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区域发展规划.ppt_第1页
农村区域发展规划.ppt_第2页
农村区域发展规划.ppt_第3页
农村区域发展规划.ppt_第4页
农村区域发展规划.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农村区域规划,一、农村区域规划的涵义,区域规划:是根据国民经济远景规划的要求,对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国土进行综合性总体性布局。,农村区域规划: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地区范围内,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和区域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对农村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科技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发展规划。,规划:是指对一个系统总目标的实现所进行的总体部署和安排。,二、农村区域规划的特性 导向性、差异性、层次性、动态性、综合 性,三、我国的农村发展规划的演变过程,农村发展规划由以农业区划为主,逐步过渡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农村发展战略规划由以全国性发展规划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省、县级发展规划为主。 农村发展规划以农村发展战略规划为主,宏观战略过多,可操作性较差。 农村发展规划工作中的计划经济色彩太浓、规划指令性强。 规划内容过于侧重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规划等数量指标,忽视增长质量及效益情况。 规划模式由最初的资源开发为主转变为所有问题面面俱到的大而全、小而全模式,忽视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也忽视了市场配置资源和其对企业的引导作用。,第一节 农村区域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一、农村区域规划与设计的任务 1、全面掌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料 2、合理布局区内各业生产力 3、拟定区域人口和农村居民点体系的规划 4、统一规划区域性公益基础设施 5、搞好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6、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以求达到最优的社会经济效果,第二章 农村区域规划的内容和方法,二、农村区域规划与设计的内容体系,一是研究地域资源的开发和宏观区域背景的发展条件,确定规划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 二是研究工业、农业、第三产业、人口、社会事业等专项经济社会部门的合理发展与布局 三是确定区域市政、交通、能源、水资源供应,生态与环境保护等基础体系的统一布局和配套发展 四是进行综合平衡,提出综合性的规划方案和实施建议,在实际规划过程中,通常按下列细分内容进行规划论证:,一是农村总体发展规划; 二是农村产业规划 三是农村土地利用规划; 四是农业现代技术规划 五是村镇规划; 六是农村人口和人力资源规划 七是统一规划区域性的基础设施; 八是污染的综合防治以及环境保护规划 九是农村科学、教育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一、农村区域规划的依据和原则 (一)依据 1、农村区域发展现状 2、国家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计划和要求 3、掌握主要产品的市场信息 (二)农村区域规划的原则 1、全面安排与保证重点相结合 2、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3、合理布局,保护环境,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4、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佳原则,第二节 农村区域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一)农村区域规划工作的方式 一种是自上而下 : 优点是:整体性强、较全面。 缺点是:不易深入 。 二是自下而上: 优点是:发挥地方规划的积极性,摸清情况 缺点是:局部规划的局限性 三是先中间后两头: 兼有两种方式的优点,二、农村区域规划与设计的工作步骤,1953年起,我国开始用计划指导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当时学苏联,无论年度计划,或五年计划,均叫“国民经济计划”。 “一五”计划的全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一词一直沿用了近30年。,计划与规划的简单背景,一、国家调控由计划到规划: 完善中国政府调控的转折,“六五”(1981-1985年),计划改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计划在继续注重生产建设方面的任务的同时,开始重视并增加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方面的内容。 法国:把第四个国民经济计划(19621965年)改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苏联:1979年也将原来的国民经济计划,改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05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不正确的看法:规划比计划更加注重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和长远性。 计划也有短期、中期与长期之分; 计划也要注重宏观性与战略性。 不可能期望“十五”规划十分完善。如产业面面诸到问题、功能区的过渡性质问题等。,计划为何改为规划,一、国家调控由计划到规划,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条件下,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转变政府调控的方式,计划到规划的变革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体现了政府调控理念的转变。计划与计划经济实际上是不同的,但人们往往容易将两者联系起来甚至是等同视之。计划包括的面广,而且具有强制色彩;规划更强调了引导市场,明确政府的有限作用领域。规划要明确政府做什么,体现国家意志,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的发展方向。,第二,体现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先进管理方式。这次规划与以往不同的一点是强调民众的意见,因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门成立了“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并开展了请人民群众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规划已经不是以前的计委份内的事情。由“统治”到“治理”,是政府管理与调控的一种进步。government Governance,第三,体现了政府管理的空间观念和可操作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到了一个矛盾与问题多发期,其中区域问题增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因为如此,中央强调“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计划一般是按条条制定的,而规划更强调空间,因为任何活动总是要落实到具体的空间。不落实到空间就不可能有很强的操作性。,(二)工作步骤,1、准备工作阶段 组织准备工作,业务资料准备 2、搜集资料阶段 自然资源方面的基本资料,社会经济方面的基本资料,农村区域外部情况的调查,有关的成果资料,上级颁发的有关农村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3、资料分析、整理阶段 综合性原则、相对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目的性原则 4、制定农村区域规划方案阶段 5、规划成果整理、审查批准阶段 6、规划实施与检查监督,第三章 农村区域发展规划理论,第一节 农村区域发展的理念 关于经济发展与欠发展最初的经典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落后与贫困曾被认为是很自然的现象,影响这种状况改变的重要因素有: 1、民族独立运动兴起引发了对发展大城市的政策的批判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拉大 3、人口普查及相关资料显示:很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超过2.5,这使科学家们担忧人口膨胀问题 4、发达国家开始对外开展技术和财政援助,激发了知识精英对第三世界国家事务关注的兴趣 5、在苏联“五年计划”和美、德邴国以计划手段克服经济大萧条的示范作用下,“经济计划”的理念开始得到推崇,社会进化论理论 依附与空间极化理论 当今理论的主要论题是: 工资、市场价格和价格政策、资本流,20世纪50、60年代经济发展的理论思想有两大流派,一、进化论学派,进化论学派 最早且有影响的倡导者是:美国经济历史学家:罗斯托(Rostow)。他认为所有国家发展过程必须经历的步骤与阶段: 传统社会起飞的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他的模型为那些研究发展与欠发展问题的科学家们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框架,尤其是他的发展阶段论和特殊社会阶层上升观点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基本观点:,经济成长的阶段实现了罗斯托决心对两个问题的研究,即一个是范围较小的问题,用现代经济理论来说明经济史;另一个是范围较大的问题,即在整个社会的各种活动中,经济力量同社会和政治力量的关系。 传统社会阶段:当时没有科学技术 ,生产力水平低下,因而不得不将很大一部分生产力量用于农业。,基本观点:,准备起飞阶段 :是社会开始考虑经济改革的问题,希望通过现代化来增强国力并改善人民的生活。 起飞阶段 :是经济由落后阶段向先进阶段的过渡时期 。 经济起飞必须具备4个条件:生产性投资率提高,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提高到10以上;经济中出现一个或几个具有很高成长率的领先部门;发明和革新十分活跃,生产过程吸收了科学技术所蕴藏的力量;适宜的政治、社会以及文化风俗环境。,基本观点:,向成熟挺进阶段:是指一个社会已把现代化的技术有效地应用到了它的大部分产业的时期 大众消费阶段 或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这一个阶段有 3个目标:一是国家追求在国外的势力和影响;二是福利国家;三是提高消费水平。目前主要的发达国家都已进入这一发展阶段。,基本观点:,超越大众消费阶段 或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在这一阶段 ,主导部门已不再是耐用消费品工业 ,而是为提高生活质量的行业 ,如教育、保健、医疗、社会福利、文娱、旅游等部门 。 上述6个经济成长的阶段中,第3 个阶段即起飞阶段和第 6个阶段即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 ,是人类经济成长中两个关健性的阶段。,优点,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是在考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后提出的,它正确地强调了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化理论。一些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曾经自觉地实践了罗斯托的理论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局限性,一方面,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是一种线性的发展理论,不具备周期理论的预见性,人们注意到,罗斯托的理论中最初只包含了5个阶段,后来被他扩展成6个阶段,那么只要人类社会不灭亡,肯定就还会存在第7个阶段,这第7个阶段是什么?有什么特征?根据罗斯托的理论人们都无从知晓。所以,罗斯托的理论虽然对落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对发达国家的发展却没有多大参考价值。 另一方面,罗斯托的理论忽略了多种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可能性,实际上,小的经济体 如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国家 完全可能以其他的路径实现现代化,或者实现跳跃性的发展。,二、二元论,最早将“二元经济”概念运用于分析人类社会经济现象的是荷兰经济学家JH伯克。 他在1953年出版的二元社会的经济学和经济政策一书中,对19世纪荷兰的属地东印度的社会经济善状况进行了描述。最早提出了二元结构的概念和理论。 他认为当时的印尼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社会: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传统社会;另一方面是殖民主义输入的现代“飞地经济”,即资本主义现代部门。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于1973年分别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两部研究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市场的专著,书中对发展中国家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二元结构特征做出了概括和描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冈纳缪尔达尔运用一系列概念,如“扩散效应”、“回波效应”以及“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等说明一国经济发展中地理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机制或原因,并提出了克服这种二元结构的政策建议。他指出,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初期,地区间的发展水平是大致相等的,有些地区在外部因素的影响推动下,先行一步发展,而较落后的地区更加落后。 1985年海拉明特在亚洲发展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组织二元结构和经济发展”的论文,第一次使用“组织二元结构”要领系统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组织或制度二元结构的特征。他认为,二元结构作为不发达经济的一个显著特性集中反映在欠发达经济的组织制度框架上,其他二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是派生于组织或制度二元结构;另一方面指政府行政组织和金融组织的不发达或二元结构。 各国发展经济学家、现代化理论家、区域科学家,系统地丰富、深化、完善了二元结构特别是二元经济结构的概念和理论。 大体上构建了五大研究流派或理论模型,诸如工业化带动论、产业结构转变论、现代要素引入论、诱导技术变迁论、核心边缘关系论等。,第一,工业化带动论,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了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二元结构的理论模型,为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 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两大经济部门。一是工业发展的现代部门,一是维护生计的传统部门。,两大部门的主要差异,其一,资本运用完全不同。现代部门使用再生产性资本,而传统部门不使用再生产性资本。其二,生产方式完全不同。现代部门采用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而传统部门采用手工劳动。其三,生产规模完全不同。现代部门生产规模较大,而传统部门生产规模较小。其四,生产率完全不同。现代部门因为生产规模较大,又使用再生产性资本,遵循规模报酬递增规律,而传统部门因为生产规模较小,又不使用再生产性资本,受到土地规模报酬递减规律的约束。其五,收入水平完全不同。,第二,产业结构转变论,美国经济学家、世界银行经济顾问 H钱纳里认为经济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经济结构成功转变的基本内容就是传统农业主导的经济结构,由于市场需要的变化,在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工业化过程中,发生资金投入、生产技术、资源配置的变化,从而转变为现代工业主导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转变的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由于人们最终需求中食物消费的需要最多和最大,整个社会主要依赖农业提供初级产品 第二阶段,由于工业制成品市场需要的激励,资金、劳力等生产要素资源从生产率较低的传统农业部门和其他部门,迅速流向生产率较高的现代工业部门和其他部门,现代生产技术也在现代工业部门和其他部门迅速发展起来 第三阶段,传统农村农业实现了现代化的改造和发展,现代农业部门从生产率低速增长部门转变为生产率增长速度较高部门,缩小了同现代工业部门和其他部门的生产率差距,第三,现代要素引入论,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T舒尔茨提出了现代要素引人论。他认为,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关键在于传统农业的现代化。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关键在于增加农业向现代生产要素引入,并且合理地配置。农业的现代生产要素,就是适合贫穷农村和落后农业的既有利又有效的现代农业科技。合理配置农业的现代生产要素,就是农民不仅愿意接受和采用现代生产要素,而且必须懂得如何最好地使用现代生产要素,必须学习新的有用知识和新的有用技能。 在美国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的贡献率仅为5%,物质资本的贡献率为20%,而人力资本、人的技能的贡献率为75%。美国农业经济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主要取决于农业人力资本的投入。不是土地和资金,而是人的能力和素质,才是决定贫穷和富裕、落后和发达的关键。,三、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主要是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和比较政治学等学科的一批学者,以欧美发达国家的为主 。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现代化理论家西里尔E布莱克教授提出用比较的方法和跨学科的方法对现代化问题进行研究,开拓了现代化理论研究的新方向。 现代化理论形成了“经典现代化理论”与“后现代化理论”两个派别。 经典现代化理论 经典现代化理论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帕森斯(美)在社会行动的结构(1937)一书中,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成为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框架;在社会系统(1951)一书中,帕森斯进一步阐述了社会系统变化的结构功能主义,并著有现代社会系统(1970)。丹尼尔勒纳(美)在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现代化(1958)一书中,提出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代表性著作还包括:阿尔蒙德和科尔曼(美)的发展中地区的政治学(1959);英克尔斯的走向现代(人的现代化)(1974);布莱克的比较现代化(1976)等。,经典现代化理论是对不同领域、不同学者对现代化理论研究成果的统称。根据领域的不同,经典现代化理论分为6个分支:政治现代化(民主化、法治化、科层化即官僚制度)、经济现代化(工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社会现代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分化与整合、大众传播;)、个人现代化(开放性、参与性、独立性、平等性)、文化现代化(宗教世俗化、观念理性化、现代主义、普及初中等教育)、比较现代化(现代化路径与水平即模式的分析)。根据研究方法的特点,经典现代化理论可以分为6个学派:结构功能学派、过程学派、行为学派、实证学派、综合学派(历史学派)和未来学派。,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的主要成果包括:达伦多夫(1959)的后资本主义,贝尔(1973)的后工业社会,Lyotard(1984)、Rose1991、格里芬(1997)等的后现代主义 ,Grook1992、Ingkehart1997等的后现代化理论,莱恩的知识社会以及信息社会、网络社会、数字化社会等等。,后现代化的核心是社会目标,不是加快经济增长,而是增加人类福利,提高生活质量。,先驱性著作是1976年Solomon出版的黑人赋权:受压迫社区中的社会工作,四、赋权理论,所罗门在书中明确使用“赋权”一词来描述美国社会中黑人少数民族因长期遭受同辈团体、优势团体与宏观环境的负面评价而倍感深切、全面的无权,因而建议社会工作的介入应致力于增强黑人民族的权力,以解除社会中的“制度性种族主义”所加诸的压迫与疏离,以增进案主个人的自我效能与社会改革的力量。 Rees(1991)对赋权理论作了详尽的描述,他特别强调赋权在社会工作 中的政治角色,他向人们揭示了赋权概念的五个核心观念:传记、权力、政治性理解、技巧、政策与实践的相互依赖性。赋权的基本目标在于通过互助和知识共享等有利于实现更大目标的小步骤,去实现社会正义并给予人们更大的安全和政治、社会方面的平等。,Anderson等人(1994)提出过一个为促进非洲社会发展的赋权模式,主要指向实践过程的五个层面:个人、社会、教育、经济与政治,将这五个层面看成是相互关联的存在。,总之,赋权理念是有关发展利益如何分配,是发展方式和方向选择时的指导。 发展的核心是人和其所处的环境而不是传统发展观所强调的生产和生产利润。 发展是公民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应该解决各个贫困家庭所面临的生活和生计问题。 发展应该是提高普通人的生活,发展没有理由排除大量普通人的发展,更没有理由让他们成为其他人群高速发展的受害者。所有的人都有过上美好生活的权利。一些人把大量的农村人口或者贫困人口看作是“跟不上发展的”,似乎“跟得上发展”应该是所有人的基本素质。 强调所有人(尤其是穷人)都有权利从发展当中受益是基于人权和公民权思想的考虑,保障人权是联合国公约的重要内容,其基本含义是:人人都有享受正常生活和安全保障的权利。正常生活情况下,个人和其家庭能够达到一定的物质和健康水平,包括食品、衣物、住房、医疗及社会服务。 安全保障是指当个人因失业、疾病、残疾、鳏寡、年老以及其他非休人可控制的原因失去生计能力时,能够得到生活安全的保障。,五、基本需求,经济增长本身不是最终目的,其必须服务于提高人民福利水平这个更广泛的目的,国际劳工组织所界定的基本需求的含义包括: 1、家庭生存的最低消费(食品、衣物和住房) 2、社区所需的基本设施和服务(安全的饮用水、卫生设施、用电、公共交通、医疗和教育设施) 3、人们在涉及其利益的决策当中的参与程度 4、广义的人权概念下基本需求的满足程度 5、就业既是基本需求战略的手段也是其目的,基本需求概念使得以下观点得到认识:,1、基本需求是贫困人口对基本权利政治性要求 2、经济增长最大化仅凭其自身并不是满足贫困人口基本需求的充分条件 3、贫困是个多维现象,不仅仅是收入的相对缺少 4、评估生活质量和确定生活标准需要大量的统计和调查工作 5、贫困人口必须参与解决基本需求问题 6、为贫困人口创造条件让他们解决所面临的困难 7、有效的反贫困措施不可能由社会上层主动提出,而必须由贫困人口以及代表他们的政治力量来争取,基本需求战略需要经济增长的支持,当然也必须有制度化的再分配机制来支持。这就提醒规划者在不具备与规划相适应的维护与实施能力的提高时,不管多么有价值多么必要,都不要去规划一个耗资昂贵的服务系统,因为那样其实不可能满足基本需求。,六、家庭生计发展的理念,每个家庭都是兼具社会和经济功能的微型单元 家庭既是一个生产核心,同时也是一个公共事务场所 为了生活和生计的追求,家庭必须依靠三种力量:社会的、政治的、心理的。 通过社会力量家庭可以得到家庭生产所必须的信息、知识和技术,以及参与社会组织和得到信贷支持的渠道。,政治力量是指家庭成员在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决策中有多大参与程度。 心理力量即个体感知的能力更突出地表现在个人层次上,其最明显的表现是自信的举止。对心理力量的赋予必须通过在社会和政治场合的成功行动才能实现。个人心理力量的上升往往能够推动整个家庭去追求更多的社会和政治力量。,本节的相关理念的特征:,最大的经济增长 对现有和潜在财富的尽可能公平的分配 对自然环境破坏的最小化,第二节 增长极理论,一、提出初期 增长极概念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来的,该理论被认为是西方区域经济学中经济区域观念的基石,是不平衡发展论的依据之一。他认为,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推进性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因此,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他借喻了磁场内部运动在磁极最强这一规律,称经济发展的这种区域极化为增长极。,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j.b.boudeville)将增长极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理论中,之后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john. frishman)、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schman)分别在不同程度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使区域增长极理论的发展成为了区域开发工作中的流行观点。,二、后期发展 佩鲁首先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地理空间的经济空间。他主张经济空间是以抽象的数字空间为基础,经济单位不是存在于地理上的某一区位,而是存在于产业间的数学关系中,表现为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的经济关系。 其次,佩鲁认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与创新。创新集中于那些规模较大、增长速度较快、与其他部门的相互关联效应较强的产业中,具有这些特征的产业佩鲁称之为推进型产业。推进型产业与被推进型产业通过经济联系建立起非竞争性联合体,通过后向、前向连锁效应带动区域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发展的均衡。,法国的另一位经济学家布代维尔认为,经济空间是经济变量在地理空间之中或之上的运用,增长极在拥有推进型产业的复合体城镇中出现。因此,他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布代维尔主张,通过“最有效地规划配置增长极并通过其推进工业的机制”,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盖尔在研究了各种增长极观点后,指出影响发展的空间再组织过程是扩散回流过程,如果扩散回流过程导致的空间影响为绝对发展水平的正增长,即是扩散效应,否则是回流效应。,(1)其地理空间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城市; (2)必须存在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和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 (3)具有扩散和回流效应。 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先导产业增长; 产业综合体与增长; 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 在此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其物质载体或表现形式包括各类别城镇、产业、部门、新工业园区、经济协作区等。,增长极理论的基本点包括:,1、区位经济:区位经济是由于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若干企 业或联系紧密的某几项经济活动集中于同一区位而产生的 2、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由于经济活动范围的增大而获得内部的节约 3、外部经济: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内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厂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某些产品和劳务,从而获得整体收益的增加,三、理论作用,四、产生条件,(1)在一个地区内存在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和企业家群体,这实际上是熊彼特关于创新学说的反映,即创意与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元动力而非简单的投资或消费拉动; (2)必须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即发育成为增长级的地区需具备相当规模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存量,通过不断投资扩大经济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率,形成规 (3)要有适宜经济与人才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它包括既要有便捷的交通、良好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还要有政府高效率运作,恰当的经济政策、保证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律制度以及人才引进与培养等“软环境”。,(1)增长极理论对社会发展过程的描述更加真实。 (2)增长极概念非常重视创新和推进型企业的重要作用,鼓励技术革新,符合社会进步的动态趋势。 (3)增长极概念形式简单明了,易于了解,对政策制定者很有吸引力。,五、主要优点,六、主要缺陷,(1)增长极的极化作用 (2)扩散阶段前的极化阶段时间过于漫长 (3)推动性产业的性质决定增长极不能带来很多就业机会 (4)新区开发给投资带来一定难度 (5)增长极理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区域发展政策,它单纯依靠外力(外来资本以及本地自然资源禀赋等),可能造成脆弱的国民经济,1、支配效应:一个单位对另一个单位施加的不可逆转或部分不可逆转的影响 2、乘数效应:增长极的经济力量促使其他相关产业的建立,从而在就业上、生产上和经济效益上,增长的数量表现出乘数效应。 3、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极化效应又称回波效应,是指迅速增长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的过程。 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力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不断向周围发散的过程,作用的结果是以收入增加的形式对周围地区产生较大的乘数作用。 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七、理论影响,八、理论应用,1、增长极理论在区域经济中的发展应用 综合起来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由专家定义为:由推进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空间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它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增长能力,并能通过扩散效应以自身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和周围腹地的发展。 区域增长极具有以下特点: 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而成为区域发展的组织核心;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的中心城市。,2、增长极理论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效果,从实践上看,增长极理论是建立在非均衡发展基础之上。它应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指由于某些主导产业或有创新能力的大企业在核心区或大城市的集聚,导致资本与技术的高度集中,容易形成规模经济和相关的外部经济,从而通过自身增长迅速的增长极对临近地区产生强大扩散作用,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 不发达经济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落后的地区环境条件等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而且落后地区或萧条地区一般缺乏商品市场的开发能力及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的企业无法发展。,(1)在巴西的应用,就巴西而言,它在东南部地区经济发展时期,采取种种激励手段来刺激亚马逊河流域等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如把首都从繁荣的里约热内卢迁往落后的巴西利亚,修建贯穿亚马逊河流域的公路体系,鼓励向落后地区移民,同时,重视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开辟新工业区,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开辟内地自由贸易区等。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位于亚马逊河中游的“玛瑙斯自由港”成为巴西最大,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特区。它被作为推动巴西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辐射中心,有效地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2)在马来西亚的应用,马来西亚曾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在东南亚金融风暴之前,马来西亚不仅经济高速增长,而且国内经济稳定、地区间收入分配较公平。 该国成功的经验是鼓励出口工业,实现了产业升级,大部分新工业为高科技产业,从而提高了马来西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同时,该国政府针对国情提出了适度的不平衡发展战略,既不损害发达地区的经济利益,又使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能快速增长。马来西亚东部落后,西部较为发达,因此该国开始采取了与佩鲁的增长极观点较为接近的政策,为创新创造垄断机制,并鼓励在一定时期内将增长集中于特定的产业和特定的地区。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马来西亚开始减少向繁荣地区如雪兰莪地区的人口流动,前提条件是以不损害繁荣地区的根本利益和经济活力为原则。不过政府也不鼓励私人投资流向特别贫困的地区,而是鼓励人才和资金向中等发达地区转移,如转移到比较发达的帕朗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和发展潜力,其经济扩张力大到足以克服发达地区带来的不利的回波效应。,(2)在马来西亚的应用,政府通过向帕朗地区投资,为建立西北地区的增长极提供优惠政策以产生扩散效应。这样就使那些相对贫穷、停滞的地区逐步发展为富裕的地区,尤其是政府对高科技电子等创新产业的扶持,带动了许多企业的模仿和不断创新,使帕朗和周围地区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电子产品出口基地。与此同时,马来西亚政府鼓励发展全国各地的贫困中小城市。 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政策就是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采取的政策符合自身国情,既充分发挥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又力求克服其不利的回波效应;既考虑到地区优先发展战略,又兼顾了落后地区的发展,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地区发展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问题。,九、如何培育,增长极理论的演变和发展,无论作为一种区域发展理论,还是作为一种区域发展的应用,已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广泛用于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首先,在落后地区培育增长极,首先应该打破行政界限的分割 其次,在欠发达地区培育增长点可以按照城镇等级体系来进行规划 第三,要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加强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总之,区域增长极的确定之首在于推进型产业建立。 为了促进增长极的形成,应致力于发展推进型企业和以推进型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综合体。 推进型产业是指出口型产业,它具有国内和国际市场,创新能力强。 创新是产生极化效应的动力,创新活动不仅使单个企业获得秤效率的提高,而且还通过创新对当地和周边地区产生重要影响。,梯度推进理论,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一个应用广泛的理论是“梯度推进论”,它最早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等人首创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论”。区域经济学研究者将这种产业的生命周期阶段论引入了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创立了区域经济梯度推进理论。,主要观点,区域经济的发展盛衰,主要取决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及转移,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各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由于较发达地区主要处于技术创新和经济繁荣的阶段,无论在经济或技术上均属于高梯度地区。因而,新兴产业和高技术生产部门适宜于在较发达地区布局,而传统的产业部门,适宜于在技术、资金和劳动力素质受到限制的欠发达地区或低梯度地区布局。,主要观点,由科技进步引致创新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思想以及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因此,产业结构的更新,促使地区经济向高梯度发展和集中。 产业结构的更新随着经济发展的时间推移和生命周期的衰退,逐步有次序地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多层次转移。首先是按距离远近向外围经济联系比较紧密的地区局部推进,而总体范围推进则按梯度高低顺序,跳跃式地向周围扩展,首先向第二梯度地区推进,随着产业生命的盛衰,再逐步向处在第三、四梯度的地区推进。,主要观点,梯度推进过程,是在动态上产生的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既产生经济向高梯度地区进一步集中,对周围地区起支配和吸引作用,又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也将造成地区间两极分化。,中心外围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论,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外围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二元结构十分明显,最初表现为一种单核结构,随着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单核结构逐渐为多核结构替代,当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随着政府政策干预,中心和外围界限会逐渐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区域成长”理论,威廉姆森的“区域成长”理论认为: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间成长的差异将会扩大,倾向不平衡成长,即区域发展差异的扩大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之后,随着经济发展,区域间不平衡的程度将趋于稳定,当到达发展成熟阶段,区域间经济水平发展的差异逐渐趋于缩小,倾向平衡成长,此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缩小,又构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这是一种有时间变量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即所谓倒“U”字型理论。,第三节 内源式发展理念,平衡发展理论 平衡发展主要指在产业发展方面、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各地区间基本保持同步与平衡发展。产业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互补作用,主张在区域间或区域内平衡部署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即在区域间及其内部对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以使工农业、轻重工业、一、二、三产业及原料、加工工业等各部门基本得到协调平衡发展。代表性的理论有: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等。平衡发展理论,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最小努力命题论,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应努力使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低水平陷阱论,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不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大推进论,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互补作用,主张同时对各部门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工农业,一、二、三产业,轻重工业各个部门都得以平衡发展,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发展。此论在发展中国家较有市场。,贫困恶性循环论,贫困恶性循环论认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平衡发展的好处,核心区和边缘区会组成一个系统,双方面都需要紧密的结合并形成共生的关系。 要素价格的差异可以使周边地区中心显示出优势。 区域中心的区位条件比人们一般认为的更具有优势。 现代的通信手段能够弥补很多地方区域中心的区位不足。,平衡发展的战略需要考虑以下问题:,区域发展要优先考虑经济问题 发展规划应该考虑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的发展相对于其他部门来说,是整个发展进程的前提。,内源式发展模式,内源式发展就是把区域的经济结构建立在当地人的技术、自然条件和文化传统这上,充分利用外部的经济环境,以促进区域内部经济链条上的收入增长。规划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适合,特别要强调当地人的参与和满足基本需求,在具体战略上关注基础设施、实用生产技术、体制建设和社区组织、人力资源的培训等,这不仅帮助农民接近并使用城市设施同时也帮助农村实现自我的转变,跟上区域的进程。,内源式发展首先是立足点的转变,即任何区域的发展都是当地民众的发展,都应以他们的意愿和利益为目标,而不是完全听命于更强大的政府或外部市场 在提倡内源式发展的同时,地方政府采取自主发展的方式,并且也会受到财政的约束。 出口多样化,进口替代化以及比较成本优势等发展战略只是促进内源式发展的手段。,内源式发展的原则:,强调内源发展,发展的基础应该是当地的资源和潜力 进一步开发农业的前、后向联系,以促进就业和提高收入 推动抽有阶层和组织的参与 把满足基本需求作为现代化的必要基础 鼓励采用适用技术并运用于农村工业,以加工当地的原料 把提供基本的社会和技术方面的基础设施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 发展小城镇体系,特别强调分散小城镇的发展,内源式发展的特点:它是启动基层发展动力的模式 边缘地区在减少对中心的依赖以及农村大众的发展潜力得到开发和利用以后,才有可能发展。 内源式发展模式体现了现代发展观 发展是一个把被忽视的贫困地区的潜力激发出来、把农村人口资源解放出来的过程,乡村城市发展理论,由弗里德曼提出来的,它代表了一种空间发展的基本需求战略,适合于那些人口稠密、人均增长率高,并且处于早期城市工业化、高度对外依赖、不平衡指数在上升的发展水平较低的农业社会国家。,乡村城市发展理论的三个条件:,有选择地进行空间封闭 最大限度地激活内部资源的流动性和公用性 实行民主体制 只有当上述的三个条件都具备时,才能克服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弗里德曼推荐的发展模式:,发展要使区域经济多元化 发展要在保证可持续性的前提下使物质资源最大化 发展要推动区域内和区际间的市场发展 发展要尽可能地依靠自身的力量 发展要推动社会沟通、交流和相互学习 他的模式可以启发如何开发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的发展 出口升级和进口替代的模式就是可以采用的发展方式,区域发展理论的评价,1)平衡发展理论在现阶段是无法实现的,特别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域差异极大的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不可能平衡地安排投资方向和生产力布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和企业都应讲求最佳经济效益,强行推行平衡发展不会获得较好的效果。 内源式发展理念不仅可以运用于乡村和基层城镇,也可以用来补充更大区域发展的思路,(2)不平衡发展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并可实现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如果忽略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把握不了中国的经济现实与发展趋势,改革开放的实践已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不平衡发展是主要的理论基础。但考虑到我国向东部沿海地区实行倾斜的政策造成了地区间差距的扩大,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矛盾问题,因此在实施不平衡发展的同时,应当进行协调发展。而且,不平衡发展也并非总是向东部沿海倾斜,我国“九五”及2010年计划已开始向中、西部倾斜。,(3)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少研究者提出应实行不平衡协调发展战略,认为在不平衡推进中,应把重点发展和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注意协调产业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关系。具体说来,将东部地区的发展和中、西部地区、边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结合起来,以东部沿海地区的重点建设和优先增长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实现沿海与内地和东、中、西三大地带各地区经济有序的连续增长和协调发展,在缩小区际政策梯度差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区际关系,减少区际间的矛盾和摩擦,充分发挥东、中、西三大地带各自的优势。,(4)各种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均较少涉及可持续发展观。我国中、西部发展决不能走东部沿海地区“先发展(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因此,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工厂、企业不能原封不动地搬过来,对高污染的工艺和工厂则应拒之于门外。对新的企业,无论东、中、西部地区,都应注意厂址的选择和“三废”处理问题,一些资源性企业要特别强调综合利用和提高资源利用率。,(5)各种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都有其应用价值和适用条件,同时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以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影响和争论都最大的“梯度推进论”而言,梯度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的现实,表现在地理梯度、技术梯度、产业梯度、经济发展水平梯度等方面,因此,当较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以其资金、技术、管理、产品等优势向低梯度地区推进,是客观实际情况使然,同时也是一些欠发达地区所欢迎的。,但问题在于这种推进不一定要按照梯度的顺序,因为即使在较发达地区内部也存在着不同梯度,更不能按东、中、西三大梯度顺序进行推进。再者,以技术梯度总体而言,东部沿海地区要较中、西部地区高出许多,但中、西部的航空、航天技术,军转民中某些技术及部分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其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中、西部的某些资源开发技术也是领先的,完全可以逆梯度推进;第三,中、西部的发展应该高起点,有条件采用高科技就不走传统技术的老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也决不是东部沿海地区才能办到,中、西部地区某些方面同样具有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的条件,特别是资源开发方面的技术、设备。这些都是梯度推进论较明显的局限性。,(6)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中,首先应对区域划分的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标准。不同的区域划分会产生不同的对策,这是研究区际收入差异、区际经济增长率差异、区际经济联系方面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按东、中、西三个大地带划分,仅能在实行宏观调控方面有一十分粗略的导向,而在付诸实施时,则需要更具体地对三大地带中的各省市、自治区甚至各县的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具体的研究,将会发现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是极其不平衡的,存在着不同级别的增长中心,虽其辐射力不同,但可以采取中心辐射与梯度推进相结合的方式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