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1部分专题2第3讲.ppt_第1页
语文第1部分专题2第3讲.ppt_第2页
语文第1部分专题2第3讲.ppt_第3页
语文第1部分专题2第3讲.ppt_第4页
语文第1部分专题2第3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近几年高考主要选取人物传记作品片段作为文言阅读材料,并尽量贴近和暗合当代社会热点,紧扣和回应时代脉搏,体现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性。具体地分为两类,一是选文为古代名臣良将事迹,表现官员的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或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等正直品行和从政治军的才干等;二是选文为古人相夫教子或事亲至孝等事迹,体现和弘扬民族文化及传统美德等。选文篇幅比较短小,一般在400字左右。,(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申甫传 汪 琬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尝系鼠媐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去。,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词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卒:通“猝”,仓促。 【答案】 D,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A.代词,代“八阵图”/助词,放在时间副词后,凑足音节,无实义。B.介词,向/介词,对。C.介词,凭借(的身份)/介词,凭借。D.代词,代申甫/语气副词,大概。 【答案】 C,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申甫失败原因的一组是(3分)( ) 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 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 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权贵人俱不习兵 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 诸路援兵不至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是说权贵们不懂用兵。是申甫死后的情况。 【答案】 B,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申甫小时候曾路遇一位道人,道人通过狸鼠的游戏向申甫展示了八阵图的神奇,并打算传授给他。但由于年幼无知,申甫不愿意学习。 B申甫学佛不成而改学道人所传兵书。颍州大侠刘廷传的数百门客虽然喜欢谈论兵法,却都赶不上申甫,申甫因此得到了刘廷传的赏识。 C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后得到刘之纶、金声等人的举荐,被皇帝召见后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 D在满桂兵败、朝廷遭遇危难之时,申甫亲自带兵上阵杀敌,身中数十箭,为国捐躯,最后却没有得到朝廷公正的待遇,令人叹惋。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应是被皇帝召见后,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然后被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事件有时间的先后。 【答案】 C,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4分) _ (2)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3分) _ (3)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3分) 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对词的理解和词类活用的考查,能力层级为B级。 (1)注意实词:“复”,又;“故”,原来的。注意词类活用:“师”,名词作状语,像侍奉老师一样。省略的内容需补出,才能保证句意的完整。(2)注意实词:“数”,屡次;“干”,求取,可引申为“求见”。虚词“以”,凭借。“见”表被动,最后一句是被动句。(3)注意实词:“咎”,责备;“讥”,讥讽。 【答案】 (1)申甫到了嵩山,又碰到了原先(或“以前”)年幼时遇见的道士,请求学习他的兵法,用对待老师的礼节侍奉他。(2)申甫多次凭借他的兵法拜谒(或“拜见”)许多高官大臣,经常不被听从、信任(或“相信”)。(3)于是权贵们争相责怪申甫,又讥讽刘之纶、金声不懂鉴察人(或“不了解人”“不会用人”)。,【参考译文】,申甫传 汪 琬 申甫是云南人,崇尚侠义并且有口才。孩童时,常常在道路上拴着老鼠嬉戏。有个道人经过这里,教申甫做游戏。就让他捡拾道路旁的瓦石,在地上按四方设置,投放老鼠在中间,老鼠多次逃亡不能出来。不久引诱野猫到来,野猫想从中获取老鼠,也终究不能进入,野猫、老鼠相互抵抗了很长时间。道人于是悄悄告诉申甫说:“这就是所说的八阵图,你也想学它吗?”申甫当时还是小孩,不懂得他的话,立即回答说:“不愿意。”道人于是离开了。 明朝天启初年,申甫正在学习佛学,在河南山东间往来,没有学到东西。申甫到了嵩山,又碰到了原先(或“以前”)年幼时遇见的道士,请求学习他的兵法,用对待老师的礼节侍奉他。道人临走时,把一卷书抛给他,就急速告别离开了,不知去向。打开看那本书,都是古代的兵法,并且车战解说得非常完备。申甫就留在山中,学习了一年多,不再学习佛学了。,不久将那本书埋藏在嵩山下,出游到颍州,寄居在州人刘廷传家里。刘翁是原来颍州的大侠客,门下宾客有数百人,都喜欢谈论兵法,然而没有一个人赶得上申甫的。刘翁出资让申甫到京师。申甫多次凭借他的兵法拜谒许多高官大臣,经常不被听从、信任。愍帝即位,北兵从大安口入侵,很快逼近京师,京师九门都在白天关闭着。在这时庶吉士刘之纶、金声知道事情紧急,于是向朝廷举荐申甫。愍帝召见(他)到偏殿,用温和恳切的诏谕慰劳(他),申甫感动而泣,在殿墀下叩头,大声说:“臣不才,愿意用死来报效。”于是立刻任命刘公做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凭借御史的身份做参军,而申甫做了京营副总兵,然而没有把兵权给申甫,听凭他自己招募士兵。过了三日,招募的士兵稍微聚集,率领的都是市中不懂得用兵器的穷人的子弟,但申甫所传授的本领,又是战车方面的,仓促不能做成。就选择日子部署那些士兵,没有时间演练。在当时,有权势的人都不学习兵法,(那些人)和刘公、金公的(意见)多次不一致,又嫉妒申甫出身平民却被提拔任用,(他们)谋划先把当前的大敌击退,,就日夜传下兵符,督促申甫决战,然而恰巧武经略满桂在安定门外被打败战死。满桂是原来大同总兵官,出名的良将,因为救援赶到京师,愍帝正倚仗看重他。满桂已经战败,京师震惊害怕。申甫没有办法,痛哭,在夜间带领自己的部众用绳索从城墙上出来,还没有到芦沟桥,部众就逃跑了大部分。申甫亲自奋力战斗,被数十支飞箭射中,最终被杀。于是权贵们争相责怪申甫,又讥讽刘之纶、金声不懂鉴察人(或“不了解人”“不会用人”)。等到逃亡的士兵被带领回来时,竟然没有人理会申甫的死亡。在申甫死后数日,刘公又带领八路军队出师,奔向遵化,独自率领部下在娘娘山扎营,遭遇埋伏发生战斗,督促将士殊死战斗,经过一昼夜,各路援兵不到,也战死了。,近年来,非传记性质的文段也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在备考中,我们也应该重视一些短小精悍、文质兼美的说理性文言散文、小品(如游记)等的阅读训练,因为它们在文言作品中比传记文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词义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在理解文言实词词义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来判断。B.渝:改变。 【答案】 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解答此类题时,要对考试大纲中列举的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熟练掌握,并要注意虚词在句中的位置,结合语境理解。 A第一个是介词,到;第二个是介词,与,跟。B.第一个“而”表修饰;第二个“而”表顺承。C.均为连词,那么。D.第一个是用于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是结构助词,的。 【答案】 C,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3分)( ) 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 省刑罚,薄赋敛 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的要求,然后从文中找出筛选信息的区域,结合排除法,作正确的判断。说的是齐国百姓现在的处境,均说的是齐桓公在内政外交方面落实管仲建议的具体措施,并非直接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说的是关心百姓疾苦,说的是对百姓减少刑罚赋税,是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均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 【答案】 A,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义。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注意“无中生有”和“曲解文意”的干扰。管仲对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并没有“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而是提出了如何称霸天下的政治主张。 【答案】 C,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3分) _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3分) _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4分) 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对词的理解和词类活用的考查,能力层级为B级。翻译句子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字字落实,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两个“以”均作介词,用;“惧”“止”均为使动用法,其后省略了宾语。(2)“改”即成语“朝令夕改”之“改”。(3)“若”,表假设;“霸王”做动词,成就霸王之业;“本事”即“根本之事”。 【答案】 (1)(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让百姓止步不来(或“不要用刑罚恐吓百姓,不要用强力制止百姓”)。 (2)(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便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或“百姓的秩序就正常了”)。 (3)您想要称霸诸侯、成就一番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的根本(或“根本的事情”)做起。,【参考译文】,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必须知其疾苦,厚施德惠,(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让百姓止步不来。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桓公说:“好。不要停止。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竭近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点,就可以实行。”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管仲回答说:“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感怀;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常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不是他所想要的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桓公说:“好啊!” 桓公又问道:“我想修明政事以谋求定时会盟天下诸侯,可以做到吗?”管子回答说:“可以。”桓公说:“从哪里做起呢?”管子回答说:“从爱民做起。”桓公说:“爱民之道是怎样的?”管子回答说:“诸侯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卿大夫治理好自己的领地,使他们事业互相关连,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相亲了。减少刑罚,少收赋税,人民就富裕了。各乡选用贤士,使之施教于国,人民就有礼了。(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便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这些就是爱民之道。”,桓公即位之后,管仲、隰朋进见。站了一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桓公叹息说:“仲父,那些鸿雁,时而南飞,时而北飞,时而去,时而来,不论四方多远,愿到哪里就到哪里。是不是因为它们生有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管仲和隰朋都没有回答。桓公说:“你们两位为什么都不回答?”管子回答说:“君上您有成就霸王之业的心愿,而我不是成就霸王之业的大臣,所以不敢回答。”桓公说:“仲父何必这样自谦?为什么不进直言,使我有个方向呢?我有仲父,就像飞鸿有羽翼,过河有船只一样。仲父不发一言教导我,我虽然有两只耳朵,又怎么听到治国之道和学得治国的法度呢?”管子回答说:“您想要称霸诸侯、成就一番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的根本做起。”桓公在坐席上挺直身子,向前挪了挪,拱手而发问说:“敢问什么是它的根本?”管子回答说:“齐国百姓,便是它的根本。百姓很怕饥饿,而当前收税很重;百姓很怕死罪,而当前刑政严酷;百姓很怕劳役,而上位的人不顾农时,随意征发民夫。您若能轻征赋税,百姓就不必忧虑饥饿;宽缓刑政,百姓就不害怕死罪;能根据时令,坚持能在农闲时兴役,百姓就不愁劳役了。”桓公说:“我听到仲父说的这三点,算是懂得了,我不敢私听这些话,要告诉给先君才行。”第二天,众人都在太庙的门庭朝见,为百官确立了法令。对近处示以忠信,对远处示以礼义。这样实行了几年,人民竟好像流水一样归附。,一、文言实词解释题 (一)提分策略 1审题,是选择解释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明确思考角度。本题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2利用排除法,由易到难,对有把握的选择迅速作出判断。 3借助方法,主攻难点。遇到有理解难度的实词,要联系所掌握的知识,根据上下文意,寻求隐含信息,推断出词义。,(二)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 1联想推断法 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2逻辑推断法 比如:“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句话中的“亡”与“举大计”并举,而其结果都是“死”,可见它决不会是“死亡”的意思,而只能是“逃亡”的意思。句中的“等”字,也不是“等待”的意思,它是承上句的两个“亦死”而来,意思是“同样”。 3语法分析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比如:同样一个“微”字,在“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中,它做谓语,而且带有宾语,释为“藏匿”;在“微行入古寺”中,它做状语,修饰“行”,释为“暗暗地、隐蔽地”;在“微风鼓浪”中,它做定语,修饰“风”,释为“微小、微弱”;等等。,4结构分析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和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属对仗,“忠”与“贤”相对,“用”和“以”相对,应为同义,所以“以”的意义就是“重用、任用”的意思。 5语境分析法 即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断词义。文言实词绝大多数是一词多义的,但在具体的语境中意义是确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语境所说的事和理来判定实词的含义。比如项脊轩志说:“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此句中的“借”字,就不可理解为“借阅”之借,因为借阅一本几本尚可,哪有“借”满架书之理?况且,归有光家是书香门第,所读之书又不会是什么珍本秘书,一般是用不着去“借”的。此“借”字当读为“积”,是“堆叠”的意思。,4结构分析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和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属对仗,“忠”与“贤”相对,“用”和“以”相对,应为同义,所以“以”的意义就是“重用、任用”的意思。 5语境分析法 即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断词义。文言实词绝大多数是一词多义的,但在具体的语境中意义是确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语境所说的事和理来判定实词的含义。比如项脊轩志说:“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此句中的“借”字,就不可理解为“借阅”之借,因为借阅一本几本尚可,哪有“借”满架书之理?况且,归有光家是书香门第,所读之书又不会是什么珍本秘书,一般是用不着去“借”的。此“借”字当读为“积”,是“堆叠”的意思。,8古今比照法 即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以今律古”。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 9依形推义法 利用汉字形音义的联系推断词义。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推知字义。如,“赢粮而景从”,“景”用本义在此解释不通,借助语音推断“景”为古“影”字,名词作状语,就好理解了。 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必考内容,要提高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能力,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方能奏效。,二、文言虚词理解题 (一)提分策略 1分清虚实,定标准 文言虚词从实词借用或虚化而来,因此,有的词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 2辨明用法,定意义 一个文言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如“之”,可以作代词、助词、动词。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句中的两个“于”都作介词,但前一个“于”作“从”解,后一个“于”作“比”解。而相同的用法也可以用不同的文言虚词来表示,如“皆、悉、咸、举”都可以用来表示范围。 3体察语气,明用法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据事似闲,在用实切。巧者回运,弥缝文体,将令数句之外,得一字之助矣。”这段话揭示了文言虚词在连缀文辞和表达语气方面的作用,而且还总结出文言虚词运用的一些规律。“夫”“惟”“盖”“故”表示发语,用在句首,“之”“而”“于”“以”用在句中,“乎”“哉”“矣”“也”用在句末,等等。,4巧用现有资料,降难度提速度 在解答时可以先确定课内语句中虚词的意义和方法,然后据此推断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具体语句中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结合前面阅读时的理解,进一步断定其能否讲通。进而判定两词的用法及意义是否相同。 5代入检验 将判断出来的意义、用法代入句子中,若结合上下文,语意通畅,即可验证准确。如“而”“且”都有表承接、转折的意义,若判断为承接关系,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断为转折关系,则可用“可是”“但是”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不通畅,则说明判断不准。,(二)推断文言虚词常用的方法 1语境推断法 常见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一句,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察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廷,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这样看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是才”的关系,因此,“乃”应解释为“才”,表条件。 2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虚词往往兼有多种词性,根据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3结构推断法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究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格,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文言虚词的词义和用法。如归去来兮辞中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以”和“而”相对,可见这里的“以”是连词,相当于“而”。 4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就有不同作用。如“也”,句末助词,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5观照全句法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局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作用或表语气,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之”字在“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用于主谓结构,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而在“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句中作定语后置的标志。这两个“之”均为助词,只能从语法作用上把握。,6分析搭配法 虚词跟其他句子成分的搭配关系,也决定了它的用法。如“以”字的用法有一个规律,即“以”后面是名词、代词,“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以”为连词。如兰亭集序“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中“以”与后面代词“之”构成介词结构,表原因;在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中“以”用在动词前,为连词,表目的。 7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哪种标志,就找到了它的用法和意义了。 8交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例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然后作判断。如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两句,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第一个“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为你谋个官阁职务。”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三、筛选文中信息题 (一)提分策略 运用“跳读”法,捕捉文中重要的信息材料。 这些重要的信息,有时是有一定标志的,如全文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段末总结句、作者评述性的文字等。我们要善于从诸多语言信息中筛选出有效信息来,以达到正确答题的目的。 (二)筛选文中的信息常用的方法 1整体阅读,把握基本信息 阅读要有全局观念,明确语段的主要内容和层次。记叙性的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前因后果,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不同事件的各自情况,不同人物的言行、观点等;议论性的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对于一篇文言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读懂,可运用“跳读”法,捕捉文中重要的信息,分清所给信息材料的类属,分析事件的起因和结果。,2重点突破,逐项排除 做题时,一般是依次对所给信息逐条辨析,但对无把握的信息可以先放下,在所给的几条信息中,一定有干扰最小的错误项,先以此为突破口切入选项,一般能排除一两项,然后比照剩余选项,对不同点作重点辨析,这样可以减少纠缠,提高时效,保证准确度。要把所选语料放回原文中,看看其前后联系,对语料的细节问题进行再确认。特别是对于有关人物的语言,更应如此。可采用的直接方法有: (1)对应。找出语料与文章内容的对应点,与文中相关语句、材料对比,在对比中进行确定。 (2)排除。首先找出明显不符合题旨要求的语料,然后即可排除包括此语料的选项,这样可以缩小范围。 (3)比较。可对有关选项进行比较,找出其不同之处,以此确定有分歧的语料;可对有一定难度的相关语料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选出更加符合题旨要求的一个。 3判断正误,选准答案 命题者在题目的选项中常常设置的主要陷阱有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强加关系、以偏概全、时间错位、叙事混乱等。,四、分析概括原文内容题 (一)提分策略 1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 要正确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涉及面较广,方法较多,但其中一种方法是不可忽视的。即分析选文的题目、尾注等内容,掌握文章出处和作者的情况,然后再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有关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对文章进行分析。这样分析,可使我们对文章理解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刻。 2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写文章,在材料的选择、叙述的角度、句子语气及直接的抒情议论中,都可能表现出自己的观点态度。阅读时,应善于分析作者对某人某事到底有怎样的态度、怎样的评价。 (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1依据文体,整体把握 论人要论及全文,论文更要论及全文。阅读时要注意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整体阅读时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 (1)对于记叙性文字,要紧扣“品质”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对人物作出初步的分析综合。品质定位,才能胸中有数,完整、准确地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 (2)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2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还是选错。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人物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3借助注释,巧解题目 材料后面出示的注释,有的是为解决知识问题,有的实际上是在为考生作提示,可以用来帮助理解文意。因此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 4辨析差异,排除干扰 命题人常常设置一些“误区”让考生进行判断,重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常用方法 1通读全文,把握作者对人物言行的态度 在一般的记叙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没有明确说出来,我们要通过对人物、人物的主次关系的描写,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来看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是憎,作品的倾向是肯定还是否定,写作的意图是歌颂赞扬还是鞭挞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对议论文也要通过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时代,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 2综合分散隐含信息来提炼作者观点 作者在文章中表述自己的观点态度,一般有两种形式:,(2)直接表达:是指议论文中的中心论点、分论点,记叙性文字中的议论抒情,说明性文字中的评述性语言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