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变形计算》PPT课件.ppt_第1页
《地基变形计算》PPT课件.ppt_第2页
《地基变形计算》PPT课件.ppt_第3页
《地基变形计算》PPT课件.ppt_第4页
《地基变形计算》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地基变形计算,对于土体来讲,最常见的变形问题可以用最简单的状态进行模拟:排水状态(饱和土)、不排水排水状态(非饱和土)。,3.1 土的变形特征的基本概念 压缩性大 三相组成,具有碎散性,因而土的压缩性比其它连续介质材料如钢材、混凝土大得多。 压缩变形产生的外因 1)建筑物的荷载作用 2)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 3)基底土层扰动 4)振动影响,产生振陷 5)温度变化,产生冻融 6)浸水下沉,3.2 弹性力学的方法计算最终沉降量 按布辛奈斯克公式计算:,在计算集中力的基础上,按叠加原理,计算其它荷载分布的沉降。,压缩变形产生的内因 1)固体矿物本身压缩,极小,物理学上有意义 2)液相水的压缩,在p=100600kPa的作用下,不计 3)气相的压缩,水与气体被挤出,饱和为排水过程 蠕变的影响 土体为弹塑性体,3.3 压缩试验(固结试验) 土体在侧限的条件下,只能产生竖向变形;在土体表面上作用着大面积荷载时,适用于该假设。,3.3.1 试验仪器 3.3.2 试验方法,实际上相当于h与作用荷载的宽度b相比趋于0。,3.3.3 试验原理 设在荷载p1的作用下,土样稳定后的高度为H1,孔隙比为e1;在p2下,稳定高度H2,孔隙比e2。,由仪器上按装百分表可测出H的大小。 由于假设固体颗粒的体积不变,有; H1/(1+e1)=H2/(1+e2)=(H1- H)/ (1+e2) 变化上式得: e2 = e1 -e= e1 - H/ H1* (1+e1) 变换成一般形式:ei+1 = ei - H/ Hi* (1+ei),根据上式,即可得到每级荷载作用下稳定后的孔隙比,绘制压缩曲线ep曲线,3.3.4 压缩系数 在ep曲线上取二个应力状态,即:p1、p2,对于的孔隙比为e1、e2,定义: a 1-2= (e1-e2)/( p1-p2),式中 a 1-2称为第一应力状态到第二应力状态的压 缩系数。对于同一土样,其是一变量。 物理意义 把第一应力状态到第二应力状态的变形路径从曲线简化为了直线, a 1-2为该直线的斜率。实际上把弹塑性变形简化为了弹性变形了。,3.3.5 压缩模量 Es(MPa) Es12 = p/(H/H1 )=(1+e1 )/ a 1-2,3.3.6 压缩指数Cc 根据压缩试验成果,绘制elgp曲线,它的后半段接近直线,其斜率Cc称为土的压缩指数,以便于应用。,地基土按a 1-2分类 当取第一应力状态为100kPa,第二应力状态为200kPa时,根据(GB50007)规范按下列标准分类: 压缩性分类 低压缩性土 中等压缩性土 高压缩性土 a 1-2/MPa-1 a 1-2 0.1 0.1 a 1-2 0.5 a 1-2 0.5,Cc=(e1-e2)/(lg p1-lgp2)= (e1-e2)/lg( p1/p2),3.5.7 土的回弹曲线和再压缩曲线,3.4 载荷试验,载荷试验是最常用的一种地基土或基桩的原位试验方法。其主要用于确定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或基桩的承载力及压缩模量。 3.4.1 试验设备 反力装置 地锚法:以若干个地锚作为反力装置; 堆载法:以铁块、砼块放置在承载台上作为反力: 锚桩法:把加压架固定在基桩上作为反力。,加压装置,记录装置 百分表、位移传感器等。记录仪表。 承载板(圆形或方形) 0.25或0.5m2。 3.4.2 试验方法 试坑的大小 不小于承压板直径的3倍。 加荷等级 不少于8级,最大加荷不小于设计荷载的2倍。第一级荷载可加等级荷载的2倍。 试验方法 快速法 :2h加一级荷载,共加8级; 稳定法;连续2 h的S0.1mm/h后开始加下级荷载。,3.4.3 终止试验的条件 地基土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1)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侧向挤出; (2)沉降急剧增大,P-S曲线出现陡降段; (3)24h内,沉降随时间近等速或加速发展; (4)s/b0.06;s/b 1/12。 当满足前三种情况之一时,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3.4.4 载荷试验曲线及应用 承载力特征值fak的确定: (1)拐点法 按比例界限取值; (2)相对沉降法 按s/d取值。,缓变形曲线fak不能按以上二种方法确定时,当承压板的面积为0.250.50m2,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能大于最大加载的二倍。,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载荷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确定地基的变形模量E0 1)定义 地基土在无侧限条件下单轴受压时的应力与应变之比。 2)计算公式 利用布辛奈斯克公式,经积分可得均布荷载下地基沉降公式(司开普顿法,瞬时沉降): S=(1-2)pb/E0 式中 S 、p直线段上某点的变形与应力; 沉降系数,刚性园板 =0.88,刚性方 板 =0.79; b 承压板的直径或边长。,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K0和泊松比经验值,3.5 压缩模量ES与变形模量E0的关系,在压缩试验中,土样处于不允许侧向膨胀的条件下,即:侧向应变x= y=0,据的定义: x= y=K0z (1);z z/ ES (2) 由广义胡克定律 : x = x / E0 / E0 *(y + z)0 (3) 把(1)式代入(3)式得: K0 = /(1- ) (4) 把(3)式转换为z的形式,并把(2)式代入,得: E0 =1-22/(1- ) ES ES 理论关系,与土样扰动、加荷速率、稳定标准等等有关。,3.6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 地基土层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不断地产生压缩,直至压缩稳定后地基表面的沉降量称为地基的最终的沉降量。,3.6.1 分层总和法 计算原理 先将地基分为n个土层,各土层的厚度分别为:h1,h2,hi,hn。计算每层土的压缩量S1,S2,Si,Sn。然后累加起来即为总的地基沉降量。 S= Si,几点假设 1) 地基土为一均匀、各相同性的半无限空间弹性体。可用弹性理论方法计算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2) 地基沉降量计算的部位,以基础中心点o下土柱所受附加应力z,进行计算。o点下的z最大。 3) 地基土的变形条件,为侧限条件。可以使用压缩试验的试验指标a和Es进行计算。 4) 沉降计算深度,理论上应计算到无限深,在工程中计算至某一深度Zn即可。称为压缩层厚度,在其以下土层中附加应力已非常地小,沉降对工程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计算公式的建立 首先按比例画出基础剖面图和地基土层分布剖面图。,分层 按天然地层的界面首先分为若干大层,再把所有的大层分为n个计算层,并保证hi0.4b。 确定Zn 一般土:z 0.2 cz 软 土:z0.1 cz 计算各层中点的应力 z i=ip0 czi= Zi,计算沉降 p1= czi,p2= czi + z i ,查e1、e2。,地基的沉降量 S = Si 例题,3.6.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法,经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发现,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的结果存在以下问题: 中等压缩性地基,计算值与实测值相近; 软弱地基,计算值小于实测值,最多相差40; 坚实地基,计算值远大于实测值,最多相差5倍。 产生的原因 几点假设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 土的压缩性指标的代表性、取土的技术及试验的精度多存在问题; 未考虑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规范法的实质 引入一平均附加应力系数,简化的分层总和法的计算繁琐的问题;根据大量的建筑物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引入一经验系数,使计算值与实测值相符。,计算公式,令:面积(红色绿色)A 则:A zdz=p0 dz,引入一系数 则: dz/Z 上式指明 是深度Z范围内附加应力系数的平均值,所以称其为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第i层的沉降量: Si=(AiAi-1)/Esi=p0/ Esi *( iZi- i-1Zi-1) 总计算沉降量: S= Si,压缩层厚度Zn 的确定 以Zn为底面向上取 Z ,当 Z的沉降满足: Si0.025S 就把该Zn作为压缩层厚度。 Z按下表取值。,计算厚度 Z的取值,规范规定 当无相邻荷载影响,b=130m时,基础中点的地基变形计算深度也可按下式简化计算: Zn=b(2.5-0.4lnb),在计算深度范围内存在基岩时, Zn可取至基岩表面;当存在较厚的坚硬粘性土层,其孔隙比小于0.5、压缩模量大于50MPa,或存在较厚的密实砂卵石层,其压缩模量大于80MPa时, Zn可取至该层表面。,地基的最终沉降量 S=s S 式中 s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根据地区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无地区经验时可按下表取值。,注:上表中的Es为变形计算深度(压缩层厚度)范围内的当量值,按下式计算: Es= Ai/ (Ai/Esi) 式中 Ai 第i层土附加应力系数沿土层厚度的积分值。,规范5.3.9条 计算地基变形时,应考虑相邻荷载的影响,其值可按应力叠加法原理,采用角点法计算。 规范5.3.10条 在同一整体大面积基础上建有多栋高层和低层建筑,应按照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进行变形计算。 实例计算,3.7 应力历史对地基沉降的影响 研究地基土在历史上承受的应力状态。,3.7.1 土的回弹曲线和在压缩曲线,3.7.2 正常固结土、超固结土和欠固结土的概念 把地基按历史上曾受过的最大固结压力与现所受自重压力相比,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的土。把天然地层在实例上所经受过最大的固结压力(指土体在固结过程中所受的最大有效压力),称为前期固结压力,一般用pc表示。超固结比OCR= pc /cz,OCR= 1 OCR1 OCR1 正常固结土 超固结土 欠固结土,正常固结土的原始压缩曲线,第i层正常固结土: ei=Ccilg(cz+z)/cz,超固结土的原始压缩曲线,0.42e0,对第i层土,平均附加压力 zi (pci- ci),其孔隙比变化: ei = ei+ei = Ceilg(pci/ci)+Ceilg(ci+zi)/ pci,注意 对第i层土来讲,可能部分厚度的土层是超固结土,其它厚度为正常固结土。,欠固结土原始压缩曲线,0.42e0,对第i层土,平均附加压力 zi (pci- ci),其孔隙比变化: ei = ei+ei = Ceilg (ci+zi)/ pci,注意 对土层来讲,可能部分土层是欠固结土,其它厚度为正常固结土。,3.8 地基沉降与时间关系 3.8.1 目的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是指建筑荷载在地基中产生的附加应力作用下,地基压缩层中的孔隙发生压缩达到稳定后的沉降量。 预计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的地基沉降量,了解当时的沉降与今后沉降的发展,都需要计算沉降与时间的关系。,在施工期间一般的建筑物不同地基完成的沉降量不相同: 碎石土、砂土完成90100%;低压缩性粘性土完成5080%;中压缩性粘性土2050%;高压缩性粘性土完成520。,3.8.2 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由土颗粒间接触点传递的应力,会使土的颗粒产生位移,引起土体的变形和强度变化。这种对土体变形和强度有效的粒间应力称为有效应力。 饱和土体中的孔隙是相互连通而又充满着水,则孔隙中的水服从静水压力分布规律。这种由孔隙水传递的应力,称为孔隙水压力u。 由于孔隙水在土中一点产生的u大小相等,它只能压缩土颗粒本身但不能使其产生位移,而土粒本身的压缩量非常的小可忽略不计。这种不能直接引起土体变形和强度变化的u,又称为中性应力。,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在单位断面A-A上颗粒接触点的面积为a,则孔隙的面积为1-a。即: *1 1* u(1-a) 经试验研究发现a很小,可忽略不计。太沙基凭经验得出:, u 为土体截面单位面积上的竖向应力。,3.8.3 饱和土的渗透固结 1) 饱和土的渗透固结过程及力学模型,饱和土受荷产生压缩(固结)过程: 土体孔隙中自由逐渐排出; 土体孔隙比逐渐减小; 孔隙水压力逐渐转移到土骨架来承受,成为有效应力。 饱和土体的骨架过程(作用):排水、压缩和压力转移,三者同时进行的一个过程,并随着时间的变化其大小在随时变化,当在该荷载作用下沉降稳定后,其大小将保持一定值。,施加荷载的一瞬间,t=0, =u, =0; t=t后, =u+; t=后,=, u 0,在的作用下,地基沉降稳定。 饱和土体的固结过程,是u消散, 增加的过程。,二种应力在深度上随时间的分布 u=f(z,t) t=0时,=0, u= ;t= 时, = , u= 0,3.8.4 单向固结理论 单向固结是指土中的水只沿竖直一个方向渗流,同时土颗粒只沿竖直一个方法位移。,几点假设: 渗流和变形只沿竖直一个方向,在水平向不发生渗流和压缩; 土层均匀,完全饱和。在压缩过程中,渗透系数k和压缩模量Es=(1+e)/a不发生变化;,3) 附加应力一次骤加,并且为一无限大荷载。,单向固结微分方程,上下界面水量的变化: (v+dv/dz*dz)-v*dxdydt =dv/dz*dxdydzdt=q,据达西定律: v=ki=k*dh/dz 式中: h=u/rw,v=(k/ rw)*du/dz ;dv/dz= (k/ rw)*d2u/dz2 q= (k/ rw)* d2u/dz2*dxdydzdt,孔隙体积的压缩量: V=dVv=d(nV)=de/(1+e)*dxdydz =de/(dxdydz)*dxdydz= de/(1+e)*dxdydz,压密定律:de/d=-a; de=-a* d=-a*d(-u)=a*du=a*du/dt*dt V =q (k/ rw)* d2u/dz2*dxdydzdt=a/(1+e)*du/dt*dxdydzdt 简化后得: du/dt=(k/ rw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