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_第1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_第2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_第3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_第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一、文字材料1234二、表 格1234567一、关于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论证报告 为了满足滁州市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根据我校的办学条件及师资队伍情况,拟在我校开办三年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及较强的应用能力的计算机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主要培养方向为计算机软件设计及网络管理与维护,毕业学生至少具备该两方面中的一方面的应用能力。1设置本专业的必要性 从全国范围的人才需求情况分析,设置本专业是必要的目前,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人才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紧缺人才。根据今年全国各人才市场的统计数据,计算机专业人才在各人才市场的需求量均占前三位,而其中又以软件及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最为强劲,在未来五年中,我国每年需要近百万这方面的技术人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各方面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中,大量的是从事基础性技术工作、维护工作的专业人员,而并不全是高学历人才。例如,一般的程序设计人员,即所谓的程序员或软件蓝领、软件工人,未来五年这方面的需求量约2530万人/年,国家教育部也针对这方面的需求专门推出了建立软件学院的计划以培养各种层次的软件专业人才。而就网络方面而言,从全国范围讲,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正在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网络管理与维护人员,同样根据全国各人才市场的统计数据,未来五年的需求约在20万人/年左右。根据今年东部地区人才市场的统计分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理性化,专科层次的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非常受欢迎。实际上如果非要让本科或更高层次的人才从事基础性的维护或编程工作,不仅是一种人才浪费,同时也会造成人才的不稳定,从而进一步地导致工作的不连续。 从滁州本地需求情况分析,设置本专业也是必要的我校是省属普通高校,立足皖东面向安徽省培养师范型与应用型人才。目前,滁州市正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市为目标,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提高综合竞争力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工业化战略、城镇化战略、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根据滁州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为了充分了解市场对计算机与网络方面的人才需求情况,我们对滁州市计划发展委员会、经济贸易委员会、人事局等政府部门及扬子集团、安康集团、全柴集团、天大集团等大企业进行了调查访问,同时也对数十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访问。调查表明,在未来的五年中,每年约有300多家中小企业拟开展电子商务方面的工作,建设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或者ERP系统。同时还将有近三十家政府部门拟通过网络开展电子商务方面的工作。对他们来讲,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专业人才的缺乏,对中小企业而言,本科以上的人才根本进不来,进来了也留不住,同时人才的使用成本也高。正如天大集团总经理所言:“我们的日常工作仅仅是一般性的维护与管理,一个合格的专科生足够了,当然你们培养的人必须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通过调查,我们得出结论,未来五年内,滁州市每年至少需要600多名计算机方面,特别是软件及网络方面的专业人才,而其中约70%需要的是专科层次的人才。因此,从立足皖东角度上讲,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是滁州市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急需。 从我校发展情况分析,设置本专业同样是必要的根据安徽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总思路,省教育厅已于2002年元月批准我校启动“专业本”的进程。根据教育厅总体工作布置,未来的我校皖东学院是一所多科性并向综合性发展的高等院校,师范与非师范并存,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专业将会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从学校的总体发展思路上讲,需要大力发展应用型的专业而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调整学校的学科结构上讲,也有必要大力发展应用型专业,从而进一步地完善学校的专业结构,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新需求。根据我校的发展计划,未来的五年内,信息类学科与专业将会占到学校专业总数的20%左右,学校也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师资队伍方面、实验室建设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先期工作。为此,从学校本身的发展角度考虑,也有必要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上所述,在我校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符合当前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实际,是我省及滁州市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校发展的客观需要。该专业的开设,对地方经济及我校的发展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2设置本专业的可行性 相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情况本专业拟在我校现有“计算机教育”专业及信息与教育中心的基础上开设。我校“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的最初历史可以追溯到1985年,经过十八年的发展,现已建设成为一个集教学、科研与开发为一体的教学单位。在教学方面,信息中心先后为校内有关专业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数据库理论与应用”、“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及“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课程。同时从1997年开始,信息中心还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开办了函授“计算机应用”专业(专科,学制四年)、应用型“计算机应用”专业(专科,学制三年,自考助学性质)、应用型“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专业(专科,学制三年,自考助学性质)、应用型“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学制三年,自考助学性质)。通过以上教学工作的开展,信息中心培养了一支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与应用开发能力的师资队伍。实验室的建设也具有了一定的水平。我校“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开办的三年制高等专科“计算机教育”是我校的重点发展专业,开办本专业四年来,师资队伍及教学水平均具有了长足的发展。以上先期工作的开展,为我校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及实验室保障。 专业师资情况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1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人,在读研究生6人。关于教师队伍的详细情况请见表二。通过多年的努力,本专业的教师具备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本专业的教师也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近几年来,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主编或参编教育厅组编教材4部,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5项。先后获省教育厅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另外还有部分教师参加了国外的认证培训与考试。进制我们还聘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中心主任杨寿保教授为我校客座教授,在杨教授的指导下,在办学思路及教学科研方面,我校均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方面工作的开展,为我校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备好了一支胜任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 实验设备及图书准备情况目前,我校信息中心有专门供学生上机实习用机房5个,微机310台。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有微机80台。我校于1998年建成校园网,投入运行以来,对教学和科研发挥了重大作用。另外我校物理系还建设有专门的电路技术实验室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室。以上各方面的实验室为我校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提供了物质保障。我校图书馆现有计算机类图书近4万册,中外文计算机类期刊近百种。另外,我校还新建了电子阅览室,其中计算机类电子读物近2万种。 实习基地准备情况我校与滁州市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为本专业的学生实习提供了保障。目前联系的实习基地共有三个,分别是滁州市国税局、滁州市信息中心、滁州市电信局数据分局。综上所述,我校已具备了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基本条件。3本专业的特色本专业从计算机学科的基本要求出发,本着理论够用,实践加强的原则,特别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我们认真总结了我校信息中心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多年的办学经验,同时结合国外先进的IT教学模式,将注重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加大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力度。本专业的主要特色应该有以下几点: 厚基础:为了保证培养人才的规格及适应能力,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如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厚实的数学与英语基础;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本专业的学生在面向市场,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及应用能力,因此在课程设计及教学方面,我们将特别注意加大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力度,适当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增加学生的实验与实践时间,特别是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加大学生设计性实验的教学与实验时间; 紧跟学科技术发展的最新方向:我们将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动态,及时调整应用性实践性课程的内容,保证学生学到的是最新的技术,用得上的技术。 “双师型”教师:本专业现有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有丰富的应用开发经验,都有实际的应用项目开发经历,同时也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这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保障,也符合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求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师队伍应该向“双师型”方向发展的要求。 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与培养模式:在本专业的教学中,拟借鉴国外IT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及教学方法方面做必要的改进,以保证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校已先后有4人次的教师接受了国外的认证培训。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考虑,本专业侧重培养计算机软件编程及网络管理与维护方面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1培养模式(1)专业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2)修业年限:三年。(3)学历层次:专科(4)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与网络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具备较强的应用与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应该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业务要求:本专业学生的学习重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最新应用技术,如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等。使得学生在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时,至少具备计算机软件编程或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具备一定的算法分析和编写应用程序的能力或者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 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对计算机与网络的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有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科研、教学和软件开发能力。 就业方向与范围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适合从事一般性的程序设计或网络管理与维护工作。就业范围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以企业为主。本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进一步的发展,参加“专升本”的考试,进一步的参加本科段的学习。2本专业主干课程围绕上述培养目标和业务要求,我们设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限选课程等几个方面,具体如表四所示,其中部分主干课程名称如下: 高等数学学时:168 计算机导论学时:90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学时:108 电路技术基础学时:90 数据结构学时:108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学时:108 操作系统学时:72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时:72 微机原理学时:72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学时:90 计算机网络学时:90 多媒体技术学时:543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本专业的课程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公共基础课。这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第二部分,专业基础与专业课。在本部分的课程学习中,要使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使学生对计算机有全面深入地理解,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对计算机网络有较好的理解,同时对计算机应用的其它方面也有初步的了解。第三部分,选修课。通过本部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计算机软件编程或者网络技术方面掌握一定的应用能力。本部分课程为两个系列的选修课,学生必选其中之一。本部分课程强调紧密联系技术发展与应用实际。详细课程安排参见表四。4教学时间体系结构在安排教学时间体系结构方面,充分考虑专科层次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因此适当压缩了课堂教学时间,加大了实验教学的时间比例。三、设置本专业的发展规划 1专业的课程调整与发展计划对本专业的课程调整我们拟遵循的原则是:尊重学科发展规律与教学规律,从实际需要出发,专业基础课程相对稳定,选修课程根据学科技术的发展及时调整。按此原则,专业基础课程的调整周期相对较长一些,拟三至四年一次。选修课程,将不断淘汰落后的技术课程,紧密联系市场需求,每两年时间调整一次选修课程,以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先进性与实用性。在选修课程方面,拟开设两个方向(系列)的选修课程。一个方向是计算机软件编程方面,另一个方向是网络管理与维护方面。本专业的建设目标是向省级重点专业努力,争取将其中的二至三门课程申报为省级重点课程,五至八门课程申报为校级重点课程。未来我校升本后,争取开设本科的相应专业。2教师的配备与培训计划我校一向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了办好本专业,并保证本专业有较好的发展势头,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如积极引进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加大本校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为本校年青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与锻炼机会等。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目前已初步具备了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有关这方面的详细情况请见附表。为了保证本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学校拟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进一步采取如下措施。(1)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拟订今后每年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一批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充实本专业的教师队伍。在引进时特别注重本专业教师人员结构和整体知识结构,注意学历梯度、职称梯度和年龄梯度。学校已制订了专门的人才引进计划与措施。(2)加大校内教师培养力度。对校内教师的培养以提高学历层次,提高科研与教学水平为主要目的。拟订今后每年派出1-2名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每年派出1名教师到国内重点大学做访问学者;对现有教师实施轮训制、导师制,做好中老年教师对青年教师的、帮、带工作,使青年教师尽快过教学关,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通过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优化专业学科的教师的结构,使教师更加适应本专业发展的需要。(3)聘请校外专家为兼职教授。考虑到我校的实际情况,拟聘请国内知名大学的专家担任我校的兼职教授。担任或指导部分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对我校教师进行指导,以便更快地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4)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交流。拟与省内的其它高校合作开展横向的科研项目,以便拓宽本专业教师的知识视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3实验条件的配备与建设计划我校现已基本具备了开设本专业所需的实验条件。信息中心现有微机310台及多媒体教室8个,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现有微机80台。物理系有电路技术实验室、计算机应用实验室。我校1998年建成校园网。我们将从校内资源共享的角度考虑,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实验室,发挥其效益。同时,为了进一步地做好本专业的教学工作,学校计划投资如下:2003/2004学年度投入40万元,新建一个计算机网络实验室。2004/2005学年度再投入30万元,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计算机应用实验室。四、本专业所需经费安排计划 为了搞好“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建设,确保其教学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和本专业的健康发展,在近三年内计划投入110万元资金用于本专业的建设,具体安排如下:计算机网络实验室:40万元;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室:30万元;图书资料:40万元;五、结论综上所述,我校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设置本专业的条件也已经基本具备,我们的发展计划也经过了详细地调研与论证。我们坚信在省、市各级领导的共同关心和大力技持下,在各方面专家的指导与帮助下,通过我校各方面的积极努力,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本专业建成一个合格的专业,并办出特色。 报告撰写人:陈桂林工作部门: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 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 二OO二年八月一日安徽省高等学校设置专业的基本情况简表表一设置专业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代号专 业 层 次专 科专业学制三 年专业招生面向安 徽 省计划发展规模招生数:120人/学年已有相近专业名称计算机教育(专科)、应用电子技术(专科)。专业现已配备主要实验仪器、设备,专业图书册数1. 现有微机390台,(其中信息中心310台,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80台),价值280万元;2. 校园网工程150万元,可接入Internet;计算机类图书近4万册,中外文期刊100种,电子刊物近2万种。本专业建设所需增加投入及主要项目投资1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40万元;2 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室:30万元;3 图书40万元; 所需增加投入的来源结构省教育厅专业开办费、银行贷款及学校自筹资金。专业建设申办当年经费落实情况1 学校拨款5万用于专业开办;2 学校拨款20万用于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主修专业所需实验室建设情况及发展计划1 20032004:学校投资40万建设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分两期投入);2 20042005:学校投资30万完善计算机应用实验室(与物理系共享资源)。辅修专业所需实验室建设情况及发展计划本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情况及建设计划安排已经确定滁州市国税局信息中心(下辖9个县级局及分局,可以安排40人左右)、电信局数据分局(下辖7个分局,可以安排30人左右)为实习基地。同时正在与市内相关企业联系,扩大实验基地范围。专业教师及教辅人员简明表表二(1)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最后学历及 专 业专业技术职务讲授课程名称校内在编校外聘请陈桂林男65.8本科数学副教授计算方法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组网技术郝建航男46.8本科计算机高级实验师计算机导论数据库原理及应用FOXPRO程序设计王有社男56.1本科教育技术高级实验师多媒体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倪受春男63.1本科物理教育副教授计算机网络电路技术石世忠男63.7本科物理教育副教授微机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赵生慧女70.10硕士计算机讲师人工智能导论计算机网络安全UNIX操作系统张玉萍女54.8专科计算机实验师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实验陶强男68.5专科教育技术实验师程序设计实验教育技术实验戴支祥男79.5本科计算机助教Visual C+计算机网络网络程序设计计成超男80.9本科计算机助教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计算机图形学电子商务王正山男73.1硕士计算机讲师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戴树贵男73.11硕士计算机讲师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专业教师及教辅人员简明表表二(2)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最后学历及 专 业专业技术职务讲授课程名称校内在编校外聘请陈文兰女72.7硕士计算机讲师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工程面向对象数据库周强男78.7本科物理助教电路技术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接口技术杨赵勇男77.12本科计算机助教操作系统微机原理杨传健女78.7本科计算机助教软件工程数据结构刘进军男79.10本科电子信息工程助教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布线工程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于春燕女79.5本科教育技术助教数据库程序设计计算机英语网站建设与设计徐志红女本科教育技术助教多媒体技术教育技术沙为超女本科计算机助教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李景奇男本科教育技术助教多媒体技术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带头人简明表表三(1)姓 名陈桂林行政职务信息中心主任技术职称副教授在本校工作起始时间1985.7专业学习简历1981.91985.7,安徽师范大学,数学,本科;1985.91986.7,安徽大学计算机专业助教进修班;1998.91999.7,中国科技大学,访问学者;2000.72002.7,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班。曾讲授过课程(指导实验、实习)课程名称、时间Basic语言程序设计 19871990C语言程序设计 19911995计算机基础 1995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1995计算机网络 1996计算方法 1999主要教学、科研成果1 中小规模校园网建设方案探讨,安庆师院学报,1998年第3期; 2 交换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华东治金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3 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研究,淮北煤师院,1999年第3期;4 主持省级科研课题一项:基于WEB的多媒体数据同步传输(19992002);5 主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一项: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研究,199920016 参编省统编教材一本:计算机基础教程,1999年,安徽大学出版社;7 主编省统编教材一本:Foxpro 2.5b教程,2000年,安徽大学出版社;8获省网络课件评比二等奖。建设本专业所做工作及基本思路1主持设置本专业的调研与论证工作,撰写调研报告;2主持制定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与专业发展规划;3负责专业与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4指导和负责本专业筹建工作。备注: 本科专业23人;专科专业12人。专业建设带头人简明表表三(2)姓 名郝建航行政职务副主任技术职称高级实验师在本校工作起始时间1980.2专业学习简历1964197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属材料专业学习;19781979:上海船舶研究所进修;19841985:东南大学计算机专业进修;19901991: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进修;曾讲授过课程(指导实验、实习)课程名称、时间高等数学 1980逻辑代数与计算机原理 1982程序设计 19821983,19861988数据库应用 1990主要教学、科研成果省级以上学术刊物论文2篇;编写实验指导书2种;参加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及科研项目2项;获省级教学课件评比二等奖。建设本专业所做工作及基本思路1 参与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工作;2 参与本专业实验室建设工作。备注: 本科专业23人;专科专业12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进度表表四(1)类别课程序号课 程 名 称授课时间分配考试考查每周授课时间分配合计其 中实习实践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课程理论教学课程实验教学第 1学期第 2学期第 3学期第 4学期第 5学期第 6学期公共基础课1思想品德修养3232考试22法律基础3236考试2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5454考试34形势政策100100考试1111115毛泽东思想概论3636考试26邓小平理论概论5454考试37大学语文3434考试8英 语210140考试33339体 育140140考试222210人文科学基础3434考试2小 计726726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进度表表四(2)类别课程序号课 程 名 称授课时间分配考试考查每周授课时间分配合计其 中实习实践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课程理论教学课程实验教学第 1学期第2学期第 3学期第 4学期第 5学期第 6学期主修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1计算机导论904644考试62高等数学168168考试643电路技术基础907218考试64高级语言程序设计1086444考试65计算机组成原理7272考试46汇编语言1087236考试67计算机网络基础907218考试58数据结构1087236考试69操作系统725418考试410数据库原理及应用903654考试511微机原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