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解决问题策略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_第1页
优化解决问题策略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_第2页
优化解决问题策略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_第3页
优化解决问题策略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_第4页
优化解决问题策略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解决问题策略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青岛太平路小学 王隽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内容是优化解决问题策略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春回大地,我们呼吸着新课改理念的醇厚芳香,感受着青岛版教材的一路指引,在市、区数学教研员老师的指导下,我校“青岛版教材使用对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形成的教学策略”这一子课题的研究进展顺利。通过课题研究,我校数学教学正不断迈向新台阶,构建了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高效课堂。一、专家引领、理论坚实,让课题研究吐新芽(一)领导重视,举措得力学校自成立课题组以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区教研员多次莅临学校指导课题研究,听取课题研究汇报,亲自指导教师上研究课。学校领导则从经费投入、制度保障等方面给予课题研究强有力的支持;为提升课题老师的研究水平,经常组织课题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各级教研部门的课题研究活动,多层面推动了课题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效果。(二)加强学习,提升水平我们通过专家讲学、外出学习、网络交流、校本培训、学习沙龙、个体自学等多种方式,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不断提升知识素养;在学习中,博采众长,广聚众智,积“小流”以成“江海”,促进教师优化教学策略,为课题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我校课题组教师比较年轻,我们还分年级段分板块研究梳理了教材及教学策略,梳理的内容有:知识储备、知识的渗透点、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典型题型及拓展题型。通过研究使每位教师在执教新的年级时有所依托,能够更准确的理解、把握教材,得心应手的进行教学。每周二下午是我们的课题组教研活动时间,每周活动有研究主题,有互动交流,有成果展示。我们还进行了互动式学习沙龙对话,每一个课题成员带着感悟、困惑和疑问,作为研究者来参加沙龙。在这里,知识在对话中建构,理念在交流中落实,策略在研究中生成,问题在探索中解决,成功在欣赏中共享,个性在尊重中发扬,教师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实现了深度和广度的互动,从而建立了更高层次的共识,推动了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三)知行统一,课堂高效如果说教师是承担课题研究的主体,学生是衡量课题研究的标尺,那么课堂便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课题研究也只有落实到课堂,才能真正贴近教育,贴近学生,研究成果也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大的推广价值。课题组成员把每堂课当成研究课来上,做到“心中有课题,课课有研究”。课前集体备课挖掘教材内涵,确定教学思路。课中和谐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素养。课后反思教学直面课堂不足,研究改进措施。课题教师每学期上两节课题研究展示课,课后教师先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再组员互动交流,最后请有经验的专家和领导做评价。如“同课异构”案例反思、课题重点问题研究反思,许多中肯的意见在反思评价中不断生成,促进了课题实践的良性循环。二、合作创新、共同提高,让课题实践开奇葩通过一年多的扎实研究,我们结合情境串教学法的基本流程,重点对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所采用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教师们以教学案例和教育故事的形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呈现出来,课题研究为我们打开了课堂教学的艺术之门,解决问题成为了数学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学策略一:动手体验,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皮亚杰说过:“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间上的”。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就忘了;看过,就明白了;做过,就理解了。特别是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让学生在课堂上亲手动一动,胜过老师一遍又一遍的讲解。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看到“水族馆的鱼类标本比虾类标本多几个?”这个问题,学生能够较快列出算式72-56。但计算的思考过程过于抽象,学生感到比较吃力。用什么方法能够得到结果呢?学生首先想到了动手摆小棒体验的方法。先拿出7个整捆的,2个单根的,也就是72,减56,要先拿出5个整捆的,也就是50,学生拆开一捆,再从单根的里面拿出6,学生在解释为什么要拆开整捆的同时,借助小棒理解了因为2根减6根不够减,所以把拆开的10根和原来的2根合起来,从12根里面减6根,最后剩下16根。再借助小棒理解笔算过程的方法。笔算时,学生知道从个位减起,2-6不够减,也就是2根小棒不能从中去掉6根,所以从十位上借一个十,也就是把7个整捆的拆开1个整捆的,和个位的2合成12,再来减6,剩下6根单根的。十位上剩下的6个十,再来减去5个十,最后剩下16。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自己发现了数位的变化情况,将笔算过程进一步形象化。学生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这样的动手体验,就容易理解笔算过程,印象深刻了。学生在摆小棍的同时,将“整捆”的小棒和十位联系起来,将“单根”的小棒和个位联系起来,把抽象的增减,变为更加直观的多少。学生在动手体验中自己发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有效掌握了动手体验这把金钥匙,思维就会更加活跃,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策略二:合作交流,提供“解决问题”的空间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假如你手中有一只苹果,我手中有一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那么你我手中仍只有一只苹果;但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合作交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对问题的不同认识和看法相互碰撞,互相启迪,各有所得。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中,在解决问题环节中进行如下设计:1根据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学生提出问题:向西飞和向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2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并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3课堂上学生是这样回答的: 生1:我是这样想的:因为53个十加31个十等于84个十,84个十是840。谁和我的方法不同?生2:我是这样想的:5个百加3个百是800,3个十加1个十是40,800加40等于840。谁和我的方法不同?生3:我是估算的。生4:我是用竖式计算的。4汇总比较,选择合适的方法请大家在小组里选择你认为最好的方法,和大家交流你的想法,最终学生归纳到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上。教师小节:大家的方法可真多!那我们今天就重点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师边说边板演: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算理完全相同。我们把数位对齐,先算个位上是00=0,再算十位上是31=4,最后算百位上是53=8,结果是840。这里教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把归纳方法的任务交给学生。每个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孩子们将独立思考、独立思维扩大拓展,先发散再聚合,提升了思维能力,合作出真知,合作拓思维,合作显成效,进而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策略三:联系生活,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功 数学因生活而产生,生活因数学而精彩。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领悟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三折扣这一课中,教师出示这样几条信息: 1“中老年服装一律对折”;2“迎接新学期图书文具全场六折”3“惊爆价:一楼皮鞋七折,有会员卡,再享受折上折九五折”。并提问,看了商家的这些信息,你明白它们的意思吗?请你选择其中的几条解释一下。学生有着丰富的购物经验,在交流中很快的理解出“一律对折”:即原价的50%。“图书文具全场六折”:即是原价的60%。教师及时补充了下面的题目,提出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还有不同的算法吗?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回答:六折优惠就是便宜了原价的40%是多少元?教师进一步追问:如果原价相同的商品打九折便宜还是打六折便宜?学生有广泛的购物体验:打九折便宜了原价的10%,打六折便宜了原价的40%,打六折的折扣力度更大一些,就更便宜。 “折上折九五折”表示在原价70%的基础上,再乘95%就是现价。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课堂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学生的心理需要才会得到了满足,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才能同步进行。学生全程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体会到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学习真有趣,如此解决问题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教学策略四:迁移应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价值美国学者波丝纳提出个体成长的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因此在解决问题以后,要引导学生对整个探究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重点是提炼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一些科学的探究方法进一步应用。如长方体的体积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1.动手操作教师提问,怎样用摆的方法求出长方体的体积?学生在摆小立方体的过程中思考发现:摆每个长方体的“总个数、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分别与这个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是相对应的。2发现规律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数据,发现规律。学生通过动笔计算,思考讨论发现了长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3验证总结我们发现的规律是否正确,还要进一步验证。学生讨论得出可以用拼、摆、数一数的方法来验证;还可以通过用测量计算的方法加以验证。最后,学生总结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4迁移应用教师追问: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怎样计算正方体的体积呢?学生有了刚才的活动经验,感受到它们的计算公式是一脉相承的,顺利的提炼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最后学生应用公式,解决了计算3个饮料箱的体积问题。案例反思: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确定解题关键,求饮料箱的体积也就是求长方体的体积,既这个长方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学生经历了数“个数”的过程,自然就感悟到“每行的个数”相当于长,“行数” 相当于宽,“层数” 相当于高,对公式的理解也就十分到位清晰了。从动手操作-发现规律-验证总结-迁移运用,学生很好地完成了“公式的推导公式的运用公式的沟通”这一过程,使得方法更为一般化,公式的应用性也就更为广泛。这样的学习方法也为后面学习圆的面积及圆柱的体积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指导。学生在回顾反思中整理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方法,使解题的过程清晰、思维条理化、精确化和概括化。学生学会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有效的应用到以后的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提升素养、全面发展,让课题实践结硕果一年来,在领导的关心帮助下,课题组成员紧扣实验课题,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课题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1.形成良好的教学策略课题组的每位老师都在边实践,边总结,边积累的过程中,扎实的走好课题研究的每一步,在不断的挑战中充实提升着自己。每位课题老师都能认真分析教材,理清知识结构网络和思想方法体系,挖掘、提炼、渗透、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机,不断迸发生命活力,构建了师生和谐、相互成长的生态课堂,提升了课堂教学实效。2.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一番红艳三春得,几多丰收汗水浇。植根于青岛版教材这方多维的沃土上,我们以本课题研究为龙头,通过课题研究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教师既是科研课题的参与者、研究者,又是教科研的直接受益者。有十多篇论文、教学设计在省、市、区比赛中获奖,有多位老师荣获“教坛新秀”、“区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朱瑞妍老师执教的市研究课获得领导的好评。李文敏老师在区优质课比赛中脱颖而出,将代表市南区参加青岛市的优质课比赛。(二)课题研究是学生发展的动力源1.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实验调查问卷表明,98%的同学喜欢数学,92%的同学在课堂上积极发言,95%的同学认为数学学习对自身的成才有很大的帮助。看来,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主动、生动、活泼、多元发展的条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经验被激活了,智力潜能被调动了,促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更深入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逐步培养了学生积极稳定的学习态度。2.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不仅能提出问题,而且能自主解决问题,特别是引发了学生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寻找问题答案的兴趣,通过对头脑里的概念、原理进行组合、加工,参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问题一旦解决,解决问题时产生的“规则”便储存下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