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理论教学大纲.doc_第1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理论教学大纲.doc_第2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理论教学大纲.doc_第3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理论教学大纲.doc_第4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理论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理论教学大纲机械制图(机械大类)教学大纲1机械工程概论教学大纲93D-CAD教学大纲16工程力学1教学大纲24工程力学2教学大纲30工程材料教学大纲36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大纲44机械设计基础(1)教学大纲50机械设计基础(2)教学大纲58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66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大纲71单片机应用技术教学大纲82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教学大纲88机械制造技术教学大纲94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学大纲103数控机床与编程教学大纲108专业英语教学大纲112计算机辅助制造教学大纲117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教学大纲122机械制图(机械大类)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机械与运载学院机械大类课程编号: 总学时:56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学分:3.5第一部分 使用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标1、课程的性质、地位本课程是机械大类学生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图示能力、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及制图技能,是学生后继学习机械设计、制造相关课程、和相关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必要基础。2、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 基本知识目标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一般规定;掌握物体分析与构思方法,掌握物体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 掌握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识读和制图的一般方法;(2) 能力目标具有零件图和装配图识读与制图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形体构思能力;能够执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规定。(3) 素质结构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二、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投影的概念,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原理和基本作图方法;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与作图方法;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形体分析与构思能力;2、结合各类典型零件的结构特点掌握机件表达法的规定和应用,具有零件图的识图与制图基本技能;3、了解机械装配结构基本知识,掌握装配图基本知识和画图规定;具有装配图识读与画图基本技能。三、实施说明1、成绩考核方法考试形式:课程实施项目教学,课程的最终成绩由三部分组成:项目实施考评成绩,占40%(6个项目),作业成绩,占2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40%。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引入项目项目分析知识重构实施方式与过程的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手段与教学方法,培养实践与应用精神。倡导启发式、纠错法、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课外辅导答疑、开展分组项目考核制度,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自学、互相帮助获取知识。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实物模型、计算机3D模型和三维CAD的空间与图形的实时转化技术、提高教学形象性;大力开发和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发网络学习和练习系统、自我测试系统等教学辅助手段,扩展教学空间,提高教学效果。倡导融合二、三维CAD制图技术,提高学生制图手段和效率。四、课内实践环节的要求(无)五、作业要求工程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知识。作业是课程练习和实践的重要手段。课程有配套的习题集,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应保证完成其中60%以上的题目。作业要及时批改,并对习题中反映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总结讲解。作业成绩按比例计入期末总评成绩。此外还有4个项目任务,通过板图或CAD制图完成,按照项目考核方式计入期末成绩。4个项目任务如下(有条件提倡通过CAD完成):项目一、组合体的三视图识读与画图项目实施要求:完成指定组合体的第三视图,并标注尺寸考核内容:1、制图规范(线形应用、尺寸标注正确、视图布局合理)2、组合体识读与画图与三视图表达能力(视图正确、尺寸标注完整、清晰)考核方式:由教师指定指标和设定考核方式,占总成绩的10%。项目二、齿轮轴零件的表达法分析与绘图项目实施要求:指定零件图,分析表达法,完成零件画图考核内容:1、轴类、轮盘类零件视图表达法分析与应用;2、零件上标准结构的尺寸确定与规定画法3、制图一般规范考核方式:由教师指定指标和设定考核方式,占总成绩的10%。项目三、支架、箱体类零件的表达法分析与绘图项目实施要求:指定零件图,分析表达法,完成零件画图考核内容:1、支架、箱体类零件视图表达法分析与应用;2、零件上标准结构的尺寸确定与规定画法3、制图一般规范考核方式:由教师指定指标和设定考核方式,占总成绩的10%。项目四、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图项目实施要求:识读指定装配图,在给定的各非标准件零件图、根据标准件标记自行添加标准件的基础上,完成完整的装配图画图考核内容:1、支架、箱体类零件视图表达法分析与应用;2、零件上标准结构的尺寸确定与规定画法3、制图一般规范考核方式:由教师指定指标和设定考核方式,占总成绩的10%。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机械装备工程及相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设备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从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必要基础。七、教材和参考书目1. 机械制图及其配套机械制图习题集 裘文言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 机械制图陈意平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 2013年6月3. SolidWorks机械制图实例教程李银玉等编 校内教材 2015.84. CAXA电子图板2009实用教程李银玉等编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纲要绪论 (1)(1) 机械图样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2)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基本内容(3)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模块一、制图基础(3)1、制图基本规定2、尺寸标注3、几何作图1、教学要求(1) 了解制图国家标准一般规定内容(2) 掌握尺寸标注规定和几何作图方法(3) 掌握圆弧连接作图、等分作图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尺寸标注难点:尺寸标注模块二 物体图示法基础(24)项目任务-组合体三视图图示法一、项目预备知识任务1、物体三视图的形成与作图(2)(1)投影法的概念(2)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3)立体三视图作图任务2、立体上基本几何要素的三面投影(4)(1)点、直线、平面的投影(2)立体上基本几何要素的三面投影判断与作图任务3、基本几何体的投影及其表面交线(6)(1)平面立体的投影(2)回转体的表面投影(3)圆柱截交线的性质与作图(4)两圆柱正交相贯线的性质与作图任务4、组合体及其形体分析法(2)(1)组合体及其形体分析法(2)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其表面分析(3)组合体的形体分析练习任务5、组合体画图(2)(1)形体分析(2)选择主视图方位及投影方向(3)建立固连坐标系确定三视图基准线(4)叠加型组合体的画法(5)切割型组合体的画法任务6、组合体尺寸标注(2)(1)尺寸的作用(2)尺寸标注要求(3)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4)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法任务7、读组合体三视图(2)(1)读图的基本要领(2)读图的基本方法(3)读图实践任务8、组合体识图与画图项目示范(4)(1)读图完成组合体轴测草图(2)补线和补视图(3)尺寸标注二、教学要求1、教学目标(1) 了解投影法的概念和性质;(2) 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3) 掌握基本几何要素投影规律(4) 掌握基本几何体及其表面交线的作图方法(5) 掌握组合体形体分析法(6) 了解组合体轴测图画法(有利于确立图形基准的概念和形体分析法)(7) 掌握组合体画图、尺寸标注和读图方法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组合体三视图画图、读图和尺寸标注难点:组合体形体分析法及表面交线分析与作图模块三、齿轮泵零件的表达法与画图(18)项目任务一-齿轮轴的表达法与画图 (10)一、项目预备知识任务1、了解齿轮泵和齿轮泵的零部件图样(2)(1) 齿轮泵的结构、零件组成和工作过程(2) 零件分类(3)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4) 零件图的图示要求(视图选择、表达法选择原则)任务2、熟悉相关表达法(6)(1) 视图(2) 断面图的概念和种类(3) 直齿圆柱齿轮结构名称、尺寸计算和规定画法任务3、齿轮轴零件的表达法分析与画图(2)(1) 齿轮轴的结构工艺特点(2) 齿轮轴的视图方案和表达法(3) 齿轮轴的工艺结构及其尺寸标注(4) 齿轮轴画图二、教学要求1、教学目标(1) 熟悉齿轮、轴类零件的结构工艺特点及表达法(2) 掌握基本视图、辅助视图和断面图的概念与画图;(3) 熟悉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尺寸计算和规定画法。(4) 能够识读和绘制一般齿轮、轴类零件图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轴类零件、齿轮的表达法与识读难点:相关表达法的概念与画图。项目任务二-齿轮泵泵体的表达法与画图 (10)一、项目预备知识任务1、熟悉相关表达法(6)(1) 剖视图(2) 各种剖切位置(3) 螺纹规定画法任务2、了解零件图上技术要求及其标注(2)(1) 表面结构及其表示法(2)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与标注任务3、齿轮泵体零件表达法分析与画图(2)(1) 支架类零件结构工艺特点与表达法(2) 零件上常见工艺结构及尺寸标注(3) 齿轮泵泵体零件图画图二、教学要求1、教学目标(1) 了解齿轮泵泵体的结构工艺特点及表达法(2) 了解零件上常见工艺结构及其尺寸标注;(3) 掌握剖视图的概念、种类与画图基本规定,熟悉各种剖切位置规定;(4) 能够识读和绘制简单的箱体、支架零件图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剖视图概念、种类和画法模块四、装配图画图(8)项目任务-齿轮泵装配图画图 一、项目预备知识任务1、了解齿轮泵装配图 (2)(1) 齿轮泵的表达法、尺寸标注分析(2)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表达法(3) 装配图中零件序号和明细栏画图规定任务2、标准件及其连接画法(4)(1) 螺栓、螺钉连接画法(2) 键联接画法(3) 齿轮啮合画法任务3、齿轮泵装配图画图示范(2)二、教学要求1、教学目标(1) 了解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尺寸标注要求、(2) 熟悉常用标准件连接画法;(3) 能够完成简单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图;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装配图的画图难点:装配结构。第三部分 学时分配内容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备注绪论 模块一、制图基础44模块二 物体图示法基础2424模块三、齿轮泵零件的表达法与画图2020模块四、齿轮泵装配图画图88合计5656机械工程概论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编号: 总学时:32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学分:2 第一部分 使用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标1、课程性质、地位 机械工程概论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导论课程,是机械工程学科的总纲,也是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旨在使学生对机械工程的相关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并解决学生专业教育、学习方向问题,增加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该门课程的教授对象是高中毕业刚进入机械学科学习的大一年级的新生,具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但对机械知识基本不了解或了解不多。课程内容非常丰富而课时数有限。在内容上不要求精深而要求全面,尽可能将今后四年的知识给学生以非常具体的感性认识。并考虑到当代学生的现状和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2、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新生初步掌握机械工程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及发展概况,了解机械工业生产全过程的基本流程和系统知识等,并对相关的设计、制造、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最新发展成果有所了解;以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了解自己今后的从业范围,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遵循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为今后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打下思想基础。二、教学要求 1、了解机械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2、了解机械的形成过程和机械的组成; 3、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步骤,了解典型的现代设计方法的概念、基本思想及理论基础、设计步骤; 4、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主要用途;了解材料应用和研究的总趋势;了解新型工程材料及其应用;掌握常用的材料改性技术的定义、用途; 5、了解材料成形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场合;了解材料成形的先进技术及发展趋势; 6、了解机械加工基本方法的概念、加工用的设备及其组成、各种加工方法的工艺功能、用途、特点;了解典型的特种加工技术的概念、工艺过程、应用场合; 7、了解各种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技术体系、系统组成、特点、应用领域及其发展趋势; 8、了解制造业新近发展起来的先进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概念、产生背景及特点; 9、了解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主要课程的目的和要求,从而为学生在未来学习和选课提供引导作用; 10、初步掌握机械结构的基本知识,了解装配工艺和零件配合的重要性。三、实施说明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广泛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通过大量的图片、动画和视频给学生强烈的直观感受,激发对机械的兴趣,也了解机械技术的内涵。力争多到每章都有真实的机械展现,有丰富的视频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空间,达到本门课程的目的。2、课外学习以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为主,以课外讨论和观看相关知识的影视资料为辅。教师布置的作业主要对机械学科及专业内涵的认识、扩宽思维建立创新观念、正确的机械技术学习方法、论文写作方法训练为主。整个课程学习期间每个学生将完成四次作业和两次以上的视频资料观看和一至两次讨论组成。四、课内实践环节的要求近年来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根据国外大学机械学科的教学经验,将拆装实践作为该门课程的主要实践环节非常有必要。将安排4学时选择一种简单机械进行拆装实习,通过动手拆装机械,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机械零件的概念,机械的组成原理,装配工艺,润滑、动力等概念,为以后的实习实践打下基础。五、考试考核要求由于本课程实践性较强,考核方式可分为多种,本课程学生的学业成绩由两部分构成:期末测试(40%)+平时成绩(60%) 1、期末测试:可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类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主观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要有一定难度,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题型设置主要有:选择、判断、填空、简答、名词解释等题型。难度结构分配:较易题目占40%,中等题目占40%,综合题目占20%。2、平时:主要包括单元测试、期中测试,以及考核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及学习态度,按照平时学生上课实验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给出一个综合分数。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机械工程学科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机械工程学科的总纲,也是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七、教材和参考书目1、建议使用教材:(1)宗培言、丛东华主编,机械工程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建议参考书: (1)张春林、焦永和主编,机械工程概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2) 高桂天、孙广平主编,机械工程概论,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 (3)(美)(Jonathan Wickert)威克特主编,机械工程导论(影印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4) (美)卡帕克金施米德主编,制造工程与技术(第5版影印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5) (美)卡帕克金施米德主编,制造技术铸造、成形和焊接(英文版原书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 机械与机械工程1、教学要求 了解机械的概念;机械的服务领域;机械工程的内容;机械工程的历史及发展。通过历史及发展说明机械工程在国民经济及社会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学科。2、教学内容 社会生产与机械、机械工程概况、21世纪的机械工程、机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3、重点 机械工程的概念、历史和发展情况第二章 机械工程的应用领域1、教学要求 了解机械在国民经济的一些领域的应用情况,了解本专业的机械发展的基本情况2、教学内容 农业机械、林业机械、矿山机械、冶金机械、动力机械、化工机械、纺织机械、汽车。3、重点、难点 重点:农业机械、交通运输机械、动力机械的基本构成难点:各种机械的结构第三章 机械工业与制造业1、教学要求 认识机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以及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2、教学内容 机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与制造业的关系。3、重点机械工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第四章 机械设计及现代设计方法1、教学要求 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步骤,了解典型的现代设计方法的概念、基本思想及理论基础、设计步骤。2、教学内容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方法和一般步骤;优化设计的概念、基本术语、设计步骤、常用的优化设计方法简介;机械可靠性设计的理论基础、常用指标、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内容和方式;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概念、软硬件环境、CAD的系统软件组成;模块化设计的概念、设计步骤、主要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等。3、重点、难点重点:优化设计的基本思想及设计步骤、模块化设计的关键技术、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难点:有限元分析、模块化设计第五章 工程材料1、教学要求 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主要用途;了解材料应用和研究的总趋势;了解新型工程材料及其应用;掌握常用的材料改性技术的定义、用途。2、教学内容 工程材料的分类及应用、材料的改性技术、新型工程材料。3、重点、难点重点:材料改性技术的概念及作用(如淬火、退火、回火、正火、时效处理等)。第六章 材料成形技术1、教学要求 了解材料成形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场合及材料成形的先进技术及发展趋势。2、教学内容 材料成形的基本方法(如铸造、锻压、焊接等)及其特点、应用场合;材料成形先进技术。3、重点、难点重点: 材料成形基本方法的概念、对成形工艺过程的理解。难点:成型工艺过程第七章 机械加工技术1、教学要求 了解机械加工基本方法的概念、加工用的设备及其组成、各种加工方法的工艺功能、用途、特点;了解典型的特种加工技术的概念、工艺过程、应用场合。2、教学内容 机械加工基本方法(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钻削、镗削、铰削)、典型特种加工技术(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超声波加工等)。3、重点、难点 机械加工基本方法的加工过程、工艺功能、用途。 本章将视具体情况布置两道作业题,作业题要求独立完成。第八章 机电一体化技术1、教学要求 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组成,了解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测控技术的基本情况。2、教学内容 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工技术概况、电子技术概况、测试技术与传感器概况 和自动控制技术概况。3、重点、难点难点: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测控技术的基本情况。第九章 先进制造技术1、教学要求 了解各种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技术体系、系统组成、特点、应用领域及其发展趋势。2、教学内容 CAD/CAM、数控技术、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快速成形制造。3、重点、难点重点: 各种先进制造技术的系统组成、特点、应用场合。第十章 制造业先进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1、教学要求 了解制造业新近发展起来的先进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概念、产生背景及特点。2、教学内容 工业工程与管理、精益生产、敏捷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3、重点、难点 重点:各种先进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概念、基本思想。第三部分 学时分配内容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备注第一章 机械与机械工程22第二章 机械工程的应用领域22第三章 机械工业与制造业44第四章 机械设计及现代设计方法44第五章 工程材料44第六章 材料成形技术44第七章 机械加工技术44第八章 机电一体化技术44第九章 先进制造技术22第十章 制造业先进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22合 计32323D-CAD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编号: 总学时:40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学分:2.5第一部分 使用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标11 课程的性质、地位3D-CAD是计算机技术与工程应用相结合所形成的课程,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3D-CAD技术在我国制造业日益普及与深入,学习和掌握3D-CAD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并结合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本课程以目前处于全球制造业软件领先地位的UG软件为教学平台,学习现代制造的先进理念、技术和应用,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12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UG软件的3D产品结构设计与工程图生成技术,为学生后续进行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将来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目标:了解UG的技术特点以及UG产品设计的一般流程;掌握UG产品设计开发技术,包括软件的基本操作、零件建模、装配建模和工程图生成;(2)能力目标具有运用UG软件从事产品设计能力;具有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其它CAD/CAM技术的扩展能力。(3)素质目标培养先进制造意识培养求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教学要求1熟悉UG用户界面,资源条和工具条的定制,各种参数预设置2了解UG设计流程,熟练掌握草图,特征建模、装配建模、制图等功能,熟悉自由曲线和自由特征建模功能3了解UG部件间相关建模基本概念和技能(包括表达式、WAVE几何链接器等)三、实施说明3.1 成绩考核方法考核方式:考查成绩评定方法:平时表现(包括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阶段测验+结课考核,其中平时表现 占30%,课后作业占10%,阶段测验占20%,结课考试占40%;3.2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依托典型零件和机械产品实施案例教学,讲练结合,精讲多练,课内与课外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不单要学习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技巧,还要注重结合专业知识注意建模过程的合理性以符合产品结构设计要求。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加工部分及机床操作与零件加工实验安排在专用周进行。(2)教学手段本课程在计算机广场通过上机操作讲解操作练习并行完成,加工部分增加机床加工操作。五、作业要求由于本课程需要上机操作,课后作业也以上机方式完成。应根据每次课的主讲内容适当布置相应的练习题。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在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机械设计基础是其先修课。为今后完成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服务。七、教材和参考书目1UG NX 9.0机械设计教程,于文强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1出版2UG NX 8.0机械设计教程展迪优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33UG NX 6.0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实用教程 孙黎骅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出版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纲要绪论1CAD/CAM概念、现状和发展趋势2课程的教学任务3UG的特点和应用第1章 UG基本操作 1基本内容1.1 UG的启动及初始界面1.2 UG文件管理1.3 UG工作界面及其定制1.4 UG参数预设置 1.5 UG鼠标功能及视图操作1.6 UG的一般建模过程实例:构造一个简单零件2教学要求(1) 了解CAD/CAM概念、现状和发展趋势(2) 了解课程的性质、作用和主要学习内容(3) 熟悉UG文件管理、工作界面及其定制、参数预调协、鼠标及视图操作等基本操作(4) 了解UG的一般建模过程3重点和难点重点:UG文件管理、工作界面及其定制、参数预设置难点:UG的一般建模过程第2章 实体建模1基本内容2.1 基本实体模型的建立2.2 由曲线创建实体2.3 布尔运算2.4 实体建模功能的综合运用实例:创建零件实体模型2教学要求(1) 掌握UG基本实体工具及其创建操作(2) 掌握拉伸、回转、扫掠、管道等由曲线创建实体的工具及其操作(3) 掌握布尔运算功能及其操作(4) 掌握各种实体建模功能的综合运用3重点和难点重点:由曲线创建实体难点:实体建模工具的综合应用第3章 草图设计1基本内容3.1 草图的概念与功能3.2 草图的创建3.3 草图的绘图3.4 草图的编辑3.5 草图的约束3.6 草图管理实例:完成一个草图设计2教学要求(1) 了解草图在建模中的功能及其与一般曲线的区别(2) 掌握草图创建要求与创建操作(3) 掌握草图曲线添加、曲线编辑工具及其操作(4) 掌握草图约束概念和约束方法(5) 掌握草图管理工具及其操作3重点和难点:草图绘图、编辑与草图约束教学难点:草图约束与草图管理第4章 特征建模1基本内容4.1 基准特征的建立4.2 设计特征的建立4.3 特征建模综合应用实例:创建零件设计特征2教学要求(1) 掌握基准特征的作用和创建操作。(2) 掌握孔、凸台、腔体、凸垫、键槽、环槽等设计特征的创建操作。(3) 掌握各种特征建模的综合运用。3重点和难点重点:基准特征和设计特征的建立难点:特征建模的综合应用第5章 特征操作1基本内容5.1 拔模和抽壳5.2 边倒圆、面倒圆和软倒圆5.3 螺纹5.4 实例特征5.5 镜像特征5.6 特征操作的综合运用实例:零件建模中的特征操作2教学要求(1) 掌握边倒圆、螺纹、实例特征、镜像特征等功能与操作(2) 熟悉拔模、抽壳、面倒圆、软倒圆等操作(3) 掌握各种特征操作在零件建模过程中的综合应用3重点和难点重点:边倒圆、螺纹、实例特征、镜像特征难点:特征操作的综合运用第6章 特征编辑1基本内容6.1 部件导航器的作用与操作6.2 特征参数与特征定位编辑6.3 特征重新排序6.4 替换与删除特征6.5 特征抑制与取消抑制实例:零件建模中的特征编辑2教学要求(1) 熟悉部件导航器的功能与作用(2) 掌握特征参数与定位编辑方法(3) 掌握特征排序、抑制与取消抑制、替换与删除等操作3重点和难点重点:特征参数和特征定位编辑难点:替换特征第7章 装配设计1基本内容7.1 装配概述7.2 自底向上装配设计7.3 部件阵列7.4 部件干涉检查7.5 部件导航器7.6 上下文装配设计7.7 装配爆炸图实例:建立装配体2教学要求(1) 掌握UG的装配概念和相关术语(2) 掌握自底向上的装配设计方法(3) 熟悉上下文装配设计方法(4) 熟悉装配爆炸图操作3重点和难点重点:自底向上装配设计方法难点:上下文装配设计第8章 参数化建模1.基本内容8.1 表达式编辑器8.2 可视化编辑器8.3 WAVE几何对象链接器8.4 电子表格与部件簇实例:零件的参数化2教学要求(1) 熟悉表达式编辑器和可视化编辑器的功能与使用(2) 熟悉WAVE几何对象链接器的功能与使用(3) 了解部件簇建模功能(4) 了解零件参数化建模概念与方法3重点和难点重点:表达式编辑器难点:WAVE几何链接器第9章 工程制图1基本内容9.1 图纸管理9.2 添加视图9.3 视图管理器9.4 图纸标注实例:生成零件工程图2教学要求(1) 掌握图纸幅面、比例、投影象限的选择与编辑方法(2) 掌握基本视图、正投影视图、轴测图和各种剖视图及其它表达法的添加方法(3) 掌握对齐、移动、删除和关联编辑视图方法(4) 熟悉尺寸和各种技术要求、明细表的样式控制和标注方法3重点和难点重点:添加视图难点:图纸标注第10章 曲面设计1基本内容10.1 曲面创建10.2 曲面编辑10.3 曲面实体化2教学要求(1) 熟悉拉伸、旋转、扫掠、网格曲面的创建准备和创建操作(2) 熟悉曲面偏置、修剪、缝合功能与操作(3) 了解曲面实体化的条件和操作3重点和难点重点:曲面创建难点:曲面创建第三部分 学时分配内容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备注第1章UG 基本操作211第2章 实体建模211第3章 草图设计422第4章 特征建模844第5章 特征操作211第6章 特征编辑211第7章 装配设计624第8章 参数化建模220第9章 工程图844第10章 曲面设计422合计402020工程力学1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编号: 总学时:60 实验学时:2 上机学时:0 学分:4第一部分 使用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标1课程的性质、地位工程力学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主要课程,本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包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这两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它不仅为一系列后续课程,如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提供重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也是一些相关学科,如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等必备的基础课程。2教学目标工程力学共分为两个学期传授,工程力学1主要学习最基本的力学问题,内容有“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中基本变形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对物体及物系进行受力分析,解决物体及物系受力平衡问题的方法;掌握对基本变形的构件进行强度、刚度问题的分析和校核。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生产实践、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要求工程力学1主要讲授静力学的三个力系的平衡问题、材料力学的四个基本变形与强度,刚度计算等内容。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要求:1能对静力学问题进行力学分析和计算。2理解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掌握工程力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处理工程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具备解决简单工程实际力学问题的能力。3能正确应用公式对受力不很复杂的构件进行强度、刚度计算。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宜实行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既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讲解基本原理、举例说明和习题课来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和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的特点,对内容的讲解应注重使学生掌握基本原理、理论的使用,弱化理论的推导过程。2成绩考核方法本课程为考试课,根据课程的性质,建议考核方法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法,平时成绩(含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测验、实验、专题讨论等)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四、课内实践环节的要求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分析,学会材料力学的试验、测试方法,了解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反映出来的力学性能,了解塑性材料、脆性材料的破坏特点。2实验内容及学时(1)扭转实验 2学时五、作业要求教师应根据课程的进度为学生安排适当的课外作业,学生应按照老师安排的内容按时完成作业。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作业提出要求,规范书写格式,教师应该对作业进行必要的批改,并利用习题课对习题进行适当的讲解,及时发现、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提倡独立完成、相互交流研讨。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要求掌握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工程制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空间概念。七、教材和参考书目教材1简明理论力学(第二版),哈工大理力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简明材料力学(第二版),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1理论力学(第三版),郝桐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理论力学(第六版)(上),哈工大理力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工程力学,张秉荣 章剑青 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4理论力学全程辅导,苏志平主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5材料力学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李冬华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纲要I静力学部分一、引言二、静力学的基本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1教学内容 (1)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2)静力学公理 (3)约束和约束力 (4)受力分析与受力图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受力分析与受力图难点:受力分析与受力图三、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1教学内容 (1)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2)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与计算 (3)平面力偶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力偶的性质难点: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平面力对点的矩、力偶矩的计算四、平面任意力系1教学内容 (1)力的平移定理 (2)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主矢与主矩 (3)简化结果的分析.合力矩定理 (4)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5)物体系的平衡 静定和超静定问题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力的平移定理;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难点: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物体系的平衡五、 摩擦1教学内容 (1)摩擦现象 (2)滑动摩擦 (3)摩擦角和自锁现象 (4)具有滑动摩擦的平衡问题 (5)滚动摩阻的概念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有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难点:摩擦角的概念和自锁现象II材料力学部分一、绪论1教学内容 (1)材料力学的任务 (2)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3)内力、应力和截面法 (4)位移、变形和应变 (5)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应力的概念、截面法难点:截面法求内力二、拉伸、压缩与剪切1教学内容(1)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和实例(2)拉伸或压缩时的内力和横截面上的应力(3)材料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4)失效、安全系数和强度计算(5)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6)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能(7)拉伸或压缩时的超静定问题(8)应力集中的概念(9)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应力计算、拉(压)杆的强度和刚度分析难点: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与校核三、扭转1教学内容(1)扭转的概念和实例(2)外力偶矩的计算、扭矩和扭矩图(3)纯剪切(4)圆轴扭转时的应力(5)圆轴扭转时的变形(6)扭转变形能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圆轴扭转时切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变形的计算;圆轴扭转时的强度和刚度的校核难点:圆轴扭转的强度和刚度的校核四、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1教学内容(1)静矩和形心(2)惯性矩和惯性半径(3)惯性积(4)平行移轴公式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惯性矩、极惯性矩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难点:平行移轴公式 五、弯曲内力1教学内容(1)弯曲的概念和实例(2)梁支座和载荷的简化(3)剪力和弯矩(4)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5)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截面法求弯曲内力,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难点:利用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微分关系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六、弯曲应力1教学内容(1)梁的纯弯曲(2)纯弯曲的正应力(3)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4)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弯曲梁正应力的计算与应用;弯曲强度校核难点:弯曲强度校核七、弯曲变形1教学内容(1)工程问题中的弯曲变形、挠度和转角(2)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3)用积分法求弯曲变形(4)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5)提高弯曲刚度的措施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用积分法、叠加法计算梁的挠度和转角难点:叠加法计算挠度和转角第三部分 理论学时分配课程内容学时讲课习题课实验备注I静力学部分(22学时)一、引言11二、静力学的基本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651三、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431四、平面任意力系862五、摩擦33小 计22184II材料力学部分(34学时)一、绪论22二、拉伸、压缩与剪切651三、扭转8512四、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22五、弯曲内力642六、弯曲应力651七、弯曲变形44小 计342752总复习44合 计604992第四部分 实验学时分配本课程安排实验学时为2学时,主要是进行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具体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实验学时分配表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类型实验学时实验要求备注1扭转实验综合2按照试验规程,进行试验测试,完成实验报告。工程力学2教学大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编号: 总学时:48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0 学分:3第一部分 使用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标1课程的性质、地位工程力学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主要课程,本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包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这两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它不仅为一系列后续课程,如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提供重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也是一些相关学科,如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等必备的基础课程。2教学目标工程力学共分为两个学期传授,工程力学II主要针对机制专业开设的解决复杂变形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问题,及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主要介绍组合变形,压杆稳定,及理论力学中运动学和动力学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对动点以及刚体进行运动分析,掌握它们的简单运动以及复杂运动的运动规律;掌握动力学的三大定理的应用;掌握对复杂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问题的分析和校核。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生产实践、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要求1学会动点和刚体运动分析方法,掌握其简单运动以及复杂运动的运动规律,并能进行速度分析以及加速度分析;2掌握动力学三大定理的应用;3掌握复杂构件的强度的分析和校核;4. 掌握压杆的稳定性分析和校核。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宜实行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既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讲解基本原理、举例说明和习题课来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和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的特点,对内容的讲解应注重使学生掌握基本原理、理论的使用,弱化理论的推导过程。2成绩考核方法本课程为考试课,根据课程的性质,建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