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供应链管理的策略_第1页
信息化供应链管理的策略_第2页
信息化供应链管理的策略_第3页
信息化供应链管理的策略_第4页
信息化供应链管理的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企业管理,方法策略1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成长型企业借力之道1赵吉斌:铁通从四方面强化经营管理 促进企业发展7贯标是企业质量管理新的起点8“萨班斯”法案对企业内容管理市场的影响9以效能监察推进企业精细管理10企业文化,名牌战略11“自觉加班”成企业文化11企业文化建设对银行业的重要作用12剑南春:民族理想与企业文化的高度统一13蒙牛企业文化带来的品牌效应16山东淄博张店区局自主创新打造特色企业文化17长庆油田:三个打造引领企业文化建设19发挥政治优势创新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19企业民主管理21潍坊市昌乐县深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21“职工民主管理大家谈”征文:浅谈企业民主22民主管理制度是企业发展和职工权益必要保障23工会在推进职工民主管理中的作用25各中央企业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26王兆国: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企业工会工作28中小企业32中小企业竞争力工程媒体联盟成立32四驾马车拉动汉沽工业 中小企业领军区域发展33中小企业信息化 难以跨越问题障碍33中小企业发展缓慢制约东北振兴35竞争力工程助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36联想扬天助攻中小企业36方正因地制宜 致力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37中小企业突围 九种思想要不得38企业的社会责任,国企监管,改革,发展信息41企业应担起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41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企业社会责任42提升企业责任竞争力45参与新农村建设是企业的社会责任45企业社会责任与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46 企业管理,方法策略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成长型企业借力之道成长型企业,近年来以其特有的高业务增长率与活跃而具有潜力的经济能力,在当前群雄并起的中国竞争市场中独树一帜、自领风骚。无论是在新兴的互联网行业,还是传统的制造业和面向大众的消费品行业,不乏新兴的成长型企业活跃身影。“十一五”以来,而随着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竞争力工程”等一系列政策的启动,利好的政策环境与普遍经济需求增长,正为中国成长型企业造就了前所未有做大、做强的机遇。 怀揣着快速成长、做大做强、永续经营的梦想,成长型企业普遍走上自主创新与艰难探索之路,以期在业务模式、企业运营、获利能力上挖掘与建设自身核心优势,而供应链信息技术的应用,正是其借力成长之道。 供应链管理之重 由于供应链管理本身覆盖面很广,不但涉及到企业本身多个部门,同时也关联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机构,因此处于不同供应链角色的企业必然有不同的供应链能力提升切入点,依据自身特点逐步建设与完善供应链核心竞争力。 以典型的提供合约制造服务的成长型企业来看,做好供应链管理所带来的利益是非常明显的。由于合约制造企业在其客户供应链中处于供应商的角色,因此如何能够与关键客户在“供”与“应”这两个关键业务上做到紧密配合,满足客户多方面的要求,对其当前业务的增长是至关重要的。归根结底来说便是要考验企业的制造能力与供应链管理能力,而供应链管理能力又特指了企业在链上的反应速度、供应成本控制与供应质量保障。 以合约制造服务非常密集的苏州及昆山地区为例,许多成长型制造企业不约而同的把供应链能力的建设,作为了提升订单量与获得新客户的有力途径。首先,在反应速度上,合约制造服务企业最注重的莫过于对客户订单的响应速度,如何尽量缩短客户下单到最终交付产品的周期是很多企业在管理提升上的重要业绩指标。在物流发达制造业供应商布局全面的大苏州地区,做到有竞争力的交付周期,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如何在VMI的模式下精确供应商供应过程,如何保证原料按照预期准时定量的产出。其次,再供应成本控制中,占极大比重的原材料采购成本是需要重点控制的部分。再次,供应质量作为一个显性可量化的指标直接影响到客户的订单意向,许多欧美采购企业在阐述为何放弃中国制造而选择其他地区更加昂贵的产品时提及,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对方能够提供产品以上更好的供应服务。仅以此观点而言,甚至于一个微小的电子产品防潮包装设计,都可能为获得客户采购认可,拿到订单而加分。 而长远来讲,当今天的成长型企业欲做成行业龙头,跨入明天的中国品牌企业之林,在战略规划中,构建供应链核心竞争力更加是一个必须时时考虑、日日耕耘的主题。纵观当前国内外如戴尔、沃尔玛等行业龙头,无不借助供应链管理创造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再提升。 供应链信息化之利 自19世纪初以来,IT系统应用为企业运营带来的巨大效益早已受到肯定,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全面信息化时代已经来到顶峰。每天,仍然有无数面临信息化抉择的企业在成本与产出间谨慎抉择,成长型企业受限于扩张压力,则更加希望能够把投入信息化的钱用在刀刃上。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片断来观察成长型企业供应链信息化的做法。 以笔者曾经调研过的一家为著名打印机厂商提供核心零组件代工服务的电子企业为例。由于企业几年的努力经营,目前已经成为其客户在中国区域最重要的零部件供应伙伴,在拥有数十条生产线每年过亿产值的状况下,准备在明年继续翻倍扩产。企业在去年早已建立了以进、销、存为核心的ERP系统,同时在接收和处理客户订单面也有较成熟的流程。但是由于未来产品品种的增加,同时客户对订单交付周期和灵活性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靠当前手工作业流程来管理,不透明的制造过程与不稳定的反应速度几乎令整个工厂都陷入救火队的境况。有鉴于此,最终企业采用了一套制造执行管理解决方案,并根据自身的需要在第一阶段选择了过程、质量控制、业务仪表盘等关键功能,同时打算在下一阶段于现场原物料管控、工艺过程改善上再做提升,继而在制造现场管理完善后向采购端信息化延伸。通过MES系统的应用一方面管理和监控了整个制造过程从而提升反应速度,一方面和企业自身ERP系统对接,提升订单处理整体效率。同时给重要客户提供了一套制造过程信息查询入口,客户的工程与质量人员能够随时登陆这个信息平台稽核制造与质量过程。这是一个典型的企业内部供应链水平改善的例子,这家企业依据自身的经营现状量体裁衣,把有限的预算投入在核心业务环节中,通过关键业务指标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确保了自身在企业间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 相比于传统制造业,中国房地产行业则拥有更多名气响亮业绩骄人的成长型企业,作为房地产行业的终端项目营销商,在创造数百亿销售额的同时,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变化,以速度取胜是其核心能力,而供应链智能类方案的应用则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上海策源置业顾问有限公司对逐鹿供应链智能解决方案的应用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数据分析系统对其多年来积累客户数据的分析,企业建立相应的销售、市场、财务、采购等数据集市,利用OLAP的技术进行横向、纵向的综合分析,把公司的运营数据转化成为高价值的可以获取的信息(或知识),为公司管理层提供决策分析和数据挖掘,进而帮助企业提高获利,增加生产力与竞争力。通过方案的应用,策源置业能够建轻松存取和分析数据的低成本高效益的数据管理决策平台,通过对市场活动费用及楼盘销售的分析,及时制定和调整市场营销策略,从而提升组织的智能和快速响应能力,快速应对多变市场。 成长型企业由于所处行业、供应链角色、发展现状的影响,供应链信息化道路各自各精彩。但总的来说,在做供应链信息化建设中,成长型企业应该秉承长远规划稳步实施的原则,将供应链信息化看成一个战略进程,分割成不同里程碑阶段,在每个阶段关注当前核心业务的优化,并逐步建立整体的信息体系,保证各个业务环节的信息畅通,最终成就敏捷、高效与灵活的IT架构。德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和法律保护的现状与启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和法律保护赴德培训考察报告为借鉴德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和法律保护的做法和经验,2006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国务院国资委政策法规局组织部分中央企业及地方国资委的有关负责同志,赴德国进行培训和考察。期间,对德国企业知识产权国际背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企业专利战略、产品侵权和专利保护、法律风险防范以及德国企业知识产权立法、司法、执法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系统了解。德国的许多做法和经验,为我国进一步推进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一、德国企业是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主体近几十年来,德国经济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德国企业有效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不断提升和保持其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进入二十一世纪,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德国政府更加致力于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政府、企业、员工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和法律保护体系,积极实施了以企业为主体、以专利为重点的知识产权战略,打造了德国奔驰、宝马、西门子、拜耳、巴斯夫等一大批世界顶级的跨国公司。在德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过程中,德国企业尤其是大企业成为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主体。据介绍,2005年德国企业在德国专利局申请专利60222件,获得授权的专利20418 件,其中13的申请来自西门子公司、奔驰公司、罗博特?博世公司、Infineon 技术公司等四家德国大企业。同期,德国企业申请的欧洲专利和国际专利,有2 /3集中在德国10家大公司,德国中小型企业则申请较少,科研院所和大学的申请比例也只占6。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德国大企业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投入。在2005年全球研发投入前十名企业中,德国奔驰公司以57.5亿英镑名列首位,西门子公司、大众公司也名列前茅。还如德国拜耳(Bayer)公司2005年重点用于生物和新材料开发的科研费用达18亿欧元。据了解,德国企业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工作主要来源于以下三大动力:一是在技术上领先的需要。德国企业普遍认为,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首先要在产品技术上取得领先优势,只有不断致力于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是其产品占领市场的需要。德国企业十分注重专利技术开发与应用,注重产品不断改进,将专利技术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许多拥有尖端技术的企业往往采用申请专利的方式占领市场。三是应对竞争对手的需要。德国企业通过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防止发明者把机密泄漏给竞争对手,从而被竞争对手模仿。同时,他们也密切关注竞争对手在产品技术上的发展,寻找竞争对手的技术空挡。总之,德国企业普遍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是着眼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他们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点加以制定和实施,其高层次和高水平的运作有效地推动了德国整个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二、德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得到国家强有力的支持德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有效开展,有赖于国家在知识产权立法、司法和行政等方面强有力的支持。(一)知识产权立法的支持德国具有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包括专利法、外观设计法、实用新型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以及雇员发明法等。作为欧盟成员国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欧盟有关知识产权的规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知识产权的主要条约和协议也适用于德国。德国十分注重根据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特点制定和调整相关法律。他们善于针对本国的强势领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同时不急于对弱势领域给予知识产权保护。例如,德国拥有世界一流的制药工业,于是他们实施了对药品的专利保护期限在20年基础上延长5年的规定;而考虑到本国软件业和商业方法上与美国的差距,他们不盲从美国,至今对计算机程序和商业方法不给予专利保护。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德国实行了适用于小发明创造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另外,德国专利法还规定了发明专利实际审查请求提出期限为7年,由于该期限长于欧洲专利公约的规定,因而有利于德国企业根据申请专利的产业化进程和前景,确定最佳的专利申请和市场保护策略。德国从立法入手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还集中体现在雇员发明法的制定和实施。企业雇员与企业之间在发明权属方面的矛盾纠纷处理历来是世界各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一大难题。德国雇员发明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该法界定了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规范了企业和雇员在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应用及收益方面的责任、义务和补偿方法。该法明确规定,企业雇员有了发明(不论职务发明还是个人发明)首先应依法告知企业,如果雇员认为发明属于个人发明,则企业有2个月的异议期。对于雇员报告的发明,企业有权选择是否申请专利。如果企业选择申请专利,则要给予雇员以一定比例的补偿(补偿标准由国家统一规定)。正是基于雇员发明法的实施,德国企业内部形成了企业和雇员双赢的创新推进机制。德国每年专利申请的90%是企业、研发机构的雇员发明,德国每百万职工创造的专利数名列世界第二位。(二)知识产权司法的支持德国知识产权司法制度努力谋求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最大化、高效化和便利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专利诉讼制度突出体现了德国知识产权司法制度的高效性。一是专利无效诉讼和专利侵权诉讼由不同法院分别审理。专利无效诉讼由专门设在慕尼黑的联邦专利法院审理,而专利侵权诉讼由德国12个州法院负责审理。二是当被告向联邦专利法院提起专利无效诉讼后,州法院的专利侵权诉讼并不当然中止。无效申请不能作为侵权案件被告的抗辩理由。三是专利侵权诉讼与侵权赔偿诉讼分开。各州法院对专利侵权进行判决后,如果构成侵权,则具体赔偿数额由原被告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应就侵权赔偿数额另案起诉。德国专利诉讼的上述特点提高了审判效率,使专利诉讼耗时短,费用相对低廉,为企业维护专利权,及时有效制止侵权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司法保障。因此,欧洲60%以上的专利侵权案选择在德国诉讼,德国杜塞尔多夫的州法院每年受理专利侵权案达500-600件。(三)行政手段上的支持德国政府对德国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的支持首先体现在重视资金投入上。德国每年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发明创新上的投入是全世界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这其中,由政府直接投入的占1/3,主要是对大学、政府科研机构和国家实验室,以及企业重大共性技术、前沿技术的发展予以支持。德国JULICH研究中心是由联邦政府投资90和北威州政府投资10共同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政府每年拨付该中心的预算达上亿欧元。CAESAR欧洲研究中心是在1991年东西德统一迁都柏林时,为了保证波恩的经济发展,利用国家专项基金设立的财团法人研究机构,基金资本达3.83亿欧元,政府每年还给予巨额资金支持。同时,德国政府还建立了鼓励发明人设立公司,促进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一系列制度。如CAESAR欧洲研究中心通过“新技术”孵化器制度,鼓励引导发明人设立公司实施专利技术,该中心为发明人提供公司法律事务服务,负责组织专利出资入股谈判、专利评估作价,联络风险投资,提供公司管理人员和经理人员,甚至为新公司提供实验室、设备出租服务。德国的科研组织机构都有专门的实验室管理、财务管理、法律事务律师或专利事务律师,主要工作就是为发明人和研究机构提供服务。此外,德国政府为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技术创新,在税收方面也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例如,CAESAR欧洲研究中心得到地方财政的优惠,其利润不用交税,得到企业的赞助也不用交税。三、德国企业知识产权组织体系(一)德国企业知识产权组织体系的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由企业法律部管理知识产权。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德国拜耳公司。拜耳公司是德国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其内部设立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隶属于公司法律部,向法律部报告工作。其职责主要包括:专利申请、对已获权的专利进行管理、处理知识产权纠纷、业务上与各级专利法院和联邦的联系、技术合作与技术许可、组织许可谈判并签订有关知识产权的合同等。前不久,拜耳公司收购了柏林的先令公司,由于原先令公司知识产权工作隶属于研发部,所以目前拜耳公司正在考虑将先令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也统一到公司法律部之下。 第二种模式是由公司研发部门负责管理知识产权。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先正达公司。先正达公司是以销售农药和种子为主的欧洲著名跨国公司,其知识产权部隶属于公司研发部,共有73名工作人员,其中13人负责商标事务,60人负责专利事务,分别在瑞士总部、美国公司和英国公司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这些工作人员均由公司知识产权部统一聘用并考核。第三种模式是由公司法律部和研发部共同管理知识产权。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德国汉高公司。汉高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公司总部,公司设有商标域名部和专利部,其中商标域名部隶属于公司法律部,专利部隶属于公司研发部。因美国专利法律的特殊性,汉高公司在美国公司设有专利部,直接向德国总部的专利部汇报工作。(二)德国企业知识产权组织体系的趋势和特点德国企业知识产权组织体系的三种模式虽然各具特色,但总体来说呈现出两个共同趋势和特点。第一,知识产权组织体系趋于集中统一。这种集中管理的组织体系,有利于德国跨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在世界各地得以统一实施,保证通过知识产权的优势取得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有利于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避免重复研发、重复注册商标,节约经费。如德国奔驰公司的知识产权工作以前分属于各部门管理,随着知识经济和市场竞争的发展,该公司于1996年成立了独立的知识产权部,配备有160名工作人员。奔驰公司虽然在许多子公司和分公司设有研发部,但知识产权部直接设在了公司总部。第二,知识产权组织体系的配置注重发挥法律部门的作用。德国大企业的知识产权机构均配备有相当数量的专业法律人员;数量居多的中小型企业虽然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组织机构,也都有专门的律师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服务。生产、营销和研发机构十分注重在知识产权方面与企业法律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四、德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重点德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重点围绕企业经营发展的总体战略,在知识产权的管理职能、评价体系、产学研合作、成果应用和产业化、员工培训和奖励等方面均形成了比较完善、富有成效的制度规范。德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重点具体表现在:第一,德国企业围绕自身发展战略,制定了明确的知识产权战略和指导方针。德国企业并不把知识产权战略作为独立或孤立的战略去研究,而是将其作为企业整体战略的一部分加以综合系统的考虑,并根据企业所在的行业特点,确定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如德国奔驰的专利战略注重汽车制动系统的研发及申请专利,德国汉高公司则将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放在商标的注册和保护上。为了保证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效实施,德国企业还普遍制定了明确的知识产权管理指导方针。如拜耳公司制定的知识产权管理指导方针:一是要积极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以增加价值;二是知识产权管理要构建全球化的结构;三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和方向要以全球商业战略为导向;四是企业知识产权要作为战略上重要的无形资产来管理;五是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是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六是要注重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专业人员的发展。第二,德国企业注重落实其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职责,并形成了内部高效的沟通渠道。德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职责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专利情报管理,创新发明的挖掘,申请专利,订立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管理专利权,商标等其他知识产权的综合管理,知识产权纠纷处理,发明奖励,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对知识产权的评价管理,对外沟通交流,对涉密文件的管理,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等。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德国企业内部普遍形成了高效的沟通渠道,并突出表现在:一是企业总部设有知识产权文献数据库,实现内部数据沟通和信息共享,避免重复研究。二是知识产权管理、研发、生产、销售和法律部门之间经常沟通交流,各部门均十分重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执行。三是企业子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定期向总部进行业务报告或专题报告,形成了制度。第三,德国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的合作与互补,促进知识产权成果的应用及产业化和市场化。德国企业根据自身技术创新和发展需要,注意招聘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作为雇员,或在高校、科研机构设立研究中心、实验室,提供科研项目和经费,进行关键领域或者核心技术的专题研发。对于科研机构已经开发并且取得了专利的技术成果,企业注意多方评估,凡具有市场潜在价值的,就果断向科研机构购买专利技术或专利许可,直接用于生产应用,利用企业自身的条件,尽快将专利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在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形成了研发和产业化的良性循环机制。第四,德国企业具有科学的知识产权申请评估体系。德国企业对研究成果进行价值评估,以最合理的成本,选择最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一项研究成果在申请专利之前,企业要先进行价值评估。根据价值大小,选择是否公开、是自用还是许可别人使用、是申请专利还是作为商业秘密加以保护。在获得专利授权后,企业则要适时评估每项专利的价值,如果有价值就每年按时缴费维持,没有价值就定期放弃。凡具有巨大价值或者涉及企业核心利益、技术公开后其他竞争者很容易掌握、而本企业又难以维权的,德国企业往往将其作为商业秘密加以严格保护;如果对一项发明创造企业难以有效保密的,他们则及时申请专利。第五,德国企业重视员工教育和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培养。据德国企业介绍,每一名员工进入企业时,都必须接受知识产权方面的培训,包括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文件管理及保密规定,知识产权发明、申请、应用、维权程序和途径等。员工经过教育培训,逐步形成自觉遵守法律制度和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强烈意识。不少德国企业还注意培养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对技术、法律人员定期进行跨学科轮训,或派员去专利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高校学习,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员工参加专利律师资格考试,以此培养企业自己的具有理工科背景、技术与法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五、几点启示此次赴德培训考察,收获颇丰。我们深切感到,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和法律保护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给企业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和战略任务。当今世界知识产权竞争已成为市场竞争、资源竞争的焦点,它一方面使企业生存发展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参加市场竞争提供了新的手段、开辟了新的途径。因此,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普遍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关注。借鉴德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经验与做法,结合国务院国资委牵头负责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和管理指南”研究专题的阶段性成果,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一)树立知识产权战略观,是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最重要的思想基础。这次在德国的培训考察,无论是和德国企业界的交流学习,还是与政府部门、法院、协会和律师事务所的沟通座谈,我们都能明显感受到德国整个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知识产权战略观。国家从立法、司法、行政等方面鼓励自主创新,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双赢的知识产权推进机制,研究机构的知识产权成果能迅速实现产业化以及企业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等,各个方面均表现出德国全社会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知识产权战略意识。借鉴德国经验,我国企业作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重要主体,不仅要积极创造知识产权,而且更要有长远的知识产权战略。从国家战略和知识产权全局来看,这首先不是哪一个企业、部门或者地区的事,而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要把创新、应用、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作为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来考虑。要通过立法、司法、政策等多方面的引导,支持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立法,是推进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最紧迫的外部条件。德国十分注重根据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特点制定和调整相关法律,其所建立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注重保护汽车、机械制造、电子、生物制药等德国强势产业;同时善于利用知识产权立法手段,合理解决企业与雇员之间所存在的有关发明权属的突出矛盾。以此为借鉴,我国知识产权立法在坚持立足国情时,应该特别强调要符合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和水平,谨防不切实际的趋前或滞后。同时,借鉴德国雇员发明法的立法经验,应该抓紧研究制定规范我国企业与员工之间发明权属关系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鼓励我国企业员工发明创造的立法。(三)突出大企业在实施我国知识产权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是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的关键。德国国家竞争力首先表现在其培育了一大批以奔驰、宝马、西门子、拜耳、巴斯夫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大企业。这些大企业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及其规则,构筑起在本行业研发、生产、销售的国际领先地位,形成了德国企业在汽车、机械制造、电子、生物制药等重要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并获取了巨额利润。德国的做法启发我们,当前推进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必须突出重点。要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股份制改造,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和竞争主体,从而增强自主创新的原动力。要紧紧围绕迅速提高我国整体的国家竞争能力这个大的目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着重提高我国大企业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使我国一批骨干大企业率先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进而尽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群,加快推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四)重视企业知识产权的行业特点,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德国企业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各具特色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此为借鉴,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也要防止“一刀切”。要针对不同行业市场竞争的不同需要,指导企业优化内部知识产权资源结构,构建适合本企业自身发展实际需要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在我们正在进行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和管理指南专题研究中,要加强对不同行业需求的研究,使企业能够根据其所在不同行业以及不同的经营领域和经营重点,采取不同的、能有效发挥实际作用的管理策略,从而真正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五)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是实现无形资产价值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德国企业不论采取什么样的知识产权组织架构,其内部知识产权管理流程均十分注重法律部门的参与。从科研开发、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到知识产权的评估、管理和保护等各个环节,有关职能部门都强调与法律部门的沟通,重视从法律角度论证工作的合法性和可行性,自觉地把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的法律要求具体落实到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各个方面。有鉴于此,我国企业在推进知识产权工作时,也应该重视把握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以及国际国内有关法律、政策的变化,建立一整套科学合规的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流程,将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与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要做好知识产权的纠纷预防和纠纷处理工作,通过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学会规避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知识产权风险,推动企业有效运用知识产权法律手段,增强处理知识产权纠纷的应对能力。(六)培养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是落实企业知识产权战略重要的组织保证。德国著名大企业都把建设一支知识产权管理专业队伍作为公司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对员工的知识产权教育培训作为公司员工培训的重要内容。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匮乏,知识产权教育培训水平不高,严重制约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建立良好的知识产权信息渠道,开阔视野,全面提高我国企业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和专业素质。要通过“一般人员加强培训、骨干人员重点培养”等企业内外结合的方式,加快培养一批懂技术、懂法律、懂管理且熟悉国际规则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和管理指南专题研究完成以后,要适时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以落实专题研究成果为契机,加快提高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 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土 如果您不是在 . 网站下载此资料的, 不要随意相信. 请访问., 加入 .必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成可编辑的doc或ppt格式 2006-7-24 新闻中心赵吉斌:铁通从四方面强化经营管理 促进企业发展7月11日至14日,中国铁通董事长赵吉斌一行到河南铁通调研。赵吉斌在听取了河南铁通总经理李树才的工作汇报和商丘分公司、洛阳铁道通信中心的工资制度改革汇报后,充分肯定了河南铁通在开拓经营、强化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他强调,中国铁通要从增强战略执行力,抓好两个市场的经营工作等四个方面入手,强化经营管理,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赵吉斌强调,中国铁通必须从四个方面强化管理:一要增强战略执行力,抓好两个市场的经营工作。在社会电信市场经营工作中,要细分客户市场,以服务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为契机,抓新业务,抓大客户,提高单机产出,巩固数据业务快速发展态势,努力增加社会电信市场经营收入。要深度挖掘铁路专网通信市场,根据铁路生产力布局调整后,基层单位管理跨度大的实际和铁路信息化建设需要,既要加强同铁路局机关有关业务部门的联系,又要主动加强同铁路基层单位的沟通,跟踪了解铁路基层单位对信息化服务的需求,提供相关信息化服务产品,在提升铁路基层单位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同时,促进公司专网通信市场的发展。二要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回报率。要加强资源管理,发挥存量资产在扩大规模和提高市场份额方面的作用,提高资产报酬率,增强公司在社会电信市场的竞争能力。三要加强管理,深化改革。要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在保证开源的前提下,提高成本控制水平。要处理好自营和代理的关系,规范代理渠道、完善代理机制,省公司、基层单位两级领导班子要定期研究财务管理工作,重点抓好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回款率,保证现金流。要对有关数据认真进行比较分析,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要从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入手,健全完善减员提效工作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要研究铁路改革发展新形势,进一步深化铁路专网维修体制改革。四是要以开拓市场、增收创效为第一要务,落实中国铁通“四整顿”有关要求,精简机关,充实经营和维护一线,并根据“岗位工资看素质,绩效工资看贡献”的原则,定标定量,以促进经营、保证安全和服务质量为出发点,合理拉开工资分配档次,保证考核分配公平、公正、公开,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集团公司全面推广工资制度积累有益经验。赵吉斌希望河南铁通立足中部省分公司的定位,结合河南省情,抓好社会和铁路两个市场的经营管理工作,在实现收支平衡上下功夫,提高盈利能力,争取成为自负盈亏的子公司。人民邮电报 2006年07月24日贯标是企业质量管理新的起点 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下称标准)诞生于市场经济环境,是经济发达国家企业科学管理经验的总结。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推行质量管理,通过体系贯标与认证,企业能够找到一条加快经营机制转换、强化技术标准与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效途径,并证实其能力满足顾客的要求,能够提供合格的产品(服务)。笔者通过三门峡烟区开展烟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实践,对烟区通过认证后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提一些自己的意见。三门峡烟区在烟叶的生产、收购和经营环节全面推行了烟叶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三年的实践,行业干部职工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态度进一步端正,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开展工作正在成为行业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但也有一些人对质量管理认证工作的作用不太了解,认识不到位;有的人对质量管理缺乏激情:“一证在手,别无它求”。我认为,认证贯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层次变革,绝非轻而易举之事,必须花大力气,下大工夫。要搞好贯标,特别是要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并持续有效,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同样的贯标工作,有时结果会不一样,关键在于对这项工作的认识程度,一方面我们不能盲目地夸大认证证书的作用,取得证书就应该有市场,这是不正确的看法;另一方面也不能否认贯标认证工作对市场和管理的作用,ISO9000标准是一个好经,就看你如何去念。我认为,我们付出的越多,下的功夫越深,能够得到的回报和效果就会更多、更好。2005年9月,三门峡烟叶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国家权威机构的认证,获得了认证证书,肯定了三门峡烟叶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建立、体系运行是有效的,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具有预防和纠正的能力和机制。那么应如何保持企业在获得质量管理认证后体系能够实施、保持、不断改进和持续有效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保持质量管理认证的有效性:发挥领导作用,加强机制建设。在2000版ISO9000标准中,领导作用是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之一。领导者在组织的管理活动中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领导层中的最高管理者又在领导层中起着决策核心的作用。任何一项工作,领导不重视,很难抓实做好,很难取得成效。俗话说,响鼓还要重锤敲,其深刻内涵发人深思。烟草企业的“一把手”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负全责,亲自抓,亲自安排,亲自部署,亲自督查,亲自考核,要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工作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推进质量建设,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意识是企业的灵魂。随着烟叶市场形式的变化,市场对烟叶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烟草企业必须把质量作为核心,推进科技兴烟的战略,提升烟叶内外在品质,积极探索走一条靠质量求信誉,靠信誉求市场,靠市场求发展的质量兴企之路。营造企业质量文化,大力开展质量再教育。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质量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质量管理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也是企业干部职工为实现质量目标和方针所自觉遵循的共同价值观。在烟草企业中大力开展质量再教育,构建现代企业的管理文化,营造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和质量文化,对推动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更有利于领导发挥作用,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使企业更有效地贯彻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实施烟叶质量管理体系。在客户中塑造企业的质量形象。在客户中塑造良好的企业质量形象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企业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源。信誉是质量的延伸,烟草企业要把维护产品信誉贯穿于烟叶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切实增强诚信意识,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和短期行为,严格自律,规范经营,领导到员工要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地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市场信誉。加强内部审核,做好管理评审。根据标准的要求,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其有效运行的关键是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企业开展内部审核,对于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保持和改进,是最为基本的保障。管理评审是标准对企业最高管理者提出的重要活动之一,是企业最高管理者为了解、促进、改进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主动行为,是实施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是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整体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之一,是发现质量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并进行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最高管理者可以通过管理评审全面检查和评价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质量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找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需要提高和改进的方面和环节,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只有加强内部审核,做好管理评审,给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注入动力,才能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坚持“四个结合”工作思路,对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标准始终坚持和突出不断进行质量管理改进的思想,强调“质量管理体系旨在通过建立这种体系,对体系进行持续改进以及预防不合格来满足顾客要求,从而使顾客满意。”在烟草企业建立和推广烟叶质量管理体系,必须贯彻落实“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导入与培训相结合,持续改进与自我提高相结合”的工作思路,不断总结经验,查找和分析问题,不断修订完善体系的程序文件、三级文件和操作规程,缩短质量文件与标准要求之间的距离,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和持续有效实施。 大食品网 2006/07/24 “萨班斯”法案对企业内容管理市场的影响摘要:以“萨班斯法案”为代表的法规遵从对企业的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相当大程度的促进了企业内容管理(ECM)市场的迅速增长。计世资讯(CCW Research)对ECM的定义如下2006年7月15日是“萨班斯法案”对海外公司和中小型美国公司最后生效的期限,目前,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做最后冲刺。从而使得“萨班斯法案”与“法规遵从”更多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所谓“萨班斯法案”,是指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上市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其中最为严格的第404条款规定:所有在美上市企业都要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其中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以及监督5个部分。而且,法案对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活动的记录作了许多详细而严格的细节上的规定。在信息管理方面,萨班斯法案强调了三个核心内容:即信息的完整性,信息的保密性和要求信息能够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格式被访问;明确规定了包括对信息保护、信息准确跟踪、信息长期保存的要求。萨班斯法案出台后,法国和日本也都先后出台了类似的新法规强化监管。以“萨班斯法案”为代表的法规遵从对企业的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相当大程度的促进了企业内容管理(ECM)市场的迅速增长。计世资讯(CCW Research)对ECM的定义如下:ECM是协助组织实现内容的创建、储存、分享、应用、归档/更新的一种工具或一套工具的组合,管理的内容包括文本、图形图像、Web页面、业务文档、数据库、表单、视频、声音文件等。计世资讯(CCW Research)认为,目前ECM 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首先,ECM在国内市场规模很小,2005年的市场规模仅为9.5亿元人民币。此外,用户对ECM的认知较弱,而且,目前中国的法律体系中,在企业内容管理、内部控制的相关法律规定中,几乎没有对电子文档管理、记录管理的强制性规定,ECM的发展缺少法规遵从的推动。计世资讯(CCW Research)分析认为,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企业来说,类似“萨班斯法案”的法规遵从要求目前还比较遥远,但毫无疑问,实现法规遵从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并且,就在 “萨班斯法案”生效的7月15日,由财政部牵头发起,证监会、国资委共同参与成立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正式在北京成立,这预示着中国企业也即将面对一部类似美国萨班斯法案的标准体系。计世资讯(CCW Research)预测,在业务需求和电子文档归档要求的驱动下,在国际法规遵从要求和国内相关法规出台的促进下,中国企业内容管理的应用市场将在未来5年内迅速增长,20052010年中国用户在ECM方面投入的复合增长速度将达到20%以上。天极调查中心 2006-07-24 以效能监察推进企业精细管理 效能监察是强化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纪检监察工作服从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大局、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今年是指挥部实施“精细管理”活动的基础年,作为指挥部监督部门之一,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紧紧围绕“精细管理年”活动目标,以效能监察为手段,强化监督监察,堵塞管理漏洞,规范经营行为,促进企业管理人员廉洁从业,保证政令畅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指挥部监察处处长张学广说,今年效能监察的重点有七个方面。 一是对年以来企业生产经营中自用资源油品、煤、电、气、水等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使各单位逐步改变粗放管理模式,制订挖潜增效、节能降耗措施,提高企业自用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强化员工的节约意识,为建设节约型企业奠定基础。 二是对年以来已经销账的不良资产的处置情况进行检查,对失职渎职造成资产损失的,要根据损失大小,依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予以追究,以此提高资产管理效益,规范不良资产处置管理工作。 三是对年以前由企业财务列支的国内项目、国外项目、车辆、设备等各类财产险、人身险的商业保险投保工作进行规范,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高风险防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四是督促检查、协调配合指挥部有关单位对年以前的应收工程款、产品销售款、企业债权、对外投资、对外借款、个人欠款等款项进行全面彻底清理,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使资金尽快回笼,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 五是加强指挥部重点工程项目监督,全程跟踪、检查乙烷回收工程建设、基地九区住宅工程建设,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防止违纪问题发生,确保指挥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优质安全、廉洁高效进行。 六是对各单位、各部门在年国际、国内工程建设项目、货物采购活动中,遵守和执行集团公司、指挥部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市场管理等相关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进一步规范招投标行为,增强制度执行力。 七是建立和完善指挥部商业保险投保管理规定、不良资产处置管理及责任追究办法等相关内控管理制度,认真落实集团公司监察部制定下发的效能监察工作规范(手册)、效能监察评价办法等规章制度,适时召开效能监察工作建设推进会,进一步推进效能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 张学广说,要做好以上工作,需要指挥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各单位领导要充分认识效能监察在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对效能监察工作的组织领导。在抓好指挥部统一安排监察项目的同时,要立足本单位实际,针对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自主立项,开展专项检查,扩大效能监察的覆盖面。要按照效能监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日常工作联系,定期反馈监督情况,做到信息资源共享,职能优势互补,共同做好监督检查和管理工作,形成大监督的工作格局,稳步提升指挥部精细化管理水平。 吐哈石油报 2006-07-24 企业文化,名牌战略“自觉加班”成企业文化 金陵晚报记者朱锐金陵晚报报道喜庆的海报、鼓动人心的演讲江宁区一家IT企业近年来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这时候企业领导决定好好庆祝一番,在庆祝会和宣传海报上“职工主动加班创造业绩”赫然成为了企业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大加宣传。 职工平时的辛勤劳动得到肯定,大家第一反应都是欢心鼓舞,可回头一想,天天加班并非自愿,完全是企业偷换了加班概念造成的,一旦加班成了“企业文化”,以后还不就像吃饭一样顺理成章,不加班反而不是好员工了?企业:是凝聚力的表现现在网络上不少上班族用“吃得比猪少,干得比牛多,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来自嘲。同时,更表达了一种对疲劳工作的不满。用他们的话说“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要企业员工不加班简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而企业对于职工“自愿加班”却自有想法,南京某民营IT企业要求员工每月加班时间不少于40个小时,员工不得不每天自觉加班,否则饭碗难保。而公司方面则认为延时加班不能从单方面来看,高强度工作与高福利和待遇直接挂钩。作为员工,既然选择了这种职业,就要拥有适应的能力,优胜劣汰是市场的规律。记者采访中还发现,一些企业将加班文化作为企业文化进行宣传也有自己的用意。“企业不会强迫员工加班,但是对于员工这种自觉加班的行为我们也很肯定,因为这是员工对企业奉献精神和凝聚力的体现。员工真正把企业当成了家,愿意跟企业同步发展。”职工:不加班完不成任务“说是不强制加班,实际工作做不完必须加班。说是不提倡加班,实际不加班就别想有升职的机会。所谓员工自觉加班只是企业偷换了概念而已。可你不按潜规则办事,饭碗就难保。”在江苏某设计院工作的李先生跟记者抱怨。他表示,现在很多企业都和他们单位一样并不会明说要加班,而是规定了员工一定的工作量并要求限时完成。而按正常的8小时工作时间是根本做不完的,只能占用自己工作外的时间来做,“自觉加班”就是这么产生的,而这样的加班多数没有报酬。他认为,这种方式是变相加班,比直接让员工加班更恶劣,不仅逃避付加班费,而且是对员工的一种不尊重。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