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题材的分类.ppt_第1页
古典诗歌鉴赏——题材的分类.ppt_第2页
古典诗歌鉴赏——题材的分类.ppt_第3页
古典诗歌鉴赏——题材的分类.ppt_第4页
古典诗歌鉴赏——题材的分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诗歌题材分类,诗歌鉴赏之二题材,题材分类的目录,山水田园诗,离别送别诗,思乡怀远诗,征战边塞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诗,思妇闺怨诗,山水田园诗,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写景抒情类),山水田园诗源于南朝谢灵运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主题: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思想内容 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 白描 动静结合 语言特点 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离别送别诗,多情自古伤离别,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直接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间接写别情:,通过写宴席上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表现自己留恋惜别之情。,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坦陈心志的告白:,送杜少府之任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情深意长的勉励:,雨霖铃 柳永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基本主题: 依依不舍的留念; 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 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思乡怀远诗,何人不起故园情,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思乡缘由: 战乱频繁;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张继枫桥夜泊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如何表达: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抒情角度: 从已入笔、从对方入笔。,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一、二句写诗人自己,通过描述寒冬腊月、灯前抱膝独坐的冷清画面烘托诗人的思家思亲之情; 三、四句作者运用换位的写法,通过想像冬至夜深时分家人围坐灯前谈论远方的自己的情景,来表现“思家”之情,征战边塞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题材: A.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 B.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情感: A.主战思想(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意欲建功立业的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抨击主降派、讽刺当朝无能) B.反战情绪(环境的恶劣、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痛苦、思念亲人的悲伤、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颈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突出了大漠的壮丽、奇特和诗人的激昂情绪。诗人通过对大漠壮丽风光的描绘,抒发了对为国御敌守边,立功边疆的将士们崇敬之情,充满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首诗描写的场景有什么特点?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一至四句写五月的天山不见鲜花不见春色,只有大雪和思乡的杨柳曲,极写了边地苦寒的环境;五六句描写将士们苦战的情景:时间紧凑,战斗生活紧张。后两句直接抒情,表达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以前面苍凉的环境和极其雄壮的作战场景描写作铺垫,衬托了将士们的爱国激情。,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衡阳雁去:衡阳,地名(今属湖南);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阳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 燕然未勒:燕然,山名(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后汉书.窦宪传载,窦宪出击匈奴,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而还。,怀古咏史诗,千古兴亡多少事,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或感怀身世,或借古讽今,或怀古论事。 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弟子多俊才,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失败的必然:“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评击社会现实。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感情: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常用鉴赏术语: 对历史盛衰无常的慨叹 凭古吊今、怀古伤今 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借古讽今(讽当朝统治者昏庸:苛税/大兴土木/战乱/荒淫无度/无能),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抒发盛衰无常的感慨。,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抒发功业未就的感慨。,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进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慨。,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含蓄地批评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寄予了忧国伤时的感慨。,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的感慨。,咏物诗,一草一木总关情,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以物象为题;咏(题、赠、赞)+物象 形似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所处环境等 曲尽其妙 神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质。 不滞于物 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常用手法: 托物言志。象征、比喻、拟人、对比、烘托 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重点把握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直写物象,表达作者的喜好和情趣。 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所处环境 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 自身特点 不与群芳争春,粉身碎骨仍矢志不渝 作者处境 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所言之志 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和即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手法分析 托物言志,环境烘托。,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形象特点 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 不须借秋风声音自然远扬 所言之志 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 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手法分析 托物言志,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1、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2、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前两句描绘了画眉在林间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山花绚丽,树阴浓密,画眉鸟在其间宛转地鸣叫,自由地飞翔; 后两句用了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以及对个性束缚的憎恶与否定。,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悔教夫婿觅封侯,思妇闺怨诗,闺怨诗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有浓重的感伤色调,细腻的心理描写。从创作特色上说,闺怨诗从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悠长含蓄,有无尽之味。 闺怨诗分为闺怨诗、宫怨诗、征妇怨诗、商妇怨诗四类。闺怨诗都以女性为描写对象,“怨”是这类诗的基调。,古代上流社会的女子常因寂闷孤独而面临美好的春光想到自己韶华将逝,更加思念离家宦游的丈夫或天各一方的情人,所以人们就有了“女子伤春”之说(当然这个“春”可以不指季节,而指恋情)。 伤春伤别诗往往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一、产生原因,闺怨诗赏析皇权无上恩无常 男尊女卑夫为纲 别离迟暮源征商,古代的宫怨诗和闺怨诗都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 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 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二、闺怨诗所抒写的内容情感大体有: 1、抒发别离苦情、寂寞孤独。 2、描写美人迟暮的 。 3、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 4、表现对远行人的思念、牵挂 5、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的。,别离苦情,李璟的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韵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干。,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思念、牵挂,新乐府母别子 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弃妇悲苦,寄夫 唐代王驾之妻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思念、牵挂,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后悔怨恨,江南词 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宫中词 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寂寞冷清凄凉愁苦,艺术特色:,(一)浓重的感伤色调。 (二)细腻的心理描写。 (三)恰切的比兴衬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