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项目推进年调查汇报.doc_第1页
发改委项目推进年调查汇报.doc_第2页
发改委项目推进年调查汇报.doc_第3页
发改委项目推进年调查汇报.doc_第4页
发改委项目推进年调查汇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改委项目推进年调查汇报一、项目推进年成效明显(一)促成了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今年以来,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呈持续快速增长之势。1至4季度增幅分别为68.6%、71.5%、84.2%、60.4%位居全市第一;全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2.4亿元,高于年度投资计划30个百分点,同比增长60.4%。其中:项目完成投资19.9亿元,同比增长94.16%,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8.8%;房地产完成投资5.6亿元,同比增长46.2%,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5%。从产业投向看,一产完成投资1.16亿元,占总投资的5.16%;二产完成投资10.2亿元,占总投资的45.33%,其中工业完成投资10亿元,同比增长40.6%;三产完成投资11.03亿元,占总投资的49.02%。(二)确保了各类项目快速推进确保重点项目推进。我区进入市调度的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共49个,总投资99.3亿元,XX年计划投资6.83亿元,年度完成投资7.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4%。确保“861”项目推进。XX年我区861项目10个,今年我区纳入省调度的“861”项目14个,数量增长4个,总投资达19.08亿元,全年完成“861”项目投资2.2亿元,全额完成投资计划,同比增长33.33%。确保中央投资项目推进。中央下达我区扩大内需国债项目投资39个,涉及机电、交通、水利、农村沼气、退耕还林、社会事业等多行业72个子项目。第一批国债14个项目总投资10822万元;第二批国债项目7个总投资3277万元;第三批国债7个,总投资17265万元,已完成投资10485万元,占总投资60.7%;第四批国债项目已下达11个,总投资2536万元,已完成投资1084万元,占总投资42.74%;39个扩大内需项目均实现“三个百分百”:项目开工率100%,配套资金落实100%,整改措施落实100%。(三)形成了平台建设多点推进格局全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2.5亿元,其中:金安经济开发区完成投资1.65亿元,占计划的166.2%,上报省批准土地置换1134亩,新建成园区1.5公里;城北工业功能区一期规划面积803亩,已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9家,功能区一期土地已基本用完,二期规划面积9000亩,两条主干道明年2月可建成。中店南山科技工业园完成道口拆迁,收储土地600亩。孙岗、木厂、双河等乡镇工业功能区前期规划已完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正在展开。园区建设沿“一核、两翼”已形成多点推进的格局。(四)加快了招商引资步伐今年全区共落实引资项目176个,在建(含续建)项目220个,合同引资4910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97000万元,同比增长125.9%。在建项目中,二产(工业)项目205个,实际到位资金168000万元,占到位资金总额的85.2,工业项目占主导地位。在驻市窗口新办理登记注册的企业已达83家。(五)助推了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我区以“项目推进年”为抓手,多措并举,较好地推动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增长幅度分别为37.9%、36.4%、33.3%,全年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45.5亿元,同比增长30.4%。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5.1亿元,同比增长30%,增幅位居全市前列。全年已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4家,总数达67家。(六)打下了坚实的项目工作基础一是对上资金争取成绩显著年初确定国债等项目资金争取任务1.5亿元。全年共争取各类资金4.2亿元,其中前四批国债资金1.02亿元,非切块资金1.8亿元,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280%,为全区项目推进注入了源头活水。二是与央企对接成效初显根据省、市要求,我区抢抓机遇,进京跑部,开展与央企项目合作工作,目前,已与中粮中谷公司、中冶恩菲公司达成粮食产业发展战略合作项目、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个签约项目,总投资18亿元。中冶集团恩菲公司太阳能光伏电站、中粮肉食集团畜禽养殖基地(总投资10亿元)等一批有潜力的项目仍在积极对接之中。三是项目备案、批复双增长今年,我区项目立项数量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逆势上扬,全年平均每2天有一个项目批准实施。全年共备案项目97个,总投资22亿元(08年2亿元),同比增长11倍;核准、审批项目94个,总投资9.2亿元(08年0.6亿元),同比增长15倍,总计备案、批复186个,总投资规模31亿元。投资项目备案数量、规模双增长表明-我区民间投资热情高涨;对上争取项目数量、规模双增长可以看出-政府扩大内需政策发力有功;批准实施的项目多说明-项目推进工作取得明显效果,全区上下抓项目意识明显增强。四是项目谋划进入良性循环超额完成年初确立200亿元的项目谋划任务。1-12月份,谋划项目438个,投资规模267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32.5%。其中谋划新开工项目119个总投资35亿元,前期工作项目123个总投资58亿元,储备项目203个总投资172亿元。年度转段项目24个,其中由前期工作转段为新开工项目9个,由储备转为前期15个。切实做到:“谋划一批、申报一批、前期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五是营造了浓厚的项目工作氛围通过一年来的实践,加深了全区上下对项目工作重要的认识,建立了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了“谋项目、引项目、争项目、推项目”的工作合力,优化了项目工作环境,锻炼了干部队伍,架起了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为今后的项目推进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二、项目推进措施得力(一)谋划项目抓推进。一是立足区情谋划项目。年初对全区投资家底进行仔细摸排、综合分析,分工业、农林水、三产服务、基础设施、社会发展五大类建立了项目库,确立了70个3000万元以上重点推进项目为项目,为推进年提供了抓手。二是紧扣政策谋划项目。紧紧围绕国家扩大内需增发国债投向政策,谋划项目达300余个,并及时向上申报争取;三是围绕规划谋划项目。深入研究国家、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发展规划和国家制定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积极谋划一批牵动全局、影响深远的重大项目,为推动我区项目建设持续发展增添后劲。(二)争取项目抓推进。我们始终把项目资金争取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区领导和各部门负责同志不间断地跑省、上京,争项目,摸信息,增感情,己并成功争取各类项目资金4.2亿元,带动相关投资近5亿元,占全区项目投资(不含房地产)的35%,实施了各类分项目200余个,其中江淮大型防爆电机、四院病房大楼、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木南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农村安全饮用水、“村村通”等项目投资都在千万元以上。扩大内需项目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三)主攻招商抓推进。我区坚持招商引资主战略不动摇,成立13个招商组,多措并举抓招商,为项目推进工作提供源头活水。全年,由区领导带队外出招商就达26批次、200余人次,足迹遍布长三角、珠三角。今年我区又在沿海发达地区增设驻外招商联络处5个、设立创业者协会1个、聘请招商引资顾问6位。在新引进的176个项目中,超千万元项8个,超五千万元的项目16个,超亿元的项目6个。(四)银企对接抓推进。成立了区金融工作办公室,邀请市银监局及各商业银行来金安参观考察工业经济,密切银政企关系,先后与市农行、徽商、工行和建行等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融资近4亿元。同时,从区财政拆借3000万元资金支持企业发展,区担保中心和城投公司资本金规模增加到1亿元,积极为企业融资提供服务,为项目推进提供资金保障。(五)完善机制抓推进。建立了项目从组织、谋划、争取到推进、调度、分析、管理、考核等一整套工作机制。在组织上,成立了金安区“项目推进年”工作领导小组(金办字XX22号),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四个班子有关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在计划、谋划上,印发了金安区XX年“项目推进年”活动实施方案,分别成立工业、农林水、三产服务、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项目申报协调六个项目谋划工作小组,由区政府各位分管区长牵头,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在争取上,成立了扩大内需工作领导小组,区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分管领导亲力亲为,不间断地率队跑省跑部。在服务上,深入企业着力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建立了区领导联系帮扶重点建设项目和工业企业制度,成立28个帮扶组,对全区95个规模以上企业和重点项目进行联系帮扶,8月份又出台了金安区公务员联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管理办法。在调度上,建立重点项目定期调度制度。区项目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每月调度一次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区发改委每月开展一次投资和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区政府每季度调度一次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每半年调度一次项目推进情况。重点加强对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推进工作的监督检查,协调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主要问题。在管理上,严格落实“四个一”机制,多次组织现场督查工作;在考核上,完善项目推进工作激励机制。印发了金安区XX年度工作考评方案将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业发展、民生工程建设等工作,列入对乡、镇、街、区直各单位年度综合考评,根据项目谋划、项目申报、资金争取、项目实施完成情况评选项目推进工作先进单位;同时,修订了金安区项目(资金)工作考核奖励办法,继续对争取成功的项目补助项目工作经费。三、几点工作体会必须坚持领导推动。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把“项目推进年”和“企业服务年”作为加速金安崛起战略举措,摆在重要位置,区四个班子领导率先垂范,亲自参与联系重点项目和企业、率队招商、争取项目等具体工作,在全区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部门成员协同抓的项目推进工作合力,为项目扎实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必须强化部门联动。今年以来,区直各部门和乡镇街,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打破条块分割,建立良好的互动协调机制,在项目推进的各个环节中,同频共振,步调一致,各尽其责,效能提高,作风改进,服务优化,为加快项目推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必须调动企业参与。今年以来,在金融危机的严竣形势下,我区民营投资热情空前高涨。民间投资规模约占已完成投资的70%左右。实践证明,实行领导干部联系重点建设项目和工业企业,是调动企业参与投资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企业家的投资热情,是推进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四、项目推进存在的问题一是建设用地制约仍然突出。项目建设用地紧张、拆迁困难造成了项目落地难、开工建设难,出现了招商项目排队等土地现象。二是资金制约仍是主要矛盾。从调度的95个重点企业和项目看,融资难、资金紧张尤其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缺乏仍然是当前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同时,部分乡镇的功能区建设缺乏平台支持和融资渠道,项目建设进展缓慢。三是投资总量仍然偏小。我区投资增幅今年一直在全市居高领先,但投资完成总量只居全市第6位。客观上原因是城市建设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市,同时我区亿元以上大的投资项目太少,项目投资规模不大。招商引资数量虽多,但缺少拉动性的大项目。四是民生工程配套资金压力趋大。随着纳入民生工程管理项目的不断增多,要求区级配套资金越来越多。我区的民生工程配套资金已从XX年的1949万元增加到XX年的3895万元。由于区级财政仍然薄弱,越来越多地方配套资金使区、乡两级难以承受。五、明年项目推进工作建议明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的关键之年。(一)XX年项目工作预测总体来看,明年发展环境会有所改善,世界经济回暖复苏,国内经济增长的压力减小,政策调控的导向和重点将由保增长,转变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同时,XX年也是我区抓住“融入合肥经济圈和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大机遇,推进金安跨越式发展关键的一年。应该看到,明年我区投资将沿续今年投资高速增长的惯性,加上近年招商引资项目累积效应释放、中央扩内需项目持续推动,民间投资热情高涨等原因,全区项目推进工作将携势上行,呈现“续建项目增多、新开项目增多、竣工项目增多、大项目增多”的“四多”局面已成必然。总的来说,我区区位、资源优势更加凸现,产业基础和承接能力已初步具备,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一个加快发展、奋力赶超的金安已显端倪。(二)“六个着力”做好XX年项目推进工作一是着力推进一批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计划推进投资3000以上重点项目62个,总投资147.4亿元,年度计划安排投资15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7个,总投资37.8亿元,年度计划安排投资8.35亿元,新开工项目25个,总投资33.5亿元,年度计划安排投资6.65亿元,前期工作项目6个,总投资21.9亿元;储备项目7个,总投资47.5亿元。二是着力谋划一批超亿元重大项目:围绕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建设金安发展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金安发展规划,着力谋划合六工业走廊、市区半小时通勤圈(金安片)建设、中粮肉食养殖基地、金安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中冶太阳能光伏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形成“谋划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特别是要积极谋划与合肥经济圈基础设施规划、合肥经济圈城镇发展规划相衔接,围绕规划同筹、交通同网、科教同兴、环境同治,以及产业联动、市场联体、旅游联线、信息联通等,广泛开展合作。项目谋划要坚持交通先行,即围绕“二圈四线”,着力打造金安半小时经济圈。“二圈”即:提升改造312国道合六段等级为双向8车道,建设合六城际交通,使金安成为“合肥半小时通勤圈”地区。打通中店、孙岗、三十铺、木厂环线,打造市半小时经济圈(金安片)。“四线”即:加快区内交通建设,改造升级六毛路、李三路、吴大路(吴山-大岗头)、椿大路(椿树镇-霍山大河厂)等县际交通线。抓住合肥经济圈基础设施规划、合肥经济圈城镇发展规划编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规划为契机,争取将“二圈四线”纳入皖江城市带城市建设框架之中,获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三是着力开工一批重大建设项目。以承接产业平台建设为重中之重,主攻金安经济开发区配套基础设施及开发区入园企业建设,着力推进城北工业集中区、中店工业集中区、孙岗工业集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加快江淮电机产业园、新华畜牧产业园、汽车零部件加工产业园、工美服装加工产业园,金利国际城大市场、元和老年公寓、元一休闲山庄、花卉苗木城、木南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浙东商贸城二期等项目为切入点,为我区投资提供重点支撑项目。还有一些重大招商及期工作项目有望明年开工建设。四是着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抢抓“一圈一带”建设机遇,围绕承接产业转移这一主攻方向,重点开展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小分队招商,突出打造江淮电机产业板块,汽车配件加工产业板块,新型建材,大麻纺织深加工产业板块,服装羽绒加工产业板块和优质农产品加工六大产业板块集群,延伸产业链条,弥补产业配套和物流成本较高不足,化资源优势(包括劳动力)、产业优势、区位交通优势为经济优势。坚持领导推动、部门联动,调动企业参与,组建承接产业转移板块,主动与长三角城市联系,积极参与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分工合作,兼于江苏实施发展苏北战略,建议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向应确定为浙江、上海和广东;同时高度重视与央企对接工作,不断挖掘潜力企业和产业,扩大对接范围,提升产业承接层次;抓住春节民工返乡时机,加大对皖江城市带金安示范区建设的宣传力度,实施引凤还巢,开展全民创业,企业要借机以多种形式积极加大招骋力度,留足用工人才。积极实施开发区扩区。皖江城市带规划获国家批准实施后,相关政策含金量足,预计春节后,我区作为示范区必将迎来招商引资新高潮,特别是要争对产业转移集群化、组团化的新特点,坚持规划先行,扩大开发区到50平方公里,加强规划控制,当前,特别要抢时间做好“合六工业走廊”规划,做好大承接、大招商、大发展的准备。兼于市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门槛设为3000万元,我区经济开发区可否在综合考虑投入成本与引入资金的“性价比”上做文章,算好“成本帐”、“土地帐”、“效益帐”,科学布局并相应提高312国道两侧引资门槛。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