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教育技术中运用.doc_第1页
心理学在教育技术中运用.doc_第2页
心理学在教育技术中运用.doc_第3页
心理学在教育技术中运用.doc_第4页
心理学在教育技术中运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在教育技术中的运用【摘要】:本文围绕我国以及世界心理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的主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解释说明了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心理学成果,更好地完成教育的各项任务,从而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关键词】:心理学 教育技术 教育实践 学习 运用“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起源于希腊语中的两个词“psyche”(灵魂)和“logos”(学说),意指研究灵魂的学说。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教育文化事业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教育心理学也便出现了,其实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得到交叉学科,而我们今天所讲的并非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原理在教育技术和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一、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多年来,我国心理学在认知心理学、生物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等领域中,基础与应用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心理学成果,更好地完成教育的各项任务,是教育管理工作者十分重视的问题之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型人才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教育技术的建设中必须有新的探索,运用心理学理论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模式和新方法。教育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子系统,要提教育管理工作的绩效,就必须提高教育工作中人的积极性,而积极性受众多的心理因素的影响,现代管理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管理领域,决策者、管理者通过分析并掌握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以实现对人的科学管理,促进现代管理的科学化。心理学理论主要应用于教师的管理和学生的培养管理两个方面。下面我着重讲心理学在课堂教育中的一些作用。1、 运用社会心理动力机制促进班级管理学生管理规定、班集体目标、班集体舆论和班集体规范构成了班集体的动力系统。在班集体动力系统的规范和压力下,学生常常表现出从众、服从等社会心理现象,如遵守作息制度,早上要按时起床,整理内务、出操等。从众和服从是在规范、群体的压力下发生的,它只是个人不愿被集体排斥或制裁所做出的妥协,并非自觉自愿的行动和态度的真正转变。因此,班级管理运用动力机制不应仅满足于此,要注重运用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出现模仿从同榜样的社会心理现象,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获得质的提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教育者角色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必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注重自身的言行,以班级中进步的同学为榜样,是促使学生模仿并产生认同行为的重要方法。对于青年学生来说,模仿是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出现的,他的发生完全是自觉自愿的;认同则比模仿更进一步,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一致,因此更具积极意义,能推动学生自觉、主动地向榜样学习。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行为应该给予及时的强化,激励其积极行为的经常出现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人格品质特征。2、 群体理论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高校学生组织目前还基本上是以班级(团支部)为主,班里有通过各种方法选出或教师指定的班干部,班级是高校最基本的正式群体。此外,各种经过正式注册的社团、学生选举或竞选产生的学生组织也属于正式群体。而在高校还有一些由于共同的利益或相同的兴趣、情感、爱好或关系比较密切的人形成的小群体,就称之为非正式群体。高校学生组织目前还基本上是以班级(团支部)为主,班里有通过各种方法选出或教师指定的班干部,班级是高校最基本的正式群体。此外,各种经过正式注册的社团、学生选举或竞选产生的学生组织也属于正式群体。而在高校还有一些由于共同的利益或相同的兴趣、情感、爱好或关系比较密切的人形成的小群体,就称之为非正式群体。高校是青年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和确立人生观的场所,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相比,具有自发形成、以感情为联系纽带、有自然形成的领袖人物、群体意识强和信息传递的渠道非常畅通等特性,此外还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和自卫性等。加强对现实存在却游离于正式群体之外的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无论对社会或高校而言都是必要的和有利的,对于后者则能保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学生管理的目标能稳定有序地实现。基于心理学群体的理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长江大学等高校采用合理地利用非正式群体为学生管理服务、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重视非正式群体中“领袖人物”的作用、改进和创新学生管理、提高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的向心力等办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3、 应用激励理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校教育管理的目的之一是促使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表现在良好的学习行为,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从而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应用心理学理论显得非常重要。人的需求是有层次之分的,需求层次越高,由此而引发的行为动机就越强烈。需求按其来源有主观需要和客观需要。主观需要是形成动机的决定性因素。客观需要是形成动机的外部条件。主观需要停留在较低层次的学生,其学习目标往往定位在“拿文凭”,学习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对具体的学习内容不重视,不感兴趣,而且组织律松散。目标是一种刺激,心理学称为诱因。合适的目标能够诱发人的动机,规定行为方向,具有激励作用。按照国家教育方针而制定科学的教育培养目标,明确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要求,使之具体体现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让学生能在不断的成功中逐步树立自信心,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为。对学员的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行为规范和适时的行为修正是实现成人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用丰富的情感感染他们。切实做到把自己置于学员的心理地位,才能够了解和洞悉学员思想、品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启发、帮助、激励。所以,从激励理论出发,高校管理工作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核心,从提高学生的需要层次、设置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严格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三方面入手。二、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阶梯式层次需要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按照需要程度及发生的先后顺序,像阶梯一样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当人的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开始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根据需要的内容可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为第一层次,是最低级但也是最基本的需要,人类的全部活动都建立在这一需要的基础之上。第二层次的需要是安全需要。第三层次的需要是社会需要,包括与人交往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及爱的需要。第四层次的需要为尊重需要,包括人的自尊和对他人的尊重。第五个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需要,即实现理想、抱负,发挥个人才能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在分析人的五个层次需要的同时,提出了人的需要具有主导性,即在特定的时期内,人们总有一种需要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其他需要也同时存在,但是只处于次要地位或附属地位,占主导地位的需要起着支配其他需要的作用。马斯洛的阶梯式需要理论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他关于需要主导性的论述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一理论启示我们,在学校管理中要善于抓住教职工的主导性需要,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相比,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有两点独特之处:其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提倡的学习理论,不像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那样,从验证性研究中得到原则后的推论,而多半是根据经验原则所提出观点与建议。其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提倡的学习理论,不像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那样,不是限于对片面行为的解释,就是限于对语文学习的解释,而是扩大范围对学习者个人成长历程的解释。因此,从全人教育取向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特别具有意义。以下简略介绍三位影响最大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及其学习理论的要义。 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见图7-1)。其本人的早期研究取向,是原本对动物行为有兴趣,也曾涉猎精神分析心理学。终以有感于行为主义环境论及精神分析本能论的不足,认为两大理论同样忽略了对人性存在价值的关注。马斯洛在学习理论上基本主张是,他极端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者所服膺的条件作用学习理论。他曾对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提出如下的批评:我们现在面对两种彼此极端互不相容的学习概念。我所说的其中之一是外铄的学习(指条件作用下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外铄学习是缺少个人意义的,只是对个别刺激所做的零碎反应。像这种学习,无论学到的是什么,都不是学生自己决定的,而全是教师或实验员采以下方式加诸予他的:“我要按电铃了!”或“我要开红灯了!”更重要的是“我要强化这,或强化那。”在这种情形下,学习只是外铄的,只是由外在影响加给学生的一些片段的习惯与行动而已。学生所学到的,顶多也不过像是在他口袋里装几把钥匙或几个铜钱而已。学生所学一切,对他个人的心智成长,毫无意义。(Maslow,1968,p.691)按马斯洛的主张,学习不能由外铄,只能靠内发。教师不能强制学生学习;学习的活动应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教师的任务只是辅导,学生本身自然就有学习的潜在能力。不过教师的辅导有当与不当;辅导得当,学生会因学习而成长,辅导不当,学生反倒因辅导而萎缩。马斯洛在其所著成长心理学一书中,对人类的两股潜在力量,有如下的陈述:一股是防卫的力量,该股力量的内在作用是恐惧失却安全而使个体在心理上有退缩倾向;因而使个体依恋过去,恐惧成长,担心无人支持,不求独立自主,遇事逃避现实,不敢接受挑战。另一股是进取的力量,该股力量的内在作用是促动个体本人,趋向完 美而统合的境界成长;因而使个体乐于面对世界,充满信心与朝气;而且,在心理上无内在冲突,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内心深处的自我。(Maslow,1968,pp.4546)这是马斯洛对人性的基本看法。综合此一看法以及前文引述他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批评,读者自当发现马斯洛的理论,在教育上有两点重要的涵义:其一,他不主张用外铄的方式约束学生学习;他认为学生不需刻意教导他,他生而具有内发的成长潜力。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知识,而是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选择,自行决定,他就会学到他所需要的一切。其二,马斯洛所指的人性中两股力量的说法,无异于对为教师与父母者是一种警告。因为,按他的说法,适当的教育固然可使儿童心智成长,不适当的教育反倒会断丧儿童心灵上的生机。教育的责任何其重大!三、罗杰斯在教育上的基本理念和他的学习理论.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罗杰斯所创始的人本心理治疗,在理念上是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故而又称为患者中心治疗法)。罗杰斯在教育上的主张,仍然秉持他的一贯理念,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故而罗杰斯的教育主张一向被称学生中心教育(learner-centered education)。.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罗杰斯详细解释了他所坚持的以自由为基础的自由学习(freedom to learn)的原则。人皆有其天赋的学习潜力 为教师者,必须首先认定,每个学生均各有其天赋的学习潜在能力。人类的天赋学习能力,自幼表现在对环境的探索,表现在对世界事物的好奇。只要身心正常,没有一个幼儿不是自动学会走路或说话的。除非教育方式过分不当,伤害了幼儿的好奇心,只要好奇心保存,儿童对学习活动的意愿也会永远维持。当然,学习并非没有困难,但儿童对学习上适度的困难,多能自行克服。例如儿童学习骑自行车时,忍受无数次跌伤痛苦仍能奋力不懈,就是明显的例子。学生人学校后求知动机降低,并非学生丧失了学习潜力,而是教育方式对他威胁太大,致使其无法克服困难有以致之。 教材有意义且符合学生目的者才会产生学习 教材之是否有意义,不在教材本身,而在学生对教材的知觉(看法)。如所学教材能满足他的好奇心,或是能提高他的自尊感,他自然乐于学习。此外,教材必须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因为只有增进了他的生活经验,才有助于实现他的生活目的(如升学者或就业者各有目的)。在较少威胁的教育情境下才会有效学习 学生在校求学,在心理上永远是无法完全免于威胁的。不过,此处所指的威胁,是指个人在求学过程中因种种因素所承受到的精神压力。有的学生因成绩不如人而感到威胁,有的学生因容貌不如人而感到威胁,有的学生因缺少社会能力(如拙于言辞)而感到威胁,也有的学生因家庭出身(如孤儿)而感到威胁。学生们常因威胁不能排除而感到自卑,因自卑而丧失自信自尊,终而自暴自弃。为教师者,必须充分理解每个学生的条件,尽量在教学要求上,使每个学生皆能获得成功多于失败的机会,使每个学生皆有展现其优点的机会,从而减少学校教育上的威胁气氛,以利于学生的学习。 主动自发全心投入的学习才会产生良好效果 安排学生学习,不能使用逼迫方式。逼迫式教学,不但使学生感到威胁,而且不能让他根据自己的知觉发现所学知识对自己有何意义。有效的学习只能是学生主动的自发的,而且全心投入的学习。此即为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所谓学习的自由,是指教师在安排学习活动时,只须提供学习活动的范围,让学生自由选择决定他们的方向,去探索发现结果;教师只是从旁协助,以减少阻力与挫折。只有自动自发的学习活动,才会使学生全心投人;全心投人发现问题,全心投人思考问题和寻求答案。惟其如此,才会启发学生心智,提升求知能力,培养学习兴趣,从而喜爱知识,而且将因获得成就感而更加努力。如此经历自由学习的教学活动历程,可一举三得,达到知、情、意三者并重的教育目的。 自评学习结果可养成学生独立思维与创造力。 无论是科学发明或是文艺创作,只有在充满自由的气氛中,才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此原则适用于成人生活的社会,更适用于儿童学习的环境。传统教育的教学评量,只以教师的标准做根据,学生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裁决。在传统的教学评量方式下,对成长中的学生们而言,既不能由此评量学习到如何建立评量的标准,更无法由此评量学习到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教育的目的不只是教学生知识,教学评量的目的也不只是检查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要进一步使学生学习到如何检讨自己,如何改进自己。以自由为基础的教学设计,其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学生对自由选择的学习结果,从事自我评量;除了核对答案与改正错误之外,并进一步检讨,从而做成结论以示自我负责。如此,使学生在自由气氛中学习,将有助于其独立思维与创造力的成长。 另外重视生活能力的学习以适应变动的社会,改变往昔生活单纯、知识范围狭窄,个人学得一技之长,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