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约分析论文_第1页
我国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约分析论文_第2页
我国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约分析论文_第3页
我国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约分析论文_第4页
我国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约分析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课程论文我国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约分析学生姓名:陈晓虹学号:系部:金融系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林力 教师提交日期:2010年12月25日2019整理的各行业企管,经济,房产,策划,方案等工作范文,希望你用得上,不足之处请指正本科课程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摘 要 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依托完善、成熟、有效的货币市场。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再贴现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等的运用来影响市场理论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在这个过程中货币市场发挥了基础性作用。货币市场的各个子市场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提供了重要渠道,为宏观调控提供了载体和渠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系列金融体制改革极大地提升了货币市场发展的整体水平,货币市场结构与规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1998年后,我国初步形成了从中央银行到货币市场,到金融机构,再到企业的间接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相对完整的中国货币市场体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是目前中国货币市场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实施的效果,这些问题均有待于进一步针对性地加以完善与解决。关键词:货币市场;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有效性; AbstractThe effective monetary policy relys on sound, mature, efficacious currency market. The Central Bank of Market economies countries implemented their monetary policies primarily through the rediscount policies, statutory reserve policy, open market operations, etc. to influence the market theory and regulating the money supply ,finally to achieve the mission of macroeconomic adjusment, in this process the currency markets play a fundamental role. Each child market of Currency markets provides important channel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Central Bank monetary policy as well as the macroeconomic adjust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 our country China has seen great increase in the overall level of monetary market development with a sreies of reform of the finacial system, and currency market structure and size has changed dramatically. In 1998, our country initially formed from the Central Bank to the currency market, to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then to the enterprises of indirect monetary policy regulation mechanism. Relatively complete Chinese currency market system have increasing effects on Chinas macroeconomics, but at present, Chinas currency market continues a series of questions, to a certain extent, conditioned by the Central Banks monetary policy tools implementation, these issues have effects need to be further refined and targeted manner.Key words:monetary market;monetary policy; the restriction analysis;目 录摘 要Abstract一、货币政策的概念、种类及功能1 货币政策的概念 1 货币政策的种类及功能1二、我国货币市场及其发展现状1 我国的货币市场 1 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现状 1三、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制约分析2货币市场发展的制约分析 2 银行体制的制约分析2 利率管制的制约 3 货币政策传导的制约分析 4四、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2参考文献8我国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约分析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市场的有效运作,是一个有效独立的货币政策实施的基础性条件,货币市场构成了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工具,贯彻货币政策的市场基础。一、货币政策概念、种类及功能 货币政策的概念现今的货币政策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狭义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广义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而本论文所讲的货币政策主要指狭义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种类及功能在市场经济中,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主要有一般性货币政策和选择性货币政策。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包括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而选择性货币政策则有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控制。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从而来限制或扩张商业银行放款的政策措施。而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或制定对合格票据的贴现利率,来干预及硬下疳市场及市场货币供求的金融政策。最后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影响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并进一步影响货币供应量的行为。以上三种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调节市场经济的经常手段。现在我们先看两个例子:例一:据菲律宾马尼拉旗帜报2008年11月8日报道,菲律宾央行7日表示将把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至19%,同时将比索再贴现工具的预算规模增加一倍,增至约合8.16亿美元,以确保市场流动性的充裕。菲律宾央行行长AmandoTetangco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两项举措旨在确保银行间市场的良好运转,同时防范全球避险情绪升温所引发的流动性或信贷紧张问题。下调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将于11月14日生效。菲律宾央行之前曾估计,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每下调1个百分点,将向金融系统释放300亿比索资金。例二:1936年,由于美国政府担心银行利用其在美联储累积的巨额准备金发放贷款,进而导致未来的信贷扩张不可控制,美联储便决定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吸收这些资金。而同时,美联储还向金融机构出售其持有的证券,并承诺在未来某一时点购回,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中的逆回购协议从金融市场收回流动性。以上的这两个措施造成了美国的货币政策急剧地紧缩,进而葬送了自1933年开始的强劲复苏,并导致1937年到1938年间美国出现了双谷经济衰退。从以上的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央银行通过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的调整,可以形成宽松货币政策效应或紧缩货币政策效应。而一旦这两种效应形成,中央银行便完成了调控市场经济的目标。在第一个例子中,菲律宾央行通过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提高再贴现工具预算规模,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达到了释放流动性的效果,从而避免了市场中的资金流出现短缺或紧张,保障了菲律宾经济在金融危机中的稳定性。而在第二个例子中,美联储的做法则刚好相反。由于害怕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货膨胀,美联储决定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向金融机构回购证券,达成逆回购协议,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达到了收回流动性的效果。虽然,美联储的这一行动没能取得最好的结果,但那只是它选择实行紧缩政策的时间过早所致,我们不能否认,这两项措施的实施对金融市场中的流动性起到了很强的回收作用二、我国货币市场及其发展现状 我国的货币市场我国的货币市场由多个子市场构成,包括拆借市场、回购市场和票据市场。1、 拆借市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是货币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我国的拆借市场产生于八十年代初期,在1996年1月,人民银行开始建立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到目前为止,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成员包括:商业银行总行及其授权分行、城市商业银行、部分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等。2、 回购市场1997年以前,我国货币市场交易工具单一,以同业拆借为主。1997年以后,,以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为依托,债券回购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成员包括中资商业银行及其授权分行、外资银行分行、中外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农村信用社联社。3、 票据市场 在我国的票据市场上,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的商业票据业务的发展比较迅速,截至2000年底,商业汇票未到期余额3676亿元,贴现余额1536亿元,再贴现余额达到1258亿元。 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现状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与票据市场的构建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形成,再到进入21世纪之后货币市场基金与短期融资券市场的出现,我国货币市场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初具多元化特征的市场体系。这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的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我国的货币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工具较少,交易规模偏低,因此货币市场变动对其他市场的影响还较小。首先,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货币市场的交易规模还比较小,如果用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量与GDP的比值作为标准,则更为明显,2000年、2001年、2002年,这一比值分别为7.53%、5.88%和11.8%。其次,我国货币市场各子市场的发展并不均衡,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速度落后于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1997到2002年,货币市场交易量增长了8.1倍,其中债券回购增长了9.8倍,而同业拆借只增长了2.9倍。2001年、2002年债券回购交易占货币市场交易总额已达到90%。第三,目前我国货币市场上采用的交易工具只有拆借、回购和商业承兑汇票, 还有很多工具品种有待开发,如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商业票据、证券化的资产工具等。同时,我国回购协议的市场交易的标的物单一,主要是国债和金融债券,而其它如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大额可转让存单、抵押担保证券等均可以作为交易的标的物。三、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制约分析讨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实际上是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从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作用过程。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是: 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并以金融市场为中介, 将货币与信息注入以生产、流通和消费为主要环节的实体经济, 进而影响厂商和个人的投资与消费决策, 最终导致社会总产出的变化。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汇率渠道和信贷渠道作用于实体经济。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例子:2007年,由流动性过剩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是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那一年人民银行采取了调整公开市场业务、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多项政策。而被视为央行收缩流动性“法宝”之一的存款准备金率,从此前的几年调整一次,变为了常规工具,年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高达10次,上调幅度达5.5%,使得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14.5%的历史最高点。2007年01月15日,存款准备金率从9%调整到9.5%;2007年02月25日,存款准备金率从9.5%调整到10%;2007年04月16日,存款准备金率从10%调整到10.5%2007年05月15日,存款准备金率从10.5%调整到11%2007年05月18日,存款准备金率从11%调整到11.5%2007年07月30日,存款准备金率从11.5%调整到12%2007年09月06日,存款准备金率从12%调整到12.5%2007年10月25日,存款准备金率从12.5%调整到13%2007年11月26日,存款准备金率从13%调整到13.5%2007年12月08日,存款准备金率从13.5%调整到14.5%虽然,在2007年我国是如此迅猛的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这种紧缩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效果却并不是那么明显,由流动性过剩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并没有减轻多少。(相信大家都应该记得那年物价的上涨趋势是如何的迅猛,CPI是如何的高企不下)我们再来看看前面所说的那个美国的例子。美联储只上调了一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且幅度肯定不会比我国2007年大,但它的效果却直接扭转了美国自1933年以来的强劲复苏,并使美国在1937年至1938年间出现了双谷经济衰退。为何同样是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同样是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我国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效果却与美国相差那么远?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其实,这都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健全所造成,如果说得再深一点,那就是我国的货币市场到目前为止仍然有十分多的漏洞存在。 货币市场发展滞后削弱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调控功能1、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滞后削弱了传导机制的调控功能同业拆借市场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性市场, 也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信息源。目前,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远不能适应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需要, 从而必然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正常运行, 主要表现在: 同业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偏少, 结构也不合理; 同业拆借市场交易规模小,交易品种少。 2、票据市场不成熟制约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完善而发达的票据市场是中央银行利用再贴现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扩张或收缩信用的基础。我国票据市场由于信用体系的不完善, 导致票据市场工具单一, 银行承兑汇票、本票比较少, 特别是没有建立起依靠企业本身信誉而流通的商业票据,中央银行利用再贴现工具通过票据市场影响企业融资行为的传导机制受阻。4、 国债市场不完善制约传导机制国债市场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场所。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的需要, 通过在国债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来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依靠国债市场吞吐基础货币, 调节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 进而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减和利率升降变化, 以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而我国的国债市场规模较小且期限结构极不合理, 难以成为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业务的市场依托, 制约了传导机制的运行。 银行体制不完善导致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不畅在当前以信贷渠道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的情况下, 银行体系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效果。我国银行均为国有及国家控股, 通过改革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虽然大大提高, 但与国外银行相比在风险管理、资产运营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利率管制,利率信号失真,造成我国利率传导渠道不畅利率是储蓄者与金融企业、金融企业与非金融企业之间在资金方面达成交易,是各经济变量与经济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的关键要素, 利率机制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的大小依赖于利率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利率市场化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市场化、国债利率市场化、银行贷款利率市场化和储蓄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的实现将会使货币市场包括导向性利率在内的不同利率水平之间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央行对导向利率的调整会通过适当的传导方式影响其他利率, 利率政策的作用将通过贴现窗口发挥, 通过调整再贴现利率引导商业银行的利率变化并传导给资金市场和企业, 达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的。由于央行对利率实行管制且利率结构复杂, 利率的调节作用受到限制。 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层面上存在传导障碍货币政策在央行内部垂直传导效果的减弱,不是由于货币政策信号的衰减和失实,而是由于以下传导障碍导致了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的层层削弱。1.证券灵活性障碍货币信贷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高度统一,削弱了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市场割据仍然存在,尚未形成全国性统一的大市场,资金等资源还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低成本地快速有效配置,市场的非均质特征比较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不仅表现为总量政策,而且以信贷政策的形式,表现为结构调整政策。因此,货币信贷政策还担负着结构调整的任务。但由于货币信贷政策的制定权、发布权、解释权都集中在人民银行总行,在全国范围内表现为统一的资金价格和政策导向,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难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结构特点进行必要和及时的调整,削弱了货币信贷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 2.政策工具运用障碍从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权限来看,人民银行总行具有再贷款、再贴现、法定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利率制定和窗口指导(信贷政策指导性意见)等所有政策工具的操作权限。在分行则只有再贷款、再贴现和窗口指导三种政策工具的操作权限。在中心支行,虽然名义上也具有再贷款、再贴现和窗口指导的权限,但是再贷款的调控作用仅限于支农再贷款;由于缺乏必要的手段加以保证,窗口指导的效果也非常弱;中心支行真正可以运用的只有再贴现工具。而在县支行,则基本没有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权限。由此看来,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末梢的中心支行和县支行,由于缺乏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3、证券构架障碍目前,我国把利率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这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就出现了问题。当中央银行操作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供应量时,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可能已经达到了货币政策的预期目标,但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却不能按照市场规律影响利率,因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已经被中央银行固定赋值。这便导致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力度很大,货币供应量的增幅也比较高,但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却达不到政策预期的水平。(就如上面例子中2007年我国的紧缩货币政策效果那样)四、对改进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建立和完善货币市场,保证机制的畅通同业拆借是货币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达、完善的程度反映了货币市场运作效率的高低。我国要进一步规范同业拆借市场。认真制定和执行拆借市场准入制度的规章制度、交易方式和交易行为, 由完善的货币市场来形成利率, 可以准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