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献信息检索工具.ppt_第1页
传统文献信息检索工具.ppt_第2页
传统文献信息检索工具.ppt_第3页
传统文献信息检索工具.ppt_第4页
传统文献信息检索工具.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文献信息检索工具,检索工具概述,检索工具是在一次文献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文献形式,它源于一次文献,但与一次文献有着本质的区别。检索工具通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和压缩,把能够代表一次文献原始特征的题名、责任者、出处、发表时间等一一摘录下来;对一次文献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形成既能反映一次文献的主要内容,又便于人们阅读和查找的短小精干的文摘,同时对文摘进行标引,将一次文献所属的主题范围、学科范畴、著者款目等,以作为排列和检索的依据。然后按照一定的编制规则和方法,把各种款目科学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由于计算机技术在工具书编撰领域的广泛应用,分析整理知识信息的周期大大缩短,门类的划分也更加细化,信息检索工具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变化,其中,对信息检索技术影响最大的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检索工具的作用 I,存储作用,检索工具将大量分散的、不同种类、不同学科的文献资料,压缩加工、系统排列,这是一种由博而约,由分散到集中,由无组织到系统化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后,检索者不必阅读大量的原始文献,而只需阅读某一检索工具中的有关主题的检索标识和文献条目就可以查到所需要的情报,从而克服了文献高度分散和数量庞大给情报传递所造成的障碍。文献管理者,即可借助检索工具对大量文献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又可对用户进行广泛宣传,使文献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检索作用,检索工具可以提供一定的检索手段。存储在检索工具中的文献资料,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则,进行查找,迅速全面地获得一批文献线索。检索文献的作用是使检索工具书得以迅速发展,不断完善,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检索工具的作用 II,报道作用,检索工具是文献管理者与文献利用者之间进行沟通和联系的桥梁,它可以向文献用户展示文献管理者所收藏的文献的类型、数量、质量,以及提供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从而使文献按照特定的流向、流速和流量输送给用户,促进文献传递和利用,提高文献利用率。,检索工具的条件,一般来是或,检索工具应具备以下5个条件: 明确的收录范围; 有完整明了的文献特征标识; 每个条目中必须包含多个有检索意义的文献信息特征标识,并表明供检索用的标识; 全部条目科学地、按照一定规则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有索引部分,提供多种必要的检索途径。,检索工具的结构 I,说明,说明部分是检索工具编者对检索工具使用者所提供的指导。内容一般包括编制目的、适用范围、收录年限、著录格式示例、查阅举例、注意事项等。说明部分一般附在编辑说明、导言、后记之中。检索者在检索前应首先阅读说明,弄清所述内容,对提高检索效率,准确迅速地查找文献是很有必要的。,目次,检索工具的正文一般都按一定的规则分类编排。目次是对分类编排提供的简要向导。,检索工具的结构 II,正文,检索工具的征文部分是由要存入检索工具的文献经过加工压缩后,形成的文献条目组成的,也就是一次文献的题录或文摘。存入正文部分的文献,每篇只做一条记录。每条文献记录都给予一个特定的文献记录指引符号。每条文献记录由若干个记录项目组成,不同类型的检索工具,文献记录的著录项目和著录规则都不尽相同。,索引,文献以题录或文摘的形式存入检索工具中,对于较大的检索工具,正文部分不可能提供多种检索途径,直接使用正文部分检索文献效率较底,为了提高检索效率,必须在正文部分的基础上,编制索引部分,以提供多种检索途径,索引部分虽然是作为检索工具的辅助部分编制的,但从检索的角度看,索引部分在检索工具中处于主导地位,学会使用检索工具,主要是指学会使用它所提供的索引。,检索工具的结构 III,附录,附录部分是对检索工具必要的补充。大型检索工具一般都有附录,其内容包括检索工具所收文献的范围、主题词表、引用期刊表、核心期刊目录、刊名缩写表等。附录是帮助检索者进一步了解检索工具的指导书,应引起检索者的注意,特别是在使用检索工具书所遇到的文献来源不明、著录内容不清等问题,应尽可能用附录来解决。 有一些大型检索工具的附录,并不附在检索工具之后,而是单独出版。,基于文献收录范围的检索工具,综合性检索工具,综合性检索工具报道文献的范围广,设计多门学科,文献的语种和类型也很广。如科学引文索引。,专业性检索工具,收录文献的范围仅限于某一学科领域,专业性强,适用于检索特定专业文献,如医学索引、化学文摘。,专题性检索工具,收录文献仅限于某一特定对象或专题,这种检索工具收录文献的内容集中、专指性强,适合于进行专题检索。,单一性检索工具,收录文献仅限于某一特定类型的文献,如专利文献通报 。,基于文献信息载体的检索工具 I,书本式检索工具,期刊式检索工具:具有期刊出版的特点,有固定的刊名,定期连续出版发行。报道文献以近期为主,能及时反映某一学科、某一专业近期的研究动态。 单卷式检索工具:以某一专题文献为对象,通过多年积累而编制成的一种检索工具。大多以图书形式出版发行。有的只出版一次,有的几年出版一次,有的依序号不定期出版。 附录式检索工具:一般不单独出版,以参考文献、辅助索引等形式附在图书、期刊之前或之后。所收录的引文与文章内容关系密切,质量较高,可提示使用者发现新线索、提出新思路。,基于文献信息载体的检索工具 II,卡片式检索工具,把每条文献的款目印制在特定规格的卡片上,按一定方法排列起来,成为卡片式检索工具。其优点是灵活性大,可以逐步积累,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重新组合成各种不同的检索工具。,缩微式检索工具,常见的有透明缩微平片式检索工具、照相缩微平片式等检索工具,缩微式检索工具必须借助缩微阅读设备才可以使用,其优点是检索工具容量大、体积小、容易保存。,机读式检索工具,通过程序设计,将文献著录款目按照一定的代码和格式转换成电子计算机可读语言,并存储在一定的媒体上,以供计算机进行阅读的检索工具。其优点是存储容量大、体积小、易于保存和传递、存取速度快。,检索工具评价标准,良好的用户界面: 检索界面简洁,易学易用; 不要求用户掌握复杂的检索语言和符号; 能够使用自然语言进行检索。 检索内容和结果符合用户要求: 数据库内容全面、规模大、更新速度快; 检索结果包括检索主题最为相关的文献; 适合简单主题、复杂主题和冷僻主题的查询; 检索结果格式清晰,内容充实。 系统效率高: 查全率、查准率高; 系统反应速度快。,科学引文索引(SCI),概况,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由美国费城科学研究情报所(Institut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编辑出版。1961年开始编制,1963年成版。原为年刊,1966年起改为季刊,1979年起又改为双月刊。除双月刊外,还有年度积累索引和五年累计本及机读版和光盘版。 SCI是以报道国际范围内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科技文献为主的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其内容包括生命科学、医学、农业、生物、物理、化学、工程技术和行为科学等。选材主要是期刊论文,还有少量专著以及会议论文、书评等文献。收录范围包括40多个国家的3300种期刊、100多个学科文献,年报道量达千万。,SCI的编排结构引文索引 I,引文索引,该索引是按论文后所附参考文献的著者,即被引用文献的著者姓名的字母顺序编排的。在被引用著者姓名下,按年代顺序列出了被引用论文的出版年份和原文的出处。每篇被引论文的出版物名下,列出引用著者的姓名和原文出处等。,SCI的编排结构引文索引 II,匿名引文索引,该索引为在来源文献中未注明著者的文献而设置的,按引证文献发表的年代先后排列,同一年内的文献再按引证文献出处的期刊缩写刊名的字顺排列;无著者又无发表年代的引证文献,按该文献的出版物名称或报告号顺序排在该索引的前面。,SCI的编排结构引文索引 III,专利引文索引,该索引按被引用专利的专利号顺序排列。,SCI的编排结构来源索引 I,来源出版物目录(Lists of Source Publications),该表附在来源索引之前,由两部分组成: 来源出版物缩写与全称对照表(ISI Source Publication Abbreviation and Full Title),它按照出版物缩写名称的字顺排列,缩写后给出其全称,是还原SCI中所用的刊名缩写的全称的工具。 增补来源的出版物(New Titles Added),该表列出当年新收录的出版物的缩写和全称。,SCI的编排结构来源索引 II,团体索引(Corporate Index),是按照来源索引中的著者所属单位及其所在地的名称编制的一种索引。利用这种索引可以了解某一学术机构或研究单位的研究动态。 团体索引(地域部分)(Corporate Index: Geographic Section):根据SCI中的引用著者所在单位的所在地地名的字母顺序编排。其中,美国以各州州名字顺排列在地区部分的开头。其后,再根据其他国家的国名顺序排列。在美国州名或其他国家名之下依次列出城市的名称、机构名称、第一著者及文献出处。 团体索引(机构部分):该索引依据机构名称的字顺排列,在机构下仅列出该机构的所在城市名。当已知机构名称不知其所在地时,可用此索引查得机构地址,再转查地理部分,即可获得该机构成员所发表的文献的原文出处等信息。,SCI的编排结构来源索引 III,来源索引(Source Index),来源索引是SCI的基础,该索引按来源著者姓名的字母顺序编排。如是第一著者,其后列出完整的著录项目;如为合著者,则用“See”指引到第一著者姓名;如无著者的文献按出版物名称编排在“来源索引”的前面。,SCI的编排结构轮排主题索引,该索引按“来源索引”中报道的文献题名中抽取的关键词的字顺轮排,每个词都可以作主要词(Primary Terms)或配合词(Co-Terms)来轮流组排,首先按主要词排列,与它相配合的配合词按字母顺序排列其后,配合词后是作者姓名。 SCI对一些无特殊检索意义或无意义的词做了一定的限制,并附有禁用词表。禁用词表分半禁用词表(semi-stop words)和全禁用词表(full-stop words)。半禁用词表中的词只能作配合词,不能作主要词;全禁用词表的词不能作为检索词。,SCI的检索方法 I,利用引文索引,当已知某一学科著者的姓名时,可利用本索引进行查找。其步骤如下: 1、将已知的著者姓名作为被引著者,利用“引文索引”查出若干引用著者。如已知Amnon Yariv为激光物理学家,将其作为被引用著者查“引文索引”可查得引用著者Hunspers.RG; 2、根据查得的引用著者,如Hunspers.RG,查“来源索引”可得知其文献篇名、合著者、出处、工作单位等详细信息; 3、将此引用著者,如Hunspers.RG,作为被引著者继续查“引文索引”,又可查得若干引证著者。如此反复,可查的大量的文献。,SCI的检索方法 II,利用团体索引,如果已知某团体著者(如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等),利用“团体索引”查找文献便十分方便,其步骤是: 1、利用“团体索引”的机构部分,按团体机构的字顺查到该机构; 2、根据该机构下的地址转查“团体索引”的地域部分,从而查到该机构内的著者所发表的文章及出处,即可索取原始文献。如果已知某机构的所在地址,可直接利用地域部分查找。,SCI的检索方法 III,利用轮排主题索引,当只知道检索课题的内容,可利用该索引。其步骤是: 1、根据课题内容确定若干个有实质意义的关键词; 2、从中任选一个关键词作为检索词,查“轮排主题索引”,即可查得引证著者姓名; 3、从引证著者姓名,查“来源索引”即可查到文献篇名、出处等详细款目; 4、要想扩大检索,可将此引用著者作为被引用著者查“引文索引”。不断重复利用“引文索引”的三个步骤可获得大量的相关文献。,SCI的检索流程图,SCI的特点,1、从文献之间相互引证的关系这一角度,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检索途径。引文索引通过引文著者揭示其论文被人引用的情况;来源索引中的团体索引从国家、城市名出发,通过单位、科室名称揭示该单位、该科室的论文著者发表论文的情况;以机构名称为线索,进一步深入揭示其文献产生的情况。这些都是其他检索工具所没有的。 2、通过计算机自动编排、处理文献,出版周期短。 3、涉及学科专业众多,可提供多学科或交叉学科的检索。 4、检索途径多,查准率高。,SCI的局限性,1、SCI所反映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只是简单的根据引用与否,而作者引用参考文献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引用与被引用文献的相关程度差别很大; 2、SCI所收录文献的不完全性。SCI收录的期刊数过少,各国被收录的期刊数极不平衡,语种分布也不平衡; 3、引文标引的模糊性; 4、在编制技术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5、影响因子是SCI中最重要的参数,它决定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的排序和级次,但是影响因子受非学术水平方面的因素影响极大。因此,期刊的影响因子并不能反映每篇论文的实际被引证频次。,专利文献检索(国际专利分类法),国际专利分类表(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简称IPC表)是一种通用的专利文献分类系统。IPC于1968年出版了第一版后,又相继出版了第二版至第七版,基本上是5年修订一次,以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目前,使用IPC对专利进行分类的国家已达50个,如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都先后放弃了本国专利分类法而采用了IPC,我国也采用IPC对专利进行分类。美国和英国在专利文献分类上仍采用本国的专利分类法,但在其专利说明书和专利文摘上都注有IPC分类号。因此,检索专利文献,熟悉IPC是非常重要的。,IPC概述,IPC的体系结构 I,一个部的类名概括地指出属于该范围内的内容,IPC分有8个部。 A人类生活需要 B作业、运输 C化学、冶金 D纺织、造纸 E固定建筑物 F机械过程、照明、采暖、武器、爆破 G物理学 H电学,部(Section),每个大类的类号均由部的类号在其后加上两位数字组成,每一个大类的类名表明该大类包括的内容。例如: H01:基本电气元件。,大类(Class),IPC的体系结构 II,大类之下细分为许多小类。小类的类号用相应的部、大类符号加上大写英文字母类号表示,小类的雷鸣尽可能确切地表明该小类的内容。例如: H01C:电阻器,小类(SubClass),每一小类下再划分许多大组,大组类号由小类类号后面加13位的数字及“/00”组成,例如: H01C1/00:部件。,大组(Main-Group),小组类号和大组类号相比,组类号的”/”后为两位或两位以上的数字。例如: H01C1/12:集流器装置。,小组(Subclass),IPC的体系结构 III,在IPC出版的每个部类的前面列有“本部内容”(Contents of Section)表,列出每个部类所包含的分部到小类的类号和类目,在直接使用IPC表确定类目时,应首先察看该表,初步确定所需小类号,然后再进一步确定组或小组。 在IPC表中的许多项目标题后的括号内有“参见”项,它指出相近类所在的参见类号等,其下还有“附注”项,说明本类的内容范围等。许多小类的“附注”下还有“小类索引”,把其下的全部“组”归纳为几个简明的范畴,指出有关“组”的分布,便于进一步确定“组”。 另外,IPC出版时均配套出版一本IPC关键词索引(Official Keyword Index of IPC),作为IPC分类号的辅助工具。此索引把IPC主要类目的关键词按字顺排列,把分散在分类表各处的有关类目,集中反映在一个词条下,其后列出每一类目的分类号。此索引只给出IPC的前三级分类号。,IPC表中的其他内容,中国专利文献检索专利说明书,中国专利局出版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外观设计专利没有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外观设计的图片或照片及其简要说明,在外观设计专利公报中予以报道。,专利说明书的种类,由于1989年和1993年专利法作了修改而分为三个阶段。1985-1988年为第一阶段,1989-1992年为第二阶段,1993年以后为第三阶段。,中国专利说明书的编号体系,中国专利文献检索中国专利检索工具 I,发明专利公报,是专门刊登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审定和专利权授予及其他内容的公报类刊物。原为月刊,1986年7月起改为周刊,每年为一卷; 实用新型公报,是专门刊登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告和专利权授予及其他内容的公报类刊物,原为月刊,1986年1月起改为周刊,某周内容多时则分上、下册或上、中、下册,每年为一卷; 外观设计专利公报,外观设计在申请专利时不用写外观设计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因此,外观设计专利文献主要是外观设计专利公报。原为月刊,自1988年起改为半月刊,1990年1月起又改为周刊,某周内容多时则分上、下册或上、中、下册,每年为一卷。,中国专利公报的类型,中国专利文献检索中国专利检索工具 II,三种专利公报的编排结构基本一致,1993年后为适应专利法修订本需要,调整部分公报结构,目前各种专利公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1、申请公开、专利权授予部分:首先是公开日或公告日,随后按国际专利分类号( IPC)的顺序逐条刊载专利申请。检索时一般按分类号顺序查找。 2、专利事务部分:包括实质审查要求生效,实质审查、驳回、撤回、放弃、权利无效宣告和中止,以及专利权的强制许可等项目公报。 3、索引部分:对申请公开和授权公告的专利都有3种索引。 国际专利分类号索引,按IPC号排列,其后有公开号; 申请号索引,按申请号顺序排雷,其后有公开号; 申请人索引,按申请人字顺排列,其后有公开号。,中国专利公报的编排,世界专利索引,世界专利索引(World Patent Index,简称WPI)是世界上著名的单一性检索工具,由英国一家专门从事专利文献出版的德温特公司(Derwent Publication Ltd.)出版,习惯上又称德温特专利文献检索工具。它的出版物包括专利目录、文摘、积累索引等各类检索工具,其载体有印刷型、缩微型和电子出版物。 目前WPI的年报道量有78万件,占世界专利文献总量的70%以上。WPI的报道速度快,各国专利公布后,一般在1-3月内即予收录,以周刊的形式出版,其后出版年度为当年二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三至次年二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二,采用英语语种。 该公司目前报道专利的国家共35个,另有两个组织(欧洲专利公约,European Patent Convention,国际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和两种出版物(英国的研究公开和美国技术公开)上的专利,1987年开始报道中国专利文献。,标准文献检索标准分类 I,国际标准:指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制定的国际间通用的标准。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 区域性标准:泛指经世界某一地区或区域标准化团体协商一致颁发和使用的标准; 国家标准:指一个国家的全国性标准化机构颁布的标准; 行业标准:由某一行业组织或专业团体制定,并经国家标准化机构颁布的标准; 地方标准:由国家的地方一级标准化行政主管机构组织制定、发布的标准; 企业标准:指对去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由公司、企业自行规定的统一标准。,按使用范围分,标准文献检索标准分类 II,技术标准: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技术标准包括基础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检测试验方法标准,以及安全、卫生、环保标准等; 管理标准: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管理标准包括管理基础标准、技术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行政管理标准和生产经营管理标准等。 工作标准:指对工作的责任、权力、范围、质量要求、程序、效果、检查方法、考核办法所制定的标准。工作标准一般包括部门工作标准和岗位工作标准。,按标准化对象分,标准文献检索标准分类 III,产品标准:为保证产品的实用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安全标准:以保护人和物的安全为目的而制定的标准。 卫生标准:为保护人的健康,对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而制定的标准。 环境保护标准:为保护环境和有利于生态平衡而制定的标准。 基础标准:指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被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如有关名词、术语、符号、代号、标志等方面的标准。,按标准内容分,标准文献检索标准分类 IV,强制性标准:指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如我国国家标准(GB)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下类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药品、食品卫生、兽药、农药和劳动卫生标准; 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及劳动安全标准; 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标准; 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方面的标准; 有关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产品标准等。 推荐性标准: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如我国国家标准GB/T。这类标准,不具有强制性,任何单位均有权决定是否采用,违犯这类标准,不构成经济或法律方面的责任。但推荐性标准一经接受并采用,就成为各方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约束性。,按标准的约束性分,标准文献检索标准文献的作用,1、通过标准文献可了解各国经济政策、技术政策、生产水平、资源状况和标准化水平。 2、国内外先进的标准可供推广研究、改进新产品、提高工艺和技术水平借鉴。 3、它是坚定工程质量、检验产品、控制指标和统一实验方法的技术依据。 4、可以简化设计,缩短时间,节省人力,减少不必要的试验和计算,能够保证质量,减少成本。 5、进口设备可按标准文献进行装备、维修和配制某些零件。 标准文献有利于企业或生产经营机构管理活动的统一化、制度化、科学化和文明化。,标准文献的作用,标准化组织 I,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非政府间国际标准化机构。它的宗旨是,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及有关工作的进展,以利于国际物资交流和服务,并发展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中的合作。 ISO的主要活动有: 制定和出版ISO国际标准,并采取措施在世界范围内实施; 协调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 组织各成员和各技术委员会进行信息交流; 与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共同研究有关标准化问题。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对国际标准的要求日益提高,ISO的作用也日趋扩大,世界上许多国家对ISO也越加重视。,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化组织 II,国际电工委员会(http:/www.iec.ch)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非政府间国际标准化机构。目前IEC的成员国包括了绝大多数的工业发达国家及一部分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拥有世界人口的80%,其生产和消耗的电能占全世界的95%,制造和使用的电气、电子产品占全世界产量的90%。 它的宗旨是:在电学和电子学领域中的标准化及有关事物方面(如认证)促进国际合作,增进国际间相互了解,并通过出版国际标准等出版物来实现这一宗旨。,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化组织 III,国际电信联盟()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也是联合国机构中历史最长的一个国际组织。这个国际组织成立于1865年5月17日,由法、德、俄等20个国家在巴黎会议为了顺利实现国际电报通信而成立的国际组织。1947年经联合国同意,国际电信联盟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在瑞士伯尔尼迁至日内瓦。 ITU的目的和任务是:维持和发展国际合作,以改进和合理利用电信,促进技术设施的发展及其有效运用,以提高电信业务的效率,扩大技术设施的用途,并尽可能使之得到广泛应用,协调各国的活动。,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组织 IV,美国国家标准学会()是非盈利性质的民间标准化团体。1918年10月19日,美国材料试验学会、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美国矿业与冶金工程师协会、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5个民间组织,在美国商务部、陆军部和海军部3个政府机构的参与下,共同发起成立了美国工程标准委员会(AESC)。1928年AESC改组为美国标准协会(ASA),1966年8月又改组为美利坚合众国标准学会(USASI),1969年10月6日改为现名。 ANSI经联邦政府授权,作为自愿性标准体系中的协调中心,其主要职能是:协调美国国内各机构、团体的标准化活动;审核批准美国国家标准;代表美国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提供标准信息咨询服务;与政府机构进行合作。,美国国家标准学会,标准化组织 V,英国标准学会(.uk)是世界上最早的全国性标准化机构,它不受政府的控制但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BSI制定和修订英国标准,并促进其贯彻执行。 其宗旨是: 促进生产,努力协调生产者和用户之间的关系,达到标准化; 制定和修订英国标准,并促进其贯彻执行; 以学会名义,对各种标志进行登记,并办法许可证; 必要时采取各种行动,保护学会利益。,英国标准学会,我国标准化组织,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是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的主管机构。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也设有标准化管理机构,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市、县政府部门也设有标准化管理机构。国家对各机构实行业务领导。,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标准出版社()成立于1963年,是我国法定的以出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标准类图书和相关科技图书为主导业务的中央级专业出版社。主要出版物有:国家标准;部分行业标准;标准汇编;标准化理论著作、教材、普及读物;国家标准光盘及其他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等。,中国标准出版社,标准号 I,通常由国别(组织)+顺序号+年代组成。,国际/国家标准号,标准号 II,行业标准号一般以主管部门名称的汉语拼音声母表示。 行业标准编号由行业标准代号、行业标准顺序号和年号三部分组成。,中国行业标准号,我国标准检索工具 I,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原国家标准局)编辑,1985年创刊,以后逐年出版一本。内容包括我国标准化事业的现状、国家标准分类目录和标准号索引三部分。,中国标准化年鉴,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年开始出版,是大型综合性国家标准全集,自1983年起陆续分册汇编出版,按国家标准顺序号排列。1994年新修订的国家标准已被1994年修订1-6册收集。,中国国家标准汇编,我国标准检索工具 II,由中国标准出版社编辑出版。本汇编共有15卷,按专业类别分卷,每卷再分若干分册,自1993年起陆续出版,收集全部现行国家标准。本汇编按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分类,一、二级类目下再按标准顺序化排列。,中国国家标准分类汇编,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编辑,由中国标准出版社1991年7月出版。该汇编收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安全、交通、包装等标准。可满足各部门对基础性、公共性及标志图形符号标准的需求。,公共标志图形符号国家标准汇编,ISO标准概述,目前,ISO组织已有90余个成员国。ISO下设181个技术委员会(Technical Committee-TC),在技术委员会下设置了64个分委员会(Subcommittee SC)和1804个工作小组(Working Group-WG),ISO均由TC、SC和WG负责制定。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标准化机构,负责除电子领域外的一切国际化标准工作。 ISO标准每5年重新修订审定一次。 ISO标准的正式标准编号是 ISO+顺序号+(分册号)+年份。 ISO标准分类采用ISO技术委员会(TC)和国际十进分类法(UD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