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本义与引申义.ppt_第1页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ppt_第2页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ppt_第3页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ppt_第4页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代汉语中多数词的义项都不止一个,少则两三个,多则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在一个词的诸多义项中,本义只有一个,其余义项一般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只有一部分词的少数义项属于假借义)。词义引申是一种有规律有层次的现象。词的义项内部有时候看起来纷繁复杂,实际上是一个互有关联的严整系统,并非杂乱无章。为了能够以简驭繁地掌握一个词众多的义项,需要了解什么是本义、探求本义的方法、什么是引申义、词义引申的规律和特点等问题。,一、词的本义,1、 什么是词的本义 所谓本义,是指造字时所采用的意义,而不一定指词最原始的意义。汉语产生的时代要比汉字产生的时代早得多。在汉字还没有产生之前的远古时代,汉语的词肯定会有其更原始的意义,但现在已经无从考证,因此我们今天所说的本义是相对的,即有文字形体可考、有文献资料可证的最古的意义,叫做词的本义。即文字产生时的意义或者说是造字时代的意义,例如:,向, (甲骨文) 辞源前三个义项是:1、北窗。2、朝向,对着。3、方向,趋向。 从文字体形看 “向”甲骨文,小篆 ,像房子墙上开有一个窗口。 从文献资料看 说文:“向,北出牖也。” 诗经豳风七月“穹室熏鼠,塞向墐户。” 字形与文献相参证,可以判断“北窗”是“向”的本义。 因为窗子是朝着一定方向的,所以又推演出来“朝向”、“对着”、“方向”、“趋向”等意义,这些都是“向”的引申义。,解(甲文) “解”在古汉语中的义项主要有: 分解动物的肢体。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把系着的东西解开。韩非子难一:“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分解,融化。仲长统昌言理乱:“土崩瓦解。” 调解,排解,和解。战国策赵策三:“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消除。荀子臣道:“遂以解国之大患。” 解释。 理解,懂得。懈怠,松弛。 姓。(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005年版) “解”的甲文字形像人杀牛状,据此可知其本义是“分解动物的肢体”,其余义项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这一义项引申出来的。,例如:行 像十字路口, 本义是道路。(诗经.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小路)。 益 本义是水漫出来。(吕氏春秋.察今:雍水暴益。 3 字 本义是生孩子。(论衡):妇人疏字者子活。,需要指出的是:,一,词的本义并非一定是词的原始意义。这是因为汉语的产生远在汉字产生之前。汉语历史悠久,至今至少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而记录汉语的汉字仅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汉字产生之前一个词的本义究竟是什么,很难确切地考察清楚。我们现在所谈的只是有语言文字材料能证明的词的本义。 二,词的本义也不一定是常用义,同现代汉语所说的基本意义有区别,特别是那些以假借方式造成的词更是如此。(例如),字 说文:“乳也。” 广雅释诂:“生也。” 本义是生孩子,文字的“字”和名字的“字”都是它的引申义。文字的意义早已成了“字”的常用意义,“生孩子”这个意义已经消亡。 而 说文:“颊毛也”。 本义是络腮胡子,被借用作虚词后,本义湮没了,作连词成了它的常用意义。,2、怎样探求词的本义,探求词的本义,对学习古代汉语词汇知识,提高古书阅读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探求词的本义,能帮助我们以简驭繁地掌握词义系统。抓住了词的本义,就好比抓住了这个词若干意义的纲,使众多面纷繁的词义变得简单而有条理,易于掌握。不了解本义,也就谈不上研究和分析引申义,也不能明白词的假借义。 在古汉语中,多数情况下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这是古汉语的特点之一。由于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因此可以我们根据形、音、义统一的原则,从分析字形、考究语音、考核文献等方面入手,来了解词的本义。,(1)分析字形,汉字是表意文字,造字时义寄于形,形体结构同意义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当字的早期形体,为探求词的本义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历来的文字学家都把分析字形作为探求词的本义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都可以作为分析本义的手段。,在以形索义的时候,对纯表意字(象形,指事,会意)可以直接看它的形体,对形声字,只能从它的形符中确定词的义类。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词的本义。,生(甲、金文)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甲文字形象草木生于地面之上。 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结合说文、荀子的记载,可证“生”的本义是指草木生长。 年(甲、金文) 说文:“谷孰也,从禾千声。”甲文字形是从人从禾,象人背着庄稼,表示谷物成熟。本义是谷物成熟,有收成。 春秋宣公十六年:“大有年。” 穀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结合说文、春秋、穀梁的记载,可证“年”的本义是收成好。,字 (甲、金文) 说文:“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声。”从字形上看,甲文、金文、小篆都像是房子里有小孩。 周易屯:“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结合说文、周易的记载,可证“字”的本义是“生孩子”。 即(甲、金文) 说文:“即,即食也。从艮卪声。”甲文是会意字,字形象是人走向餐几就食。 周易鼎:“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鼎中有食物,我的仇人有病,不能到我这里来(我自己享用)。 结合说文、周易的记载,可证“即”的本义是“就食”。,省(甲、金文) 说文:“省,视也。”“省”的甲文、金文是形声字,从目生声。 尔雅释诂:“省,察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春游,览省远方。” 结合说文、尔雅:史记的记载,可证“省”的本义是察看、视察。,如:州:甲骨文、小篆都是象水中有岛的象形字。说文:“水中可属曰州。”“水中陆地”便是州的本义。,及:古文表示一只手抓着了前边那个人的后身,即追赶上了之意,这是个会意字。说文:“有,逮也,从又从人。”成语“望尘莫及”中的“及”就是用的本义。 迷:这个词有迷路、迷恋、迷惑等义,哪一个是本义呢?它的意符,表示脚在道路上行走之意,可见“迷路”是“迷”的本义,如“寻向所志,逐迷,不复得路”(陶潜桃花源记),用的正是本义.,咆、泡、饱、跑、庖、炮、胞、袍等字声符都是“包”,意符不同,它们的意义明显不同,而所表意义同意符密切相关,这些意义一般应是它们的本义,如“咆”的意符是“口”,本义即是“动物口中发出的叫声(咆哮)”;“饱”的意符是“食”,本义是“吃饱了”;“跑”的意符是“足”,本意是“走路”等等。径、茎、胫、颈都从“巠”得声,“彳”表明与行走、道路有关的事,“艹”表明与草类植物有关的事,“月(肉)”表明与人体有关的事,“页”表明与人的头项颜面有关的事。分别弄清它们的形旁所标示的义类和声旁的读音,就可以。,2、查阅古书注解和利用古代文献资料及字典辞书,利用古代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概括,也可以探求词的本义,而查阅古书注解和字典辞书是推断本义简便可行的办法。有些词从形体上或字典辞书中都能很难准确地把握它的本义时,便可以从古书普遍用法中归纳概括出其本义来。,二、词的引申义,(一)什么是词的引申义? 引申义就是发展、延伸的意思。词的引申义,就是在本义的基础上繁衍派生出来的意义。,发:说文:“射发也”本义是射出箭。 如“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齐军万驽刘发”(史记孙吴列传),这两个句子中的“发”就是用的本义。至于“发”的其他意义,如“发生”“发展”“发动”“发现”“打发”等,便都是从“射发”这个意义派生发展出来的。 大多数情况下,由本义可引申出多个义项,但由于词义的发展,有些词的某些义项用得较普遍,比本义的使用频率要高,成为常用义,而本义却很少用,而且由这个常用义引申出了很多其它义项.,字:说文:“乳也。”广雅释诂:“生也”本义是生孩子,文字的“字” 和名字的“字”都是它的引申义。文字的意义早已成了“字”的常用意义,“字”的很多其它义项就是由这个常用义引申而来的,而“生孩子”这个本义已经消亡。在这里基本义就不等于本义了。,好:本义是女子能生孩子。不坏容貌美善友好喜爱,爱好 而本义这个义项已经消亡。,(二) 引申义的种类,从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来看,可分为两类: A直接引申;B间接引申;,A 直接引申是指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 月:本义是月亮,人们根据月亮运行的明晦圆缺这种周期现象,把从半月至晦称为一月,因此“月”字产生了表时间的意义。 元:由“人首”引申为其它事物之首。如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叫元首,一军之首,即统帅全军的主帅称元帅,在政界资格老的叫元老,考进士取得第一名的人叫状元。坏人头子叫元凶。“元”用在时间上引申为“第一”,每年的第一个月叫元月,每年的第一天叫元旦。帝王或诸侯即位的第一年或改位的第一年叫元年。,B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方再引申,即所谓“展转为他训”。在许多情况下,本义和引申义不是直接关系,而是间接关系。 朝,本义是早晨(说文:“朝,旦也”)引申为朝见的“朝”。由朝见再引申为朝廷,由朝廷再引申为朝代。,引申义有远近之分,离本义近的叫做近引申,离本义远的叫远引申。远引申一般是由近申义再引申的,所以也称为间接引申,近引申也叫直接引申。,(三)、词义引申的方式,(1)并列式引申 并列式引申,也称作“放射型”、“辐射式”引申这种方式,是以本义为中心,并列地引申出多个意义,即是说,这种方式的多个引申义都是直接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厚,本义,据说文“厚,山陵之厚。”可知,指山陵土地积土多。常用引申义有:在物体上,指“厚度大”。“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庖丁解牛)在赋税、礼物、赏赐等义上,指“重”“深”。“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在为人上,指厚道,不刻薄。“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上。”在味道上,指“醇厚、味道浓”“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疾形。” 醇厚 厚度大 积土多 厚道 重深,節: 竹節,关节,礼节,节操,节制,节气,节奏,法度,层叠,返回本章目录,赤: 大 火,红色,虚空,炎热,纯洁,红 赤子 赤发,热 赤道 赤方,空 赤手 赤字,纯真 赤诚 赤胆,(2)直线式引申 也称链条式,连锁式、串连式、延展式引申,就是从本义引申出甲义,再由甲义引申出乙义,由乙义引出丙义,这样接连引申,一环套一环。,功:本义是工作、事情,如“上入执宫功”(诗经七月);从工作的结果引申出成绩和功效义,如“故事半古之人,而功必信之”(孟子公孙丑上);从成绩大小、成效高低引申出成就、功业、事业,如“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平”(孟子公孙丑上);再由此引申出功劳,功勋,如“劳苦而功如此”(史记项羽本纪)。功的这些引申义是一个接一个引申出来的。 工作,事情成绩,功效成就,事业功劳,功勋,朝见,朝拜,朝廷,朝代,士兵,军队,战争,军事,外衣,外表,标志,朝:早晨,兵:兵器,表:毛朝外的 皮上衣,直接引申义 (近引申义),间接引申义 (远引申义),返回本章目录,(3)综合式引申 词义引申的两种基本方式,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许多词义在引申过程中往往是这两种方式的结合。,朝:说文:“朝,旦也,” 朝 拜见 早晨 朝见 朝廷朝 代 朝向,词义引申的方式综合式,理:治玉,治理,天下太平,纹理,抽象的条理,道理,通顺 通达,(四)词义引申规律,山 顶,段注:颠者,人之顶也。,韩非子:是犹上高陵之颠。,颠:人的头顶,裁:裁 衣,裁剪、删减别的事物,孔雀东南飞:十四学裁衣。,文心雕龙:剪截浮词谓之裁 。,治:治 水,治理国家、百姓,孟子:治人者食于人。,孟子:举舜而敷治焉。,1、从个别到一般,词义引申规律2,道:道 路,道理、公理,荀子:天有常道。,史记:会天大雨,道不通。,际:两墙相合处,边 际,说文:壁会也。,李白:唯见长江天际流。,间:门的缝隙,中间、时间,孟子:七八月之间旱。,说文:隙也。,从具体到抽象,词义引申规律3,市:物品交易的场所,城市、都市,木兰诗:东市买骏马。,刘克庄:年年跃马长安市。,宇: 屋 檐,住处、房屋,史记:各安其宇。,诗经:八月在宇 。,从部分到整体,词义引申规律4,子:婴儿、孩子,劝学:干越夷貉之子, 生而同声,长 而异俗。,儿 子,三国志吴主传: 立子亮为太子。,金:金 属,劝学: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黄 金,墨子:请献十金。,从整体到部分,引申义的读音和书写形式,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通常是用一个字来表示的,读音也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词在词义引申之后改变了读音。,说:shu ,陈述、解说,说:shu,劝说、说服,语:y,言语、说话,语:y,告诉,引申义的读音和书写形式,有的后来还为引申义另外造了新字。,解:ji,分割、分解,懈:xi,松懈、懈怠,弟:d,弟弟,悌:t,尊敬、顺从兄长,研究词义引申的意义,研究词义引申可以揭示词义的系统性,掌握词义引申的规律,收到以简驭繁的作用。有助于我们举一反三,通过类比互证,成组成串地掌握相关词的多种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