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究论文-企业绩效评价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doc_第1页
企业研究论文-企业绩效评价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doc_第2页
企业研究论文-企业绩效评价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doc_第3页
企业研究论文-企业绩效评价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doc_第4页
企业研究论文-企业绩效评价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研究论文-企业绩效评价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论文关键词:绩效评价定量指标定性指标战略管理论文摘要:绩效评价是企业改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由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地域分布及所有制结构不同,欧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演变发展路径也各不相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绩效评价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总的趋势是在传统绩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拓展,形成充分体现企业战略管理要求、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知识与智力资本作用的绩效评价体系。企业绩效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原理,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通过经营绩效评价,可以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促进企业改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战略目标。绩效评价产生的历史十分悠久,自从人类有了生产活动,就产生了绩效评价思想。但真正意义上的绩效评价是随着工业革命后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而严格意义上的企业绩效评价则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一、西方企业绩效评价的演变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企业绩效评价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观察性评价、统计性绩效评价、财务性绩效评价、战略性绩效评价。1、19世纪以前的观察性评价。19世纪以前,原始的企业组织形式如手工作坊、贸易货栈等业主制逐步被近代企业组织形式合伙制所代替,并逐渐成为家族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很小,对其进行评价的意义不大,故评价以观察为主。2、工业革命以后到20世纪初的统计性绩效评价。随着英美等国公司法规制度的建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实现分离。为了加强资本所有权控制和公司内部控制,加强绩效评价的需要大大增加。但这一时期的评价指标与财务统计均无必然联系,只是统计性的,如产量、产值等指标。3、20世纪初至90年代的财务性绩效评价。到了20世纪之初,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进入了稳步发展时期,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进一步分离,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一步被利益相关者所关注,对企业评价的内容进一步深化,新的理论、方法不断涌现。20世纪初美国学者亚历山大沃尔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的概念,1932年英国管理专家罗斯提出了评价企业部门绩效的思想,20世纪50年代,莫迪里亚尼和米勒提出了MM资本结构理论,同期杰克逊马丁德尔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1971年,麦尔尼期发现最常用的绩效评价指标是投资报酬率。20世纪60年代以前,运用得比较广泛的绩效评价指标是销售利润率,60年代以后,运用得最为广泛的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是预算、税前利润和剩余收益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形成了以财务指标为、非财务指标为补充的绩效评价体系。4、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战略性绩效评价。20世纪90年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然有战略眼光和长远奋斗目标。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也从传统意义上的财务评价,向更加注重有机结合与互动影响评价方向发展。1992年,美国的罗伯特S卡普兰和大卫P诺顿发明了“平衡计分卡”,1991年Stewa提出了经济增加值(EVA)指标用来评价财务绩效,对企业绩效评价产生了重大影响。二、亚洲国家和地区企业绩效评价的演变1、韩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韩国国有企业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韩国国有企业经营状况普遍不佳,为扭转困难局面,韩国政府采取了强化和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调整政府同企业的管理关系的做法,由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韩国政府于1983年12月发布了政府投资机构管理基本法,其主要内容是:从1984年开始实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并为此制订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形式上分为产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从性质上分为综合经营指标、经营目标和管理目标三类。指标权重大致按定量指标占60分,定性指标占40分进行分配。评价结果分为秀、优、美、良、可五个等级。2、印度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印度国有企业的监管主要由政府国有企业局实施,该局每年对国有企业按协议条件进行一次考核。其考核指标中既有绝对指标,也有相对指标,即有生产指标,也有财务指标,除此之外,还要考核其是否促进了国家工业化目标的实现,是否增加了就业,是否促进了地区平衡发展等。在考核方法上鉴见了韩国国有企业办法,分5等进行奖罚。3、台湾地区公营事业绩效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我国台湾地区的公共事业发展较快,但经营发展不理想,甚至连年亏损。为改善管理、提高效率,台湾当局建立了公营事业绩效评价制度。一方面以盈亏为主要目标来衡量其绩效;一方面以社会效果的观点来衡量其社会绩效及执行政策的程度。其评价内容包括业绩经营、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人事管理、企划管理、政策执行与社会责任、加强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等七个方面。三、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演变我国企业绩效评价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以实物产量为主的绩效评价、80年代以产值和利润为主的绩效评价、90年代以来以投资报酬率为核心的绩效评价。1、20世纪70年代以前以实物产量为主的绩效评价。计划经济时期,政企不分,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评价不重视价值和成本的考核,只从实物和产出的角度来评价。2、20世经80年代以产值和利润为主的绩效评价。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国有企业开始实施放权让利式改革,逐步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国家从价值的角度开始强调经济效益,开始注重企业的利润、成本、产值等价值指标的考核,并以企业的利润完成情况决定企业的报酬和激励方式。1982年,国家经委、国家计委等六部委制定了包括总产值和增长率、上缴利润和增长率、产值利税率和增长率等16项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作为考核企业的主要依据。80年代后期,承包制成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被广泛采用。3、20世纪90年代以投资报酬率为核心的绩效评价方法。1991年中央提出将经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调整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上来,在考核上要淡化产值指标,强化效益指标。1992年,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和国家统计局提出了6项考核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主要是从企业各项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对比关系以及工业产品满足社会需要等方面设计的。1993年财政部颁布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8项财务评价指标,分别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三个方面来评价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1995年财政部根据国有企业监管要求,公布了一套包括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等10项指标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1997年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对1992年颁布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6项指标调整为7项指标。1999年6月,财政部等4部委颁发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规定评价内容包括财务效益、资产营运、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采用24项定量指标和8项定性指标评价企业绩效。2002年3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对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进行了修订,将原来的32个指标减为28个,其合理性、可操作性和适应性有了较大改进。四、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趋势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和高科技化的世纪,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与此相适应,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也正在进行一次重大的变革,企业绩效评价出现新的特点和趋势。1、注重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以财务为主的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是事后评价,已不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应将绩效评价纳入整个管理过程当中,把企业既定的奋斗目标作为绩效评价和管理的起点。通过绩效评价体系把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为阶段性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并为大多数人所理解的目标,使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清楚达到长期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具体执行人员懂得所担负的任务对总目标完成的影响,有效地克服在传统管理制度下,制订战略和实施战略之间存在差距的问题。2、注重企业经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