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扭转减振器的设计.doc_第1页
离合器扭转减振器的设计.doc_第2页
离合器扭转减振器的设计.doc_第3页
离合器扭转减振器的设计.doc_第4页
离合器扭转减振器的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车身设计期末论文题 目:离合器扭转减振器,从动盘毂,操纵机构的设计 学 生: 高 雄 指导老师: 刘 成 武 系 别: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专 业: 车 辆 工 程 班 级: 1103 班 学 号: 3110105329 目 录一绪论41.1引言41.2扭转减振器的发展41.3目前通用的从动盘减振器在特性上存在如下局限性51.4 扭转减振器的结构类型及功用61.4.1扭转减振器的结构类型61.4.2扭转减振器的功用71.5离合器减振弹簧的工作原理71.6离合器没有加装减振弹簧会怎么样8二、扭转减振器的设计92.1扭转减振器主要参数92.2.1 极限转矩Tj92.1.2 扭转刚度k102.1.3 阻尼摩擦转矩T102.1.4 预紧转矩Tn102.1.5 减振弹簧的位置半径R0102.1.6 减振弹簧个数Zj102.1.7 减振弹簧总压力F112.2减振弹簧的计算112.2.1减振弹簧的分布半径R1112.2.2单个减振弹簧的工作压力P112.2.3减振弹簧尺寸11三离合器其它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143.1从动盘毂的设计14四操纵机构154,1离合器操纵机构应满足的要求是154.2离合器踏板行程计算164.3踏板力的计算16五总结17一绪论1.1 引言因为发动机传到汽车传动系中的转矩是周期地不断变化着的,这就使得传动系中产生扭转振动。如果这一振动的频率与传动系的自振频率相重合,就将发生共振,对传动系零件寿命有很大影响。此外,在不分离离合器的情况下进行紧急制动或猛烈接合离合器时,瞬时间内将产生对传动系的极大冲击载荷,从而缩短零件的使用寿命。为了避免产生共振,缓和传动系所受的冲击载荷,所以在一般汽车离合器中装设了扭转减振器。扭转减震器主要有弹性元件(减震弹簧或橡胶)和阻尼元件(阻尼片)等组成。弹性元件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传动系的首端扭转刚度,从而降低传动系扭转系统的某阶(通常为三阶)固有频率,改变系统的固有频率。使之尽可能避开由发动机引起的共振;阻尼元件的主要作用是有效地消耗振动能量。1.2 扭转减震器的发展汽车传动系中的扭转振动将加大传动系零部件如轴、轴承、齿轮、壳体等的载荷,提高车厢内的噪声水平,降低汽车的行驶舒适性,汽车传动系的振动也是导致整车振动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我国因运输车辆的振动使包装不妥的产品受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一年达数亿元。同时由于轿车、客运车市场的发展,对汽车平顺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振动使乘客产生不舒适的感觉,使驾驶者易疲劳降低了安全性,也使汽车零部件因振动而减少寿命,甚至使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变差。因此,需要分析研究汽离合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作用,建立传动系的振动模型,找出离合器最优工作状态和最优参数,为改善传动系的扭转振动状况找到一些新思路,为厂家研究开发新型离合器提供理论依据。现今所用的盘片式离合器的先驱的多片盘式离合器,它是直到1925年以后才出现的。多片离合器最主要的优点是,在汽车起步时离合器的接合比较平顺,无冲击。20世纪20年代末,直到进入30年代时,只有工程车辆、赛车和大功率的轿车上使用多片离合器。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技术上的改进使人们逐渐趋向与首选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因为它具有从动部件转动惯量小、散热性好、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尺寸紧凑、分离彻底等优点,而且在结构上采取一定措施,已能做到接合平顺,因此现在广泛用于大、中、小各类车型中。如今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在结构设计方面相当完善。采用具有轴向弹性的从动盘,提高了离合器接合时的平顺性。离合器从动盘总成中装有扭转减振器,防止了传动系统的扭转共振,减小了传动系噪声和动载荷,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性要求的提高,离合器已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断改进,汽车上愈来愈多地采用具有双质量飞轮的扭转减振器,能更有效地降低传动系统的噪声。1.3目前通用的从动盘减振器在特性上存在如下局限性:(1)它不能使发动机、变速器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降低到怠速转速以下,因此不能避免怠速转速时的共振。研究表明,发动机、变速振动系统固有频率一般为4070Hz,相当于四缸发动机转速12002100rmin,或六缸发动机转速8001400rmin,一般均高于怠速转速。(2)它在发动机实用转速10002000rmin范围内,难以通过降低减振弹簧刚度得到更大的减振效果。因为在从动盘结构中,减振弹簧位置半径较小,其转角又受到限制,如降低减振弹簧刚度,就会增大转角并难于确保允许传递转矩的能力。1.4 扭转减震器的结构类型及功用1.4.1 扭转减震器的结构类型扭转减振器结构大体相近,主要差异在于采用不同的弹性元件和阻尼装置。扭转减振器具有线性和非线性特性两种。采用圆柱螺旋弹簧和摩擦元件的扭转减振器得到了最广泛应用。在这种结构中,从动片和从动盘毂上都开有六个窗口,在每个窗口中装有一个减振弹簧,因而发动机转矩由从动片传给从动盘榖时必须通过沿从动片圆周切向布置的弹簧,这样即将从动片和从动盘毂弹性的连接在一起,从而改变了传动系统的刚度。但六个弹簧属统一规格并同时其作用时,扭转减振器的弹性特性为线性的。这种具有线性特性的扭转减振器,结构较为简单,单级线性减振器的扭转特性,其弹性元件一般采用圆柱螺旋弹簧,广泛应用于汽油机汽车中。当六个弹簧属于两种或三种规格且刚度由小变大并按先后次序进入工作时,则称为两级或三级非线性扭转减振器。这种非线性减振器,广泛为现代汽车尤其是柴油发动机汽车所采用。当发动机为柴油机时,由于怠速时发动机旋转不均匀度较大,常引起变速器常啮合齿轮齿间的敲击,从而产生令人厌烦的变速器怠速噪声。在扭转减振器中另设 置一组刚度较小的弹簧,使其在发动机怠速工况下起作用,以消除变速器怠速噪声,此时可得到两级非线性特性,第一级的刚度很小,称为怠速级,第二级的刚度较大。1.4.2 扭转减震器的功用扭转减振器主要由弹性元件(减振弹簧或模胶)和阻尼元件(阻尼片)等组成。弹性元件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传动系的首端扭转刚度,从而降低传动系扭转系统的某阶(通常为三阶)固有频率,改变系统的固有挮型,使之尽可能避开由发动机转矩主谐量激励引起的共振;阻尼元件的主要作用是有效,地耗散振动能量。所以扭转减振器具有如下功能:(1)降低发动机曲轴与传动系接合部分扭转刚度,调节传动系扭振固有频率。 (2)增加传动系扭振阻尼,抑制扭转共振响应振幅,并衰减因冲击而产生的扭振。 (3)控制动力传动系总成怠速分离时离合器与变速器轴系的扭振,消减变速器怠速噪声和主减速器与变速器的扭振与噪声。(4)缓和非稳定工况下传动系的扭转冲击载荷和改善离合器的接合平顺性。 1.5 离合器减振弹簧的工作原理当一个静止的物体或当一个运动速度慢的物体,在突然受到运动物体的推力或突然受到比这个物体速度快的物体推动,便属于撞击,在撞击时产生一个撞击力;当两者速度相同时,撞击力同时消失。一般是将扭转减振器装设在离合器从动盘中,使从动盘和从动盘载通过弹簧弹性地连接在一起,构成减振器的缓冲机构。由发动机到驱动车轮,或者由驱动车轮到发动机的转矩传递,都要经过减振弹簧,离合器减振弹簧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就是承载冲击载荷,并且有利于离合器柔和接合,具体原理如下:(1)离合器减振弹簧是在变速箱输入轴突然受到通过离合器花键槽传来的扭力,将离合器减振弹簧进行压缩。(2)在这个过程中,离合器减振弹簧压缩,承受了离合器钢片与变速箱输入轴的冲撞的同时,将动力传递给变速箱输入轴曾大旋转动力。(3)离合器减振弹簧受力后将力矩传出,使变速箱输入轴加速旋转。(4)当离合器与变速箱输入轴转速相等时,变速箱输入轴与离合器的扭力力矩减小,离合器减振弹簧这时缓解复原。1.6 离合器没有加装减振弹簧会怎么样?没有加装离合器减振弹簧的离合器片总成,离合器钢片与花键槽是刚性连接,没有活动余地。由于加装了离合器减振弹簧,离合器钢片与花键槽就属于柔性连接,有活动量了。当离合器减振弹簧遇到撞击力时被压缩,离合器全部结合后,离合器钢片与摩擦片是与飞轮同运转的。这时离合器花键与变速箱输入轴之间,由于发动机动力与行驶系的传动系受到道路的组里情况不同,始终是“颤动状态”,离合器减振弹簧也就是在这时释放压缩能量的。二扭转减振器的设计2.1 扭转减振器主要参数带扭转减振器的的从动盘结构简图如下图2.1所示弹簧摩擦式:图2.1带扭转减振器的从动盘总成结构示意图1从动盘;2减振弹簧;3碟形弹簧垫圈;4紧固螺钉;5从动盘毂;6减振摩擦片7减振盘;8限位销由于现今离合器的扭转减振器的设计大多采用以往经验和实验方法通过不断筛选获得,且越来越趋向采用单级的减振器。2.1.1 极限转矩Tj极限转矩受限于减振弹簧的许用应力等因素,与发动机最大转矩有关,一般可取,Tj=(1.52.0) 对于乘用车,系数取2.0。则Tj=2.02.0146=2922.1.2 扭转刚度k由经验公式初选k Tj即kTj13292=3796(Nm/rad)2.1.3 阻尼摩擦转矩T可按公式初选TT(0.060.17)取T=0.1 =0.1146=14.6(Nm)2.1.4 预紧转矩Tn减振弹簧在安装时都有一定的预紧。Tn满足以下关系:Tn(0.050.15)且TnT14.6 Nm而Tn(0.050.15)7.321.9 Nm则初选Tn10Nm2.1.5 减振弹簧的位置半径R0R0的尺寸应尽可能大些,一般取R0=(0.600.75)d/2则取R0=0.65d/2=0.65140/2=45.5mm. 可取为46mm2.1.6 减振弹簧个数Zj当摩擦片外径D250mm时,Zj=46故取Zj=62.1.7 减振弹簧总压力F当减振弹簧传递的转矩达到最大值Tj时,减振弹簧受到的压力F为FTj/R0292/(46)6.3478(kN)2.2 减振弹簧的计算在初步选定减振器的主要参数以后,即可根据布置上的可能来确定和减振器设计相关的尺寸。2.2.1 减振弹簧的分布半径R1R1的尺寸应尽可能大些,一般取R1=(0.600.75)d/2式中,d为离合器摩擦片内径故R1=0.65/2=0.65140/2=45.5(mm),即为减振器基本参数中的R02.2.2 单个减振器的工作压力PP= F/Z=6347.8/61057.97(N.m)2.2.3 减振弹簧尺寸1)弹簧中径Dc其一般由布置结构来决定,通常Dc=1115mm故取Dc=12mm2)弹簧钢丝直径dd=3.82mm式中,扭转许用应力可取550600Mpa,故取为580Mpad取4 mm3)减振弹簧刚度k应根据已选定的减振器扭转刚度值k及其布置尺寸R1确定,即k=4)减振弹簧有效圈数4.05)减振弹簧总圈数n其一般在6圈左右,与有效圈数之间的关系为n=+(1.52)=6减振弹簧最小高度=25.2mm弹簧总变形量mm减振弹簧总变形量=25.2+3.54=28.74m减振弹簧预变形量=0.121mm减振弹簧安装工作高度=28.74-0.121=28.616)从动片相对从动盘毂的最大转角最大转角和减振弹簧的工作变形量有关,其值为=4.259557)限位销与从动盘毂缺口侧边的间隙式中,为限位销的安装尺寸。值一般为2.54mm。所以可取为3.8mm, 为52mm.8)限位销直径按结构布置选定,一般9.512mm。可取为10mm扭转减振器相关参数表4表4极限转矩Tj阻尼摩擦转矩T预紧转矩Tn减振弹簧的位置半径R0减振弹簧个数Zj24614.6m10 Nm46mm6三离合器其它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3.1从动盘毂的设计从动盘毂是离合器中承受载荷最大的零件,它几乎承受由发动机传来的全部转矩。它一般采用齿侧对中的矩形花键安装在变速器的第一轴上,花键的迟钝可根据摩擦片的外径D与发动机的最大转矩T花键尺寸表5表5摩擦片外径 D/mm发动机最大转矩T/(Nm)花键尺寸挤压应力/MPa齿数n外径D/mm内径d/mm齿厚t/mm有效尺长l/mm20014610322642511.1四操纵机构4.1离合器操纵机构应满足的要求是:1.(1)踏板力要小,轿车一般在80150N之间,货车不大于150200N; (2 ) 踏板行程对轿车一般在80150mm之间,对货车最大不超过180mm;(3)踏板行程应能调整,以保证摩擦片磨损后分离轴承的自由行程可恢复;(4)应有对踏板行程进行限位的装置,以防止操纵机构因受力过大而损坏;(5)应具有足够的刚度;(6)传动效率要高;(7)发动机振动及车架和驾驶室的变形不会影响其正常工作。2.本次设计的普通轮型离合器操纵机构,采用液压式操纵机构:(1)液压式操纵机构传动效率高,质量小,布置方便;便于采用吊挂踏板,从而容易密封,不会因驾驶室和车架变形及发动机的振动而产生运动干涉;(2)可使离合器接合柔和,可以降低因猛踩踏板而在传动系产生的动载荷。离合器液压操纵机构由主缸、工作缸、管路系统等部分组成。a1=50mm a2=120mmb1=50mm b2=95mmc1=21.4mm c2=50mmd1=67mm d2=135mm4.2离合器踏板行程计算: 踏板行程S自由行程S1和工作行程S2组成: S=S1+S2=(S0+2SC2/C1)a2b2d22/a1b1d12 式中,S0+为分离轴承的自由行程,一般为1.53.0mm,取S0+=1.5mm; 反映到踏板上的自由行程S1一般为2030mm; d1,d2分别为主缸和工作缸的直径; Z为摩擦片面数;Z=2;S为离合器分离时对偶摩擦面的间隙,单片:S=0.851.30mm,取S=1.2mm;A1,a2,b1,b2,c1,c2为杠杆尺寸。解得:S=131mm,S1=27.77mm 合格。4.3踏板力的计算: 踏板力为:F+=FFs/i 式中,F为离合器分离时,压紧弹簧对压盘的总压力; i为操纵机构总传动比,i=a2b2c2d22/a1b1c1d12 为机械效率,液压式:=80%90%, 机械式:=70%80%;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