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德志道路桥梁毕业设计.doc_第1页
田德志道路桥梁毕业设计.doc_第2页
田德志道路桥梁毕业设计.doc_第3页
田德志道路桥梁毕业设计.doc_第4页
田德志道路桥梁毕业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PLc同步顶升系统在桥梁支座更换中的应用PLc synchronous lifting system in the application of bridge bearing replacement 2015 届 继续教育 学院(系)专 业 道路桥梁 学 号 130079953043学生姓名 田德志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4年12月20日毕业设计(论文)评语及成绩学生姓名田德志专业道路桥梁班 级公路20学 号130079953043毕业设计(论文)题目PLc同步顶升系统在桥梁支座更换中的应用指导教师姓 名指导教师职 称指导教师评语:专家评语: 签字: 年 月 日答辩小组意见:答辩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成绩: 院长(主任) 签字:年 月 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PLc同步顶升系统在桥梁支座更换中的应用 专 业公路桥梁班 级公路20学生姓名田德志承担指导任务单位继续教育学院导师姓名导师职称一、设计(论文)内容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和研究,了解pic同步顶升系统的优越性和缺点,以及它的技术指标和施工工艺,然后本文再结合实例,介绍其所用施工工艺及其应用性分析,在桥梁支座更换工程中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技术革新。二、基本要求1、了解pic同步顶升系统的构成;2、在工程中的应用,工艺,特点;3、结合工程事例,说明pic同步顶升系统在桥梁支座更换的应用。三、主要技术指标(或研究方向)1、分析研究顶升设备分布及顶升过程中桥体形变2、施工的关键技术。四、应收集的资料及参考文献一、 韩振勇.同步顶升技术在旧桥改造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5.二、 蒋岩峰.pic液压整体同步顶升技术在桥梁改造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07.5.三、 薛善光.同步顶升技术在高速公路桥梁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07.7四、 实用动力有限公司.利用液压控制同步顶升系统实现桥梁改造J.工程机械副刊.2000.12五、 苗洪波,张辰。Plc液压同步顶升控制技术在清口水利枢纽复线船闸公路桥建设中的应用J.江苏水利.2007.6五、进度计划1、2014年7月01日-7月15日 收集资料,确定选题2、2014年10月16日-11月15日 课题论文写作和定稿3、2014年11月16日-12月20日 进行论文修改并提交论文4、2015年1月22日 准备答辩教研室主任签字时间 年 月 日注:可根据内容加页。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PLc同步顶升系统在桥梁支座更换中的应用专 业公路桥梁班 级公路20学生姓名田德志一、 文献综述子龙大桥是正定县连接石家庄的一座城市桥梁,大桥北接正定县燕赵南大街,南接石家庄市体育北大街北延伸段。经我单位检测,发现桥梁主要存在问题:目前变形支座628个,脱空支座188个,开裂支座81个,损坏支座15个,缺失支座7个,支座下垫铁板503个。针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此次全桥支座需全部更换、维修。二、 预期达到的目标Pic同步顶升技术是一项目前在国际上正在普遍应用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大型建筑物顶升、平移及大型设备结构的位移,同传统的顶升的方法相比有很多优点。结合实桥顶升施工方案及实验数据,规范同类桥梁支座顶升的高度及千斤顶分布情况,确定plc同步顶升系统在施工中的可行性,规范桥梁同步顶升的施工流程三、 研究方案我市子龙大桥支座更换工程中使用pic同步顶升系统,施工安全及进度得以保障,维修效果良好。四、 进度计划1、2014年7月01日-7月15日 收集资料,确定选题2、2014年10月16日-11月15日 课题论文写作和定稿3、2014年11月16日-12月20日 进行论文修改并提交论文4、2015年1月22日 准备答辩指导教师签字时 间 年 月 日注:可根据报告的内容加页。中文摘要文章论述了计算机控制桥梁整体多点位移同步顶升系统是为了解决桥梁上部结构在顶升、降落过程中难以进行同步位移操作的难题,将先进的数字监控传输、液压传动控制、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行整合,将机械设备系统与传统的桥梁结构分析和养护技术相结合,而研究开发出的一套对既有交通运营影响少、并能够有效解决桥梁上部结构在顶升、降落过程中同步位移难题的高科技集约化专用设备。关键词:同步顶升;桥梁;位移;上部结构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mputer control of bridge whole multi-point displacement synchronous lifting system is to solve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bridge upper structure landing synchronous displacement ope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lifting, the digital monitoring, transmission, advanced hydraulic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computer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tegration, the bridge structure analysis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anddeveloped a set of existing traffic operation less affected, and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high-tech intensive special equipment of bridge upper structurelanding process synchronization problem, the displacement in lifting.Key words: Synchronous lifting; bridge; displacement; the upper structure目 录前 言- 1 -一、pic同步顶升系统- 2 -(一) pic同步顶升系统的组成错误!未定义书签。(二) pic同步顶升系统的特点:- 2 -(三) pic同步顶升系统的适用范围- 3 -二、桥梁支座- 7 -(一) 支座的常见病害:- 8 -(二) 支座病害的形成原因错误!未定义书签。三、plc同步顶升系统在支座更换中的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本工程的特点与难点错误!未定义书签。(三)主要维修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四、结束语-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词- 20 - - 7 -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论文Pic同步顶升系统在桥梁支座更换中的应用前 言近年来,桥梁垮塌事故屡有发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支座作为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桥体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影响巨大。支座负责将上部构造荷载可靠地传至墩台,并同时承受由荷载引起的形变,并对风力、地震等引起的结构平移与温湿度变化引起的结构胀缩等进行阻抗与适应,减轻各种不利影响对桥体的破坏。对桥梁支座的及时更换维修可以防止结构病害的严重发展,避免重大桥梁垮塌事故的发生。通过在子龙大桥对plc同步顶升系统的应用研究,对以后类似的工程改造提供有益的思路。在保证车辆正常通行情况下应用Plc同步顶升系统,能有力的降低了施工难度,减少对工程的人力物力投入,缩短施工周期,减少了桥梁维修费用。由此可见对PIC同步顶升系统的研究及应用具有不可估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plc同步顶升系统(1) plc同步顶升系统的组成 PLC多点同步顶升液压系统分为5个部分:液压泵站、PLC计算机控制系统、液压系统、位移压力检测与人机界面操作系统。该系统是将液压顶升系统、计算机PLC信号处理、位移监控与桥梁结构分析和施工技术进行集成,并在集成系统上进行的成套技术开发。其核心是在桥梁结构分析与施工技术总结的基础上,根据桥梁特性设计计算机PLC信号处理与液压系统,输入外部监控设施的位移信号,输出液压系统油量控制信号,利用终端多组千斤顶来达到平衡、安全与高效的桥梁顶升的目的,其顶升和降落精度误差不超过0.5mm,顶升载荷包括:50吨-1000吨,顶升高度为10mm到500mm。(二) plc同步顶升系统的特点:1、能够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国外均采用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具有功率密度高、易于实现直线运动和获得大推力、大力矩、可实现无级变速、速度刚性大、防止过载容易等突出优点,同时随着各种标准的不断制订和完善及各类元件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使得液压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电液控制技术的出现,电液技术的融合,使控制精度不断提高,元件体积的不断减小,更进一步推动了液压系统的应用发展。 2、既具有协调多点运动关系的整体控制能力,又能采用各种先进的控制算法分别对各点处的执行机构进行控制,并能自行解决在工程实际中遇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避免对建筑物造成损害,达到施工要求的智能型自动控制设备。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基于分布式控制液压系统的建筑物顶升、平移工程装备具有如下几方面的要求: (1)分散布置 建筑物一般体积庞大,要对其进行顶升,工程装备执行机构必须满足分散布置的特点,使大型液压缸能够分散布置在建筑物下任意指定的顶升点。 (2)集中操作 分散布置在大范围内的液压缸执行机构,不能要求操作人员去现场对每个液压缸进行直接控制,那样将需要大量的人员,且需考虑安全问题。操作人员应能在中央控制室内对液压缸进行操作,且能检测现场各液压缸的工作参数。 (3)同步升降 由于建筑物质量分布不均,分散布置在建筑物下的顶升液压缸受力也不相同,该系统应能保证各顶升液压缸出力不均的情况下同步升降,避免在升降过程中建筑物因变形过大出现开裂现象。 (4)实时监控 由于操作人员要在中央控制室内对各液压缸进行操作,因此,在中央控制室内,操作人员不仅能够实时监控各液压缸的压力、位移大小,而且还能够检测压力、位移的变化趋势、历史纪录等;对于泵站各阀件的工作状态也能够实时监控,便于故障的排除。 (5)智能管理 建筑物顶升、平移工程装备通用性强,能够在不改变硬件系统的基础上满足液压缸的任意分组布置,分组同步,以及液压缸和位移传感器的任意关联;同时,该系统既能满足液压缸的同步动作,也能满足液压缸的单独动作;操作人员在中央控制室只需与电脑进行简单的人机交互便可完成所有操作。(三) plc同步顶升系统的适用范围: Plc同步顶升系统作为大型结构物竖向位移的常用工具,普遍应用于以下范围:1.大跨径、多桥孔连续箱梁桥大吨位桥梁支座的跟换。大跨径连续箱梁及其他类型桥梁结构由于桥下净空提升所引起的上部结构的整体抬升; 2.桥梁上部结构为带有横向联系结构的各类梁式桥的支座更换和维修,以及因桥下净空或桥头接顺需要而进行的桥梁上部结构整体抬升;3.由于施工工艺需要带来的大型结构物整体竖向落架工作;4.对大型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支撑结构进行基础沉降竖向位移补偿;5.其他需要精确同步位移工作的适用场合。二、桥梁支座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的公路、铁路桥梁上常不设支座或仅设置钢支座,随着桥梁建设事业的发展,各种桥式大跨度桥梁不断涌现,因而对桥梁支座的承载能力、对支座的位移和转角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从而促进了桥梁支座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在桥梁上推广应用了扳式橡胶支座、盆式橡胶支座和球形支座等新型支座,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与此同时,结合工程需要开发了高度可调的板式橡胶支座、水平盆式橡胶支座、抗震盆式橡胶固定支座、盆式橡胶测力支坐及承载力达15000t的巨型支座等。近年来,桥梁垮塌事故屡有发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支座作为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桥体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影响巨大。支座负责将上部构造荷载可靠地传至墩台,并同时承受由荷载引起的形变,并对风力、地震等引起的结构平移与温湿度变化引起的结构胀缩等进行阻抗与适应,减轻各种不利影响对桥体的破坏。对桥梁支座的及时更换维修可以防止结构病害的严重发展,避免重大桥梁垮塌事故的发生。(一)支座的常见病害1.脱空支座脱空有全部脱空(包括缺失)、局部脱空和被压碎而形成的脱空。支座脱空后,支座起不到支撑作用,直接改变了上部结构的受力状态,有的引起箱梁端部横梁砼纵向开裂,潜在威胁很大:局部脱空还使支座呈偏心受压和局部受压扶态,上部荷载作用在支座上的局部应力大大增加,极易引起支座开裂、变形过大和压坏,因此,应尽早楔紧或更换支座,使其均匀受力。2.异常变形 支座在使用状态下,以橡胶的压缩变形来承受上部竖直向荷载,以橡胶的剪切变形来承受上部的水平荷载,如超出其剪切变形能力则设置四氟板使其滑动,以橡胶的不均匀压缩变形来适应上部梁体的转动。因此,在汽车制动力、温度影响力等水平荷载作用下,支座应当有适当的剪切变形。有纵向剪切变形和横向剪切变形,当变形过大则会引起支座开裂。3.开裂支座橡胶开裂是支座病害中较多的一种,支座出现水平向裂缝,缝宽且四周连贯,为剪切裂缝;还有支座橡胶呈约45度斜向裂缝,裂缝宽、短且密(二)支座病害的形成原因桥梁支座病害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形成的:1. 施工因素设计要求,支座顶面和底面应保持水平,使之能始终处于水平均匀受压状态。但是,由于各种施工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状态。(1)桥梁设计有纵横坡,梁底预埋钢板应确保底面水平,但根据目前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其很难做到完全水平,且粱体张拉起拱,总会发生轻微的扭转变形,影响预埋钢板的精确度。 (2)支座垫石顶面的预埋钢板也不可能完全水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容许有3 mm的相对误差。(3)支座本身安装时也会有偏差。(4)组合箱梁体系转换时,也会发生轻微的扭转变形。 以上几点施工因素造成支座难以处于理想的水平受力状态,从而表现为支座脱空、倾斜、偏歪,支座处于受力不均状态,局部应力集中,剪切变形过大,超出其承载能力后开裂破坏。2.支座质量问题由于橡胶的不均匀性,导致其制造工艺并不能保证支座的性能指标完全一致,而支座的性能指标相差过大也会导致支座受力情况不完全一致,造成某个或某些支座受力较大,影响其使用。如支座的弹性模量是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据相关检测资料介绍,同一批合格支座的弹性模量最大相差达40%,据此推算在同一压力下,受力面积相同的支座弹性变形及由圳引起的应力偏差也会很大,从而个别支座受力过大砸坏,并进一步发生连锁破坏。 当然,国内支座生产厂家众多,生产水平良,质量问题也较突出,如采用再生橡胶和劣质钢板少放钢板等等3.支座垫石的影响 支座垫石施工时标高偏低,施工时在支座顶上壹钢板来调整高度,钢板外形尺寸小于支座平面尺寸,钢板压入支座的橡胶中,支座处于局部受压状态,匹周出现空鼓现象,支座顶面和侧面橡胶开裂:组合带梁纵向湿接头浇注混凝土时漏浆和遗留的模板等喜他杂物,使支座变形受阻。4.超载车辆的影响 我国高速公路超载现象普遍存在,实际活载可侮会超过设计荷载,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破坏。5.其他因素影响支座开裂往往影响因素众多,除以上几点外,踅有人为因素,如墩顶残留有混凝土垃圾、模板等限了支座的变形或滑动。三、plc同步顶升系统在支座更换中的应用实例桥梁建成后,为确保正常运营,必须加强经常性的检查养护与维修。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量和重载车辆不断增加,因此要求通过对原有桥梁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加固,来提高通过能力和荷载标准。(一)工程概况:子龙大桥是正定县连接石家庄的一座城市桥梁,大桥北接正定县燕赵南大街,南接石家庄市体育北大街北延伸段。桥梁跨径组成为4030m,全桥长1200m,桥宽37m,双向六车道布置,两侧辅以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桥梁墩台与道路设计中心线正交。上部结构:采用梁长为28.92 m的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一跨横向共布设12片小箱梁,全桥共计480片。中梁标准尺寸:长*宽*高28.92*2.388*1.6米,单片重约112.1吨,边梁标准尺寸:长*宽*高28.92*2.644*1.6米,C50砼,单片重约118.6吨。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双柱式倒T盖梁,群桩基础(直径为1.2的钻孔灌注桩),桥台采用埋置式桥台。支座:子龙大桥全桥支座共计1920个,支座型号为GYZ300*66圆形板式橡胶支座,每个桥墩处设48个,单个桥台处设24个。桥面铺装和伸缩缝:10cmC40砼,8沥青砼(4cmAC-16C中粒,4cmAC-13C细粒);80型型钢伸缩缝,共计14道。为C40钢纤维砼。伸缩缝处,盖梁上与桥面铺装相接处未见特殊处理;桥面连续处的盖梁两侧,在桥面铺装下设有1.5mm厚薄钢板和2mm厚橡胶板。目前桥梁主要存在问题:目前变形支座628个,脱空支座188个,开裂支座81个,损坏支座15个,缺失支座7个,支座下垫铁板503个。维修内容: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此次全桥支座需全部更换、维修。(二)本工程施工特点和难点 1、施工过程中不能严重影响桥面车辆的正常运行,对安全方面的要求较高;2、为不破坏桥梁的现有结构,对顶升的同步性要求较高;3、采用单墩整体同步顶升更换支座的技术方案;4、在桥台及伸缩缝的位置进行试顶,顶升高度在符合桥梁加固规范的情况下采取单跨顶升,在顶升高度不能满足的情况下,采取一联同时顶升。(三)主要维修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支座更换施工流程图2.顶升前准备1)、施工准备A、搭设施工平台、施工平台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载竖向和水平推力作用,变形小,稳定度高。、梁体下面的施工平台采用钢管搭建,为达到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搭设的施工平台架必须与墩柱相连接并成为整体,四面都需打斜撑。、在平台顶用木板铺设,用铁丝将木板和满堂架捆绑固定。、平台周围安装安全护拦(网)。、在固定墩搭设时应注意留出加固钢管位置。、施工平台与箱梁底保持1.6m-1.7m的空间,充分保证人员的易操作性。 支架搭设形式示意图B、进场前期应对桥梁各部现状进行测量定位,并对主桥上部结构重量及顶升设施进行详细的受力计算。计算书附后。主要检查项目有支座周围有无杂物、支座变形情况、梁底与盖梁顶的净高、盖梁顶面有无混凝土、主体结构与其它结构是否连接,检查的同时并做好详细记录。以确定使用专用液压千斤顶的规格和布设方法;量取墩顶与梁体下平面之间的实际高度,确定初始垫板厚度,制作垫板,垫板尺寸为300*300,厚度从110不等,以便于不同尺寸的缝隙使用。为了确保安全,准确计算梁体及桥面结构物重量,确定布顶数量,原则上采用布顶顶升重量是梁体及附属结构物总重量的二倍以上。C、液压千斤顶、高压油表、高压泵站先进行校验标定后再使用,不合格者不得使用。D、检测仪器安装,确保设备能够正确反映桥梁受力情况。2)、组织准备:A、 成立顶升工程现场领导组现场指挥组设总指挥1名,全面负责现场指挥作业;副总指挥1名,协助总指挥工作,总指挥不在时,代行总指挥职责。指挥组下设4个职能小组:分别是监测组、控制组、液压组和作业组,负责相关的工作,各职能小组设组长一名,与总指挥、副总指挥共同组成现场指挥组。各职能小组的功能分别是:a、监测组负责监测桥梁的整个运动轨迹、整体姿态、结构的变形等,定期将监测结果汇总后报现场总指挥,当出现异常情况或监测结果超出报警值时,则应及时向总指挥汇报,并提出建议。监测组又可细分为宏观监测组和微观监测组,前者主要负责监测运动轨迹和桥梁的整体姿态,后者主要负责应变、裂缝等项目的监测。b、控制组:根据总指挥的命令对液压系统发出启动、顶升或停止等操作指令。对于启动、顶升或停止指令,只听从总指挥的指令,当出现异常情况需紧急停止时,应在得到信息的第一时间对系统发出停止指令,而不管这一信息是否自总指挥发出。c、液压组:负责整个液压系统的安装与形成,维护与保养,检查与维修等。根据总指挥的要求调整液压元件的设置。d、作业组:负责顶升期间的劳力配置,在顶推的整个过程中提供劳务作业。其工作内容包括施工准备时的场地清理、顶推时的垫铁安装等。各职能小组受总指挥统一指挥,向总指挥汇报工作,总指挥汇总领导组其它成员的意见后做出决策,并由总指挥向各职能小组发出指令,进入下一道工序工作;B、人员培训所有参与顶升的施工的人员都进行工作的严格分工,在进入现场前进行充分的培训以及三级教育,并对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3、顶升控制系统采用4点同步的液压顶升控制系统,分组控制相应的超薄千斤顶。采用一通六的截止分配阀,既可以保证油泵不间断均匀供压,又可以防止千斤顶行程不同步对梁体产生破坏,若某个千斤顶行程在达到要求时即可关闭相对应的截止阀,停止供压,使其处于保压状态,从而实现双保险。由于本次同步顶升高度较小,用百分表观测顶升高度,每行程2mm进行一次顶升(或下降)高度调整,使各顶之间误差控制在2mm以内。4、千斤顶布置根据桥梁上部的顶升重量布置相应数量的顶升千斤顶,顶升安全储备系数按1.6考虑。通过验算,每片箱梁端头底部安装2台千斤顶,墩(台)总共布置48(24)台千斤顶。千斤顶基本布置在箱梁两侧腹板下部(尽量靠近原支座位置放置千斤顶)。由于边梁靠近挡块较多,放置千斤顶较困难,所以在施工时需要凿除挡块的局部结构,更换结束后恢复。5、顶升施工段划分本工程共划分为三段进行施工,第一阶段为翠屏路以北的9跨;第二段为翠屏路以南至游览区南进口,共计21跨;第三地段为游览区以南的10跨。每个墩台采用全幅桥梁同步顶升的方法来进行桥梁支座病害整治。6、顶升监控点划分更换支座的位移监控采用百分表,每隔两个或三个千斤顶附近设置一个百分表,监控梁底与垫石面之间的距离。(如右图所示)7、千斤顶的安装及调试1)、安装:在梁底安装顶身厚度为53、34的超薄千斤,以盖梁(桥台)为反力基础,进行顶升。若箱梁与盖梁顶间距过小,则凿除部分盖梁混凝土,以便安装千斤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盖梁顶面湿接缝处均有混凝土,顶升前需清理,以便安装支座及千斤。箱梁与盖梁顶间距大多数在6厘米以上,所以凿除情况很少,但是有部分挡块与边梁贴在一起的需要凿除,以便安装千斤)。盖梁顶面垫上3030的薄钢板作为整体顶升千斤顶的下支撑点,梁板底部一般比较平整不需要做过多处理,在箱梁底面垫设3030的薄钢板作为整体顶升千斤顶上支撑点。千斤顶安装时保证千斤顶的轴线垂直,以免因千斤顶安装倾斜在顶升过程中产生水平分力。安装完成后要进行以下检查:a、千斤顶安装是否垂直牢固;b、限位支架安装是否牢固,限位值设值大小;c、影响顶升的设施是否已全部拆除;d、主体结构上确已去除与顶升无关的一切荷载;e、主体结构与其它结构的连接是否已全部去除。2)、顶升系统调试: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a、液压系统检查油缸安装牢固正确;泵站与油缸之间的油管连接必须正确、可靠;油箱液面达到规定高度;备用2桶液压油,加油必须经过滤油机;液压系统运行是否正常,油路有无堵塞或泄漏;液压油是否需要通过空载运行过滤清洁;b、控制系统检查系统安装就位并已调试完毕;各路电源,其接线、容量和安全性都应符合规定:控制装置接线、安装必须正确无误;保证数据通讯线路正确无误;同步控制系统运行是否正常,液压系统对控制指令反应是否灵敏;各传感器系统,保证信号正确传输;系统能否升降自如;各种阀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是否需要更换;c、监测系统检查百分表安装牢固、正确,没有遗漏;信号传输无误;d、初值的设定与读取系统初始加载由液压工程师会同土建工程师共同确定并报总指挥,最终由系统操作员输入PLC;读取控制系统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初值或将其归零;读取监测系统中百分表的初值或将其归零。8、临时支撑为增大液压顶与梁底间的受力面积,在梁底与液压顶间安装钢垫板。均采用25025020的钢板辅助千斤顶。顶升过程中,少数千斤行程不够,需回油塞满钢板后再次进行顶升。9、顶升及更换支座采用薄型液压千斤顶作为顶升设备,通过液压泵站控制千斤顶产生顶升力进行支座更换、支座钢板垫实。低高度液压千斤顶主要配置有:液压顶、高压油管、控制阀、高压泵站、高压油表等设备组成。其功能是完成构件物体的顶升位移,完成支座的维护工作。本次支座维护更换采用整联同步顶升方式,进行支座维护的施工。1)试顶升高压油路接通,PLC液压控制系统调试好后进行试顶升。试顶升主要用于检验顶升系统的可靠性及桥梁整体顶升的安全性,同时检验称重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一般情况试顶升都选在桥台或者伸缩缝位置,子龙大桥试顶升选在0#桥台处。顶升后能够更换支座,则采取单墩或台同步顶升;如顶升时桥面出现裂纹或者顶升力与验算不吻合,立即停止顶升作业,则采取一联整体同步顶升。试顶升过程中要加强监测,以便为正式顶升提供可靠的依据。试顶升的高度为10mm,所有的数据要记录准确,为正式顶升做好准备。调整液压顶上下垫板间隙,使垫板和梁底紧密结合,使液压表、限位器、千分表归零、开始一联同步顶升。2)、正式顶升 每个千斤顶的顶力保持不变,分级将桥梁抬升至满足更换支座施工所需的空间高度。此过程中,按照每分钟0.1-1的上升速度开始顶升,顶起高度达到1时停止顶升,由专业工人观察梁体微小变化;以后每顶升3停止一次,并加固临时支撑,采集位移数据并进行复核,直到顶升高度达到更换支座的施工要求。当原支座能够顺利取出时(累计最大顶升高度不大于5),必须马上停止顶升,立即用临时钢垫块支撑,然后进行支座更换(注:顶升过程中发现原支座位置放置不正确的,按正确的位置放置支座)。整个顶升过程仍由同步控制系统控制,保持五个测量点的位置同步误差小于 2mm。3)、拆取原支座顶升达到要求后,拆除原问题支座,并采取措施确保上下预埋钢板成平行状态。将原支座沿梁顺桥向取出,再次清理支座放置位置及周围杂物。采集千分表、限位器的位移数据,如果下移量在3之内,且不影响新支座安装,要立即进行下一工序。4)、特殊材料找平安装新支座前,先进行新支座安装处的清理工作,然后进行特殊材料的找平工作。即:取出原问题支座,清理支座垫石上的杂物、垃圾等,对于不平整的垫石要先用高强无收缩细石砼修补平整。5)、安装新支座在更换前,先检查新支座与原被更换支座的型号及标高相符后再进行新支座安装,并安置牢固。6)、卸压还原待支座放置正确位置后,全面检查盖梁上是否有杂物或者支座是否倾斜等情况,确保无误后开始拆除临时支撑并落梁。临时支撑的拆除分阶段进行,不得一次拆除。同步顶升设备此时严格根据传感器传回的数据回油,确保梁体匀速下降直到与支座完全结合。每次临时支撑拆除时要落梁缓慢,以每分钟下落3-5为宜,当支座完全受力后落梁完成。7)、观察测量由专业人员观察支座的动向及梁体的变化,采集位移数据及新旧支座的残余值,如有异常及时调整。观察测量无误后用棉丝擦洗支座及周围污垢,保持墩台及支座清洁。8)、撤顶观察测量无误后撤出液压顶,清理施工现场。需安装防尘装置的进行防尘装置的安装。10、顶升过程监测为了保证各个液压顶保持同步,采取以下措施:采用同步顶升法更换病害支座,因梁体顶升而产生应力的重新分布,如果顶升高度值过大,有可能给梁体带来不利影响,所以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其中总顶升高度不大于5,每次顶升3后检查每个液压顶的顶升量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要进行调整,直至一致后进行下一段顶升工作。11、更换支座施工注意事项、由于梁体本身自重及桥面附属设施的影响,左右两侧在顶升上差异较大,在顶升时一定要采取压力与行程双控制,并以行程为最终控制。避免由于起顶不均匀而造成桥面的剪切破坏。、严格控制梁体的顶升高度,并观察桥梁的变化,避免顶升高度过高造成桥面及附属设施的破坏。、为了减少梁底与液压顶间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压应力,该处要分别安装300*300*20的钢垫板,避免直接顶升梁底部而对梁体造成损坏。、顶起过程要由专业人员统一指挥,顶升至可进行支座更换作业高度时,要立即停止顶升(以能够更换支座为宜,尽量减小顶升高度)。在顶升过程中,随着顶升高度的变化,要及时调整临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