县近年来最大的一次考古发掘。在开展全县的第二次文物资源大普查中。在对柳树口、大箕进行了普查时,发现了几处元代风格建筑。2005年6月份,在对晋庙铺所辖的长城关隘进行考古调查时,于大口村村北的北齐长城遗址附近发现一处旧石器晚期遗址。晋庙铺大口遗址的发现,不仅将泽州人类生活的时间提前了逾万年,同时填补了市区周边泽州县、城区范围内旧石器文化遗址的空白,意义十分重大。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这些珍贵历史文物的管理与保护,在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对晋东南元代古建筑进行全面普查的基础上,我们跑资金、争项目,争取上级文保资金500余万元。完成了省保单位湖娌二仙庙的保护维修设计方案,舞楼已进行全面修缮。南岭乡汤帝庙的维修工程全面竣工。完成了小南村二仙庙、大阳汤帝庙和冶底岱庙的总体规划,进入国家文保项目维修储备库,小南村二仙庙规划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为进一步增强我县文物安全保护及开发力度,勘探和发掘完成了兰花集团二甲醚工程项目。小南村二仙庙、高都东岳庙和碧落寺等文保单位安装了带摄像功能的防盗监控系统。市保以上十七家文保单位还完善了消防设施。我们在第二次文物普查中又进一步详实和完善了周村坪上汤帝庙、北义城尹西东岳庙和西黄石古民居等文物古迹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经过我中心干部职工一年的不懈努力,泽州旅游文物丛书品读泽州已汇编成册出版。四、旅游文物发展中存在和趋待解决的问题(一)、旅游行业管理现状及建议1、摆脱混乱局面,统一接待问题;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景区(点)、文物所(点)出现的旅行社踩线、上级领导考察、各职能部门指导工作等情况在所难免,旅游接待尤为重要。当前,我县在旅游接待方面没有明确指出应由谁来负责,旅游接待混乱,不规范,导致了接待质量不高、服务水准不到位等等一些影响泽州对外形象问题的出现。建议:县政府能针对旅游接待成立专门部门,进行统一接待,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提升泽州知名度。2、增加宣传促销经费,统一宣传促销;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把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的科学方式。根据市政发200321号文件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旅游宣传促销工作,设立旅游宣传促销经费。”而泽州县作为一个旅游大县,每年列入财政预算的旅游宣传促销经费仅5万元。十一五期间,我们将按照县三干会提出的“坚持旅游主导产业不放松”这一宗旨,力争在十一五期末由旅游资源大县转为旅游经济强县。若要实现这一历史性跨越,必然要做大量的工作。如:继续打造“山、水、湾、镇”旅游品牌;组建集自然景色、民俗风情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航母;创建国家4A景区;通过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等等。而这些工作的前提是大力进行宣传促销。但是,5万元的宣传促销经费是远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需求。根据晋市政发199955号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决定中“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自1998年起,凡经市财政、市旅游部门核准的我市国际、国内旅行社(旅游公司)、旅游星级宾馆(饭店)、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等,旅游相关企业上缴的所得税全部返还同级旅游管理部门,作为国家投入资本金,专项用于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和旅游商品开发。”,我们建议旅游宣传促销经费特别是旅游大县的经费应至少增加到50万元。另外在旅游宣传促销这一重要环节仍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造成钱也花了,效果却不明显的结果。建议:(1)加大旅游宣传促销经费的投入,由每年的5万元增加到50万元;(2)今后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要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基础上,统一组织,统筹安排。形成“攥成一个拳头,打造龙头品牌,提升泽州形象”的良好局面。3、规范行业管理,统一旅游队伍。我县景区还处在创建初级阶段。景区内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无论是景区内的厕所、停车场,还是景区工作人员的素质(特别是导游),“进门难、门槛高”的现象普遍存在。以上这些现象使得景区的可进入性大打折扣。建议:(1)专门成立机构,定向为景区、旅行社培养合格的导游,特别是地接导游队伍;(2)全县景区的工作服务人员要接受统一的培训再教育,提高整体素质。(二)、文物保护现状及建议我县是全市的文物大县,地上地下历史文化遗存丰厚。全县境内文保单位49处,文保单位价值大、品位高、种类多。在配合省文物局完成第二次文物普查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众多的古建筑因年久失修,存在不同程度的漏雨、残损、塌陷等险情。(一)文保单位保护现状1、国保单位除石窟类建筑碧落寺以外,其余几处国保单位将利用“晋东南古建大会战”的有利契机,“十一五”期间完成国保单位的全部修缮。存在问题:周村东岳庙(宋、金),由于历史原因,长期被周村粮站所占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保单位不得擅自改变其用途,如需改变须经同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